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城镇化

新城镇化

新城镇化

新城镇化范文第1篇

进入2017年,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再次加快。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表示,要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他强调:“要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推动一批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城镇有序设市,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

事实上,早在今年初,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牵头,中央编办、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等14个部门组织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成员会议,研究提出了2017年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强化政策落地生效,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新型城镇化又成为了今年各级政府的工作热点。

顶层设计

强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这就是“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注重”。

自2012年中共十首次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新型城镇化建设已在全国遍地开花。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贯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新的发展理念促进四化同步发展,这是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引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行动指南。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站在新起点上、取得新进展。不少城镇正在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遵循科学规律,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相关配套改革,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胆创新,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推动着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离不开核心产业的支撑,尤其是综合性和关联性强的支柱性产业,是新型城镇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而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其综合带动功能,成为不少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首选。

地方实践

众所周知,新型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的大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其建设为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旅游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而旅游业发展的新格局――全域旅游更是与新型城镇化紧密结合,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载体。这就让不少坐拥传统文化宝藏的城镇首先找到了一个发展方向。

特色是一个城市的永恒生命力,在基本满足于实用和物质功能之后,良好的外部景观、和谐的生存环境、独特的文化空间、生活的艺术美感,就成了人们的必然追求。当前有一批特色小镇风生水起,比如云南省丽江的玫瑰小镇、江苏省的“中国蚕丝之乡”震泽镇,它们有自己的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管理机制等,作为链接城市和农村的县域经济发挥了比较优势的作用,具备了“小而美”的特色。浙江省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创新理念也值得一提,但是对其发展模式不能生搬硬套,必须结合各个地方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等等,综合分析研判,对特色小镇科学定性,明确特色小镇的内涵。

其次,坚持绿色高效的城镇化,一定要绿色发展,走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找到社会和生态的平衡点,才能持续发展。

2017新年伊始,作为国家批复的西部整省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的唯一省份贵州,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对环境倍加呵护,对资源精打细算,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绿色城镇化,从“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和谐社区”四个方面因势利导建造绿色家园。

新型城镇化建设再上升一个新的高度在于将其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合作,使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国际合作走廊建设惠及沿线的大、中、小城镇。

此外,还应当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实施脱贫攻坚工程,y筹人力资源市场,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新城镇化范文第2篇

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下称《规划》)。这份30多章合计3万多字的文件,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基础上,在若干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这无疑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城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早在2012年12月,就传出国家已经制定出城镇化相关政策草案。如今,《规划》终于掀开神秘面纱,又有哪些新意值得关注?

在3月19日举行的新闻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认为“新”字体现在六个方面,分别是: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制度改革。不过,整份文件中最引人瞩目的仍是“培育发展若干新的城市群,吸纳1亿人就地城镇化”以及松绑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支持城镇化建设。

多方受益

人的城镇化、环保的城镇化、有文化传承的城镇化,这些都是本次《规划》的着力点,对于闻风而动的市场而言,蕴含的商机无限。

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介绍,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有个核心目标是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根据这个核心目标,未来6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需提升6.3%,年均提升1.0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升9%,年均提升1.5%。

此前曾有经济学家测算,我国城镇化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带动7万亿元市场需求。按照人均提升1.05%计算,那么每年将有7.35万亿元的市场需求,这相当于2008年4万亿元刺激经济计划的1.83倍。

正因为如此庞大的市场前景,《规划》一,便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数据显示,在《规划》次日,沪深两市40多只个股出现涨停,其中城镇化概念股高奏凯歌。建材、水泥、医疗、机械等行业板块均迎来大涨。

瑞银证券研报认为,《规划》着重强调“人”的城镇化,意味着政府将加大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网络和服务业等领域的投资,这将有利于促进消费,尤其是公用事业、医疗保健、娱乐休闲等服务消费。其他可能受益的行业包括建材、铁路设备、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及防污染产品。

而信达证券研究员邱继成则认为,国家多方面推进制度改革、消除政策藩篱,比如允许农业转移人口到城镇落户、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改革农村建设用地的征用方法、推进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强土地资源利用的市场化机制等改革措施,既对新型城镇化的成功推进奠立了坚实的基础,也由此释放出巨大的制度红利。

分析人士指出,《规划》提出要协调发展并重点关注中小城镇,对于地方性的中小房企将是一大机遇。尽管仍然面临房产限购等政策的限制,但平衡区域发展,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地方型的房企与建筑企业将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力。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新兴的智慧城市概念也将受益于《规划》的。国联证券认为,智慧城市是城市治理的重要转型,将使城镇化红利增加3倍。而据住建部此前的预测,“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投资总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长期投资规模预计超过10万亿元。预计在安防、电力、交通、环保、医疗等领域的信息化方面,都将产生大量投资机会。

