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生最现实的句子

人生最现实的句子

人生最现实的句子

人生最现实的句子范文第1篇

严瑾,女,湖北黄梅人,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研究生。

摘 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研究语言不研究人际关系是不行的。句子是人们用来交际的基本单位,从功能的角度可以将其划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类,本文就现代祈使句展开讨论,从语用的角度对自然语料中的现代祈使句所发挥的人际功能进行探讨和分析,将祈使句语用结构与其人际功能相对应,揭示祈使句与人际功能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祈使句;句式结构;语用;人际功能

一、引言

对现代祈使句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马氏文通》,《马氏文通》作为汉语语法的开山之作就已注意到与祈使句有关的语法现象,其中的“命戒之句”、“禁令之句”就是现在所说的“祈使句”。20世纪40年代诞生的三部汉语语法力作都涉及祈使句的研究。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提及祈使句的性质、定义、类型、语气词等问题的讨论,并开创了以语气为立足点祈使句研究。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中专门讨论了“祈使语气”,将其定义为“表命令、劝告、请求、告诫者,叫做祈使语气”,其中包括了带有否定词“别”、借用能愿式“不可”或“少”字的禁止语,并论述了与祈使有关的能愿式、使成式、处置式、否定、情貌等问题。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中探讨了以往祈使句“命令”的研究成果、命令的分类、命令词、主语缺省和借用其他形式来表命令等问题。

随之而来的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祈使句进行不同的研究。沈阳(1994)《祈使句主语省略的不同类型》中指出了祈使句主语省略的不同类型,区别于一般语法著作认为的动词性祈使句的主语(即被要求做或不做某个动作的动作者NP1)均需要省略的观点。方霁(1999/2000)《现代汉语祈使句的语用研究》(上/下)将现代汉语祈使句进行了语用分类,分为命令句、要求句、商量句和请求句,并指出现代汉语祈使句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三方面的语用约束。刘红(2002)《祈使句的显主语和隐主语》运用乔姆斯基的约束理论(Binding Theory)来描述祈使句的句法结构,确定其主语所指,并将祈使句的主语与呼语(Vocative)进行分析比较。张则顺(2011)《现代汉语祈使句隐现研究》指出祈使句主语隐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影响因素也很多,但归根结底主要是经济性原则和明确性原则共同作用制约着祈使句主语的隐现。

二、祈使句的定义和语用分类

祈使句是一个表功能的类别,是表示命令或请求的句子。关于祈使句目前主要从两个方向来定义:语气说和功能说(赵薇,2010:56)。语气说的观点虽然比较直观,但在多数文章中除了借鉴功能说的分类外,并没有确定什么是“语气”。而功能说一般定义祈使句为表达了说话人命令、要求、请求、禁止、劝阻听话人做或不做某事,笔者赞同后者,因为这样的定义更符合祈使句的语用目的。

从功能的角度可以将句子划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类,在这四类的句子当中,陈述句是用来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语调一般是平的,语气也相对平缓;疑问句较其他三类最大区别是有明显的疑问语气,主要功能是提出问题、询问情况,进而获得信息;感叹句是用来表示说话时的喜悦、惊讶等情感的句子,句中的感叹词一般作为判断感叹句的标志,主要用来抒感;祈使句是指在具体语境中言语主体要求言语对象去做某事的句子。在这四种汉语句类中,祈使句的交际功能最为丰富,不仅具有最基本、最核心的命令功能,还兼具其他句类共有的信息和情感功能,由此可见对祈使句进行人际功能的研究最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制约祈使句语气的主要人际因素即官职地位、亲疏关系、情绪带动和礼貌程度,官职地位越高、越有权利威望,在发出命令时选择强势祈使句的几率越大,反而官职小、地位低则会选择中势或弱势祈使句;社会关系越密切越会选择强势祈使句,会忽略使用带有尊敬和客气的歧使语气;当带有负面情绪时,通常会选择态度强势的歧使语气;礼貌程度越高越会选择带有能够弱化歧使语气的表达成分。

