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爱情的英文诗句

关于爱情的英文诗句

关于爱情的英文诗句

关于爱情的英文诗句范文第1篇

莎士比亚之所以能以其精湛的诗艺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的最高峰,特出之处在于他能用这种章法十分严谨的诗体表达出强烈的真情实感,声韵优美而又寓意深刻、主题鲜明。莎学家斯托普斯女士(Charlotte Stopes)在1904年这样评价莎翁的诗:莎士比亚的艺术的完美,哲理的深邃,感情的强烈,意象的丰富多样,诉诸听觉的音乐的美妙,只有在他的十四行诗中才表现得最为充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能得以较为完整的保存,要归功于伦敦的出版商托马斯・索普。按照文献记载,他在1609年获得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的独家印行权,不久,这本书就公开出售了。索普的版本包括154首十四行诗,这就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最早的、最完全的“第一对开本”(FristFolio),也是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所有莎诗。关于莎翁十四行诗写作的年代,尚无定论。有些评论家认为写于1594-1596年之间,另一派意见是大部分写于1598-1603年之间,还有人认为写于莎翁创作的各时期。这些十四行诗的内容按照18世纪末两位莎学家梅隆(Malone)和斯蒂文斯(Steevene)的解释(1780),大致是这样的:从第1到126首是写给或讲到一位美貌的贵族男青年的;从第127到152首是写给或讲到一位“黑女郎”的;最后两首与整个故事无关。这种解释一直广泛流传到今天。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十四行诗的传统主题是爱情和友谊。莎翁十四行诗也充分体现了欧洲文学十四行诗的这一传统内容,但莎翁对此传统也有所创新。在莎诗中人文主义成为诗歌的核心主题。“中世纪,人的思想被控制在神权政治之下。人文主义解放了人的思想并使其认识到人自身的价值,人们把对神的崇拜转为对人类自身的崇拜”(王佐良,李赋宁:《英国文学名著选注》,商务印书馆,1983,P255),诗人从不同方面高度赞扬了人类的伟大与不朽,表达了对友人及爱人的赞美与热爱,以及对人类爱情及文学艺术感染力的无限崇敬。

下面对莎翁最为著名的第18首十四行诗略作评析,期望能从中些许地领略到莎翁诗作的艺术魅力。

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拟作夏日?

你可是更加温和,更加可爱;

狂风会吹落五月里开的好花儿,

夏季的生命又未免结束得太快;

有时候苍天的巨眼照得太灼热,

他那金彩的脸色也会被遮暗,

每一样美呀,总会离开美而凋落,

被时机或者自然的代谢所摧残;

但是你永久的夏天决不会凋枯,

你永远不会失去你美的仪态;

死神夸不着你在他影子里踯躅,

你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在;

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

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

第一句,“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拟作夏日?”热烈、浪漫的情怀扑面而来,比喻新奇而内蕴丰富。历来对人的赞美,无不比作花、月、或太阳这样具体的事物。如中国形容人的美常用“面如满月”、“眉若远山”、“目似点漆”之类。但在这里,莎士比亚将友人比作“夏日”,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种季节――英国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季节。英国位于北纬50-60度之间,气候特点决定了其夏季气温宜人,倒同中国的春季极为相似。这个比喻并不由具体的意象引发人的联想,而是由季节将人带入相应的美的感觉之中。这种感觉由于意象的巨大包孕性而更加丰富多彩。因而,诗人所赞美的就不仅仅是爱友的形色之美了,而是这个人所具有的由外而内的一切特质以及给和他在一起的人所带来的心怡之感。这句用问句“能不能”,似乎是在商量,更多的是斟酌。当然不能。因为“你可是更加可爱,更加温婉”,将爱友的可爱再次深化。

接着六句,诗人承接第一句的夏日的总体意象,将夏日中的种种美好景象与友人一一对比,从细部突出友人的美。七八行总结每一样美,“每一样美呀,总会(离开美而)凋落,被时机或自然的代谢所摧残”。是啊,花会凋谢,太阳会暗淡,但是夏天,夏天却永远是明亮的、温暖的、可爱的,这是“夏天”这个意象的另一个妙处。

