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节约用水的资料

关于节约用水的资料

关于节约用水的资料

关于节约用水的资料范文第1篇

一、大力推进能源节约

(一)积极推进国家确定的重点节能工程。提出我省落实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和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主要目标和分年度实施计划。抓紧启动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余热利用、建筑节能、政府机构节能、绿色照明、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7项工程。至*年,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达到38%,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主要耗能产品综合能耗进一步降低,累计节约用电100亿千瓦时。

(二)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节能。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行能源合同制度。突出抓好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节能,省里重点抓好1200余家重点耗能企业和单位的节能工作,提出节能降耗目标和措施,加强跟踪和指导;组织全省工业企业用电大户采用先进节电控制技术和产品,配齐管好能源计量器具,改造主要耗电设备和工艺,至*年累计完成600家以上。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由*年的1345吨标煤下降到114吨标煤(当量值),下降15%。

(三)推进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节能。加快淘汰老旧汽车、船舶和落后农业机械,开发和推广清洁燃料汽车、节能农业机械,提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具体措施。实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抑制交通用能疾速上升势头,控制使用高耗油汽车,稳步推进车用乙醇汽油的生产和使用。

(四)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贯彻实施建设部《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和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至*年,全省50%的新建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达到节能50%的设计标准。同时,在杭州、宁波等主要城市和绿色小区开展节能65%以上工程试点,推行节能节地型住宅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五)引导公共、商业和民用节能。公用设施、宾馆商厦以及居民住宅要推广采用高效节电照明产品。至*年,推广绿色节能灯具600万只(套),改造600家以上大型公共建筑节电系统。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室内温度最低(高)标准,在全社会倡导室内空调温度提高(降低)1—2摄氏度,办公室、会议室等办公区域的空调温度设置夏季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得高于16摄氏度。

(六)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按国家“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试点省”的要求,推进大中型水电和风电基地建设,发展小水电和太阳能发电,实施海洋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质能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沼气和利用地热。至*年,全省新建500个畜禽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实施“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城市新增太阳能热水器70万平方米,农村新增75万平方米。

二、深入开展节约用水

(一)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化实施《*省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研究制定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积极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活动。组织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工程,通过法律、行政、经济、工程和技术等措施,建立一套节约用水的体制和机制,提出水资源宏观分配指标和微观取水定额指标的指导性意见,逐步推进水权制度建设。

(二)推进城市节水工作。严格执行《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标准,逐步更换现有不符合标准的用水器具,限制销售非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加快供水漏损管网改造,至*年,供水管网漏损率比*年降低2个百分点。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住宅节水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各类建筑施工、绿地浇灌和景观环境的用水,凡有条件引用河水的不得使用自来水。推进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和分质供水。

(三)推进农业节水工作。实施“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扩大节水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推广薄露灌溉、喷滴灌和管渠道灌溉等节水新技术。至*年,配套改造3800公里灌区骨干渠道及相应渠系建筑物,更新改造3万千瓦骨干排灌泵站,推广20万亩喷、微灌技术,渠系水利用系数从*年的055提高到065,排灌泵站装置效率从*年的40%提高到55%。

(四)推进工业节水工作。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59号)精神,至*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5%,其中重点行业达到7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年下降20%;年取水量超过30万立方米的用水企业有30%达到国家节水型企业标准。禁止生产、销售落后的高耗水工艺、设备和产品,重点水资源保护区、缺水地区要严格限制引进和新上高耗水工业项目。根据国家《节水型企业目标导则》有关规定,积极创建节水型工业企业。全面加强对企业自备水源的管理,并实行有偿使用制度。

(五)推进海水利用和地下水管理。积极引导和鼓励海水和亚海水的利用,采用海水淡化解决资源性缺水问题,积极推广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到*年,海水淡化能力达到25万吨/日,并争取开工建设若干个海水淡化项目。实施省政府关于杭嘉湖、甬台温地区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的规定,按计划完成禁采区平原承压地下水深井的禁采目标,削减限采区的取水量,遏制地下水超采区的地面沉降。

三、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

(一)完善建设项目用地定额指标。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管理,严格执行《*省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合理确定建设项目供地数量。建立土地出让合同履约管理机制,执行用地项目竣工期限、土地投资强度、土地退还转让条件及违约责任和赔偿标准等条款,加强对建设项目用地供应后开发利用各环节的监督检查。

(二)节约和集约利用农村土地。严格执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和用地规模。执行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规定,鼓励农村住宅向多层公寓过渡。制定农村宅基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的政策措施,加大推进农村宅基地的整理与改造。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各地开展农村宅基地复垦,加快沿海滩涂盐碱荒地的开发利用,加快采矿区的复垦。加强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沃土工程”,提高耕地质量。

(三)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效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要求,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结构性调整,重新规划分区功能和土地利用条件,充分挖掘存量用地的利用潜力,加大城市内闲置土地的清理和处置力度。因规划不合理等造成部分土地闲置浪费的,应允许、鼓励或引导土地使用者退还土地使用权,或将闲置的土地以转让或出租等形式推向市场,腾出土地利用空间。

