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含有月的诗句

含有月的诗句

含有月的诗句

含有月的诗句范文第1篇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②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③。

【注释】

①选自《杜诗详注》 (中华书局1979年版)。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八月,杜甫从(fū)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 ②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③浑欲不胜簪(zān):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胜:能承受。簪: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

【品赏】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句“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的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考点预测】

1.赏析重点字词。说说“望”字包含哪些含义?诗歌是如何表现“望”字的?揣摩“草木深” “花溅泪” “鸟惊心”的言外之意。

2.理解重点句子。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3.品味表现手法。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感的。

4.把握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真题链接】

1.(2011湖北十堰卷)杜甫在《春望》一诗中以花鸟拟人,借花鸟抒写悲痛之情的两句诗是“ , 。”

2.(2011年湖北黄冈卷)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 ”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 。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2)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3.(2011年湖南长沙卷)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试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4.(2010年云南昭通卷)

(1)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2)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5.(2009年江苏宿迁卷)

(1)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2)结合全诗,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

6.(2008年黑龙江大庆卷)

含有月的诗句范文第2篇

一、咀嚼诗眼,辨析含义

古诗的最大特点是语言凝练含蓄,而诗眼是诗歌中集中流露和具体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在古诗教学时,教者需要引导学生从理解诗眼的词义入手,善于抽丝剥茧,层层抽纱,进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眼的含义。如《清平乐 村居》“醉里吴音相媚好”之“醉”字,表面看来是指老夫妻俩在门前小酌,微带醉意;细细品味,还有对眼前美好、恬静的农村生活画面的陶醉以及诗人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

汉语词汇经过了千百年来的发展、演变,很多词语的含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联系具体语境,体会诗眼的意思,从而加深对诗眼词语的含义以及古汉语词义变迁的认识。例如《暮江吟》中“可怜九月初三夜”中“可怜”一词,今义一般是指使人怜悯,如“这小女孩真可怜!”在诗句中,“可怜”却是“可爱”的意思,学生很不容易理解,教师可借助初月及月下图来展示,让学生感受到眼前画面的美丽,帮助理解“可怜”。最后再引导学生辨析两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与“可怜身上衣正单”中“可怜”的区别,达到巩固内化的目的。

二、挖掘诗眼,解读背景

诗眼的含义精炼,不仅仅在于其丰富多变的深邃含义,有时还隐蕴着古诗的写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现实。透过诗眼,还原其作品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有利于学生对于诗歌作品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历史背景审视诗人内心的情感,从而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消化。

在古乐府《十五从军征》首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教者扣住诗眼“十五”和“八十”两个数字展开教学:

师:这两个数字有什么特别的吗?

生1:这“十五”和“八十”两个数字,直接告诉我们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

生2:从“十五”到“八十”这六十五年间,主人公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以及具体的生活经历怎样,诗中也未作任何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许许多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老军多年的“从军征”,是出于频繁的战事,而这一去就是几十年之久!

生3:从这句话中我们还可看出:本诗主人公已经80岁了。“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主人公“从军征”时间之久。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不但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还反映出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广大穷苦劳动人民的不幸和时代的动乱。

师:是啊!这“十五”与“八十”两个数字,还隐隐暗示着主人公六十五年的艰辛、六十五年的思念、六十五年的盼待、六十五年的沙场风尘、六十五年人世沧桑的老泪纵横,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三、品味诗眼,入境悟情

诗眼是一首古诗的灵魂所在,是诗人千锤百炼、呕心沥血推敲而来。诗眼不仅隐藏着丰富的含义,往往还蕴含着优美的画面和深远的意境,是学生感悟诗歌意境的桥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理解诗眼的含义,让文字动起来,活起来,为学生入境悟情勾勒鲜活的画面。诗眼词语突破了,诗歌意境感悟到了,诗句的含义亦迎刃而解。

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绿”字,是诗坛炼字的千古佳话。

师:“春风又绿江南岸”,这“绿”字用得巧妙,更是流传千古的佳话。相传王安石曾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同学们,请你细细品味,这“绿”字妙在何处?

生1:透过“绿”字,我好像看到了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万物苏醒,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多美的景色,多美的画面!

生2:这“绿”字使人感觉到随着春风的到来,江南水乡充满了勃勃的生机,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师:“绿”字本是一个表示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具有强烈的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它不仅在意境上显得气势恢宏,而且还实中带虚,给读者留下了相当广阔的想象空间。大家还有什么体会吗?