钱从哪来

在新型城镇化中,无论解决什么问题,一个核心的问题总绕不开,即“钱从何来”,也就是新型城镇化的融资机制的创新。过去的城镇化,客观上比较依赖土地财政等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由于传统城镇化“要地不要人”,其城镇化的成本确实偏低,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2.34亿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化的成本被人为压低;而且可供出让的土地较多,非透明的地方债务增长空间较大,勉强可以支撑城镇化进程。然而,两方面的变化,使得这种非正式的城镇化融资制度安排难以为继。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提出要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在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与评级制度同时,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以推动城镇化建设。另外,还将鼓励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多渠道推动股权投资,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新城镇化范文第3篇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率大约在2030年就能达到70%。从2013年到2030年的17年内,我国的城镇化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发展,还有大约18个百分点的快速提升空间。在中国城镇化新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社会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正是由于这些新的使命和内涵的赋予,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城镇化应运而生。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民市民化的过程

记者:党的十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可见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那么该如何理解“新型”?

郭晓鸣:新型城镇化是针对以往城镇化出现的各种弊端的一个新的发展选择。近几年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特别是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这标志着我国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也是30多年来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一个标杆。

但是,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增长是付出了很大代价的,主要的代价有三个方面:

一是传统城镇化的快速增长是依赖大规模低价征用土地支撑的,中国农民付出了巨大的土地权益损失的代价,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异常尖锐,靠剥夺农民的方式实现城镇化发展,这样的过程已难以为继。

二是传统城镇化的快速增长是依赖大量廉价使用农民工支撑的,城市的兴旺繁荣与农民工艰辛的生活状态形成强烈反差,构成城市内部新的冲突性二元结构。就现实而言,继续低价格使用农民工同样越来越难。

三是传统城镇化的快速增长是依靠大规模低代价排放污染物支撑的,资源与生态破坏十分严重,目前已难以维持。

基于传统城镇化模式已经走入困境,因而必须实施重大转型,选择新型城镇化道路。

记者: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什么?

郭晓鸣: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是完整实现农民从乡村到城市的全面市民化的过程。因此,检验新型城镇化最主要的标准,不单单是城区扩大了多少,或者城市人口规模增加了多少,而更关键的是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其基本权利是否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是否真正能够平等享受公共服务和分享城镇化的发展成果。

新型城镇化是转化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

记者:过去城镇化发展中存在哪些弊端?

郭晓鸣: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两亿多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务工、生活,虽然从形式上已被统计成为城市人口,但农民工这个群体并不能平等地享受城市公共服务,他们在城市之间游走,生活在城市却很难融入城市。这实质上是一种“伪城市化”,这样的城镇化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安全的。

另外,在传统城镇化模式之下,城市土地扩张大大超过人口增长,土地城镇化超过人口城镇化1.8倍,由此带来一系列日趋尖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矛盾,加快转化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必然要求。

记者:您认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郭晓鸣:最关键是扫除两方面的制度障碍。

首先,户籍制度改革必须取得重大突破,要让进城农民真正分享均等、同质的公共服务。重点是从根本上破除依附于户籍制度的包括住房、医疗、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别性政策,这将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破冰之举。

“人的城镇化”关键是农民进城之后怎么样。四川全省有2300多万农民工,其中有1000多万人在省外。针对在省内的1300多万人,如果给他们提供了均等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可以同等享有廉租房、保障房,能够有同等的就业机会,社会保障变双轨制为一轨制,可以预见,在这样的条件下新型城镇化才会有强大的内生动力和持续性。

其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必须有重大突破。目前农民对进城持观望态度,除了户籍制度改革滞后导致其对进入城市的不确定性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外,同样重要的是他们不愿意以自己的财产权利被剥夺的方式“光着身子”进城,要强化内在激励,使新型城镇化变为一个平稳有序的过程,当务之急就是必须全面加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力度,以财产权利保护为基础构建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试验区通过确权颁证,明晰并固化了农民的财产权利,可以说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调整层面实现了极其重要的探索性创新,但是这些政策创新与现行法律是相冲突的。因此从政策创新到法律调整,还亟待顶层设计的支持才能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

总之,只有全面深化户籍制度和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改革的双向互动,形成强大的动力和拉力,才能使新型城镇化变成更加合理和有序的进程。

记者:截至2012年底,我国城镇化人口达到7.12亿,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2.57%,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从整体上已进入初级城市型社会。我省的城镇化水平如何?如何提高城镇化质量?

