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能源动力类

能源动力类

能源动力类

能源动力类范文第1篇

【关键词】能源动力;人才培养;改革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能源与动力工程类专业正是致力于培养能从事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技术与管理人才。目前,全国有200余所高校开设了能动相关本科专业,其中大部分已经建设较为成熟,部分985和211高校的能动专业在国内已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且具备鲜明特色[1]。而三峡大学的能动专业于2011年才开始立项建设,并同年开始招生。作为地方高校新开设的能动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符合我校 “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因而,在专业建设伊始,就不能完全照搬其他高校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大胆改革和创新,才能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快速占领一席之地,并以高起点快速稳健发展。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欧洲和美国的大学将能动类专业设置在机械工程系中,且不以专业来单列,而只是机械类的一个方向,称为热流科学(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或能量系统(Energy system),而核工程与核技术则一般单独设立,或者设在化工系中,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佛罗里达大学等,机械工程的教学与研究范围覆盖了目前国内本科生专业目录中的机械类、能源动力类的范围,这样就大大扩展了能动专业的学科基础和专业领域,以此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使学生获得坚实的专业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

我国能源动力类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2],当时在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下的分为10个三级专业,经1993、1998、2012年三次修订最终合并为1个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使得专业覆盖面被大幅度拓展,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要实现以上人才培养目标,关键在于如何紧跟行业需求并结合高校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认真执行。然而,经前期大量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国内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在能动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以下特点或不足:

(1)专业划分过细,口径太窄。大部分高校在能动专业中设置了多个专业方向,如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清洁燃烧、供暖、制冷等,并将专业课分方向模块进行教学,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选择空间,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拓展,使学生在择业时被固定在某个方向上,缺乏竞争力。

(2)人才定位不尽合理。经前期广泛调研发现,随着我国现阶段加快能源建设的力度,国内目前需要更多的是能源动力行业运行、维护与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3],对于高端人才如设计研究类人才虽然稀缺,但由于能动专业实践性强的特性,一般难以由高校直接培养此类人才,即高端技术人才亦需要从工程实践中磨砺而出。所以作为地方院校,尤其新开设能动专业的地方高校,不能一味照搬985、211高校以及部分经过几十年专业建设已经具备自己鲜明特色和专业实力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紧跟行业需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并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2 三峡大学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峡大学的能动专业于2010年底才开始立项建设,并于当年从我校2010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分流出53位学生按照能源与动力专业人才进行培养,2011年开始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独立招生,故截至目前实际上已有一届学生毕业(2010级),且2015年度即将毕业的学生目前绝大部分已经签订了就业协议。近五年来,学校在专业本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对兄弟高校及能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广泛调研,并紧密结合我校能动专业“新开设、新起点”的现实情况,培养和提炼自己的专业特色,并对本专业的人才定位和培养进行了以下改革:

(1)在人才培养与定位方面,以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为指导,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重提炼专业所覆盖知识体系的共性,拓宽专业口径、增厚专业基础、突出方向共性、弱化专业方向、提升就业能力,扩大就业口径。具体为:1)以流体机械动力学为基础,设置适用于水力发电、热力发电、风力发电中能量转换动力装备的动力学相关系列必修基础课程,突出水力发电专业课,并辅以风力发电等专业课程;2)以热-力转换原理为基础,设置适用于火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核电等热动力学、热交换、热传输相关的系列必修基础课程,专业课设置方面突出火电、核电,辅以生物质能相关课程。即将动力工程专业分为流体机械和热力机械两个方向,但在培养过程中,大大拓宽了专业基础必修课的范围,增加学生后续就业时行业选择的范围。

(2)在实验/时间教学方面,以厚基础、宽口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建设和整合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取消零散的课程实验/实践,开设系列综合实验/实践课程,使实验/实践教学具有层次性、连贯性、交叉性、系统性和良好的可操作性。避免以课程为单位开设实验时的连续性差、重复度高、综合性不强、效果差的缺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设成本。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发校外实践基地,挖掘学校所在地区及周边区域广泛的能源动力行业/企业资源,作为本专业有效的实践基地。

(3)以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开发专业初期就业资源。任何一个高校新专业就业时其情况都或多或少存在不确定性,其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和行业对于特定高校新专业的认识度不高。因而打开就业工作局面难度大,故无论从短期还是长远来看,都需要充分利用所建立的校外实践基地作为就业渠道,使基地发挥更大作用,这需要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同时做好基地管理制度建设,以协议的形式为本新专业向基地输送人才提供保证。

3 改革效果

近五年来,学校在建设能动专业过程中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以上建设意见和改革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以掌握能源转换装备运行及转换机理为基础,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将《流体机械原理》、《水轮机及调节器》、《汽轮机》等增设为专业公共基础课,在专业拓展模块课程中按水电、热电、流体机械、新能源发电等设置小学分模块供学生选修,但不限制选择模块数量。目前学生就业反馈情况表明,在弱化专业方向、增厚专业基础课程后,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即使不在个人专业方向上就业,只要未跨出能动行业,就能很快适应新领域的工作。