生3:我觉得这“绿”还隐藏着诗人的思念之情,诗人离乡多年,回首南望,春风轻拂,绿意盎然,那熟悉而亲切的“京口”仅一水相间,“钟山”也只隔数重山,真是近在咫尺,又怎能不触动诗人的思乡情怀呢?

生4:这句中的“绿”字,它也不单单是今年吹绿了“江南岸”,而是年复一年,不止一次地“绿”遍千山万水。在春风的抚慰下,江南的原野、山水绿了;江南岸上的江南人,也显示出充满“绿”意的生气。

生5:浓浓的江南“绿”中,是诗人对家乡的强烈依恋,是恋恋不舍的思乡、爱乡、眷乡之情的自然流露。

含有月的诗句范文第3篇

一、深情诵读,体验音韵美

高中教材中有很多的诗词鉴赏,要求学生不仅要识记诗词中的疑难生字、生词,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情感,还应当充分体会诗词语言的音韵之美。诗词之“美”,主要因素之一是音韵之美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地诵读诗词,在记忆诗词名句的同时,感受作者写作手法中关于音韵的表达,充分体会诗词的音韵之美。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将进酒》时,向学生介绍《将进酒》本身是唐代以前乐府歌曲的一个题目,要求有一定的音韵之美,而作者李白的填词,更将这一种音韵之美发挥到了极致。教学时,我先为学生讲解了诗词中的疑难字词,如“金樽”“岑夫子”“钟鼓馔玉”“恣”“欢谑”等。在此基础上,我介绍了这首词的作者李白当时的处境以及创作这首词时的心境,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这首词的大意。学生理解后,我要求他们多次诵读这首朗朗上口的诗词,感受这首词意思表达深邃、完整之余,所蕴含的那种古诗词特有的音韵之美,并要求学生记忆诗词中那些经典的名句,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学生们通过不断地诵读,对诗词大意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诗词音韵表达手法的理解也有了质的提升。

通过让学生们在熟练的识字断句基础上,饱含感情地进行诵读,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在古诗词美的语言中陶冶自身,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引导他们在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体悟诗词中蕴含的音韵之美,从而升华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加强学生对诗词的诵读,让他们在逐渐熟悉诗词语句的基础上,增强自身对音韵美的理解。

二、推敲词句,感悟语言美

语文是一门通过语言表达情感的学科,而语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诗词教学中,语言的运用更加经典与简洁,是诗词教学重点研读的一部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加强学生对诗词词句的推敲,思考诗词语言背后蕴含的深层次含义,仔细感悟诗词语言中所蕴含的美。

比如,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诗词中生字生词以及本身大意的同时,欣赏诗词中所用的好的字词,充分感受中国古代诗词中的语言之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有许多语言精妙的古诗词,如《琵琶行》《锦瑟》《声声慢》等。我在讲解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琵琶行》一课时,引导学生先自行品读诗词,结合课后的注释进行全文的朗读,在熟悉诗词中的生字生词的过程中,先行感悟这首词中所用语言之精妙。学生品读《琵琶行》这首词后,我逐字逐句地进行了讲解。如“琵琶声停欲语迟”就十分巧妙地表达出了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欲语还休的娇羞;再如“未成曲调先有情”用曲调未成却情感表露突显出了琵琶女心事重重、愁绪满肠的模样。之后,这首词又用“大珠小珠”“幽咽泉流”“银瓶乍破”等词语,惟妙惟肖地表达出了琵琶女一手琵琶技艺之精湛,为之后词中所描写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埋下伏笔,也为一场琵琶演奏画上了余音绕梁的符号。

古诗词中有许多语言非常精妙的诗词,不仅在朗读的时候让人觉得朗朗上口、十分押韵,在情感的表达和景物的描写方面,也有着十分突出的成就。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们仔细去推敲诗词中的用词,感受作者所用的字词背后蕴含的深层次的含义,为自己理解文章大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捋清思路,强化意境美

