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幸福的诗歌

关于幸福的诗歌

关于幸福的诗歌

关于幸福的诗歌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本;切入点;生存;受难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1-0015-01

一、切入海子诗歌的一个角度

(一)生存和受难:切入海子诗歌的两个关键词

海子的诗歌是比较难读懂的,然而现在对海子和海子诗歌的很多阐释,依然停留在对诗人及其诗歌光环式的评价上。解读海子的诗歌,决不能忽视文本。只有在对具体文本进行解读之后,才能将遮蔽在诗人身上的种种神秘光环拿掉,提出误解,还原给诗人海子一个合理的评价。本文主要就海子短篇抒情诗的解读,提出自己一点浅薄的看法。

作于1988年的《夜色》 ,可以作为对解读海子诗歌的一个纲领:

在夜色中

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

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

生存和受难,是解读海子诗歌的两个关键词,是解读海子诗歌的钥匙。从诗歌中可以看出,海子将生存视为受难的一种。如何理解这一命题,是阐释海子诗歌的一个关键。当海子说他有“三种受难”时,他的受难肯定不仅只是这三种,三应该是作三六九之多来理解。因为当人的基本生存成为“受难”时,他所受之难必然是很多重的了。

(二)命题论证:生是需要理由的

与生存相比,我们缺少对死亡的思考。与崇尚死亡的日本人相比,我们缺少对死亡的执着。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开始,中国人在强调对生的探索和思考的同时,死的问题却被一再悬置起来。

其实,考察死亡是从另一个角度考察生存。在面对生存和死亡这个问题时,海子虽然在最初就表现有偏向死亡的倾向,但他依然在深思死亡的过程中,试图论证生存的合理性,以一种苦苦逼问的姿态,纠结地追寻着生存的意义。海子试图论证生是有理由的,但结果他发现他只能证明生是需要理由的。而当他找不到生的理由,或者说他找不到充分的理由说明生是必须的,所有生的理由便指向相反的命题:死是必须的。他的终极追问和自我拯救的尝试失败了,因而他最终悲愤地选择了用死亡这一极端的方法来实践自己的论证。

二、作品举例分析

海子作于1987年的《日出――见于一个无比幸福的早晨的日出》 :

在黑暗的尽头/太阳,扶着我站起来/我的身体像一个亲爱的祖国,血液流遍/我是一个完全幸福的人/我再也不会否认/我是一个完全的人我是一个无比幸福的人/我全身的黑暗因太阳升起而解除/我再也不会否认/天堂和国家的壮丽景色/和她的存在……在黑暗的尽头!

在海子的诗歌中,这首诗算是比较好读的一首了。初读可以体会到这首诗洋溢的幸福感,满满的似乎将要溢出来。海子在这首小诗中,一直用重复渲染的手法强调诗人见到日出景象时的“无比幸福”和“完全幸福”,日出的金光从天边发散射出,其中几缕阳光降落到了诗人的额头,便能让诗人感受着“完全”的幸福与温热的光明。

但是仔细品味,诗人却用“我再也不会否认……”这样的句式、带有比较明显负面性暗示意味的句式,把他在“黑暗”中,内心经历过的曾无数次的“否认”和挣扎给表现了出来。“我全身的黑暗因太阳升起而解除”,看似温暖幸福的画面,却隐藏了诗人试图撕裂痛苦的背景。日出与日落总是轮回更替的,每天都有日出,但能解除诗人无尽黑暗之苦、带给诗人无比幸福之感的日出却不多,所以诗人歌颂这一日,而这样的歌颂听起来却更显凄凉。然而这一日的太阳升起,解除黑暗是也只能是暂时性的,竟然是构成诗人生命中无比幸福的时刻。这种瞬间的温暖光明与长时期的“全身的黑暗”,很好的揭示了诗人苦苦追寻生命意义的经常性的心灵痛苦。这首诗表面的幸福激动,与诗人内心被黑暗笼罩的疲惫、焦灼,构成了诗歌强烈的戏剧性反差,使得诗歌具有一种更强的感染力。