(四)提高工业用地产出率。积极鼓励零技改用地和厂房加层,提高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和产出率,到*年,每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率年均提高10%以上。改进工业用地的最低限价管理办法,实现工业用地价格的统一有序管理,防止和减少因区域间的不良竞争而导致的土地粗放低效利用现象的发生。引导工业项目向开发区和标准厂房集中,探索工业用地的市场配置机制,尝试推行工业用地年租制,选择部分开发区试行工业用地招标制。

(五)进一步限制毁田烧砖。认真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33号),深化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加快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到*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达到115亿块标砖,应用比例达到42%。严肃查处非法占地及无证采矿的粘土砖瓦企业,有计划强制关停和淘汰粘土砖瓦窑,至*年,累计关停和淘汰粘土砖瓦窑50%以上,盘活和复耕土地25万亩。

四、积极推动原材料节约

(一)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树立绿色制造理念,促使企业节约原材料,提高原材料的使用效率,在保证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在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的全过程中推进新产品、新材料的应用,通过使用再生材料,推广替代材料,增加新型代用材料,减少制造产品的用材种类,选用可回收、可分解材料,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推进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至*年,完成300家清洁生产企业试点工作。

(二)延长材料使用寿命和节约木材。鼓励生产和使用高强度、高性能材料,提高材料强度和使用寿命。加强木材节约代用,制定并实施加快推进木材节约和代用工作的意见,减少使用一次性的木制材料,提高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水平。全面完成农村柴灶改造,减少木材和秸秆直接燃烧量。

(三)节约产品包装材料。推广使用可降能、易回收、低成本的包装材料,重点解决产品过度包装问题。*年起,执行月饼包装价格不得高于商品价格20%的规定。落实生产者的包装回收义务,做好玻璃、马口铁、铝、纸板和塑料等包装材料的回收工作。实施《*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办法》,巩固重点工程、城镇使用散装水泥的工作成果,拓展农村散装水泥市场,至*年,全省水泥散装率达到65%以上。

五、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一)推进废物综合利用。以提高工业“三废”综合回收利用率为目标,提高冶金、电力、医药、石化、造纸、建材、轻纺等废弃物产生量大的重点行业的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开展粉煤灰、煤矸石、硫石膏和冶金、化工废渣及有机废水综合利用,至*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加强尾矿回用,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至*年,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年提高10%。

(二)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以再生金属、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利用为重点,推进再生资源微循环和回收利用,推进生活垃圾和污泥资源化利用。建立和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重点抓好废旧家用电器与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废旧轮胎和包装物等废弃资源回收利用。抓好一批综合回收利用企业,促进可再生资源和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至*年,全省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免税销售总值达550亿元,年均增长5%以上。

(三)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资节约。大力推广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加快实施畜禽生态养殖工程,推广畜禽废弃物治理干湿分离、沼气开发利用技术,鼓励发展有机肥。组织实施“肥药减量增效工程”,积极推广秸秆还田以及测土配方施肥、重大病虫害无害化治理等节肥、节药技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鼓励并推广农膜回收利用。

六、加快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和法规体系建设

(一)加强规划指导,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编制《*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规划》,并以此指导编制全省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海水利用规划、节水灌溉规划、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实施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产业政策,明确我省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目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健全节约资源的法规规章制度。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实施条例,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明确激励政策,规范执法主体,加大惩戒力度。修订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着手制定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和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责任制。推进石油节约、墙体材料革新、建筑节能、包装物和废旧轮胎回收等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面的规章制度建设。

(三)完善资源节约标准。编制*—*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制定计划。制定锅炉、风机、水泵、变压器、电动机等工业产品和空调、冰箱、洗衣机、燃气具、坐便器等家用产品的能效标准、节水标准,率先试行强制性的能耗、水耗标识。实施国家《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制定《*省居住建筑维护结构节能工程验收导则》。修订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改革完善土地使用标准。

(四)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全面落实水资源收费政策,按规定标准足额收取水资源费,加快自来水一户一表建设,推进城市阶梯式水价制度和企业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完善分类水价制度,适当拉大高耗水行业与其它行业用水的价差。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引导工业、洗车、市政设施及城市绿化等行业使用再生水。继续推行居民生活用电阶梯式计量电价,认真落实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政策,对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类和淘汰类企业用电实行加价。实行保护和节约利用土地、矿产等资源的价格政策,促进资源的集约利用。

(五)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的财税政策。制定鼓励生产、使用节能节水产品的税收政策,制定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的经济政策,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优惠政策。政府优先采购节能、节水产品。政府鼓励民营资金、社会力量从事节约型社会建设,加大公共财政对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支持力度。省财政安排一定数额的循环经济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些重大专项工作。

(六)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加大对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组织开发和应用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节水及污水处理回用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及各类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企业清洁生产技术、企业间产业生态链的集成技术,推进技术开发成果的产业化,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推广应用力度。

