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加工制造业

加工制造业

加工制造业

加工制造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制造加工企业 在制品管理 探讨

在制造加工企业当中,主要从事的是机械设备的加工生产工作,机械的加工生产制造是加工企业的主要经济来源。而提起经济又不得不对企业生产中的消耗成本进行估算,由于在加工对象多数都是机械设备,这种企业生产性质往往又是大批量进行,最终导致本应换算为经济的在加工设备都堆积为库存,这样对整个生产企业来说都是一种成本上的漏洞,这时企业管理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制品的定义与类别

还没有完成生产制造的商品被称为在制品,在制品睡着机械加工与制造工业不同的领域和制作脚本的不同,会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对在制品进行分类,通常被分为三大类,只有基础成型阶段的在制品保被分化为毛坯,生产阶段最接近成品的在制品被称为半成品,而位于两者之间的,即工程高于毛坯而又较成品有很大一程度的距离,这种在制品被称为中间在制品。(一)工艺在制品

如果你了解工艺在制品的意思,一定会发现它的性质与它名字的字面意思完全不搭调,会潜意识把它联系到工艺品制造,其实这种误区往往是受到工艺这一词的疏导,工艺在制品指的是正处于被检验或加工中的在制品,这一系列活动主要对象是生产工艺和检验工艺,而不是在制品,所以工艺在制品的理解就是正在进行工艺加工的在制品。

(二)周转在制品

周转在制品是指在制品在流水线上不断循环,在生产率不固定的状态下,不断循环,最终成为成品的在制品。

(三)运输在制品

运输在制品就是在流水线上,正在向指定生产车间或这工序间运送的在制品,满足以上条件,并在运送的基础上,才较运输在制品。

(四)保险在制品

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在制品的运输工作发生阻碍,为了杜绝或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对在制品进行一些列加工,使其在遇到运输阻碍时,依然能够发挥自身的保险性能,保障生产运输的正常运行。

从以上分类中可以看出,每一个阶段的生产系统中都充斥着在制品的存在,它的存在具备着满足各种条件的必要性,用于对抗生产系统各个阶段中不固定发生的负面波段以及施工人员的和设备自身问题,任何导致生产阻碍的发生,这样不仅使施工产品能够不拖延交货日期,另一方面捍卫了在制品生产企业的信誉。但是不得不承认,现在国家设备与设备管理都处于优越状态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产品与销售不成正比,造成堆积,形成通货膨胀,这种形式无疑对生产企业经济成本造成了致命一击。

二、在制品数量管理对策

强化在制品票据管理首先要树立并完善在制品票据体系,在对票据进行管理的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票据应当分为两大类,有材料领取使用票据和完成品入库票据,并且该票据都应独立存在,为了树立票据的重要性,两种数据不能混杂或交替使用,必须严格按票据规定流程走。

(二)每个车间对在制品的生产都必须有固定数额,一旦车间数量达标施工标准,就需要工序间转间票,将剩下的材料进行转间。目的就是保证每个车间绝不超生产。

(三)采用零件需求量标签,企业生产大件往往不能构成成本浪费,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小零件,由于员工的不重视和各种疏忽,数量总是得不到制约,零件多了,对在在制品生产又形成了强迫性质,所以零件的领取一定要有该票据,并且使用程度要有勘检。三、铅酸蓄电池管理注意事项

铅酸蓄电池也作为在制品企业生产施工项目之一,所以针对铅酸蓄电池的管理及生产依然需要注意并引起高度重视,首先要对企业员工进行常识的培训,因为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往往会联系到充电,但是铅酸蓄电池的充电与放电必须有专业技术的支撑下才能进行施工,另外结合实际,由于铅酸蓄电池的体积较其它再生产对象要小很多,这导致在生产企业在铅酸蓄电池的运输数量上难以把握,通常会一次性收纳很多,这些铅酸蓄电池堆积会产生辐射,无论对企业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还是环境都造成了强大的污染和危害,而正是由于这种常识的驱使下,每一个员工都希望快速结束施工,但是越是这样,越多的本来空心的蓄电池被灌满,然后越来越多的成品铅酸蓄电池被堆积到生产企业当中,使得危害成几何倍增长,所以在铅酸蓄电池的在加工,一定要做到两方面,首先在接受要进行在加工铅酸蓄电池时,数量上一定要有一个比例,这种比例的参照不应以该企业的生产力而量定,而是以出产量而定,保证在铅酸蓄电池在加工完工后就能马上流通,不在公司堆积。对铅酸蓄电池再加工数量的管理可以参照上面的数量管理策略,充分利用票据的效果。

