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范文第1篇

(一)元认知在语义加工中的实践研究任何与人的语言行为有关的心理经验,都能反馈影响元认知在语义加工中的实践研究,诸如语言理解,语言生成、语言获得、言语错误、语言缺憾等。Stella将文化冲突定义为来自两种文化的双方在内容、认同、关系和过程等方面所感受的或实际发生的价值观、标准、处理方式和目标上的不相容,这种不相容表现在认知加工过程的高级调控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元认知策略的异化。元认知又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元认知策略,被认作是有意识的使用的、高于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的策略。它包括选择注意、计划与安排、评价,随后引起了一系列的关于元认知的分支研究:元学习、元注意、元语言、阅读理解中的元认知等等,很快成为当代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热门课题。外语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以语言基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知识等)、文化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能力(认知、元认知、社交能力)为基础的。6~9个月龄的婴儿已经能识别语音信号包括声母、韵母和这些语音的组合,9~15个月龄的婴幼儿,已经发展出通过语意理解他人的目标和意图的元认知能力。图片命名研究中父母命名每一组中的图片。在父母语音表达文字时,婴幼儿目光追随相应命名的图片,结果表明在没有受过训练的实验室环境中,即使是婴幼儿,学习语言的经验也是通过日常的普通的语音和语义的经验所建构,婴幼儿对认知目标的计划、监控和调节的成就惊人。无论是婴幼儿或成人在语言习得早期,既同时学习词汇和学习语音语义参照结构,来判断他人和环境的意图,元认知能力的关系研究表明,双语儿童实用语言技能的认知因素在学龄前的几年就已发展和分化。Miles采纳以汉语普通话为母语,官方语言为英语、平均年龄21.2岁的新加坡居民和平均年龄为19.7岁以英语为母语苏格兰居民为被试的研究中,在回答时间语义隐喻遵循的是加工的垂直尺度还是平行模式问题时,注意到持双语可以灵活地适应多种表达模式,汉语和英文双语语义加工拥有两个心理空间,而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双语元认知策略有效促进了语义时空维度的微妙变化[18]。元认知结构的理论模型,已使用半结构化元认知评估访谈(MetacognitionAssessmentInterview,MAI)同时使用元认知评估量表(MetacognitionAssessmentScale,MAS)评估被试的主题是如何在生态环境中使用元认知策略的。