(2)整合实验/实践教学计划和条件。如将以往随理论课程开设的《流体机械原理》、《流体力学》、《液压传动与控制》、《泵站工程》、《水轮机及调节器》等的课程实验进行专门设计,整合成32学时的《流体综合实验》课程;将《热力学》、《传热学》、《汽轮机》、《热电厂动力工程》、《锅炉原理》等课程的实验内容整合成32学时的《热工综合实验》;将《测试技术》、《控制工程》、《电厂自动化》等课程实验整合成16学时的《测控综合实验》等,并根据相关理论课开设时间将综合实验课内容分为两个学期开设。这样学生能够得到更为系统的、连贯的实践训练,相比随理论课程开设的零散实验,综合实验教学效果更好随

(3)目前已在学校所在地区及周边能动企业建立本专业的实践/实习基地,且已经有效运行,如安能(宜昌)热电(生物质能发电)、长江电力(葛洲坝)、安能(襄阳)火电、三峡电厂、清江的隔河岩电站、高坝洲电站、向家坝电站、黄龙滩(十堰)电站、湖北宜化集团、宜昌安琪酵母、黑旋风工程机械等20多家能源企业和流体机械设计制造企业,可完全满足学生毕业实习、生产实习及其他培训的接待需求,极大地缓解了专业实践条件建设需要大投入的困难。

(4)专业就业情况良好,第一届毕业生(2010级,共53人)就业率达100%,其中除4人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外,15人进入水力发电厂,17人进入火电、生物质能电厂,6人进入电力部门事业单位,11人进入与流体机械及能源装备设计、制造相关企业。其中17人(32.1%)在本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相关企业就职。截止2015年3月中旬,第二届毕业生(2011级,共81人)已签就业协议的达72人,已确定攻读硕士研究生5人。学校以专业调研、毕业生就业企业回访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宽和加深了与行业内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并就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和表现进行跟踪回访,结果表明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总体较高。

4 结语

能源动力类专业是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且专业覆盖的技术领域非常广泛,针对具体的应用领域其技术专业性又较强,而高校在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设置过多的专业方向,另一方面又不能过于集中,而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过窄,导致就业方向没有选择余地。因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专业领域的共性,增厚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获得尽量宽广的专业综合知识,才能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以适应现代能源动力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翔,余万,陈从平,方子帆,李响,赵美云.三峡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完善[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6):60-61.

能源动力类范文第2篇

关键词:能源动力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内容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9-0086-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振道先生在西北师范大学百年校庆典礼上提出:“培养青年人才,不能仅依靠课堂教学和靠高科技工具,人才的培养要在实践当中去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变成老师的助手。”[1]由此可见,实践教学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操作、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环节,是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教学质量最直观的反映。尤其对高等工科院校而言,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应重视实践教学。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发现新的问题,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从而提升综合素质。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2]

一、能源动力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高等院校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的认识逐年提高,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条件逐年改善,教学效果也有所改善。但是,国内高校特别是一般高校在实践性环节教学中依然存在以下困难与不足:[2]

1.对实践性环节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仍不够到位

认为实践教学仅仅是为了巩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使实践教学缺乏设计性、创新性。学生实验时往往是简单的“依样画葫芦”,单纯依据指定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内容,提交实验报告,仅仅是掌握了最简单的操作技术,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实践性教学环节所占时间比例偏小,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近几年来,工科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性环节所占比例有明显的增加。但总体来看,集中实践环节教学的总周数占总教学周数的比例约为20%左右,仍然偏低;特别是课程教学中,大部分课程实验学时数占该课程总学时数的比例只有10%左右,而在欧美国家,这个比例可占30%~50%,甚至更高。

3.项目设置欠合理,内容陈旧,信息量小,学生反映收获不大

几十年来,大学工科专业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内容变化很小,套路基本不变。现以某院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实践性环节为例进行分析。

(1)该专业的金工实习工种设置为车、钳、刨、铣、磨、焊接、热处理,实际操作以钳工为主,车、焊接次之。这种做法坚持了几十年,基本没有变化和创新,现代加工技术以及非金属材料的加工未列入教学内容。

(2)机械零件设计、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热力发电厂四门课程安排了课程设计,但设计内容年年相同,每个学生的设计成果基本一样,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实验的设置欠合理,实验内容零碎,综合性差,重复内容较多;实验的档次不高,多为验证性实验,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验设备的台套数少(有些贵重实验设备只有1~2套),造成有些实验变成了演示性实验。

