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细胞免疫治疗

细胞免疫治疗

细胞免疫治疗

细胞免疫治疗范文第1篇

杀伤细胞的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鄄like receptor,KIR)基因定位于人类19号染色体上,编码激活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表达于NK细胞和部分T细胞亚群表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近年来关于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 的研究,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肿瘤免疫治疗模式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全文对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在血液肿瘤及实体瘤免疫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NK细胞 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免疫治疗

NK细胞表面的抑制性KIR受体,能识别并结合自体细胞表面的MHC?鄄Ⅰ分子,传导抑制性信号至胞内,阻止NK细胞激活,从而阻止对正常表达MHC?鄄Ⅰ分子的细胞的杀伤。不能表达正常水平MHC?鄄Ⅰ分子的病态细胞则成为被NK细胞攻击的对象,例如肿瘤细胞及病毒感染细胞,此即“迷失自我(missing-self)”学说。因此,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产生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和过继免疫治疗后的移植物抗肿瘤效应(GVT)中,异源反应性NK细胞被激活,而杀伤瘤细胞。这一现象已在临床中被用来治疗血液系统肿瘤和肾癌、黑色素瘤等实体肿瘤[5]。文章就KIR基因及KIR受体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1 KIR基因

人类KIR编码基因位于第19号染色体,分为两个彼此分开的部分:靠近着丝粒端(centromeric)的部分,上游为KIR3DL3、下游为2DL4;靠近端粒端(telomeric)的部分上游为2DL4,下游为3DL2,只有极少数的KIR单倍型不符合这个规律。KIR基因在小鼠中并未发现,说明是灵长类高度进化的结果。

最近的基因学检测显示,人群中KIR基因区在基因容量和等位基因的数量上表现出广泛的多态性。KIR基因有十余种,均为共显性表达,每个基因又有十余种等位基因,因此无关个体KIR基因表达完全相同的可能性低于0.124%[6,7]。人类的这个片段所表现出的多样性水平与人类MHC多态性相类似。国外报道发现17个KIR 基因:KIR2DL~4,KIR2DL5A,KIR2DL5B,KIR2DLS1~5,KIR3DL1~3,KIR3DS1,假基因KIR2DP1,和KIR3DP1[8,9]。上海免疫研究所从正常87位汉族个体中检出13种单倍型,18种基因型:KIR1D,KIR2DL1~5,KIR2DS1~5,KIR3DL1~3,KIR3DS1,假基因Xv,X和KIR2DP1[10]。

3.2 肿瘤细胞表达非经典的HLA分子

某些肿瘤细胞能表达非经典的HLA?鄄Ⅰ类分子, 如HLA?鄄G和HLA?鄄E,这些分子也能被相应KIR (CD94/NKG2A)识别而抑制NK细胞的杀伤[17]。

3.3 T细胞表面杀伤抑制性受体的表达

已经发现的KIR均可在T细胞表达,多数为CD8+T细胞,约占外周血T细胞的5%,称为KIR+T细胞,其表型缺乏CD28,表达高水平CD18、CD29、CD57 和CD45。T细胞上的KIR抑制T细胞抗原受体(TCR)介导的细胞毒功能,抑制CTL细胞对自身细胞的反应性。IL?鄄15能促进成熟T细胞KIR的表达。另外,TGF?鄄β和IL?鄄10也能诱导刺激性T细胞表达CD94/NKG2A。多数肿瘤细胞能产生TGF?鄄β和IL?鄄10等细胞因子,因此,肿瘤本身能向肿瘤特异性CTL提供KIR表达的必需信号,促进CTL细胞表达抑制性KIR,抑制TCR功能,逃避CTL细胞的攻击。

4 KIR与肿瘤过继免疫治疗

4.1 KIR不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KIR不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根治急性白血病方面疗效确切,已应用于临床[18]。KIR多态性使NK细胞能抵御多种感染和肿瘤这一观点正式被证实。这一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也为实体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有研究证明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未发生GVHD的患者外周血单核白细胞上KIR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发生者[19]。段连宁等[20]发现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受者HLA?鄄Cw相合者无重症GVHD发生;HLA?鄄Cw不相合者发生急重症GVHD。这些结果肯定了KIR在移植排斥和GVHD中的作用。供受者间KIR的差异将显著影响移植后受者免疫功能的重建和免疫应答水平,从而显著地改变移植的临床转归。Ruggeri等[21]报道,给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种植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5~6周后发病,分别给予异种反应型NK细胞(供受者KIR不相合)和同种反应型NK细胞(供受者KIR相合),接受异种反应型NK细胞组的AML小鼠平均存活120天,接受同种反应型NK细胞的小鼠在18天内死亡,证明NK细胞具有显著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VL)作用。