(二)元认知策略在双语教学中的迁移作用大学基础医学双语教学不仅是一门医学基础知识课程,也是了解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医学术语具有多源的建构特征,分别源自盎格鲁-撒克逊语(Anglo-Saxon)、希腊语(Greek)和拉丁语(Latin)系,如endocarditis(心内膜炎):即是endo-within(向内的)、cardia-heart(心脏的)、和-itis-inflammation(炎症)多词源的表达。同时,医学概念和现象的句式、篇章结构的转换主要涵盖句型、语态、短语、结构乃至全段文字内容也具有双语语言转换的原则和特点。采用语言转换原则即用已知的熟悉的信息去获取陌生的新信息,同时简化即将复杂费解的难点转换为简单、易懂的语言,使静态的长时记忆中的元认知知识与动态的调节过程衔接起来,社会认知理论对医学双语教学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必须自我导向的最优化的教学策略,同时较好的英语语言功底,实现语言形式与学科内容的统一,即既学习语言形式也学习学科内容,通过语言材料的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几个步骤来完成。基础医学双语教学解决问题时的“出声思维”仅仅表达了短时记忆中已经存在的信息,但是,要求教师在解决母语与英语信息转换,以及迁移英语教材的深层寓意过程中有效迁移,在医学逻辑判断时,则会涉及元认知策略在双语教学中的正迁移的操作,使医学双语教学过程中出现新的加工成份,专职控制和调节非自动化的加工过程,能够使大脑意识从指向信息加工的内容转换到指向信息加工的过程,适时地影响双语教师元认知知识、表达教师元认知体验伴、反馈教师元认知监控。语言能力的元认知直接影响到对工作记忆任务中的表现,用来解释和预测语言能力的个体差异和质量,元认知策略可能不仅专注于工作记忆容量,而更重要的涉及建构语言表达的能力。Peltola借助失匹配负波反应研究,对14岁被试母语和非母语元音对比测量显示,母语记忆痕迹的原型元音形成早期,是元认知加工策略对认知语境影响的是对非母语发音准确性的关键。Kim研究母亲为日本移民到韩国的儿童被试,在日韩双语环境中,电脑语音实验室对照韩语语音发展,包括发音错误模式,对照组包括住在同一地区韩国儿童。研究结果表明,日本移民在韩语元音共振峰表现出显著延长元音的现象,并表现母亲在言语的发音过程中的双语语音转换元认知策略迁移到自己的子女,韩语语音发展元认知模式的识别和对逻辑的推理,不仅受韩语语境,也受其母语和父母执行策略的影响;甚至父母的双语语境的表达,对认知发育风险高的低出生体重婴儿的影响在关键语音的发音更为明显。对帕金森病患者在受损的元认知认知语境中,双语发音的语音,形态和句法错误情形最差。基础医学双语教学最典型的盲点是语音与语义之间的非联动,建立双语联动是一种语言思维对另外一种元认知语言表达策略的转化和融合,双语教学促进语言觉知和语义认知,即非母语认知习惯的形成,从而建立起新的语音与语义间的思维和互换,内在语法是语言行为模式的必要组成部分。Hardin提出了医学高等教育必要的概念学习的三个核心组件:定义概念误解的框架,发展持久的语境理解,并获得必要的知识背景和技能迁移的能力,转变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

二、元认知策略对双语教学的启示

医学心理学范文第2篇

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对健康的理解已不局限于简单的身体健康,而是身、心的健康与协调发展。在古代,西藏的藏医学家已对身、心关系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和论述,比较权威和有代表性的是云丹贡布在《四部医典》中的身心医学的观点:认为人的心理有“贪、慎(愤)、痴、悲、忧虑寡言、惊恐、心情不快”,或是“隆、赤巴、培根三因素失调”,是人对外在环境各种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属于生理现象,通常不会引起疾病,但若过于强烈或持久,或过于敏感,就会影响人体健康,导致疾病,两者合一即为“身心”。也说明身、心是“体”和“用”的关系,即身为心“体”,心为身“用”。西藏传统医学的隆、赤巴、培根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身、心是矛盾的统一体,互为条件、相互作用。而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身、心是人至为重要的两个要素,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机制,同时又受社会与环境的影响。这一观点与现代医学模式有其相同性,即:正转向生物——心理——社会适应医学模式。西藏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涉及的体育内容则突出“以心为本,以身为标,在心的统摄下,通过身体的整体锻炼,达到身心并完。”因此,认真研究西藏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并应用于现代体育领域,运动医学,保健学与心理学,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西藏传统医学模式的转变

西藏医学尚未形成体系前,传统的观点认为,人的健康与疾病是“因果轮回,修行报应”,疗法上大多是“本医”疗法,或图腾崇拜的巫术活动。按照这种观点,医生无需了解病人和病人的心理,人有病有难也只能祈望神灵保佑。也不存在人的健康和疾病的产生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精神心理因素等影响的认识。西藏医学形成体系后极为重视从“身”与“心”方面调整患者的起居和精神治疗,认为人七情(“贪、嗔(嫉、愤)、痴、悲、忧虑寡言、惊恐、心情不快”)内伤致病,患病或早衰的原因,“可因五官的过度活动,精神疾病,不好的陋习”有关,辩证阐述了情绪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西藏传统医学还认为,人体乃是一个最完整的人的心理、生理和生命的动力特征,又与宇宙过程密切相关。要人们用固有的方式对待外部世界的变化,如自然气候和社会心理环境,生活起居及饮食方式等,并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有机结合在一起。显然,西藏传统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这种观点,把人的躯体与精神,社会环境看成是一个整体。这种观点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原理,为西藏传统医学的发展和维护人民的身心健康做出了贡献。