诗词鉴赏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对诗词意境之美的鉴赏,它需要学生们具备一定的诗词鉴赏功底,要求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诗词中一些意象的表达来体悟诗词背后蕴含的意境之美。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充分体悟意境之美,进一步深化理解文章大意。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虞美人》一课时,先教会学生“雕栏玉砌”“应犹在”“朱颜改”等较难理解的部分,又给学生讲解了《虞美人》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词人李煜本是一国国君,怎奈痛失家国、流落异乡,心情尤其郁闷。结合作者这一遭遇和时代背景,我再要求学生进一步地诵读课文,体会词中“愁绪”情感的表达、“故国不堪回首”的感伤以及“只是朱颜改”的无奈,它们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意象描写突显出来的。而这一系列意象的表达,背后蕴含的是 “凄凉之美”。为学生捋清诗词的思路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自己对这首词中的意境有了新的感悟,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就表达出了词人愁意之绵延不绝。

只有捋清了诗词大意,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意境之美的体悟,才能够促使学生理解作者情感的表达。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们仔细推敲,在推敲过程中进一步捋清诗词大意。

四、链接生活,升华情感美

每一首好作品的出现都离不开诗人的生活背景、生活环境的催化,同样,想要全面透彻理解一首作品,也要将其与自己的生活环境相联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们鉴赏古诗词时要引导他们链接生活,链接诗人的生活环境,深度体会诗人情感,链接自己的生活环境,升华个人情感,从而达到与诗人情感共鸣的高度。

比如,我在带领学生鉴赏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先要求他们看一下课本上的注释初步了解一下诗人。在此基础上,我开始与学生共同欣赏这首诗。我对他们说:“你们结合诗人的生活背景与写作风格品读一下这首诗,总结一下本诗主要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于是,学生开始细品这首诗,之后回答:“我认为这首诗所表达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描写优美的春月夜景;二是表达宇宙之大、人之渺小,侧面写时光流逝、人生易老;三是表达离家愁绪、思家心切。”学生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后,我对学生说:“你们也清楚诗人是以月寄情的,那么大家结合一下自己生活的环境,说说你独自站立在月光中时的心境。”学生们纷纷开始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进行想象,然后回答说:“当我独立在月光下时,月亮给我一种宁静、深沉的感觉,它能够使我浮躁的心安静下来,也会让我感到一丝孤单。”

含有月的诗句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调歌头 三美论 语音 形式 意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03-02

一、许渊冲的“三美”论

众所周知,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时,由于受到翻译者所处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以及译者主体性等多种差异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使译文和原文在语言、文字、风格、意境、思想等方而完全一样。译者只能通过各种翻译于法使得译文在最人程度上接近原文,并且仍然葆有诗词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往今来,对于古典诗词的如何翻译,众多翻译人家都提出了各自的翻译美学理论。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许渊冲先生曾经提出“翻译唐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的“三美论”;林语堂先生曾经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即忠实、通顺和美。许先生把文学翻泽总结为“美化之艺术”,即三美、三化、三之的艺术。“三美”论为诗歌翻泽提供了标准和指南,认为诗歌翻泽作为“美化之艺术”要再现原诗的三美:意美、音美、形美(王平,2011:305)。所谓意美,就是诗的意境美,指的是表面语言所蕴含的意境,它是诗意赖以飞翔的翅膀。音美则是诗悦耳的韵律与和谐的节奏,在古诗中通过韵脚和押韵来实现,诗歌的节奏和韵脚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形美是指诗歌需要讲究特定的形式,包括段数、行数、音节数。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汉诗英泽中准确地传达汉诗的韵律和形式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力求在翻泽中做到“三美”的和谐统一。但如无法兼顾,应始终把意美放在首位,因为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这也是许先生将意美放在“三美”中第一位的原因。“三美”的重要性不是鼎足三分的,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其次是形美(李谧,2004:83)。“三美”论不仅是翻泽工作者从事诗歌翻泽需借鉴的重要翻泽原则,更是众多翻泽批评家评判诗歌优劣的重要衡量手段和标准。

1.音美

“音美”指译诗也具有诗的节奏美和押韵美。汉语的四个声调构成了其汉语发音的抑扬顿挫。而英语没有声调,只有重音,翻译时小可能在声调上做到对等。但翻译时常可借助英语的双声、叠韵或尾韵来尽力表现出原诗的“音美”。

特别在尾韵上,中英很相似,都常在句尾押韵。这篇译文通篇就基本采用押尾韵,较好地传达了原词的音韵美,使译词同样具有词的歌咏性和音乐性。例如,在上网的前四句用了ab ab的押韵方式,后四句又采用aabb式,这有助于充分体现中国诗歌文化的“韵味”。

