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特色;区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引言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均衡阶段(1949――1978),非均衡阶段(1979――1999)、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2000至今)。经过多几年的协调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已经形成了稳定繁荣的“四轮驱动”新局面。按照十一五规划确立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崛起,鼓励东部地区优先发展目标,四个经济区域分工明确,目标清晰,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面笔者就来谈一谈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东部沿海经济

由于政策的倾斜和地理的优势,东部沿海区域经济长期处速发展的阶段。经过从改革开放到今天的30多年演变,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制度已基本成型。在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更是和国际接轨,走在时代的前列。沿海地区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每年平均达到10个百分点以上,超过全国平均增长率2%;经济总量占全国65%,人均GDP可达1700美元。沿海地区形成了3个发达的经济圈:以深圳广东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这三个经济圈的发展是区域经济的代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中长三角与珠三角已成为我国制造业中心,经济处速发展的阶段,人民生活水平直逼欧美发达国家。

2.西部大开发战略

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已有十余年,期间进行了多项部级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皆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国债投资以及其带动的投资项目高达7000亿元。近年来,由于港澳台资本,东部资本和外资的引入,加快了西部大开发的进程。目前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期,传统技术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均在稳步前进,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逐步完善。其中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成为西部繁荣的象征。

3.东北经济振兴

自国家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东北迎来了发展新机遇。由于东北独特的制造业基础和潜力,使其具有沿海地区不具备的发展优势。经过数年来各项政策的出台和人民群众的努力,东北已逐渐完成用高新技术代替传统技术的转型,用市场化的现金管理模式代替传统管理。并且改善了资金筹集方式,大量引入外资和民资。[1]

4.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结归纳

自开个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生产要素向沿海城市聚集,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病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复苏。但是东部经济的发展成果并未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西部更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使得经济发展缓慢,难以跟上沿海地区的步伐,沿海与内陆经济差距越来越大。东部地区已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充分吸收了民资、外资,升级产业结构,与国际接轨,制造业、服务业发展迅速。而西部经济建设主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带动,以国有资本为主,缺少外资和民资的引入,投资收益不明显,制造业、服务业发展缓慢。目前东部与西部的经济差异仍在扩大,目前的GDP增长速度已相差4倍。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区域发展差异过大

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沿海地区实行资金支持、政策倾斜,使得东部地区充分利用自身地理优势拉动了经济的发展。这使得全国经济发展中心向东南偏移,中西部、东北部经济发展与东部存在较大差异,产业结构,经济类型的不同使宏观经济改革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不平衡,国家共同富裕的目标难以实现。

2.中部经济凹陷危机

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提出,西部、东北以及东部经济均有发展的势头,东部随之成为经济凹地。[2]又有中部地区农业比重大,农业人口多,产业结构与经济类型越来越不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步伐,靠农业致富十分艰难。随着政策的继续推行,中部经济凹地的形势会愈加严峻。

3.地方割据现象严重

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变产生了地方产业链。各个地区政府受利益的影响,或公开或隐秘的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例如进行贸易保护、设置行政障碍;封锁地区资源、人才、商品;为争夺资源极尽其能。这些现象不仅阻碍了生产要素与商品不能自由流通,而且使得地区之间无法优势互补,引起资源和人才浪费,最终导致国家经济大统一难以达成,资源与老东西不能优化配置。

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宏观调控力度

目前是我国体制转型的初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成型,但是发展方向与道路还需不断探索。全国经济的巨大禅意,为我国经济统一带来了巨大困难。因此,政府应发挥自身职能,为经济发展带来合适的环境。要推动市场发育,需要营造一个宽松的投资氛围;制定合适耳朵区域调控政策防止由于市场作用使区域间经济差异进一步扩大。[3]改变政策倾斜方向和方式,着力于为全国所有地区因地制宜提供政策扶持,加强人才资源的培养;寻求突破点,在各地发展重点与优势产业上加大投资,建设优势产业,使其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2.强化经济区域功能,淡化行政区域功能

我国应遵循“优势互补、互利互惠、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原则,打破地区、部门、政府的界限,加强城市、地区合作,促进产业、交通、市场、政府等实施多种联动措施,加速产业优势的建设。为此,我国应从法律、道德层面约束政府的行为,优化只能结构,使其真正为人民服务,解决地区间恶性竞争,区域封锁的现状。

四、结语

总之,要打破目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僵局,就必须要限制政府职能、发展优势产业、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和经济合作,平衡政策优惠与宏观调控。这样,就能将区域经济的发展控制在国家手中,缩小贫富差距,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何添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11,07.