三、小结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诗坛上,诗人海子及其诗歌都显得与当时的时代环境格格不入,作品缺乏时代气息,或者可以说作品与时代几乎毫无联系。从中国新诗的广阔范围来看,海子及其诗歌也显得突兀。而就其本身作品而言,他独特的、天才般的表现力,使诗作闪烁出一种光芒。海子以其极为鲜明的个人生活印记为标志,沉醉于自身的梦想与希望中,抒写他个人及人类生命存在本身,鲜明的艺术魅力无可复制。从这个意义上,海子的诗歌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力量。

关于幸福的诗歌范文第2篇

在以往的诗歌教学中,我也尝试过多种教学方法,但采用的大多以引导讲解为主,可是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这种方法不是很合理。首先要讲解诗歌必然会用到提问法,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即老师提问题,学生来思考、讨论、解答,或者学生提问老师解答等,这样的问答模式会打破诗歌原有的韵味,将诗歌肢解成一个个的片段,难以体会作者完整的内心情感;其次讲解诗歌时往往会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向我提前预设的思维靠拢,如此将使学生对诗歌的感受同一化;再次用这种教学方法也会使学生逐渐养成被动等待、过分依赖老师引导的习惯,如果给一首诗让学生自主解读,大部分学生仍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

后来,在新课改理念的支持下,我在诗歌鉴赏的教学方法上做了新的尝试,终于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认为赏析诗歌重点在于反复的品读和整体的感悟,也就是将诗歌作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结合意象、发生联想,在多次的诵读中,自主感悟。例如:今天在高一八班给学生介绍了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要从精神层面理解这首诗是很难的,学生不一定能接受,所以我将目标调整为“走进现代诗,感受反衬和对比的艺术效果”。(目标先不给学生介绍,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本堂课主要采用四步诵读法,在朗读中感受诗歌所渲染的氛围,流露的情感。

一读:读准字音,请学生整体诵读一遍,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读完后,我并不加以点评,而是请学生自主品味一遍诗歌,看能读出什么感觉(老师并不需要问他们都读出了什么感觉,只要学生自己知道即可),自主读完后进行第二次集体诵读。

二读:读出节奏。第二遍的诵读较之第一遍而言,更有节奏感,朗朗上口。此时老师应指出两次诵读的区别,给学生及时的肯定,让他们在两次诵读比较中发现第二遍诵读的优点,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诗歌内容的兴趣。

三读:品味幸福。这次的集体诵读中,我发现个别学生在诵读的时候,脸上开始洋溢着愉悦的、幸福的表情,我及时进行表扬。此时,更进一步提出读诗时需要加想,以联想带动眼神和表情。比如“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眼神有由近到远的变换,读“每一座山”时,眼睛看向远处,似乎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山脉,眼神深邃,读“温暖”时眼神温柔,语调舒缓。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请学生自己尝试着加想和表情诵读,充分感受诗中洋溢的满满的幸福感。

当大家都沉浸在幸福、快乐的氛围中时,我适时的引入海子的相关资料:

海子,在农村长大,他是一个天才, 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学生惊叹),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他目前在我们眼中是辉煌的,可他曾长期不被世人所理解,他疯狂、固执却又高傲,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说他心如处子一点也不为过。他经历了七段不同的爱情,在情感的进出中却又始终无法得到超越,一面是对精神上自由、美好、圣洁的追求,一面是躯体所要接受的残酷、污浊的现实(他所认为的),理想就像那大海上的海市蜃楼,美丽却又飘渺,总是和现实那么的遥远,他迷茫、困惑、纠结,1989年1月他写下了这首“幸福”的诗, 3月在河北省山海关卧轨自杀。(学生惊愕)

死,有许多种方式,为什么他选择了这样一种残酷的方式死去?学生稍作斟酌,有同学说道:“这种死法是很残忍,卧轨而死不留痕迹,也许他想让火车带走自己的一切,包括肉体和灵魂,给这尘世不留一点自己的躯体。”有同学说:“他不想在这尘世间留下自己的躯体,想乘着火车永远的追风而去,享受灵魂上的自由。”大多数学生表示认可,我给予肯定,请同学们重新读诗,品味海子的感受。三分钟后,请大家重新思考,全诗所流露的幸福跟前几遍读时的感觉还是否相同,从哪些句子或者词语能感受到?学生们一下就说出来起初读诗时那种幸福是快乐的、甜蜜的,现在读来,诗中的幸福是心酸的、苦涩的。诗中有两句很明显,一是反复说“从明天起”,那言外之意就是说今天我不幸福;二是“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三个祝愿都是祝愿别人在尘世获得应有的幸福,而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别人与自己的对比中展现了诗人的固执,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学生的感悟和解读很精彩,对比和反衬他们一下子都理解了)