三、祈使句的人际功能分析

祈使句的交际目的是说话人让听话人去做某事,实现这一交流过程的完整句法结构一般为说话人(S)+歧使动词(V1)+听话人(H)+行为动作(V2),这也是一个基本的句法结构,例如:“我让你说”,句中“我”是言语指令发出者/说话人S,“邀请”是歧使动词V1,“你”是动作执行者/听话人H,“说”是行为动作V2,这个句子与这一句法结构一一对应,在祈使句句法结构中,每一要素都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一个要素发生了变化,就会产生一个新的句法公式,也就是说每一个要素都有其隐现程度(如祈使句主语、谓语的隐现等),且在交际过程中完整的祈使句句法结构出现的概率很低,以下面a-d、e-h为例:

a. 我邀请你说。 e.来。

b. 请你说。 f.你来。

c. 你说。 g.请你/您来。

d. 说。 h.我邀请你/您来。

例a-d中祈使句的结构越来越简洁,由S+V1+H+V2这一基本公式逐步简化到V2,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祈使句可以省略说话人、歧使动词和听话人,但是行为动作一定不能省略,V2是一个祈使句的核心部分,即祈使句基本公式中V2的隐现自由度最小,但也可以看出,虽然这一结构得到简化,但从表达功能上来看,句子的基本语义没变,发生变化的是说话人对听话人的语气和态度,即它们所表达的人际功能是有很大差别的。下面用具体实例将语用的三大分类与其实际的交际功能相对应做具体分析,具体以例e-h做逐一说明:e.来。句子简洁明了,只有V2构成成分,表达上符合强势祈使句的特征,一般来说,强势祈使句主要有下命令、斥责和威胁三种言语功能,表示说话人语气强硬,用命令或强制的语气告知听话人去做某事且表达最直接句式简单,礼貌度相对较低,语调为重降调,一般不使用语气词、情态词、礼貌标记词等能够弱化歧使语气的表达成分(张恒君,2014:160),强势祈使句一般用于上级对下级的交际过程,符合现实语境;f.你来。句子由H+V2构成,语气缓和,符合中势歧使句的特征,一般说话人以建议、劝告等口吻去告知听话人要做的事情,这类祈使句较客气,礼貌程度较高,它所发生的人际关系较为广泛,不仅可以是亲人朋友、同事熟人,还可以是上级对下级的关系。在日常交际过程中,中势祈使句运用范围较广;g.请你/您来。以及h.我邀请你/您来。这两个句子语气非常尊重、礼貌,符合弱势祈使句的特征,弱势祈使句表达的歧使语气最弱,通常表达说话人在交际过程中用礼貌、谦卑、或者下级对上级尊敬的语气对听话人告知将要去做的事情,且弱势祈使句一般用于下级对上级的交际情景中。

四、结语

本文立足于从语用的角度分析祈使句与人际功能的对应关系,寻找祈使句的句法形式与人际功能的规律,以日常实例作语料进行分析探究,得出了人际功能对祈使句句式结构及祈使语气使用和表达的制约和相互作用,进而揭示了人际功能对祈使句句法和语用形式的影响。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指令行为与汉语祈使句研究》[M]. 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10

人生最现实的句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古人在读书时都是要自己断句,这给生活在现代的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学生首先要准确地断句,否则就无法正确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因此,文言文断句成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能力之一,是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指标。初中语文教师要从引导学生理解准确断句的作用、探寻断句的方法、强化断句练习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攻克文言文断句难关,掌握文言文断句技巧,从而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一、理解准确断句的作用

文言文一般不用标点符号,需要“明句读”,古人在读书时都是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尾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现代所用的标点符号是从“句”“读”发展而来的。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断句非常重要,断句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语意也不同,对文言文思想内涵的理解也会有偏差。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断句的重要性,理解文言文断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能力之一,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文言文断句,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例如,以下这个趣味故事的画线部分(如图1),因为断句的位置不同,让财主的儿子和女婿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想法,引发了财主的儿子和女婿双方对财产的激烈争夺。财主的儿子这样断句:“九十老人/所生一子/家中财产完全交给/女婿外人/不干涉。”将其理解为财产全部交给儿子,女婿是外人不能干涉。女婿则这样断句:“九十老人/所生一子/家中财产完全交给女婿/外人/不干涉。”将其理解为财产全部归女婿所有。可见,不同的断句,文言文的意思完全不同,可以让人产生截然不同的解读。所以学习或阅读文言文,断清句读非常重要1教师通过趣味故事的导入,不仅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感受到准确断句的重要性,理解准确断句是学好文言文最基础的技能,为文言文断句技能学习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探寻断句的方法

