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生课堂常规细则

学生课堂常规细则

学生课堂常规细则

学生课堂常规细则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课堂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238-01

信息技术课在许多学生和家长眼里被视为"副课",很多学校甚至只有一名教师任教信息,没比较,没压力,导致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养成了随意的课堂教学行为习惯。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不仅学生没进步,教师本身也处于一种永远无法提升的境地。因此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有必要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良好的课堂教学习惯。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信息技术教师良好课堂教学行为习惯的养成?

1.制定信息技术教师课堂行为规则

从事信息技术教育也有五年了,也听过许许多多的信息技术课,有专家的观摩课,也有普通一线教师的常规课,或许是受信息技术课本身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环境的影响,我们常常发现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课堂行为习惯无法控制,包括教师和学生。最后导致,甚至有的信息技术教师上课就是放任自流。我也常常思考怎样让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得有趣有效,在绝大多数老师抱怨学生“不听话”的同时,我觉得信息技术教师也要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习惯,并且从以下两项重视:一是强化规则习惯意识:二是重视规则训练。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是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些信息技术教师等到要上公开课了,开始再三强调学生课堂上要怎么怎么做,在自己的教案中也写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改怎么怎么做,但是真到实战了,却常常手忙脚乱,暴露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就是信息技术教师平时养成的不良课堂教学习惯,根深蒂固。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行为中就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些教学规则:一是影响课堂教学的行为绝对不能有;二是信息技术课堂必要地课堂教学行为必须要做;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可以根据情况实际情况去考虑是否做。强化教师课堂规则意识,对形成良好的课堂习惯很有帮助。

2.注意课堂仪表形象

必须在教师日常的仪表、言谈举止上,也是学生最擅长模仿的方面为人师表。教师一走进课堂,还没等开口讲话,你的仪表就已经引起学生的注意,早已向学生说话了。试想,一个打扮时髦、珠光宝气的教师和一个衣着得体、朴素大方的教师站在庄严的讲台上,学生会有何感想?会给学生带来何种影响?要知道,小学生还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还停留于模仿阶段,且模仿力极强,郭沫若就曾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象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再设想,一个衣着整洁,精神饱满的教师和一个邋里邋遢、萎靡不振的教师站在学生面前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就说:“从口袋里掏出来揉皱了的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了。”因此,一个不修边幅,不讲卫生的人,绝不是合格的老师;一个萎靡不振、消极颓废的人只会将冉冉升起的朝阳变成沉沉的落日……

3.注意课堂教学中的细节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机房教学是天天必做的事,我们要求学生进机房要穿鞋套,但是却很少看到信息技术教师自己穿鞋套,在一次全国信息技术观摩课中,我看到一位获全国信息技术优质课一等奖的女教师,她在借班上观摩课时,我无意看到她穿了鞋套,随后和她交流中得知这是她的习惯:进机房穿鞋套。是习惯?是态度?还是良知?反正当时我因为感动而敬重他。将课堂规则内化为习惯,这种习惯就是教师的课堂道德。这也许也是这位教师能走向全国的原因之一。

细节决定成败,或许这个过于果断了,但是良好习惯的形成需要从细节做起,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课堂规则中的许多细节往往是影响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一堂成功的信息技术课牵涉到许多课堂细节的问题。细节决定成败,勿以细小而不为!那么何为课堂教学的细节呢?

学生课堂常规细则范文第2篇

我们第一中学始建于1984年,是一所全日制农村普通初中,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一线专任教师66人,学历合格率100%,学历提高率达92%,中高级教师40人,其中拥有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5人,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4人;有三个年级,16个教学班,现有在校学生667人。2019年开学以来,我们以科研课题为引领,全力打造高效课堂;以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示范校为目标,切实提高整体队伍建设水平;以全面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为重点,真正凸显依法治校的时效性;以创建标准化学校为突破口,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以落实责任制为手段,坚持安全和稳定工作常抓不懈;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为契机,抓好三乱治理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可以说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现将这阶段学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几项重点工作的简要回顾

1、以组为单位,围绕各课题组研究的核心,开展了主题汇报课、研讨课活动,把课题研究和实际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创设了全面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氛围。

2、按照局党委和镇党委的部署,我们学校党支部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了把活动推向高潮,我们还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大手拉小手”活动。

3、按照义务教育办学标准的要求,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在反复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善了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及相关的考核方案和评比细则,并已形成汇编。

4、以创办德育特色学校为重点,突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在强化管理,开展常规活动的同时,还全面开展了“创建节约型学校”活动。

