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仰观后感

信仰观后感

信仰观后感范文第1篇

观看信仰观后感一:坚定党的信仰明确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年不平凡的历程。党带领人民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党领导人民凝聚力量使国家富强,今日的成绩使广大人民更加坚信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更加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正在完成前无古人的伟业。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加需要信仰的支撑与引导,使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坚定步伐,明确前进的方向。

在坚守信仰中明晰前行的方向。信仰是连接现在和未来间的桥梁。缺失信仰,对于一个党员意味着背叛;对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则意味着失去事业的根基。

在坚守信仰中推动事业的发展。信仰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代表着一种责任和付出。党的历史是为了民族利益而奋斗的历史,没有这样的信仰,就没有凝聚力,就没有一切。伟大的事业需要汇聚几代人的奋斗和奉献,拥有坚定地信仰,才能内心坦荡地对待利弊得失,才能义无反顾的向着目标前进,才能在奉献中实现自身融入伟大事业的价值。

信念的传承离不开青年人。而真正坚定的信仰是在实践中锤炼形成,是在实践中绽放光彩的。因此,青年人传承信仰就要体现在扎扎实实的行动中、体现在立足岗位的奉献中,用信仰的力量结合扎实的行动来实现最终的目标。

观看信仰观后感二:“信仰之河”这样奔流不息

央视日前开播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一个个令人心潮澎湃的信仰故事,传递出让人震撼的信仰力量。

信仰是精神的,却非虚幻的,是通过一个个人物诠释的。信仰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实践与坚守。没有实践,信仰会沦为思想的“空中楼阁”;没有坚守,信仰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中国共产党用将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通过对一个又一个具体鲜活的目标的实践,让信仰不再只是纸面上的文字、口头上的声音,而是成为一条绵延至今的长河,流过峥嵘岁月,见证历史沧桑,融入时代精神。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在那个“革命和写诗都到了不要命的境界”的年代,无数仁人志士放弃了荣华富贵、锦绣前程,前仆后继,舍生忘死,表现出来的坚忍与力量让世人惊叹。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他们的生命也只有一次,为什么选择“以命相搏”?因为他们有信仰——马克思主义。他们甘愿用生命去实践、去坚守这份信仰,因为它是迄今为止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良知的科学思想体系,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他们用这信仰指导中国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成就了一个“可爱的中国”。

硝烟散去,“战争”却远没有结束。面对“一穷二白”的新世界,信仰面临的挑战虽不是生与死的抉择,却是成与败的考验。在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可敬、可爱、可亲,他们用实际行动为信仰注入了新鲜活力。从“抗美援朝精神”到“大庆精神”,从“雷锋精神”到“红旗渠精神”,他们把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融入了信仰;从张秉贵到焦裕禄,从钱学森到邓稼先,他们把信仰化为了“一团火”“一滴水”,造福社会,温暖人心。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信仰也在与时俱进中不断丰富与完善。让人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实现共同富裕,成为信仰的本质。不论是像沈浩那样致力于建设一个新农村,还是像蒋筑英那样致力于改革创新一项技术,或者只是像徐虎一样修好水电,(wWw.请保留此链接)像王顺友一样送好邮件;更不必说在抗击“洪水”“非典”“地震”等危难关头,共产党员所展现出来的勇往直前、不怕牺牲。他们吹响的是信仰的嘹亮号角,展现的是永葆先进、纯洁和优秀的历史画卷。

岁月无声,历史有情。在“信仰之河”里,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的“一叶扁舟”成长为“一艘巨舰”,中国人民从受压迫受剥削到当家作主。而那些为了信仰“勇往直前,断头流血,殚精竭力”的过往,依然照耀着我们前行的路。

观看信仰观后感三:信仰是共产党员的生命

共产党员是讲信仰的。她存在于先进思想的发展之中。

共产党员是用先进思想作武装的,她的生命就是信仰。

共产党员的历史使命和伟大追求,都是以信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基础和以此作为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纲领的。