如果说诗人出于对爱友的热烈感情,或是出于美好的愿望而认为爱友的美是如夏日一样永恒的话,那么第十一行就让人有些费思量了。“死神夸不着你在他影子里踟蹰”,作为人类的爱友,他的美怎么能躲过死神之手的劫掠呢?原来,友人的美将与自己的诗行一起得以永生。最后两句体现了莎翁的人文主义思想,使全诗的境界得到升华。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他的作品肯定人的智慧、美德、力量、理想、友谊、爱情、幸福、荣誉、肉体和精神魅力,他对人类的颂扬通过哈姆莱特之口已为大家所熟悉:“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与自然相比,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的智慧尤其伟大,它可以超越自然、超越时空而达到永恒。诗人在最后自信地宣告:“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的见”,“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多么明确的自我认识,多么准确的自我评价,多么认真而巨大的自信心!诗人在这里并非是夸口,历史证明了他自我评价的正确。有人说诗歌是不可翻译的,虽然莎诗的许多优美之处在传译的过程中会受到损伤,但通过这首译作,我们依然可以欣赏到莎诗音韵的和谐、优美,气质的委婉、甜蜜。

关于爱情的英文诗句范文第2篇

关键字:意象 音韵 贴切 巧妙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也是最能触动心弦,抒情达意的文学体裁之一。也可谓之是一杯需要细细品评的好茶,饮过之后仍然口齿留香。而《关雎》也是完美体现了诗歌特点的诗作之一。《关雎》作为《诗经.国风》的开卷之作,其诗本身具有鲜明的特点:其用词精炼,节奏明快,意境深远,韵律和谐。深受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喜爱。将其译成英文,弘扬中国古典文化的任务也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翻译并非易事。特别是在翻译古诗的时候,先是要对原文有深刻的阐释和理解,才能在译诗的时候找到贴切的译文。理解不同自然译文便会有所不同。这也正是同一诗作有不同英文译本的原因。译《关雎》首先要对原诗作出研究,然后才能下笔翻译,在翻译古诗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难译的词,句。这时候译者将会不断地找寻切合诗文原义又合乎韵律的译文。但这并不是容易的事。常常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众里寻他,百转千回,辗转反侧,备受煎熬。有时候能够得到称心如意的译文,也有时候历尽艰辛却也只能找到个翻译勉强代替,等找到合适的译文之后再进行修改。译诗虽然艰难,但是译诗的乐趣也就在找寻之中。下面本文将对比王方路先生和汪榕培先生的两个英译本,分析他们在译诗当中的巧思。

关雎

原诗王先生译诗 汪先生及任先生译诗

关关雎鸠, Guan guan happy singing are two birds,The waterfowl would coo

在河之洲。 They’re dwelling on islet by the river.Upon an islet in the brooks.

窈窕淑女, Innocent slender is a pretty young girl,A lad would like to woo

君子好逑。 A refined young man is most fit for her.A lass with pretty looks.

参差荇菜, Water caltrops grow everywhere, There grows the water grass

左右流之。 The girl is picking them with cheer. The folk are fond to pick;

窈窕淑女, Innocent slender is a pretty young girl ,There lives the pretty lass

寤寐求之。 All day long the man is after her. For whom the lad is sick.

求之不得, The pretty young girl has not agreed,Ignored by the pretty lass,

寤寐思服。 All day long the man is missing her.The lad would truly yearn.

悠哉悠哉, Sentimental is he, bitter day after day,The day is hard to pass,

辗转反侧。 Tossing upside down he is no sleeper.All night he'll toss and turn.

参差荇菜, Water caltrops grow everywhere, There grows the water grass

左右采之。 The girl has got them as a hard worker.The folk are fond to choose;

窈窕淑女, Innocent slender is a pretty young girl ,There lives the pretty lass

琴瑟友之。 Playing harps the man shows love to her.Whom the lad pursues.

参差荇菜, Water caltrops grow everywhere, There grows the water grass

左右之。 The girl’s owned them as a hard worker.The folk are fond to gain;

窈窕淑女, Innocent slender is a pretty young girl ,There lives the pretty lass

钟鼓乐之。 Beating drum the man tries to please her. The lad would entertain.