四、结束语

在制品管理的重要程度绝不亚于整个企业的管理,从近年外界对在在制品企业的关注程度就可以总结出,在制品的管理完全可以被视为企业的管理核心。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国内企业效益竞争上也表现尤为激烈,提升生产质量与效率被贯彻在每一个企业生产活动中,正是因为这样,管理层面忽略了销售与生产的平衡,造成大规模的货物被堆积。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在制品管理一定要做到在保证产品生产质量与效率的基础上做到数量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加工制造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加工制造;成本管理;问题;措施

在我国,加工制造业属于传统产业之一,有效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剧,为加工制造也带来更大的发展挑战,逐渐失去行业竞争力。事实上,加工制造企业的管理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成本控制最为突出,已成为加工制造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加工制造企业进行成控的重要性

(一)确保最大化利润

众所周知,企业运营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差额就是利润,如果销售收入与期间费用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就会获得最大化利润。因此企业要严格控制成本管理,实现最大化利润,企业才能实现最大化价值。

(二)制造企业竞争力得到提升

任何企业在其发展中,遇到的竞争压力都是来自内外两种环境。其中外部因素主要有企业间的竞争;企业职工则是内部因素。如果某一制造企业以最小成本实现了最大化利润,就可以提高自身竞争力;职工各方面福利待遇有保障,投资者能够获得高额回报,那么企业竞争力与凝聚力就会不言而喻。

(三)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任何企业只有拥有足够的利润生存空间,其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无论让利、折价或折扣等销售方式都是有度的,加工制造企业也要努力控制成本,创新产品设计,尽可能在设计阶段就能够降低产品成本确保质量,企业就会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加工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成本管理体制落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快,经济格局不断变化,在流通领域产品成本不断增加。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范围局限性比较大,仅仅包含原材料及人工费等,就是以简单的降低能耗、节约开支为主,对产品生产技术研发、人才培训与流通领域成本构成却不重视。他们仍在生产量提高、工人收入降低、维持销售量就是变相的成本降低,忽略了市场消耗力,因此短期内企业片面追求生产量,将国家宏观调控作为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存货压力大、销售难、资金回笼不及时,不利于企业日常运营,使得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

(二)理念落后

对于成本管理的认识,很多企业还以内部为主,尤其是片面的认为成本降低只发生于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全面成本管理理念不足,不利于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此外,很多企业成本管理也是以生产成本降低为主,忽略了成本效益,一味地降低成本,不重视成本效益原则,而是通过成本支出获得较大利益。

(三)成本信息不全面

传统的加工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通过产量与作业时间,进行按劳分配。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成本管理不单是职工工作时间,而是以机器折旧与技术产权等为主。因此不全面的成本计算方法,使得企业决策者缺乏正确的决策信息,不利于企业正常运营发展。

(四)激励机制不完善

在新形势下,落后的成本管理系统已无法满足企业管理需求。以往,企业主要依赖上级行政管理部门对成本管理进行干预,通过行政手段规定成本管理构成。在市场经济阶段,市场引导着成本管理,但部分企业管理者思想还比较落后,没有明确规定成本管理的责任,因此难以将成本管理责任落实到位,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

三、加工制造企业应对成本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增强成控意识,创新成本管理理念

在企业运营发展中,成本控制是一种认识与文化,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成本效益理念,成本控制不是简单的节省资金,而是提升产品研发、生产及管理等各环节,而且成本效益价值也包含在内。此外,加工制造企业要与同行、上下游及国内外著名企业加强沟通,将此行业价值链成本节约研发,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因此成本控制人员还要提高业务水平。在新形势下,制造企业拥有科学全面的成本控制体系,不但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使企业的设计、物流、生产与人员管理等整个流程更加规范化。增强全员成本控制意识,创新成本控制理念,是加工制造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完善成本管理机制

