首页 > 文章中心 > 居家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范文第1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民生优先,打好民生工程战役,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途径;在实施“安康计划”的基础上,根据省、市有关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文件精神,以“政府指导、社会参与、依托社区、面向家庭、分类施助、专业服务”为指导思想,完善居家养老新模式,有效扩大我区养老覆盖面,为全面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构筑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与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原则。以政府主导,鼓励社会民间机构通过评选、招标等方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二)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原则。以老人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紧密结合我区实际,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为老人提供人性化服务。

(三)依托社区,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原则。

(四)多功能、多层次、多类别和无偿、低偿、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三、居家养老的主要任务

(一)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居家养老服务采取区、街道、社区与服务主体三级管理、四级运作的方式进行。区政府成立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部署全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区民政局,负责对全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和指导。区安康服务中心在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办公室领导下具体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落实居家养老服务政策。

各街道办事处应成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协调小组,依托安康服务站设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办公室”,并确定一名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辖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街道居家养老服务办公室通过招标或议标签订协议等方式,引进社会力量,负责选择确定本辖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具体组织开展辖区内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健全街道、社区两级养老服务体系,制订年度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计划;同时负责辖区内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事务性管理,面向社区开展助老服务,规范居家养老服务市场;根据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和老人的需求,协调组织各社区开展各种形式的养老服务。

每个社区居委会均应设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心(站),成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协调小组,由一位社区居委会主要负责人负总责,落实辖区内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各社区应调配一至两名熟悉老龄工作的社区专职工作者专门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心(站)的职责应列表上墙,应在社区工作站“一站式”服务大厅内设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窗口,专门承接受理辖区内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有条件的社区应尽可能设立专门的居家养老服务场所。

(二)丰富居家养老服务内涵

1.服务内容

(1)家政服务类:为老年人提供各类日常家政服务,如整理家务、代购物品、打扫卫生、洗衣等。

(2)医疗服务类: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上门巡诊、健康体检、家庭病床等医疗服务。

(3)法律维权类: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司法维权等服务。

(4)文化教育类:为老年人提供老年学校、知识讲座、学习培训、书法绘画、图书电子阅览等服务。

(5)体育健身类: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体育健身设施、健身团队等服务。

(6)志愿服务类:为老年人提供邻里互助、谈心交流、精神慰藉等服务。

以上6类服务中,家政服务和医疗服务作为政府购买服务,开展无偿及低偿服务。其余各类均由各试点社区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辖区内资源参照市政府相关文件和规定执行。

2.服务对象

(1)无偿服务对象:居住地和户籍地均在区的60周岁以上的低保户老人、城镇“三无”或“五保”老人、革命“五老人员”、百岁老人、重点优抚老人和低收入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确需帮助的老人、二级及以上肢体残疾的老人;

(2)低偿服务对象:居住地和户籍地均在区的60周岁以上的低收入家庭老人、享受生活费补助且未参保的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享受定补的矽肺病救济对象及60周岁以上的“空巢”老人。

(3)有偿服务对象:居住在区的60周岁以上需要居家养老服务,以自费的形式购买服务的老年人。

(4)志愿服务对象:居住在区的所有老年人,重点是“空巢”老人、高龄、病残老人,由志愿者上门提供服务。

以上居家养老服务对象通过向社区居委会申请,经评估批准程序,享受应给予的服务。

3.服务形式

各街道与家政和医疗服务主体签订《居家养老服务合同(协议)》,每个服务项目(免费除外)都要标明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并写入服务协议中,把有资质、服务功能齐全、诚信好、管理规范、实力强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专业服务人员确定为政府购买服务的定点单位和服务人员。通过依托定点单位,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符合条件的居家养老服务对象提供按其所需的养老服务,并做好服务时间记录及服务质量考核。同时可推荐社区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4050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符合条件者充实到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拓展就业渠道,解决就业问题。各街道和家政服务主体应根据商务部促进服务业发展“双进工程”的有关文件精神,配合市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做好对规范服务标准及服务质量的监督评价工作。对于服务质量不达标,不能胜任工作要求等不利于我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的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要及时予以调整清退。