(4)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虽然在时间、场地方面得到了保证,但由于经费紧张,学生只能整班地安排在较近的某一个企业内实习,人员拥挤;企业因安全生产的需要,不能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从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5)毕业设计是最为重要、安排时间最长的实践性环节,也是最为重视的实践性环节。目前,毕业设计因师资力量、设计场地和条件等方面的原因,导致部分选题在前沿性、创新性、综合性等方面达不到要求;少数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只注重对具体问题本身的解决,忽视了对学生研究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

4.方法和手段落后

实践性教学环节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有些仍然比较落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本领域内的优化设计软件平台等新的设计手段和方法应用得比较少。如,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花在重复性手算上,变成了计算工具,而不是将主要精力放在设计方案的拟定、分析比较、方案优化上。长期以来,课程设计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综合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方面是不令人满意的。又如课程实验教学,从检测方法和手段到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和手段都跟不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些实验手段和方法甚至相当“原始”,实验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3]

能源动力类专业主要培养能源清洁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本专业具有明显的行业背景特色,拥有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为实践教学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创新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针对能源动力类专业的特殊行业背景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总体要求,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改革了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了“实验+实习+设计+课外实践”四模块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1.实验模块

能源动力类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环境竞争力;人类福祉;动态最优经济模型

中图分类号: F12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3)05005006

当前,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各国、各地区发展实力的竞争因素,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因此,研究如何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自然成为各国政府、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竞争力就是测度区域发展实力的重要量度指标,它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由五个要素构成,即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环境管理、环境影响、环境协调。跟传统的竞争力概念相比,环境竞争力更强调环境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要素作用,注重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突出环境的现有及潜在影响力。环境竞争力的主要特点是:既要考虑现有的环境竞争能力,又要考虑变化的潜在影响。以自然环境的考察为主,与生态环境、硬环境相互交融。重视环境质量改善,对区域内及区域外的影响。关注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的多重叠加效应。

对于环境竞争力的研究,目前文献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环境竞争力的概念内涵;二是环境竞争力的测算与评价。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在国家竞争力、省域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内涵方面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对于环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较少,其中黄茂兴、高建设等对环境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进行界定和明晰 [1]。在环境竞争力的测算与评价方面,研究文献较多。目前,关于经济-环境系统评价模型框架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经济学框架和自然科学框架。经济学框架是建立在主流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它主张指标的货币综合价值核算 [2]。根据经济学理论来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绿色GDP核算 、自然资源损耗的货币价值核算、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真实储蓄指数等。这些方法大都将人类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损耗折算成货币价值,并将其纳入国民收入核算当中。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也提出了很多评价框架。在国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了压力――状态――反应框架(PSR)模型以及随后由PSR框架扩展得来的DPSIR框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美国非政府组织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三系统模型,这些都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内,《管理世界》杂志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福建师范大学共同设立的“省域经济竞争力研究中心”提出了一个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环境管理、环境影响、环境协调等五个方面的评价模型[3]。

纵观现有文献,对于环境竞争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过还存在着一些不足:(1)环境竞争力的概念内涵还需进一步深刻揭示和明晰;(2)对于区域经济竞争中的环境因素评估存在经济学框架和自然科学框架两种不同理论基础的评价方法,这两类评价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揭示;(3)环境竞争力的自然科学框架评价方法中的指标选择较为随意,缺乏理论论证。所以,环境竞争力内涵及测算研究还要在理论解释、论证层面上进一步深入。基于此,本文试图对以上三个问题展开探讨。

一、环境竞争力与人类福祉的作用机理

生态环境通过经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人类提供各种服务。这些服务是人类从经济-环境系统中获得的收益,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见图1)[5]。供给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环境获得的各种产品资源,包括食物、原材料、能源原料等物质资源,也包括生物遗传等非物质资源。调节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环境过程的调节作用当中获得的收益,例如维护空气质量、调节气候和水分、控制侵蚀、净化水质和处理废弃物、调控人类疾病、生物控制、授粉以及避免遭受风暴侵袭的保护等。文化服务是指通过丰富精神生活、发展认知、大脑思考、消遣娱乐和美学欣赏等方式,而使人类从生态环境获得的非物质收益,包括文化多元性、精神与宗教价值、知识系统、教育价值、灵感源泉、美学价值、社会关系、地方感、文化遗产价值、消遣和生态旅游等。支持服务是指生产所有的其他生态环境服务所不可或缺的服务,相比于生态环境的其他服务对人类产生相对直接的短期影响,支持服务对人类的影响则要么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要么是发生在一个很长的时间,例如养分循环、制造氧气和形成土壤等。

人类福祉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由多种要素构成,包括维持高质量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物质条件、自由与选择和健康、良好的社会关系以及安全保障等。福祉的组成要素,与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可以反映