讲信仰,就要讲原则。原则是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底线。信仰马列主义,就要自觉抵制其它不良思想的侵袭,尤其要树立自觉打击封建迷信活动的意识,坚守党的思想阵地,用党的思想引导社会潮流。信仰马列主义,就要自觉吸收先进的文化思想,敢于自我突破认识上的误区,用新思想看待新事物,敢于自我突破体制上的瓶颈,用新观念指导新发展。

信仰问题,不仅是原则问题,也是认识问题,更是立场问题。一名党员,是在认识党的基础上,开始了对党的事业的追求,才光荣成为党组织的一员。用理想践行党的使命,用职责履行党的义务这就是对党员的特殊要求,也是对党员的普遍要求,党员不能在对党的认识上发生偏差,不能用党员的名义搞各种信仰,要用党员的名义,担负起振兴民族大业的任务。要用党员的名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要用党员的名义,发展党的事业。

信仰,是所有思想的本色。如果一种思想失去信仰,就失去生命力。

信仰,是所有认识的深化。如果一种认识失去信仰,就失去发展的本质特征。

信仰观后感范文第2篇

电视纪录片《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历史选择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在进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国的命运也就取决于这两种信仰的博弈。这种信仰成了中国人寻找一条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

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1920年,《共产党宣言》创造了共产党信仰的起点。1992年,邓小平曾经回忆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ABC》,正是以《共产党宣言》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停的追寻,坚守自己的信仰,发挥了他永恒的魅力。

九十年前,南湖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共产党员宣言》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共产党宣言》引导彭湃从一个富家子弟走向革命之路,从他烧田契开始,已经开始绽放出信仰之光。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揭开了中国现代历史的新篇章。

有了信仰,还要坚守,正是有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坚守自己的信仰,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聆听着片中的入党誓词,再次心潮澎湃,历经各种时期,党的誓词也在不断修改,但毛泽东主席添加的“永不叛党”一句从未更改。绝大多数共产党人在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方志敏曾写过:死,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说道:中国一定有个可爱的光明的前途。正是由于像他这样对信仰的坚守,他心中的光明前途现在已经出现。当然,不是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能坚守自己的信仰,像陈公博、张国焘等人,他们终将被历史所唾弃。

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奇迹靠的是什么?就是信仰。湘江战役陈树湘断肠而死,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达了对信仰的忠诚,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刘胡兰的“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无不是对信仰的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信仰观后感范文第3篇

信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是一个国家不断向上的源泉,是一个政党拥有旺盛生命力的最根本保证。

纪录片《信仰》诠释了中国人选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进行了一次次猛烈的搏杀,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命运,这部纪录片让我更加深刻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

在封建势力和军阀的统治下,无数仁人志士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嘉兴南湖的游船里悄然酝酿着时代的宏伟蓝图;在帝国主义的奴役下,无数抗日志士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神州大地到处传唱着保卫祖国的时代最强旋律;在一穷二白的困难中,无数有志气的中国人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艰苦创业、自力更生、改革开放带来了新的希望、新的活力和新的生命。

时移境迁,不变的是对党的忠诚;沧海桑田,坚定的是社会主义信仰。从积贫积弱到繁荣昌盛,从山河破碎到祖国一统,需要我们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不懈求索,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奋力前行,需要我们团结起来,继往开来,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在历史的坐标中,找到了属于今天的方向;我们在信仰的指引下,走向美好的明天。

信仰观后感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 青年;信仰;信仰教育

[作者简介] 林晓,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梅萍,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青年的信仰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也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变革而变迁,并且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我国青年信仰变迁的主要特点

1. 建国初期――之前:青年的信仰理性化、单一化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这个时期不仅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党风社会风气良好,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而且党对群众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广泛而深入。从1954年11月到1955 年9月,中共中央先后批转了三个有关加强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文件,在全国135个大中城市开展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批判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党的革命斗争经验武装教育青年。通过这次集中的道德教育,青年人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道德意识成为了青年信仰的主流。当时有无数的青年高举“把青春献给祖国”的旗帜,自愿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创造了至今仍然激动人心的光辉业绩。可以说建国初期头七年是我党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道德最受推崇和鼓舞人心的时期。但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处于初创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当时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实际上带有一种理想化、单一化色彩,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青年的唯一的“圣经”,很少有青年知晓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外的东西,部分青年在选择信仰的时候也并没有经过理性的比较和选择,并不清楚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而是盲目跟随或顺从当时的主流,把信仰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时髦或者政治任务。这种信仰的理想化、单一化和盲从性在后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出现失误和挫折时,就暴露出其脆弱性。