4.服务标准

居家养老无偿服务对象及低偿服务对象可享受每星期不少于4小时的政府购买服务,其中3小时家政服务,1小时医疗服务。无偿服务对象每人每月由政府为其购买服务按照各街道与相关服务主体签订的收费标准执行;低偿服务对象按政府承担70%,个人承担30%的费用标准为老人提供家政及医疗服务。除无偿及低偿对象外,有服务需求、自愿自费购买服务的老人,也可向所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提出服务申请,由社区指派助老服务员上门服务。以上服务标准,今后如市居家养老服务相关文件有明确规定或市场价格波动,我区再另行调整。

(三)创新居家养老特色服务

各社区应根据自身实际,充分利用辖区内的各种资源,除开展家政、医疗、文体、法律、志愿者等系列服务外,在原实施“安康计划”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拓展服务外延,创新居家养老特色服务。

一是开展“安康银发睦邻”服务:各街道和社区应积极构建以“楼栋相互关照、孤寡老人陪护、残疾老人康复、困难老人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自助互助结对服务体系,尤其是组织低龄健康老人为高龄、空巢、病残老人开展邻里互助志愿服务,对为老人服务的时间和内容予以记录。各街道应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安康银发睦邻”工作计划及操作细则,设立“安康银发睦邻卡”,建立为老服务时间储蓄制度,进一步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惠及更多老年人。各社区应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居家养老志愿服务人才库,为“安康银发睦邻”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人员保障。

二是发挥养老机构专业服务职能:各街道和社区要充分挖掘辖区内的老人护理院、疗养院、托老院、老人公寓等社会养老机构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专业服务职能及资源,提供便利条件来鼓励和支持辖区内的养老机构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为空巢、困难老人提供以日间照料、医疗保健和配餐为主的居家养老服务,开展为周边老年人联动服务。同时要加强对其服务质量、合理收费等行为的监管。各街道可结合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资源情况,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三是建立居家养老服务动态信息库:各社区应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库,将老人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家庭情况、子女联系方式、所需服务项目、助老服务员情况、服务开展情况、支出经费情况等相关资料输入电脑,一户一档,实施动态管理。同时,将社区各种服务资源、服务工作人员等分类输入信息库,统一调配、统一使用,根据老年人基本需求,整合社区家政服务、卫生医疗、便民服务等多种服务资源,建设便捷有效的养老服务网络。

居家养老服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居家养老 药师 药学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b)-0180-02

当前,人口老龄化是全世界要共同面对的难题,我国也不例外,自2000年起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大于等于60岁的人口数比例上升2.89% 达16.15%,年龄大于等于65岁人口数比重上升1.60%达10.47%。由此可以看出,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升高,老g化趋势逐年加快。居家养老是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难题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是依靠专业化的服务、依托社区,以家庭为单位,为老年人提供一系列社会化的服务。医疗服务是居家养老服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药学服务必不可少。目前,我国正处新医改时期,药学服务还处于探索阶段。该文重点探讨居家养老医疗服务中重要的环节之“药学服务”。

1 居家养老药学服务现状

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危人群,近年来,由于老龄化趋势加快,居家老人的健康问题、用药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减退,慢性病高发。一人多病、错误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现象非常严重,这些都导致居家老人用药依从性差。居家养老老人在合理用药、药物咨询、健康保健咨询等方面都有强烈需求。对于老年人这样特殊的用药群体,应该积极开展药学服务,指导其合理用药,将患病用药带来的健康损害降到最低,提高生命质量。

当前在发达国家,药师特别是社区药师开展的药学服务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形式多样。药师开展的具体工作包括:药房、药店的调剂工作,到社区告知患者用药、进行药物审查。由此,可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使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医疗成本降低,特别适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我国的药学服务起步晚,尚没有成熟的模式。但是,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医疗改革,在新医改大潮中,药学服务必将逐步完善、推广、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 药学服务方式

2.1 居家养老老人的用药指导

社区医院、药店的药师进行用药指导是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一项调查研究发现,接受用药指导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可控制到正常范围。药师是提供所有与药物有关服务的最佳人选。用药指导方式主要有社区医院药房、药店的及时指导和社区宣传。及时指导是开展药学服务最普遍使用的方法,患者在药房取药时,药师解答患者咨询的问题、作用要交待。

