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山里娃

山里娃

山里娃范文第1篇

湖南人王国兴靠养这种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神秘鱼类,一下成了亿万富翁。2009年11中旬,这条新闻在央视播出后,引起了千万人的关注。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鱼?这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却得到中科院专家认可的山民,又是怎么成功的?

他疯了!为救娃娃鱼深山建“龙宫”

王国兴出生在张家界市桑植县芙蓉桥乡,他当过兵,做过货车司机,再加上非常聪明,在这个偏僻的小地方,是大家公认的“见过世面的能人”。更牛的是,他从1993年开始养中华鳖,到2000年就积累了2000多万元的财富,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甲鱼大王”。

令人不解的是,正当亲友们对他羡慕不已时,这年5月王国兴却撇下生意红火的甲鱼,突然消失在了张家界茫茫深山中。他决定: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耗巨资挖一条长达600多米的山洞。他要完成自己一个夙愿,养殖和繁育大鲵!

大鲵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因为其叫声酷似婴儿啼哭,人们又给它起了个特别可爱的名字――“娃娃鱼”。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两栖动物之一,早在3亿5千万年前就已经存在。在晚泥盆纪时期,由于地球突然发生裂变,所有的生物遭到破坏,大型动物因找不到食物一一灭绝。但是,大鲵却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原来它喜欢生活在布满石缝和岩洞的山区,借助于与石头颜色相接近的体色的保护,安静地潜居于有清凉溪流的洞穴内,由此得以历经几亿年地球磨难而没有灭绝,故又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水中活化石”。

在中国,湖南是大鲵的主产地之一,以张家界为重点的几万平方公里的武陵山区都是大鲵的原产地。尤其是王国兴的家乡桑植一带,到处都有古老的溶洞和清静的溪河,这里近乎原始状态的亚热带生态环境正是大鲵的世外桃源。王国兴小时候,傍晚下河洗澡,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娃娃鱼爬上沙滩玩耍和捕食。伴随着泉水叮咚的琴声,山洞里常传来娃娃鱼婴儿啼哭般的清亮叫声。

令人遗憾的是,大鲵躲过了天灾,却没有躲过人祸。因其味道鲜美无比且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使用价值,到上世纪90年代,它的黑市价格达到4000多元1公斤。尽管1986年大鲵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仍有一些人铤而走险偷捕娃娃鱼,张家界特有的大鲵濒临灭绝!这时,王国兴决定尽全力挽救这种与自己感情很深的可爱精灵。

当他做出这个“疯狂”决定后,不仅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就连本地的一些大老板都认为他有神经病。你想啊,别人拿钱搞房地产、炒股,他却把辛辛苦苦养甲鱼赚来的钱往水里扔,不是犯傻嘛!

性格倔强的王国兴偏偏认死理:“不管你怎么说,我一定要让娃娃鱼大量繁殖,然后搞规模化养殖。”这话把在场的几个内行都吓了一跳。

因为保护大鲵,要突破的最大障碍就是繁育这道难关。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上至部级的研究机构、下到湖南省直至张家界市、还有各类高校以及外国专家在这方面都已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和研究,都无功而返。王国兴什么水平,大学都没有上过,中国工程院的院士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他能解决吗?用当时一些人的话说,他王国兴要能养成娃娃鱼,太阳一定从西边出来!因此,稍有点经济头脑的人,都不会去做这事。因为娃娃鱼雌雄性腺发育不同步,雄性活力差,人工繁殖率特别低。王国兴要开山洞养娃娃鱼,这在大鲵的养殖历史上,可是破天荒的一件事。

但王国兴硬是顶住压力,带着上百人轰轰烈烈地干了起来。用时1年多,花了2000万元,终于在人迹罕至的大山里开出一个长600多米、高3米、宽5米的巨大山洞。然后把外面的山泉水引到洞内,打造了一个气势恢宏的美丽“龙宫”。

5年穴居,历经生死育出娃娃鱼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王国兴不惜投下2000万的资金,执意用挖山洞的方法来养殖娃娃鱼呢?“如果没有第一手资料,我是不敢冒这个险的。”这位山里的汉子似乎早已成竹在胸。

什么样的第一手资料,让王国兴如此充满信心?原来,他在养殖甲鱼的时候,就开始涉足了娃娃鱼的研究。由于不能成功繁育幼苗,在5年时间里,王国兴走遍了张家界所有大大小小的天然溶洞,寻找野生娃娃鱼的踪迹,来观察天然的繁殖环境和繁殖规律。张家界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溶洞,更是洞中套洞,错综复杂、险象环生。有一次到一个溶洞考察时,他险些把命搭上。

