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太阳影子

太阳影子

太阳影子范文第1篇

她和她就是太阳和影子,她叫水,她叫冰。

清晨,校园的一角。水和冰正坐在亭子里聊天。她们俩就是这样,形影不离,没有秘密。一起上学,一起吃饭,一起回家,甚至一起上厕所,手上还戴着相同的手链。

那天,水在一次考试中突飞猛进,得了第一名,她和冰的成绩第一次第一次没有排在一起。老师狠狠地表扬了她,一下子,水成了班里的明星。下课,冰刚想找水去聊天,却被一股强大的人流挡在了外边。女生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包着水,冰的心里立刻涌上了一股奇怪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次,水一直稳坐第一名的位置,越来越多的同学想要接近她,冰却只有一旁呆着的份。渐渐的,和水一起回家的人不是冰了。有太阳的地方,影子却莫名地消失了。冰甚至觉得,水脸看她的眼神,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那天,冰和往常一样,一个人来到教室,习惯性地往水的位置扫了一眼,却发现她哭了。从同学们的嘴巴里,冰渐渐得知,水的好成绩都是假的。出于本能的,甚至可以说是条件反射性的,冰来到了水的座位,把水的头搂进了她的怀抱。

也许是天意,她们那装有吸铁石的手链紧紧地吸在了一块儿。

清晨,水和冰手拉手,走向教室……

太阳影子范文第2篇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王瑶主席为孩子们过生日点蜡烛祝孩子们幸福快乐的成长。太阳村村长张淑琴给摄影家妈妈们播放了“太阳村的往事”,并介绍了太阳村孩子们的成长过程。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吕静波代表协会给孩子们送去了问候,她讲到要通过女摄影家的镜头让社会更多的人来关心孩子们,给予更大的帮助和支持。并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妈妈们祝愿你们的明天会更美好。协会主席团成员、村长和孩子们一起唱生日歌、吃生日蛋糕。活动中王瑶主席还邀请了全总文工团张从团长及演员的参与。

此次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为了对接太阳村的活动,还邀请了小摄影爱好者赵天歌、毛东东、徐芊茜作为特邀小摄影家参加活动。太阳村村长也安排了三个小摄影爱好者李勇、张杨、李雨斌参加活动。毛东东现场签名帮助太阳村的小朋友卖货,赵天歌买了小朋友的书,徐芊茜买了小朋友的草莓。小摄影家们用手中的相机捕捉着一个个温馨的瞬间。

此次活动,摄影家妈妈给孩子们带来了可乐、生日蛋糕、饺子、苹果、月球车模型、学习用品等。女摄影家妈妈们到幼儿室为孩子们洗脸、洗手、梳头发、剪指甲,与德国屋里的小男孩一起洗衣服、晾晒衣服、刷鞋,装饰房间(圣诞节小屋)。女摄影家妈妈、小摄影家和太阳村的孩子们一起参与做游戏、拔河比赛等活动,孩子们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太阳村里,也回荡在摄影家妈妈和小摄影家的心里。最后,女摄影家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包水饺,孩子们学擀饺子皮,场面温馨幸福。

太阳村的孩子们为摄影家妈妈和小摄影家表演了精彩的节目《模特表演》、《开门红》,全总文工团给孩子们带来了3个精彩节目,女摄影家妈妈合唱了一曲“让世界充满爱”,最后村长带领太阳村的孩子们、协会代表、小记者及全总的艺术家同台表演了手语歌曲《朋友》。

太阳影子范文第3篇

太阳从诞生之初至今,在其看似平静的表面之下就从未停止过剧烈的活动。太阳活动的强弱以太阳黑子活动作为代表。当黑子活动比较活跃的时候,太阳上也会出现各种活动爆发,如耀斑爆发、日珥爆发、日冕物质抛射等,俗称为太阳风暴。随着太阳进入了第24活动周,新一轮的太阳风暴也渐渐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2010年4月5日,第24太阳活动周产生了本活动周第一个由日冕物质抛射导致的地磁暴。2012年1月23日,太阳爆发了一个M8.7级耀斑,造成地球极区上空的短波通讯中断,影响了跨极区的航空飞行。2013年4月11日,太阳表面爆发了一个M6.5级的耀斑,同时还带来了日冕物质抛射以及质子事件等影响,对地球周边的空间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迄今为止,第24太阳活动周中还没有出现较大规模的爆发,未对人类活动产生明显的影响。然而在历史上,太阳活动爆发也曾经确确实实地给人类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太阳活动造成的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