(七)建立资源节约监督管理制度。建立高耗能、高耗水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禁止生产、进口和销售达不到最低能效标准的产品,达不到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新建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不得施工、验收备案、销售和使用。对矿山尾矿中资源品位严重超标的,要采取强制回收措施。开展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专项检查。研究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加强和完善能源、水资源以及节能、节水统计工作。

七、加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省里已成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各地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分工,大力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省级有关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确定的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按照职责分工,尽快制定具体措施,认真抓好落实。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逐项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并加强指导、协调、督查和考核。

(二)政府机构带头节约。各级政府机构要把建设节约型社会贯穿于日常公务活动中,深入开展“节约资源从我做起”活动,坚持无纸办公、压缩会议、降低油耗、节约用电、惜水省材。认真执行国家推动政府机构节能的实施意见。抓好政府建筑物节水和采暖、空调、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单位内部绿地用水和景观环境用水尽可能不使用自来水。从节约的角度积极推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制订公布我省节约型产品政府采购清单,政府带头使用并扶持若干绿色产品,优先采购节能、节水产品和节约型办公材料。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进一步健全干部考核机制,将资源节约责任和实际效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

(三)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社会示范工作。结合落实《*省循环经济发展纲要》和实施“991行动计划”、“4121示范工程”等,建设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示范工程,创建一批节约型城市、机关、企业与社区,建成一批资源节约型项目。及时总结和推广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经验和典型,探索出一条符合我省实际的节约型社会发展路子。

(四)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舆论氛围。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站要把建设节约型社会宣传报道作为长期的任务,开设相关栏目,制作专题,宣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新举措、新经验、新典型,通俗易懂地介绍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综合利用的“金点子”。对浪费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和现象,要给予必要的揭露和曝光。在企事业单位开展“我为节约做贡献”活动,在中小学校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在宾馆饭店开展“争创绿色饭店”活动,在社区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

关于节约用水的资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状分析;控制措施

节能降耗就是节约能源消耗,就是要通过优化结构、科学管理、技术进步和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等途径,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的损失和浪费,以最小的能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施工节能降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利用可再生资源和材料;设置废物回收系统,利用回收材料;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

1 建筑工程施工节能降耗工作的现状分析

我国人口众多,房屋建筑规模巨大,能源需求增长的速度大于能源生产的速度,能源供需的矛盾目益尖锐,已成为的重要因素。因此,由于我国在建筑节能工作还存在种种弊病,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节能降耗行业标准不完备。虽然国家制定和颁布了各地区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时有发生,法规配套不完善,操作性有待改进。(2)激励措施不健全。节能在很多方面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目前在财税政策上对节能降耗技术改造、节能降耗设备研制和应用以及节能降耗奖励等方面,支持的力度不够,没有建立有效的节能降耗激励机制。(3)监督管理不得力。节能减排监测机构建设滞后,监测设备落后,人才短缺,整体实力不强。能源统计机构不健全、统计体系不完善、统计力量严重不足,难以适应节能监管工作需要。(4)能耗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能源消费品种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费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费地区结构不合理等等。(5)人员整体素质底等因素直接影响了节能降耗工作的实效。

2 建筑工程施工节能降耗控制措施

2.1 健全组织、责任到人。为加强建筑施工节能降耗工作的领导和实施,促进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生产副经理、技术负责人、技术员、材料员、核算员等工作人员为成员的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节能降耗工作责任制,把责任进行分解,明确到所有参加活动的具体人员,切实有效推动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

2.2 强施工组织策划管理。在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进行节能降耗的策划,制定出详细的措施计划。将节能降耗体现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把节能降耗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有机结合。综合利用节约措施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地方关于禁止与限制的落后淘汰技术、工艺、产品的现行有关规定。(1)进行工艺和设备选型时,优先采用技术成熟、能源消耗低的工艺和设备。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2)保护和节约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执行有关新型建设工程材料管理有关规定,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限制使用多孔粘土砖;(3)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执行使用商品预拌砂浆的有关规定。推广使用标准化、定型化、工具化的安全防护设施及用具。