2.形美

“形美”,指译诗有诗的形式美。中诗在行数,每行的字数上都有其自身的特色。英译时,也应尽量展现出原诗的特点。就此而言,一些译本小仅采用了诗体的形式,而且和原词一样分为上下两17,句式长短安排较为工整,总体上能较好地传达大多数中国古诗句式工整的“形美”。

俗话说“翻译难,译诗更难”,译诗只做到“形似”是远远小够的。诗之“形”往往只是冰由上露出水面的那一角,翻译时,对诗之“神”,即承载诗之生命的辞藻、音律和意境更要仔细斟酌,才能力求至臻至美。

3.意美

“意美”是指译诗也应有意象以及由意象组成的意境。中诗向来最讲究意境,常“言在其中,意在其外”。译诗只有注意在意境方面的传递,才能带给读者原词的意蕴。诗歌之意境几乎体现在每一句诗上,评析“意美”在译本中的体现需具体到每句诗。

二、“三美论”在苏轼名作《水调歌头》英译中的体现

1.语音美

中国古典诗词之所以朗朗上口、流传千百年而不衰,主要是因为古典诗词的节奏性和韵律感十分强,古典文人十分注重使用声律格式,如“平仄律”、押韵等,尤其是重视押尾韵。声律格式的合理使用,能增强诗歌的音律感和节奏感,从而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和谐的听觉满足感。在翻译古典诗词时,翻译家们特别注重保留原词的音乐性,确保翻译出的作品仍具有语音美。

《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每一句最后一个字分别是:“天,年,寒,间,眠,圆,全,娟”,押【an】的尾韵。中国的翻译人家人多数采用中国古典诗词的用律于法。例如,林语堂翻译的英文译本仍然保留了原来词中押韵的用律于法,在译作中既押头韵也押尾韵,句首为:festive , fly , fear, feel.押[fl韵;句尾为sky, by, high, tiedeny, goodbye, fly,押[ai]韵。许渊冲的英译本则采用隔行押韵,句首为:appear. sky. year. high. fly. be.me. play. gay. red. shed. bed. spite.bright. again. wane. days. man. can.displays。比较林语堂与许渊冲的翻译,不难发现,这两种译本都在极人程度上保留了原词在声律上的格式,确保了极强的韵律美。黄新渠的翻译则在前面四句中采用了押韵的形式,用bright.sky.tonight.high压[ai]韵。另一位翻译人家以英语为母语的John A.Turner,在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翻译为英语时,虽然没有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韵律格式,但是其充分发挥了自由诗体即兴创作的独特优势,也采用了隔行押韵的形式,在句尾分别用sky.by.high.压[ai]韵,而且在不受限制的前提下,再现原词的艺术风格,让读者读起来自然随性,朗朗上口。

由此可见,不管是仍采用中国古典诗词押韵的于法,还是自由诗体的不受限制风格,都仍然传递出了原词的音律美,保持了原词的音律感和节奏感。

2.形式美

中国古典传统诗词在创作的过程中,十分注重遵守格律的字数,同时特别强调诗词语句的工整、对仗,对于诗句的行数、分节、字数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明确的规定。但是众所周知,将古典诗词翻译为英语,因为语言的差异导致很难保持语句的工整以及对仗。但是,国内的翻译人家在翻译诗词作品时,还是尽量保留了原来诗词的人致结构和基本形式,保留了原诗词的形式美。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上阕9行,全词21行,而林语堂的英译本译文前半部分也是9行,全词一共21行,成功保留了原文的结构框架。

中国古典诗词在用字、用词、用句方而十分讲究字斟句酌,极力追求文字的简练以及用词的准确。但是,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在用词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等方而都存在着较人的差异,所以在翻译时比较难以保持汉语语句原本的简练。但是,国内的翻译人家在翻译诗词作品时,仍然十分注重保持原诗语句长短,尽可能确保语言的简洁以及句子的简短有力。例如,黄新渠在翻译《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时,分别使用了23个词、11个词和20个词。许渊冲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翻译为:She munds the vermilion tower. Stoops to silk-pad loom. Shines on those who sleepless lie。原词用“转”、“低”、“照”三个动词构成排比,译文也使用了“mund"."stoop". "shine”三个动词构成排比,并且保持了顺序、句式、语义的基本相同。在尽可能保留了原词的语句长短的同时,完美地传递出了《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原本的形式美。而Turner的译作却没有很好地把形式的美体现出来。这也说明了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是巨大的。