[2]欧阳慧.我国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策略[J].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2010,09.

区域经济发展范文第2篇

经济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聚化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园区经济发展相关理论有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和点—轴理论,其思想内核离不开集聚。园区经济促进区域发展的作用机理不仅体现在产业集聚、人口集聚、知识与技术外溢等方面,基于外部性和权力寻租等视阈创新性地提出了:园区企业集聚形成的良好社会关系网络和分工在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还能减少单个企业的权力寻租成本。基于区域经济的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相应思路为:加强政府在园区产业集聚形成时的引导作用、加强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建设以降低“权力寻租”和规避园区发展“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老路。

关键词:

集聚;园区经济;区域发展;作用机理

克里斯塔泰勒早在1968年就指出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在空间关系中进行的,而经济园区正是这种空间载体之一。我国经济园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和经济增长极。作为区域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及重要载体的经济园区,已显现出了强大的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各具特色的经济园区,在促进人口和产业集中、发展现代工业以及提高区域竞争力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集聚经济效应,己经成为其所在各区域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力量。但经济园区在产业快速集聚化带动GDP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再生资源的迅速耗竭和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等生态问题,相当部分园区已成为或正在成为高污染、高能耗的“重灾区”,如何避免园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外许多学者对集聚视角下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乌尔曼[1](1957)认为空间的互相作用是指区域之间要素的相互交换过程,后来克鲁格曼和藤田昌久对人口和经济集聚的内在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迈克•波特(Mi-chaelE.Porter,1998,美国)从竞争优势和创新视角阐述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Martin(2001)建立了经济活动空间集聚与园区经济增长之间的自我强化模型。我国学者也日益重视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两者关系的研究,如吴勤堂(2004)、向世聪[2]、孙丽芝(2009)、仇保兴(2004)等。这些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启示,本文创新是:基于外部性和权力寻租视阈提出了园区企业集聚形成的良好社会关系网络和分工在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还能减少单个企业的权力寻租成本。

一、经济园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的思想内核

(一)经济园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园区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一是“增长极理论”,其基本涵义是:市场经济主体在特定城市或区域的集聚而促使经济高效发展,同时在这种集聚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地区扩散,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从增长极理论内涵可看出,其主要是通过集聚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作用。二是J•R•弗里德曼于1966年提出的“核心—边缘理论”,该理论阐述了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和扩散的机理,认为城市空间发展核心区与边缘区相互依存,但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核心区,它能产生和吸引大量的革新,边缘区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核心区,核心区和边缘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三是点轴开发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于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并形成斑点状分布,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点逐渐增加并形成轴线,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进而形成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形成点轴系统。上述三种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园区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导作用[3],在经济园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上述几种理论的思想内核本质上都与产业集聚分不开。