太阳是一个高温高压的大火球,它的内部时刻进行着剧烈的核反应,极端的高温将太阳上的气体电离,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会因太阳风和耀斑、日珥爆发,以及日冕物质抛射等剧烈的太阳活动而进入太阳系空间。当它们到达地球附近时,就会冲击地球附近的各种人造航天器。这些带电粒子会造成航天器的电路板短路、阻断天地间的通信,还会给航天员的出舱活动带来潜在的辐射威胁。它们进入大气层后,会与大气或是地球磁层发生作用,产生磁暴,还会给地面的电力设备带来很大的破坏作用。

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出现在电报业。1859年8月28日到9月2日(第10太阳活动周),太阳上出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强烈的超级太阳风暴,又称为“超强太阳风暴”。但由于当时人类社会还未全面进入电气化时代,所以这次的太阳风暴危害较为有限,仅在加拿大、美国和法国的一些城市,使电报业务以及电报站间的通信受到了严重阻碍或中断。这次风暴最先是由英国天好者卡林顿发现的,所以也称为卡林顿事件。

1989年3月13日至14日发生的特大太阳活动爆发,造成加拿大魁北克省电网在不到90秒内全部瘫痪,600万居民停电长达9小时,仅电力损失就达200亿瓦,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美元。美国、日本和瑞典等国还发生了变压器烧毁、电路跳闸中断事件。这次太阳耀斑爆发也使多国的卫星系统受到了影响:美国GOES-7卫星损失了一半的太阳能电池;日本CS-3B卫星备用电路损坏;美国SMM卫星轨道寿命缩短,提前陨落。

2000年7月14日发生的巴士底事件(因正值巴黎的巴士底狱事件纪念日而得名),是几十年来发生的最大的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导致的地球物理效应非常明显。这一现象造成了巨大的地磁暴,地球轨道附近出现了流量巨大的高能粒子流,地球的电离层受到强烈干扰,短波通信中断。在事件中丢失了一颗科学卫星,还有许多卫星一时无法正常工作。这是自1989年以来最大的太阳辐射事件。人类发射的空间探测器“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也观测到了这一事件,这也是人类在最远距离上观测到的太阳风暴。

2003年10月28日至11月4日期间发生的万圣节事件(因正值西方的万圣节而得名),太阳耀斑级数高达×28级,这是有记载以来发生的最大太阳耀斑,所幸当太阳耀斑爆发时,因为太阳自转,耀斑位置已转到日面边缘,否则对空间和地面技术系统造成的损害不堪设想。尽管如此,这次爆发活动还是造成全球短波通讯中断、民航通讯出现故障、伊拉克战场美英联军通讯受到影响等,NASA的火星探测卫星上的观测设备被粒子辐射彻底毁坏。此外,我国北京、满洲里等地的无线电观测短波信号也曾因此一度中断。

太阳活动导致的其它影响

太阳活动除了会产生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以外,也会带来其它方面的影响。

太阳活动爆发产生的粒子与地球的磁场作用,会造成地球表面的微粒和磁场的变化,有可能导致地球上某种云层数量的增加,影响地球的反照率。

碳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14C)的生成,也与太阳活动相关。14C是在大气上层产生的,当带电粒子轰击大气层的氮(14N),就会导致氮元素衰变为14C。带电粒子的强度和14C的生成呈反比关系。因此,在太阳活动极大期,大气层里的14C含量较低,反之则较高。

在地球高纬度地区出现的极光是太阳活动、地球磁场和地球的大气层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这几者中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极光的类型。

太阳活动爆发的能量有—部分是通过紫外线传输出去的,这对地球气候来说尤其重要。紫外线会被大气同温层中的臭氧吸收,当太阳活动剧烈时,同温层会被加热,从而影响到该层下部对流层中风的形成和运动。有研究表明,这些增加的热量正是太阳活动高峰期欧洲升温的幕后推手。而在太阳活动低潮期,欧洲的天气又会被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风主宰。