学生要想准确断句,就要学习断句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断句的方法,才能准确、快速地断句。最常用的断句方法有四种,即抓文章、找词语、观句式、辨修辞。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师要把断句的方法详细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方法,巧妙断句。教师出示例文,通过例文教学,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如图2)方法一:抓文章。也就是抓住文章整个事件过程,领悟作者的看法、态度等去断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后,抓住“更号六一”“客问六一”“居士解释六一”“六一之乐”等事件发展的过程,抓住客人的疑惑“子欲逃名者乎”,以及居士的态度“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使上下文连贯,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逐层逐句点断,就可以断句:“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方法二:找词语。一般要找文章中的名词或代词,注意看动词或虚词。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常做主语或宾语,主语前面或宾语后面一般要断开,主语、谓语一般不分开,定语或修饰语之间也不断句,如例文中“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这句,我们可以抓住“以”“于”这两个介词,“翁”这个名词,还有“是”这个代词,就可以断句:“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上文中多次再现“曰”字,“曰”字也可以帮助断句。文言文中出现“曰”“云”“言”等字,表明有对话,学生就可以根据上下文判断说话人以及说话的内容。文言文中还经常出现虚词,如例文中出现的“者”“乎”“尔”等,这些虚词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文言文断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虚词,并总结规律。(如图3)方法三:观句式。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掌握常见的句式和固定句式。如例文中“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就出现了“岂不……乎?”这个固定句式,表示反问,翻译为“这难道不是……吗?”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文言文常见句式,熟悉常见的句式。(如图4)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比如例文中“老于此五物之间”,这是一个特殊的状语后置句式,“老”字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在句子中做谓语,意思是“于此五物之间老(去)”。理解了这个特殊句式的意思,学生就可以顺利断句。方法四:辨修辞。对偶、排比、顶真、反复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对偶句、排比句、顶真句等句式整齐,以四、六句居多,在断句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意这些修辞。如上文中“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构成排比;又如文言文《愚公移山》中“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构成顶真,这些修辞手法都可以帮助学生断句。文言文的断句方法有很多,但是这些方法的使用都有一个前提,即要理解文言文的大意。因此,在进行断句方法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反复强调,断句方法的运用要以“疏通文意”为前提。也就是说,在断句前要先细品全文,理解全文大意,然后再借助方法准确断句。

三、强化断句练习

任何方法的习得都要通过多次练习加以巩固。文言文断句也不例外,学生要学以致用,运用学到的断句方法不断练习,最终实现方法的内化,这样才能在文言文阅读过程中理解全文意思,快速、准确地断句。教师出示练习一:请用“/”给下文画线句断句,断两处。(如图5)通读全文后,学生首先可以运用方法一抓住文章的大意:这篇文章是讲述了五代南唐画家董源绘画技法的特点,文章通过建业的僧人巨然效仿董源的画法以及董源的画作《落照图》这两方面的内容来突出董源绘画艺术的特色。文章采取从总到分的结构,文章中画线句“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是对董源绘画技法的总写和概括。然后,再分析画线句的特点,进行准确断句。运用方法二找出句子中的动词“工”“写”“为”,以及名词“远景”“真山”“之笔”,抓住句中的动宾结构“工秋岚远景”“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在名词后巧妙断句:“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教师出示练:请用“/”给下文画线句断句,断两处。(如图6)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文章的意思:文章讲述的是张嘉贞的故事,他“落魄有大志”“不自异”“不下人”“萧然自得”,但是“时人莫之知也”。说明张嘉贞因为身为布衣,而不被人赏识。张循宪“以其事积时凝滞者”询问他,他能“随机应之”“莫不豁然”,突出了他的过人之处。学生理解了文章大意,知道了画线句是张循宪要找人来询问的原因。然后,再运用找词语、观句式等方法进行断句。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使务有不决者”是一个特殊的定语后置句,转化为现代汉语语序就是“有不决者使务”,因此可以在“者”之后断句,在“使”前断句,也就是“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教师出示练习三:请用“/”给下文画线句断句,断两处。(如图7)质。以上述“说”的板块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尊重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对故事的情节、人物的具体表现进行补充。学生思维越发灵活发散,其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独创性、创新性就会越鲜明。如有的学生说这是用家族世代祖传的秘方所打造出来的;有的学生说选用了最好的材料;有的说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等等。学生想象、述说着,思维在不断地发散,对寓言故事的荒诞、真谛,也就感悟得越发深刻,对寓言故事中人物的批判和认识也就越发强烈和深刻。寓言的价值不在于逗趣、玩乐,而在于让人反思,教师需要触动学生的觉醒意识,引发学生思辨,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展开辩论,历经一场思维的头脑风暴,最后使每一名学生的脑海中都耕种下智慧的种子。