2.3 加强施工现场的节能管理。(1)节约用水。工程项目分路供水,施工、生活用水有分路设计量装置。适当安装小流量的用水设备和器具,使用节水型产品及设备。实施水资源循环利用,雨水收集、废水回收有装置有管网布置。现场设置雨水井、沉淀池,对雨水、现场设备冲洗用水进行冲洗,用于绿化、洒水降尘。对施工中容易造成浪费的工序进行重点控制。主要控制砼的搅拌及养护、砌砖前的浇水湿润、抹灰前墙面的湿润、机械设备的清洗用水等。经常检查施工现场的管线、阀门,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2)节约用电。分路供电,施工、生活用电设分路计量装置,采用能效比高的用电设备,推广使用智能型荷载限位器与节能型灯具。加强对大型施工机械设备运行管理,禁止空载运行、提高使用率;对机械进行定期维护,确保机械正常运行,防止设备的不正常运转造成资源浪费。选用高效节能的施工机械,禁止耗能超标机械进入施工现场。机械、电气设备在闲置时及时切断电源,杜绝设备空转。使用空调电扇时,严格限定室内温度。(3)材料节约措施采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尽量减少水泥熟料,代之以工业废渣为主的矿物剂。发挥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势,减少水泥与混凝土的用量,减小结构尺寸,减轻自重;尽量采用工业废料,如粉煤灰、旧混凝土、旧砖等。优先采用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钢筋直螺纹连接、电渣压力焊技术等节材效果明显的新技术;施工模板以节约木材为原则,提倡使用以钢代木、以竹代木、以塑代木、钢框模、竹夹模及新型模板体系;施工现场提倡使用接木机,短木方接长再利用;做好配料计划,严禁优材劣用,长材短用,大材小用。加强计划管理,提高物资计划的准确性,防止超采造成浪费;强化现场材料管理,建立商品砼、钢材、木材、水泥、砂石料等大宗材料进场验收管理制度。做好进场物资的保管,减少材料使用保管过程中的损耗;(4)回收废弃物现场按无毒无害可回收、有毒有害可回收、无毒无害不可回收、有毒有害不可回收分类设置废弃物存放场地。废弃物按类别分类存放。对于可回收的废弃物,如废旧木板、废弃包装物及时回收利用。严格控制废弃物的流向,严禁无序倾倒处置。

2.4 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围绕符合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在施工方案优化,过程管理,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应用等方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积极应用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有条件的施工企业,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课题研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场应用。推广太阳能光电、太阳能光热、风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2.5 提高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1)强化能源形势宣传。大力宣传能源形势,大力宣传能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提高对节约能源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全员的资源环境意识和节约意识,自觉树立节约观念。(2)加强能源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全员的能源意识和能源工作的法制意识。(3)普及能源节约知识。积极宣传能源节约知识、先进的能源节约技术信息、能源节约工作方面的典型经验、涌现出的先进个人,

2.6 提高技能将节能降耗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向有关人员进行交底,使其明确节能降耗工作的具体要求,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并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执行。量化目标,考核改进制定节能降耗工作的目标,进行分解量化,作为对节能降耗工作进行考核的主要依据。与质量目标、安全目标同步考核和奖励,并强化监督机制。

3 结束语:

根据我国资源缺乏的现状,建筑节能降耗工作必需结合现实情况贯穿施工全过程,按国家规定综合利用节约措施,避免浪费。

参考文献

[1]徐华清.中国能源环境发展报告[J].中周环境科学出版社.2O06年.

[2]张红波;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节能降耗[J];建筑安全;2010年02期

[3]吴五萍,葛伟.健全建筑节能政策,推进我围建筑节能发展[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7.(4):16―2O.

关于节约用水的资料范文第3篇

一、充分认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意义

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期和转型期的关键时刻,中央做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决策,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符合我国国情。全市上下必须统一思想,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基于我市市情的迫切选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保障经济安全的重大举措。

㈠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新余特殊市情所决定的必然选择。我市区域范围偏小,资源总量有限,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弱,人均主要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77亩,低于世界公认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仅为全国平均水平1.43亩的53.8%。我市也是水资源较为缺乏的城市,全市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5.32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2323m3,居全省倒数第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水资源、电力、煤炭、矿产、林业等资源也很紧张。这样的基本市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资源节约、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路子。

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市作为*省典型的工业城市,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以新钢、电厂、海螺水泥为主的大型工业企业消耗大量的资源,同时,排放的废弃物又给环境带来了较大污染。近年来,我市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推广先进技术、资源节约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总体上,我市资源短缺和浪费状况仍然严重,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仍然较低。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㈢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工业销售收入500亿工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我市正处于工业加速发展期,也处在资源高需求、高消耗期。在推进工业500亿工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工业化和城市化将不断推进,居民消费结构将逐步升级,资源需求将持续增加,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产出效能。所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到保护资源和节约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和永续利用资源,既是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工业销售收入500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二、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

㈠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新余实际,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强化节约意识,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㈡总体目标。今明两年力争在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等六方面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政府机关综合节约率达到5%;全市万元GDP能耗指标降低5%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到20*年底,全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机制基本形成,资源节约的相关制度和标准进一步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资源节约综合管理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水、电、土地、煤、油及各种矿产等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家庭的节约意识和措施明显增强;全市建设节约型社会主要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三、重点工作

㈠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

全市各级机关要全面树立节约意识。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作好表率,带头厉行节约。机关工作人员要立足本职,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自觉节约一度电、一杯水、一张纸、一滴油的良好习惯,在机关内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

强化照明节电。养成随手关灯习惯,杜绝白昼灯、长明灯。减少办公设备待机能耗。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严禁跑冒滴漏。努力节约办公支出,减少办公耗材使用量。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和无纸化办公,提倡节约用纸,文档双面打印,双面印刷。积极推进公务用车节油,降低燃油消耗。减少车辆空驶里程,提倡集中乘车。

