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性本善的例子

人性本善的例子

人性本善的例子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钠;肺心病;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222-01

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一种由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有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其中肺动脉高压主要是由肺动脉血管或者支气管-肺组织病变所导致的[1]?临床上肺心病发展缓慢,主要表现为肺?胸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后期会逐步发展为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出现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2]?心力衰竭(心衰)是指患者心功能发生障碍,从而使心脏失去代偿机能?现本文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肺心病并心衰患者56例,通过对照观察,探讨临床上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肺心病并心衰的疗效,并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肺心病并心衰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所有入选患者均有明显的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紫绀等心衰症状和体征,均有红细胞偏高?血红蛋白偏高等症状,均为心功能Ⅲ?Ⅳ级?观察组男21例,女7例;年龄56~77岁,平均(67±5)岁;心功能Ⅲ级17例,心功能Ⅳ级11例;病程10~37年,平均(19±4)年?对照组男19例,女9例;年龄54~76岁,平均(68±6)岁;心功能Ⅲ级18例,心功能Ⅳ级10例;病程11~38年,平均(20±3.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功能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抗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吸氧?止咳平喘?利尿?强心?扩血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000 U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进行治疗,治疗1次/12h,设定1w为1个疗程?

1.3判断标准 进行治疗后呼吸困难?紫绀等心衰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心功能改善Ⅱ级或以上,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恢复到正常范围为显效;呼吸困难?紫绀等心衰症状和体征减轻,心功能改善Ⅰ级,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跟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但没有达到显效的标准为有效;呼吸困难?紫绀等心衰症状和体征没有得到缓解,心功能没有得到改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较治疗前无变化为无效[4]?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录入Windows 7计算机进行处理,并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年龄?病程等计量资料比较,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9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较对照组总有效率67.86%高,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低分子肝素钠具有一定的副作用,用药过程中应实时监测患者血小板变化情况?本研究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钠的观察组有1例发生不良反应,通过停药和对症处理,不良反应症状改善良好?

3讨论

低分子肝素钠具有持久抗血栓形成?高生物利用度等特点,其分子量小,是一种低分子量肝素钠盐,与标准的肝素相比,能够较少的引起出血?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肺心病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阻止肺微血栓的形成,来纠正患者低氧血症,降低肺动脉高压和血液黏度,改善患者心肺功能?肺心病并心衰的主要原因是肺动脉高压,从而引起心室过于肥大,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在临床肺心病的病程中,由于肺心病病程长,心力衰竭会时有发生?

在临床上,由于心功能的加重,将导致纠正心衰更加困难,所以及时治疗心功能非常重要?肺心病并心衰治疗过程中,加用的低分子肝素钠对凝血因子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通过改变血液粘度,来改善患者体内微循环,达到改善患者心肺功能的作用?低分子肝素钠还具有抑制补体系统和白细胞趋化性的作用,其能够中和人体内许多的致炎因子,通过保护人体血管内皮细胞,使内皮细胞的通透性降低,来发挥其自身的抗炎作用,同时有利于微血管收缩,并能够解除支气管痉挛,能够对血管平滑肌的增生进行有效阻止,从而改善肺动脉高压,实现对肺心病并心衰患者的有效治疗?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利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肺心病并心衰患者临床疗效确切,用药过程进行实时监测能有效防范其不良反应的发生,能够为治疗肺心病并心衰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人性本善的例子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低分子肝素;硝酸甘油

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肝素加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心绞痛8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2例,男54例,女28例,年龄40~84岁,平均56.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WHO)临床命名和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标准[1]。临床表现:心绞痛病程1~12年,发作次数:1~3次/d,15例;4~5次/d,54例;≥6次/d,13例;持续时间1~10 min 28例,10~20 min 38例,≥20 min 16例;S-T下移0.10~0.15 mV 43例,0.15~0.20 mV 23例,≥0.20 mV 12例。T波倒置0.1~0.35 mV。

