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庄子的思想

庄子的思想

庄子的思想

庄子的思想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庄子;无为;行动措施;思想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007-02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无为”是庄子重要的思想主张。

一、对“无为”思想已有的阐述

关于庄子的无为思想,人们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到目前为止,对它的阐述颇多。早在西汉,《淮南子》就说:“或日: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如此者乃得道之像。吾以为不然……吾所谓无为者……循理而举事,因资而成功。”(《修务训》)这就是说“无为”是顺应自然而为。后来郭象借庄子的无为思想重新阐发“无为”的意义,他说:“然自得此为,率性而动,故谓之无为也。”可见,郭象所说的“无为”是植根于“性分”之上的,万物各任其性而为则是“无为”,反之,若万物失性而为则不能为“无为”。关于怎么样才是“无为”,任继愈先生认为庄子的“无为”是无知、任其自然:“统一体或其代表对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有意识地主宰,而是任其自然,这便是无为。”涂光社先生认为庄子的“无为”和“自然”相通:“老子的‘自然’与无为相通……值得注意的是庄子常将无为引申到人的自然情感和自然万物的生成变化上……”张岱年先生认为庄子的“无为”是无知、无事:“去名去谋,无事无知,即是澈底的无为。”葛荣晋先生认为庄子的“无为”是无知、无欲:“那么,人生的最高价值就应该按‘无知无欲’的本性……”李生龙《无为论》一书中对庄子“无为”思想的论述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无为”的内涵即无知、无欲、无己;二、一些符合客观规律的行为也是“无为”;三、“无为”贯穿于庄子的天道观、认识论、政治观、精神境界、处世方法上。

二、对无为的解读及例证

“无为”是庄子重要的思想主张,它其实有着很深刻的内涵,包含了广阔的内容,如人生之道,为人处世之道,治国之道,社会理想等方面。要更好地理解庄子“无为”,应从各方面去解读。关于庄子的无为思想,在为政方面的内涵,对它的阐述颇多,有的认为“毫无作为”、“不恣意妄为”等。笔者认为,庄子的无为在为政治国方面,具体可从思想意识上和行动措施上来阐述,是积极主动的思想,是顺应的、合理合适的行动措施。

(一)积极主动的思想

“无为”这一思想,从思想、意识上看,庄子的无为是积极主动的,希望事物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希望国家安定强大,人民富足安康,生活美好。而这一思想体现在行动上则要看实际情况,不要随意改变目前的状态,即先有的一套法令法规、政策、措施,如果对目前的情况已经很适合,并能促进社会积极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的话,就不必着急地去改变它,即废旧政,施行政。这样只会劳民伤财,破坏已有的合理的模式,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取得不理想的结果或是完全相反的结果。这是庄子的无为在治国上的内涵。从最初的目的意识上看,这个无为是积极的,是希望国家社会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在行动上,这个无为是顺应的,合理合适的,即当原有的既定的模式还能充分适合当前的发展时,不必急于改变它。

庄子的无为在治国上的意义是在国家统治的前提下,“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九)“以因循为用”并不全是任自然之意,它含有对社会客观存在和现实统治秩序的因循与认可。庄子的无为思想,明确地体现了老子无为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揭示了这一理念有现实的价值和治国理政的可行性。《则阳》中 “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渔父》中:“官治其职,人忧其事,乃无所陵。” 这充分说明在无为政治理念中,“治”极为重要,庄子特别强调“治”的原则,治理天下切莫草率、鲁莽和胡为。在庄子时代,统治者为了追求现实性的功和利,以“有为”治天下。庄子发现,带着极强的现实功利性出发的“有为”之道,往往违背自然之道,结果走向事物的反面。另外,庄子以敏锐的眼光,对现实政治进行审视和反思,发现了统治者的“有为”中,包含着私欲、权力欲和贪欲等目的。故而,庄子看到,统治者名以“有为”治天下,实际上很多是为自己谋私利,为继任争权夺利,并希望做出政绩以扬名后世。这些“有为”的结果就是扰民、害民,所以,庄子认为应当采用与“有为”相对的“无为”来经世治国。