社区宣传,即通过组织讲座、派发宣传单、用药咨询、制作宣传海报等形式展开。包括为居家老人提供日常用药方面的指导、介绍常见慢性病预防治疗知识,使社区老人获得所需的药物相关知识,进而使用药的合理性、有效性得到提高,改善其生活质量。

2.1.1 组织讲座

社区医院、药店的药师针对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开展知识讲座。可以使居家养老老人了解更多的用药知识、药品使用注意事项。通过这项活动,老年人在加强对疾病、药品的认识的同时,还可以纠正不良的用药习惯。

2.1.2 派发宣传单、宣传手册

在社区派发有关药物使用的宣传单、宣传手册也是较为很好的方法。加拿大的Yuksel等人曾经做过测试,针对性的在社区药房发放关于骨质疏松患者用药指导的小册子,并进行了对照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是否添加维生素D和钙片上,干预组和对照组有明显不同,但遗憾的是两组患者依从性都不好。

2.2 智能药学服务

在“互联网+”背景下,建立智能药学服务平台,实现智能化、个性化、专业化、远程化的药学服务。例如:依托微信平台,建立“社区药学服务咨询”微信公众平台,将合理用药信息定期到微信上,同时将特殊药品使用短片(如哮喘雾化吸入器的使用)发放到公众平台上,供老人随时查看。居家老人也可在微信平台上留言,进行药物相关问题的咨询,药师在线进行解答,进行药学服务。

此外,建立慢性病诊疗信息网络平台,不仅服务于居家养老的老人,所有慢性病患者均可获益。建立患者慢性病电子病历、药历,使患者医院、社区诊疗过程信息共享;在网络平台上普及健康知识、进行各类慢性疾病用药宣教;在网络平台上,患者记录服药次数和数量、自我检测结果、饮食、运动,社区医院、药店的药师通过平台可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该平台上医疗信息共享避免了患者的重复检查,既节省了患者的医药费,又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在方便患者掌握全面的医疗信息的同时,使更多的慢性病患者获得所需的药学服务。

3 展望

近年来,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党中央重要决策:“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积极推行新医改政策。在这场新医改的大潮中,药学服务必定会不断地完善、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将不断地推广,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健康、促进合理有效用药中的作用。药师作为药学服务的执行者,素质有待提高,队伍有待壮大,以期为社会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社区药师要本着为民服务的理念,全力促进药学服务发展,以提高老年人身体健康、生活质量为目标,更好地服务于居家养老老人。

参考文献

[1] 潘鹏玉,甄健存.国外社区药师药学服务干预模式概况[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12(35):23.

[2] 孙建勋,周秋霞,岳淑梅.我国老年群体慢性病患病状况及药学服务需求调查[J].中国药学杂志,2016,1(51):155-158.

[3] Lloyd-Williams F.The effect of an intervention program to improve health education leaflet uptake and distribution pharmacies [J].Patient Educ Couns,2003,49(1):27-33.

[4] Yuksel N,Majumdar SR,Biggs C,et al. Community pharmacist-initiated screening program for osteoporosi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steoporos Int,2010,21(3):391-398.

居家养老服务范文第3篇

关键词:空巢老人 居家养老社会化 社工服务中心

中图分类号:C9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054-02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的老龄问题已日显严重,“未富先老”的中国特征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挑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今天我们如何养老”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伴随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形成,老年问题特别是老年当中的特殊群体――空巢老人的养老社会化更成为亟需解决的当务之急。到2005年,老年家庭空巢化率已达到了38.3%。这些空巢老人生活上得不到相应照顾,举步维艰;大多精神上孤独,心灵得不到应有慰藉,郁郁寡欢。如果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那么老人就是社会的果实。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善待老人”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理论,更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百善孝为先,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使传统文明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养老社会化乃现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空巢老人社会化养老更是刻不容缓,发达国家养老社会化为我们提供了借鉴。但受到我国经济水平所限,目前尚不能达到机构养老全覆盖;传统观念的制约:金窝、银窝不如自家土窝的心理影响,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社会化是当前中国国情首选。