HLA?鄄Cw与KIR构成的抑制性信号传导系统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引起广泛关注。在骨髓移植中,如果供受者之间存在HLA?鄄C等位基因不相合,则供者的KIR不能识别受者相应的HLA配体,抑制信号被阻断,NK细胞被激活,攻击宿主的肿瘤细胞,产生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在一个T细胞去除的HLA半相合而KIR不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供者NK细胞能介导有力的针对白血病细胞的GVL效应。

不过,目前所采用的去除T细胞骨髓移植等方法尚未从根本上解决GVHD,反而引起白血病复发增高、移植物被排斥等问题。有报道称,在临床治疗中,尽管在接受KIR不相合HLA半相合的干细胞移植后生存率增加,但同时致死性感染率也显著增加[22]。如何将GVHD与GVL相分离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4.2 KIR不相合的异基因过继免疫治疗

因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给受者进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有助于肿瘤消退,尤其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治疗中最为有效,提示了异基因淋巴细胞输注治疗实体瘤的过继免疫治疗的可行性。

Roger等[23]报道,在部分相合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照射后治疗复发及难治性肾癌(15例)等肿瘤的临床研究中,3例有效病例中的2例均为KIR不相容性。由此推测,在HLA相合而KIR不相合的实体瘤过继免疫治疗中,NK细胞可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在一项关于NK细胞对于实体瘤杀伤作用的体外研究中,发现KIR不相合组NK对肾细胞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等细胞株的杀伤率明显高于KIR相合组[24]。而另一项关于NK细胞杀伤乳腺癌细胞株SKBR3的研究中,情况却正好相反,当供者KIR类型与SKBR3相合时,NK细胞对肿瘤的杀伤率显著高于不相合组[25]。是否提示,对于不同种类的实体瘤,其杀伤途径有差异,提示在临床应用中应当进行个体化的过继免疫治疗方式。

5 展 望

目前在KIR与配体识别机制及信号传导等方面已获得一定进展。关于抑制性受体的研究已较为深入,尤其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方面,但是,抗肿瘤是个复杂的、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过程,是各种免疫细胞综合作用的结果。NK细胞对于各类实体瘤的杀伤过程中KIR是否都起到关键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对于NK细胞的杀伤就表现出高度的不敏感性,但增强NK细胞活性可以提高对ALL的杀伤率[26]。针对激活性KIR而设计的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尚在初步研究中。从激活KIR的角度出发,提高NK细胞的杀伤活性,有待在肿瘤生物治疗方面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Ljunggren HG, Karre K. In search of the missing?鄄self: MHC molecules and NK cell recognition[J]. Immunol Today,1990,(11):237-244.

[2]  K?覿rre K. How to recognize a foreign submarine[J]. Immunol Rev,1997,155:5-9.

[3]  Smyty MC, Godfrey DI, Trapani JA. A fresh look at tumor immunosurveillance and immunotherapy[J].Nature Immunol, 2001,2:293-299.

[4]  Cooper MA, Fehmiger TA. The biology of human natural killer?鄄cell subsets[J]. Trends Immunol,2001,22(11):633-640.

[5]  Held W, Coudert JD, Zimmer, et al. The NK cell receptor repertoire: formation, adaptation and exploitation[J].Curr Opin Immunol,2003, 15(2):233-237.

[6]  Shilling HG, Guethlein LA, Cheng NW. Allelic polymorphism synergizes with variable gene content to inpidualize human KIR genotype[J]. J Immunol, 2002, 168:2307-2315.

[7]  Witt CS, Whiteway JM, Warren HS, et al. Alleles of the KIR2DL4 receptor and their lack of association with pre?鄄eclampsia[J]. Eur J Immunol,2002,32:18-29.