(二)顺应的、合理合适的行动措施

庄子的“无为”思想,其核心是合乎本真的“道”。庄子从自然界中感悟到,合乎本真的道,才能和谐发展,才能达到目的。治理国家也应该像自然界一样,实行自然无为之道。破坏或违背了自然之道,过度的人为而治,将会给人类自身带来灾难。庄子认为治理国家就应该顺应民心,顺应现有的合乎事物和社会发展的措施和办法,而不要过度的人为去干扰去改变现有的状态,应该放弃那种无所不为的统治方式。“有为”是对社会事务的人为干预,对百姓生活的制约和束缚。如果什么都太积极的去做,就会事与愿违。 “鸟高飞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应帝王》)鸟兽尚且能设法躲避人类的网捕,受束缚的人们也是可以想出办法进行对付帝王的治理,规避法规。所以,汉代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从某种程度上正是庄子“无为”思想的体现。《汉书》有云:“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汉代,曹参当相国后采取的措施正是这种“无为”思想的体现。据《史记·曹相国世家》载,曹参接替萧何为相国,三年期间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看起来好像政绩平平。他当丞相之后,也没有别人想象的那样,兢兢业业去完成萧何的重托,貌似对份内的政务不太关心,常日夜饮酒。曹参家后园与吏舍靠得很近,那些官吏也常白天喝酒,又唱又闹,曹参不仅不制止,反而和他们一起喝酒一起高歌,让身边的人傻了眼。这事传到惠帝那里,于是惠帝问责曹参: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孝惠曰:“善,君休矣!”听完曹参的话,惠帝认为相国讲得很有道理,看来他错怪了相国。这段对话其实道出了曹参为政的理念,就是顺应现有的合乎事物和社会发展的措施和办法,不要过度人为去干扰去改变现有状态,应该放弃那种无所不为的治世方式。曹参去世后被追封为懿侯,他任内的工作也得到了当时社会的充分肯定,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即歌颂他按照萧何所定下的规章制度办事,让老百姓过着安定的日子。司马迁对曹参的做法也是肯定的:“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这足以说明,曹参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他采用了无为而治。无为是表象,“而治”才是他想要的真正目的,他为政理念正是庄子的无为思想。

综上所述,庄子无为思想在治国为政方面可从思想意识和形动上来理解。思想意识上,这个无为仍是积极的,希望国家社会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但在行动上,当原有的既定的模式还能充分适合当前的发展时,就不必急于改变它,让它按照这种模式继续发展就可以了,正如《史记·曹相国世家》里说的:“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无为”的内涵极为深刻,有高度的哲学智慧,所以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才能发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参考文献:

[1]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1:181.

[2]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01.

[3]涂光社.庄子范畴心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36.

[4]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76.

庄子的思想范文第2篇

《庄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家学派的经典,其所体现出来的心理和谐思想相当丰富且影响深远。笔者认为,结合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挖掘《庄子》中随处可见的心理和谐思想,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对于丰富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及构建国人的心理和谐,意义重大。

一、关于内心和谐的思想

庄子把个体的内心和谐放在了优先关注、至关重要的地位,认为离开对个体内心和谐的关注谈成败得失、荣辱富贵没有意义,属于舍本逐末的行为。庄子《田子方》中指出:“弃隶者若弃泥涂,知身贵于隶也,贵在于我而不失于变。且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夫孰足以患心!已为道者解乎此。”意思是舍弃得失祸福之类附属于自己的东西要像丢弃泥土一样,懂得自身远比这些附属于自己的东西更为珍贵。珍贵在于我自身而不因外在变化而丢弃丧失。况且宇宙间的千变万化从来就没有尽头,根本不值得内心为之忧患,已经体察大道的人便能知晓这个道理,所以人们不要为此而内心忧虑不安,保持人内心自我宁静和谐才是至关重要的。庄子的思想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理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马斯洛认为人类最大的悲哀,就在于把评价自己是否值得爱的权力交给了别人,我们是否有价值是有条件的,即价值条件化,这是人异化的根源。其实,庄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像抛弃污泥一样抛弃这些外在的得失祸福,追求内心的自我和谐的重要性。庄子不是要否认物质的基础作用,不是要进行得失祸福无所谓的诡辩,而是要去除价值条件化,解放人的心灵,真切地感受个体的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庄子认为实现个体内心和谐的根本途径是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庄子《应帝王》中说,“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意思是说不要成为名誉的寄托,不要成为谋略的场所;不要成为世事的负担,不要成为智慧的主宰。潜心地体验真原而且永不休止,自由自在地生活而不留下踪迹;任其所能察承自然,从不表露也从不自得,也就是心境清虚淡泊而无所求罢了。庄子还指出,修养高尚的“至人”,其心思就像是一面镜子,对于外物是来者即照、去者不留,应合事物本身,从不有所隐藏,所以能够反映外物而又不因此损心劳神。庄子的“无己”的内心和谐思想把内心和谐作为一种人生目的和理想追求,认为—个人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自我造成的精神束缚中以及物质生产和生活的混乱中超脱出来,其主旨在于“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天下》),追求“乘物以游心”(《人世间》)、“游乎尘埃之外”(《齐物论》),无拘无束的绝对精神自由。