这天,王国兴走进一个有二三十公里长的大溶洞,在洞里摸索行进了1个多小时后,他惊喜地发现了大鲵,不是一条,而是一群!当时他只拿了一把砍柴的刀和一只手电筒,由于发现了宝贝,兴奋异常的王国兴忘记了可能存在的危险,他继续往溶洞深处搜索,希望有更新的发现。在里面行走3小时后,手电筒突然因没电熄灭了,整个溶洞刹那间变成黑漆漆的一片。王国兴又是第一次进这个溶洞,岔道口还特别多,就像一个恐怖的水下迷宫,他一下子迷路了。

王国兴在洞中跌跌撞撞地摸索半天,才发现自己一直在围着一个大石柱旋转。怎么办?最后他想出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将身上的衣服脱掉,撕成布条,凭着记忆,用手摸着,一步一步朝着来路挪移,凡是摸到过的地方,就缠上布条,若是发现走了重复路就退回去。最后,他终于摸出来了。这时天色已黑,他身上的衣服也被撕得只剩下一条短裤。在摸索中,他不知跌了多少跤,洞中的石灰岩锋利得像刀口,他身上被划得稀烂,没一处是好肉。回去后,他在家整整躺了1个月。但王国兴觉得,即使付出这种血的代价也值得,他毕竟找到了“失踪”多年的大鲵!

身上的伤还没有痊愈,王国兴就再次走进了那个溶洞。这次他还带上了被子和干粮,他要住在洞里观察娃娃鱼。这样的生活,王国兴坚持了5年。

每天,他都会游过溶洞里的小河,去观察大鲵的生活。经过1825天的观察和研究,王国兴终于掌握了它们许多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惯和繁殖规律。比如大鲵喜欢安静,惧怕噪音。它们产卵孵化幼苗,全部都在阴暗潮湿的洞里。水质不仅要干净,还得是恒温环境,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见光等等。

掌握了这些秘密,就像找到了一把能打开地下宝库的金钥匙!王国兴马上就产生了一个大胆想法:开山挖洞,模拟大鲵在自然环境下的繁育状况,投巨资进行规模化养殖。

2002年秋天,从张家界传出一条爆炸性消息:王国兴的恒温山洞里,一下繁育出了上千条娃娃鱼!有人对之大惑不解,科研部门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却让他用很原始的方法给弄成了?其实说白了很简单,专家教授是在实验室里搞研究,不可能像王国兴这样在山里一待就是5年,直接观察大鲵的生殖规律。而又有几个科研人员,会像他这样一下投入几千万元进山挖洞养大鲵?

很快,他养殖繁育大鲵的技术得到了专家和权威部门的认可。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筠说,受精率76%,孵化率也超过70%,这个数字在全国是创纪录的!远远高出国内一般孵化率仅为2%~3%的水平,这真是一个不小的奇迹。

2003年,王国兴养殖的娃娃鱼逐渐进入成熟期。但就在这时,灾难却突然降临了。5月的一天,一场几十年不遇的暴雨连续下了一天一夜。夜里11点,王国兴来到洞口,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只见洞里的水已涨到一人多深,洞口那扇1000多公斤的铁门,也被冲到洞前的河里去了。因为洞外有很多孔洞与山洞相通,大量雨水从山上涌进去。狭小的山洞灌满了洪流,上千条娃娃鱼被冲得七零八落。

王国兴顾不得自己危险,跳进洪流,这只手抓1条,那只手抓1条,一连救出10多条娃娃鱼。忽然,他发现1条30多公斤重的母鱼被水冲了出来,就急忙扑上去想抱住它,可是鱼身很滑,几次都没抱住。见那条大鲵的嘴张得很大,王国兴索性把左手伸了进去。

对方自救心切,一口就咬住了。大鲵牙齿锋利,一旦咬住某种东西就不会松口。更要命的是,它咬到东西以后,还会像鳄鱼那样,身子作360度翻转。当时王国兴被咬得锥心痛,但他硬是强忍剧痛,把它拖到安全地带。最后他的左手总算了,可食指却被生生咬断。

这次洪灾给王国兴造成的损失,几乎是毁灭性的。1400多条大鲵被冲走,当时损失达700多万元。最令人心疼的是,他失去了一批十分珍贵的成年种鱼。大鲵有一个特点,生长比较慢,培养一条种鱼要好几年,甚至上10年的时间。50岁的王国兴,觉得自己已经等不起了。看着眼前那个空荡荡的山洞和几十条被抢救出来的娃娃鱼,已经一无所有的王国兴不由抱头痛哭。