太阳活动与人类健康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曾经有统计结果显示,交通事故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事实上,神经系统对地磁变化特别敏感。当磁暴发生时,人的心情烦躁、血压升高、注意力分散,容易造成事故频发;精神病人的发病率增高;心血管病死亡率也有所上升。人的免疫系统功能也受太阳活动的制约,有研究发现,流感和其它传染病的发病率与黑子数相关。

近来还有研究表明,太阳活动的强弱间接地与地球资源的消耗、农作物的收成,甚至是人们的投资走向都有一定的相关性。

地球不会毁灭

第24太阳活动周来临之前,对于这一即将到来的活动周是否强烈,学术界有着很大的分歧。目前,自2008年起到现在,这一活动周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水平都体现出了较低的趋势。也就是说,第24太阳活动周可能并不是较为强烈的活动周。至于传说中的“太阳爆发会毁灭地球”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太阳活动对人类最直接的影响,主要是太阳活动爆发时进入太阳系的大量带电粒子运动到地球附近,对天基和地基的电子电力设备带来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电磁环境的依赖越来越大。在一个世纪前,人们对于太阳活动爆发几乎没有直接的感受,而今天却会发现手机有时会突然失去信号,飞机也有突然改变航线的时候。如果在太阳峰年附近发生像卡林顿事件那样的超强太阳风暴,有可能会毁坏当今人类依赖很强的电力、通讯、航空、卫星等高科技系统,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秩序。但这些破坏和影响完全不足以导致所谓的人类毁灭和世界末日。

太阳影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太阳视运动轨迹图极昼圈极夜圈

太阳视运动轨迹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很多人都对它不是很清晰,它牵涉到影子朝向、太阳高度角以及地方时的计算等知识,所以为大家所关注,这里我就二分二至日地球六个区域:赤道、直射点与刚好出现极昼的纬线圈之间(为了方便,以下简称极昼圈,反之简称极夜圈)、直射点与极夜圈之间、极昼圈、极昼圈与极点之间、极点的太阳视运动轨迹进行比较详细的解析,希望对大家的理解有所帮助。

一、二分日(春分、秋分日)的太阳视运动

(一)二分日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赤道轨迹图为图1中的弧EPW,太阳视运动轨迹经过正东、正西方向且垂直于地平面,此时极昼圈正好位于极点,直射点至极昼圈的范围恰好与南北半球的范围重合,而向北倾斜为南半球的视运动轨迹,见图1中的弧EP''''W,向南倾斜的弧EP''W为北半球的视运动轨迹图,极点上的视运动轨迹为太阳围绕地平圈一周的圆。

(二)日出、日落的方向

由图1可知,二分日时,全球的日出方向均为正东方向,日落为正西方向。而此时此刻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日出时间相同,均为6时,日落时间也相同,均为18时。

(三)太阳高度日变化

太阳高度最小值均为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为0o,正午太阳高度为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此时赤道上为最大值900 ,如图1所示∠POS,而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为∠P''OS,南半球为∠P''''OS且值的范围00至900之间,数值大小由直射点向两极逐渐递减。

(四)影子朝向及日影范围的变化

二分二至日,赤道上视运动轨迹经过正东、正西方向且与地平面垂直,影子仅朝向正东和正西两个方向,范围为位于正东正西方向上的一条线。南半球轨迹向北倾斜,影子朝向及范围由正西方向绕物体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至正东方向,北半球则由正西方向绕物体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至正东方向,日影范围各占半圆。

二、夏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

(一)夏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移至北回归线,太阳视运动轨迹也随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而向北移动。此时赤道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为图2所示的弧E''PW'',并垂直于地平面。直射点到极昼圈位于北半球,与北半球运动轨迹图向南倾斜,见图2中的弧E''P''W'',直射点到极夜圈的轨迹图则向北倾斜,见图2中弧E''P''''W''。

此时极昼圈为北极圈,刚好出现极昼现象,其视运动轨迹图为与地平面相切于正北方向上的圆,见图3中的圆①,而极昼圈到极点的图像为略向南倾斜南高北低的圆,见图3中圆②,北极点为平行于地平面的圆,见图中圆③。