二、关于人事心理和谐的思想

(一)如何对待自然——顺随自然

庄子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协调、和谐的发展,只有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使人消除烦恼,保持心理健康。庄子认为,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人类所不应干预的,主张安时处顺,随顺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并使人类与自然保持和谐。《知北游》中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解其天弢,堕其天,纷乎宛乎,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意思是说,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骏马穿过一个狭窄的通道,瞬间而过罢了。自然而然地,全都蓬勃而生;自然而然地,全都顺应变化而死。业已变化而生长于世间,又会变化而死离人世,活着的东西为之哀叹,人们为之悲悯。可是人的死亡,也只是解脱了自然的捆束,毁坏了自然的拘括,纷之绕绕地,魂魄必将消逝,于是身形也将随之而去,这就是最终归向宗本啊!由此可见,庄子是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要达到这种和谐就要顺应自然规律。人类实践也证明,过分地强调改造、征服、支配自然,往往会忽视、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了人类自然的和谐状态,到头来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所以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可以帮助人们消除困惑和精神压力,从中求得解脱、安慰和心理平衡。

庄子认为顺随自然的具体表现是投身大自然的怀抱。为此,他主张返朴归真,投身于大自然中放松自我。庄子说:“大林丘山之善于人也,亦神返者不胜。”(《天地》)这是说森林与山丘之所以适宜于人,也是因为人们内心促狭,心神不爽。因此,当人们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崇山峻岭、江河湖海、田园风光、阳光月色之中时,都会感到心情格外轻松愉快。高山流水,清新的空气,为人们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放松精神的自然环境,这些都有助于调适个体的身心健康。

(二)如何对待挫折变故——安之若命

在如何对待命运的问题上,庄子和孔子一样都是安命论者,庄子说“安之若命”,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但是人们往往认为孔子是积极入世的,而庄子是消极避世的,主要是因为孔子主张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而庄子主张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客观上讲,庄子的立场更为客观实际,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人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限制,诸如生老病死、得失宠辱,每个人都生活在这种限制之中。面对这些限制,不断尝试,有的可以突破、改变,有的无法改变。如何面对这些不能改变的外在的或内在的限制,对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经过反复实践,已经证明限制无法突破,还坚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会流于偏执,不断体验挫折与痛苦。庄子正是在接受人生是有限制的这个大前提下,提出了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观点。“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首先应该探讨如何知其无可奈何的问题,这一问题唯一的答案就是实践。也就是说庄子阐述了在经过反复实践证明其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采取了积极的接纳的态度,本身就是立足现实、尊重客观规律的体现。其次,在明白了这个大前提的基础上理解庄子,我们就会发现“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对困境和失败的一种接纳态度,是一种豁达乐观的处世态度,有利于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庄子以面对人类最大的限制——死亡为例,谈了如何安之若命,超越挫折与变故带来的痛苦。《大宗师》中谈到有道者如何面对死亡的故事,《大宗师》说:“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是齐一万物(“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等视生死(“知死生存亡之一体”)的同道者,庄子笔下的四人出场伊始就以“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知死生存亡之一体”相明志,这正表明四人皆超越了死亡的限制,安之若命。故事以子来的死为结尾亦有深意。按海德格尔的理解,“死”不是一个临终事件,而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人的在世存在就是“向死亡存在”。《大宗师》这个故事中的子来的死也说明子来超越了死亡焦虑,把死亡当做命运与归宿,甚至当作一种新的生存状态的起点,与时间并携而行,他存在的“每一刻”都处于本在于他的存在的力量对他之存在所实施的肯定中。

(三)如何对待功名利禄——知足无累

知足无累是庄子对待功名利禄的基本观点。

庄子认为,一个人无论多么富有,他所能享受到的东西是有限的,所需要的东西也是有限的。《逍遥游》中说:“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庄子还认为,人生之利只是维持自己的生命而已。过分之利对自己维护生命毫无用处,对于名利、财富等身外之物的过分追求,将会人为地造成对自我的精神压力,会有害于身心健康。《骈拇》中指出人们多因外物而伤生的现实:“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这是指从夏、商、周三代以来,天下没有谁不借助于外物来改变自身的本性。平民百姓为了私利而牺牲,士人为了名声而牺牲,大夫为了家族而牺牲,圣人则为了天下而牺牲。庄子认为,这四种人所从事的事业不同,名声也各异,而他们用牺牲生命为代价也就损害了人的本性。因此,庄子主张淡泊名利,不为外物所累,引导人们不要为虚名、私利、而争斗角逐,应以豁达的态度对待富贵贫穷,这样才能无忧无虑,能够较少地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较快地使自己适应环境,保持必要的心理平衡。