(二)集聚是经济园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的思想内核上述相关理论的思想内核表明园区经济本质是集聚经济。产业集聚就是特定产业在一定地理区域范围高度集中,各种要素在特定空间范围内逐渐汇聚的过程。最早关注产业集聚现象的是马歇尔,他在1890年就提出了“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在他之后集聚理论涌现出影响较大的理论有:区位集聚论(韦伯)、创新产业集聚论(熊彼特)、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E•M•胡佛)、企业竞争优势与钻石模型(波特)等[4]。目前产业集聚研究缺乏统一的概念与研究范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一般多用“产业集聚”;管理学科则多以“产业群簇或产业簇群”、“产业群”、“产业集群”、“地方企业集群”等;而经济地理学科多用“产业区”或“区域集群”。尽管不同学科所用概念名称不同,且各学科概念外延也有所差别,但内涵基本一致,就是相关产业与机构在特定区域的集聚,既是产业在某一特定区域集中,又是企业与机构在特定区域的集中,大量的集中形成网络、并集结成群。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和点轴开发理论的核心思想都涉及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定产业与各种要素在特定区域集聚的现象。集聚形成的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市场自发创造型,二是资本迁入型。市场自发创造型是指专业化市场在某一特定区域首先形成,为集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信息和市场交易条件,从而使专业化市场附近出现更多的制造业,从而形成产业集聚。资本迁入型是指资本的迁入或流入而产生的产业集聚。这是当前我国产业集聚形成的主要形式。上世纪沿海产业集聚主要是外商投资而形成的,现在许多靠近沿海的内陆地区因承接其产业转移而形成集聚。产业集聚形成类型可分为两种:指向性产业集聚和联系型产业集聚。前者是利用区域的特定优势吸引并形成产业或企业集聚[5],这种区域优势可以表现为原料产地、燃料产地、区域交通枢纽,也可以是劳动力密集地、市场集中地;后者是为了加强特定区域企业间的相互经济联系,进而为企业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外部条件,这种联系可是前后向关联,也可是横向联系。产业聚集影响园区经济发展的水平[6],是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手段,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

二、基于集聚视角的园区经济促进区域发展的作用机理

(一)基于集聚经济视角的经济园区促进区域发展的作用机理。本文主要从如下三方面研究集聚经济视角下园区经济促进区域发展的作用机理:1.经济园区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机理。园区经济的发展要以交通便利、设施配套完整、环境优美为前提。园区各种硬件条件具备后,如果有良好的经营环境和发展所需要的软实力,那么一定能吸引大型企业进入园区。产业关联性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基础,没有关联性的企业在特定区域空间上的“扎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集群或集聚。集群竞争优势的源泉和集聚产业组织演化的依据也与产业前向、后向和旁侧关联紧密相关,而特定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关联性是动态发展的,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会出现新的集群,这种集群效应可能就越显著。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相互促进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园区经济的产业集聚以其内含的组织关系与交易,使得大企业提携、牵引中小企业向高层次的生产空间发展,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与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保持了较高的相关性,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良性互动发展,会进一步带动与之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与此同时,经济园区内的产业集聚有助于所在区域产业组织中的不同规模企业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过程中保持合理有序的竞争状态[7]。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也不一样,从而影响与制约了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的过程。因为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可以使不同产业紧密联系与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转换能力,进而增强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增强的区域产业结构系统功能,对区域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增强大有帮助,进而可以促进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发展。园区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可用图1上部分来表示:图1基于集聚经济视角的经济园区促进区域发展的作用机理2.经济园区人口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园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大量的就业人口进入园区。进入园区的人才包括多种:管理层、高级技工、研发人员和普通工人等。园区要取得成功,必须要做好人口大量进入后的规划和管理。如园区内要有较好的学校与之配套,还需有大型购物中心、医疗机构和休闲设施,为园区工作的员工解除生活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这样又会进一步带来园区人口的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让更多的非城市人口进入城市,但他们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城市里很多能享受的公共服务他们没有,如医疗卫生服务、子女教育和自身的教育培训、信用支持、最低保障等。所以,要促进园区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公平的园区长效发展机制,要有长期包容发展的社会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因产业集聚而带来的新增人口的安居乐业,进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带动园区经济发展,进而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园区。因此,园区人口集聚能提升园区实力的同时,还能促进所在区域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园区人口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可用图1中间部分来表示。3.园区知识与技术外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科技进步是推动园区产业结构变化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园区内企业的集聚具有知识与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集群内部企业由于地理位置的靠近,一个企业新技术的出现,会很快被其它企业模仿或学习;同样新知识同样很快会在他们之间传播开来;同样,一个企业先进管理方法的应用,也会很快被集群内其他企业学习与模仿;市场方面,一个企业发现新的市场需要或开发新的潜在市场,也迅速被其他企业学习和扩散开来。企业家的创新方面,一个处于领先地位的创业者或企业家客观上也扮演了示范者角色,其他跟随者通过学习与模仿获得企业新建时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从而使示范者与模仿者在相互竞合中快速发展。园区的产业结构通过一定的生产技术结构表现出来。而生产技术结构的变动与进步会导致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动;一旦技术变革发生,与之相适应产业结构将会发生。不同技术水平所形成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也会有差异,园区内企业技术进步会导致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是产业结构转换的动力,生产要素从比较生产率低的部门向比较生产率高的生产部门转移;园区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主要取决于部门间劳动生产率增长速率的不同。园区知识、技术的外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可用图1下部分来表示。