切实规范公务行为,严禁滥用公款消费,控制各种会议、大型活动的数量和规模,严禁重形式、讲排场、摆阔气等铺张浪费现象。努力减少节日和庆典用品的一次耗费。

各级机关要树立节约意识,把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具体措施,建立健全节约工作责任制,分解落实任务,确保节约型机关建设取得实效。

㈡积极推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大力推进企业节能降耗,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企业要把节能降耗的目标和任务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开展经常性节能示范活动,全力推进节能降耗的技术创新工作,逐步建立节能技术体系。抓好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纺织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能耗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制定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节能目标及节能措施,加强跟踪指导,检查落实能耗限额和能耗定额执行情况。鼓励支持企业增加节能投入,实施一批重点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项目。大力支持冶炼节能降耗的技术引进和自主技术开发,引导企业采用无功补偿、智能控制、蓄冷、蓄热等节电技术和产品,淘汰低效风机、电机等落后设备,提高用电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积极引导民用节能。组织实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开展节能检测、节能建筑认定,规范参与建筑节能工程项目各方主体的行为。推动新建住宅、公共建筑节能和现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先进技术和绿色节能建筑示范工程。

3、积极开发利用新型能源。在农村大力推广使用沼气、省柴节煤灶,在城镇推广太阳能利用和高效节电照明产品。

㈢深入开展节约用水,切实降低水资源消耗

1、提高农业用水节水效率。从优化配置水源、提高输配水效率、改进田间灌水技术三个环节上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推进农业节水。推广引进节水型栽培、灌溉先进技术和设施,有效控制农业用水浪费现象。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地膜覆盖技术,提高土壤蓄水能力。

2、推进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在电力、冶金、化工、纺织、食品等八个行业,推进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和推广循环用水系统、串联用水系统、回用水系统和蒸汽冷凝水回用技术等一系列节水技术和工艺,发展推广高效换热技术和设备。重点实施废水循环利用和沉淀物回收利用深加工项目及钢轧水的循环利用项目。

3、加强城镇生活节水。加快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住宅节水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加大节水设备和器具的推广力度。加快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市场化改革,积极推行阶梯水价。大力发展节水型绿化,逐步减少草坪配置比例,不断提高以大规格乔木、亚乔木和灌木等为主的造林绿化比例,推行绿地中水灌溉。整合分散的小规模洗车点,改变传统洗车方式。运用价格杠杆,加大对桑拿、洗车等特殊行业的节水力度。

4、加快对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加强对地下水源的保护,加大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关闭自备水源的实施计划,严格控制超采、滥采地下水。防治水污染,缓解水质性缺水。

㈣大力推进原材料节约,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

减少原材料消耗。加强重点行业和企业原材料消耗管理,严格设计规范、生产规程、施工工艺等技术标准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推行产品生态设计和使用再生材料,减少损失浪费,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延长材料使用寿命、节约包装使用材料。

积极推进墙体材料的革新应用,加快新型墙材生产,重点利用煤矸石、矿渣、粉煤灰生产新型墙材。加大粘土实心砖转换的改造力度,要按照《*省促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新余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通知》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我市城市规划区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取得实效。加强墙体材料革新专项基金的征收和使用管理,促进墙材革新工作顺利开展。

积极推广散装水泥,进一步提高散装水泥设施设备能力和技术,不断提高重点工程使用散装水泥的比例,提倡重点工程使用散装水泥。加强对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征收管理。

实行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推进节约用地。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建立合理调整用地结构、用地布局和开发建设秩序的工作机制。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力度,严格保护耕地。进一步完善地价管理体系,平衡土地供求关系,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积极探索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和闲置地的退出机制,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㈤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

1、推进废物综合利用。以提高工业“三废”综合回收利用率为目标,提高冶金、电力、建材、轻纺等废弃物产生量大的重点行业的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开展粉煤灰、煤矸石和冶金、化工废渣及有机废水综合利用,至2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

2、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建立和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以再生金属、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利用为重点,推进再生资源微循环和回收利用,推进生活垃圾和污泥资源化利用。规划建立废旧物资交易市场,规范废旧物资经营与加工利用,规划支持废旧物资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管理,促使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促进可再生资源和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做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日常工作,充分发挥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协会的指导协调作用,进一步推动协会的发展及我市的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3、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资节约。大力推广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加快实施畜禽生态养殖工程,推广畜禽废弃物治理、沼气开发利用技术,鼓励发展有机肥。组织实施“肥药减量增效工程”,积极推广秸秆还田以及测土配方施肥、重大病虫害无害化治理等节肥、节药技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鼓励并推广农膜回收利用。

㈥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全面认真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加强对企业实现清洁生产的指导和管理,加大政策、措施配套,引导企业重视清洁生产,主动开展清洁生产,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继续抓好清洁生产队伍建设、清洁生产企业审核认定等工作。

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采取有效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企业要优化生产工艺,科学核定原材物料消耗标准,推行清洁生产,控制原材物料的消耗和废物的产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要以抓好资源开采,资源消耗环节为重点,大力提高资源采收效率。要以抓好生产过程、消费过程废弃物产生环节为重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加强对循环经济工作的指导,从投资、价格、资金、技术方面大力支持循环经济发展。