庄子认为,正确对待功名利禄,避免外物的羁绊和异化,关键要做到知足、自得、内修。庄子在《让王》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郭内之田四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这里所讲的颜回不仕的故事说明颜回很有学问,然而却不去求官,宁愿过着贫穷的生活。孔子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自家的土地足够穿衣吃饭之用,在家弹琴足可以自娱,学老师之道足可以自乐,既然有吃有穿有娱有乐,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孔子很赞赏颜回的思想和品德,认为这是对“知足者不以利自累”,“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原则的身体力行。以往自己只是咏诵这些古训,而颜回的品行让他在现实中开了眼界,可谓大收获。文中所说“知足者不以利自累”是讲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因为利禄而使自己受到拘累。“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是讲知道自得的人失去了什么也不会畏惧焦虑。“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注意内心修养的人没有什么官职也不会因此惭愧。这个故事的意义在于,他借用儒家代表人物言论,说明了知足自得和注重自我修养的人,就会淡泊名利地位,免除许多忧愁、烦恼和痛苦。

三、关于人际心理和谐的思想

(一)庄子时代的人际现实

庄子时代的人际现实是残酷的、不和谐的。庄子生活在战国中后期,这是一个动荡不安、战乱不止的时代。庄子如此描绘当时社会的人际百态:“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搆,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喜怒哀乐,虑叹变,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齐物论》)人与人之间相互勾心斗角,其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围绕人际上的争锋为轴心而展开:他们睡觉的时候精神交错,醒来的时候形体不宁,与外界接触时纠缠不清。他们有时出语缓慢,有时以话语布下陷阱,有时用词谨慎。他们发言如放出利箭般,是因为他们窥视别人的是非而发起攻击;不发言时如诅咒发誓般,是因为他们在等待制胜的机会;他们衰颓如岁入秋冬,他们因此而日渐消毁;他们沉溺在所作所为中,无法再恢复生机;他们心灵被封闭,愈老愈不能自拔,他们走向死亡的内在生命无法重新振作。喜怒哀乐、虑叹变、姚佚启态等各种心理现象因此不断涌动,如乐器出声,如草菌生成。

(二)庄子对人际心理和谐的态度与理解

庄子对人际交往的态度——人际交往是不可避免的。面对残酷的、不和谐的人际交往现实,正如庄子所注意到的,“绝迹易,无行地难”,(《人间世》)“有人之形,故群于人”,(《德充符》)人既为人,必不能脱离人际,世俗是逃避不了的。有人误以为庄子是厌世主义、出世主义,甚至是反世主义、混世主义,该篇则真正否定了这个误解。庄子坚决批判庸俗化,可是又追求理性的世俗化,把人际交往作为其道德自我之实现的环节,作为考验个人道德修养的环境。

《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庄子对个体精神自由与人际关系和谐两者相互关系的思考。庖丁解剖筋骨盘结的牛而不损其刀,“游刃必有余地”,而且举手投足之间“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其实在这个故事里,“牛”象征着社会,而“庖丁”则是个体精神自由的得道者,“刀”乃象征其精神生命。整个故事描述了得道者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能“因其固然”地游刃有余,并且保持精神的独立与自由的人际心理和谐状态。一方面,庖丁挥洒自如、无拘无碍,显示出个体精神自由的律动;另一方面,牛“因其天理”地被庖丁所解,“然已解,如土委地”,则显示出人际交往中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庄子完美地描绘了一幅个体精神自由与人我关系和谐相统一的图景。在这里,个体精神自由不仅不使人走向反人际的立场,反而接纳、促成这种人我关系之和谐,形成良性人际空间,同时,人际关系之和谐亦无损个体精神之自由。总之,庄子人际心理和谐思想,既不压抑自我,也不伤害他人,既不因违反超我的要求而焦虑,也不因压抑本我的需要而紧张,立足现实而又富于理想。

(三)庄子推崇的促进人际心理和谐的方法

方法一,天人合一的忘我状态。

这是南郭子綦的方法。他坐在那里“答焉似丧其耦”,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其弟于问他怎么这样。子綦说:“今者吾丧我。”(《齐物论》)这里“吾”与“我”意义不同,吾是主格的我,哲学层面的大我,相当于英文中的“I”,我是宾格的我,拘泥于过去经验的小我,相当于英文中的“me”。“吾丧我”就是说大我觉悟了,解脱了,超越了小我,从天人合一的哲学层面审视小我,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形成了更为客观开放的自我概念,放弃了自己的自我执着和刻板经验。庄子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个体的存在,把自己看做宇宙的一部分,把他人也看做宇宙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正确对待人际关系。庄子把它叫做“坐忘”,颜回说是:“堕肢休,触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人间世》)坐忘是以“虚”为灵魂的,否则就会形定而心不止,坐忘不成,反成“坐驰”。