(二)基于集聚视角的经济园区成本降低对区域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产业集聚能在多方面降低企业的成本,本文将重点从社会关系网络和单个企业“权力寻租成本”的降低两方面进行。1.经济园区企业集聚形成的良好社会关系网络和分工能降低成本。集聚网络的外部化是经济园区产业集聚形成的内驱机制。经济园区企业集聚一旦形成,就会通过其良好社会关系网络扩大规模。(1)良好社会关系网络可降低集聚企业的交易成本。相互间的信任和较可靠的承诺是经济园区内企业社会关系网中的基本行为规范,由于集聚在特定区域当中,业缘、亲缘和准亲缘等社会关系网为企业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信任和较可靠承诺更容易取得,因此降低了企业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推进了企业向更高效的方向发展[8]。沿海地区许多中小企业源于家庭工厂,起初可能是家庭或血缘关系较近的亲戚合作共事,随着规模的扩大逐步走向较规范企业化之路以后,企业管理也逐步走向规范。(2)园区企业分工协作机制能降低成本[9]。专业化分工本身具有自我繁殖与自我发展的能力,一是各行业分工链的深化,为创造新的专业或工序提供了条件。二是分工度的提高反过来促使经济园区专业技术效率进一步提高。分工的外向和内向发展相辅相成,效率与分工度的相互影响,形成了园区企业的自我发展。2.经济园区企业的集聚能减少和降低单个企业的“权力寻租成本”。权力寻租是指握有公权者以权力为筹码谋求、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一种非生产性活动。众所周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面对政府管理部门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监管,在当前环境中,权力寻租在部分地区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普遍存在着,在许多地方为了引资不择手段和不惜代价,一旦企业出现“沉没成本”并落地生根后,就出现“关门打狗”的情况。为了减少企业的这种“灰色”成本,大批企业在同一个地方或园区扎堆,近些年,一些温州企业组团在同一区域建立企业园,或在当地建立一个温州企业经济园区。温州企业这种扎堆尽管有很多原因,但据我们研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降低单个企业的“权力寻租成本”。为此,他们首先成立一个行业协会,协会根据每个企业大小情况和盈利能力收取与之相对称的会费,由行业协会领导来统一负责同政府部门进行协商与谈判,这样就能降低单个企业的这种隐性成本。一旦大量同类型企业在当地存活并发展起来,就会形成品牌和更广大的市场,并进一步增强其品牌效应、市场效应,从而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基于区域经济的园区产业集聚发展思路

从前面的论述可知,基于集聚视角的园区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作用巨大。为此,集聚视角下经济园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机理的完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可得出如下结论:

(一)加强政府在经济园区产业集聚形成时的引导作用基于前述分析,政府在园区产业集聚形成时要重点引导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是园区经济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因为前后向关联强的主导产业不但能促进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带来人口的集聚,同时也能带来知识与技术的外溢效应。经济园区的集聚可分为两种:植入型集聚和政府催生型集聚。这两种集聚存在共同特点:起初就得到政府政策的直接帮助与扶植。尽管在自发型集聚形成初始阶段,地方政府为避免同国家政策的冲突而较少干预,而集聚具备雏形后,就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以促进园区集聚产业的发展。如:制定特色产业政策、有针对性的地方性法规、建立专业市场、建立地方信誉以及实施区域营销策略等。另外,社会资本越丰富的地区产业集聚程度越高[10]。因此,政府可通过提升园区所在区域社会资本,从而建立本区域自我发展的能力,提升区域经济。但政府一定要把握好引导的度,一定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政府引导企业一定要建立在企业的“自生能力”上。仅仅依靠政府的土地、税收和政策优惠生存,没有大量的自生能力的企业,这样的园区发展注定会昙花一样,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将失去动力。