一、项目概况

1.项目业务。连云港馨缘居家养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以连云港财经学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老师为主体,以人本、温馨、关怀的服务理念为市区内空巢老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一家公益性、民办非企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社会服务机构。中心以“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急”等“六助”为原则,为本市年满60周岁的空巢老人按不同条件提供无偿、低偿、有偿的居家养老服务,具体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服务、心理咨询、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服务。

2.目标。中心通过调动各种正式、非正式的资源,协调政府、非政府机构,组织专业工作人员、志愿者、义工,建立庞大的空巢老人互助支持网络,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让空巢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专业的、全方位的照顾,以解决空巢老人生活、医疗、卫生、心理等多方面问题,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用我们的真心让家人放心、让老人舒心、让社会省心。

二、服务分析

中心以市财经学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师团队为主体,以社管专业学生为主要服务群体,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专业社会工作教育经历及培训背景,专业性强,实践能力高,以专业的理论及技巧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服务、心理咨询、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服务,其专业构成及人员配置在全市也是绝无仅有的。此外,中心根据老年人不同的条件和背景为空巢老人开展差别服务,使有特殊困难的空巢老人也能得到免费或低费的照顾,着重做好为老年人服务的公益活动。用真心去换回老人的真情,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这样一所公益性、民办非盈利性养老服务中心一经成立即受到广大港城空巢老人的青睐和喜爱。

三、市场分析

1.背景阐述。据国家民政部统计,目前中国老龄人口约1.69亿,其中40%是空巢老人,城乡老年人的空巢比率分别为49.7%和38.3%。连云港市现有人口约475万,其中60岁以上人口56万,占人口总数11.8%,按照国家老龄化社会标准(即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连云港市于2000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2005年,连云港老年家庭空巢化率(单身老人和只有一对老年夫妇的户占有老年人口家庭户比重)38.03%,比2000年上升11.27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劳动力大量外出导致农村老年家庭空巢化率首次超越城镇。“十五”期间,连云港老年家庭空巢化率已由农村比城镇低6.23个百分点,转变为高0.01个百分点。因此对老年人的生活护理、医疗保健、临终关怀等问题不容忽视。目前,我国整个养老机构的床位数只占1.16%,近99%的老人还住不进去,连云港市公办和民办的集体养老服务机构也只有126个,床位10508张,养老服务机构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于是,这就迫切需要居家养老。这些需求已构成了一个较为庞大的市场,并逐步从服务行业中分离出来,初步形成具有专业特征的服务行业,即养老服务业。

老龄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不协调的矛盾进一步显现,对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养老体系尚不完善,难以有效解决当前的养老问题,因而,居家养老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养老模式,弥补当前养老体系的不足,保证“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2.目标市场。本服务中心所提倡的居家养老是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从养老的方式看,是居家养老,它区别于机构养老,也就是说,老年人是在自己的家里养老,而不是在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养老,从而满足老年人“恋家”需求,也维护了子女的尊严;第二,从养老资源提供的主体看,居家养老除了需要家庭照料外,还需要来自社会的帮助,本服务中心通过对掌握的社会资源加以整合,进而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将目标市场划分为以下几种:(1)按健康状况划分。第一,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的老人。这部分老人,对日常生活照料的需求不高,他们一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以精神需求为主。针对这部分服务对象,应以提供心理慰藉为主,辅之一定的日常生活照料。第二,生活可部分自理、还需要部分照顾的老人。这部分老人一方面寻求生活照料,另一方面也需要精神层面的帮助。第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这部分老人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居家服务人员提供完全的生活照料以及心灵慰藉,帮助他们安度晚年。(2)按经济水平划分。第一,经济水平较高的老人(家庭月均收入在4000元以上)。针对这部分老人,我们主要提供有偿服务,针对他们的需求层次收取相应的费用。第二,经济水平一般且处在中等阶层的老人(家庭月均收入在1000~4000元)。针对这部分老人,我们主要提供低偿服务,并积极获取政府补贴。第三,经济水平较低且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老人(家庭月均收入低于1000元),主要指处在低保水平的老人。针对这部分老人,服务中心一方面要积极为其争取低保,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另一方面为其提供无偿服务,所需费用主要以政府补贴为主,社会帮扶为辅。