方法二,群而不党的非依附性。

在宗法制度下,家庭、家族是社会的细胞,家国一体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所以儒家的人际关系论要求个体依附于家庭,族长、家长、父权、君权、夫权都是不可违逆的。庄子的人际心理和谐思想主张去除各种人际依附,要人们“相造乎道,无事而生足”。庄子以鱼为喻,在《大宗师》中说:“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庄子以为这种鱼的景象正是人际关系臻于完满的写照,鱼在水中方能享有欢悦,人亦需处于非依附性的得道境界中才有自由自在之境,最佳状况的人际关系即在于此。故《大宗师》又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相呴以湿、相濡以沫的鱼儿象征失道状态下的人际关系中的个体,若依附于外物或他人,则不会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即便人际相互间仍有仁爱的呵护,但如鱼水分离一般,其各自的生命已经处于苟延残喘的可怜境地了。所以庄子认为,与其如此,莫如世人都进入非依附性的境界中,在此种人际心理和谐状态中各自都从容自在、自由自主。《大宗师》这段话表明了庄子人际关系的纲领,即和谐完美的人际关系必是非依附性的。怎么才能避免依附性的人际关系呢?在《马蹄》中庄子如此回答:“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郭象注:“放之而自一耳,非党也,故谓天放。”这就是说,在人际心理和谐的状态下,人际交往中的“天下”之民应该不背离对道的体悟,如果有了这样的体悟,则众人就有了“德”,“德”使人能保持自我的独立而不结成依附性关系。

方法三,素朴为本的非功利性。

庄子看到世俗中的人的庸俗昧惑,他们终身“与物相刃相靡,其行进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齐物论》)庄子认为芸芸众生的应伪巧作、争斗角逐是失性于物、丧己于俗,这是人际不和谐的根源。庄子坚决批判世人追名逐利的价值取向,《山木》中的一段人物对白更彻底地揭示了庄子人际关系主张中的非功利性特点:“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人与人交往以利益为基础,是“利合”;以自然为基础,则是“天属”。林回依天性救人,不求回报,甚至损失了自己更大的利益,正表明了“天属”的非功利性。借此,庄子以是否着眼于功利性为标准,提出了两种相反的人际交往方式,并留下了“君子之交淡若水”的隽永名言。庄子规劝人们从追名逐利的恶梦人生中彻底觉悟,主宰外物而不是受外物桎梏。他的理念是“至德之世”,那种文明是“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失”。(《应帝王》)素朴的核心就是纯朴无知,庄子讲的无知实际是大智慧,是“以明”。(《齐物论》)“以明”是自觉地为天下和谐而绝弃计谋手段之小知,浑沌其心,“众人役役,圣人愚钝,参万岁而一成纯”。(《齐物论》)

庄子的思想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庄子;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世界观;人生观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不断增多,研究对象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主,佛道两家均有涉及,但道家思想多是老子思想,庄子思想鲜有问津。庄子作为道家的代表性人物,其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都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如何发挥庄子思想的积极意义避免其中的消极因素,利用其思想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应思考的问题。庄子思想中固然存在某些消极因素,但其“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遵循客观规律、以“齐物论”为核心的认识论、追求逍遥超越的自由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多方面实有契合之处,可以发挥借鉴启示的积极作用。

一、坚持“以人为本”,探求生命价值

我们都知道庄子的宇宙论以“道”为最高范畴:“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而庄子论道的最终落足点实际在于人,在于解决人如何为人、人如何立于世的问题。“终身役,役而不见其功,恭然疲役而不知所归,可不哀邪……人之生也,固若是亡乎?”人生天地之间,心为形所役,终日奔波只为外物所累,虽说活着,又与死了有何两样呢?但人生价值就仅在于此吗?显然不是的,庄子心怀悲悯,提醒“人为物役”“丧己于物”的悲哀。《大宗师》中庄子通过南伯子葵与女偊的对话说明人是可以闻道的,女偊自称“吾闻道矣”,并详细说明了闻道的来源,由此可见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人们完全可以达到道的境界,“得道”“体道”。他又云“天与人不相胜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完全是将人提到了宇宙本体的高度,在这一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循天之道……虚无恬淡,乃合天德”这一人道法天、天人合德的方法论。我们可以看到庄子的宇宙论“凸显了对个体生命本真状态的探寻。庄子以个体生命为关注对象,用心来调节生命、运转生命和安顿生命,由此将一种生命哲学契入人的心灵世界之中”。“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生死如昼夜变化,人力不能改变,庄子在告诉人们要豁达地面对死亡的同时,更多的是教人如何“养生”“重生”,提出了很多诸如“导引”“食气辟谷”导引“心斋”(虚心)、“坐忘”(遗忘肢体,抛去聪明)的养生方法。可见庄子更在意如何为人,如何更好地生活。庄子在《知北游》中为强调道之无所不在,说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这种道无所不在的思想恰恰蕴含了万物平等的观念,扩展了生命的维度。在整个庄子的思想体系中,他更多关注的是个体存在的境遇、如何解脱痛苦、如何实现理想人格,所以说庄子道70《写作》2016年第11期的本质的内涵正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就是要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尊重人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是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推出的一种强制性、规范性教育,但其最终本质在于人。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更加适应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特点,引导他们面对当前多元的社会价值观而不脱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庄子思想中对于人生死的思考可以撼动学生心灵的最深处,对圣贤的主张的信服,对道德的遵循,对人间生活的渴望有助于心灵深层结构的形成,树立坚定的信仰。庄子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在于培养学生开发生命意义、发现生命价值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能力,使其全面发展,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标。