四读:读出情感。作为老师,此时我发挥自己诵读表演的优势,给学生进行诵读展示,在当时的场景之下,我也被海子感染了,尤其读到最后一句时,似乎看到了那个卧在火车轨上静静等待的灵魂,我的声音嘶哑了,泪水流在了心里。(学生也被我的诵读所感染,真正体会到了在情感驱动下的诵读的魅力,掌声持久不断)

关于幸福的诗歌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海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多主题表达

提起海子,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1964年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的“麦地之子”,这位于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至龙家营之间的一段火车慢行道上卧轨自杀的“诗歌王子”,以短短的七年创作时间为我们留下了几万行优秀的诗篇,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永恒的遗憾与困惑。如一颗流星,海子以惊世骇俗的方式走完了自己悲壮的一生,在一瞬间照亮了诗坛的沉寂,随之又引起了诗坛的喧哗与骚动。十多年来,关于海子的死以及他留下的一些优秀诗作,引起了诗坛长久的争议。随着这些争议的掀起,海子及其诗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铭记,并一直广为传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其中最为优秀的代表,还入选了高中语文教材。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因其离海子自杀时间只两个多月,所以一直存在较多的争议。本文笔者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该诗的主题,旨在揭示该诗的多主题倾向,以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和读者。

一、对失恋感伤情绪的深情咏叹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1989年1月13日,距海子卧轨自杀只差两个多月的时间。根据张应中先生的推断,构成这首诗的起因可能是海子不成功的初恋。“海子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期间与女生b发生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1986年分手,b于1987年毕业后去了深圳发展。海子虽然与初恋女友结束了恋爱关系,但仍保持着友情性质的通信往来,特别是海子去世前一段时间。”[1]张应中先生还在文中列举了海子在这前后期间所写的诗歌加以佐证:“第一首《遥远的路程》(1989.1.7)说:‘我站在元月七日的大雪中,还是四年以前的我’,‘四年多像一天,没有变动’,四年前的一九八五年初,海子与b正处于热恋之中。第二首《遥远的路程》(1989.1.22)说:‘我坐在水上给你写信’,(《折梅》1989.2.3)又说:‘寂静的太平洋上一封信’,‘是她写给我的信’”。[2]根据张应中先生的推测,再结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把它理解为一首爱情诗无疑是比较确切的。不难看出,该诗所表现出来的感伤情调正可以作失恋解之。“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诗人经历了失恋的阵痛,终于想从失恋的悲伤中站起来了,终于想重新追寻自己的新生活了。或许,诗人是因为物质的贫困导致的失恋,诗人通过这“一劫”,终于悟出了物质生活的重要性?因此才开始准备试着放弃自己以前浪漫的玄想,开始准备“关心粮食和蔬菜”?海子从小生活在农村,经济贫困让他饱受了饥饿之苦。即使参加工作了,依然监守着贫困。在执教政法大学期间,诗人曾因为无法满足母亲索要80元肥料钱的要求而发愁(见燎原《扑向太阳之豹——海子评传》)。正因为物质贫困,海子才想到要在尘世中获取幸福。因而,诗人在第二节热情洋溢地写道:“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由于诗人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因而他获得了短暂的幸福与满足,这瞬间的安慰让单纯的诗人欣喜若狂,竟然想把“幸福的闪电告诉每一个人”。显然,这些幸福的感觉是诗人心态放松之后的结果。在第三节,诗人还是抑制不住心中喜悦的冲动,甚至想“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甚至打算祝愿自己的“情敌”(“陌生人”)与前女友“终成眷属”。然而,诗人终究无法走出失恋的阴影,这一切达观与快乐都不过是他自己的“虚设”,这只是他在“下决心”的时候心中的意想而已。诗人不可能忘掉那份逝去的恋情,就像他不可能获得理想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样。尽管他要自己强作欢颜,可他的内心却是极端的痛苦,所以,诗中这些看似快乐的语言与心态不过是忧伤之情的另类表达罢了。这有点类似于诗歌中常见的“以乐写哀”的例子。