下面我们逐句分析下两个译本。

从王先生译本中的第一小节中,我们不难发现王先生将诗经的每一行都译成一个句子。这种处理的方法是有其原因的。汉语是注重“意合”的语言,其内容和中心思想是通过字面意义所表达出的内涵意境来实现的。而《关雎》中的每一行都能传递给读者一个完整的画面,行与行之间的画面又是层层递进的。以第一二行为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区区八个字,就能够营造出一幅和谐的画面。“关关”即为鸟的叫声,是拟声词。人们常以此鸟作为爱情的象征。听到了“关关”的鸟叫声,寻声望去,在河中的小绿洲上,有一雌一雄两鸟对鸣。由动而转为静。同时两句诗也为之后君子对淑女的追求打下了伏笔。王先生的前两句译文正是基于以上的理解与斟酌。其译文将画面推进的过程完美的展现了出来。可谓是用心良苦。这一节的后两句,王先生用朴素的语言译出了本诗的主题。男子对女子的追求。但是第四句中的“fit”似乎并没有将男子对女子追求的殷切之感表达出来。不如换成:The girl is lovely and slenderly tall, whom the gentleman would adore.

再看汪先生与任先生的译文。两位先生在还原诗歌韵律之美方面,下了一番苦功。译文ABAB韵式整齐划一,读起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Coo 与woo 压了尾韵。这两个词用的可谓是精妙。从意义的表示和韵律节奏的表现力都不差分毫。可见两位先生翻译功底的深厚。

在第二节中,王先生的翻译匠心独运,比以往的其他英译本有突破。王先生的译文“Water caltrops grow everywhere. The girl is picking them with cheer.”只此两句已经将少女采金莲花时,欢快,有活力又极具女性魅力的情景描绘出来。若有女子如此,必然“寤寐求之”。王先生译笔生花,译文情景连贯,生动,仿佛景象跃然眼前。

汪先生和任先生的译本,对“流”字的译法符合古诗原义。《毛传》:“流,求也。”而《诗经》又重叠唱。因此流之,采之,之,应为同义。所以译文用了pick,也正是基于以上阐述。此外,寤寐求之,用了一个“sick”来表示,表明了男子饱受相思之苦的意义,甚为贴切。

在第三节中两个版本都将男子求爱遭拒之后,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情景表述无疑。在第四节中汪,任两位先生并没有将“琴瑟友之”的意思表现出来。只是以pursue一词带过。笔者认为应当将其译出以突显男子竭尽所能,打动心中所爱的心意。正如王先生所译“Playing harps the man shows love to her.”

在第五节中,“左右之”的“”字为“择”解。正如上文所说,流之,采之,之,应为同义。此诗以拔取荇菜兴比君子选择配偶。任,汪两位先生,先后用了pick, choose, gain,三词来译。既避免了重复又切合了原诗的意义。体现了作者的巧思。

诗歌用词简练,却韵味无穷。展现原诗文采的好译文,也是同样不可多得的艺术品。在有幸拜读了王方路先生,汪榕培先生及任秀桦先生的英译本之后,足以得见几位学者翻译经验丰富,功底深厚。品读其译文,不由感叹他们对原文研究的深入,用词精妙。虽然《关雎》英译本众多,但是几位先生却能够不人云亦云,推陈出新。已然难得。两个版本又各有特点。总体上来讲,王方路先生每行都翻译成一句小句。并且王先生的译诗牢牢地把握住了《关雎》这首诗的风格。关雎是里巷歌谣之作,属于民歌体。王方路先生用朴素的语言完整的再现了原诗的意境。汪榕培先生和任秀桦先生合译的版本,在诗歌的韵律节奏方面颇费心思,译文朗朗上口。两个版本都不失为译文佳作。在研习译文之后,仍然口有余香。

参考文献:

[1] 王方路.诗经.国风―白话英语双译探索[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关于爱情的英文诗句范文第3篇

英语修辞格种类很多,各个效果不同。就儿童诗而言,有助于丰富形象、增强语势,或能缔造生动活泼、乐观童趣诗歌氛围的辞格,尤其受诗人们的青睐。其中,比喻、排比、拟人、设问、反复、夸张和拟声等辞格在儿童诗中的使用都印证了这一点。