“大鲵之父”,山洞里养出亿万财富

为了将山洞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王国兴只好四处筹资,一下子从千万富翁变成了负债大户。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他弹尽粮绝之际,一位台湾老板得知消息,马上赶了过来,提出要用1个亿买他的大鲵繁殖技术。

1亿元,对王国兴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诱惑。有了这笔钱,他一家人不用再苦干就能购车、买房、出国……这样的日子,谁不羡慕,谁不向往!全家人没一个不主张把技术卖掉,把1亿元拿到手。

王国兴也动心了,但就在签合同的前两天,他却忽然地对家人说:“我想通了,决定不卖!我搞了这么多年不容易,现在有人要买这个技术,其实他看中的是比1个亿要多得多的东西,那就是娃娃鱼养殖的市场前景。再说,技术成功了就应该属于国家,而不是我个人。将来如果把娃娃鱼的技术推广开去,就可以带动家乡的老百姓致富……”

谁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很多人都说他是疯子。但是,已经大学毕业的儿子王建文很支持父亲的决定:“爸爸说得对,人活着,除了钱,总得有更高一层的追求。”

王国兴拒绝了台商,可他的基地却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有几个人因此离开了。82岁的母亲心疼儿子,看着王国兴为资金发愁,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提出帮他在隧洞前面的水坝守几天。2003年农历腊月十九日,也就是老母在为他守护娃娃鱼的第二天,由于走路不慎,再加上老人上了年岁,竟然摔死在山里,那一刻王国兴痛不欲生。

也许有人会问,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能吃也不能卖,王国兴到底为啥养它?其实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娃娃鱼人工驯繁的子二代(也就是老娃娃鱼的孙子),是可以上市经营的。

2005年,在众多专家的实地考证下,王国兴的大鲵养殖场,终于获得了湖南省畜牧水产局颁发的经营利用许可证。这时,成年娃娃鱼在张家界的市场售价为每公斤2000元,而且严重缺货。

因为邵阳、湘西等贫困山区,气候环境条件恰好最适合大鲵生长,很快湖南就掀起了人工养殖娃娃鱼的热潮。5公分左右长的小种鱼,能卖到800元1尾。“娃娃鱼是肉食类动物,鱼虾、螃蟹和动物内脏是它的最佳饵料。两天饲喂一次,而且不易生病,只要水温在16度~22度之间,非常好养。最令人心动的是,大鲵吃到5斤鱼就能长1斤肉。”一位农户卖出2条15公斤左右重的成年公娃娃鱼,一下就抱回6万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养20头牛或50只羊创造的利润,还不如养1条娃娃鱼!”讲这话时,王国兴满脸的兴奋和自豪。

有趣的是,咬断王国兴手指的那条大鲵,如今已长到80多公斤,仅它产的卵就孵化出大概3000多尾苗子,为王国兴创造了240万元的价值。大概这就是它对主人拼死相救的回报吧!

如今,王国兴通过公司加农户的合作养殖方式,已帮3000多名农民脱贫致富。一位叫赵继新的养殖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是4年前从王国兴那里买的苗子,现在养了上千条娃娃鱼。大的有5到8公斤的。算这个账的话,1年可能赚几百万元钱。”2009年11月13号,央视经济频道报道王国兴养大鲵成为亿万富翁的新闻后,全国各地要求与他合作搞养殖的人更是蜂拥而至。

山里娃范文第2篇

坚守 为了无数人的希望

2月21日,初春的天气仍有些微寒,但坐落在大山坡顶的来龙村小却生机勃勃。正值上课时分,干净整洁的校园里,传来朗朗x书声。

“7个千,4个百和3个一组成的数写作什么?”二年级的教室里,周福英正在为21个学生上数学课,简明扼要的讲解,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在这所简陋的学校里,有200多个学生9名老师,每个老师带1个班,从一年级一直教到六年级。老师们都是“全科”教师,一个老师要教孩子们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美术等多个科目。由于山高路陡,周边很多孩子到来龙村小上学都需走1小时左右的路,自然无法到更远的仁和乡完小读书,所以这个村小的存在十分重要。

地势偏远、条件艰苦,许多教师不愿前来,或者待一阵就离开。唯有周福英在这里一待就是33年。“我很理解同事们的选择,但我不能离开,因为是这片土地养育了我。”目睹了山里人吃尽没文化的苦头,土生土长于此的周福英决心让更多农村娃读上书、走出去。