3.意象美

中国古典诗词十分善于运用各种丰富多样、蕴含深远的意象,往往通过有限的文字营造出无尽的意境,在平凡的意象中赋予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例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一词中,虽然笔墨洒脱,但仍然通过月亮、酒等平凡的意象寄托了词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翻译者在翻译该作品时,不仅仅需要翻译出词作的表而意思,更应当传递出作者在平凡意象之下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

首先,是词牌名。词牌是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产物,因此翻译时应讲究一番,小仅要注意传达词牌的神韵与美感,还应尽量反映出它的历史来源和格律,这样才小仅能保持汉诗词牌的古风韵及其风雅,又能做到忠实原作。这首词的词牌“歌头”在古词牌中意为“前奏或序曲”,因此四位大家的译文中都将其译为“Prelude"是很恰当的。笔者认为词牌既是宋词的特色,就应该作为一个文化意象传译给外国读者。

其次,进入词的正文。上片首句“明月几时有”中“明月”二字是本诗的焦点。许渊冲的译本中将其译为“full moon”,看似“明月”并小一定是“满月”,但中秋之夜的明月当然就是“full moon",因此仍然是忠实原词的。更为妙的是“full moon"能让一幅画面顿入读者脑海:寂静的夜晚,一轮满月悬挂苍窍,月光如此明亮、皎洁。这同时能跟后面的“月有阴晴圆缺”形成呼应,因此这样翻译很富有意境美。而林语堂和黄新渠则把它译为“bright moon”,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忠实于原文,但在意境美方面差了一筹。而Turner则翻译为glorious moon,这其实体现不出中秋佳节圆而亮的明月的感觉,也凸显不了作者为何突然会思念亲人而作诗的感觉。第二句“把酒问青天”一词在中国古诗中已经显得有点俗套了,但它毕竟是个颇具中国文化色彩的词,那么翻译时该如何处理?其中,林语堂、许渊冲和Turn人译诗中采将其直译为sky。然而从文化角度来看,在中国古代用“青天”一词常含有敬畏之意,如人们称铁面无私的包拯“包青天”,称呼县官“青天大老爷”。因此仅用“sky”恐怕难传译出这样的意境了。黄新渠则翻译为Heaven,这其实在啊传达意义时会造成一定的误解,因为在西方人的宗教理念里,heaven与天空是不一样的概念。接着“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许渊冲采用直译,但补充了主语“I",使意境更完整清晰。其中将“何年”译为“what time”恰能与后面描写诗人“欲乘风归去”但又恐“高处小胜寒”有所呼应。因为“一年中的某个时候”和当时的气候是否寒冷密切相关。“高处小胜寒”被译为“too high and cold for me”简洁易懂,又小影响原词意境的展现。而对“何似在人问”,译诗侧重把“天上”(high)和“人间”( earth)进行对比,暗含“在人问同样快乐,何必定要到天上”之意。显然能更好地体现诗人以“天上”喻“朝廷”和“人间”喻“地方”来表达“在外面做地方官同样可以做一番事业,何必非要回到朝廷?”的弦外之音。下片一开头用“转”、“低”、“照”三个动词惟妙惟肖地表现明月的动态,译诗则用一个“soft,体现月亮轻柔缓’漫的移动,月光慢慢透进屋子的意境美。但将“朱阁”译为“red mansion”,对于意境的体现恐怕效果会小佳,因为“red”一词在中西方文化中理解差异很大。在中国,“红”是指喜庆、显贵,但“red”往往让西方读者想到的是暴力或危险。此外,这句诗中“照无眠”是中国古诗词中典型的无主句。汉语重“意合”,所以常出现这种省略主语的现象。这种句子因主语小确定,意义也就具有朦胧和多义性,翻译时一般应对省略的主语加以补充,以达到英语的“形合”。但译诗却用“sleepless bed”这样一个移就的修辞手法,来表现睡在被月光照亮的床上的人无法安睡,这无形中添了一番诗意美。对“小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翻译采用拟人的手法以及“spite”和“full and bright”问的强烈对比来体现诗人与亲人分别时看见明月更感伤的情怀,既“形似”又“神似”地传达原诗意境。接下来诗人借月之阴晴圆缺喻人之悲欢离合,悟出自古万事难以皆圆满的道理。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翻译人家都十分注重对诗词中意象的翻译,因为他们都能充分认识到中国古典诗词中各种各样平凡的意象并不仅仅只是普通的意象,而是包含了作者深厚而丰富的感情。例如,Turner将“明月儿时有”翻译为When did this glorious moon begin to be",其中的“明月”翻译为“glorious moon",我们知道在英语中“glorious”一词不仅仅表示光辉灿烂,同时还有令人愉快的含义。而反观原词中的“明月”是指月满之时的圆月,带有圆满之意,因此,"glorious moon”的译法就恰当地表现出了原词作者使用的普通的意象“明月”之下所包含的团圆的思想感情。再如,许渊冲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照无眠”翻译为“the sleepless bed",充分运用了换喻的修辞于法,以“无眠之床”代替“无眠之人”,避免出现“照无眠”的主语,使得原文的意象得以模糊化,这种翻译于法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拓展了原词的想象空间和优美意境。