[8]  Hsu KC, Liu XR, Selvakumar A, et al. Killer Ig?鄄like receptor (KIR) haplotype analysis by gene content:evidence for genomic persity with a minimum of six basic framework haplotypes, each with multiple subsets[J].J Immunol,2002,169: 5118-5129.

[9]  Marsh SG, Parham P, Dupont B, et al. 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鄄like receptor (KIR) nomenclature report[J].Eur J Immuno Genetics ,2003,30:229.

[10] 张磊,Katharine C,Dupont B,等.上海地区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样性及单倍型组合研究[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3,20(5):396-399.

[11] Vilches C, Parham P. KIR: perse, rapidly evolving receptors of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ity[J]. Annu Rev Immunol,2002,20 :217-251.

[12] Trowsdale J, Barten R, Haude A, et al. The genomic context of natural killer receptor extended gene families[J].Immunol Rev,2001,181:20-38.

[13] Dupont B, Hsu KC.Inhibitory killer Ig?鄄like receptor genes and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class Ⅰ ligands in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J].Curr Opin Immunol,2004,16(5): 634-643.

[14] Van der Merwe PA. Forma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immunological synapse[J]. Curr Opin Immunol,2002,14(3): 293-298.

[15] Vyas YM, Mehta KM, Morgan M, et al.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signal transduction molecules in the NK cell immune synapses during MHC class Ⅰ?鄄regulatednoncytolytic and cytolytic interactions[J]. J Immunol,2001 ,167(8):4358-4367.

[16] Bromley SK, Burack WR, Johnsos KG, et al. The immunological synapse[J]. Annu Rev Immunol,2000,21:375-396.

[17] Carosella ED, Paul P, Moreau P, et al. HLA?鄄G and HLA?鄄E:fundamental and pathophysiological aspects[J].Immunol Today,2000 ,21(11) :532-534.

[18] Contini P, Ghio M, Poggi A, et al. Soluble HLA?鄄A,?鄄B,?鄄C and?鄄G molecules induce apoptosis in T and NK CD8T cells and inhibit cytotoxic T cell activity through CD8 ligation[J]. Eur J Immunol,2003,33: 125-134.

[19] Voutsadakis IA. NK cells in 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J]. Cancer Immunol, 2003,52 (9):525-534.

[20] 段连宁,陈纯,黄绍良,等.免疫活性细胞表达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关系[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3,11 (6) :625-632.

[21] Ruggeri L, Capanni M, Urbani E, et al. Effectiveness of donor natural killer cell alloreactivity in mismatched hematopoietic transplants[J]. Science, 2002,295: 2097-2100.

[22] Schaffer M, Malmberg KJ, Ringden O, et al.Increased infection?鄄related mortality in KIR?鄄ligand?鄄mismatched unrelated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鄄cell transplantation[J].Transplantation,2004, 78(7): 1081-1085.

[23] Roger K, Strair, Schaar D, et al. Antineoplastic effects of partially HLA?鄄matched irradiate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in patients with renal cell carcinoma[J]. J Clin Oncol, 2003,21: 3785-3791.

[24]Takehitolgarashi,Wynberg J, rinivasan R,et al. Enhanced cytotoxicity of allogeneic NK cells with killer immumoglobulin?鄄like receptor ligand incompatibility against melanoma and renal cell carcinoma cells[J].Blood,2004,104:170-177.

细胞免疫治疗范文第2篇

【关键词】NK细胞:CIK细胞;γδT细胞:化疗:小细胞肺癌

【中图分类号】R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 2015) 06(b)-0059-02