西藏传统医学模式被称为“大宇宙”医学模式或身心二元论,以整体的观念来对待人体,如西藏传统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把具有解剖生理的、心理的智力功能的各个部分,作为人体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来探讨。首先,人体与宇宙、自然是相互联系的,要把人体视作宇宙实体的一个小天地,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体如同一棵树,大宇宙时刻养育着它。人要依赖自然界的阳光、空气、水和各种食物来生存,也受到自然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人不可能脱离自然而独立生存,与自然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所以,在一个人体与自然万物相应的世界里,外部环境对人的生理与精神都有影响,提出要注重辨证施治。其次,人体是一个以脏腑为核心,以经络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以脏腑为核心在人体管道系统中循行着气与血,全身无处不到。人体是由五脏六腑、经脉、肌肉、骨骼等有机地联系的,脏腑之间相互依赖,以维护内环境的统一和稳定,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以隆——赤巴——培根三因素为基础,人体由三大因素所支配,三大因素如果互相配合协调,则人体正常而健康。因为三大因素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三大因素用现代观点来说,实质上反映了生物医学模式心身二元论的特点。再次,西藏传统医学认为人的很多疾病不仅有躯体上的,而且有情绪方面和精神上的。因此,藏医认为,陷入身心痛苦的,用药和镇静剂治疗并不能根除。也就是说,不仅要注意到疾病的症状,还要全面考虑到精神等因素。藏医医典认为,所有生理紊乱和人体疾病都与精神有关(尤其是贪欲、痴心和愤怒)。精神的变异导致人体三大因素的失衡。所以,西藏传统医学在治疗过程中十分强调心理治疗,如催眠术,身心调节,行为、饮食注意事项和生命动力的刺激等等。从这几个方面来说,西藏传统医学的生物医学模式有其独特的原理和方法,体现了精神、物质和身心医学的重要理论,对维护人的身心健康有其积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西藏传统医学的医学模式还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始自阴阳合一,在人的生命活动中,阴阳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没有阴就没有阳。藏医理论的经典学说是“龙”、“赤巴”、“培根”,从阴阳观来说,“龙”、“赤巴”、“培根”虽有不同功能,但并非彼此孤立,而是协调、统一地进行活动,三因失调则疾病生。三者总是保持着动态的相对平衡,使机体处于一种相对的静止状态,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以及机体与外环境的相对协调统一,从而保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西藏传统医学的心身医学还认为人体由五脏六腑、经脉、肌肉、骨骼的不同功能完成其生命的活动,在万物相应的世界里,一个非物质的基质能够使身体和精神相互作用,治疗的战略首先是恢复被破坏的平衡,主动性的正常化和人体引起疾病某一要素的“量”,“量”变可引起“质”变。在“身”与“心”的调节中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认为自然界是生命的源泉,人的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衰老都与自然界的变化休戚相关。但人不能甸匐于大自然威力之下而无作为。人要生存下去,少患疾病,就要通过积极主动的自我调理,认识四季变化规律可能给人体造成的影响,按季节调整自己的活动,尤其是要调整好“身”与“心”的关系,与自然界形成和谐的统一。以科学的观点,正确认识自然、社会、身心与人体自身。