2. 十年:青年的信仰“宗教化”、狂热化

“宗教化”的信仰是指“崇拜无所不能但却虚无飘渺的‘神’,或把现实存在的活灵活现的人当‘神’一样崇拜”。[2]“狂热化”的信仰是指对信仰的一种狂热和迷信。十年,个人崇拜完全充斥着青年的精神世界。一伙大搞“突出政治”,说什么“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顶峰”,“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对于“最高指示”要“坚决拥护,坚决照办,上刀山下火海也要保证完成。”当时的报刊、广播也大谈什么“无限信仰,无限崇拜”,说“这就是信仰真理,崇拜革命”。青年人的思想情绪在这种“左”的舆论和教育的引导下,日益变得狂热起来,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崇高的信仰完全庸俗化成为对的偶像化的个人崇拜,把当作“神”一样来“顶礼膜拜”。在思想上信奉“三忠于”、“四无限”;在行动上手持《语录》,高呼“万寿无疆”、“永远健康”;向画像早请示、晚汇报,唱语录歌,跳忠字舞;红卫兵的诞生,更标志着青年人信仰的“宗教化”达到了一个巅峰。除了对领袖的偶像化的极度崇拜和爱戴之外,青年人信仰的“宗教化”、狂热化还使得他们对“异己”极度的仇恨和敌视。红卫兵小将们疯狂地打倒所谓的“牛鬼蛇神”、“反动学术权威”和“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进行“夺权”斗争,引发了不少。可见,十年,青年的信仰已经完全抛弃了理性,走向了“宗教化”、狂热化。

3. 1978年――80年代末期:青年的信仰主体化、理性化

结束,国家实行拨乱反正,开创历史发展新时期。高考重新恢复,初步实行改革开放,青年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都有一种“天亮了”的感觉,对国家和社会带有一种感恩的心情,急切地想报效祖国,并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开始充满期待。特别是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西方文化的碰撞,青年在对历史的反思过程中,逐步开始了对自己人生、政治信仰的新的探索。在人生信仰方面,青年们发出了“人为什么而活的呐喊”,1980年潘晓的文章《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引发了建国以来人生观的第一场大讨论;1982年24岁的大学生张华为抢救落入粪池的老农而牺牲的事件又引发了一场“是否有价值”的争论。[3]在政治信仰方面,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不那么狂热了,出现了怀疑,部分青年开始由政治热情走向政治冷漠,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政治信仰。1981年《中国青年报》还专门对大学生该不该关心政治的问题开展了题为“读书与政治”的大讨论。有些青年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政治情绪化,对社会主义的极端不信任,崇尚资本主义,导致了80年代末期以青年大学生为“主角”的的爆发。同时,在这一时期金钱、权利、宗教等成了不少青年人信仰的“新宠”。有学者指出,我国后开放最早的沿海城市――广州“全市现有基督徒1万3千名,其中青年占了1/3”。[4]人生信仰的思索、政治信仰的动摇、新的信仰的涌现,都无一例外地标志着青年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主体而存在,以自我的眼光审视着和寻找着信仰。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这个时期我国青年的自我意识开始真正萌发,青年的信仰呈现出主体化、理性化的特点。