5、落实国家、省、市治理三乱工作会议精神,制定方案,完善制度,落实包保,层层签订责任书。

6、坚持安全和稳定工作常抓不懈,经常开展安全教育、安全演练等活动。

7、历经多年多方努力,我校综合办公楼、食宿楼工程4月中旬全面开工,预计暑假开学投入使用。

二、 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些做法

1、 教材研究工作旗开得胜

历时6天,分两个阶段进行的教材研究工作,我们按照《扶余市教育局2019-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教材研究安排意见》的布置,本着务求实效,提高质量这一原则,我们首先制定教材研究工作方案并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在认真组织政治、业务、法律、安全等学习、辅导、研讨的基础上,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制作一周教案;还组织召开了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通过了学校各项工作计划,制发了学校工作运行表、教学历和学校精细化管理方案、制度及相关的考评细则;特别是我们重点落实了控辍包保责任制,全员家访,重点包访,把学生流失率降到最低程度。经过学校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相关部门的精心组织,经过各位教研组长的通力合作及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圆满地完成了教材研究工作的各项任务,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教育教学管理全面到位

学校在完善教学精细化管理各项制度的同时,还制定了《备课规则》、《上课规则》、《作业设计及批改规则》、《辅导规则》、《考核规则》、《复习课规则》、《试卷点评课规则》、《集体备课规则》和《教学质量奖惩办法》等,这不仅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且各项细节工作有章可循。使每位教师都能认真履职尽责,真正实现堂堂清、天天清。为了强化教学工作过程管理,学校还完善了《课堂教学评价表》、《教案制作评价表》、《作业批改评价表》、《辅导评价表》和《质量验收评价表》,对过程性工作实施定期或随机量化考核。业务校长、教导主任尽职尽责,认真考核,并记好每一次检查考核记录。为了强化骨干教师管理,我们完善了《骨干教师管理制度》,给他们压担子、搭台子、结对子,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为了切实强化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我们校长、业务领导还经常做业务讲座和听课报告,整体都是围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核心。为全面打造高效课堂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3、中考复习备考紧锣密鼓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因此我们把抓好毕业班复习备考工作,当成本学期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学初,业务校长王志远就深入课堂进行调研听课,针对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召开了第一次中考备考工作会议,在分析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导主任王世忠就如何制定复习计划,如何提高复习课效率讲了具体意见。3月14日,召开了中考百日奋战誓师大会,校长刘晓峰做了题为《顽强拼搏,务求高效,全面打赢中考攻坚战》的动员讲话;王志远校长就如何制定复习计划、选择复习方法、科学利用时间、提高复习效率讲了明确要求;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分别作了表态发言。5月4日召开了有家长代表参加的毕业班师生考前动员大会,会议落实了局里的中考招生工作会议精神,还对考前抓好总复习做了明确部署。

学生课堂常规细则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育课常规 教学效果 圆满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A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课堂常规是体育课上教师和学生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是广大体育教师经过长期的实践成果,是宝贵的经验,更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采取的的程序性工作。

教学常规主要包括课前准备工作、课中常规以及课后总结等多个环节,是根据体育课的特点、教学规律、原则而提出的应遵循的教学规定,是组织教学、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有力保证,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良好学习态度、习惯的重要途径,常规具体如下:

课前常规:教师提前到上课地点,检查场地、器材,排除隐患,并安排学生准备教具。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随堂见习生或布置不能集体进行运动的学生适当的运动。

课中常规:整队,检查出勤人数。随后宣布本次课内容任务和要求。学生上课时不得迟到早退,有事必须课前请假,病事假要有假条,否则按旷课处理。迟到者,要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在教师的允许下方可入列。学生上课着运动鞋、运动服,不得随身携带有碍运动安全的物品。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产,对场地、器材、设备不得损坏。

课后常规:下课后,教师要清点器材,并了解归还情况,以利于下次课的正常进行。课后教师应主动征求学生意见,写好课后小节,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对缺课学生及时进行了解,弄清原因,及时教育。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施有效性学习的纪律要求,因此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课前,教师在课前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怠慢,要勤查教学设施是否安全等有碍于课堂教学的因素,并能够及时处理,并做好事假、病假以及旷课、见习学生的登记,尽量避免浪费上课时间。

课中,体育教师必须严格执行课堂常规,不能丝毫马虎。例如:课的开始部分,体育课也需要一个好的开端,凡事开头难。通过提前的集合、队伍的整理,体委的报告,让学生逐步的形成有纪律、守时的习惯,绝对不能一带而过,站要有站样,行就要有行的摸样,并且教师本身要身体力行去实践,决不能吊儿郎当。身教重于言教,以良好的教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去影响学生。特别是在闷热和寒冷的天气以及上室外课的时候特别需要体育教师这样做,要求学生做到的,体育教师一定要先做到。要把课堂的管理做前、做细,同时也避免学生在集合过程中不良行为的发生。实践也证明,学生是喜欢这样的老师的,教师要做好详细的记录,要让学生明确老师是很严谨的,这个老师不好“欺负“,长久下去,学生的自律性就会有很大的提高,教学也会顺利的开展。反之,学生就会不以为然,时常逃课,行为不端,进而荒废了自己,也鄙视了老师。