二、对孤苦生存境遇的有力揭示

海子被文学史家定位为“后朦胧诗”的主要代表之一[3],他早期的诗歌清新透明,后期的诗歌却十分的晦涩难懂。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是其后期诗歌中最为好读的篇章。在海子的心中,一直存在着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的精英意识,试图拯救这个世界。他说:“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就是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 [4]他还说:“我要探讨的是,在时间和生活中对于神的掠夺是不是可能的?!”[5]在海子的心中,似乎有一个农业帝国,那里山明水秀,给人以无限慰籍,因而,他早期的诗歌中无不充满着“天空”、“土地”、“村庄”、“麦子”、“农妇”、“风”、“夜”、“月亮”、“大海”等意象,早期的作品是“以浪漫主义为底色的生命意识和乡愁意识。”[6]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海子所向往的“农业帝国”在现实生活中不堪一击,不得不宣布破产。因而,诗人长期以来的精神信仰也不得不宣告破产。由此以来,诗人心中便深感极度的空虚,生存境遇也随之孤苦起来,诗人一度所向往的远离尘嚣的美好生活与世俗所拥挤的现实相去甚远,他一直企图摆脱尘世的羁绊与牵累,可尘世却对他穷追不舍。根据海子的好友西川介绍,海子在政法大学期间,一直孤独地生活着,他“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在离开北京大学后的这些年,他只看过一次电影……”[7]然而,诗人毕竟不能免俗,他所居住的地方本是一块世俗之地。诗人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中,以反讽的笔调,在看似快乐的叙述中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哀伤与绝望的情绪。开篇时,诗人写道:“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诗人为什么要“从明天起”而不“从今天起”呢/?显然,此时的诗人心中还充满着矛盾与困惑。因为他从明天起打算做的那种“幸福的人”,并不是他心中最想要成为的那种人。他需要的幸福不是尘世之中诸如“喂马,劈柴”之类的日常生活,也不是诸如“周游世界”的物质享受,也不是诸如“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的浪漫情绪,而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那种精神的超脱。显然,诗人所追求的幸福在现实之中是注定要碰壁的。因而,他也只能用语言幻想自己能够获取到“超物质”的超凡脱俗般的“幸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借此表现自己不愿流俗,愿永葆精神的绝对洁净美丽的超越情怀,从而有力的揭示了诗人孤苦的生活现实和生存境遇。

三、对人类存在价值的终极追问

文学(诗歌)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始终负载着一定的文化意义。它既要揭示人类的生存境遇,又要对存在作出终结关怀,扣问人类的生存意义。海子正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体现了他对人类生存价值的终极思考与追问。

在阅读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时,我们不妨放开眼界,把该诗看成是诗人对人类存在的一个隐喻和象征性的描写。“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该诗的前两节,诗人为我们展示的不过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在这些场景中,不仅有物质的感官享受,还有友情的温暖。这一系列的生活场景,或许是诗人一直不曾具备的,这是多么和谐生动的生活场景!在对这些场景的描绘中,诗人海子饱含深情的歌咏与描绘的,其实并非是世界个别具体的幸福生活,而是人类所向往的理想境界。诗中的“我”,在此时是人类的化身。诗中的欢乐也是超越了“小我”而上升为“大我”立场的欢乐。诗人此时成为了人类的代言人,他站在人类的高度来关注我们所应有的“幸福”。然而,这样的“幸福”在哪里呢?很显然,在尘世中,更是在我们的想象中,在我们对别人(自己)的祝愿之中。因此,诗人热情洋溢地写道:“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在这里,诗人表面上是在“愿你”,事实上诗人也是在“愿我”,“愿我们自己”,只不过,这样的愿望难以实现罢了。于是,诗人不无失望地安慰自己:“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在失望(绝望)之中,为自己描画了一幅美丽的 “乌托邦”,为自己设计了一个理想的“桃花源”。就是这样,诗人以婉曲的笔调,感伤地摹写出了人类的美好愿望,又随之把它轻轻地否定和毁灭。但是,正是在这样的美好愿望的生生灭灭之间,人类社会得以向前发展进步,人们也在希望与失望之间,“痛并快乐着”生活。——人们渴望的幸福,看似切近,实则遥远。它仿佛在你眼前,然而,又永远不会真正地兑现。它能够给你的,或许只能是永远的在自我安慰与追寻中得到精神上的抚慰。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诗人巧妙地用一系列象征意象营造了优美的意境,充满了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忧虑与祝福,充满着对人类生存价值的终极思考。