二、遵循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庄子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客观规律的描述非常相似,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世间万物皆有所待,“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德充符》)二是要顺应客观存在,遵循客观规律,所谓“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的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是遵循客观规律的有所为,《逍遥游》中“乘天地之正”就是要顺应天地自然规律,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包括教育主客体交互作用规律、教育价值教育载体的形成发展规律、教育过程规律、环境运行规律、教育评估规律、教育队伍建设规律等,如何把握、遵循、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进而全方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庖丁解牛”故事里庖丁所强调的“依乎天理”的过程就是从“有所待”到“无所待”的过程:最初“所见无非牛者”,三年后“未尝见全牛也”,现今“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正是因为庖丁掌握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才会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这也是第三个层面:利用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是可以达到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境界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教育对象对教育者的信任依赖程度,对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的认同情况,都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打造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队伍,有针对性地就教育对象所关心或疑惑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引导,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齐物逍遥”与世界观、人生观教育

庄子的思想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庄子;政治思想;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0-0063-02

一、庄子的政治思想

(一)政治批判思想

1.对知识和名利的批判

庄子认为,由于教育的作用,人类的知识是越来越丰富的,但与此同时,道德衰败现象越来越严重。他通过对原始社会中人们那种没有很多知识也就没有太多欲望的情形的描述,来论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随着历史的发展,渐渐出现一些聪明的人。他们建造了房屋,学会了狩猎。历史再向前发展,则出现了“君主”,把众人也分出三六九等,来协调人类生产活动。这样,生产的财富随着人们知识的积累也就越来越多。因此,在此种意义上讲,人类知识是起着积极作用的。但是,庄子认为,知识的进步导致了人类道德的滑坡,由于人们的“调教”,人们变得越来越聪明甚至是越来越狡猾,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乃至冲突也会越来越多。此外,庄子认为,名利是无用和虚假的东西,“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按照他的看法,一切的“名”、“利”都是无用的东西,都不必追求。总之,庄子看来,教育的结果是人类知识的丰富,而知识丰富促使人们名利观念的“觉醒”,而名利的分配不公,就直接引起社会的动乱。

2.对有为政治的批判

庄子所推崇的是“无为政治”,这是指统治者要让人们自由发展,而不能去干涉人们的生活。因此,可以说,庄子之所以批判有为政治,是他认为对社会的治理本身就是一种钳制人性的行为,甚至会改变人类的自然天性。但是,无为并不意味着什么也不做,相反,他的政治思想中包含了一系列的具体政治措施。具体而言,庄子认为,君主对天下的治理最好办法就是不要对人们的生活加以限制,不要抬高道德标准,做到这些,君主就能在清静无为的情况下震撼人心。另外,在《应帝王》中,庄子把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响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的一般官吏,一种是“其卧徐徐,其觉于于”的圣明君主,圣明君主可以“游无何之乡”,而一般官吏却要“胥易技系,劳形怵心”。通过这种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庄子的又一观点,即君主无为,而臣有为。

3.对儒家仁义的批判

事实上,庄子所批判的不是仁义本身,而是儒家那种带有功利目的的“仁义”。首先,他认为,儒家的仁义确实给老百姓带来了实际的好处。但是,圣人所提倡的仁义能够获得更大的好处。其次,庄子认为,对仁义的提倡会破坏人的本性。他提出,想取得百姓的拥护不难,只要能满足百姓的物质需求和利益就体现了仁义,即提倡仁义就是提倡物质利益,而正是在这种重视物质利益的情境下,会出现动乱和战争。所以庄子认为,儒家这种提倡爱民的思想,最终会害民。那么,庄子提倡的是什么样的“仁义”呢?是道德层次更高的“仁义”。第一,他反对战争。第二,重视各种关系的和谐。第三,主张百姓的丰衣足食。第四,批判暴君和暴政。