1.2 治疗方法 本组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者,加用低分子肝素,每次0.5 mg,2次/d(1次/12 h)腹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溶液20 mg、5%葡萄糖溶液500 ml静脉滴注。

1.3疗效评定[1]: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间歇时间,心电图ST段变化。①显效:静息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恢复正常,心绞痛不再发作,或每周发作少于2次,体力活动耐量增强,原有ST段有明显改善;②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持续时间短,ST段降低,较前有所改善;③无效:为达不到有效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 χ2)表示,采用 t 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 χ2检验分析。 P

2 结果

本组82例,显效58例(70.73%);有效20例(24.39%);无效4例(4.87%),总有效率为95.13%。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临床急性冠脉综合征,极易发展为心肌梗死或心性猝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常是除劳力性心绞痛外的缺血性胸痛的统称[2]。其根本原因是心肌缺血。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等引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所致。严重的冠状动脉痉挛甚至可引起心肌梗死[3]。临床上绝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主要病理变是血栓形成、粥样斑内出血或破溃,以及冠状动脉痉挛。治疗心绞痛的重点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血液供给与防止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3]。硝酸甘油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药物,它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有效地缓解冠脉痉挛,舒张容量血管使回心血量减少。排血量降低,舒张期心室充盈压随之下降,心室容量减少;同时对阻力血管也有一定舒张作用,左室射血阻抗随之降低。所以,硝酸甘油可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降低心肌的耗氧量[4,6]。另外,硝酸甘油能有效地舒张心肌缺血区的冠状动脉和侧枝血管、收缩非缺血区的冠脉阻力血管,因而增加了心肌缺血区的血流量,故能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5],使缺血较严重的心内膜供血增加,防止心肌梗死的发生。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是由肝素钠经亚硝酸控制解聚制备而得,其与普通肝素相比,平均分子量为4 000左右,与AT-Ⅲ结合,加强AT-Ⅲ对Xa因子的灭活,对凝血酶抑制作用较弱,具有抗凝作用较弱而抗栓作用较强的特点。半衰期约为普通肝素的两倍,皮下注射较肝素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另外低分子肝素还能促进血管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发挥纤溶作用,也能与血管内皮细胞结合,保护内皮细胞,增强抗栓作用。低分子肝素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抗血栓形成,具有以下特点:低分子肝素分子量低,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越强,这样就使抗血栓作用和致出血作用相分离,保持了肝素的抗血栓作用而降低了出血的危险[5]。

总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有效地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左室充盈压,增加心内膜供血,改善左心室顺应性。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减轻缺血损伤[6]。亦能有效地溶解和防止冠脉的血栓的形成。明显缩短心绞痛的持续时间,改善了心肌缺血缺氧,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纪林,胡大一,高润霖,等.不稳定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1):6.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81-283.

[3] 吕强,康俊萍,杜昕,等.不同危险分层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现状和近期预后.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21(2):67-70.

[4] 卢建敏,王丽霞,高恩民.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低分子肝素对其的影响.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2(12):953-955.

人性本善的例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药;离子穴位透入;膝骨关节病;扶他林膏;恢复时间

膝骨关节病主要是以关节软骨的退化变性、关节边缘骨刺和滑膜肥厚为主要病理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病。是中老年群体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肿胀、关节疼痛、活动受限[1]等,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大大降低其生活质量。临床多使用外用药物治疗,但效果欠佳。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药离子穴位透入治疗的方式取得较好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膝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中药离子穴位透入治疗膝骨关节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膝关节病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41-76岁,平均(54.31±13.65)岁;病程0.8-10年,平均(5.23±4.69)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膝关节骨关节病诊断标准[2],其中双膝病变患者34例,有外伤史者20例,原因不明者16例。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所接受的治疗方式不同,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男观察组35例,经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扶他林膏外涂。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离子穴位透入治疗。中药处方:制草乌、制川乌、乳香、当归、红花各30g,何首乌、熟地、杜仲、每药各20g,透骨草、感灵仙、伸筋草各15g。将上述药物加入1000ml水中浸泡1小时候采用温和煎煮1小时,过滤。使用时将大约300ml的药液加温至30-40℃,患者取仰卧位,将药垫放入药液中浸泡后置于患者膝关节内外膝眼穴处,再将6*10cm的导电硅胶电极放置其上,在ZD-Ⅲ骨质增生治疗仪的两极板上压绝缘布后开机[3],每次治疗半小时,每20次为1个疗程。