图1 自然环境服务及其与人类福祉之间的联系

出当地的地理、文化与生态状况[5]。事实上,生态环境通过为人类提供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满足人类的各种物质、健康、安全等需要,增加人类的福祉。可以说,生态环境是人类福祉所不可或缺的。首先,生态环境的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与人类获取维持高质量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物质条件具有强烈的联系。例如,生态环境供给的食物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原材料和能源则是人类生产的基本投入;而生态环境通过净化等调解服务为人类提供干净的水资源。其次,人类的健康与生态环境的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存在强烈的联系。例如,生态环境提供的食物质量将直接决定人类的健康状况;生态环境的调节服务可以对传播疾病的害虫的产生影响,进而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而生态环境的文化服务则为人类在消遣和精神方面提供惠益,进而提升人类健康状况。此外,安全同样受生态环境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变化影响。供给服务的变化可以影响各种物资的供应以及由于资源不断减少而引发冲突的可能性;调节服务的变化将会影响各种自然灾难发生的规律、频率、分布;生态环境的差异也会引起各种宗教礼仪或精神特性的不同,将会影响社区内的不同族群之间的关系。再次,人类社会关系主要受到生态环境文化服务的变化影响:文化服务可以对与人生体验相联系的品质产生影响。最后,自由与选择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人类福祉的其他要素基础之上的,因此也是受到生态环境变化影响。

生态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有许多因素可以直接和间接地导致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发生变化。这些直接或间接导致生态环境系统发生变化的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并称为驱动力。生态环境系统服务的变化受多种驱动力的影响,而且这些驱动力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同时,生态环境系统服务的变化反过来又对导致其变化的驱动力具有反作用。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把驱动力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各种影响因素对生态环境作用的路径,可以把驱动力分为直接驱动力和间接驱动力两大类。其中,直接驱动力是直接地影响生态环境过程,是导致生态环境及其服务发生变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的驱动力,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精确程度对它进行识别和测度。直接驱动力包括气候变化、局地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物种引入或消除、技术改进与应用、外部输入(如化肥施用、害虫控制、灌溉等)、各种自然、物理和生物驱动力(如火山喷发等)、收获和资源消耗,等等。间接驱动力的作用比较广泛,常常是通过对一个或者多个直接驱动力的改变而起作用,是激发决策制定过程的各种信号,因而对于间接驱动力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它对直接驱动力的作用而得以确定。直接驱动力和间接驱动力通常都可以发生协同作用。间接驱动力主要有人口驱动力(如人口数量、年龄和性别结构、受教育结构、空间分布等)、经济驱动力(如经济规模、进出口结构,等等)、社会政治驱动力(如民主化、民间社会组织地位、解决国际分歧的机制等)、文化与宗教驱动力(如个人消费观的选择等)、科学与技术驱动力(如对科研与开发的投资率、新技术的采用率、生物技术发展状况等)[5]。

二、环境竞争力的内涵

从上文可知,生态环境与人类经济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经济-环境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生态环境具有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等服务作用。这些服务与维持高质量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物质条件、人类健康水平、良好的社会关系、安全保障和自由与选择状况具有深刻的关系,也就是与人类的福祉息息相关。生态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有许多驱动力会导致其发生变化,这些驱动力有直接因素,也有间接因素,有些决策可以控制的,有些则不能。人类会响应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的福祉变化,寻找其中的变化原因,适时改进社会制度,规范社会行为,促进科技创新,提升生产力,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速度、规模等状况,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的压力,最终促成生态环境的不同发展状况和不同的服务能力。而生态环境的不同状况也给人类带来不同的福祉,最后,人类又会根据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的福祉变化来调整自己行为。总之,区域经济-环境系统是生态环境和经济子系统组成的相互有机联系[6-8]。这个系统是一个循环运动的动态发展的整体系统[9]。由此可见,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物理学上的力与功之间的作用机制十分相似:由社会响应、经济发展压力、生态环境状况变化组成的生态环境循环变化的动态系统最终形成环境竞争力,这个环境竞争力作用于人类社会,为人类社会带来功效与福祉。而环境竞争力的做功结果又反馈到生态环境循环变化的动态系统中,再次形成一个新的环境竞争力对人类社会进行做功。环境竞争力与其为人类带来的功效与福祉是循环变化和动态发展的。

对环境竞争力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探析可知,环境竞争力实际上是人类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协调能力,最终表现为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支持与促进能力,表现为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个地区环境最大化人类福祉的能力。它是生态环境循环变化和动态发展的结果。首先,环境竞争力是生态环境对人类的作用力。经济和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互相依赖的经济-环境系统。其次,人类发展对生态环境又有反作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循环动态变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作用结果则形成一个地区的环境竞争力(参见图2)。

图2 环境竞争力形成与做功的动态机制

三、环境竞争力内涵及测算的动态经济学分析 我们也可以通过动态最优经济学模型进一步分析环境竞争力内涵、环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环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假设一个封闭的国家没有对外贸易,则可用以下的方程组来描述该国的经济-环境系统模型[10]:

MAX W=∫t=∞t=0Ut(C,S,P)e-ρtdt

(1)

Subject to :