后记: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确,对待任何事物,换一种眼光和角度,所得的结果也就大为不同。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亦然。文学(诗歌)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除了表现美,抒发感情以外,还要表达一种“思”——它要给人以启迪。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它能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在满足感官上的享受的同时,获得思维上的启示与精神上的提升。而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恰好是具备这样的高度的。

 

参考文献:

--------------------------------------------------------------------------------

[1] 张应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索解》,载《名作欣赏》2002年1期。

[2] 同上。

[3] 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第518页,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 西川编:《海子诗全编》之《海子简历》,三联书店1997年版。

[5] 海子:《沙漠》,见程光袆主编《海子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关于幸福的诗歌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职教育 现代诗歌 学习方法

一、现代诗歌和中职学生

现代诗歌的特点是:一是形式是自由的;二是内涵是开放的;三是意象经营重于修辞,我们的理解是内容上是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思想上写出动人的情意;格式上要分行。中职学生都是青年人,符合现代诗歌的前两个特点,具有青年人的朝气和活力,我们相信只要在意象和手法上加以适当指导,中职学生就能学好现代诗歌。

二、中职学生如何学好现代诗歌

相对古体诗歌而言,现代诗歌以手法之多样、表现力之丰富和意境之高远似乎更难教学,这成了很多教师面对的颇为棘手的难题。然而,我们相信,百仞之山,取之有道,凡事都应有其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以为,现代诗歌教学应做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第一环节:以诗歌背景为基础,把握解读诗歌的切口。

中职教材中所选编的现代诗歌大都是篇章不长,文词明白,学生比较容易看得懂的,正因为这样往往就容易只读到它的表层,而忽略它的内涵。要让学生能够解读诗歌的内涵,对作品背景的了解必不可少,这是正确解读诗歌思想的关键。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同时,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成立。1925年秋,自韶山到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军阀赵恒惕要逮捕,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去橘子洲头,游岳麓山。事后作《沁园春・长沙》追怀曾经的学习斗争生活。曾于1911年至1923年间在长沙求学和进行革命斗争,并经常与同学战友游览岳麓山,在湘江游泳。如果我们只是局限于“长沙”这个词眼,着眼于风景,突出祖国的大好河山,或是着眼于人情,突出人文关怀,则都是片面的。我们只有了解这首诗的背景,才能更好地了解诗歌的主题。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相关背景作铺垫,对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诗歌中的形象和思想的把握都起着很大作用。这只是个开端。现代诗歌教学的重头戏还在于诗文的品读过程。

(二)第二环节:以朗读和背诵为主要手段,把握诗歌的主要内涵。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尖端。现代诗歌的语言精练、形象、富有音乐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诗歌句式均匀整齐,回旋往复,一唱三叹。指导诵读时,不但要学生读准字音节奏,而且要吐字清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把作者用音乐般的语言表达的对母校的深深眷恋之情“读”出来,“背”出来。即使如此,由于每个学生的审美角度与表达方式不尽相同,诗歌诵读就应允许个人对其节奏与韵律有不同理解,应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得意的方式诵读,而不可“框”在一个规定的架子里遭受折腾,造就矫揉造作的“异口同声”和“整齐”,有违人性。郑敏的《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这首诗描绘的是随处可见的农村生活景象,触发一种不同寻常的诗情,深刻的哲思蕴涵在诗的形象之中,从中我们体会到浑厚丰富的思想感情。

诵读是赏析诗歌的重要依托,是诗歌意境解读的物质条件。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将学生引向诗歌赏析。

