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信仰教育

信仰教育

近几年来,中小学的德育工作确实比较重视道德规范教育,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在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方面做得却还很不够,对青少年进行马列主义信仰教育,亟待加强。

当前青少年学生中的“信仰危机”现象,不管你是否承认,它都客观存在。

加上“应试教育”严重地干扰着学校的德育工作,致使“德育首位”还停留在口头上,形成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事实已经告诫我们,学校是在增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还是掘墓人的问题,不容回避地摆在我们面前。

北京有调查表明(被试对象605人),家庭要求子女要有信仰的仅占2.1%,605人中有坚定信仰的人数很少。由于信仰教育的淡化,加上受悲观主义思想的影响,“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命定观念”在一些青少年中颇有市常于是,他们中,有的对马列主义思想体系知之甚少,表示怀疑,甚至人云亦云地传播“马列主义思想过时”、“共产主义渺茫”的错误观念;有的对党和政府缺乏信任,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有了滋生的土壤;有的对正确的人生大目标失去信心和执着追求,崇尚到建迷信;有的产生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的思想,一心想上大学、当大官、挣大钱。因此,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一遇到挫折,就觉得人生无趣、烦恼苦闷、悲观失望,于是把人生的希望寄托在“天意”上。可以断言,这一切的出现,无不与他们缺乏马列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有关。

众所周知,信仰和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青年人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形成和巩固的基础,也是他们抗拒非无产阶级思想侵蚀和干扰的屏障。可见,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亟待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其根本的问题是马列主义信仰教育。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把青少年汇聚在马列主义、思想这面大旗之下。

加强信仰教育也是无产阶级政治的需要。同志于1991年“七一”讲话中就曾明确:“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不能削弱和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我们教育工作者应以高度的忠诚共产主义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在人民群众中特别是在青少年中进行马列主义、思想的理论教育,用科学理论体系武装他们的头脑,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实现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宗旨,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有计划、分层次、理论联系实际地向青年学生灌输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使他们坚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坚信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只有这样才能为无产阶级政治、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而且,只有具备了马列主义信仰,才能做到不管遇到什么艰难曲折,也会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否则,我们将自觉不自觉地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做嫁衣裳。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信仰教育既要强调灌输,又要突出熏陶。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是不能自发产生的。马列主义信仰的建立,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的形成,要靠对马列主义理论体系和共产党丰功伟绩的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因此,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旗帜鲜明地灌输马列主义思想,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不要一提灌输就同“假大空”挂钩,也不要把青年人逆反心理的产生都归罪于灌输。问题的关键是灌输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既是实际,就要真实,一分为二,而不是用虚伪的、虚假的东西欺骗青少年,更要避免台上讲一套,台下做的又是一套。这就需要教育者的榜样和社会良好氛围的熏陶。教育者对马列主义、思想三心二意,对党,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共产主义事业心存疑惑,势必会使青年人产生“台上你讲,台下讲你”的逆反心理。有的同志说信仰教育也要“从小抓起”,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还必须加上一句“从我做起”,否则抓信仰教育的人缺乏信仰岂不滑稽,成年人缺乏马列主义信仰,想要青少年一代树立这种信仰更是天方夜谭。因此,信仰教育要多层面进行,领导干部、党员、教育工作者和孩子们的家长都有一个接受信仰再教育的问题。总之,信仰教育要相信真理的力量和青年人接受真理的愿望,要相信榜样的力量和氛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