K・=F(K,L,R,P,M)-C-f(R,S)-

g(D,S)-i(A,P)-j(N)

(2)

S・=a(S)+D-R

(3)

P・=A+b(P)-r(F,P)

(4)

M・=N

(5)

我们维护经济-环境系统的合理运作,最终目标要使经济-环境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福祉最大化。这里的人类不仅包括当代人,还包括未来的子子孙孙。(1)式表示目标函数。其中,W表示人类的福祉总和,Ut(C,S,P)表示t时期的人类福祉,C表示消费的产品数量(如各种农产品、工业品等),S表示生态环境提供的各种资源存量(如石油等能源原料或者纤维等原材料),P表示环境品质状况(如空气状况、水污染程度等)。通过消费各种产品、资源、环境服务,人类可以获得福祉,越多的产品和资源的消费、越好的环境品质则意味着获得的福祉越多。因此,用Uc、US、UP分别表示边际产品福祉、边际资源存量福祉、边际环境状况福祉,则Uc>0、US>0、UP>0。ρ表示社会福祉贴现率,把不同时期的福祉折现为当前值。

(2)式~(5)式表示实现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

(2)式中,K表示人造资本存量(如厂房、各种生产机器等人造生产工具与设施),K・表示人造资本存量的变动数量。F(K,L,R,P,M)表示生产函数。L表示劳动力数量,假设劳动力数是外生的。R和S均表示资源,只是R表示用于生产的各种资源投入,是一种流量概念,而S表示资源存量。f(R,S)表示在资源存量S的状况下,开采R的资源所需要的成本投入。D表示在人类的作用下资源的增长数量。g(D,S)表示在源存量S的状况下,要诱发资源增长D的数量所需要的成本投入。A表示人类对于环境的治理程度。i(A,P)表示在环境品质P状况下,要达到A的环境治理程度所需要的成本投入。N表示人力资本的增长数量。j(N)表示实现人力资本增长数量N需要付出的成本。所以(2)式表示,生产出来的产品用于人造资本的积累、人们的消费、资源的开采成本、资源的诱发成本、环境的治理成本、人造资本的积累。

(3)式中,S・表示资源的真实变化数量,a(S)表示资源存量S的自然增长数量。(3)式表示,资源的真实变化数量等于资源的自然增长数量加上人类诱发的增长数量再减去生产投入数量。

(4)式中,P・表示环境品质的真实变化情况。b(P)表示环境品质在P状况下的自净情况。r(F,P)表示环境品质在P状况下生产F对环境造成的影响。(4)式表示,环境品质的真实变化等于人类对环境的治理程度加上环境的自净状况减去生产造成的环境影响。

(5)式中,M・表示人力资本的真实变化数量,其应等于人类对人力资本的培育数量N。

需要求解的方程组其实是一个最优控制模型,其哈密尔顿函数则为:

H=U+γKK・+γSS・+γPP・+γMM・

(6)

(6)式中,γK、γS、γP、γM分别表示人造资本、资源、环境品质、人力资本的影子价格。求得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并整理,可以得到整理后的哈密尔顿函数:

H=U(C,S,P)+UC(F-C-f-g-

i-j)+UCgD(a+D-R)+

UCiA(A+b-r)+UCjNN

(7)

(7)式中,gD、iA、jN分别表示边际资源诱发增长投入成本、边际环境治理成本、边际人力资本增长投入成本。(7)式的哈密尔顿函数H表示t期动态真实福祉状况,它等于t期静态福祉U(C,S,P)加上人造资本变动带来的福祉变化加上生态环境的资源真实存量变动带来的福祉变化加上环境品质变动带来的福祉变化加上人力资本变动带来的福祉变化。

对t期静态福祉U(C,S,P)进行泰勒公式展开:

U(C,S,P)=U(0,0,0)+C・UC(0,0,0)+

S・US(0,0,0)+

P・UP(0,0,0)+

12!(CC+SS+

PP)2U(0,0,0)+…

(8)

(8)式中,U(0,0,0)表示消费产品、资源数量、环境品质均为0时福祉,其值等于0。UC(0,0,0)、US(0,0,0)、UP(0,0,0)分别表示消费产品、资源数量、环境品质均为0时的边际产品福祉、边际资源福祉、边际环境品质福祉。根据泰勒公式原理,可以把(8)整理,表示为:

U(C,S,P)≈C・UC(0,0,0)+

S・US(0,0,0)+

P・UP(0,0,0)

(9)

把(9)式代入(7)式并整理得:

H≈C・UC(0,0,0)+UCjNN+UC(F-

C-f-g-i-j)+UC(gD(a+

D-R)+iA(A+b-r)+SUC・

US(0,0,0)+PUC・UP(0,0,0))

(10)