四、SWOT分析

1.优势。本服务中心面向全市空巢老人,由专业人才服务队伍运用专业化方法,整合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综合性社会资源,为老人提供全方位服务,满足老人多层次需求,以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身心愉悦,乐享晚年”为服务目标。在缓解当前养老问题方面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拥有专业团队。中心主要以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师团队为核心组成,同时依托该专业现有的200多名在校学生这一庞大的专业团队,其中包括多名国家心理咨询师、国家社会工作师,专业结构合理,技能强、操作性高,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相互配合,保证中心的服务更专业、更贴心。此外,中心还将与深圳、上海等地社会工作发展较快地区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合作,吸取成功工作经验。同时,本中心还将组成庞大的义工队伍,网络分布合理,专业性强,反应敏捷。(2)提供多样化服务,进行力所能及的生活照顾和体贴入微的心理抚慰。同时,中心也对空巢老人中的低收入群体提供政策资源的争取和咨询的服务,以满足老人不同层次的需求,帮助他们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身心愉悦,乐享晚年”的终极目标。(3)打破以往养老模式的地区限制,立足全市,服务全市空巢老人。本服务中心一旦成立,将会拥有200多名遍布于全市的专业服务队员,能够确保各方信息的及时收集与综合反馈。(4)建立覆盖全市的空巢养老服务网络,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按需提供相应的服务,减少中间环节,使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中心的高效优质的服务。

2.劣势。社会认可度低:连云港市大多数市民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比较认可,对于机构养老和该服务中心推出的居家养老服务方式认可度较低,因此,品牌的推出面临一定的困难。规模体系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

3.机会。中心通过深入调研、考察、分析,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市市情的新型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模式。这种居家养老模式是最近几年我国大力倡导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在全国许多城市已经实行。目前,就连云港市来讲,也相继成立以社区为单位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但这些中心完全依托社区,工作人员少、服务范围小、专业性差,真正面向全市老人,建立专业服务队伍,全天候、全方位为空巢老人提供专业服务的养老服务中心在该市还未出现。因此,服务中心首推以空巢老人居家养老为主要服务内容,按老人的不同情况提供无偿、低偿和有偿的居家养老服务,以“保本微利”的原则造福全市空巢老人,其经济效益虽小,社会效益却巨大。如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在连云港定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会。

4.威胁。老人是社会发展的见证者及推动者,理应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因而养老问题的解决,关乎到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因此,“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针对本市的老年人群体,主要存在以下四种养老方式的威胁:(1)家庭养老,这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几千年来,我国注重宣扬“孝”道,“百善孝为先”正是尊老这一传统美德的集中表现。但随着人口生育计划的实施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急剧变化,形成一种“4-2-1”的家庭结构,即一对夫妇要供养4个老人。不论是目前的家庭收入,还是夫妇能够用于赡养的精力和时间,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家庭结构的脆弱,使负担老人的能力大大降低,难以承受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高龄化的冲击。(2)机构养老,包括养老院,老年公寓,敬老院等形式。这种养老模式主张将老人寄居在一定的服务机构,由专门的服务人员提供日常生活照料。虽然能够减轻子女的负担,但老人长期生活在机构中,无法满足他们的“恋家”需求,生活得到一定的照料,精神需求无法满足。同时,这种养老模式离不开政府扶持,不能合理利用潜在的社会资源,加重政府负担。(3)社区养老,主要是以社区为单位所提供的养老服务。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区功能越来越完善,社区养老是社区服务的主要方面,也是我国当前普遍的养老模式之一。这种养老模式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包括制度层面和资金层面的支持。(4)家政服务,即雇佣家政人员解决老人日常生活问题。这种模式所需费用较高且难以满足老人更高层面需求,如:自我实现层面的需求。

五、营销策划

本服务中心是一家通过组建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服务队伍,为全市空巢老人提供综合,缓解本市养老压力的机构。获得全市居民认同是本服务中心立足并持续发展的关键,因而需要一定的营销策划以提高本服务中心的知名度并提高全市居民尤其是空巢老人的认同度。