三、总结

通过对我国著名文人苏轼的代表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的翻译人家的英文译本研究分析不难发现,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其中充满了各种翻译美学和翻译技巧。各位翻译人家的翻译作品充分展示了翻译诗词作品时应体现诗词的语音美、形式美、意象美,译本能够在最人程度上保留和原作相近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准确传达出作者在诗词里寄予的思想感情。这些成功的示例为今后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提供了较好的范本,为中国古典诗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让更多的读者能够进一步接触和了解中国古典诗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方艺洁. 浅谈许渊冲“三美”论的古典诗歌翻译――以《鹿柴》的不同英译本为例[J]. 海外英语,2015,17:101-102.

[2]孔祥立. “三美”论:《红楼梦》诗词翻译的理想标准――以许渊冲《葬花吟》英译为例[J]. 唐由师范学院学报,2008,04:12-15.

[3]李栖. “三美论”、“三似论”理论下的阿拉伯语俗语谚语翻译机制分析[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07:62-63+107.

[4]陆璐,姚剑鹏. 从“三美论”角度浅析许渊冲对叠词的翻译――以《元曲三百首》为例[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4,03:55-59.

[5] 刘千玲. 浅析诗歌翻译的“三美论”――许渊冲英译唐诗《登高》赏析[J].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76-77.

[6]刘文婷. 从“三美论”视角浅析中国古代青楼诗人诗词翻译――以柳如是诗词为例[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79-83.

[7]沈国荣. 基于许渊冲“三美论”拓展民族文学翻译空间[J]. 贵州民族研究,2015,01:119-122.

[8] 谭碧华,陈月红. 从“三美”论角度析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3:103-105.

含有月的诗句范文第5篇

一、表达同情、怜悯等情感时,“可怜”可释为“值得怜悯”。

如陈陶《陇西行》中的诗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诗人用“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相比照,反映了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表现出诗人对深闺女子的怜悯和同情。又如白居易《卖炭翁》中的诗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可怜”既表现出卖炭翁的悲惨处境,又寄予了诗人的无限同情。再如陆游《城南王氏庄寻梅》中的诗句:“可怜庭中梅,开尽无人知。”诗人用“可怜”把自己的命运与梅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无奈与感伤。

二、表达热爱、欣喜等情感时,“可怜”可释为“可爱”。

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水的半边呈现出青绿色,半边泛出红色。九月初三的夜晚真是惹人喜爱、令人陶醉,露水像圆润的珍珠,月亮像一张弯弓。诗人用“可怜”表达出对秋夜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也从侧面反映出自己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又如《孔雀东南飞》中的诗句:“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这里,作者用“可怜”一词来表现“秦罗敷”的美丽动人、惹人喜爱。

三、表达嘲讽、叹惋等情感时,“可怜”可释为“可惜”。

如李商隐《贾生》中的诗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可怜”一词,既讽刺了汉文帝徒有求贤之名而无真正用贤之实的虚伪,又嘲讽了统治阶级的浪费人才、不顾苍生。又如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句子:“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项羽这一介武夫破坏人类文明的叹惋之情。陈子龙《渡易水》中的“易水潺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用“可怜”一词增强了惋惜、遗憾的感情,流露出诗人的感慨、叹息。这样的句子还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菩萨蛮》)等。

四、表达赞同、羡慕等情感时,“可怜”可释为“可羡”。

相关期刊更多

江汉石油科技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数学理论与应用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