(二)加强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建设,逐步降低“权力寻租”空间如前所述,权力寻租在园区经济发展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加强对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至关重要。为此,要进一步深化对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从“关门打狗”的误区中走出来,舍小家,顾大家,切实做到“放水养鱼”,真正树立起发展是硬道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是园区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等思想。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要下放审批权。审核权下放会降低企业的“灰色”成本,只有下放审核权才能引进更多的优秀企业,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二要同一区域不同园区要统一招商引资政策。土地价格要合理定位,对电力的费用要与招商引资政策相衔接,改变目前电价过高的现象。三要积极探索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理顺开支渠道,逐步减少自收自支人员;大量事实充分说明,只要存在靠罚没收入解决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问题,经济发展环境就很难宽松。

(三)规避短期利益驱动,走出经济园区发展“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老路政府要像对待自己家园一样对待园区或地方的环境。近年来,中国很多地区持续雾霾,“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不是全面小康,经济发展再也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有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才能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由于企业天生的逐利性,环保投入等成本是能省则省;而地方政府,明知不少企业会给地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是严重污染,但出于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追求,或因官员们基于GDP速度的政绩追求,以至于为了经济发展而不惜牺牲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的生活幸福,这种不考虑经济外部性价值、以破坏居民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经济注定是不可持续的。为此,必须从建立污染的负外部性价值入手,引入碳税机制以使企业承担相应负外部性成本。

参考文献:

[1]UllmanE.L,AmericanCommodityFlow.Settle:Uni-versityofWashingtonPress,1957:60-73.

[2]向世聪.园区经济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的动力机制[J].系统工程,2010(3):119-122.

[3]刘争波.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0:3-7.

[4]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171-178.

[5]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李刚剑,陈志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50.

[6]马丽,严汉平.产业聚集与园区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18-123.

[7]阮建青,张晓波.危机与制造业产业集群的质量升级———基于浙江产业集群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0(2):69-79.

[8]刘新艳,赵顺龙.区域环境对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6):72-79.

[9]周镕基,尹亚平.集群治理的突出问题及策略构建[J].工业技术经济,2010(8):32-35.

区域经济发展范文第3篇

【摘要】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文章就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探索。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影响;作用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虽然人们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普遍认识到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其他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都需要资本的投入。

(二)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

文化的发展以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文化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拉动来实现,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又以一定的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撑。

(三)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反作用体现在:(1)文化建设通过对反映社会群体利益、愿望和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的确立,有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支配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创造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2)文化建设通过对制度建构的指导,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体制的建立及运行需要文化的指导和保证,需要通过文化增强凝聚力,需要通过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对制度有内在的认同。(3)文化建设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市场经济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经济、社会充满各种矛盾,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区域文化认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认同指个人与个人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对共同文化内涵的确认,是特定民族、国家、区域范围内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可以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通过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

文化认同是区域内经济合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跨越行政区域的更广泛层次的区域合作,文化认同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两方面的基础:一是经济基础,即区域市场体系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城

市体系与区域分工;二是政治与文化基础,即基于行政的区域整合或基于共同文化特征的区域性认同;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没有文化认同的黏结,区域经济合作也就难以整合。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风险成本、磨合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四、区域文化特色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和特质及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此同时,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会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文化渗透进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区域特色经济。特色经济以分工理论和优势理论为基础,以区域为空间载体,通常包含了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和特色经济区域之内容。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即特色经济。

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地域特色文化渗透进区域经济中,立足于资源优势等,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个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深厚的文化资源的积淀可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增强区域竞争力。许多地方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带动经济起飞。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产业。文化作为产业在经济过程中直接运作,创造经济效益。区域文化资源还可形成特色旅游产业,提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与品牌。

五、科学运用文化杠杆发展区域经济

经济和文化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双翼,文化的滞后会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经济的落后又会限制文化的深度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在运用文化杠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协调一致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是每个区域发展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要坚持两者发展并重,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二者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更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以使该地区的人们从精神层面上跳出传统文化保守、排外、安于现状的固定模式,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过渡,从而保证地区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强区域文化建设