首先,企业领导要增强成本管理意识,加强管理学习,明白科学管理的意义,成本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以此开阔管理者视野。其次,领导重视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制,严格要求财务人员工作形成危机感,组织相关业务知识培训,以防因上报而机械的数据搜集、因考核而简单的对比数据,从根本上熟练掌握工作技能,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加强监督评价,提升数据综合分析与利用能力,这样财务工作才能引导领导者做出正确决策。最后,增强员工成本控制意识,明白企业成本控制与自身利益密不可分,直接影响到企业发展与进步,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树立正确的节支降耗意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顺应市场机制需求,企业要全面做好成本管理,才能有效降低成本获得最大化利润,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参考文献:

[1]范宝学,孙晶艺.新时期制造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08:271

加工制造业范文第3篇

不是每一种加工要求都可以用数控车来完成,正是因为数控加工的精度高和灵活性的应用使数控加工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用数控加工的成本也相对较高,所以一般公司在加工零件时能用磨床磨出来的工件便不用数控精车。此外,数控加工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一定要能熟悉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流程和产品的加工工艺。正确的操作数控流程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只有正确掌握了数控机床的操作方式才能保证零件的品质。

2数控加工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数控机床在制造业中属于一种高效率的加工设备,其加工技术可以分为:数控铣加工、数控线切割加工、数控削加工等,因此在进行磨具加工时要将磨具加工类型分类,选择适合的加工方式,如配件类就使用数控削加工,可以用来车外圆、车内孔、车平面等,压铸模、塑胶模可以采用数控铣加工。对于一些结构复杂的曲面,数控加工能保证加工工艺的准确性和精确度,这是普通机床都无法比及的。所以,使用数控加工已成为现在制造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其主要的加工技术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数控加工技术中综合了电子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微电子技术等。

(2)使用了计算机先进的微处理器控制装置。

(3)运用了先进的编程控制器。

(4)运用了先进的控制伺服系统等。

3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范围

数控机床在产品的加工方面具备着的很多优点,其是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的设备,所以数控技术在制造业中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由于数控机床的技术含量相对其它机床技术含量高,所以加工成本也相对较高,从成本和效益方面来考虑,采用数控加工一般适用于以下情况:

(1)小批量生产的工件。

(2)加工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的工件。

(3)需要不断进行改型的工件。

(4)工件价格比较昂贵,要求报废率低的工件。

(5)要求高品质和交期较急的工件。

4数控机床加工工艺的选择

随着市场上产品的结构越发复杂、精度要求高而且生产交期紧张,在这种情况下,要充分发挥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的加工优势和特点,根据产品的加工工艺和批量生产要求来安排加工工序。此外,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相接和生产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需加工的产品如是小批量的,最好使用普通机床进行加工,数控机床主要是解决难度较大的工件,合理的使用数控机床可以减少生产成本,因为数控机床所使用的刀具夹具成本是很高的。当大批量生产加工时,便主要以数控机床来加工,普通车床和磨床主要起辅助作用,同时将两种工艺相结合起来再针对不同的加工技术采取相应的加工工艺,这样才能达到产品的高效生产。其次,产品的粗精加工要相结合,一般零件的加工流程是先粗加工后精加工,如果使用数控车直接进行粗加工,从成本和效率上考虑根本不划算,所以先使用普通车床来进行粗加工,对于工艺比较难的尽量用数控车进行加工。

5数控加工的编程流程

在数控加工过程中,编程是数控加工必不可少的,如果不输入程序,数控机床便无法加工,数控机床的运动是靠系统发出的指令来完成操作,那么数控编程的流程主要体现在:

(1)首先确定要进行数控加工的零件。主要考虑产品需求的加工工艺数控技术是否能满足。

(2)对需加工的零件图纸尺寸和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图纸的尺寸是确定数控刀具的运动起点和终点及坐标位置。加工工艺主要体现在加工工程中的顺序及指令。

(3)计算出零件的加工参数,确定零件加工路线。

(4)计算出加工零件和刀位的坐标数据。

(5)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6)按照程序单制作加工控制介质。

(7)验证程序,对程序进行验证和修改。

6数控加工刀具的选择

在工件的加工过程中,工件的品质跟数控刀具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选择了正确的刀具才能保证工件的品质、加工成本和加工效率。在工件的铣削加工过程中,数控车加工最常用的刀具有球头刀、平面立铣刀、圆角立铣刀等。选择刀具要根据工件加工的型面、形状、工艺来定。例如:

(1)对于表面凸形的工件,在粗加工时,最好选择平面立铣刀,在精加工时要求更高的几何条件,一般会选择圆角立铣刀。

(2)对于表面凹形的工件,在粗加工时选择平面立铣刀,在精加工时一般选择球头刀。与平端立铣刀相比较,球头刀的切削条件相对差一些。

(3)对于侧面有斜度的工件,最好使用锥度铣刀,虽然也可以使用平端立铣刀,但是会加快平端立铣刀的磨损,同时会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也保证不了工件的精度。数控加工选择刀具的方式应依照工件曲面的大小来选择,在粗加工的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大直径的刀具,最常用的是大球头刀,型号为D120R60。大直径的刀具在曲面变化小时是小直径刀具功率的好几倍,而且加工出来的工件品质好,在精加工的过程中,一般刀具的半径要小于加工工件的内轮廓圆角半径,因注意的是加工拐角时,选用的刀具半径小于拐角圆半径,以圆弧插补的方式来进行加工。

7结束语

加工制造业范文第4篇

(一)核算目标的对象不清晰

机械制造加工业进行成本核算,主要针对的是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固定费用,而企业所需的成本核算要为未来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管理层需要借助对市场变化情况的具体分析对机械制造加工成本进行决策,所以,必须对成本核算的目标及对象进行明确。实际的运营过程中,机械制造加工业并未严格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进行核算管理。机械制造加工企业多元化经营和生产,但通过对成本核算的简化,对不同产品进行统一的成本核算,导致其核算目标不够清晰,没有突出重点问题。细节上看,企业的成本差异暴露无遗,如不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和控制,就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对此,机械制造加工行业应重视核算目标不清晰这一重要漏洞,否则加工成本的准确性就会出现严重问题。

(二)成本核算管理标准不科学

核算标准的科学合理是促使机械制造加工企业经济效益有效提升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必须对成本预算标准及执行标准进行明确划分与合理分配,建立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标准,才能促使机械制造加工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我国尚且缺乏统一的成本核算标准,多数企业笼统分类核算对象并进行成本核算,未形成统一的核算标准,且无法分出制造费用中的明晰项,最终导致成本核算出现差异。另外,机械制造加工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严谨性与程序性很强,但部分工作人员为了谋取私利使成本核算职能逐渐弱化,造成了核算管理的漏洞与误差,最终的成本核算也缺乏准确性,对企业发展规划及策略决定产生严重影响。

(三)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

成本核算方法直接决定了成本核算的最终结果,大多数机械制造加工企业所运用的核算方法本身就存在问题,影响成本核算结果出现偏差。例如对产品的生产费用进行计算时,将其分配到直接与间接费用当中,而成本分工的明细化及专业化日益突出,在生产组织管理过程中,多数企业需要与其他企业共同对零件进行购买,受生产模式的影响,简单的对生产成本费用进行计算是不可行的,同时产品成本分摊也不能简单化。所以,计算分摊核算时,需要依据原始票据进行成本核算。而企业生产过程中,与其他企业合作购买的原材料所需的原始依据并不完备,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产品完工前的真空期。在没有完整发票的情况下,企业对材料的采购及加工费用进行成本核算就变得十分困难。同时虚高利润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直接影响着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二、机械制造加工业成本核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信息管理平台

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ERP系进行建立,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提供管理平台,便于企业决策层及员工对决策运行手段的运用。对ERP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建立,进一步整合企业采购、经营、生产、物流等系统数据,对信息交流进行加强,以促使决策力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如变更合同时,采购部门获知变更信息及时,对采购计划进行更改,使库存积压物资的利用更为合理;生产部门对生产工艺进行变更,使排产工序得以进一步优化;财务部门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避免了资金占用等严重问题的发生。此外,及时进行成本管控,对实际成本与预算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措施解决不合理现象与管理漏洞。如下发排产工序后,车间对生产人员的工作量进行安排,一些简单产品安排在大设备上进行生产,就会出现工时成本偏离预算的漏洞和问题。此时管理人员依据ERP系统及时发现这一问题,并积极作出制止行为可有效促使生产及管理成本的降低。