不舍 学生的眼泪将她挽留

1984年,周福英第一次迈上三尺讲台时才19岁,从江安县中学高中毕业的她,成了来龙村小学的一名代课老师。代课教师,这就意味着她随时都有可能失去这份工作。然而,她还是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因为做教师这个梦想早在她年幼时就在心里生根发芽了。

代课老师工资不高,周福英一家人的日子始终过得清贫。为了增加收入,她的丈夫放弃了医生的职业,外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最艰难的是儿子出生后的那段日子,为了不落下一堂课,她只好背着儿子上课。

2000年,因为教育政策的变化,周福英下岗了。她不得不外出打工,每月挣的工资反倒比当代课老师多一倍。然而,她始终放不下家乡的孩子们。一次她回乡探望时,听说周福英回来了,那些她曾经教过的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她家,哭着恳求她留下来。

周福英舍不得孩子们,更不忍孩子们的学习受到影响,毅然辞去了外地的工作,重返课堂。“我不能辜负了乡亲们的信任,为了大山里的孩子,我愿意留下。”

那年年底,周福英参加教师公招,终于成了来龙村小的一名公办老师,在三尺讲台上一站,至今又是17年。

满足 期待留住更多老师

从来龙村小到江安县城,要先花20元坐摩托车到泸州合面镇,再花20元坐摩托车到江安马桥,再花8元转大巴车……所以周福英很少进城,上次到县城里还是为了批阅六年级的毕业试卷。

就是在这个闭塞的小山村,周福英的生活日复一日:

她每天要在家和学校间来回走4趟山路,每周要上23节课;放学后要家访、辅导学生作业,还要给孩子们补课;学校及周边没有网络,手机大多数时候信号不稳定,她难得与在外打工的丈夫通上一次电话;家里有患冠心病、肺气肿的老母亲和有智力障碍的弟弟要照顾……

工作、生活都不轻松,但周福英却打心眼里满足。“现在我们的待遇也不错,一个月能拿到近3000元工资,在农村已经很好了。”周福英说,乡亲们很尊敬她,把她当亲人,经常做了好吃的都要给她端上一份。更让周福英欣慰的是,学校里大多是留守儿童,孩子们把周福英当成自己的母亲一般,向她敞开心扉说心里话。

2015年3月,学校建起了食堂和教师周转房。“如今学校条件改善了,学生们中午能吃上热乎饭了。外地老师到这里教书,吃住也都解决了,过段时间学校还将通宽带,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老师愿意留下来。”

承诺 教良心书守护山里娃

在孩子们的眼中,周福英既是严师也是慈母。班上有个女学生一直跟着奶奶生活,前年,她家的房屋因为年久失修垮塌了。在外打工的父母闻讯回到家乡,正为该把女儿安顿在何处发愁时,周福英主动找到他们,“你要是觉得我家还可以,就让你女儿到我家住吧!我既可以照顾她,还可以辅导她作业。”就这样,这名女学生在周福英家住了一年。

山里娃范文第3篇

关键词:班班通;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工具性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选入教材中的课文,有的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的听起来感人肺腑,有的讲起来绘声绘色。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些语文课离学生现实生活太久远,特别是山里的农村娃对此内容更加陌生,再加上受一块黑板、一支笔、一张嘴的教学条件的限制,导致教学时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不辨东南西北,课堂上了无生气。随着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普及,“班班通”在我们农村学校开始广泛应用,并以它教学的直观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了学生获取更多知识的渠道,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班班通”的使用让山里娃爱上了语文。

一、“班班通”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依然全凭教师的肉嗓子,加黑板、粉笔这种最原始的教学手段来传递信息,不仅传递的信息量小,速度慢,质量低,而且大大落后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如何改变这种现况呢?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于某一形式,将教材中的美展示给学生。我对此较依赖“班班通”这一教学媒体,将“声、色、画”集于一体,让学生置身其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求知欲,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探索的过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在学习“昔日的圆明园”这部分内容时,有很多词语对山里的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我就借助“班班通”这一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出示相对应的图画,让学生感受到昔日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昔日的圆明园建筑宏伟;昔日的圆明园有许多奇珍异宝。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当学生陶醉于美景之中时,他们便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去研读课文。