四、联系生活体悟寓言寓意

人生最现实的句子范文第3篇

2. 对常见问题的指导性建议

2.1不应过多模仿现有英文原版论着上的词语或句式,应注意保持文章逻辑的连贯性。

我们并不否认一些英文造诣很深的中国学生能写出非常地道流畅的英文,但如果要求第一次发表英语论文的新手们写出的文章与受过教育的、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写出的文章质量一样,确实是不现实的。因此,对于初学写英语论文的学生,写作教师会提供写作范例,使学生了解各种书面表达形式,并鼓励他们参考英文原版出版物。尽管这些范例和原版书刊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是过分依赖别人的词句结构会导致随意地模仿,有时甚至是剽窃。对于生搬硬套来的东西,学生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当他们被问到为什么他们的文章里要用这种方式来写这一句话时,最典型、最普遍的回答就是:“哦,我看到另一本书上就是这样用的。”这种危险的写作态度常常会使文章看起来有点支离破碎。

2.2尽量把一个句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放在句子开头,使你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或需要强调的部分让人一目了然。

为什么有时侯中国人写出来的英文句子主要意思不清楚,重点不突出呢?这大多是直译的结果。中国句式的逻辑结构通常是把关键词或重点放在句子后半部分,而正常流畅的英语句式则恰恰相反,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最先出现。如:同样一句话,中式表达会说“Compared to dogs, cats are nicer”;英语则习惯说“Cats are nicer than dogs”。因此,除非是为了便于衔接前句,最好把主要意思放在句子前半部。

2.3克服“名词肿胀症”,多用具体的动词、形容词等代替抽象的名词。

何谓“名词肿胀症”?它指的是句子里名词过多,且要位都被抽象名词占尽,导致句子显得累赘,表达不直接。例如下面一句:

a. The prolonga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this temple is due to the solidity of its construction.

b. This temple has endured because it was solidly built.

a句中的四个名词在b句中由两个动词和一个副词所取代,名词当家一变而为动词主宰,句子顿时有了生机。因此,我们主张在论文写作中多用动词,少用名词,多用意义具体的词,少用抽象含混的词。其实,一般的英语修辞书或写作书上也都是这么说的,只是写作者为使文体显得“威严”、“科学”,不知不觉就使用起了抽象名词。

2.4避免出现因使用冗余的修饰语而造成同义堆叠的现象。

若写作者对某些英文词语的深层含义缺乏理解,或过度担心自己写出的英文表达不够清晰,或是把文章由中文直译成英文,都有可能导致同义堆叠现象的产生。例如:The key to the solution is to curtail expenditure. 此句中的the key to与the solution 在意思上有重叠部分,可直接把前者删去,对句子意思没有影响。再如,中文中我们常说“采取一系列措施”,若把这一句直译成英文,即为:We should adopt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assure that... 然而在英文句子中,此处的a series of便显多余,因为measures的复数已表明了它的意思。要想发现和改善这种情况,需要写作者对文章词句的仔细研读和反复修改。

2.5避免把多余的表示时间的副词或短语放在句首。

汉语的动词形式没有明确的时态之分。无论是在口语中还是在书面语中,汉语动词都不能提供给听者或读者时间上的信息:到底是指现在,过去,还是将来。因此,汉语中通常要在句首加入介词、副词、或短语来指明时间。在汉译英时,中国写作者往往忘记了英语是有明确的时态之分的,所以他们会无意识地在句首加入一些表明时间的多余的词语。例如:“In the future,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will, to a large extent, depend on...”此句中,开头重点强调in the future完全是多余的,因为句子本身所用的时态已经表明是将来。

2.6避免总是在句子开头声明目的、条件、地点或原因。

中国人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总倾向于事先表明目的(常常以In order to,For the sake of等来引导),条件(常常以If,When等来引导),地点(常常以In, At, From等来引导),或原因(常常以Due to, Because, Since等来引导)。这种语言习惯背后的逻辑似乎是为了一句话前因后果的完整性,或是为了进行过渡,以免引入正文时太直接、太突兀。然而,如果在每个内容前都加上这么一个引子,会给人留下文章作者说话太过含蓄,转弯抹角,不直截了当的印象。