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及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高不下,成为当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头号杀手。据不完全数据分析,小细胞肺癌(SCLC)发病率占肺癌发病率的15%~20%,多发于中老年男性,与吸烟关系密切,约90%以上的患者存在吸烟史。该疾病早期症状具有一定隐匿性,多数患者以咳嗽、气促、疼痛、咯血、乏力等表现为主,部分因未出现上述症状而延迟病情诊断,错过最佳时间。当前越来越多研究报道显示,SCLC患者存在多种免疫细胞功能缺陷,故研究者将探讨方向转移至改善患者免疫状态上,希望以此开辟新途径,提高SCLC患者治疗效果,延长其生存时间。该研究整群选取2009年8月一2014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9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此为方向展开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于2009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通过病理检杏及细胞诊断,符合《NCCN临床肿瘤治疗指南(2010年第1版)》中小细胞肺癌相关诊断及分期标准。根据患者人院顺序分成联合组(A组,n=47)和对照组(B组,n=47)两组,A组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19~62岁,平均(48.3±4.4)岁;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80.1±3.8)分;体力状况ECOC评分(1.1±0.5)分;病情发展:局限期29例,广泛期18例。B组中男24例,女23例;年龄20~63岁,平均(48.6±4.5)岁;KPS评分(80.3±3.9)分;ECOC评分(1.3±0.6)分;病情发展:局限期28例,广泛期19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降。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小细胞肺癌相关诊断标准者;②符合《NCCN临床肿瘤治疗指南(2010年第1版)》中相关化疗指证(KPS≥70分且Ps≤2分)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④预计存活期超过3个月者;⑤自愿签署的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者;②相关治疗禁忌症者;③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或语言障碍者;④中途退出治疗或随访期失联者;⑤未成年患者或年龄超过65岁者。

1.4 治疗方法

1.4.1 B组予以单纯化疗方案①依托泊苷注射液(规格:5mLO.I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05253H823),100m/m?,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滴注,浓度30min,dl-3;②注射用顺铂(规格:1O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3652),75mg/m?,与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滴注时间>30min,dl;局限期患者治疗4周,广泛期患者治疗6周后观察效果。

1.4.2 A组采用细胞免疫联合化疗方案①化疗方案同B组一致;②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治疗第1天采集患者白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于2周后回输NK细胞、CIK细胞及γδT细胞,持续6d,维持治疗至疾病进展。

1.5 评估标准

1.5.1 疗效评估标准参考《实体瘤新的疗效评价标准(解读1.1版RECIST标准)中相关标准。以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长短评估疗效。

1.5.2 观察指标行为期2~5年随访,比对两组患者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差异,记录其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统计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生存率及生存期对比情况分析

A.B两组的局限期患者在PFS及1年生存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局限期患者Os及2年生存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3。

3 讨论

细胞免疫治疗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红细胞;免疫治疗;结肠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结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结肠癌的治疗手段仍以手术为主,并结合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手段,但手术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目前应用疫苗对肿瘤进行免疫治疗的策略现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1 红细胞免疫系统

红细胞是一种天然免疫细胞。自红细胞免疫系统提出以来,其免疫功能现已被各国学者广泛研究。现已发现红细胞具有清除免疫复合物、促吞噬作用、识别和呈递抗原以及对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等。

1.1 清除免疫复合物

CR1(CD35)分子量约为200KD,是一种表达于红细胞表面的一种单链跨膜糖蛋白,包括胞内和胞外两部分,胞外部分包括30个短同源重复序列(SCRs),根据氨基末端的28个SCRs同源性的关系,可以将其分为长同源重复序列(LHR)A-D四型,每种类型均包括7个SCRs,另外两个SCRs,即SCRs29、SCRs30不符合该种分型规律。由于编码形成CR1的基因具有多态性,从而使得人类CR1在肽链长度上有所差异,在血细胞表面表达的CR1分子量在190KD-280KD不等。

CR1是C3b和C4b的受体。在清除免疫复合物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可以通过衰减加速等方式,影响经典途径(C4b2a)和旁路途径(C3bBb)中转化酶的活性,进而达到调节补体活化级联反应的作用。当循环系统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红细胞表面的CR1结合后,粘附于红细胞表面,并激活机体的吞噬系统。通过巨噬细胞Fc受体(FcR)与抗体的Fc段结合,最终介导巨噬细胞吞噬、清除免疫复合物。

1.2 促吞噬作用

在红细胞可通过活性氧簇刺激因子(ROS)等影响巨噬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从而对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并且红细胞可以通过影响磷酸酶的活性,从而对巨噬细胞的吞噬产生促进作用。

红细胞的促吞噬作用还与位于红细胞表面的CR1有关。应用能够表达人源CR1的转基因小鼠进行研究发现,当给小鼠注射肺炎球菌后,小鼠红细胞表面的CR1能够促进红细胞与肺炎球菌的免疫粘附作用,然后循环系统中的免疫复合物可被肝脏巨噬细胞(Kuffer Cell)摄取,进而清除免疫复合物。此外,红细胞具有释放SOD的功能,消除自由基,从而去除自由基对吞噬细胞的损伤作用。