4. 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青年的信仰多元化、世俗化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逐渐步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深化发展阶段。改革开放3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逐步显现,使得青年人的信仰状况明显改善。根据教育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连续十多年的滚动调查发现,这一时期的青年有着明确的信仰,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大部分青年信仰马克思主义,对党和国家充满信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信奉社会主义道德,能以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处理人际关系及利益冲突;能以国家社会的主导目标引领个人的人生发展方向。同时现代社会中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思想观念的多样化发展使得青年人的信仰不再像建国初期那样的单一,除了主流的信仰之外,上帝、明星、金钱、权利等等虚幻的或者物性的东西在部分青年的信仰世界里也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其它的社会发展理论和“主义”也成为部分青年“追捧”的对象。在这一时期里,青年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挑选信仰对象,很少受到外在的强迫和压力,更多的是听从自己内心的意愿,从满足于自我需要的角度出发,自由选择,理性思考,批判吸纳。尤其是在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政治信仰的时候,更是打破了建国初期的盲从和时期的狂热。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的信仰的多元化凸显了青年在信仰选择时的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的批判性。然而,从信仰对象的性质来看,青年们选择的信仰对象要么是物性的东西,如金钱、权利等;要么是虚幻飘渺的东西,如上帝、观音等;要么就是非科学的主义,如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等。这就导致了青年信仰在现实生活中的世俗化、庸俗化。从这一层面上看,青年的信仰多元化又反映出当前青年信仰的功利化、非理性化的特点,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信仰的迷失或信仰危机。

二、我国青年信仰教育的路径选择

“信仰不仅关系着个体的精神气质和生命质量,更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的未来价值取向。”[5]加强对青年的信仰教育,不仅仅事关青年的健康成长,更是关系着我们民族的未来。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青年的信仰教育:

1. 建构信仰本身的理论魅力

信仰对象只有具有本身内在的魅力,才能够促使青年自主地将其作为终极的价值;并且,不管自己面临着何种境遇,都会对其不离不弃,产生一种持久的坚定性。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对青年进行信仰教育的时候,首先必须建构信仰本身的理论魅力。黄慧珍博士指出,信仰的建构有两根支柱,一是真理的建构,二是价值的建构。[6]首先要建构信仰“真”的魅力,即这种信仰必须是正确的、科学的。其次要建构信仰“价值”的魅力。一种具有“价值”魅力的信仰,其核心理论必须关注青年的内心需要。要让青年觉得,有了这种信仰,自己不再是茫茫世界中内心充满不安和焦躁的孤独的“我”,而是内心充满了平和与安定,人生的终极意义得以实现的幸福的“我”。此外,信仰不仅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一种具有“价值”魅力的信仰还必须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信仰教育应该让青年觉得,这种信仰不仅仅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还可以通过对自己人生意义的终极追求来为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终极价值追求而增添力量。可见,建构信仰本身的理论魅力,需要从信仰的“真”和“价值”着手,在保证信仰的科学性的基础上,既要满足青年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追求,又要满足青年对于实现国家和社会终极意义的贡献力量的需求。

2. 明确青年主体的合理定位

青年的定位问题至关重要,关系着青年如何看待自己以及自身和周围的关系,从而决定他们信仰选择的出发点。一个真正的信仰应当是信仰者将自己当作一个独立的、又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主体经过理性的批判和选择的结果。如果青年将自己定位于依附于某种外在事物的主体,那么他个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就相当薄弱,在选择信仰的时候更多是顺从于这种外在的事物,忽略了“我”;而如果青年将自己定位于一个完全独立的主体,没有看到自己与周围的关系,那么他的个人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就会恶性膨胀,在选择信仰的时候就会更多的从个人利益和需要出发,忽略了“我们”。前一种定位思想,将会造成青年在选择信仰时丧失主体地位,盲目顺从和崇拜某种信仰;后一种定位思想,则会造成青年的信仰选择以自我为中心,信仰走向功利化和实用性,忽视了社会共同体的需求。因此,教育者在帮助青年确立一个科学的信仰的时候,应该注重帮助青年明确自身的主体定位,让青年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独立的主体,而且自己还是一个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主体,在选择信仰的时候要正确处理好个体与社会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理性地批判,审慎地选择。