比喻就是用事物的相似点来打比方。它不仅能使语言的表达更有活力、更加形象,而且能赋予作品更多的色彩和情味,从而引起读者的各种联想和共鸣。通过比喻辞格的运用。抽象的事物被形象化具体化。正易于儿童读者的接受和欣赏,因此是儿童诗中应有的。作为修辞手段,比喻辞格共有四种:明喻(sjmile)、隐喻(metaphor)、提喻(syneedoehe)和换喻(metonymy)。其中,明喻和隐喻在儿童诗歌中运用广泛。儿童诗中广为传诵的就有19世纪女诗人简・泰勒Oane Taylor,1783~1824年的《星》(《The Star》)。本诗节奏整齐明快,是儿童诗歌中典型的富于唱诵的短诗。把闪烁着的小星星比作点缀在夜空中的钻石,诗人把握星星和钻石闪闪发光的共性,生动明了地把二者联系在一起。

英语中的排比指的是一系列相关的词、词组或从句在结构上表示出的相似性。排比辞格在英语诗歌中运用极广,在儿童诗歌中当然也不例外。排比辞格的运用能使行文流畅,易于传诵,因而在儿童诗中似乎更是屡建奇功。19世纪上半叶苏格兰诗人詹姆士・霍格(Jallies Hogg,1770~1835年)最著名的儿童诗《男孩的歌》(《A Boy’s Song》)中,流畅的排比语势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全诗共六节,前四节构成排比。18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年)的《欢笑之歌》(《Laughing Song》)的成功也得益于排比辞格的使用。然而,排比语势比以上两首儿童诗更为整齐且贯穿全诗始终的还有20世纪英国诗人鲁德雅德・吉卜林(R_udyard Kipling,1865N1936年)的一首儿童诗《如果》(《If》)。其中,诗人对年轻人的谆谆教诲使此诗早已成为经典之作。其中,排比辞格的运用和语重心长的口吻相得益彰。排比句式使说理更严密、更透彻,同时诗人也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感情。

把事、物当做人来写。赋予它们以人的思想、人的情感和人的行为方式,借此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辞格就是拟人。在儿童诗之动物诗中,动物有了人的外表、人的个性和人的情感,也因此赋予诗歌以趣味性。儿童读者在饶有兴趣地欣赏时便自然地领会了其中的寓意。从趣味性和教导性出发,儿童诗中拟人格的应用使得这类儿童诗更容易被接受且更容易起到教育作用。

英语儿童诗几百年的发展中就不乏流传至今的动物诗佳作。英国诗人爱德华・李尔(Edward Lear,1812~1888年)的《猫头鹰和小猫咪》(《The Owl and the Pussy-cat》)和《鸭子和袋鼠》(《The Duck and the Kangaroo》)、艾尔弗雷德・司各特・盖提(Alfred Scott Gatty,1847~1918年)的《三只小猪》《The Three Little Pigs》)等都是儿童诗中动物诗的典范。

英语设问法中的发问不是为了得到答案,而是为了用另一种方法来表达或否定某事。也可以说,设问就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这种修辞格故意掀起语言波澜,使语势起伏不平、跌宕有致。儿童诗中采取设问形式的颇多,女诗人罗塞蒂就频频尝试。在《什么是粉色的?》(《What Is Pink?》)这首诗中,共有八问,八问八答,且自问自答。设问辞格的使用使得小诗新颖别致又透出丝丝诙谐。全诗不长目诗行也短,一问一答中显出了诗人的童心童趣。另一首四行儿童诗《什么是重的?》(《What are Heavy?》)也是罗塞蒂所作。诗中排比与设问共用,短小精致,节奏感强,具有鲜明的唱诵性质。女诗人的确是使用排比和设问作儿童诗的高手。她的另外两篇题为《蜜蜂做什么?》(《What does the Bee do?》)和《风》(《The Wind》)的儿童诗与这两首均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于爱情的英文诗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典籍外译;美学;方法;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191-03