1.3 识别和呈递抗原

CD58是一种分子量为55KD-70KD。在免疫调节和激活抗原提呈细胞(APC)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CD58表达于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表面。位于红细胞表面的CD58能够与位于T细胞表面的CD2分子发生配体-受体反应,从而使得T细胞活化。在Kaizuka等的研究中发现,单独应用T细胞受体(TCR)与经APC呈递的抗原结合后,可激活T细胞;单独应用APC表面的CD58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CD2分子结合也可激活T细胞,并且两者同时存在时,对T细胞的激活能力增强。

CD59分子是一种小分子量的高度糖基化的GPI连接蛋白,分子量为20KD。 从氨基酸序列水平而言,CD59分子结构与T细胞活化蛋白结构相似,从而可使的红细胞表面的CD59分子具有激活T细胞的能力。当细胞表面同时表达有CD58和CD59时更有利于T细胞的活化。

1.4 对淋巴细胞的调控作用

1.4.1 对体液免疫的调控作用

CD4+T细胞(T helper cells,Th),在抵御外来病原体入侵及维持免疫系统内环境稳态中具有重要作用。 Th细胞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不同类型的效应细胞。

红细胞表面表达CD44分子。CD44分子为一种分子量为45KD的五次跨膜糖蛋白。当T细胞受抗原刺激活化后,T细胞表面的CD44表达量增加。CD44分子可通过抑制Fas介导的细胞凋亡,从而对Th1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并且CD44分子有助于Th1细胞聚集。此外,CD44分子能够促进Th2细胞的增殖分化,在转录水平上,CD44分子能够上调GATA结合蛋白3(GATA3)的表达,下调T-bet表达,从促进Th2细胞的增殖分化。

1.4.2 对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

红细胞可通过TCR/CD3依赖方式及非依赖两种方式对T细胞的增殖产生促进作用,通过影响IL-2和IL-5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而发挥作用,从而减少T细胞死亡、刺激T细胞增殖[4]。

1.5 促淋巴细胞增殖作用

红细胞表面的CD44、CD58等分子,通过与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可对淋巴细胞的增殖起到促进作用。在张文丽等[1]的研究中发现,不同年龄犬红细胞培养上清对淋巴细胞均具有促增殖作用,并且无论是自体还是异体的红细胞均对淋巴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且幼体红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更强。说明红细胞在免疫系统的成熟与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 红细胞在抗肿瘤免疫疗法中的应用

2.1 红细胞、肿瘤细胞融合疫苗

细胞融合法可以将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而形成一个重组细胞,该重组细胞具有各亲本细胞的不同特性。细胞融合法主要有化学法(PEG法)、电融合法及由病毒介导的细胞融合。目前应用细胞融合法制备的肿瘤疫苗种类较多。

红细胞具有细胞数量大,无细胞核等优势,可大大的提高细胞融合的效率。当肿瘤细胞与红细胞融合后,可使得红细胞表面的CD58等分子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从而有助于激活T淋巴细胞转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CTL),从而对肿瘤细胞产生直接杀伤作用。此外,红细胞表面的ABO抗原是一种重要的同种异型抗原。当红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后,可使得血型抗原于融合细胞表面表达,进行融合疫苗血型抗原异型输入时,在患者体内可形成免疫复合物,在机体免疫系统处理该种免疫复合物时即可呈递肿瘤细胞抗原,打破肿瘤细胞的免疫耐受,诱导CTL的产生,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2.2 红细胞激活DC识别肿瘤细胞抗原

在Banz等的研究中发现红细胞具有良好的抗原携带能力,携带有抗原的红细胞能够很快的被DC所识别,并且能够诱导产生细胞毒性反应。当给红细胞负载卵清蛋白(OVA)并给小鼠注射时发现,该种复合物能够被DC吞噬,并进一步激活CD4+T细胞和CD8+T细胞,产生针对于OVA的免疫反应。由此说明,红细胞具有促进DC识别抗原的能力,由此为DC识别肿瘤细胞抗原、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3 展望

