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诗歌教学

诗歌教学

诗歌教学

诗歌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诗歌;知人论世;吟咏诵读;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115-01

诗歌所蕴含的精神情感,是人类情感中最耀眼、最纯粹、最炽热的一部分。它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语文教材中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诗词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是用之不竭的美的宝藏。学生从诗歌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诗歌教学被提到了新的高度。诗歌篇幅的增加,说明了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在提高。作为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点认识。

1.知人论世是体悟诗情诗意的前提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对古代的作品进行理解和鉴赏,需要了解古人。人是不能离开时代而生活的。“知人”就是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的创作方法与风格流派。比如杜甫,长期漂泊不定的生活和中唐动荡不安的社会,使其诗歌大多体现忧国忧民的主题,风格沉郁顿挫。李白,少年时就好气任侠,愤世嫉俗、洒脱不羁,诗歌风格清新飘逸。王维半仕半隐,厌倦官场,渴望远离世俗,向往宁静生活,诗风含蓄温婉,充满了山水田园间的恬淡、闲适和清新。杜牧身处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所写诗歌含蓄绰约,作品以咏史诗为主,借古讽今。苏轼虽命运多舛却乐观、旷达,词风雄健豪放,意境开阔,但也不缺乏清丽的婉约词。李清照前期的稳定生活和后期家仇国恨,使她的词具有婉约、凄切、含蓄蕴藉的风格。陆游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收复失地、希望有所作为的壮志使其诗作风格雄浑奔放。

同时,分析诗歌还需要了解他的时代。也就是“论世”。“论世”是说不应忽视对其创作背景的了解。这里所说的背景,包括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信息都会在诗歌中刻下深深的烙印,因此,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就应当借此来理解诗歌、把握诗歌。这有助于理解这些距离我们有些遥远的古代经典。所谓知人论世,就是指要知道作者的生平遭际、政治信仰、文学主张、写作风格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一位作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表现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这一切均由他的人生观和生活经历决定的,又与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因为诗言志,诗是诗人之志的外物化,而诗人之志,归根结底都是时代的风云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射。例如李清照笔下,大多词清调苦,流露的感情婉曲深挚,多有今昔盛衰之感,个人身世之悲。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首先要明晓作者的生平、思想,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知人论世”有助于了解诗歌传达的感情。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在他的诗歌中刻下深深的烙印。豪迈洒脱的诗人李白身处盛唐,有着其他时代的诗人少有的自信与超脱,才可以唱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最强音。爱国忧民的杜甫可以写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雄浑悲慨,内向温婉的李清照就有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绵密悱恻。同为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追求隐逸与禅意,诗中有画;孟浩然追求入世,语淡而意长。我们循着这一印迹,就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诗人诗歌中所表达出来的感情。但是,“知人论世”的形成和运作要有两个前提:一是鉴赏者必须有相应的材料积淀,二是这种材料积淀又必须与文章严密吻合。否则,无关的历史讲解会消减诗歌的诗情。

2. 吟咏诵读是理解诗歌的关键

宋代朱熹也提倡读诗要“心到、眼到、口到”,国学大师梁实秋先生在《散文的朗读》中说:诗歌不仅是供阅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咏,这样才能陶冶情操,吟也就是朗读,“读”,是诗歌教学的灵魂。可以说朗读吟诵是打开诗歌之门的金钥匙。梁实秋先生说过:“诗不仅供阅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这样才能陶冶性情。”吟咏诗歌,不仅可以使人博闻强记,积累文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在反复吟咏中能受到诗歌的熏陶与感染,与诗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要让学生在反复吟咏中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韵味,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融入意境之中。学生喜欢古诗,因为它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古诗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是古诗教学的重点要善于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反复“吟咏”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情感,让学生于诵读、吟咏中品味诗歌的意蕴,达到心领神会的效果。