四、政策措施

㈠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联动协调机制

各级、各部门要把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等指标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内容,建立工作责任制,加强领导,抓好落实。一是建立组织协调机构。市政府成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市经贸委、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中小企业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局、市水利局、市交通局、市林业局、市质监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统计局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研究制订我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政策措施,协调、指导和推动全市资源节约工作的深入开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贸委,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二是明确考核责任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明确一位领导干部负责资源节约工作,把资源节约工作的责任纳入各工作岗位的职责之中,纳入各单位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之中,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

㈡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一是制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规划。组织制定《新余市“十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规划》,明确今后五年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二是加大政府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支持力度。在项目审批上把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列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和技术改建投资重点领域,对重点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予与资金补助和贴息贷款支持。

㈢强化法规管理,做好节能监察和监测工作

贯彻落实《节能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研究制定配套的实施细则。对年耗万吨标煤以上的重点企业开展节能监督检查,对用能严重超标的单位,要依法采取措施。逐步建立合同能源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和市场机制。

㈣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资源节约

以自主开发和引进技术相结合,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一是加大对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组织开发和推广适合我市工业企业特点的资源节约技术,重点支持一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技术改造项目,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尽快将其转化为生产力。二是推广节电、节水、支流水改循环水、空冷、污水回用、凝结水回用、高效节能锅炉、风机、水泵、电动机及拖动系统调速和建筑节能技术;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节约和替代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

㈤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有利于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财政税收政策体系。一是通过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建立政府机构节能机制。市经贸委要会同市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国土资源、建设、水利、环保、农业、教育、科技等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节能实施方案以及能耗、水耗定额,将节能节水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倡导绿色消费和文明消费。二是落实鼓励政策。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每年根据财力多少,由政府决定予以安排资金,对进行节能、节水、节材、清洁生产的技术改造项目和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项目,给予补助或贴息支持,支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开展资源节约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对资源节约工作的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增加资源节约资金投入,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及银行贷款投入企业节能降耗生产。三是建立资源节约监察监督机制。加大对节能监测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其监测能力和水平,依法开展节能监测,促进节能工作。四是完善资源节约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各类资源开发利用主体自觉节约资源。五是发挥土地、矿权有偿使用机制作用。全面执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大力培育和不断规范矿权市场,逐步建立矿权竞价授予、资源市场配置的新机制,严格执行国土资源规划、计划,强化对资源节约的硬约束。六是建立资源节约奖惩机制。要制定奖惩政策,对节约效果显著的地区、部门和单位,由政府给予表彰、奖励,对浪费严重的要给予批评和依法制裁。要对在节能或者节能科学技术研究、推广中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关于节约用水的资料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前首位的原则,紧紧围绕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社会效益。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县将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建设节约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抓好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

总体目标:全县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节约型社会的政策法规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以及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建立起节约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长期战略目标推进和分阶段推进讨划,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和削减,重点行业资源利用率有较大提高,重点企业资源和回收利用体系及机制初步建立,建成一批节约型企业,节约型机关,节约型社区,节约型城镇,逐步建立起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民经济体系。

具体目标:力争到2010年,我县资源生产率有所提高,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和削减,每万元GDP耗能年节能率达到20%,每万元GDP的取水量下降到150吨,工业用水量重复利用率达到60%,城市污水实现集中处理,万元产值单耗控制在2000千克标煤以内,万元GDP的SO2排放量控制在400千克以内,万元GDP的COD排放量控制在300千克以内,基本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镇要求。严格保护耕地,节约用地,按照规划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转型。

三、工作重点

节约型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工业、农业、建设、交通、环保等诸多领域,又涉及节能、节材、节地、节水等各个方面,为此,工作中,我们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一)全力推进能源节约。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研究编制《县节能规划》,组织实施对产业升级和资源节约有较强带动的作用的重大项目,突出抓好瑞雪公司、奈伦公司,黄淮公司、天鹅公司、陶瓷公司、水泥公司、人造板公司、亿海乙醇制造公司、冰山淀粉公司、乳品厂、金龙淀粉总厂等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加强监督检查,跟踪和指导,督促企业提出具体节能降耗目标和措施。进一步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实现集中供热,加快供热商品化步伐,逐步实行分户供热和供热计量化,用多少热量花多少钱。启动低能耗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科学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店、居民住室中推广采用高效节电照明产品。加快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推广节煤、节电、节汽灶具和以麻屑、秸杆代煤技术示范和使用,力求尽快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环节上的节能上取得重大进展。