(10)式中前半部分C・UC(0,0,0)+UCjNN+UC(F-C-f-g-i-j) 表示消费产品、人造资本变动、人力资本变动等给人类带来的动态福祉状况。而(10)中后半部分UC(gD(a+D-R)+iA(A+b-r)+SUC・US(0,0,0)+PUC・UP(0,0,0)),表示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和良好环境品质给人们带来的福祉。式中Uc是边际产品福祉,表示消费一单位产品所能带来的福祉,因此式中gD(a+D-R)+iA(A+b-r)+SUC・US(0,0,0)+PUC・UP(0,0,0)则表示,用消费品为计量单位的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福祉的能力,也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环境竞争力,用字母V表示:

V=gD(a+D-R)+iA(A+b-r)+

SUC・US(0,0,0)+PUC・UP(0,0,0)

(11)

因此,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的福祉=Uc(边际产品福祉)*V(环境竞争力)。

对(11)式中a(S)和b(P)进行泰勒公式处理,并整理得:

V≈gD・D-gD・R-iA・A+iA・

r+S(US(0,0,0)UC+as(0))+

P(UP(0,0,0)UC+bP(0))+…

(12)

(12)式中US(0,0,0)UC+as(0)和UP(0,0,0)UC+bP(0)均为常数分别用d和e表示,则(12)可以整理为:

V≈gD・D-gD・R+iA・A-iA・r+

S・d+P・e

(13)

由此可见,环境竞争力可以分解为六个部分:人类诱发自然资源增长的能力gD・D,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对自然资源给人类带来福祉的能力下降程度-gD・R,人类治理环境的能力iA・A,人类生产活动带来的环境品质衰退对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福祉的能力下降程度-iA・r,自然资源存量现状给人类带来的福祉能力S・d,环境品质现状给人类带来的福祉能力P・e。换句话说,这六个部分中,gD・D其实表示人类对自然资源维护反应能力,gD・R表示人类生产行为对自然资源造成的压力,iA・A表示人类对生态环境品质的治理反应能力,iA・r表示人类生产行为对生态环境品质造成的压力,S・d表示自然资源存量现状给人类带来的福祉能力,P・e表示环境品质现状给人类带来的福祉能力。由此可见,通过对经济-环境系统的经济模型分析可知,环境竞争力可以按照压力――状态――反应框架(PSR)展开测算分析。

四、结语

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各国各地区发展实力的竞争因素,最终影响着人类福祉状况,因此,评价环境竞争力是一个重要议题。通过动态最优经济模型,可以深入探析环境竞争力的内涵、测算评价方法,揭示评价环境竞争力的经济学框架和自然科学框架以及这两类评价模型之间的本质联系。首先,环境竞争力是生态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协调能力,最终表现为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支持与促进能力,表现为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个地区环境最大化人类福祉的能力。其次,环境竞争力是一个动态概念,它可以进一步地分解为六个子能力,这六个子能力揭示了:评价环境竞争力不仅要评价生态环境品质现状给人类带来的福祉能力,也要分析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品质造成的压力、人类对生态环境品质的治理反应能力。

本文只是在理论上探析环境竞争力的内涵、测算评价方法,至于环境竞争力的完整测算评价模型以及实证分析,还需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展开。

参考文献:

[1]黄茂兴,高建设.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环境竞争力问题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6.

[2]曹斌,林剑艺,崔胜辉.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99-106.

[3]林寿富.区域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的构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0-16.

[4]郝翠,李洪远,孟伟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对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161-166.

[5]千年生态系统评估项目组.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评估框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11-90.

[6]陈德敏.区域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25-29.

[7]汤姆・泰坦伯格.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9.

[8]萧代基,郑惠燕,吴瑛,等.环境保护之成本效益分析[M].台北:俊杰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13-15.

能源动力类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资源;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141 文献标识码:A

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生活乃至发展的基础前提。而人类生存、发展,进行工农业生产,开展社会活动也离不开对各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根据现论,人类在某种经济技术条件下所能够利用的全部物质、能量、空间和信息统称为资源。资源是个宏观上的概念,包含很多事物,但能够称之为资源的事物必须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能够被人类所利用,并形成社会性的规模化,二是资源要具有相对稀缺性。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环境也属于资源的一种具体形式。根据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做出的论述,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周围一切的总和。人类周围的全部存在以及在其中运行的所有功能体系都属于人类环境的有机组成。由此可知,人类要生存、发展,都必须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互动。这个互动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人类环境是人类生存与繁衍的基础要素。从资源的角度讲,人类环境一是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必要的生产资料,比如土地、矿山、水、事物等。二是为人类提供生活、生产的空间、场所,三是将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释放的排泄物、污染物进行扩散、储存和同化。四是在一定情况下还可以为人类提供精神上的享受。在这个方面,最常见形式是各类自然景观。人们通过欣赏宏伟的高山、波涛汹涌的大河、安宁和谐的山谷等景观,使得精神得以放松,内心世界得以改善。上述种种,就是人类环境所具有的社会化利用性特点,而人类环境中各类具体事物其总量又是有限的,这个则体现出资源的相对稀缺性。综上所述,人类环境具有资源的两大特性,是资源的一种形式,故又称之为环境资源。