(三)第三环节:以思想感情为关键点,体会诗歌深层的意蕴。

可以这么说: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作者的感情体现在诗歌里,诗歌的感情融汇在字里行间。以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思考问题,一定要把握思想感情。比如诗歌中幸福生活的图景由三方面内容组成:“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思想感情是海子的幸福是自食其力的生活、自由闲散的生活、隐逸诗人的生活,是精神的,与常人的幸福观不同;比如要做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从明天起”,而不是“今天”?思想感情是海子有过幸福生活的热望,却没有实现这种希望的勇气。“从明天起”,才做幸福的人,那么今天呢?今天只能是暗淡,只能是孤寂,只能是痛苦;比如如何理解“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思想感情是“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将自己阻隔在尘世生活之外。自己仿佛是一个圣者,只是祝福尘世人获得尘世的幸福,自己则超然世外,不愿享受尘世的幸福,绝不与尘世妥协。这正是海子自杀的重要原因。诗人的这些浓烈的情感,无不在诗中的用词之间显现。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体味作者从字里行间流露的跌宕的情感波澜,体味诗词深层的意蕴。

要指出的是,诗歌既是“言志”、“言情”的载体,其语言内涵更是丰富复杂的,所谓“诗无达诂”,解读其中的“志”与“情”时应在“体情”上有主观见解。清代的王夫之说:“诗人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现代诗歌教学的鉴赏品味应建立在学生自我思考的基础上,使“诗人心中之诗”最终成为“我心中之诗”。诗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诗歌内涵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体验,也许创造性的火花就此迸发。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一题目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在生活中遭遇到了艰难困苦等不幸。诗人写这首诗时正遭流放,正处在不幸的逆境之中。每个学生在生活中有不同经历,但可能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坦然面对生活的无奈,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被生活所欺骗过。

(四)第四环节:品位诗歌的意境,总结诗歌的艺术特点。

所谓“有意无境不成诗”。“境”即形象,戴望舒的《寻梦者》:“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梦、花、大海、金色的贝、冰山、瀚海等都有象征意义,要弄清楚意象的象征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只有引导学生走入诗歌的“意境”,才能真正意义上品味出作品的诗美,从而切实培养艺术鉴赏力。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寻梦者》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把传统诗歌的意象、类似于民歌的夸饰、复沓和意象朦胧的现代象征手法不露痕迹地结合,表现诗人身处理想失落的现代社会,不愿舍弃、却又无力追回的挣扎的无奈和哀伤。如“寻梦者”、“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旱海”,当“梦开出花来时”,他已经“鬓发斑斑”、“眼睛蒙”,执著的追求精神寄予在众多的朦胧的意象中,在一种类似于民歌的诗歌形式中,表达得既明白又蕴藉,既清楚又朦胧。

其二,用亲切的日常口语说话的调子,将复杂化、精微化的现代人的感受含蓄地表达出来。语言明白如话,但显然与民歌不同,表达的思想情绪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现代人追求理想的执著的情绪的表达是清楚的,但追求中的疲倦和感伤又是迷惘的、朦胧的、含蓄的,这种既明朗又迷惘的风格,适合于表现现代人矛盾的心绪。

诗歌品赏过程是需要思维的,而思维是允许开放性的、有个性的。须注意,开放式的解读不等于随意的解读,而是切近原意的解读,应尽量减少曲解原意的误读。品位诗歌的意境,总结诗歌的艺术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抓住诗歌的闪光点,更好地把握诗歌。

读诗、品文只是在“学”的层面,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让学生能用语言表达生活。现代诗歌的教学亦应抓住这个根本,由学至用。

现代诗歌对于一般学生而言,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从感情意蕴的角度来说,都是无从下手的,更不用说中职学生了。中职学生无论从年龄还是从情感角度出发,都具备学好现代诗歌的条件。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用诗歌的语言感知生活、表现生活,哪怕是学习成绩不好,表现出的无奈;哪怕是日常纪律的繁琐,表现出的顽劣;哪怕是因为恋爱失败,表现出的不成熟,等等,都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撰写出来。从容易的内容开始,从简单的地方开始,我们要相信只要以身作则,带领学生勇敢地尝试,即兴写诗,那么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曾经为学好现代诗歌和写好现代诗歌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关于幸福的诗歌范文第5篇