(二)深入开展节约用水。一是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农业节水涉及到输水、配水、水田灌溉和农业增产技术等多方面,节水农业的核心是通过工程水利、农业技术和管理措施,优化水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分生产率,提高作物产量和产值。旱田节水应由传统大水漫灌向现代节水灌溉转变。大力推广喷灌、微灌等科技含量高的节水灌溉技术。目前,我县已建成新屯国家节灌示范基地、三兴国家节灌示范基地及红星节水灌溉示范区。全县节灌面积34.7万亩。为此,在旱田节水方面,我们将重点抓节水灌溉与特色经济的结合,抓节水灌溉与绿色农业的结合,抓好节水灌溉与牧区草场改良的结合,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新路。在水田节水方面,由于我县目前水田用水收费是按亩计算,这样使得农民用水浪费现象严重,因此,我们将重点改变收费方式,争取三年时间里,在每个灌区都搞一个实验地块,确定出每亩用水量,实行按方收费,然后推广到整个灌区。同时,大力推广水田浅灌模式,进行渠道防渗改造。

二是搞好城镇节约用水。加强管网改建力度。我县城镇供水管网由于工程老化、跑冒现象严重,因此,我们将加大对城镇管网改造工作力度,努力把漏水率控制在最低,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制定合理的供水机制,适当提高水价,用价格手段调整人们的用水行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国内外经验表明,水价提高40%,用水量将下降20%,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和居民承受能力,我们将实行阶梯式水价,根据正常用水量确定一个基价,超过标准数量后,逐级加价。同时,积极推进工业节水,重点抓好制糖,乳品、淀粉、人造板、食品加工行业和高耗水企业的节水工作,大力推广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建立高耗能、高耗水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淘汰制度。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凡是能够产生工业废水,污水的企业都要有氧化塘和废水回收池,对污水废水进行处理后排放或再利用,实现废水废物“零排放”。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用水工艺,取消“长流水”,使我县重点行业和用水工商企业单位耗水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包括取水、供水、用水、排水和回收利用在内的全过程节水。

三是整治特业用水。对全县特业用水按照管住、管深、管细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用水审批、检查力度。建立全县特业用水户网络,保证对其经营用水情况随时跟踪掌握。同时,大力开展废水,污染处理和综合利用,建立包括企业和城市在内的污水收集、处理和回用管网系统,建设污水处理厂,同步规划和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将再生水用于除饮用水以外的工商业用水,加快城镇供水和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努力创建节水型城市。

(三)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加强重点行业和企业原材料消耗管理,严格执行设计规范、生产规程、施工工艺标准,实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工作。推进产品生态设计,提倡鼓励使用再生材料,减少损失浪费,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推进再生材料的循环利用。鼓励生产高强度和耐腐蚀金属材料,提高材料强度和使用寿命。鼓励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重复使用,禁止过度包装,提高循环利用率。在宾馆、旅业和餐饮业等行业提倡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从使用环节入手,落实发展散装水泥的政策措施,加大散装水泥推广使用力度。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红砖和水泥制品废渣掺入量不得少于30%,扩大复合型节能保温粉煤灰混凝土空心砖产品的生产规模,新型建筑材料生产的粉煤灰烧结砖达到年产2000万块规模。

(四)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一是认真贯彻国家土地法律法规,严格土地保护制度。坚持依法用地,按规划用地,按照定额和控制指标用地。将基本农田位置落实到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地块、村组及面积、区位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明确基本农田数量、保护责任和具体要求。二是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以内部挖潜为主,注重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通过耕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对全县土地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土地开发潜力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在摸清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三是强化建设项目管理。完善土地使用市场准入制度,实行工业项目用地公开交易,推行经营性基础设施,经营性公共事业用地实行有偿使用制度,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管理程序进行立项、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鼓励和支持新建企业向立体空间发展,减少建设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五)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以粉煤灰、亚麻屑、工业废渣和有机废水综合利用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高岭土和石英砂矿为重点,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以再生金属、废旧塑料、地膜、编织袋、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利用为重点,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普及秸杆养畜、过腹还田、节约粮食,降低养殖成本。推广节肥、节药技术、降低化肥、农药利用率。利用生物技术改造农畜产品加工技术,重点搞好甜菜、马铃薯、玉米、大豆、亚麻、猪、牛、鸡、鹅和乳制品的深度加工,丰富农副产品、畜禽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品种数量,拉长产业链条。围绕食品、生化、陶瓷产业精深加工,推动生物工程、食品工程与传统农业的结合。充分利用我县玉米、大豆、甜菜等资源优势,以糖业副料生产维生素B2;加快日处1200吨大豆深加工项目建设,开发大豆蛋白粉、大豆分离蛋白、乳清蛋白、大豆低聚糖、食用豆渣纤维粉、浓缩磷脂、粉末磷脂,大豆低温粕和高温粕及大豆色拉油等高附加值新产品,推动大豆产业不断延伸产业层次;依托高岭土资源优势,开发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工艺美术陶瓷等产品;扩大鹅制品系列加工,带动鹅产业快速发展;依托奈伦集团,整合优化县内中小型马铃薯加工企业,开发生产系列薯产品,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打造薯经济航空母舰。

(六)加速发展循环经济。利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围绕重点产业上工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建设一批循环型加工企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和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再生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引导组织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的资源协作,形成优势互补。探索“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优化生产工艺,推行清洁生产,推进工业废物综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发展园区经济,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筛选一批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项目进入园区,并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和资金支持。