郭晓鸣:我省人口城镇化率大体为43%,相对全国水平更低,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任务更艰巨。我省最核心的问题表面上是数字差别,实际上是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挑战更严峻。四川是经济不发达的人口大省,是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的主要发源地,依靠四川自身财力,将难以承担人均10-15万元左右的农民工市民化的巨大成本。因此,就四川而言,新型城镇化的更快推进除了自身努力外,还需要必不可少的外部支持,特别是通过财税体制改革的跟进,由中央财政增大对农民工大省的财政倾斜,承担一部分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对四川来说,认识到差距后,要明确工作重心,当前要突出地把农民工市民化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和难点,同步推进户籍制度和产权制度改革,同时最大限度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以求我省新型城镇化实现较快的突破性发展。

推广“成都经验”,加快全省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记者:如何引导我省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郭晓鸣:一些方向性的问题值得关注。

首先,要注重城镇体系的均衡发展。农民向城市集中有明显的群体性差异,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向往大城市,希望“落地生根”。而老一代农民工年龄大了会在50岁左右选择回到家乡,“落叶归根”,他们选择县城或者集镇居住,度过晚年,照顾和教育孙辈。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要防止单一的大城市化。要看到当前大城市人口增长快、中小城市增长相对迟缓的问题已十分突出,因此要特别关注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均衡,对县城和部分中心镇的发展给予足够重视。

其次,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制度创新先发优势。成都市从2003年开始探索统筹城乡发展,2007年正式启动全国统筹城乡综合试验区建设,目前已经探索出了相对完善可行的经验,具有可推广、可复制价值。因此,现在应系统总结成都经验并在全省推广,使全省加快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减少阻力,少走弯路。

新城镇化范文第4篇

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城镇

河洛镇位于黄河、伊洛河两河交汇之处,邙岭横贯东西,整体地貌呈“非滩即岭”的状况,除滩区外几乎没有大面积平整的土地,可用于居住的建设用地更加稀缺。长期以来,大多数群众基本都在自然形成的邙岭沟壑内居住,空间几乎饱和。近年,虽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然而受地形限制,群众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很小。2007年以后,镇西部被纳入城市规划区,居民宅基地停止审批,群众住宅的刚性需求很大,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供需矛盾。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人口集中居住,我们通过三个手段来实现,一是充分利用现有政策,通过扶贫搬迁、合村并点等途径实现人口的迁移;二是利用重点工程拆迁,以安置的形式实现人口的迁移;三是利用对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实现人口的迁移。

按照巩义市的规划和“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我们将把23个行政村逐步合并为4个新型农村社区和1个中心村。目前,4个社区中的河东社区S314安置区、五龙石关社区S314安置区和神堤社区已经开始实施。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功能健全的大型综合性社区逐步建成后,将彻底改变群众的生产、居住环境。

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绿色转型

河洛镇地处郑州、洛阳、焦作三市功能辐射交叉点,“生态农业及旅游发展”功能区的定位,进一步明确了这个镇在郑州都市区建设和巩义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对河洛镇未来发展进行了更多思考:河洛镇目前的产业构成中,虽然有今麦郎、太龙药业等大型企业的入驻,但耐材行业仍然占有绝对的比重,这与被巩义市委、市政府特别赋予的“生态农业及旅游发展”的功能定位显然并不相符;而现存的一些散、乱的村居,很大程度上占用着有限的土地资源,这成了推动产业升级的主要瓶颈。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目前已经找到了突破发展瓶颈的良策:通过新型城镇化换取发展空间,积极调整产业导向,在引进以商贸会展、文化创意、会务接待、休闲娱乐为主的第三产业上下功夫、做文章,使生态农业、高效农业、观光农业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实现镇域经济的“绿色转型”,努力把河洛建成巩义市转型升级“兴三带一促二”的发展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中心商务功能区、中原沿黄景观带人文自然观光旅游区和新型城镇化的示范区。

挖掘人文自然资源,扮靓巩义“后花园”

新城镇化范文第5篇

12月25日,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建设两周年,天府新区平均每天有3.5亿资金注入。

12月26日,四川省政府宣布,今年我省住房保障建设提前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2014年1月,四川“两会”上,“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被列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章节。

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是四川新型城镇化建设史上一个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节点,这一个个重要节点连结起新型城镇化的四川探索。

探索一:打造星罗棋布、多点开花的城市群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四川首次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到2013年,四川城镇化率已由1978年的8.5%增至43.5%。城镇化发展,为四川带来了经济繁荣的强大动力。

然而从整体来看,我省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现在的城镇化率仍比全国平均低九个百分点。低水平的城镇化率,成都一城独大的城市格局,制约了我省经济的发展。

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优化城镇布局,加快编制我省新型城镇化中长期规划,适当控制特大城市中心城区规模,做大一批区域中心城市。