一、引言

唐诗宋词浩如星海,久负盛名,咏叹着诗人和词人的灵魂,折射着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不仅是中国古典文明的一座巅峰,更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灿烂瑰宝。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翻译家一直坚持不懈地翻译研究古诗词,使中国古诗词在迥异于中国文化历史的西方国家有比较广泛的传播,产生了持续的影响,经久不衰。诗词翻译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门类,既与文学创作相似,又有其独特的审美原则。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传达意境,更要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到和原文一样美得感受。中国古典诗词语言含蓄隽永,高度凝练,意境丰富,因而增加了其难度。因此,译者需克服源语和译语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准确把握译文和原作的和谐关系,力求再现原作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来哀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的诗词不仅其数,但秦观的这首《鹊桥仙》却独出机抒,立意高远。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下片写依依惜别之情。在这首词中,词人否定了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其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其既没有感叹会少离多,也没有抒发脉脉的相思,其独具风采,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好作品。《文史知识》评曰:“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正是这首词流传久远,历久而不衰的关键所在”。

二、译作比较研究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Immortal at the Magpie Bridge

Clouds float like works of art;

Stars shoot with grief at heart.

Across the Milky Way the Cowherd meets the Maid

When Autumn’s Golden wind embraces Dew of Jades,

All the love scenes on earth,however many,fade

Their tender love flows like a stream;

This happy date seems but a dream.

Can they bear a separate homeward way?

If love between both sides can last for aye,

Why need they stay together night and day?

(许渊冲 译)

The Magpie Bridge Rendezvous

Slender Clouds gather into nature’s fine needle works;

Love Stars message their sorrows for long separation.

Once the Cowherd and the Girl Weaver acrossed the Milky Way,

They embrace in gentle breeze, wet with dew of tears!

How can the date in the human world be compared?

A tender heart grows a tender love, but lasting all.

A good date is but a good dream, once a year. Alas!

Never look back at the Magpie Bridge where you meet!

People acclaim: “It’s a better couple to miss and meet

Than to simply stay together from morn to night.” (王宏印 译)

要将这样一首委婉含蓄,清丽秀雅的词翻译成英文,并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的意境和美学价值并非易事。而秦观《鹊桥仙》的英译本并不少,在这里仅仅列举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许渊冲和王宏印都可谓是中国翻译界的泰山北斗级人物,但他们对这首词的翻译却有一定的差别。下面笔者将从分别从诗学、翻译学和修辞学视角关照、对比这两个英译本以探讨其美学价值。

(一)格律层面

原词分为上下两阙,每一阙词数、节奏一一对应,且三、五句押韵。许渊冲译本(下称“许译”)和王宏印译本(下称“王译”)都译为10句,上阕、下阕分别5句。

从词数层面看,“许译”词数相对较少,着眼一看,颇有英诗的面目;而“王译”字数较多,且没有层次感和节奏感。相较于中文原文的字数分布情况,“许译”略胜一筹。

从节奏层面看,“许译”两个诗节各行的音节数目分别为6、6、12、12、12;8、8、10、10、10,从整体层面上看可能不够整齐,有变格的趋势,但若从上、下阕两部分和中文的对比分析来看,“许译”是相对整齐的,翻译出了原文的层次感和节奏感。而“王译”两个诗节各行的音节数目分别为12、12、15、12、12;12、12、12、14、12,不管从整体层面还是从两阙这两部分来看,都缺乏节奏感和整体性。虽然英诗中存在变格,且变格能够避免诗歌的单调增加节奏感,但是其变格的选择是要根据整体效果和诗歌意境选择的。明显的是,“王译”中的变格现象并未能表达原文的节奏和意境,有待商榷。但还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这两个译本的基本结构都采用了抑扬格,读起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给人一种节奏美得的感觉。