笔者认为,西藏传统医学中的生物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生物医学模式相比更有其独到之处。就其现代医学而言,随着技术科学的发展和技术手段的进步,医学的重点转向于集中研究生物学的改变,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具有心身二元论的特点,尽管在认识疾病、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等方面非常成功,为现代医学奠定了基础。但是,生物医学模式所形成的医学框架中,并没有给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以相应的位置,偏离了医学对象“人”的完整性,阻碍了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这是现代生物医学模式所存在的弊端。西藏传统医学则十分重视“人”的完整性,强调以人为本,“身”“心”统一,以及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如《四部医典》在疾病的病因、症状归类中认为:人的情绪变化有“贪、嗔(嫉、愤)、痴、悲、忧虑寡言、惊恐、心情不快”等,情志是人对外在环境各种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是影响人体健康、生病的根源,“忧心生悲使得容颜衰,惊恐懦弱不乐衰光焕。”西藏传统医学还认为,在人体这个天地里,人的心态如何,对于人体整个系统的损益兴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古代藏医学家特别强调养心、养神、养性、养德,注重调摄情志,陶冶情操,重视心理的社会因素。

所以,我们应从西藏传统医学生物医学模式具有的身心二元论角度,借鉴西藏传统医学中科学合理的成分,积极探讨现代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向。在现代,医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科学的两门主要学科,医学模式的转变使这两个学科的关系更加紧密。过去,医生总喜欢谈论人的“器官疾病”;现在,医生研究可能导致心身障碍的“冲突和事件”。在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日趋增多,使人们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因。

二、西藏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与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与心理学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人体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规律的科学。在发达国家的医学院校中,已经普遍开设了行为科学与心理学的课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卫生部规定医学心理学作为医学教育的内容,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已逐步深入、广泛。对此,西藏传统医学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我们要充分利用西藏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理论,建构西藏传统医学新的体系。从哲学与逻辑的基础上看,西藏传统医学注重身心的统一和整体的理念,对藏医心理学和传统医学向高层次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西藏传统医学的贡献

西藏传统医学是一个“形神相印”的身心统一的整体医学体系,早在一千多年前藏医学就十分重视“身”与“心”的关系。在这方面藏医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尤其是“形神合一”的身心统一学说,认为人的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如《四部医典》指出:“常显憔悴不安心烦躁”,“伤于寒凉胃疲加哭泣,悲哀又使忧心语叨叨”。即是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势必造成人体七情内伤致病,或早衰,或精神耗散而早逝。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情绪、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均强烈地作用于免疫系统。西藏传统医学辩证地阐明了情绪变化对内脏器官功能的负面效应,与现代行为科学、医学心理学的理论有许多相通之处。《四部医典》的身心统一学说对人们认识自我,认识“身”与“心”的关系,保障人类健康做出了贡献,丰富了祖国医学内容。

2、西藏传统医学身心医学与心理学要达到的目的

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工薪阶层们,每天劳碌奔波,为衣食住行操劳,精力尚且不及,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身心疾病。研究结果也表明,经济愈发达,现代传媒的发展,与之俱来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社会竞争激烈等副作用就愈大,由此引发的身心疾病也就愈多。鉴于此,要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我们要积极利用西藏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中的合理成分,向全社会普及日常保健常识,引导大众选择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并有意识地加强自身心性品性的修养,从而达到心理健全、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医学心理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学生 心理状况 教育

中图分类号:R39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298-02

社会的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强烈和复杂的心理冲击。大学生身心发育正处在青春发育后期,是一个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发育阶段。此阶段的大学生们情绪不是很稳定,个体心理机制还很不健全,意志控制力比较差;而医学生又是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专业群体,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后备力量,毕业后将从事救死扶伤、解除患者病痛的崇高职业,他们的心理健康更加重要。在这一阶段如果对不良情绪不加以有效的调节和控制,就容易造成学生心理疾病的滋生。[1]

此次调查以南通大学医学院的学生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以问卷调查为形式,以我校医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为调查目的,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118份,回收率为90.77%,其中有效问卷105份,有效率为80.77%。从有效问卷中选取20份作为样本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1 学习成绩和未来就业问题

在此次调查中,学习和就业问题是同学最为关心、也是反应最为突出的问题。由于医学是门特殊的学科,有很多需要记忆和深刻理解的医学知识点,比其他有些理工科的学习负担要重的多,医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课程负担重。学习方法不当、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压力,使得部分学生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导致出现强迫,焦虑甚至精神分裂。