成都充分利用其在中国西部的领先优势,在构建成渝城市群的背景下,以天府新区的培育为增长引擎,带动以内江、资阳、遂宁为主的川中城市群的发展,以此吸纳大量农村人口。

以绵阳为代表的城市群,发挥其科技、资源和传统工业的优势,加大发展力度,带动周边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川南经济区面临国家规划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难得机遇,泸州、宜宾、自贡依托优势产业,纳入长江经济带。川西北地区的重点是保护生态,发展生态经济、旅游经济,建设好小城镇群。攀西得天独厚,稀有资源富集,工业基础雄厚,气候宜人,发展潜力巨大。

四川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就是要在成都之外,形成几大城市群,并建好星罗棋布的县城镇,充分吸纳大量的农村人口,以城镇化推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上新台阶。

按照我省经济区的不同定位,在加快发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同时,还要花大力气抓好全省一百多个县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这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基础。《2013年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方案》勾画出这样一张蓝图:2017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要超过50%,实现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结构性转变,绵阳、南充、自贡、泸州跨入特大城市行列,遂宁、乐山、内江和德阳跨入大城市行列。

按照全省布局要求,成都市已经深化了一个双核中心城市、4个大城市、8个中等城市、20个小城市、100余个特色小城镇、数千个新型社区构成的城镇体系建设。绵阳市已编制完成城乡统筹规划、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等,并将规划行政管理职能向基层延伸。

探索二:以人为本,使城镇化进程更协调、更有质量

今天的四川,每100个人里,平均已经有43个是城里人。说新型城镇化,最核心的就要说到——“人”。

早在2012年12月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王东明书记就指出,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以城带乡,使四川城镇化进程更加协调、更有质量。2013年11月30日,他深入德阳市中江县集凤镇石垭子村、旌阳区新中镇龙居村和广汉市金鱼镇白鹤村的村社农家,就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进行调研。“德阳放开城镇落户条件后,新增城镇人口具体构成是什么情况?”“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相关权利,怎么操作?”“现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还存在哪些问题?”“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难度大不大?”王东明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核心指向如何实现“人”的城镇化。

在随后的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省委对推进城镇化指明了方向: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积极稳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坚持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走出一条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同时,《2013年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方案》几乎全部围绕“人”来展开:为了人,做强产业促进就业,新增150万个就业岗位;为了人,启动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将可分配房源30%定点投向农民工;为了人,启动大规模旧城危房和棚户区改造;为了人,加快城市新区建设,舒缓旧城压力,改善生活质量;为了人,实施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险与城镇人口缴费同标准,与城镇居民同等享受就业、医疗、教育等,实现全省168个公共图书馆、204个文化馆和4000多个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

作为四川首个就推进新型城镇化出台的实施方案,方案通篇竟然没有提及城镇化率的提升指标,相反,六项工作和五项改革几乎全部围绕“人”来展开。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小刚用这样一句话做了点评——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同时,以户籍、土地、社保、社会管理和投融资体制机制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改革,也正以破冰之势向前推进。

户籍制度改革被置于诸多改革议题之首。2014年初,四川宣布在全国率先全面放开户籍限制,除成都以外,全省大中城市、城镇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取消限制农民转为市民的人为障碍,基本实现“全开放、零门槛”。同时,全面推动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加快建立户籍与居住证相互补充、有效衔接的实有人口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也在继续。2013年11月,川南首个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正式在内江挂牌。24个乡镇的26.8万户农户,共同推开了农村产权改革的“大门”。

探索三:产城相融,产业与人口同步发展

在国内外的城镇化进程中,出现过两个偏颇:一个是只重城,不重产,缺乏就业和收入保障;一个是只重产,不重城,缺乏配套居住设施和公共服务。如何对症下药?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认为,一个有活力的城镇必须给各种产业不断发展提供空间,“没有产业支撑和人流物流集聚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新型城镇化的四川路径正是要真正既重城、又重产,同时以人为本,将“人”融入“城”和“产”,让“城”和“产”为“人” 服务,以“人”带动“城”和“产”发展。2013年4月1日,王东明在眉山调研时强调,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按照“产城相融”理念,促进农民就地城镇化。

在产城相融的进程中,两者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在社会经济的一盘棋中,两者到底占什么比例?“把产业作为城市支撑,城中有产业,产业连着城市,就像古老的太极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用形象的比喻回答了这个问题。

各地也用自己的实践作出了回答。自贡以18个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为载体,打造“准集镇型”农村新型社区,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绵阳以园区为载体加快发展县域工业,逐步把县城建设成为企业集中地、人口集聚地;南充每个试点镇、村均建有集中连片优势特色产业,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建成了万头生猪养殖场、万亩农业产业示范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