我们体育教师上课必须遵循体育教学的原则、规律,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课中体育教师在此之上要切实注意场上的每位同学的安全问题。体育课堂是开放的运动场,要杜绝学生的运动伤害,作为体育老师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学生体育课活动的安全教育。每节体育课都必须做好充分的、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严格课堂的纪律,安排好保护与帮助,明确活动的规则,密切观察学生的情况,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技术水平。教师不能有半点马虎,更不能存在丝毫的侥幸心理。

下课时的整队以及及时归还器材等都是锻炼学生自律、守信的方式,因此教师要作有心人,要策略地予以培养。

课下,体育教师能够和学生互动,并做好总结,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并针对不足及时的调整策略,避免无效的教学行为,进一步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我们的教学水平才会不断的提高。

总之教学常规是常态稳定的、是严肃的。教学常规是一堂好课的基础,因此要持之以恒的践行。体育课常规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它既可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作风和行为习惯,但要真正做好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经常地、耐心地宣传教育。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充实、提高。在具体执行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自觉养成习惯,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自己更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赏罚分明,持之以恒,必有良好的效果。

教学常规要始终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是上课质量形成的最重要一环。作为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要坚决一贯地执行教学常规,只有在有良好的常规纪律保障的前提下,一堂优质体育课才可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青海杨发德《体育课教学常规浅谈》

学生课堂常规细则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学游戏;特征;原则;建议

一、数学游戏的定义

游戏之于教育的价值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世界通过游戏展现在孩子面前,而人的创造才能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没有游戏也就没有充分的智力发展。”数学游戏就是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的活动。下面详细介绍了数学游戏的具体特征,便于教师更加准确地选择教学方法。

特征一:数学游戏需生动有趣。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游戏规则,认真布置游戏道具,力求把抽象的、陌生的数学知识与新奇的、活泼的游戏相结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孜孜不倦的探究真知的精神。

特征二:数学游戏需具备一定的数学难度。数学游戏引入课堂的目的是探求数学知识的本质,这也是设计游戏时的中心点。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时需关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糅合恰当的新知识,激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体味游戏中的数学原理。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并非是学生对教师传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依据其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主动构建。

二、数学游戏融入课堂的原则与方法

1.在游戏情境中融入教学目标

在游戏中掌握数学知识,其实就相当于将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巧妙地转化为课堂游戏的规则与流程,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从游戏中自主探求新知。例如,“克与千克”中的几个游戏环节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数学上的质量单位,感受在总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单位质量与数量的关系,理解相对重的物体一般用千克、相对轻的物品一般用克等知识,借助游戏来掌握新知识要比教师的口传心授印象更为深刻。

2.教师引导性原则与学生主体性原则相结合

教师必须对游戏的流程与规则进行细致设计,这也决定了教师的引导者角色,如在课堂实录中从“掂一掂”到“称一称”就是由直觉感知到量化体验的过程,这是教师借助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的引导;而学生是游戏的主体参与者,只有学生被数学游戏的趣味性吸引,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

3.游戏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根据皮亚杰的教育理论,小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即儿童的思维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而且进行的运算是零散的,还不能组成一个结构的整体、一个完整的系统,所以教师在设计对应的数学游戏时一定要注意从现实生活出发,提炼关键的数学知识,并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熟悉新知。以“千克的认识”为例,其中“掂一掂”环节就是帮助学生从感官直觉的角度认识千克,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轻重感觉提炼出数学思维中的质量单位;“称一称”环节是直接借助电子秤让学生感受物品的质量,加深学生对数学新知的掌握,同时电子秤又是生活中的常用工具,正可谓“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三、数学游戏进课堂的建议与反思

1.避免数学游戏的华而不实

数学游戏的引入旨在让学生更有热情地探求数学知识,更好地理解生活中数学与课本中的数学的联系。

2.数学游戏要由浅入深,难度适宜

教师在设计数学游戏时要制订适当的游戏难度,让学生不仅在探索中收获新知识,也要收获成就感和自信心,让学生形成勇攀数学高峰的精神。

在进行数学游戏环节,教师要详细地向学生解释游戏规则,设置相应的课堂环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倘若教师直接引入新知案例,就违背由易到难的求知规律,容易造成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困扰,诱发W生在数学课堂上的畏难情绪。