二、“班班通”有利于增加信息量、拓展知识空间

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是以单一的形式来传授知识的。如今,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可结合有关情境,以“立体”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还可以配合课文适当补充相关材料和时代背景,从而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如教学《最后一分钟》,我借助“班班通”这一教学媒体,出示香港的相关背景资料,以及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国门之后,分别在1856年、1860年、1898年所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让学生了解香港的历史。播放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其探究的兴趣和爱国热情,结合背景资料,轻松理解含义深刻的诗句,以诵读为依托,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三、“班班通”的运用能充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班班通”这一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了一个声像同步、声情并茂的音响世界。通过多种信息的呈现,引导学生去观察、感受,启迪学生想象、创造,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如教学《花钟》一课时,由于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学生会思考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我结合“班班通”这一媒体,向学生展示精美独特的图片、精彩纷缤的动画、生有蜗蟮氖悠担成了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就会去仔细观察,找出结论。“班班通”的运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心愉悦,在提高观察能力的同时审美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四、“班班通”为学生合作学习提供了广阔空间

山里娃范文第4篇

冬天的早上寒冷清冽,天麻麻亮就要从家出发去学校,每次经过路边的乱坟岗时,我总觉背后有脚步声,脊背发凉,快过去时撒腿就跑……

中午饭,是从家里带的,内容一般是红薯饭和泡菜,饭碗是表面已经摔得有不少生锈黑疤的搪瓷缸,用芭蕉叶和麻绳扎上口子,放在教室窗台上。不到中午,饭就凉了,吃时去小馆子要点高汤泡饭,幸运的话还能要到带点大油的骨头汤,就是厨师脸色难看点。有时也会去酱油店买两分钱的金钩豆瓣,奶奶告诉我,运气好里面还有肉,不过我确实运气不好,只记得舀豆瓣的搪瓷小汤匙上用细麻绳绑了两根筷子作勺柄,上面糊了厚厚一层已经干了的豆瓣酱,老板的手总抖来抖去。而有钱人家的孩子,中午会在饭馆吃面,不过那时大家都比较穷。

夏天,经常下大雨,河水猛涨淹过了上学的桥。有一回我自恃水性好,光屁股把衣服和书包举过头顶,游到对岸。晚上回家洋洋自得地告诉家人,没有想到遭来父亲一顿棍棒,父亲边打边说:打死你这狗东西,下次再游,保不准就能淹死你!

乡镇的居民大都是有地的农民,那会总觉得他们十分风光,很是让人羡慕。“有一天能到乡镇当个农民”就成了我的第一个梦想。至于那个领工资的供销社售货员的差使,做梦也没敢想。

农村通电了,我家的电器是4只15瓦的白炽灯泡和一个手电筒。电压低灯光暗,做作业得加照煤油灯。我在教科书中见过电视机,没想到学校配了全乡第一台彩电,却十分珍贵,平日里锁在定制的木箱中,一般周末会架在操场上公映,有一回播《少林寺》,晚上8点开演,我托熟人捎信回家说晚上看电视,请了霸王假。早早来到操场,把书包往屁股下面一垫,抢个好位置,尽管肚子饿得咕咕叫,但想到武打片《少林寺》就精神百倍……

散场了,回家要走一半青石板大路和一半山路,借着大家的手电光和石板模糊的白影,还算好走,但越走人越少,等到山里就伸手不见五指了,山路须经过农家,狗听见脚步声就追出来。摸摸身上,火柴还在,也不管主人是否同意,在草垛上扯一大抱稻草,分出一小束,点着当火把。我胆小,不仅怕狗,而且走路老想着鬼会不会出来……经过一个大院子,好几条狗汪汪追来,又紧张又害怕,拔腿就跑,谁知狗跑得更快,心虚地回头一看,几双绿旺旺的眼睛像无底洞,脚下没停、心一慌,踩到路边的松土,腿一弯,骨碌碌几个翻滚,掉进了水田里,书包、衣服裤子满身是泥,狗还在田坎上虎视眈眈咆哮……心里窝火地想,长大了一定买个电视机,不但自己看,周围的人都来看,既威风又不用受这狗气。

山里娃范文第5篇

山娃19岁,生在这石山环抱的穷村子里,从小就要强,三年前考上了县里一中,今年又考上了城里的大学。穷山沟里飞出了金凤凰,不大的山村热闹起来,山娃爹也成了村里的“名人”。可山娃却老觉得爹不那么高兴,总像心里有话似的又不说。好容易在山娃临走前憋出一句,还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山娃就是带着这么一句摸不着头脑的话进的城。

山娃的宿舍里有四个人,除他,那三个都是地地道道的城里人,好在他们不排外,并没有瞧不起山娃,可山娃自己有些瞧不起自己!他们说的,他不懂;他们玩的,他不会。山娃总觉得自己像只土蛤蟆,总想着要让自己变成他们那样儿。

相关期刊更多

山东水利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水利厅

陕西水利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水利厅

山西水利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