诵读的方式多样丰富,不拘一格。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运用多种方式,如配乐诵读、男女生读、师生对读、竞赛等丰富多彩的诵读形式让学生兴致勃勃,百读不厌,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语言实践中形成语感。,一段饱含激情的诗朗诵,一曲动人心魄的背景音乐,一段经过剪辑的背景材料,一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都可以攫住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形成诗歌阅读的心理期待。如《桂枝香金陵怀古》这首词的品读中可以设计录音范读、齐读、男女生分别朗读、个人朗读、教师领诵等方式。通过诵读,拉近学生与词人间的距离,为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展开对话创设条件。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自觉地步入到审美鉴赏的殿堂,在主动感受美的过程中,心灵不断与文本、作者碰撞,获得多重审美体验。要有感情地读,在读的时候通过借助自己已有知识经验水平以及想象和联想,去感知诗歌中出现的种种意象,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并融入自己的感悟,从而深化诗歌的意境,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三分诗、七分吟,教师应以朗读吟诵为切入点,带着学生吟哦诵读,在诗的氛围和意境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努力把这种情感转换为自己的体验。这样才可以说是充分把握住了古诗文教学的特点,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情感,让学生于诵读、吟咏中品味诗歌的意蕴,达到心领神会的效果。

总之,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追寻诗歌背后蕴涵的情感,体味诗情和诗意,是诗歌教学的重中之重。而知人论世和吟咏品味可以引领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领悟作品的整体意境,达到与诗人情感的共鸣。

参考文献

诗歌教学范文第2篇

一.美读优秀诗歌。组织学生学习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作,不断诵读,体会诗歌的美。让学生感受诗歌空灵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飘逸或婉约,感受诗人的得意与失意。在诗歌的氛围里,学生能感受到生活的自在和美丽。所以,通过反复诵读,仔细品味,领略到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意蕴美,把学生引领到一个诗意的世界,让他们喜欢上诗歌,并萌发写诗的冲动。

二.介绍诗歌发展变化史。在学生有了诗歌兴趣的基础上,我才娓娓讲述诗歌的发展变化历程。从诗歌的起源到《诗经》《楚辞》;从李白的雄奇奔放、杜甫的沉郁顿挫,到辛弃疾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从古体诗到近体诗。而我讲得最详细的还是新诗,从“五四”新诗运动、早期白话诗,到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从诗坛巨匠艾青,到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从20世纪50―70年代的政治抒情诗,到80年代的朦胧诗、新生代诗潮, 到90年代的先锋诗歌。听着我对诗歌脉络的梳理,以及对一些经典诗作的讲解,学生们感到前所未有的畅快,他们分明已被诗歌的魅力吸引住了。

三.选好模仿范本。学生作文,往往从模仿开始。写诗需要一个合适的范本,不能太难,太难了学生模仿不了,自然引不起兴趣。我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就不大适合作为中学生模仿的范本,不少外国诗歌又显得过于深奥。于是我将目光主要投向了中国现当代诗歌。如:刘半农的《叫我如何不想她》、卞之琳的《断章》,当代诗人顾城的《一代人》,以及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等。

当我将这些诗作介绍给学生时,他们开始激动起来,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喃喃自语,有的面露喜色。我想,他们大概是感受到了诗歌的美丽。而我也趁机分析了这些诗歌的妙处,它们的章法结构、想象空间、旋律之美,然后就让他们模仿这些诗,也模仿其它诗歌。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习作。如一位女同学的《故乡》:“一件漂亮的嫁衣披在身上/我将离开我的故乡/故乡的山 故乡的水/可愿跟我一起上花轿”;另一位同学的《于是长大以后》:“于是长大以后/我不再牵着你的手/去看天边的彩虹//于是长大以后/我不再拉着你的手/去数夜空的星斗//于是长大以后/皱纹悄悄地爬上了/你的脸颊//于是长大以后/岁月的刀痕印在了/你我的心头”。

四.创作提升。进入诗歌写作的实际操作阶段,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十分浓厚。为了合理地引导,我将它分成了四个步骤。