1.3 评价方式 ①对治疗后临床整体效果评价。评价方式: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症状消失,关节的活动功能改善明显,能恢复正常范围,为治愈;治疗后关节部位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活动功能改善明显,为好转;治疗后患者的关节疼痛程度和活动功能无任何变化,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治愈+好转[4]。②对治疗第1、2、3、4疗程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恢复和症状改善人数分别统计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EMBED Equation.KSEE3 MERGEFORMAT χ±s)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 果

2.1 两组整体治疗情况 经4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35例患者中8例显效,22例有效,5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5.7%;对照组35例患者中,4例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57.1%,两组见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治疗不同疗程后两组疼痛恢复和症状改善例数 观察组患者在1、2、3、4疗程后的疼痛恢复和症状改善人数依次为13、21、30人,对照组依次为7、15、20人,两组患者在恢复时间方面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膝关节骨关节病是骨关节病中最常见病症,由于膝关节骨关节是劳损性关节,经常性的磨损会使其发生退行性变。软骨下的细微骨折、轻度滑膜炎、关节囊肥厚、骨髓静脉压升高、骨刺等均可导致疼痛。

中医认为膝骨关节病属于“痹症”的范畴,认为“肾主骨,肝主筋,肝肾同源,精血同源”,认知中老年以后,由于肝、肾逐渐亏损,精血不足,筋骨缺乏调养,再加上劳动磨损和寒湿侵入等,经常会导致骨关节的僵硬、疼痛和活动障碍等症状,由于是对于负重较大的双膝关节更容易发生病变。补肝肾、强筋骨、祛湿寒是临床治疗的主要途径,本文中所运用的处方充分体现了上述治疗原则,经离子透入更能够使药物经过穴位直接到达病变部位,穴位透入中药离子后可起到明显的镇痛以及消炎等功效,利于关节粘连程度减轻,消除或者减轻滑膜的炎症反应,并对关节韧带的弹性改善起到有效作用,同时促使骨内压降低,通过改善循环情况,加快疼痛症状的缓解,并可对膝骨组织起到整体的营养作用,改善膝部关节的功能,对膝骨关节症起到比较彻底的治疗。常规治疗一般采用扶他林膏等治疗,对改善膝骨关节病具有较明显的作用,但整体控制效果一般不够理想,较难彻底治疗,与中药离子穴位透入方式相比,存在较大的临床差异性[5]。

本组研究即充分说明,中药离子穴位透入方式较之常规方式在膝关节病的治疗中有着更明显的效果。观察组中35例患者采用中药离子穴位透入治疗膝骨关节病,治疗4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为85.7%,与冯明利,雍宜民[6]等人的报道(84%)相似;另外,观察组患者在1、2、3、4疗程后的疼痛恢复和症状改善人数依次为13、21、30人,对照组依次为7、15、20人,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和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快于对照组,两组见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差异统计学意义,(P均

参考文献

[1] 曹月龙,庞坚,王翔,石瑛,沈卫东,郑昱新,詹红生,石印玉.骨关节炎的中药治疗现状[J].中国临床康复,2010,15(30):165-166.

[2] 孙静,王长海,成小娟,陈瑜.中药离子透入治疗痹痛的临床观察[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11,22(15):149-150.

[3] 汪亚强,江蓉星,樊效鸿,朱明双,张全芬,周光焰.玻璃酸钠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8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0(12):147-148.

[4] FM Sverdrup,MP Yates,LE Vickery.Protein geranylgeranylation controls collagenase expression in osteoarthritic cartilage.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2010,6(04):42-43.