一、综合理解“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和“关注粮食和蔬菜”两组意象所表达的内涵

设问1:“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这一组意象中,三个情景各自独立,互不关联,但它却显示着,诗人想喂马时就喂马,愿劈柴时就劈柴,要出去游玩,就出去游玩。这样的生活,是个怎样的生活?【独立自主,自由自在】至于“周游世界”,无论在时间安排上,还是在活动空间上,都为诗人提供了更大的什么?【自由度】这一组意象看似毫无联系,实则贯穿着一个主旨,这个主旨就是涛人的热切向往与真诚的追求。诗人的追求是什么?【自主自由】

教师总结点拨:诗人开篇直言要“做一个幸福的人”,怎样才算是一个幸福的人呢?作为一个诗人,他首先追求的便是精神上的自主自由。自有阶级社会以来,追求自主自由,便成为千百年来多少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自由,毋宁死!”“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涛人所追求的幸福的这一深刻内涵,通过这一组意象的组合,形象具体,朴实而又简洁地表现了出来。

设问2:诗人把追求自主自由作为人生幸福的第一要素,这是一种精神追求。但诗人也是人,他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因此,作为幸福的基础,或者说,作为幸福的完整体现,还应需要什么?【生存必需的物质条件】我们看看诗中是如何表达另一层意思的?【关注粮食和蔬菜】请注意,这里用了“关注”二字。“关注”表达的是什么意思?【非常重视,因而十分关心,密切注视】“粮食和蔬菜”是具体意象,仅仅是指粮食和蔬菜吗?比方说,文天祥诗句“留取丹心照汗青”,其中“汗青”也是一个具体意象,这个具体意象指的是在竹简上刻字,后以此代指史书,诗句中则指的是历史。让自己的爱国之心,不屈之志,彪炳史册,光耀千古。我们把“粮食和蔬菜”这一意象扩而大之,概括上升,应指什么?【物质生产和生活】

教师引申点拨:我国自古以来,便有“民以食为天”之说。《战同策》里记载赵威后接见齐国使者,首先探问的便是收成如何,而后才逐步问到齐王怎样。无论何朝何代,要保江山稳同,社会安宁,首先必须解决吃饭问题。中国历来以农立国,解决亿万民众吃饭问题,也就成了中国历代政府第一要务。所以诗中“关注粮食和蔬菜”,既是个人幸福不可或缺的要义,更是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人类都必须关注的大事。诗人所表达的幸福理念,真可谓朴素实在而又意味深长。

设问3:将上述两组意象综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所追求的幸福,包含哪两个层面?【精神上的自主自南,物质上的生存必需】

教师概括点拨: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精神追求,追求精神上的自主自由,是人生幸福的第一要义。而人作为一个自然的存在,又不可能脱离一定的物质条件。因而,满足生存必要的物质需求,则是人生幸福的基础。鲁迅先牛的小泌《伤逝》对此有深刻的揭示。子君冲破封建礼教的藩篱,勇敢地与涓生相爱结合,可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没有保障,尤其是子君经济无法独立,他们的爱情婚姻以凄惨的离散悲剧而告终。

二、从诗作整体构思上理解“我有一所房子”的内在涵义

设问:“我有一所房子”,是诗中创设的另一个重要意象,这个意象真的是说我有一所实体的房子吗?【它应该是一个具有比喻、象征意义的意象。】如果它是比喻,比的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大胆地去推测。但从思维逻辑的角度,我们的推测应该有理由,有根据。这理由,这根据,从何而来?这当然只有在诗中去寻找。胡适有一个探求学问的名言,叫“大胆猜测,小心求证”。怎样去求证?我们必须着眼涛作整体构思,不妨将整首诗中相似的诗句加以比照,在比照中去发现,去印证,从而去另外其象征意义。【通过对相似诗句的比照,我们发现,第一段结尾与第三段结尾句子相似,其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完全一样,所不同的是,第一段“我有一所房子”,第三段换成了“我只愿”。一比照,内中的秘密便浮出水面。“一所房子”一“只愿”。显然,这所“房子”不是实体的房子,而是一种心愿,一种情怀。“房子”便是“心房”。】

教师点拨推进:经过探寻,我们发现“我有一所房子”,讲的是我有一种情怀,一种心愿。这情怀,这心意又是怎样的呢?诗句又创设了两个相关的意象,对此作了注释:这所房子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也就是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对“心房”内蕴的外在表征的捕绘。那么,这两个意象的内涵又是什么呢?

三、在把握全诗的内容结构的基础上,理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内在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