从价值观念、能力水平、道德品质、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等方面塑造主体形象,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高层次的、含有多元文化的环境建设能够提高区域的品味和亲和力,高素质的、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够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可以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所以,加强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社会经济生活文化含量的提高,能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消费力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激励民风民气,树立信心,改变观念,开拓进取,在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同时,解决社会发展中经济自身不可能解决的诸如精神需求、观念转换、民族团结、人才素质、文化复兴等种种社会问题。同时要加强区域新闻传播、文娱体育、科学教育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人们对现代文化的接触范围,加快区域文化的发展,发挥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大力培育、传播与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构成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要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同区域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并将其内化成人们的信念,引导人们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外化为经济政策、法律,规范经济运行和经济秩序,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为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

参考文献

[1]赵红英.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子研究——以五金文化与永康发展为个案[j].价格月刊,2000,(3).

[2]於凡,欧向军.区域文化资源与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差异[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3).

[3]王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浅析[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

[4]高彦彦,杨德才.区域经济增长的文化分析——温州文化与温州经济的崛起[j].温州大学学报,2006,(2).

区域经济发展范文第4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是指一个国家对国内的某些区域或一个地区对本区域经济发展所采取的目标模式、定位、思路和政策措施的统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既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应用的结果,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成功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分析,常用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主要有: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区域经济梯度推移模式、增长极发展战略模式、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网络型发展战略模式等。其中,梯度推移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网络型模式也属于非均衡发展战略模式。

均衡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源自于美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Paul·N·Resentein·Rodan)的大推进理论和拉格纳·纳克斯(Ragna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罗森斯坦·罗丹是最先对部门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做出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区域要摆脱贫困,实现经济发展,就必须改变落后的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因为工业化是以快于富裕地区的速度来发展经济不振地区,以提高其收入,从而使区域收入分配均等的惟一方法。但是,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区域长期为贫困所困,存在着工业落后,基础设施不健全,劳动生产力、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低,市场容量小等缺陷。因此,小规模的、个别部门的、个别地区的投资行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主要是由部门和区域经济活动的不可分割性与互补性决定的。罗森斯坦·罗丹认为经济活动中存在着三种不可分割性,即生产函数的不可分割性(资本的集聚性),需求的不可分割性(需求互补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割性。所以,要让经济不振地区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全面地、大规模地投入资本。

大推进理论的核心是通过基础设施的优先发展和相关经济部门的协调配合,使落后国家或区域迅速实现工业化。根据这个核心理论,森斯坦·罗丹主张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应将其全部投资的30%—40%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因为基础设施的完善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对其投资有着巨大的外部经济效应,可为其他投资行为创造出更多的机会。他还主张在经济发展之初,应将投资重点放在存在不可分割性的轻工业部门及其他产业部门,通过贸易来获得所需的重工业产品。1953年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存在着一种贫困恶性循环的理论,对人均产出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或区域的经济为何长期停滞不前做出了解释:“一个造成相互作用和反作用因而使某个穷国维持其贫困的多种力量的循环集(a circular constellation of forces),这种循环集的特定例子并不难设想。例如,一个穷人也许没有足够的食物;由于处于饥饿状态,他的身体可能很虚弱;由于体质弱,他的工作能力就低,这意味着他穷,反过来又意味着他将没有足够的食物;如此而已。对于一个作为整体的国家来说,这种状况可以用一个陈腐的命题概括为:‘一个国家之所以穷是因为它穷’”。

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区域存在两种恶性循环:一种是供给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导致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复始就形成了供给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另一种是需求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复始又形成了需求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这两种恶性循环互相影响,使得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从以上分析来看,要解开贫困恶性循环的死结,就必须实施均衡发展战略,即在广大范围内对各工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使各个工业部门协调发展,避免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不同工业部门中形成相互支持的投资格局,从而扩大市场规模,弥补需求不足。

均衡发展战略的内容及措施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区域内各经济部门和产业部门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一种战略模式。

均衡发展战略理论主张地区间、产业间均衡协调发展,通过均衡部署生产力,以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目标。该战略模式注重加大对落后地区、不发达产业的投资,以使各地区、产业均衡协调发展。