红细胞是一种天然免疫细胞,目前对红细胞在免疫系统中作用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红细胞为基础的肿瘤疫苗也在积极研发中。但是红细胞在抗结肠癌免疫治疗中作用的研究现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红细胞能够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增殖,Treg在导致肿瘤细胞免疫耐受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以DC为基础的DC-肿瘤细胞融合疫苗在结肠癌免疫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果,虽然红细胞具有激活DC识别抗原的能力,但其对DC-肿瘤细胞融合疫苗的效果仍缺乏实验证明。就目前来看,每一种新方法都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但在不久的将来,肿瘤免疫疗法一定能够实现多途径、多方法的结合。以红细胞为基础的免疫疗法也一定能够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细胞免疫治疗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胃癌;化疗;DC-CIK细胞;循环肿瘤细胞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12-002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hemotherapy and bioimmune therapy on gastric cancer and its effect on 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diagnosed by postoperative patholog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only.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C-CIK biological immunotherapy. The effect and the CTC levels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1)The total clinical remiss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Gastric cancer; Chemotherapy; DC-CIK cells;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胃癌早期R床诊断率较低,常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确诊时多为晚期[1]。化疗为常用治疗胃癌的方法之一,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2]。近年来,生物免疫治疗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研究证实,生物免疫疗法能够显著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及抑制肿瘤细胞的繁殖,降低化疗毒副反应的发生率[3]。本研究主要采用化疗联合生物免疫治疗方法即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治疗胃癌,探讨该方案治疗的疗效及其对CTC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入住本院的8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4~79岁,平均(67.92±10.21)岁;TNM分期:Ⅲ B期25例,Ⅳ期15例;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分别为12例、9例、11例及8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6~78岁,平均(67.10±10.18)岁;TNM分期:ⅢB期27例,Ⅳ期13例;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分别为11例、11例、10例及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TNM分期及病理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手术治疗。术后第3周,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L-OHP)+亚叶酸钙A及氟尿嘧啶(5-FU)组成的FOLFOX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生物免疫疗法进行治疗:采血分离,抽血前皮下注射150 μg的GM-CSF,将PBMC与GM-CSF、IL-4混合置于温度条件为37℃的恒温箱之中培育,3 d后完成抗原冲击培育,2 d后生成成熟的致敏DC,经2周后再将其回输;在外周血液之中将单个核细胞分离之后,对CIK细胞进行常规培育,1周后再经细胞培育呈阴性,再使用0.9%的NaCl溶液洗涤2~3次,同rhIL-2一起加入自身血浆之中,于2 h以内进行回输。上述生物制剂每个疗程回输2次,每隔5天后进行化疗。

1.3 临床疗效评价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癌症患者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主要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及进展(PD)。临床总缓解率(%)=(CR例数+PR例数)/总例数×100%[4]。

1.4 CTC检测

(1)主要材料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美国CompuCyte公司),滤器(德国SARTORIUS公司),8 μm孔径的聚碳酸酯滤膜(英国Whatman公司),异硫氰酸荧光素-兔抗人细胞角蛋白抗体(英国Abcam公司)、藻红蛋白(PE)-鼠抗人CD45抗体(美国e-Bioscience公司),CK8抗体(上海瑞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6-二米基苯基吲哚(DAPI),MCF-7胃癌细胞株(中科院上海细胞研究所)。

(2)标本采集 首先将标本采集装置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使用真空采血针采集受检者肘静脉血10 mL,将穿刺后的2 mL肘静脉血弃去。肝素抗凝,4℃中保存,待检。选择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建模拟胃癌患者血样,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与上述采集标本进行对照,使用膜滤过的方法对肿瘤细胞进行富集。

(3)LSC自动扫描和形态学观察 以CK8抗体(上海瑞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CD45分别对SGC-7901进行筛选,阳性细胞为CK8(+)CD45(-)。经LSC扫描计数肿瘤细胞水平。