(二)进一步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

机械制造加工业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比较复杂,由于核算方法的不合理,机械制造加工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工作时,往往以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工作管理,忽略了不同核算对象的固有差异,这就影响了成本核算的精确行,机械制造加工业的成本水平也就得不到准确衡量,容易出现成本核算偏低、偏高的问题,严重影响机械制造加工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工作时,必须对不同核算对象之间的固有差异进行明确,如明确制造成本与人工成本产生的不同差异,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对具体的对象进行成本核算,以符合对象的原则对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制定,并进一步促使核算管理的加强,针对不同的核算对象运用不同的核算方法进行成本核算管理。这样一来,特定核算对象都匹配有对应的成本核算方法,且每一种核算方法都能对特定的核算对象进行准确衡量。从而有利于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管理,使机械制造加工企业的发展更为稳定。

(三)成本核算标准的建立与完善

机械制造加工企业在生产和运用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成本的性质各异、种类繁多,针对不同性质和类别的成本核算项目,必须确保运用统一的核算标准或依据进行成本核算,这样各项成本的核算依据标准才能准确衡量不同项目的成本费用。对此,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必须对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及标准进行建立,同时确保核算标准的简便性与合理性。其中,核算标准的合理性是指每项成本核算的标准能够充当核算标尺成为相应成本对象的核算依据,其标准对相应成本对象的度量必须科学及合理;如每小时支付的平均工资可以被当作为人工成本的核算标准。核算标准的简便性是指所制定及运用的成本核算标准必须简单易懂;如成本核算标准比较繁杂,就会给成本核算工作带来许多麻烦,不利于核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进行成本核算标准的建立过程中,必须确保标准的简便与合理,这样核算人员在才容易理解和执行。

(四)合理运用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核算通过成本计算进行工作处理,其计算方法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与科学。所以,企业应当对科学合理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选择,实事求是的开展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如将企业外包成本分摊成产品的人工费用是不合理的,运用这种计算方法进行成本核算容易影响机械制造加工行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要科学合理的进行成本核算,就必须将外包成本归于生产所产生的成本费用,而不能作为人工费用进行核算。又如以支出原始凭证作为成本计算的重要依据,而机械制造加工企业又无法及时获得已支出的原始凭证,已支出却未获得原始凭证的情况下,这些支出往往不会被纳入成本进行计算,这就违背了成本核算的客观与严谨,致使成本计算出现错误和遗漏,导致账面成本偏低,影响企业高估利润。对此,企业在成本核算工作中,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将已经产生的支出纳入到成本中进行计算,从而不断提升成本核算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三、结束语

加工制造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制造加工企业;财务内控;预算控制;内部审计

一、制造加工企业财务内控存在的问题

财务内控是指财务控制主体以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和财务预算目标为依据,综合运用沟通、调节、合作等财务手段,对企业财务活动实施监督和约束的管控体系。财务内控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当前,我国制造加工企业财务内控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预算控制意识薄弱

制造加工企业属于劳动高度密集型企业,为了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大部分企业均十分重视生产管理,将降低生产成本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唯一途径,而忽视了预算控制在财务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制造加工企业没有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编制预算,使得生产部门指标与预算管理目标相脱离,不仅影响了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影响了企业财务内控的有效实施。

2.资金管控力度不足

从我国目前制造加工企业的总体情况上看,其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因这类企业的生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来维持企业生产经营。但有的企业因自身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致使企业的现金越积累越多,资金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为此,有必要加大对企业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力度。然而,国内有很大一部分制造加工企业并未建立起完善的资金控制制度,加之部分企业采用的是赊销的销售方式,从而导致了大量应收账款无法及时回收,这很容易造成现金短缺的问题发生,由此势必会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此外,有些企业对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建设投入管理不到位,直接导致了企业经济损失增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发展。

3.财务监督制度不健全

财务监督是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也是确保财务内控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大部分制造加工企业没有认识到财务监督的重要性,不重视财务监督作用的发挥,导致企业财务面临着失控的风险。一些制造加工企业虽然建立了财务监督制度,但也只限于资金审批、费用报销等基础环节,而没有针对资金运动情况建立起全方位的财务监督体制。此外,财务监督仅仅依赖于企业财务部门单独完成,加之企业管理层没有授予财务部门相关职权,使得财务部门无法深入开展财务监督工作,从而导致企业内部财务账目混乱、等问题得不到彻底遏制。