均衡发展战略注重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区域和产业的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的主要政策措施是,欠发达国家或区域要改变落后的经济现状,必须对所有的经济部门、产业和区域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形成广阔而充分的市场,产生足够的投资引诱,为投资规模的扩大、经济的增长创造条件。

纳克斯认为,在经济增长的初期,之所以选择均衡发展战略模式,一方面是由于各部门同时扩大生产规模,可以相互利用便利的生产、销售条件,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内在和外在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各部门之间相互产生需要,避免多余生产能力的形成,并加强投资力度,促进供给和需求平衡,实现经济稳定、均衡增长。

均衡发展战略模式的缺陷

在一些欠发达国家或区域的局部开发中,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区域间、部门间、行业间、产业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起到了弱化作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强调均衡的、大规模的投资和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市场机制存在的局限性,实行宏观经济计划化的必要性,为欠发达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和区域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模式,对其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均衡发展战略模式过分强调计划性和均衡增长的重要性,在现实中受到资源、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约束,使得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很难实施。这种发展战略模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第一,不发达地区通常不具备均衡协调发展的条件。一般区域特别是欠发达区域,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地区、所有产业同时发展的雄厚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水平,且少量资金投放一般不能获得预期的效益。

区域经济发展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人才作为人力资源中素质高、竞争力强的一部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具重要、最具活力的因素。因此,研究人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才能更好利用和开发人才,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腾飞。

“人”作为实现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很早就成为了众多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早在1676年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弟就曾提出了“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著名论断,充分体现了人在财富创造中的重要性。而作为“人”这种资源中的一部分,人才因其具有高素质、强竞争力等特质,对引导经济的良性、迅速发展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分析人才因素,探讨人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概念的界定和分析

(一)人才概念的界定和分析。1、人才的概念:关于人才,新编《辞海》的解释是: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当然,这个解释过于抽象,因此,不同的学者对于该解释有了不同的发展。本文选择从人才与人力资源关系的角度解释人才的概念。如果将人力资源比作一个金字塔,而我们所定义的人才则是塔的最顶端的部分。2、人才的属性:(1)知识属性。这是人才的第一属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对知识的拥有、追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上。(2)创造属性。他们善于运用现代的知识,投身于改造社会的生产实践,敢于坚持科学,敢于创新。(3)社会属性。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才属于全社会,是社会共有的财富,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4)价值属性。作为社会存在,“人才”是有价值的。其价值通过对社会所做出的奉献表现出来,包括社会的和经济的效益。(5)流动属性。“人才”具有能的特征,因而有流动的属性。它总是流向那些最吸引它、最能充分发挥其才智的地方。人才的知识属性、创造属性及价值属性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因素,而其社会属性和流动属性则对地方的人才获取、保持和发展带来了挑战。

(二)区域经济概念的界定和分析。1、区域经济的概念: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由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并各具特点的经济运行模式。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指该区域经济总体水平的发展程度,也包括了其内部结构的整合优化、良性运行。区域经济也可称经济区域,它是由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构成的有机整体。2、区域经济的特征:首先是关联性,区域经济是区域内各经济要素、经济实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其次是层次性,也叫嵌套性,系统都是由一定的层次所组成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经济区域也不例外。再次是动态开放性,区域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区域内外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最后是非线性,也称不可加和性,这是指经济区域内的各要素并不是简单叠加的,而是各经济要素、经济实体按照一定方式有机组合而成,因此其中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后,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的区域经济并不一定发生相应的变化。3、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区域经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其赖以存在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了: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人口与劳动力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等。“在当今社会,对区域经济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劳动力素质,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产业结构层次的升级,无一不与劳动力的素质有关。”