3. 倡导当代国家的主导信仰

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先导的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和思想观念多元化的趋势不可避免。面对多元化的社会信仰,青年经常地处于信仰判断与选择的冲突之中。这应该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但是,人类的发展历史表明,尽管国家、社会和个体的信仰在类型、层次上有所不同,可是其中必然存在一些约定俗成和公认的一致性的信仰追求。这是由于社会和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都需要有一定一致性的信仰来调节多元化的信仰追求,使得人们能够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凝聚力,在实现自己的终极价值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终极价值。否则,任何社会和个体都无法在多元化的信仰世界里共存发展。尤其是对目前处于多元化信仰包围之下,信仰已经日益迷茫的青年来说,国家主导信仰的确立显得尤为迫切。我们必须在当前多元化的信仰中,抽离出一些共同的信仰价值要求,生产一种“能够引导整个社会发展的总体性的信仰和主导性的社会理想。”[7] 这种信仰既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与崇高性,又应该是开放性的,具有包容性的,在青年具体信仰的根本目标与其保持一致性之外,不会对青年的具体信仰进行强制干涉,并能够引领青年走出信仰的迷途,胸怀信仰,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4. 创新信仰教育的方式方法

方式方法是实现信仰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之一,它对信仰教育的效果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新技术涌现的现代社会里,信仰教育只注重知识性灌输的片面做法已经不能产生真正的实效。信仰教育要想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就必须创新信仰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创新信仰教育的方式方法首先是引进情感教育。有学者指出,情感为人类信仰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基础,同时也为信仰的强化与扩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凝聚力和驱动力。[8]有了情感,青年对于信仰的追求就会热忱而执着;缺乏了情感,青年的信仰势必会是动摇和短暂的。情感教育从青年的精神世界出发,教会青年正确体会正面情感与负面情感,激发出青年对于自身、他人、社会的最为深厚的感情,引导青年的情感走向崇高,感悟出人生的真谛,进而产生和强化对人生和社会的终极关怀的追求。此外,除了情感教育外,创新信仰教育还要注重实践教育。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联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唯一纽带和桥梁。在信仰教育中,实践教育可以帮助青年走出相对封闭的校园,走出内心的苦闷与狭小,在实践中检验自身信仰的科学性,感知崇高信仰的社会需求,开阔自己的视野和胸襟,从而形成自己的科学信仰的内部环境。真正的信仰生成是通过实践,达成知行合一,从而实现从信仰到行为的转化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1.

[2]荆学民.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213.

[3]郭维平.三十年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分析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5):73.

[4]吴惟新.青年信教问题初探[J].青年研究,1990(8):39.

[5][7]梅萍.论生命的信仰与德育的使命[J].教育评论,2006(2):10.

信仰观后感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信仰;中国传统文化;探源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因而也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全球化的冲击,使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随之而出现了信仰的危机。信仰作为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内容也必须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党的十报告特别强调:要建设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信仰的重构还应反身向后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寻求精神力量。

一、关于中国人信仰有无的争论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物质财富的增加也随之而产生许多社会问题。在分析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人们将目光转向了思想领域,一场关于中国人到底有没有信仰的争论由此展开。

1、多数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信仰

美国最负盛名的决策咨询机构兰德公司撰文并预言: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穷的国家。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信仰。文章认为:中国人在心理上受无神论思想的影响,排斥并将其视为迷信;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泛神论,拜鬼敬神的现象非常普遍。当在精神领域中无法形成社会普遍认可的信仰时,便丧失了敬畏之心,导致个人的自我意识被无限夸大,人们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意志确定各自行为。当人们心中没有罪恶感时,人性中的残忍和冷漠便暴露出来。也正因为没有信仰,所以“纵观中国整个历史,最残忍的争斗和屠杀都来自于他们内部自己。”[1]信仰的缺失使中国人将对金钱与权力的追求视为人生的终极价值目标,在行动上就表现为自私自利和缺乏同情心,而这样的国家是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的信任与尊重的。

以上事实反应了国际社会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国人信仰观的普遍看法。虽然这是基于对中国的社会现实问题的分析而得出的结论,但由于西方人不能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实质,因而未免过于夸大和片面、有失公允。