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及医院岗位数量少的限制,致使医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尤其是要进入大型医院更加困难,这会使医学生担心未来就业问题,对将来感到茫然,从而背上过重的精神负担,使他们焦虑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便随之产生。

2 业余生活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60%的同学感觉刚进入大学时有些迷茫,与高中生活相比,大学生活自由开放,而且脱离了家长和老师的直接监管,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不过大部分同学还是也比较重视学习,学习自觉性较高, 76%的同学在回答问题“你业余时间主要做什么?”的答案是上自习看书、参加培训考证,与此相反,只有10%的同学的答案是打扑克、上网玩游戏或者谈恋爱。这也从间接反应了医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压力依然很大。

3 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问题在本次调查中也是反应较为突出的问题。大学生们在中学时形成的优势消失,中心地位受到威胁,也会使之产生失落感和恐惧感。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很大的比重,而独生子女常常带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缺乏社会锻炼,心理较为脆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交际范围较窄,与人交往的机会也较少,初到大学,面对如此开放自由的环境,面对如此多的同学和各种公共场合,一下子不知所措,于是形成羞于表达的内向型性格。

4 家庭经济状况

我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家庭经济状况各不相同,存在着不小的贫富差距。大学生正处在心里敏感时期,有着相互攀比的潜意识,贫富差距给学生们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会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造成不利影响。一些贫困学生,产生自卑、自闭等心理,防范嫉妒心理增强,和同学们的距离越来越远,自我封闭,最终影响了学业。

从上述分析可见,我校医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存在的这些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

人的心理素质不全是天生的,主要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觉得学校在医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应该进行了多一点的探索和尝试,并开展相应的工作:

4.1 构建完善的心理教育体系,优化医学生心理素质。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或者开设心理选修课程,从而构建完善的心理教育体系。并且我校也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要充分发挥其咨询作用。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

4.2 开展新入学的医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4.3 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为医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要坚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列活动,诸如读书、演讲、专题讲座、歌唱比赛、征文活动、艺术品展览等,不断提高师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4.4 健全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切实减轻贫困生的经济压力。[2]

完成5年的学业,医学生的学费、生活费等至少需要5~6万元,这对家境不好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笔巨大的负担,所以学校要不断完善贫困大学生贷款制度,切实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还要加大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力度,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不仅能缓解贫困生的生活困难,而且能使他们树立起自强、自立、自信的人格。学校辅导员也要做好贫困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知道贫困只是诸多挫折的一种,提高他们的应对困难的能力。教育他们贫困只是暂时的,要通过努力学习、刻苦奋斗来改变贫困的现状,将来才能给自己和家庭带来幸福的生活。

新时期的医学人才应具有全面的医学基础知识、良好的工作能力、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且相互和谐统一,这也是健全人格的科学内涵。健康的心理是一个医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

加强对医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新时期医学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要不断加强对医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为了将来能更好地助健康之完美、除人类之病痛,不仅要有全面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良好的工作能力、高尚的职业道德,还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医学心理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医务人员;心理素质

从医学发展是来看,医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都是以人为主要研究和服务的对象。医学的基础研究注重生命活动的本质,而心理现象则是在生命发展的较高级阶段才出现。从现象上看,现代医学研究偏高于人的生物学方面,而心理学的研究则偏高与心理方面。但心与身的关系或身与心的关系如何以及它们的互相影响则是两个学科都必须面对并要作出回答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医学心理学的出现是医学与心理学两个学科发展到一个阶段时的必然结晶。

资料

1.一般资料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dogy)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心理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1]。医学心理学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的问题,则重于研究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影响,以及在他们相互转代过程当中的作用和规律。同时,医学心理学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对疾病的发现、诊断与治疗、康复和预防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和干预,以维护和促进人类的整体健康。