(4)典型CTC判定标准 ①CTC细胞体积比周围白细胞大;②CTC细胞核经DAPI染色,比较明亮,细胞核较大,核浆所占比例较大,核分裂程度较大,且呈病理性核分裂;③经标志物荧光染色,胞浆抗CK19(+)与CD45(-),显示存在较为明显的细胞形态,且具有较为清楚的细胞界限;④细胞核面积与相应胞浆抗原染色部位面积接近。本研究中,将CK19(+)以及细胞数大于1个视为CTC阳性[5]。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CR、PR、NC及PD例数分别为5例、13例、15例及7例,临床总缓解率为45.00%(18/40);对照组分别为1例、10例、12例及17例,临床总缓解率为27.50%(11/40)。观察组临床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TC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CTC检出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胃癌是我国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非常低,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良好机会,即使可以采取手术治疗,但是其术后复发率也非常高[6-8]。因此,对于晚期胃癌患者而言,选择药物治疗非常关键。临床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有外科手术、放化疗等,但是上述几种常见治疗方法疗效并不十分理想。随着临床治疗胃癌的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与变革,生物免疫治疗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之中,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9-10]。对于肿瘤的治疗而言,近年来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将该新型技术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类型的肿瘤,该方法治疗肿瘤的重要原理为对机体免疫功能加以调节,不断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从而杀死肿瘤细胞。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化疗方法对胃癌患者进行治疗,然而化疗治疗存在着诸多缺陷,如患者耐受度差、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以及终止治疗率较高等方面的缺点,对临床疗效产生极大的影响。此外,化疗在遏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情况下,会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抑制性作用,降低机体自身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同时普通化疗方案只对部分肿瘤细胞具有杀伤性作用,对微小病灶的杀伤,却需要机体自身免疫力来完成。对此,仅凭单纯的化疗方案对胃癌患者实施治疗,其疗效无法达到满意程度。本研究观察组在化疗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免疫治疗[11-13]。在生物免疫治疗方案中,DC细胞是目前已知的抗原提呈细胞中功能最强大,且能够激活处于静止状态的T淋巴细胞,并促使免疫应答反应得以最大程度启动,其在机体免疫反应之中具有非常明显的调节效果。通过将DC对抗原的摄取能力制作疫苗在体外负载肿瘤相关抗原,疫苗回输时可将肿瘤抗原带回至机体之中,从而激活自身的免疫系统,从而有效提高了抗肿瘤及提高免疫水平的作用。近年来,DC细胞生物治疗已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具体的培养过程、培养剂量、接种方法以及疫苗培养时机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争议。CIK细胞属于一种全新的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免疫活性细胞,其繁殖能力以及细胞杀伤活性水平均较高,是该细胞与诸多细胞因子共同在机体之外进行培养而获取的异质性细胞,不会被T细胞受体所限制,所以其临床抗肿瘤的优点十分显著[14]。本研究观察组采用DC-CIK生物免疫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十分明显,观察组的临床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CTC检测是临床上一项较为先进的检验技术,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仅需要通过抽取患者静脉血,便能够对患者体内的CTC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而且通过多年实验室以及临床实践研究表明,学术界对于CTC在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等存在的联系,以及CTC在预测预后、指导个体化治疗方面的作用等方面均得到了认可[15]。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实验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临床上对CTC的检测一直无合适的检测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CTC研究的深入。近年来随着临床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某些CTC检测方法已获得了稳定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均处于较高水平的结果。目前用于检测CTC的方法有IMS法、密度梯度离心法以及ISET检测法等,有关CTC临床价值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由此可以得知,CTC可作为临床判定胃癌患病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化疗联合生物免疫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CTC水平,应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环球,文旭,顾荣民,等.自体DC细胞疫苗对进展期胃癌术后同步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1,37(6):668-670.

[2] 王立媛,马雪梅,王婷婷,等.胃癌患者血清胸苷磷酸化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化疗疗效及预后关系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3(3):1524-1525.

[3] 李井泉,梁杰雄.全身化疗联合 DC-CIK 过继免疫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5,15(10):1498-1502.

[4] 刘俊,张素珍,杨牡丹,等.替吉奥联合胸腹腔注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胸腹腔积液[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3, 25(11):766-768.

[5] 崇梅红,肇毅,王水.手术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与原发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2):5-10.

[6] 蔡俊霞,吴锦昌,王彬,等.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1):36-40.

[7] 李岗,周文生.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临床应用及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8):1334-1336.

[8] Jochems C,Tucker JA,Tsang KY,et al. A combination trial of vaccine plus ipilimumab in 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immunecorrelates[J].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2014,63(4):407-418.

[9] 韩博,戚美,谭薇薇,等.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及药物治疗新进展[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53(9):1-7.