2、一些国内学者也认为中国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信仰

中国学者中对于中国是否有信仰这一问题有不同看法。从狭义的角度看,信仰是指对“此岸”的超越和对“彼岸”的纯精神对象的信服,信仰因不随现实生活的改变而改变最终成为永恒。只有将“精神与物质严格区分开来”[2]的信仰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信仰。当信仰被界定为彼岸的、超验的和纯精神的信仰时,信仰就成为。就中国而言,一方面,民间信仰主要表现为功利性和实用性,与超验的、纯精神的信仰相悖,所以不能算做信仰。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思想也不能成为信仰,因为它着眼于主体对现实生活的追求,是此岸的,同样与狭义的信仰内涵相悖。更有学者直接断言: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信仰。其原因在于中国没有真正独立的个人,因而无法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没有个人独立的精神需要,信仰更是无从谈起。

对信仰狭义的理解不能涵盖信仰的全部内容。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信仰的理解应立足于广义的角度。即,信仰是处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社会中的人们对于某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观念的遵守和奉行,且人的思想的独立性是天然具有的而不是被赋予的,因而学者的观点仍是值得探讨的。

3、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呈现出信仰危机的状态

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中国正不可避免的步入了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的中国人在思想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政治上,社会主义在经历剧变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繁荣形成鲜明对比,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主导信仰因受到质疑而不断被弱化;经济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每个人在一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却跌破了道德的底线,并侵入到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领域。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特征逐渐模糊;思想上,未来人类社会的终极发展目标到底是中国古代贤人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还是马克思所宣称的“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社会,亦或是西方学者所标榜的将自由与民主视为“人类历史的终结”?人们面临着不同的选择。

当代中国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究竟该信仰什么,要实现什么样的信仰以及怎样实践自己的信仰成为摆在国人面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果说西方的论断不足为信,中国学者的某些观点也未必正确,但社会现实已表明,信仰的危机正充斥于中国社会的每个角落,使每个人都能直观地感受到。虽然中国人从不认为自己没有信仰,但在社会现实面前,中国人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生活在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之中。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信仰观

心理学家荣格说:“尽管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为什么身体需要盐,但每个人都出于一种本能的要求摄取着盐分……大部分的人从记忆难及的蛮荒时代起就感受到了一种信仰的需要,需要信仰是一种生命的延续。”[3]如果信仰是人所必须的,那么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定存在着某种支撑其发展的精神追求,而这必定有信仰的存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信仰力图将现实存在与内在超越紧密相连,人在现实中便能实践自己的信仰而完成精神的自我超越。这种信仰观的存在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仰观总体应涵盖以下内容:

1、以“天命”为起源的信仰观

为信仰提供终极价值取向首先要从“天”、“天命”的提出开始。中国古代天命论思想由来已久。“天者,万物之祖也。”中国人很早就将“天”作为心中至高无上的神来崇拜。商朝统治者提出“帝立子生商”(《诗经・商颂》),以此来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与权威性。周朝进一步修正了“天命论”的思想,提出“以德配天”。“天”被周人赋予了绝对的权利,成为有意志的人格神,因而具有了宗教的意义。西周政治瓦解后,这种宗教的“天”日渐衰落,自然之“天”开始崛起,但天的超越性始终是被认可的。儒家秉承了这一思想,将道德的根源归于对“天”的顺从。于是“天”成为一切价值的内在依据和衡量一切价值是否真正具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绝对标准。

对形而上的超越性的追求是一切信仰存在的前提。中国文化中没有上帝的概念并不等于中国文化中没有对形而上的超越性的追求。对“天”的遵从与向往最终在行动中表现出对“天”的敬畏,是中国人的信仰赖以产生并得以升华的根本来源。

2、以社会中的“人”作为信仰的主体

信仰首先是人的信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仰观同样强调对人的关注。与西方信仰观强调人的自由意志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总是将对“人”的关注放置于一定的社会或群体之中。人作为肉体的存在与自然界的众生是平等的,但人何以能驾驭自然界,高于其他的生物,而成为世界的主宰?《论语》中有云:“人,走不若马,力不若牛,而为之用,何也?盖能群也。”这充分说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依赖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离开这一环境个人的力量是苍白的,其作用的发挥终究是有限的。而同时也强调,个人生命价值的实现最终应放置于一定的社会中,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为前提。古代文人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崇高理想,同样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最终是为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当个人的生命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时,那种崇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便油然而生,为成全“大我”而牺牲“小我”便成为一种悲壮的自觉。中国传统文化信仰观中的这一显著特点一直影响并激励着后来的中国人,我们常说:中国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就是这一观点的集中表现和最好诠释。