2.临床资料

例:一位18岁女孩,因混合痔入院需要手术,护理人员对她进行了术前备皮,导尿管插入等术前准备工作。由于病痛和面对手术的紧张,无助时他情绪不稳定,不肯配合护理人员做一系列的准备,正巧一位资深的护士长经过,对患者进行了耐心的劝导和安慰,并告知她术前的一些准备是为了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使手术后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样也是一种保护她的措施,与此同时转移患者注意力,帮助另一位护理人员进行术前准备。

此例可看出,医护人员对患者要有同情,体贴,照料,给予,安慰和鼓励,无谓不到的关心病人,使病人感到像亲人一样,让病人可以消除面对病痛的焦虑和恐慌。而病人则被认为应该按文化的要求履行病人的角色和义务,不能讳疾忌医,应该接受医护人员合理的建议和指导。其次,如何达到这些期望和要求。医护工作者同样是人,都应受到他人的尊重和关怀,但在护患关系中无论护理人员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病人,他们都是较主动地一方,因而,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不仅涉及到良好的护患关系,而且涉及到护理人员自身身心健康。所以现代的护理工作着除了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掌握与患者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技巧,我认为也应该加强培养自我心理素质从而做到真正将心理学运用于临床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方法

1.心态平和

作为现代的护理工作者来讲,除了要善于运用语言和患者沟通以外,也应该提高自我的认知,要用自我的内心去体会病人的感受。对待每一位病人所做的一切,要用平和的态度换位思考病人的内心世界。要记住病人不是单指他身体上发生疾病痛苦难耐,因为与此同时,病人的心灵上也有着一样的痛苦。例如有一位学生参加高考前突然病倒住院,病痛合不能上大学的沮丧使他情绪无法稳定。正巧有一位护士发药时,错把药片放到有水的药杯里,他就抓起药杯向护士扔去,儿护士一气之下将病人训诉几句后转身离去[2]。对于这种情况,表明护理人员心理素质的缺乏和对病人心里的不了解,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去对待病人的所作所为,也不能理解病人的这种举动是心里矛盾的无奈爆发。

2.丰富医学心理学知识

现在的护理人员每碰到一个问题,总指望通过技术方法来解决,而忽视人们生存方法之间密切的相互联系,忽视人群中健康与疾病的难以处理的平衡,只顾近期实力,所有这些都会带来长远的,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我们应当多学习心理学,多了解病患的内心的焦虑和恐惧。在护理工程中改变以往古板的单纯的护理方法。应用新的方法,多与病患沟通,多观察病患的日常生活,通过人际交往,影响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疾病的康复或向健康的方面发展。

3.干预病人的心理问题与对策

人一旦生病了,他的工作和生活就会都被打乱,生活规律的破坏成为一种极为强烈的信号,冲击着病人的内心世界,再加上对病痛的体验,病人的注意力不仅会集中到病症上,还会影响心理状态,改变他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态度。病人的一系列心理问题都来之于心理负担的加重,把心理困结在自己的不幸和痛苦上。此时,护理人员就要学会耐心的倾听病人的诉说,好的倾听需要神入而不是同情或者怜悯,我们不要对说话的人的困境或不幸表现出一种屈尊俯就得态度,这样的态度不能真正的帮助病人摆脱心理困境,我们应该运用神入。在心理学上,神入是理解与同情的结合[3]。在倾听时,努力理解讲话者的具体问题,不要摆出一贯正确的态度,不把自己的想法,感受投射到对方身上,反而应该努力理解讲话者在想些什么,感受什么以及希望做些什么。更应该要尊重病人的根性和人格,深入了解病人的性格特点,对病人的需要才去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关怀态度。

结论

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探究病人的积极因素,在治疗的工程中,不仅要消除病人的基本症状,还要帮助病人恢复机体功能,重新调整身体,精神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我们还要创建一个优雅舒适的医疗环境,因为这些都可以对病人的身心康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及其培养,适应新医学模式的需要,是一项长期的有计划性的工作,也是护理工作者人生旅途中永恒主题。所以,应当常抓不懈,付诸于自觉行动中。

参考文献

[1]李心天.医学心理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第10版:1-9.