(二)理想社会

庄子的政治批判思想,在逻辑上是要构造出自己的理想国。庄子对有为政治的批判是因为有为政治造成了“残生损性”,那么怎么做才能真正达到达情遂性呢?庄子把他向往的那种没有任何形式的统治,没有任何外在约束的社会表述为“建德之国”或“至德之世”。针对于他对知识和名利以及仁义的批判,他提出了在这种“建德之国”的理想社会中,人们可以排除知识、名利和仁义等阻碍人的天性的因素的干扰,自然的人性得到充分实现,是处在一种愚昧无知的状态下的。正如他指出“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其生可乐,其死可葬”。在庄子看来,这样的状态真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境界。那么,庄子所描绘的“至德之世”又是怎么样的?在《马蹄》篇中,他描述到“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这种“至德”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人都是平等的,万物繁盛竞生,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都和谐共处。而在这其中更没有道德规范和法律的约束。在庄子所设计的“建德之国”和“至德之世”这样的理想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形式的交往。因此,人已脱离了社会关系之外。正如他所说:“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人要依靠自己的“道术”生存。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庄子所向往的是原始社会那种生活。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违背人类历史发展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人们真的可以达到那样的状态,那只是理想环境和理想状态。

(三)政治主张

1.顺从自然

顺从自然是庄子的一个重要政治主张。他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一种和谐的关系,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是现实当中存在着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状态。因此,这就要求人们与自然尽可能地相适应。具体而言,庄子主张“天而不人”。要求人们不要有任何违反天的活动。在《秋水》中,他这样描述,“物不胜天久矣”。这也充分体现了他对人的天然之性的保护。“工乎天而拙乎人”是庄子提出的圣人处理天人关系的一个准则,意思是说圣人要与自然相适应。上面提到的“无为政治”,其意思就是要让人们顺从自然。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做法上,庄子要求不要去破坏自然。“藏金于山,藏珠于渊”。维持大自然的原貌,与动植物平等相处,在美好的社会里,人不去破坏山水,不去伤害动植物。因此,人与花草木鱼都保持着和谐关系。

2.顺从民情

顺从民情是庄子的又一政治主张。《则阳》篇中作者用长梧封人戒子牢的一席话,具体形象地说明了治民的顺形率情之术。“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灾亦灭裂而报予。予来年变齐,深其耕而熟之,其禾蘩以滋,予终年厌飨。”治民如同种庄稼,要顺其性而深耕细耘,否则带来的只能是报复。《则阳》篇借庄子对上述这段话的评论,批判了当时治民中的离情灭性之举。“今人之治某形,理其心,多有似封人之所谓。遁其天,离其性,灭其情,亡其神,以众为。”庄子认为,为了使民“安性命之情”,最重要的是不能擢其聪明,擢其聪明就会使民心动荡,这是一切战争发生的原因。而主张顺从民情的庄子,极力反对独裁政治。他认为,统治者的统治法律越严密,被统治者的应对方法也就越巧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想用这种办法治理国家,结果却是越治理越乱。最后出现的情况就是不仅老百姓受害,统治者自身也不能逃开厄运。因此可以说,庄子关于顺民情反独裁的政治主张已经不纯粹是顺应自然,而是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了。以上这种关于君民关系的论述,其实从侧面也反映出庄子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设计。在庄子眼里,不仅同一阶级,即使不同阶级也可以是一种和谐关系。认为君民之间乃至人与人之间就应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3.明王之治

在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对君主的正面抨击。但是庄子所处的时代,没有君主是不可能的,而且庄子也未从根本上否定君主的存在。因此,就存在关于该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君主的问题。前面我们已经谈到庄子对君主的“无为”要求。除此之外,庄子还提出了“明王之治”的主张。至于“明王之治”,他认为应该像天地化育万物而不占有那样,不能有超越社会之上的特权。要做到为而不恃。在自然面前人人平等,又要求君主具备有势而不骄的品质。要做到“有功不居”,即要学会保全自己,而不是没有目的的行为,正如他说:“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

二、庄子政治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庄子政治思想中的和谐理念,为我国政治建设提供了思想来源

在众多的思想资源中,庄子的和谐思想显得尤为重要。庄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人与天地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在他看来,人性即天道,人要顺从自然建立天道与人道和谐统一的政治秩序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人应效法天道自然,从而达到与“天”合而为一的自然无为境界。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庄子和谐思想中过度强调人的自然本性,否定人的文化特性,即强调人对自然的顺从,并把自我意识看做是不和谐的根源。这种取消人的自我意识,绝对服从于自然和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其消极意义也是非常鲜明的。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要赋予庄子的和谐思想以新的内涵。所谓和谐社会,即社会生活中各个要素都达到协调发展,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实现这三者之间的和谐,也正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政治诉求,是中华民族最普遍的价值取向。庄子的和谐思想,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具体而言:第一,当前我国大力进行的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教育改革等都体现了庄子的“顺从民情”这一政治主张。第二,当前的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庄子政治思想的现代价值。