3、以道德信仰为核心内容的信仰观

传统文化中历来注重人的道德修养,道德内在的具有实现人的自我超越意蕴,进而表现出信仰的特征。只有道德能使人超越本能、欲望而真正成为主宰,实现对自身的超越。一方面,天道、天理具有超越性,但它却是可以经由现实的道德实践而达到的“彼岸”。传统文化在天道与性命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使主体在实现其道德行为时产生崇高使命感,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因而此岸世界为人们建造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道德要通过个人修养的不断完善与提高来实现。“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可见道德修养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首要前提。而儒家学说中的“仁、义、礼、智、信”都与个人的道德修养密切相关。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有将道德视为信仰的基本诉求。

4、以“天人合一”为终极价值关怀

人与自然彼此和谐的关系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终极价值关怀信仰模式。道家主张通过自然无为实现与道相统一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种和谐关系的实质是使人退回到混沌的无意识的人与自然的自在合一状态,并以此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高境界。道家所倡导的无为境界以出世的方式得以实现。孔子的思想与老子恰好相反,他主张“有为”,以积极入世的心态来参与到自然的发展变化之中。注重人的自我实现以及对道德人格的追求。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肯定并最终成就了其独具特色的积极的入世精神。道家与儒家的不同价值取向形成了中国信仰之刚柔相济、进退互补的精神结构,以不同的方式实践着“天人合一”的终极信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历史见证者和亲历者。相比较西方文化,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仰观对中国人的影响则更为根深蒂固,长久而深刻。而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斩断自己固有的思想文化的根源,因为它深埋于内心深处,更流淌在血液里。

三、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中国信仰的灵魂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当代中国信仰的重构应该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统领社会发展的前提之下形成包容并蓄的信仰体系。而这种信仰体系应首先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在当今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1、基于传统文化的信仰观,更能实现中国社会的普遍认同形成社会凝聚力

信仰是受一定社会文化影响的群体或生活于文化群体中的个体所拥有的信仰,人有归属感的需求,总希望将自己纳入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具有共同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追求的人才能产生共同的信仰,进而在行为上表现为趋同性。共同的信仰是形成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共同的信仰所产生的凝聚力具有其他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为它是以纯粹的精神感召为纽带,对于群体中的个人产生的影响深刻而持久。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更易于接受本民族的思想理念,指导自己的行动,规范自身的言行,并形成社会合力。

2、基于传统文化的信仰观,更能与国情相契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中国未来发展的光明之路,但这一伟大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绝对完善的理论作为指导。共产党人秉承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正在开创着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因而首先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力量。其次,近年来共产党所培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重要来源之一。而其所倡导的主要内容都能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中找到思想来源,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完善具有积极意义。唯有如此,才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当今社会思潮,形成社会共识。

3、基于传统文化的信仰观,才能实现民族复兴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所特有的原创型文化,它产生于中华沃土,凝结着中华各族文化的精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其独特的个性、独立的品格和顽强的生命力,曾支撑着整个民族领先世界达数千年之久,也是中国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的国家的根基,并使中华文明几千年一脉相承,虽历经劫难而不间断,源远流长而生生不息,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携手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继承中华文明的精华,才能留住中华民族永葆生机的“命脉”。其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力量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才能展望未来,提升中国软实力,在世界民族文化中彰显独特魅力。

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人的信仰正经历正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每个人身上都肩负弘扬传统文化优秀品质的历史责任。这是因为背弃民族传统文化,中国人无以面对历史,无以把握现在,更无以开创未来,这更是因为我们肩负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

【注 释】

[1] [美] 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穷国家. 蓝德公司报告,2010.

[2] 邓晓芒.中西信仰之辨 [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3] [瑞] 荣格.寻求灵魂的现代人[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恩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