医学心理学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我国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医学院校招收的非医学专业学生人数也在增加。在“医学院”这个大背景之下,非医学专业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笔者就非医学专业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预防、干预和化解这些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问题;措施

在医学专业学生认为是“天堂”和“象牙塔”的医学校园里,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处境却显得尴尬与无奈。因为在“医学院”这个大环境之下,医学专业学生理所当然占据了学校各方优势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学校的“主角”,而非医学专业学生无疑扮演着学校的“配角”。生活在“配角”阴影下的非医学专业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重视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问题,既是医学院校对这些学生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医学院校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先天不足与后天失养”

一般医学院校的特色专业都集中在医学专业上面,学校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往往会在具有特色的医学专业上面下功夫。而非医学专业大部分是在医学专业已经发展的相当完善和成熟的基础上才开设的。从我国各医学院校开始招收非医学专业的时间来看,一般医学院校开设非医学专业的时间较短。在非医学专业开设的初期,大部分的专业建设人都是从相关专业分离出来后才开始探索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的,与原有的医学专业相比较,非医学专业显得“底气不足”。另外,非医学专业开设的原因除了响应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就是为了辅助医学专业更好的发展而开设的。因此,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限于资源的有限,学校首先支持的无疑是具有优势的医学专业。这就使得在夹缝中生存的非医学专业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资金投入等方面都落后于医学专业,非医学专业的发展因为“营养不良”更加举步维艰。

2.学生对非医学专业缺乏正确、全面的了解

在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被调剂到非医学专业的。由于很多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都没有在相应的网站对其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和就业前景等做具体的解释,因此这些学生在进校前对其所学专业几乎不了解。开学后,有的学校也没有为他们举行专业课程教育课和细致的讲解专业概况。有的学生从高年级学生那里咨询到的甚至是对本专业的抱怨与不满,这些便导致了非医学专业的学生一进校内心就充满了困惑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3.各方压力大导致心理负担过重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外界的压力:每到假期回家,邻居和亲朋好友总会问“现在在哪里读书啊?在哪个学校读书啊?”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同时伴随着这些问题的还有他们表情和话语由赞赏和倾慕到失望和不解的变化。医学院非医学专业学生对自己所学的非医学专业本身就很敏感,再加上别人总是反复类同的质问,这便在无形中给非医学专业学生增加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来自于专业的压力: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一般在学习专业主干课程的同时还要学习一定的医学相关课程,这对于没有系统学习医学课程的非医学专业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而导致补考、重修现象严重,这便加重了学生心理负担。还有一部分学生进行辅修医学专业来坚守着对医学专业的向往,这无疑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①但也有的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没有一门课是和医学知识相关的,这样就会导致这些学生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因为他们在医学院校里面学习了几年的时间,最后可能连最基本的医学常识都不懂,他们会觉得自己在医学院校里面读书是“名不正、言不顺”。

4.自我认知不足、自身定位模糊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②一部分非医学专业的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总觉得自己是医学院校里的“异类”学生,觉得自己不如医学专业的学生而产生自卑心理。有的非医学专业学生自身定位模糊,对以后的职业方向不确定,觉得自己以后的竞争力太弱,因为既不能和医学专业的学生相比,也比不过其它综合性院校同类专业的学生。

二、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

1.对所学专业缺乏动力和兴趣

非医学专业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专业调剂到非医学专业的,所以从一开始这些被调剂的学生就对自己的专业带有不接受或者反感情绪,学生往往会认为自己学的专业不好而不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有些学生大学期间甚至放弃了本专业学习,转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其它专业。③有的学生一门心思的把希望寄托在转专业上面,一旦转专业失败就会产生强烈的抱怨和不满情绪,从此便一蹶不振,打着在学校读书的旗帜实则是在学校混日子。也有学生没有认识到现学专业对自己以后发展的重要性,而把全部精力和希望都放到自己心仪专业的考研上面,以希望改变自己“配角”的身份和证明自己不比医学专业的学生差。