2.7在两句或两段之间使用连接词过渡。

尽管我们提倡把句子主要内容的位置尽量靠前,但使用过多也会使整体文章生硬死板,缺乏连贯性和流畅性。中国学生常常在句首用副词如thus,therefore,consequently,hence,specifically等等来承上启下。此外,其实还应多尝试使用介词或其他过渡性短语。有时也可在第二句句首适当重复上句中的内容。灵活使用这几种方法,可使文章的流畅性达到较好的效果。

2.8避免使用过长的句子,一句集中表达一、两个意思,有时也可用分号隔开。

中国人写的英文句子通常过长,有时让人读起来很别扭,很难抓住主要意思。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汉语中往往强调一个句子所表达内容的整体性和清晰性。正如以上第六点中提到的,在句子开头声明目的、原因等,无疑会

使句子加长。而当他们把中文句子译成英文时,他们会害怕因把英文句子的主句和从句分开而造成主要内容的分隔,害怕读者无法体会句子的完整性。由于这种担忧,结果就导致冗长的句子的出现。使用分号是分解长句子的另一种可行方法,遗憾的是中国学生似乎很少使用。

2.9慎用第一人称,使用第三人称会显得更客观。

在专业论作中如果过多地使用第一人称,会使写出来的文章看上去缺乏客观性。相比较而言,使用第三人称就不会让人感到文章带有浓烈的主观色彩或个人偏见。

人生最现实的句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句子结构;英汉差异;分析误区;学习对策

不少大学生都将在大学期间,面临四、六级英语考试。而在四、六级英语考试改革的背景下,翻译要属变化最大的部分之一,由原来简单考查英译汉转变为考查汉译英,由原来的五个单句翻译变成了现在的整段翻译,比重也由原来的5%增长到了15%,这让不少学生叫苦连连。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通过专业课的一些学习,了解到相关的一些理论,关于句子翻译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与读者分享关于句子结构方面的思考和体会,希望能帮助读者攻克四、六级中的翻译,也希望能为读者关于英文阅读、英文写作等等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起到一些促进作用。

一、句子及其组成

翻开汉语词典,可以看到“句子”的定义是:基于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这个定义其实比较笼统、模糊,而且可操作性不强。句子根据结构可以分为简单句和复合句两种。如果想要较为完整的表达句子的意义,一般是包含了主语,比如什么人或什么物,以及谓语动词,表达出“做了什么”或“怎么样”的含义。一般来说,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都是以句子为最基本的单位,句子也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单位。因此,句子的作用不可小觑,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研究英语阅读或英汉翻译方面的难点。

二、英汉句子结构差异

关于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都有着各自形成和演变的漫长过程,形成了各自的独特性,以下主要对两种语言存在的差别进行分析。

其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汉语注重意思相合,简单明快;而英语注重的是形式相合,结够严密。我国著名的汉语学家王力曾形象地描述:西洋语法是硬的,没有弹性;中国语法是软的,富有弹性。“意合”(parataxis)主要是指依靠句子内部之间的逻辑关系相联系。具体表现为,在词语与词语、句子与句子之间表面上看看往往不存在连接的信号词,而实际上通过对词意及句意的理解,会发现其中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形合”(hypotaxis)主要是指通过语言本身的语法手段表达意思。具体表现为,句子的主干结构比较突出,词或句之间的衔接一般有明显的信号词,如果信号词不显著,则通过语法来显示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If we can only encounter each other rather than stay with each other,then I wish we had never encountered.其中有主语“我们”,有连接词“then”;而中文却表达为:如果只是遇见,不能停留,不如不遇见。这句虽然很唯美,很明显这句话中省略了主语,仅仅是用逗号隔开,而没有使用明显的连词。总得来说,英文句子的主干很明显,就好像是一串糖葫芦;而中文的句子更好似一条珍珠项链,那条“线”被巧妙地藏在了珍珠之中。