(七)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注重机关办公节电。白天光线正常情况下,办公室不开启照明灯,在下班离开办公室前,应随手关灯、关闭电脑;会议室、卫生间照明灯做到随用随开,人走灯熄;办公室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用电设备要尽量减少待机时间。大力节约办公经费。加强部门预算管理,严禁办公设备高档化。坚决杜绝设备内置高档,实际利用率低的现象。注意减少办公耗材,严格限制发文范围,控制文件升级;精简刊物、简报,提倡写短文。控制电话费支出。严格控制办公电话安装数量,做到长话短说,禁止因私事用办公电话。严格控制各种会议、庆典和接待活动以及各种公务外出活动。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能够通过文件或者其他形式传达和部署的工作不召开会议,控制会议费用支出,实行定点办会,不使用高档材料袋,不配发高档笔记本、笔;严格执行会议标准,不在会议期间组织其他高消费活动。把好公务外出审批关,没有经费来源,未经当地党委和政府批准的招商参展等活动一律不予批准。

四、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体制。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企业和全社会的协调配合,共同推动。为在组织上确保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的有效开展,成立县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县长任组长,成员单位由土地局、环保局、电业局、招商局、建设局、交通局、教育局、科技局、广电局等单位组成,明确责任和分工,统筹做好各方面节约工作。同时,要求有关部门建立相应的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制定本行业具体规划,认真组织实施。认真落实国家己出台的有关资源综合利用、环保设备(产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定期公布耗能、耗水大户的耗能、耗水指标,加大对节约能源、资源的管理和公共设施节能改造力度,把资源节约等工作任务作为重要考核目标内容,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版权所有

关于节约用水的资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园林设计;节约理念;应用措施

1.采取节约理念的必要性

对资源进行有计划、合理持续地利用被我们称为资源的节约。而在园林设计中,节约主要包含3个方面:能源和资源的节约;生态环境的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现代化节约型社会中,如何合理开发城市园林景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发展,打造和谐的节约型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园林设计中的浪费现象

2.1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在我国大大小小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总会发现各式各样的水景,有大的喷泉,也有小的瀑布。这样的水景无疑是赏心悦目的,游客们总会停下脚步观赏或拍照。而在城市中无法形成天然的水景,必须通过自来水资源来维持,这样的水资源并没有经过反复循环利用,而是直接排入了下水道中。园林水景中经常设计为弯曲的潜水沟,水生植物根本无法生存,更不用说净化水体,园林中的水景必须经常换水,大大浪费了水资源。

2.2光污染和资源浪费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为了使夜幕降临下的园林具有不一样的色彩,常常会使用一些颜色各异的LED灯来装饰园林,常见的火树银花应该是大家最为熟悉的。虽然在视觉效果上确实为广大游客带来了别具一格的享受,但是夜晚中,大面积的灯光容易造成严重的光污染,而灯火通明的景象需要持续不间断的消耗电量。据数据报告,我国每年仅城市照明就需要消耗三峡发电站5A的发电量。正是因为不合理的设计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城市的光污染现象。

2.3材料成本的浪费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材料的选取也是至关重要的。很多设计师一味地追求高端,放弃使用本地材料,而选择高价购买进口材料,并且喜欢仿造国外景观,采用一些不符合当地文化的设计,作为标新立异炫耀的手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们往往过分追求美观,造成一些植物的不合理搭配。植物的搭配应根据季节变化和长期持续等因素考虑,而不是为了追求短期效果随意搭配。这样一来需要付出更多植物的投资费用、人工费用以及护理费用。

3.园林设计中的节约措施

3.1节约水资源

在园林设计规划中,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对园林中水景的设计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案。相比南方城市而言,北方城市一般降水量较少、气候干燥,水资源并不充足,因此,在园林水景设计过程中,要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地利用和回收。设计师要详细地了解当地的降水量以及气候温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证在雨水到来之际,能够储存并净化水资源,将自然水资源合理利用到园林的水景设计当中。

3.2注重材料的选取

园林景观中植物的选择要考虑后期的护理成本,最好选择美观、好管理、周期长等特点的植物。而建造园林的材料应注意选择具有可再生资源、可重复利用等特性的材料。园林设计中选择低碳材料,可直接影响碳的排放量。碳成本主要包含:运输过程中、实际运用中、管理维护等所产生的C02量,选择低碳材料是园林建设的基础措施。

3.3材料的循环利用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很多材料没有得到完全的利用就被直接丢弃。例如,很多植物的果壳作为肥料帮助其它植物生长,因改造建设所产生的剩余材料可以通过布置成装饰物等;常见的废旧轮胎可以在边坡绿化中播种新的植物,还可以栽种一些小灌木等,这里材料的循环利用不仅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廉,更是体现了节约环保的理念。

3.4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对于水资源的再利用一直是困扰园林景观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如何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就必须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采用高效率的灌溉方法或者是先进的技术提高污水的回收率,将其用于园林绿地的灌溉。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回收率,还能够更好地解决城市的污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