初写:先指定写作对象,命题写诗,比如《夜雨》《月光》《家乡的风》等,再由学生自由写诗,充分发挥想象力,抒发真情实感。

交流:要求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诗作,先小组内交流,然后跨小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要求学生客观实际地发表读后感受,不保留,既肯定优点,也指出不足。

修改:要求学生根据同学所提出的意见对自己的诗作进行修改。

评价:学生将经过修改的诗作交上来后,教师在最快时间内阅读每一首诗,并写上几句读后感,主要表达肯定之意,多鼓励,对不足之处委婉建议。然后,选取代表性强的诗作由作者本人朗读,然后全班讨论、评析,其余诗作则以私下交流形式向学生反馈意见。

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也讲解一些诗歌写作技法,介绍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比如诗歌中的“虚实结合”、空白艺术、多义性,诗歌的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诗歌的意象、意境、意蕴,诗歌的正衬、反衬等等。当然像诗歌写作少用形容词,语句要流畅,要抒发真性情等,我也会在作品评价中贯通讲解。

五.举办诗歌朗诵会,编辑诗歌小册子,推荐作品发表。在时机成熟时,组织开一次诗歌朗读会,学生朗诵自己写的诗或别人的诗,让大家感受到分享的愉悦。同时我也安排学生骨干编辑作品小册子,争取让每位同学的作品都能得到展示,而且我还向县内外刊物推荐学生们的优秀作品,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诗歌教学范文第3篇

诗歌语言凝炼,内容浓缩集中,是最为精练的文学品种。它往往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选择最精彩动人、最能反映生活本质的场景、细节、感受加以提炼和抒发,从而收到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也正是因为诗歌的凝炼,使得我们在欣赏诗歌时,就必须有充分的想象力。而且诗歌本身就是通过生动优美的形象、丰富的联想以及大胆的想象和幻想来感染读者的。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人脑在反映客观世界时,不仅能形成知觉形象和记忆表象,而且还能根据别人的口头或文字描述,在头脑中形成自已未曾见过的事物的形象,这就是想象的作用。

诗歌是通过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在学习诗歌时就要把握诗歌中诗人描绘的形象或从诗歌中体现出来诗人的形象,从而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意。而形象的把握就是要我们在诗歌有限的字句中就想象,去领悟。

现在的中学生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只希望在课堂上什么都由老师你一个人说,最好还要简单些,以便于记忆,而自己却懒于开动脑筋去想。诗歌在他们的心目中,只不过是记一记作者、背一背诗句罢了,根本就谈不上去把握诗中的形象,通过想象去揣摩诗的意境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不良的习惯,同时也是一种恶性循环:不愿去想象,想象能力也随之减弱,也就更不愿去想象了。因此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经常会问老师一句话:

“老师,我为什么总觉得脑海中没什么好写的呢?”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自己平时对周围的生活缺乏观察;第二是因为写作文时缺乏想象力。而后者更是能否写好作文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想象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诗歌不仅需要想象力,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想象能力的提高也更能促进学生对诗歌意境的领悟,从深远意义上来讲,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欣赏其它文学作品等方面产生良好的影响。这些都是诗歌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诗歌因为凝炼、含蓄、优美,而蕴含又深沉、丰富,往往字里行间既有言内之意,又有弦外之音,因此在学习时就必须有充分的想象力,去深入挖掘和认真推敲诗的语言,才能理解诗歌蕴含的深意,深入领会诗歌中丰富的内涵。

利用诗歌培养学生的想象的方法步骤,我认为基本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引导开路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是引路人,是为了培养、引导学生在第二阶段的主体地位的发挥,这一步是基础,是铺路,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在朗读的基础上,教师运用语言描述诗的内容,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诗歌语言常常变换词序,减少成分,压缩意义,省略过程,间断语气,学生一下子难以理解。这时只有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学生才能连缀画面,启发想象,显现意境。譬如在讲解《江南春绝句》这首诗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让心平静,然后徐徐地向学生描述出一幅风景画:黄莺(在鸣叫)、红花(在开放)、绿叶(水珠在嬉戏)、水村(哗哗的流水声)、山郭(逶迤连绵)、酒旗(迎风飘飘)、春风(在抚摸着你)、烟雨(迷蒙),还有楼台殿阁在这烟雨中时隐时现,把学生带入到艺术美的境界中;让学生进入到在老师帮助下所形成的想象之中,再现了诗歌的形象,从而可以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意境;同时也教会了学生怎样去把诗歌有限的语句去加以想象,去领会诗的意境感情之类的,培养形象想象思维能力。