[10] 陈冬波,张世强,王保庆,等.树突状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治疗对恶性肿瘤化疗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5(6):571-572.

[11] 刘淑清,宗军卫,郭春梅,等.淋巴道转移相关标志物与癌[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2,28(5):424-432.

[12] 韩苏军,张思维,陈万青,等.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现状和流行趋势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18(4):330-334.

[13] Guo W,Liu R,Bhardwaj G,et al. Targeting Btk/Etk of prostate cancer cells by a novel dual inhibitor[J].Cell Death Dis,2014,5:e1409.

[14] Kazemzadeh GH,Bameshki AR,Nawabi I,et al.Association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and Buerger’s Disease:a Pilot Study[J]. Acta Med Iranica,2015,53(10):622-626.

细胞免疫治疗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临床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0.034

妊娠期中反复流产是常见的一种并发疾病。在已婚妇女占得比例大约12%[1, 2]。影响发病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包括遗传性染色体出现异常、人体内分泌性失调、母体内生殖道突变发生畸形、外界环境及自身免疫能力等, 还有42%~82%的其他因素尚未确认[3-5]。随着科技的发展, 生殖免疫学治疗技术的提高, 发现许多不明原因导致的反复流产已经与免疫因素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早期反复自然流产与封闭抗体之间联系, 对封闭性抗体缺乏所致的反复流产运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方法进行治疗, 以减少流产率增加妊娠安全。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患有封闭抗体缺乏者, 采用父亲血清中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 抑制母亲与胎儿之间的细胞性免疫排斥反应, 达到降低流产率, 增加胎儿成活率的目的。本研究对100例封闭抗体缺乏患者实施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本院住院反复流产患者200例, 选取的患者均被确诊为封闭抗体缺乏。研究前所有患者及家属签订与实验相关的知情书, 选取的实验患者符合以下条件:①患者曾有过2~4次的早期自然流产事件;②常规检查, 排除衣原体、宫颈支原体和阴道白带等生殖道感染症状;③通过测定生殖内分泌催乳激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黄体生成素(LH)等激素排除内分泌疾病, 患者血糖在空腹时趋于正常范围[1];④患者双方没有家族遗传病, 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⑤常规妇科检查等正常;⑥男方分析正常;⑦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抗体(-)[6];⑧接受治疗前6个月未接受过任何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同时也未经任何免疫治疗和接种;⑨经妇科检查排除生殖器畸形及其他病变。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 各100例。其中, 研究组年龄23~45岁, 流产次数:2次流产66例, 3次流产20例, 4次流产14例;对照组年龄23~45岁, 流产次数:2次流产64例, 3次流产24例, 4次流产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方法治疗, 抽取患者配偶20~25 ml外周血(排除传染性、病毒性疾病), 采用肝素进行抗凝, 严格无菌操作, 分离并提取体内淋巴细胞, 生理盐水冲洗2次, 调至细胞悬液量1 ml, 淋巴细胞浓度为(3~4)×109个/ml, 应用皮下注射方法, 在女方手臂注射8个点、每周进行免疫治疗2次, 每个疗程2周, 1个疗程后复查, 患者如果封闭抗体转阳性则在6个月内准备妊娠, 妊娠后加强治疗5次, 到孕15周左右[每次间隔2周, 免疫淋巴细胞总数为(3~4)×109个/ml];未转阳者继续治疗4次, 随后复查[7]。

1. 2. 2 检测方法 封闭抗体检测需要患者抽取1~2 ml外周血, 分离血清, 测定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8], 封闭抗体检测试剂盒由美国OneLambda公司生产[3]。检测体内封闭抗体, 比较两组妊娠成功率及研究组治疗后封闭抗体阳性与阴性妊娠情况。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后妊娠情况对比 研究组妊娠80例、流产20例, 妊娠成功率为80.00%;对照组妊娠48例、流产52例, 妊娠成功率为48.00%;研究组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222, P

2. 2 研究组治疗后封闭抗体阳性与阴性妊娠情况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封闭抗体阳性患者妊娠成功60例、再次流产8例, 妊娠成功率为88.24%;阴性患者妊娠成功20例、再次流产12例, 妊娠成功率为62.50%;阳性患者妊娠成功率高于阴性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07,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