人性本善的例子范文第4篇

【关键词】西酞普兰;慢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7490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2-0132-03

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欠佳,有人试用SSRIs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取得效果[1-3]。作者在临床实践中用SSRIs时也发现其对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为证实此类药中的西酞普兰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是否有效, 作者设计了该项针对女性患者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03年6月~2005年9月在我院(精神专科医院)门诊就诊,能保证按时服药的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病程超过5年,呈连续性病程;(3)排除有器质性精神障碍和其它精神障碍。在自愿的原则下,对符合标准的对象依就诊顺序以“1、2”随机分组,1 组在原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西酞普兰(10-20mg/d)作为研究组,2组在原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安慰剂作为对照组。疗程12周。当研究组收录30例时, 同期收录对照组22例。研究组平均年龄42±13岁,平均病程14±7年;对照组平均年龄43±12岁,平均病程14±7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涉及本研究用药的平均剂量:利培酮3.3±0.8mg/d,喹硫平308±66 mg /d,舒必利395±139 mg /d,氯氮平232±99mg/d。

1.2 评定方法用PANSS[4]量表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评定疗效;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5]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GQOLI74含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四个维度,共74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5级评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研究开始对参加研究人员(包括作者)进行量表培训,取得较好一致性(Kappa值>0.82)。采用PANSS、GQOLI74、 CGISI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周各评定一次。按PANSS减分率判定疗效,减分率≥75%痊愈,≥50%且

1.3 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第12周, 两组痊愈均为0,研究组显进2例,进步21例,无效7例,有效率76.7%;对照组进步6例,无效6例,有效率27.3%。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 = 12.55,P<0.01)。治疗前两组CGI-SI评分、PANSS总分及各量表分、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经12周治疗后,研究组PANSS阴性因子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总分及反应缺乏因子、抑郁因子分、CGI-SI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

2.2 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前两组GQOLI总分及各维度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后,研究组GQOL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大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Goldman等报导加用SSRIs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开放性研究,结果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均有改善[1];王立伟对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发现氟西汀合并氯氮平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并能提高氯氮平及其代谢产物N去甲基氯氮平血浓度[6];王定省的研究也支持其观点[7];徐俊冕等用舍曲林联合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29例,对阴性症状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3]。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西酞普兰对阴性症状有改善作用。Carpenter认为有些阴性症状并非精神病理的直接结果,而是继发的,因素之一可能是抑郁的心境烦闷作用(缺失、动力减少)[8] ;杨永信等认为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与抑郁症状呈显著正相关[9]。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0%~70%[10],疾病本身和药物及心理社会因素等都会引发抑郁,使患者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降低、对自身能力消极的评价、主动性下降,加重患者的阴性症状,严重影响认知功能,加用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西酞普兰可能有助于改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内动力、增加思维活性,改善认知,这可能是西酞普兰进一步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改善生活质量的原因之一。有认为SSRIs加不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病性抑郁特别有效[11]。本文可见西酞普兰对反应缺乏和抑郁同样有效。SSRIs和某些抗精神病药合用会升高其血药浓度,在治疗上已证明有一定的应用价值[12]。有人认为阴性症状与5HT功能不足有关,直接服用5HT前体L色胺酸能增加脑内5HT合成,并可能改善阴性症状[13],西酞普兰可能通过调节5HT起效。多研究证明西酞普兰有不损害认知功能和精神运动的优点[14]。本研究对象均为女性,较为局限,且样本量较小,是本文欠缺之处;在临床实践中,有时对阴性症状、抑郁症状和严重锥体外系反应很难区分,它们彼此之间也有一定程度的重叠,在评价工具方面,未作抑郁症状和EPS的量表评定,也是本文的不足之处,上述可能影响结果,故仅作临床参考。