从押韵层面上看,“许译”的押韵格式为aabbbccddd,属于英诗的五行体,读起来铿锵有力、忠实得体,在结构上、格律上都使人达到“化境”层面了。而“王译”采用的是无韵体,尽管下阕的后三句在形式上有押韵的节奏,但从整体上来说,其译本没有押韵。且不论这两个译本在押韵层面上的优劣,这两种技巧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和译者本身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有关。许渊冲认为“译诗歌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在谈原则时,他认为“意美”应该摆在“三美”首位,但在阐述问题时,却一再强调三美均不可少。他说:“押韵的‘音美’和整齐的‘形美’是必要条件,而‘意美’既是必须条件,又是充分条件”而且,“宁愿保存节奏和韵律的‘信’,否则诗歌就不伦不类了”。在许渊冲先生看来,音美指的是要求诗词节调押韵、顺口、好听。具体来说,要传达音美,可以借鉴英美诗人喜见乐用的格律,选择和原文音似的韵脚,还可以借助于双声,叠韵,重复等方法来表达原文的音美。矛盾先生在《译诗的一些意见》一文中指出:“神韵的保留是可能的,韵律的保留是不可能的”。然而,许先生却认为:“汉诗词英译即使百分之百地传达了原诗的意美,如果没有押韵也不可能保存原诗的风格和情趣”。甚至说“如果丢掉了音韵,翻译出来的东西还能算是诗词吗?”总之,许渊冲在诗词翻译过程中一直尊崇其“三美”原则,这在本首英译词中也清晰可见。

(二)意境层面

本词的内容旨在咏叹牛郎织女相会之事。词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将此神话映射到人间,将抒情、写景和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的自然流畅而又委婉含蓄,跨越时空之交点,映射人间的悲欢离合,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此意境在翻译传达的过程中是不易的,笔者试对比“许译”和“王译”在意境传达方面的不同。

1.“鹊桥仙”

鹊桥仙,词牌名。指的是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与词的题材和意境密切相关。“许译”的immortal的英文解释是famous forever or will be remembered forever就是永垂不朽的意思,指的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永垂不朽,暗含一种悲壮美,传达除了这首词想要表达的依依惜别之情。但鉴于外国人对于“七夕”这个节日和文化的不了解,immortal在读者接受方面并不如“王译”的rendezvous翻译的好。Rendezvous一词源出法语,不仅指男女幽会也有盛大聚会的意思,用来表示天上人间一年一度的相聚,应该是很有特色和很容易被西方读者接受的。而“鹊桥”在中国的文化中,是个很有意境的画面,但由于文化的差异,要用一两个简单的词来传达其意境是不易的。“许译”和“王译”在这里都采用的是直译法,翻译为magpie bridge。Magpie(喜鹊)在中国是喜庆、吉祥和好运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是搬弄是非,爱嚼舌头的代名词,它不仅不报喜反而是报凶的。所以,这两种鹊桥的英译在意境和美感的传达过程中有点欠缺。

2.“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词一开篇即写初秋夜空美景:“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精巧无比的手艺。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却与自己的爱人相互分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亮的星星仿佛都在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在飞驰长空,不作停留。“银汉迢迢暗渡”不仅将牛郎织女相聚的场景描写的真实动人,而且也充满了中国神话传说的气息。这两句写云和星星,都充满了人的情谊。那“纤云”着意“弄巧”,似乎为这对爱侣的团聚而高兴;而“飞星”也在为他们传递情谊而奔忙。“许译”clouds float like works of art采用明喻的手法用艺术作品的美来表达云的轻柔多姿,在这里并没有传递出织女的神话意义。相对而言,“王译”的Slender Clouds gather into nature’s fine needle works借助天工异彩巧妙地暗示女性的针线活,这就含有一定的神话意义了。而在“飞星传恨”一句中,“传”一字许先生译为shoot,表达了星星为这一对爱侣传递信息的迫切心情。王先生译为message,表达了女郎织女的绵绵情意,笔者认为,两人在这里虽然表达的是不同的心绪,但都准确的表达出了其情意。“银汉迢迢暗渡”一句中,“许译”中的meet一次不如“王译”中的weaver一次用的精妙。Meet只是强调两人的见面,而weaver一次却准确的表达出了他们长久不见的相思之苦,将两人此刻要传递的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3.“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两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了这样一种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相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互诉衷肠,互吐心声,是那样的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金风玉露”在这里不单指秋天的风露,也象征着这对情侣此刻的美好时光和他们高贵、纯洁的爱情。许先生在这一句中将“金风”和“玉露”直译为“golden wind”和“dew of jade”,有所欠缺,没有传递出他们此刻美好时光的得来不易。而王先生将这一句译为“They embrace in gentle breeze, wet with dew of tears!”,采用了接近联想的翻译方法,变通为微风和泪珠化入情景作实在的描写,收到了意外的艺术效果。