(二)自由、平等这一思想对我国现代政治的发展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首先,庄子政治思想中的自由精神给了我们重要启示,即一切政治活动都应以对人性的尊重为出发点,政治设计要围绕满足人性展开。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正是需要这种条件而进行,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护。

其次,庄子的“平等”思想也具有重要意义。这种众人平等的价值意识是中国政治思想的精华,对抑制社会不平等现象的蔓延,对促进人的价值觉醒,对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人道主义精神都具有积极和进步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松辉.庄子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于丹.庄子心得[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

庄子的思想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逍遥游;无己;无功;无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08-01

《逍遥游》作为《庄子》的扛鼎之作,在整个庄学思想中至关重要。历代庄学研究者都给予特别重视。我们可将其梳理为三个层次:“至人无己”逍遥、“神人无功”逍遥与“圣人无名”逍遥。

“逍遥”一词曾在《诗经》中出现,如《诗经・郑风・清人》所说的“河上乎逍遥”。而在《庄子》中出现更多,有“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可知“逍遥”二字含义一般指悠闲的状态。逍遥境界的阐释可概括为:逍遥是一种绝对的精神自由,是无所挂牵的心境,属于内在心灵世界的追求,要除去各种束缚,顺乎自然本性的在宇宙间遨游。

一、“至人无己”:“逍遥游”的第一个层次

庄子对“至人无己”思想是这样展开论述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庄子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的事物和三个不同层次的人物来申明自由的难得,并说明大小的分别,指出逍遥是有层次的,他所向往的是最高层面的逍遥!他指出:唯有“无己”的“至人”能做到逍遥游。

陈鼓应解读无己为:没有偏执的我见,即去除自我中心;亦即扬弃为功名束缚的小我,而臻至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

达到“无己”逍遥的至人,庄子认为主要表现在自身与外物的关系上,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受到影响:“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圣人无己”“逍遥”是一种不受限制的理想自由,同宇宙万事万物相连通。这就是《逍遥游》“至人无己”逍遥。

二、“神人无功”:“逍遥游”的第二个层次

庄子把有“己”、有“功”的人称为“倒置之民”:“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庄子・缮性》)

“丧己于物”就是不能处理好物我关系,就是有“己”;“失性于俗”就是在各种习俗中迷失自我,不能摆脱仁义道德等等的约束,就是有“功”。神人不食人间烟火,不被社会功名利禄、规章制度所束缚,故能“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是逍遥游的第二个层面: “无功”。

许慎《说文解字》曰: “功,以劳定国也。”庄子认为,伦理道德是“欺德”,国家存在的合理性如果不能确定,就无法谈“功”。

庄子的所谓“无功”,也并非不留任何功业。只不过,“这种种功业,并非用力究心的结果,而是修养自我,超然俗务之外,而后自然得到的世间功业”。庄子关心的是人心自我的成就感,非世间强加于己身的外在种种俗态。

达到与道冥合境界的神人,所需方法是“无功”。跳脱出“功”的诱惑即“无功”逍遥,这就是《逍遥游》“神人无功”逍遥。

三、“圣人无名”:“逍遥游”的第三个层次

庄子曰:“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 《庄子・齐物论》)郭象注曰:“凡有称谓者, 皆非吾所谓也, 彼各自谓耳, 故无彼有谓而有此无谓也。”

此处可从老子的“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得到启迪,语言达不到事物本质,取消语言才可触及事物本质,即“语默亦齐矣”。达到“无名”之境的圣人可以: 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

徐复观先生讲道:“有自我的封界,才会形成我与物的对立;自我的封界取消了(无己),则我与物冥,自然取消了以我为主的衡量标准,而觉得我以外之物的活动,都是顺其性之自然,都是天地之正,而无庸我有是非好恶于其间,这便是乘天地之正了。”从侧面说明了,顺万物的心灵应从天下之公义出发,而非自我角度,而达到这种境界所应具备的则是前文谈到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心灵和不受外因困束的无待境界。即庄子所言《逍遥游》“圣人无名”逍遥。

总之,庄子“逍遥游”思想可分为“至人无己”逍遥、“神人无功”逍遥及“圣人无名”逍遥三个层次。冯友兰有更传神的见地,他认为庄子的逍遥游为“真正的绝对幸福”,深入庄子思想内核,才能深刻理解“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永作遨游的逍遥境界。

参考文献:

[1]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 中华书局,1961.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相关期刊更多

电子与封装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电子电路与贴装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学分会;信息产业部珠三角电子行业职业技术能鉴定培训中心;深圳市电子商会;香港盈拓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