人性本善的例子范文第5篇

关键词:痛经,温经汤

中图分类号:R271.1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3-0052-02

痛经以青壮年女性居多,尤其多见于未婚青年妇女。多表现为女性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甚至疼及腰骶,严重者可伴晕厥、恶心呕吐、手足厥冷、大汗淋漓,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及生活。笔者收集了云南省中医医院妇科门诊患者60例,以《金匮要略》之温经汤为基本方剂,随证加减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者,经过相应妇科检查和辅助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痛经。年龄在15~35岁之间,未婚者38例,已婚者22例。其中15~24岁31例,25~30岁19例,31~35岁10例。病程最长5年,最短6月。

1.2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疼痛、痛连腰骶,甚则晕厥,呈周期性发作;②好发于未婚青年女子;③结合临床妇科检查、彩超等,排除器质性病变、炎性等所致疼痛。

1.3排除标准 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或宫颈狭窄等引起的痛经患者。

1.4治疗方法

1.4.1基本方 《金匮要略》温经汤:吴茱萸10 g,桂枝20 g,党参30 g,当归15 g,芍药15 g,牡丹皮15 g,川芎15 g,麦冬10 g,阿胶10 g(另包烊化),生姜15 g,甘草8 g,法半夏10 g。

1.4.2随证加减 经血夹杂血块较多者加桃仁、蒲黄;经前胀痛明显者加丝瓜络、香附;畏寒肢冷者加细辛、巴戟天;腰痛明显者,加桑寄生、川断、狗脊;夜卧不安者,加合欢花、炙远志。

1.4.3煎服方法 冷水煎汤取汁内服,1次150 mL,1日3次。每2 d 1剂,于月经前2 d开始服药,一直服用至月经后第2 d停药,连服用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俗肌罚孩僦斡:服药1个疗程后,疼痛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见复发;②有效:服药1个疗程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但3个月经周期内复发;③无效:经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疼痛未改善。

2.2治疗结果 60例患者,治愈26例(43.33%),好转29例(48.33%),无效5例(8.33%),总有效率为91.66%。

3讨论

原发性痛经发病率高,我国妇女发生率为33.1%,其中原发性者53.2%。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期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临床强调予止痛,多用前列腺素抑制剂进行治疗,取效虽快捷,但副作用大,疗效难以持久。

中医认为,痛经的发生无外乎虚实。《诸病源侯论》指出:“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冲、任失于濡养”,此为“虚”,即“不荣则痛”;《妇人大全良方・调经门》认为“寒气客于血室,瘀滞不通”,此为“实”,即“不通则痛”。不论虚实,其病机最终演变致瘀,实者因气滞、寒凝致血瘀不畅,瘀而作痛;虚者、因虚致瘀而致痛经。《素问・举痛论》论痛十二条,其中属于寒痛的有十一条,这说明痛的病因,大半因于寒,所以痛经属于寒的或兼寒的也占大多数。因此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祛瘀止痛是治疗痛经的基本法则。

温经汤为传统经方,出自《金匮要略》,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证,具有温经散寒、祛瘀养血的功效。方中吴茱萸,辛、苦、热,归肝脾胃经,温中散寒,又善解肝经之郁滞,有良好的止痛作用,《神农本草经》谓其温中下气止痛;桂枝,辛、甘、温,温通血脉、散寒逐瘀,二药合用温经散寒、通利血脉为君药。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善止血虚血瘀之痛且有散寒功效,《本草纲目》云可治头痛、心腹诸痛。现代研究表明当归有缓解子宫痉挛收缩的作用,并可不同程度地扩张周围小血管,改善微循环,从而改善子宫平滑肌的营养和缺氧状态,故能有效地缓解痛经。川芎辛温,辛香行散,温通血脉,既能活血祛瘀以调经,又能行气开郁而止痛,前人称为血中之气药,实具通达气血的功效。当归、川芎、赤芍、牡丹皮活血养血,祛瘀止痛;阿胶、麦冬养阴润燥,人参、甘草益气健脾,半夏、生姜降逆温中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配,共奏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功。现代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能降低宫内PGF2α水平,解除和减弱子宫肌产生的痉挛,改善子宫的血流量,从而起到解痉、镇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