2.在医学院校缺少话语权和自信

话语权也就是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处于“边缘化”的非医学专业不是医学院里面的“主角”,故很多时候会受到在学校享有优先发言权的医学专业学生潜意识的排斥。学校学生会和各种社团里面,医学专业学生的比例都非常高,所以非医学专业的学生进入校学生会是比较难的,社团相对好进一些,但是在社团里面也是属于“少数派”和被忽视的对象,这些体验都会对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和伤害。

3.对就业缺乏信心和方向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各专业的毕业生想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都不是很容易,而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从每年的学校毕业季招聘会上,都可以看到去医学院校招聘的医院很多,有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人数和招聘需要的岗位人数达到1:8的比例。可有90%以上的招聘单位招聘的都是医学专业的毕业生,招聘非医学专业的单位却很少。没有毕业的非医学专业的学生看到就业前景是如此的惨淡,也就没有信心努力去学好自己的专业了。

三、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措施

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解决这些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也不是单一的。要预防和干预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问题,应该从专业思想教育、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着手。

1.做好专业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

这里所说的专业思想指的是非医学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总体认知、心理适应及各方面的反馈情况。如何做好非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学校方面;学校要高度重视非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形成从新生入学阶段到毕业阶段全程化、持续性的专业思想教育。对非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事先要进行策划和安排,有针对性的对非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进行系统性的介绍,给学生留下良好的专业印象和对专业发展的希望以激发他们对专业学习的热情。第二,老师方面;无论是专业老师还是辅导员老师,都要加强对专业来胧去脉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专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优越感。此外,通过电话、短信、QQ、微信等多渠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情绪消极和不稳定的学生进行疏导,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第三,父母方面。父母要多和子女沟通,不要因为孩子的非医专业打击孩子,甚至说讽刺的话。古话有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让孩子用这样的心态和信念去对待自己的专业,鼓励孩子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学好了,就一定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2.建立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机制,提高学生心理调适能力

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④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医学院校要利用好学校各方优势资源来完成。一方面,各医学院校可建立完善心理咨询中心,形成专、兼职相结合的辅导人员队伍,长期或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测试和咨询辅导活动。④另一方面,非医学专业院系也可以邀请心理老师针对本专业的学生以讲座方式进行引导,在讲座的过程中,用非医学专业的学科或学生来举例,增加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存在感和被认同感。同时,对各个同学的心理问题起到疏导性和预防性作用,提高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3.老师要树立榜样、增加人格魅力并列举优秀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的言传身教则会对学生产生最现实和最直接的影响。作为非医学专业的老师和辅导员,要提高自身对本专业的认同感,不能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在本专业工作只是出于工作的需要,甚至看不起本专业的学生。专业老师也要增加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学术能力,争取走出校园去进修的机会,把自己所学的最新知识和学生一起分享,增加自己的专业魅力和人格魅力。

从某种程度上说,学校从整体上扮演着一个“导演”的身份,而学校的各个专业都是“演员”。一部成功的作品,除了导演对题材、剧本、主角等的选择外,配角的选择也是好作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只有学校里的“主角”和“配角”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配角”们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而不是可有可无、被忽视的对象时,医学院校才能够和谐发展,非医学专业学生才能在和谐的校园氛围下健康成长、愉快学习。

引文注释

①黄康土.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学园,2013(5): 51-52.

② baike.haosou.com/doc/5451246- 5689617.html.

③王静.高校边缘化专业学生心理及对策分析[J].延边党校学报,2013(5):36-38.

④ baike.haosou.com/doc/5398342- 7578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