1.实现与社区的对接,即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宣传活动。由于老人居住的分散性,以及出于节省资金的考虑,本服务中心将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宣传活动,在活动现场既要有娱乐性节目,也要适时宣传本服务中心的功能。

2.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即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传播工具宣传本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及工作宗旨。

3.积极寻求政府扶持,获得政府的认同。政府既需要在政策方面的倾斜,也需要在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4.本中心本着“全员营销、全过程营销”的竞争策略,以服务质量求生存,以服务质量谋发展,甚至每一位服务对象的口碑就是中心最具说服力的流动广告。

六、公司架构

七、收益分析

本案策划者和前期股东大部分为社工专业的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本着“保本微利”的理念,依托教师和学生的专业和实践经验,以践行专业理念,服务空巢老人为目标。由于前期宣传及社会认可度问题,可能没有相对稳定的老年人服务对象,第一年以平均每月有25位固定服务的空巢老人,每人每月收取600元,此外还有200次单项服务,每次收费15元;第二年固定服务人数增至50人,单项服务约为500次;第三年固定服务人数增至100人,单项服务约每月1200次。以这样的形势发展,居家服务中心基本上达到第二年基本保本、第三年略有盈余的目标。

在投资前期,公司可能会面临收支基本相抵或是负债经营,但随着社会认可度的提升公司一方面会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客户群会不断壮大,利润上升空间也会加大。虽然从总体盈利情况来看,中心总的经济效益是小的,但它巨大的社会效益是经济利益所不能比拟的。在中心竭力地为空巢老人服务的同时,我们倡导全社会都来关注空巢老人,倡导实行居家养老,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问题,以达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身心愉悦,乐享晚年”的服务目标,这样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就从中心开始试行,让空巢老人的内心不再“空巢”。

居家养老服务范文第4篇

一、重要意义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是破解我国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切实提高广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的重要出路;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优良传统,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人性化选择;是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和代际和谐,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就业渠道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二、基本任务

发展居家养老服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在城市社区普遍展开,同时积极向农村社区推进。力争“十一五”期间,全国城市社区基本建立起多种形式、广泛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充实,服务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专业化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管理体制和监督评估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农村社区依托乡镇敬老院、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现有设施资源,力争80%左右的乡镇拥有一处集院舍住养和社区照料、居家养老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1/3左右的村委会和自然村拥有一所老年人文化活动和服务的站点。

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人性化的服务;坚持依托社区。在社区层面普遍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场所和服务队伍,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营造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环境;坚持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社区人文环境和老年人的需求相适应,循序渐进,稳步推开;坚持社会化方向。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居家养老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制定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应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地研究制定本地城乡社区发展居家养老服务规划,并把它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快速健康发展。

(二)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合理配置资源。各级政府应转变职能,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加大投入,研究制定“民办公助”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居家养老服务业。各级政府要统筹考虑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和运营管理等问题,合理配置资源。有条件的地区可针对性地设立专项资金,开设资助项目,探索适应当地特点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三)贯彻落实支持居家养老服务的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国家现行关于养老服务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养老院类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免征营业税,对各类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免征自用房产、土地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四)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要按照当地社区建设规划和老年人实际需要,协同各个部门,整合资源,在城市社区和大部分农村乡镇建设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等基础设施,大力推动专业化的老年医疗卫生、康复护理、文体娱乐、信息咨询、老年教育等服务项目的开展,构建社区为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多种服务。吸引生活自理的老人走出家门到社区为老服务设施接受服务和参加活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则采取派专人上门包护,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多种需求。依托城市社区信息平台,在社区普遍建立为老服务热线、紧急救援系统、数字网络系统等多种求助和服务形式,建设便捷有效的为老服务信息系统。

(五)加强专业化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要鼓励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认真实施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科学界定居家养老服务中职业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和职责,加强对社工专业人才的吸纳与培养。同时,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改善和提高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要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组织,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等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

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地位和待遇。紧密结合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实行,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落实相应的物质待遇;对符合条件的从事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要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