3.注重调控游戏秩序,及时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

游戏环境必须是活泼有序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聚精会神中完成游戏步骤,领会知识与精神。当学生完成教师指定的操作时,教师要根据游戏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所完成的任务进行检测和评价,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的实践价值,帮助学生梳理在操作中获得的感性经验,同时要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内容多角度化,既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视学生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态度与情感的变化。

4.关注学生在每一个游戏环节中的表现

学生课堂常规细则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师 学生 课堂 教学行为

一、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常常扮演着权威者的角色,而学生常常作为服从者听从于教师,毋庸置疑,学生需要向教师学习,但同时,教师也需要向学生学习。教育活动要得到有效地发展,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到教师的发展。

现代的师生关系奉行的是师生主客二元对立、教师中心和权威、培养规格的统一性等理念,师生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这种不平等不仅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冲突,也会造成学生片面发展。后现代主义师生关系则以批判现性教育观和认识论为哲学基础,主张建立非理性的、情感约定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具有同等的话语权,在民主平等、合作对话的过程中共同成为知识的创造者。[1]后现代主义认为教师不再作为知识权威的代言人而全面控制课堂的组织与开展,而应当以指导者、协调者的身份出现。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应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学生的感知、经验都应该被纳入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教育体系中去。后现代主义的师生观向人们展现了一种开放的、多元的、新颖的师生关系。[2]

课堂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场所,教师与学生交流如果态度温和亲切,那么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无形之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我们的教学就先成功了一半。融洽的课堂气氛,是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前提条件。教师在课堂上多一些赞赏和表扬,多一份接受与容纳,学生就会在愉快、轻松的状态下学习,并且学有所得。

在课堂教学行为中,教师应时刻提醒自己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多多激励、多多表扬学生,少批评、少否定学生,注意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公平,注意个别差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领悟更深的生活意义。当进行课堂师生交流行为时,教师除了为学生提供与认知或身心层面相关的学习内容外,也通过表达对所教内容的情感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如果教师要与学生交流,就应该进行表扬交流,一些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只要看到其他人交谈时受到表扬,就会增加交流的可能性。

二、调整教师的教学进程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使每一名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是我们全部教育智慧的灵魂。英国诗人艾略特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诗句:“在信息中,我们的知识哪里去了?在知识中,我们的智慧哪里去了?”这让我们不由联想到了我们的教学。怎样实现由知识向智慧的转换。这是我们现今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

在课堂教学中追求教学的最佳效果是完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课堂讲授是促使学生提高认知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讲授可以详细分析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自已已有的经验知识基础上紧密联系新知识,使二者建立牢固的关系。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外,学生在学习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发现和提出疑问,要求教师解答,这样能促使教师更深层次的探讨。

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其内容、活动方式以及所留的作业,都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形成。怎样充分地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一直是广大教师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很多教师采取的办法就是多讲细讲,总以为只要教师讲得多、讲得细,学生就能学得快、学得好,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事与愿违,尤其对于培养素质更是如此。[3]学生自己能够领悟的知识,老师就可以不用再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一来,就能节省部分课堂时间,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去接受新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在进行课堂教学行为时教师要尽量给学生一些说话的机会,要知道,课堂教学过程最重要的就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学生是否懂得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不是让学生一味的听讲,教师却不给于关注。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况如何。要弄清楚学生学的需求,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到启发,产生理解,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学到的知识。这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课堂。

三、进行全面的课堂管理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实现课程实施方式的彻底变革,实现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的管理行为主要是师生间进行沟通的行为,教师面向学生进行教学课程讲解,其目的是解答学生的疑问,使其懂得所学知识。对教师而言,他所面对的是不同性格,不同特点的学生,所采用的方法自然而然的就各不相同了。无论如何,教师都应该注意,要在这个沟通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去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充分照顾到学生的感受。更好的进行课堂管理。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堂的管理也需要制定一定的课堂规则。这个规则最好是由师生共同商定。因为课堂规则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由学生参与讨论而制定的课堂规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需要和愿望,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自觉遵守。如果课堂上发生了学生捣蛋的事件,那么应该让班级里的每一名学生都知道,教师惩罚他们是因为他们违反了课堂规则,扰乱课堂秩序,而不是因为其他的事情。教师应该继续鼓励那些被惩罚的学生参加到课堂交流中去,这样会帮助学生认识到课堂交流是很有价值的,才能正确处理好课堂上的冲突。

课堂上的教师与学生在进行沟通与交流时态度要尽量做到亲切友善,这样彼此之间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教师要在课堂上明确的表明自己的想法和对学生们的期望。此外,还要更好的了解学生,接受学生,积极的关注每一名学生。尽量创建使学生感受到温暖,和谐,被人理解,被人关心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对教师作出积极地反应,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飞.论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师生关系重构[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

[2] 石娜.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