(二)夏至日日出、日落方向

由于视运动轨迹向北移,无极昼地区的日出方向为偏东北方向,日落为偏西北方向。极昼圈至极点日出方向为正北方向,日落方向正北,极点则无明显的日出和日落。

(三)夏至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在无极昼地区太阳高度日出日落为太阳高度最小值为均为00,正午太阳高度为最大值,数值由直射点到极昼圈逐渐降低。极圈到极点的太阳高度均大于00,日出为最小值。极点则全天太阳高度相等。

(四)影子朝向与日影范围变化

夏至日,在无极昼地区,各地的日出方向均为偏东北方向,日落为偏西北方向。而对应的影子朝向及范围:直射点到极昼圈为由西南方向绕物体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至东南方向,范围大于半圆。直射点到极夜圈的影子则由西南方向绕物体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至东南方向,影子范围小于半圆。而极昼圈内影子为以物体为一个焦点绕物体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的椭圆,极点的影子则为以物体为圆心绕物体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圆。

三、冬至日,各地太阳视运动轨迹:

(一)冬至日视运动轨迹图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赤道上的太阳视运动仍为垂直于地平面的半圆,见图4中的弧E''PW''。直射点到极昼圈(南极圈)的视运动轨迹为图4中弧E''P''''W'',直射点至极夜圈(北极圈)为弧E''P''W''。极昼圈上的视运动轨迹向北倾斜且与地平面相切于正南方向上的圆,见图5中的圆①,极昼圈至极点内为略微向北倾斜北高南低的圆,见图5中的圆②,极点视运动轨迹为平行于地平面的圆,见图5中圆③。

(二)日出日落方向

由于太阳视运动向南移,无极昼地区日出方向为偏东南方向,日落为偏西南方向,极圈至极点上的日出日落方向均为正南方向,而极点则无明显的日出与日落。

(三)太阳高度日变化

冬至日太阳高度日变化与冬至日大致相同,无极昼地区日出日落为最小值为00,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极点逐渐降低。极昼圈的太阳高度均大于00,日出为最小值,正午为最大值,极点全天太阳高度都相同。

(四)日影方向及日影范围变化:

冬至日,直射点至极昼圈的日影方向为由偏西北方绕物体向逆时针方向转至偏东北方向,日影范围大于半圆,直射点至极夜圈的日影方向则为由西北方向绕物体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至东北方向,影子范围小于半圆,极昼圈内的日影方向为以物体为一个焦点的绕物体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的椭圆,极点上影子则是以物体为圆心的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圆。

参考文献

太阳影子范文第5篇

尽管目前我们还无法理解这一过程发生的内部机制,但美国斯坦福大学维尔克斯太阳观测台的研究人员自从1975年以来一直坚持每天对太阳磁场情况进行记录和监视。自从观测记录开始以来,这将是第四次记录到太阳磁极倒转事件。

每一个磁极倒转的开端都可以从太阳黑子的行为上体现出来。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强磁场区,当一个磁极倒转周期开端之时,黑子会在接近太阳赤道的区域出现。在大约1个月的时间内,这些太阳黑子会逐渐解体并从赤道向两极移动。

托德・何塞马(Todd Hoeksema)自从1978年以来便一直在斯坦福工作,现在是维尔克斯太阳观测台的台长。他指出,当这些带有新磁极特征的黑子抵达极区,它就会抵消原有的磁场极性。此时太阳的磁场逐渐趋向于消失,随后再次反弹增强,并完成一次太阳磁极反转过程。何塞马表示:“这就有点像是大海中的潮起潮落。每一次小的潮头都会带来更多的水量,但最后全都会退去。”

太阳发生磁极倒转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太阳磁场影响的空间范围构成一个巨大的气泡状结构,被称作“日球层”,其延伸一直要到冥王星轨道之外,目前美国宇航局的旅行者号飞船刚刚通过这一太阳系边缘区域。另外,太阳活动的高峰期一般同样发生在其发生磁极转变的时期,在此期间除了黑子数量增加之外,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CME)同样是非常频繁的。

当然,太阳磁极的转变以及太阳带电粒子的爆发对于地球也会产生影响。当大量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轰击地球高层大气时,便会出现美丽的极光现象。太阳活动的强弱也将对地球上的供电网络,卫星以及GPS定位系统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科学家们必须不间断地对太阳活动和空间天气状况开展连续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