其二,汉语多使用主动语态,而英语则广泛地使用被动语态。在汉语中,汉语中存在着“被”、“由”这样的词汇,用来表示动作是被动的,但这样的被动语态表达很少见,因为可能使原本简单的句子变得很复杂、不够简练;与此同时,在西方思维中,尊重自然、宇宙,使他们更习惯于以客观事实作为依据,在英语中,出现了动作的对象是谈话的中心话题或是动作的实行者是谁不能够准确说出等情况时,而英语句子又要求结构完整,此时,句子多用被动语态。例如句子:It is imagined by many that the operations of the common mind can by no means be compared with these processes,and that they have to be required by a sort of special training.中文通常翻译为:许多人认为,普通人的思维活动根本无法与科学家的思维活动相比,认为这些思维活动必须经过某种专门训练才能掌握。其中,it就作为了形式主语,句中出现的三个被动语态is imagined,be compared和be required,在翻译成汉语时往往都变成了“认为”、“相比”和“掌握”这样的主动表达,更符合中国人“事在人为,往往应该说出动作的发起者”的思维习惯。这也说明了英语中,主语的突出地位,除了祈使句和习惯用语外,大多数的句子即使没有实在的主语,也会用虚拟的主语来实现形式上的统一。

人生最现实的句子范文第5篇

1、语法知识在语言文字运用中的运用

⑴成语题。每个成语由于自身的词义和词性不同,因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有的只能做谓语,有的只能做修饰语,有的能带宾语,有的则不能。如果忽视这一点就会造成语法功能混乱。如: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2011·全国卷,B项)句中“繁文缛节”指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不能在句中充当谓语成分,可作主语或宾语。

⑵病句题。几乎所有的句子,都是按语法规则组成的。不按语法规则组成的句子就是病句。因此,划分句子成分,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检查出与之相关的病句,如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等。如: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2011·山东高考,A项)句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偷换主语,造成结构混乱,《红楼梦》不是“给予”的主语,可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前加“观众”。

⑶连贯题。“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如:在文中①②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 ① ,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出现在前面, ② ,上面镌刻着“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选项略)(2011·北京高考,5题)

根据上述方法,在①位置后的分句“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省略了主语“古城”,需要和①句共用同一个主语,因此①句的主语也应是“古城”,应选择“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②位置后的分句是“上面镌刻着‘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上面”之前省略了“拱形城门”,②句需要以“拱形城门”为宾语中心语,因此应选择“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⑷虚词题。虚词一般没有实在意义,使用又比较灵活,需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揣摩其语法功能,理解其一般用法。在语境中选择判断虚词时,要分清语义关系、话语对象、表达目的、线索脉络、主观态度,才能恰当地选择。如:请在下列关联词语中,选取最恰当的3个,分别填入句子的空格中。

既然 不管 尽管 无论 既而 因而 然而

① 古代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他们 ② 是现实主义者,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成分, ③ 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现实。(2011·广东高考,22题①)

根据所述方法,可知整个语段为因果关系的复句。最后一句为表达结果的句子,该句与前面的四个分句构成了因果关系,即前四句交代原因,最后一句阐明结果,因此③处可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因而”。前四句中,前两个分句又与后两个分句构成了转折关系的复句,因此开头①处就可以用表示让步语气和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尽管”,与第三个分句中的“但是”搭配。②处所在的分句与其后面的分句也构成了因果关系,可以用“既然”,这样就可与后一分句中的“就”相搭配。

⑸变换句式题。做这一类题目时,要抓住句子主干并单列为一个分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句中的定语或状语。注意使用“齐”——介词、副词和关联词。短句变长句要将附加成分合理地分配到主干上,减轻排序的难度。长句变短句要抓住最难于理解的成分,使变后的文段语序合理,意思明了,前后通顺。如: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愿意。

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的道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而形成的书面材料。(2011·全国卷,19题)

根据上述方法,可改为: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而写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常常对前一阶段的情况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以利于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的道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2、语法知识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运用

⑴实词释义题。由汉语语法可知,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经常由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经常是由副词、形容词、数量词和介词词组充当。在做这类题时,就可根据要解释的词语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如:挟三百金之富阳贾。(2010·福建高考,2题D项)根据该句句式,可知“贾”处于谓语位置上,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动词“做生意”,而非名词“商人”。

(2)翻译题。在阅读文言文时,一般的句子只要能读懂就行,真正有必要分析的对象应该是题目中出现的句子。语法知识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及句法等方面。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较常见的是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等;句法主要是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固定结构或惯用句式等。如:勿惧以罪,勿止以力。(2011·山东高考,13题①)联系“农人告余以春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根据该句特点,可感知“以罪”“以力”应是后置状语,由此还可以推知,“惧”后省略了宾语,其用法可以理解为使动,也可理解为一般动词,“止”也如此。于是,该句就可译为:(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让百姓止步不来。(或:不要用刑罚恐吓百姓,不要用强力制止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