(六)积极培育和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按照政府职能转变以及与企业、事业、社团分离的原则,对居家养老服务中能够与政府剥离的服务职能都要尽可能交给社会组织和非营利机构去办,交给市场和企业去办。各级政府应积极培育、规范管理各类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连片辐射、连锁经营、统一管理的服务模式。

居家养老服务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社区 居家养老 泉州

据泉州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至2011年底,全市户籍人口691.5万人,其中老年户籍人口76.3万人,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1.03%,预计到203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激增为170多万。在应对老龄化问题的过程中,泉州市各级政府积极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2010年2月1日正式出台的《泉州市政府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贯彻意见》指出,泉州市将在社区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主要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文体娱乐、法律援助、精神慰藉等一站式服务。

泉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刚刚起步,还处在一个低水平的层面,社区所提供的老人日常生活照顾服务、医疗保健服务、休闲活动等与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社区对老年人的关注不够。调查结果显示:近90%老人反映社区内没有向老人提供生活服务的家政公司或其他机构;在被调查的老年人群体中,47.1%觉得社区不够关心老年人,仅1.4%觉得社区对老年人很关心。调查问及“您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时间会向谁寻求帮助”时,78.6%的老人是需要家人帮助,9.5%向亲戚朋友寻求帮助,8.1%向邻居寻求帮助,仅1.4%是向社区工作人员寻求帮助。这说明社区在养老服务方面还落实不够到位。

泉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与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需求相比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有:

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氛围不强,养老观念不强

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更注重的是小孩的成长性教育,比如说,托儿所,幼儿教育等等都是围绕小孩展开的居家服务,而针对老年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欠缺,社区居家养老的氛围不够浓厚。人们,包括一些职能部门、社区管理服务部门对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

2.社区的养老服务工作缺乏力度

目前社区在一定程度就是政府的下派机构,成为政府在基层的代言人,社区工作被动化,难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走访调查中,在询问“您觉得应该由谁来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时,85.7%的社区工作人员认为应该由政府提供,14.3%认为由社会公益组织提供,而没有人认为应该由社区提供。可见,社区很难独立自主地按照居民需要提供养老服务。另外,作为一项新政策,部分干部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认识不够,导致工作缺乏力度,无法满足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

3.经费短缺严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该是公益性的,以低偿、优惠服务为主,经费短缺就成为制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瓶颈。在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调查中,71.4%的社区在养老服务过程中存在经费困扰。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中,省级财政按每个服务中心(站)6万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开办补助,其他经费要求各地自筹;各地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也是补的,对社区需要服务的庞大老年群体而言,仍是杯水车薪;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没有利润或微利的,难以吸引企业积极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所需资金短缺严重。

4.服务人员欠缺,且缺乏专业技能

目前,就社区的工作量来说,配备的社区管理工作人员仅能满足日常事务的工作需要,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考虑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问题。

在社区居家养老方面,泉州还没有健全完善的志愿者激励和培训机制,志愿者在养老服务中发挥的作用还比较小,一是总量不足,真正参与到养老服务中的志愿者远不能填补缺口;二是来源渠道不畅,很多有服务意愿的人缺乏相应的路径参与到养老服务工作中来;三是专业性较差,很多志愿者往往仅凭人道主义精神和热情而工作,基本不具备养老服务护理资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老服务项目、服务内容的扩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制约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发展泉州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1.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所具有的福利性、公益性而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种政府行为,这要求各级政府部门重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积极扶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将之纳入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一方面,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在调查中,77.6%老年人认为应由政府来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更合适,老年人“花钱买服务”意识不强,都希望政府能够投入资金,真正关心老年群体,因此由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特别是老年人了解、感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优越性。

2.多渠道筹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所需资金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所需资金庞大,完全由财政负担,对政府而言压力巨大。因此,除了加大财政投入外,还应多渠道筹措。一是增强社区自筹能力,盘活社区现有资源,发展壮大社区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二是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泉州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雄厚,应该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还应该鼓励公益捐赠,发挥慈善组织的优势,有效筹集社会资金。三是象征性收费。完善社区居家养老,也可通过社区成员的出资与出力来共同实现,据调查,25.7%的老年人认为应象征性付费,其中60%老年人可以接受每月100元以下的费用,我们认为可以适当收费,弥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