二、人才与区域经济发展两者的相互关系

(一)人才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二战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物质资源的短缺,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一个国家从落后向发达的跃进,然而,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储量不足,则虽有丰富的物质资源也不可能在世界经济舞台中崛起。这充分证明了人才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人才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迅速增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成果显示,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毕业提高108%,大学毕业可提高300%。人才的知识属性决定了他们必定是高素质的生产者,人才对于某一专业领域有着熟练的技术程度,在其他生产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吸收更多的劳动资料,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人才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在参与生产实践的过程中,能主动的改进生产技术,并直接作用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从而迅速的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2、人才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充分证明了技术进步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谓技术进步,广义的说是由技术变革而引起生产要素素质的变化而导致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过程。技术进步说明了要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不是靠增加劳动或资本投入量而产生的,而是依靠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实现的。人才的创新属性决定了其能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人才的可再生性也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3、人才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内部结构的良性发展。区域经济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人才的知识属性突出的表现为他们对知识的拥有、追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因此人才对于新知识的追求、对新事物的敏感决定了他们善于采用新的观念和技术,淘汰旧的技术,从而促使整个企业乃至行业的优胜劣汰,实现产业结构变革,使其能更好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能吸引和留住人才。1、良好的区域经济可以为人才提供满意的薪酬。付出劳动自然希望能得到价值相当的回报,人才也是经济的动物,对于薪酬也有一定的期望值。作为一种刺激的手段,付给满意的薪酬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为较高的薪酬水平提供了基础,也为其提供了保障,因此对于人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2、良好的区域经济可以为人才的自身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人才不仅对知识有着强烈的追求,对于自身的发展也有着强烈的渴求。人才如果不会自我学习、自我更新,则不能称之为人才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良性发展的经济区域必然包含着难以数计的经济要素、经济实体,这为人才的自身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机会。3、良好的区域经济为人才生存和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蛟龙需在深海游,才能一显其所长,人才也需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外部环境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优越先进的工作环境、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学术前卫的知识环境都成为了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三、获取、保持、发展高素质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建议

当今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既演绎着对物质资源的争夺,也演绎着对人才的争夺。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曾预言:“世界将陷入一场人才争夺战。”世界性的人才短缺以及人才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迫使各经济区域不得不想尽办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从而为本经济区域的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活力。关于引进和吸引人才、培育和开发人才有很多的策略和方法,这里主要提出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将人才的引进、开发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形成适合本区域的人才战略。各地区应根据本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引、用、育、留”一体化战略,建立和完善人才的引进机制、管理机制、培训机制、流动机制,并将其有机结合,以此作为指导其他各项人才政策的依据。在充分利用人才的同时注重人才的管理和培训,不断提升人才的竞争力,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最核心资源。

(二)在人才战略的基础上,注重人才环境的优化。完善政策法规,规范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效率,为人才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升薪酬水平,保障福利待遇,为人才提供稳定的经济环境;注重硬件设备的引进、信息的开放共享,为人才提供成熟的技术条件。

(三)发挥政府在人才的获取、保持、发展中的宏观指导作用。在人才的获取、保持、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市场调配和政府宏观指导相结合的方针,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政府需要从人才市场的直接运作中退出,转向对市场的管理,而不是直接参与。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加强法规、政策的透明度,做到依法管理,提高调控和引导的能力、水平,促进区域内人才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关注区域内的人才流动,使其实现良性循环。池塘中的水需要经常流动,才能保持新鲜和活力。区域内的人才也是如此,否则区域内的人才水平就会停滞不前,最终被日新月异市场所淘汰。因此,需要建立完备的人才流动机制,管好“入口”,畅通“出口”,保持信息的畅通,重视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实现人才的良性循环。

(五)注重区域内的人才培育与开发。目前,世界人才争夺已经处于白热化的状态,只靠人才的引进将难以完全满足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立足于自身培养,注重教育,从自身区域内培育和开发人才,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二战后的日本就是一个例证,它在物质资源曾极度匮乏、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唯一没有放弃的就是教育,正是这一明智举措为其随后的经济发展和腾飞造就了最有力的资本。

四、结语

区域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才的竞争。新加坡留美博士叶傅在《人才战争》一书中曾说道:“人才战争是一场与美伊战争不同的战争,因为没有流血、也没有牺牲,而这场战争争夺的对象不是配备手榴弹与枪枝的军人,而是配备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器及手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毋庸置疑,区域经济要发展,必然需要有大量的人才,这样才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处于领先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苏延林、王通讯:《人才资源学导论》[M],中国人事出版社,1994年。

2、卢义茂:《科技?经济?人才》[M],珠海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