4.“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寄情于物,将牛郎织女的万般柔情比作天河中的悠悠流水,微波荡漾、长流不断。“佳期如梦”既点出了相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这次短暂的相见又是写一次别离的开始。此情此景,不禁催人泪下。“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这两句,许先生采用明喻和对仗的手法很好的传达出了此刻的依依惜别之情,但“date”是美语中的一种非正规用法,在表达蕴藉隽永的境界层面上有所欠缺。而王先生的这两句却更似一筹,“but lasting all”和 “once a year . Alas!”的插入更是点睛之笔,表达了他们永无尽期的爱情和难得一聚的相见。“忍顾鹊桥归路”一句,许先生 “homeward way”貌似更胜一筹。正如前面词牌名所解释,“鹊桥”在中国是一种很美的意境,虽然在此词中含有一种悲愤之情,但却和magpie在西方所传达的意思不同。所以“许译”中转译的“homeward way”在这里更能够表达出此刻相见别离的痛苦之情。

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最后这两句才是真正评论性的描述和哲理上的升华,对牛郎织女的爱情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许译”中的“last for aye”很好的表达了这一对情侣长久的爱情,不必贪恋现在。而为了突出效果,王先生在这里采用了仿拟的手法进行大胆的场面调度。其翻译的要点一方面是天上宏大的叙事场面,一方面是地上万众欢腾的赞美,将天上人间的爱情推向最高潮、从而实现了“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断言,也充实了rendezvous的语义。

三、总结

汉语诗词英译本就是一项浩瀚且费力的工程,虽然笔者认为诗词是不可外译的,诗词的美就在于其不可言传,只可意会之理。但诗词的外译却是很常见的,甚至有些学者一生都以此为业。当然,诗词外译的多个版本都有其优劣之处。本文以秦观的《鹊桥仙》为例对许渊冲和王宏印的两个英译版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各自的可取之处,从中也得到了一些借鉴:第一,每个译者都有各自的原则和风格。许渊冲先生的翻译原则可分为“三论”,即包括“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三化论”(深化、等化、浅化)和“三之论”(知之、好之、乐之)。许渊冲在翻译秦观的《鹊桥仙》时就是以此“三论”为基础进行英译的。而王宏印先生翻译的特点是分析问题入木三分,立论时高瞻远瞩。在秦观《鹊桥仙》的英译中,他不拘泥于韵律格式,而是抓取关键的意象重构事件和意义,实现了中国古典诗词向现代英文诗歌的翻译过度,采用和翻译和仿作相结合的翻译策略。第二,兼顾到中英两种文化和语言差异以及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的特点,译者在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和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前提下,需要对译入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对比研究,以便其读者更易接受且不会出现偏差。

参考文献:

〔1〕李岩.文史知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关于爱情的英文诗句范文第5篇

李仙郎

(国网金华供电公司,浙江 金华 321000)

【摘要】兴趣是自学英语的最好方法,何况英语有那么多经典诗歌。笔者喜爱诗歌,从英文原版惠特曼的《草叶集》开始自学英语,得到了自学英语的一点心得,以向自学英语的读者请教。

关键词 英语;自学;体会

笔者曾经自学了三个月时间的英语,至今难忘,将他写出来,以向自学英语的读者请教。

所谓自学,就是指能独立获取知识,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英语学习说到底主要还在于自学。很多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个人的自学方法,所以走了一些弯路。既浪费了时间,又收效甚微,品尝不到英语学习的甜头和快乐。而且他们心情往往都很急切,总是一开始便迫不急待专攻或听或说或写,企图早出成效,快出成效,不是任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愉快地学习,化了很大的精力,却很少收获,有的甚至半途而废,至今没有留下什么学习成果。

二十多年前,笔者觉得应该学习英语了,于是向国内的外文书店要了一份书目,很快邮购了进口原版矮脚鸡的《草叶集》,异常兴奋。一边自学语法,一边靠着一本英汉词典开始背诵这部《草叶集》(在这之前,笔者于初中学会了英语字母、音标)。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学”实际上就是“自教”即英语“teach oneself”。笔者喜爱诗歌,一屋子的书,诗歌占了最大部分。自学英语时,自然而然选择从诗歌入门。惠特曼的《草叶集》,每一首诗都是经典,在这三个月里,我背诵了几首诗,其中有的诗,我至今还能脱口而出背诵,一辈子都能记得住,对我来说,这确实又是一个不小的财富。

One’s-Self I Sing

ONE’S-SELF I sing,a simple separate person,

Yet utter the word Democratic,the word En-Masse.