诗歌教学范文第4篇

整体建构小学诗歌教学框架

1.诗歌教W要体现三个特点

要想对以往的诗歌教学有所创新,诗歌教学就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深入性。以诗歌教学为出发点,穿越传统课堂,打破只教一本教材的局面,由教学辐射到诗歌文化,再辐射到语文教育,走上内涵发展之路。

全面性。由课堂延伸到学校的多个角落。我们提出“文化”的理念就是要全方位打造学校诗歌教学。从课堂教学的研究出发,注重延伸到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校本教材的开发、诗意校园的建设、教师队伍的文化建设、学生传统文化的积累等,打造独特的诗歌文化气质,共同培育学校精神。

多元性。民族性是诗歌文化的本质属性。当今世界各国文化并存,这就要求我们的诗歌文化建设要有开放的视野、融合的意识,贯通中西诗歌文化,进而建设我们特有的诗歌文化。

2.诗歌教学要明确阶段任务

研读课标,明确要求。在研究伊始,我们首先带领教师认真学习课标,了解每个年段课标的不同要求:一、二年级――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三、四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五、六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在此基础上,明确阶段目标的不同要求,整理出其逐渐提高发展的脉络。

研读文体,建立知识、能力体系。有内涵的诗歌教学要求我们必须对诗歌这种文体及特点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学习,我们走进诗歌,对诗歌这种文体所蕴含的知识、培养的能力进行了研究与讨论,建立起诗歌教学的知识、能力体系。

研读教材,分解目标。在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我们对人教版十二册课本中的诗歌进行了统计,并结合教材特点,进行了目标分解,细化到每课书。例如:五年级《七律・长征》要完成:了解七律这种律诗的基本知识――1、2、4、6、8句押韵;全诗分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颈联与颔联运用对仗写法等;运用展开想象、联系上下文及时代背景等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挖掘诗歌教学的深度

1.体会优美意境

古典诗词的精粹在于其意境含蓄而隽永。字面上的美词绝句也是因其意境而生。因此,不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就难以理解诗歌内涵,把握诗歌的主题,领略诗歌的魅力。

2.品味精妙写法

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体会修辞方法外,还要关注诗歌的表现形式,如托物言志、抒情、描写、用典等,这些高超的手法和各具特色的表现形式,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才情。

3.传播诗歌知识

结合教学向学生介绍诗歌知识。如:绝句的特点;五言诗、七言诗分类;宋词的特点;元曲的分类等,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知识由点构成线,由线构成面,串线成网,形成对诗歌知识的初步认识。

4.掌握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

学习诗歌时,要引导学生按着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诵诗文的方式来进行,长期坚持,形成自读古诗的能力。

5.感受中华文化

诗歌中处处有文化,如茶文化、花文化、竹文化、酒文化、瓷文化、生态文化等,要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6.了解中华历史

诗歌记载着历史。诗歌的发展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了解诗歌,就是走进几千年中华历史,感受时代的风采。

拓宽诗歌教学的广度

诗歌教学范文第5篇

一、诗歌的宽度和厚度

就宽度而言,是由诗歌中所呈现的意象关系的艺术化组合所展现的万千气象。就是读者把诗人笔下呈现出的意象当作触点,由此用想象联想把它们发散成了线,联结成了网,这个用想象联想构建的空间可能容纳的是上下五千年的时间跨度,也可能是纵横十万里的空间跨度。诗中的片言只语,可以是诗人的思绪万千,可以是自然的万水千山,可以是世事的沧海桑田。