4.财务预警机制不健全

当前,大部分制造加工企业均建立了财务预警机制,在降低财务风险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没有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预警信号缺乏时效性,弱化了财务危机预警在风险回避方面的作用。二是企业在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财务指标体系时,只重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的选取,这些财务指标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现金流量情况,降低了财务风险预警的效果,使得现金管控存在较大疏漏。三是企业缺乏财务预警后续管理,没有及时针对危机预报制定有效的风险规避方案。

5.内部审计监督缺位

一些制造加工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难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财务内控再控制和再监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制造加工企业将内部审计视为纪检处的工作,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也没有配备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二是内部审计只重视对财会报表的审计和财会工作程序的审查,缺乏对财务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价,没有对财务内控体系的完善提出合理化建议。三是企业不重视内部审计结果公示,使得内部审计工作过于形式化,无法为企业风险控制提供客观依据。

二、完善制造加工企业财务内控的对策

1.加强预算控制

制造加工企业要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加强预算控制,为财务内控奠定良好基础。首先,企业应当积极实行全面预算,并逐步加强重点环节的预算。同时,各个部门应当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予以足够的认识,并主动参与预算管理工作,以此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其次,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预算目标,防止目标过高影响企业发展的情况发生。再次,要逐步增强预算的贯彻执行力度,通过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确保预算目标能够按质按量完成。最后,企业应以预算目标为依据,构建起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加快企业内部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效消除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闭塞,帮助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各项预算进行实时监控,以此来促进预算控制的有效开展。

2.加强资金管控力度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制造加工企业必须将资金管控作为财务内控的核心内容。首先,企业的领导者应当认清当前的形势,逐步强化自身的现金管控意识,并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提升现金决策水平。同时,还应对资金的长期增值与短期计划进行有机结合,并按照生产情况科学编制筹资计划,以此来解决资金缺口的难题,从而保证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其次,企业应构建起完善的现金流控制体系,具体包括日常生产经营资金的需要计划、现金流结算表以及现金流预警系统等等,从而对现金使用的各个环节加以有效控制,确保现金的高效运转。最后,企业要加强对资金的预算管理和风险控制,逐步减少应收账款坏账的比例,并借助各种金融工具,提升企业闲置资金的盈利能力,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3.加强财务监督制度建设

制造加工企业要提高财务监督的重视程度,赋予财务部门进行财务监督的职权,有效杜绝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发生。制造加工企业要制定财务监督管理办法,促使财务监督工作向程序化、标准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企业各部门要密切配合财务部门开展财务监督工作,使财务部门能够及时掌握企业财务信息,为财务监督提供可靠依据。财务部门要重点监督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务收支、资金使用、资产管理等重要环节,最大限度地保证制造加工企业资产安全完整。

4.健全财务预警机制

制造加工企业要将财务风险预警作为强化财务内控的有效手段,建立健全财务预警机制,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制造加工企业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构建财务预警系统,提高风险预警的精确度和时效性。其次,企业要在财务预警指标体系中,加入有关现金流量的财务指标,使企业全面掌握现金流量情况,强化现金管控,提高危机预警的全面性。再次,重视财务预警后续管理,企业应提前制定财务风险防范方案,一旦接收到危机预报,便及时启动财务风险防范方案,减少或避免突发性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害。

5.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制造加工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以此保证企业财务内控的实施效果。首先,制造加工企业要将内审部门独立于被审部门,确保审计部门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内审部门要与其他专业审计机构相配合,共同制定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方法和程序,以及考核方案和奖惩机制。其次,审计部门要在企业高层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获取真实的财务资料,对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作出正确评价,提出合理的完善建议。再次,审计部门要利用企业信息化平台,定期以简报的形式企业财务内控存在的问题和阶段性控制成果,调动起企业各部门参与财务内控的积极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财务内控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为此,制造加工企业必须提高财务内控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财务内控体系,通过加强预算控制、资金控制、财务监督、财务预警以及内部审计等措施,有效规避和降低财务风险,确保企业资产安全,为企业扩展利润空间,提高自身竞争力奠定良好的内部管理基础。

参考文献:

[1]吉秋梅.王焱.强化制造加工企业现代化的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4).

[2]杨黎文.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浅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2(9).

[3]林祥.我国制造业财务成本精细化浅论[J].中国总会计师.2013(9).

[4]董长生.机械装备制造业的财务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