Of physiology from top to toe I sing,

Not physiognomy alone nor brain alone is worthy for the Muse,I say the Form complete is worthier far,

The Female equally with the Male I sing.

Of Life immense in passion,pulse,and power,

Cheerful,for freest action form’d under the laws divine,

The Modern Man I sing.

背诵《草叶集》中诗歌的另一个好处是,单词和句子也容易记得住,是那些从口语开始学习英语的人无法感受到的——出口就是经典,就连句中的语法也是很经典的。不用为背单词而背单词,人人都知道,背单词有多么枯燥、乏味、单调、烦恼。可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背单词,在整个自学英语的三个月里,我天天都有朗诵诗歌,朗诵世界经典诗歌,我自始至终都在享受,享受诗歌,享受文学,在我自学英语的时空里,我感到廖廓,广阔,正直,向上,意境高远,情感豪迈。有人说,英语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要求学习者掌握英语学习的规律,英语自学更是充满困难和挑战。笔者自学英语是兴趣所在,是爱好,心灵愉悦,从未觉得困难和挑战。

这样以原版英文诗集自学英语,有些诗句的意思不是很明白,不要紧,可以在以后的某个日子里,用中文版《草叶集》一对照,就会恍然大悟,特别有收获,并且铭记在心。笔者具体的做法是:首先读英文原著,然后逐句意译成汉文。完成一小段后,再去看中文版《草叶集》书上的对应汉文部分并与自己的意译进行比较,即可发现自己意译的不正确地方、不足与进步。这样做的好处是,自己一个人就可以练习翻译,始终有一位高级教师即汉文原文指出自身的不足和错误。

自学英语,我做到心到而已,不一定要同时做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五个到”及辨词能力、理解能力、听力能力、口语能力、记忆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七个能力”。自学英语时,同时做到“五个到”、“七个能力”会使人有极大压力,很累人,会使人喘不过气来的。

笔者自学了为数不多的惠特曼的几首诗,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看到他们就像见到了老朋友,再熟悉不过了。单词、诗句几乎没有忘掉。虽然只自学了三个月时间的英语,离学成英语还很远,但我认为三个月里,我学到了我应该学到的甚至是超额学到了引以为豪的英语,收获了丰硕的成果,而且是永远的成果,一辈子受用。

自学英语,其乐无穷。背诵《草叶集》,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笔者对诗歌的一腔热血。笔者今后将一直以诗歌为写作论文内容,下决心坚决不写非主流的东西,不做“批评者”。做批评者,还不如融入诗歌,融入社会。诗歌是激情的,诗歌是温暖的。家庭需要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国家需要和谐,世界需要和谐,因为诗歌产生和谐。

笔者确信,凭着一部经典英文诗集,也是自学英语成才的一条重要途径,照样可以将英语学得非常出色。自学英语,只要自学得法,最主要是在于选择最适合自己兴趣的学习方法,就一定能成功。

I Hear America Singing

I HEAR America singing, the varied carols I hear,

Those of mechanics, each one singing his as it should be blithe and strong,

The carpenter singing his as he measures his plank or beam,

The mason singing his as he makes ready for work, or leaves off work,

The boatman singing what belongs to him in his boat, the deck-hand singing on the steamboat deck,

The shoemaker singing as he sits on his bench, the hatter singing as he stands,

The wood-cutter’s song, the ploughboy’s on his way in the morn-ing, or at the noon intermission or at sundown,

The delicious singing of the mother, or of the young wife at work,or of the girl sewing or washing,

Each singing what belongs to him or her and to none else,

The day what belongs to the day - at night the party of young fel-lows, robust, friend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