鉴赏者要建构诗歌“宽”的维度,还是“以史为鉴”的方法好,把祖上传下、周边赐予的好诗的共性概括出来当做跳板,踩着它们“过河”。我们都知道屈原、李白、杜甫、苏轼伟大,都知道李煜、李商隐、李清照杰出,但他们究竟因何而伟大因何而杰出、优秀?若不去悉心作一番解构功夫,仅仅用他们的作品是天才之作等形而上作解释,那他们将始终是我们望洋兴叹的海市蜃楼。因为每个朝代都有若干被称作天才的诗人,但真正得以流传的却如凤毛麟角,甚至几百年才被记住一个。

以大见大,运用宏大物象建构开阔的时空关系,这是构建诗歌“宽度”的好方法。好诗都是以大见大、以开阔彰显开阔、以柔美体现幽思。以大见大是借助大自然的壮阔博大来昭示内心世界的壮阔博大,做到大自然的律动与作者内心世界合二为一,这在豪迈奔放的性情、言志类诗歌更为常见。

如“以气象胜”的李白就善用天象建构恢弘的诗力场,以表达自己恣肆的浪漫情怀:“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又如,杜甫擅用“地象”起兴,把潦倒一生的悲苦落魄掩于其中,自然广接,尽显厚重浑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而苏轼的豪放词,也是尽得天地造化高远旷达: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以上句子也是均摘自一首诗的开头,让诗力场瞬间得以引爆,由于物象颗粒比较粗犷,物象之间自然拉开的距离比较大,开篇便把读者的想象视野引入无边无际的开阔空间,依然取自天人合一的物象关联,和唐诗宋词一脉承传。所以,在如此宽宏雄伟的诗歌开头我们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构建出诗歌的宽度,让学生们在无限遐想的情况下逐渐展开,再从诗歌的整体以及了解此诗与诗人的背景,最后得以全面地看清诗歌的本质。如此下去,才能成熟地进行诗歌的鉴赏。

诗歌的厚度,是一种形象化的提法。所谓诗歌的厚度也可以理解成诗歌的丰富性,既是内容的,也是形式的。当然,要达到诗歌的丰富性,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使文字站立起来。也就是说诗歌的表达必须是形象化的,具有立体感,这也是一切文学艺术形式的基本要求。

汉文字具备了象形表意联想功能。丰富的汉民族历史人文哲学又使汉文字增添了更加浑厚与韵长的美学的意义,每个字、每个词的后面就是一部历史与哲学,古代诗歌中的用典就是鲜明的例子。

现代诗歌的形式突破了古典诗歌对于字数与句数的严格限制,具备了表达更加丰富内容的前提。同时这种突破又造成了诗歌散文化的趋向。这也是现代诗歌较之于古典诗歌不容易被人记取和传诵的原因之一。如果从严格的诗歌美学去思考,不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无不要遵循精炼与形象化的诗歌要素。也就是说,无论诗歌表达内容如何丰富,都必须通过精炼的文字从而形象化地表情达意,做不到精炼、形象,也就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诗歌。

二、诗歌鉴赏中“厚度”的构建

对于诗歌的厚度也即丰富性,大致可归纳为:思想的丰富、情感的丰富、表现形式的丰富和表达技巧的丰富。

诗人不是哲学家也不是思想家,但诗人不能够没有哲学的大脑和思索者的目光。现代诗歌中不乏这样的诗句,例如北岛的“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样闪现着人类思考灵光的经典性诗句。

情感的丰富主要体现在人性的丰满上,我国的古典诗歌具备了丰富的人性之美。人类基本的爱恨情仇、人性的现实追求和伦常宗教意义都在古典诗歌中有充分而完美的表达。早期的现代诗歌也延续了这种传统,比如五四新时期的白话诗歌,各种流派纷呈,就是这种丰富人性的体现。

如《致橡树》这篇诗歌。它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这是新时代的人格在观念上对前辈的大跨度的超越。“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抚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

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