一、环境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根据环境科学的相关研究,环境资源包括对人类生态系统的循环运行起着促进、维持、改善等积极作用的所有事物,包括具体的有形物质和没有具体形态的空间、环境功能等。按照这个论述,人类周围的环境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包括自然环境中的种种可以利用的存在以及这些存在共同组成的环境体系。比如山脉、河流、天候、矿产、动植物等以及由这些共同组成,相互作用的功能系统。第二种类型指的是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物的包涵、容纳的能力,又称之为“环境容量”或“环境自净能力”。第三种类型是指自然环境对自身变化所具有的调和能力,常见的有植物群落对当地生态环境在气候、水土维持方面起到的作用。第四种类型是指通过人类对环境的认知与感受,所形成的的感官和心理层面的满足。自然环境的这种特性和作用是环境资源的第四种类型。从概念上看,资源内容丰富,包含范围极广,大体上可以分为环境资源、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而环境资源又分为自然资源、环境容量、环境自身调节能力、景观舒适性等。按照划分标准的不同,环境资源可以细化成多个种类。如果按照包含的具体环境要素进行分类,环境资源可分为大气环境资源、水体环境资源、土壤环境资源等形式。如果按照资源分布区域进行分类,环境资源又可分为区域环境资源与局地环境资源。其中,区域环境资源是指在一个地理或行政上的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资源,而局地环境资源则是从项目建设角度划分,指具体项目建设实施所需要的资源总和。另外,环境资源还可以分为可利用环境资源和潜在环境资源,这是根据资源的具体利用情况而划分的。而从环境资源来源角度划分,如果是在自然环境下天然形成的则称之为天然资源,否则则称之为人工资源。

二、环境资源的主要特征

(一)环境资源的外在表现是有形的,而具有的内涵又是无形的。从上面关于环境资源概念和分类的论述可知,环境资源不仅仅指有着具体形态的自然要素,比如山脉、河流、动植物、地理、水文形态等,还包括由上述要素组成的体系所具有的综合,包括景观优美性、环境容量和自身的调节能力。环境资源的这种特性赋予了其极为丰富作用和影响。在观赏性方面,山石土木、动植物等构成的自然界天然的景观实体,给予了身处其中的观赏者自然之美的感受。而环境容量体现的是自然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在人类文明日益繁盛的今天,这个特性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尤为重要。环境自身的调节能力则是指当环境局部或整体发生剧烈变化,比如天候等改变时,自然环境会受到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在承受影响的同时,自然环境也会随之调节,从而维持范围内的生态循环体系。当然,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变化过于剧烈,影响范围过大,那么后果也是难以想象的。此外,不同环境资源要素对于某种变化的调节能力或者说调节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当大量降雨时,森林对径流产生时间和大小的调节要比非林地强。也就是说,森林环境对降水的调蓄能力较大,表现出的减洪能力较强。

(二)环境资源能够用质和量的物理或社会概念加以描述。环境资源种类繁多,具体计算总量难度较大,但通过环境容量的方式可以在一次程度上评估出环境资源量的大小。而人们研究环境资源,其根本目的是为人类生产服务,环境资源究竟可以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水平如何,可以用来描述环境资源的质。

三、开展环境资源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

人类的发展史本质上也是人类对于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史。随着人类规模和生产水平的提升,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大,已经到了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步。开展环境资源理论研究,就是为了让人类更好地认识环境,使得人们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科学、合理、高效,更加符合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

结语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必须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原则,积极推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化、合理化、集约化,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基础保障。

能源动力类范文第5篇

孔子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力资源问题专家。他把人力资源高度概括为两类:劳心者和劳力者,他把这两类人放在完全对立的位置上,并断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也成为千百年来统治阶级的理论根据。因此,孔子理所当然地成为备受争议的人物。但是,争议归争议,有关人力资源的分类,古今中外始终没有跳出孔夫子的“掌心”。

 

在中国,孔子的话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述:劳心者就是脑力劳动者;劳力者就是体力劳动者。在人们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塑造的人物印象中,诸葛亮就是脑力劳动者的典型代表,他足智多谋,出奇制胜;鲁智深则是体力劳动者的典型代表,他力大无比,倒拔杨柳。

 

在西方亦有关于劳心者和劳力者的分类,只是增加了色彩,他们喜欢用在劳动状态下穿着服装的“颜色”对人进行区别和形容,于是就有了“白领”和“蓝领”之分。后来又根据岗位的稳定性和收入水平的高低等情况,增加了“灰领”和“金领”甚至“钻石领”的阶层。但万变不离其宗,人力资源归根结底还是分为脑力和体力两大类。

 

我们注意到,西方的人力资源研究近来开始向“力量细分”的方向发展。比如,对于执行力、领导力、影响力的研究比较深入,甚至将其打造成宣传推广应用的热点。但是,我们发现,这些研究成果有的与其他学科(比如组织行为学或者一般管理学)相交叉,并且显得支离破碎,相互之间没有形成系统,使人难以对人力资源有整体的了解。弄得不好,可能会“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陷入“瞎子摸象”的误区。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的中文版序中写道:“远古的人类并未把自己跟所处的世界加以区分。那时的人类所看见的世界是一个未被打破的整体,人与自然合而为一。但不知自何时起,我们学会了区分自己,视自己为分离的个体。”他把这个趋势称为“为人类找出一条新路”。其核心是学会系统思考,不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领导生病,群众吃药”。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并为我们揭示了“物种起源”和“人类的由来”,对“上帝造人”的宗教教义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使我们对人类自身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在了解了“人类的由来”以后,我们是不是应该进一步了解“人类的力量”?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究竟是由哪些“力”组成?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脑力和体力以外,是不是有更深层次的“力学结构”?为了对人力资源有更加深入、系统、全面、立体的了解,我们必须“解剖”人力资源内部的各种“力学元素”,并且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医学之所以视为科学,是因为它把人体结构进行解剖并且揭示了人类的生理系统。经络学说是中医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核心。《黄帝内经》认为,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纵横交贯,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一个有用的整体。沿着这个思路,人力资源的“力学系统”应该包括生理系统、心理系统和伦理系统三个层次。生理系统主要是指智力和体力,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基本上停留在表面的生理角度观察;心理系统主要包括动力、能力、潜力、毅力、活力;伦理系统主要包括魅力、精力、压力和合力,是人力资源深层力量,也是我们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和难点。

 

人力资源的生理系统,不论智力还是体力,都是先天和后天的结合。先天很重要,基因是关键。通过教育和锻炼,可以进行改善和提高。智力主要表现为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推理力;体力主要表现为抵抗力、免疫力、忍耐力、反应力。

 

人力资源的心理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心理和群体心理的影响。

动力是人力资源的“心脏”。有了强大的动力,才能不断提高能力,挖掘潜力,产生毅力,增加活力,才能表现出魅力,集中精力,化解压力,保持合力。

凡事要行动,必须有动力。火车、飞机、汽车、火箭以及所有的机器,都必须有发动机。人也是这样,只有“心动”才会“行动”。“心动”是行动的源泉。

动力是由需求引起的。需求欲望越强烈,动力也就越强大。需求表现为梦想、理想、信念、追求、向往。开发人力资源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发内在动力。需求包括物质的需求和精神的需求,基本上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螺旋式上升。掌握这个规律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功。

 

早期的劳动动力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法国大思想家傅立叶的“情欲引力论”。傅立叶认为,“情欲引力是自然界在思考能力产生以前提供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尽管受到理性、义务、偏见等的阻碍,却仍然是一种持续而顽强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劳动动力问题也作过精辟的论述。马克思指出,人们“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

 

能力是人力资源的主要表现形式。具体包括执行力、组织力、控制力、判断力、领导力和决策力。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人下决心改变未来,却不下决心改善现在。”事实上,我们中的很多人之所以无法改变未来,往往是因为没有决心和毅力改变现在。未来总是难以预测和把握,过去已经消失和沉没了,只有现在才是真正可以施加影响和有所作为的。如果不能现在就行动起来,你所期待的那一刻将永远无法如期到来。  

 

在所有的能力中,决策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决策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施行的行动方案,是指人们借助科学决策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从可选择的诸多方案中做出最佳方案的过程。决策过程中领导决策行为最为重要。决策学派的创始人西蒙有句名言:“管理就是决策”。哈佛商学院认为:企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决策和管理两大因素,其中决策因素占80%,管理因素占20%。

 

潜力的特点是往往不容易被发现,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开发潜力。

世界上一些最优秀的科学家正在积极研究人类潜能的因素,以及如何发挥人类潜能的问题。人类的巨大潜能,需要我们运用心理学、伦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加以挖掘。罗马的“国际思考”俱乐部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要想寻找任何解决人类差距的答案及任何关于人类前途的保证,惟一的去处就在于我们自身。我们大家所需要的便是学会如何激发我们处于休眠状态的潜能,从现在开始,有目的地去运用它们。”在日本,1996年出版了的《脑内革命》一书,提出了“潜能革命要从脑内革命开始”的观点。不仅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人脑功能开发的计划,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出台了“脑计划”。

 

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行动不仅受到知识、理性的控制,而且受到情感、情绪的支配。所谓性情,“性”,是人“生而有之”的基本特点,“情”则是这些特点的表现与发挥。不同的情感对人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兴趣,可以引起人的新奇感,激发人们探索世界的热情和力量;惊讶,能使人们迅速调整行为;愤怒,能把人的能量动员起来进行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