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节的习俗

儿童节的习俗

儿童节的习俗

儿童节的习俗范文第1篇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世界各国的儿童节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给所有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社会和学习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一直是世界各国努力的目标,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就是专门为儿童们设立的节日。

不过,除了这个国际性的节日以及每年4月第四个星期日的“世界儿童日”,全世界不少国家还各自有本国的儿童节,庆祝方式也各具特色,趣味十足,既体现不同国家的传统、习俗,又洋溢着无限喜庆和生机!

中国:

从1949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定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学校一般会为此组织相关的集体活动,并要求学生正式着装(普及校服前为白衬衣蓝线裤)。香港现时虽属共和国一部份,但民间在约定俗成下,香港儿童节的日期仍保留与中华民国一致的4月4日。民间庆祝的方式多以送玩具礼物给小朋友,或陪小孩出外吃大餐或游玩。

日本:一年三次儿童节

日本是世界上庆祝儿童节次数最多的国家,他们一年要庆祝三次儿童节,而且庆祝方式十分有意思,充满了浓浓的日本风情。

·3月3日女孩节

这个节日是专门为日本的小女孩设立的,每到这一天,家中有女儿的父母会在家里设置一个陈列台,台上放上穿着日本和服的漂亮女娃娃玩偶,作为给自己女儿的节日礼物。

·5月5日男孩节

为了祝福家中的男孩健康、快乐,这一天日本家家户户都会用纸或布做成色彩鲜艳、形状像鲤鱼的彩带,然后把这些彩带串在竹竿上,并和金色的风车绑在一起,挂在屋顶上。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日本人相信鲤鱼最有精神和活力,希望家中的男孩都像鲤鱼那样,因此这一天又称为“鲤鱼日”。

同时,日本的父母这一天也会在家里放置玩偶,但却都是武士装扮,样子很可怕。

·11月15日“七五三”儿童节

在日本习俗里,三岁、五岁和七岁是小朋友特别幸运的三个年纪,所以每年的这一天,会专门为这三个年纪的孩子热闹地庆祝一番。

这一天,小朋友会穿上最好的传统和服,还会背上一个画了松树、乌龟或鹤等图案的小纸袋,纸袋里装满了父母买的糖果和玩具。穿戴整齐后,父母会带小朋友上日本神社,祈求并感谢神明给小朋友带来健康和快乐。

哥伦比亚:儿童节戴面具、扮小丑

儿童节的习俗范文第2篇

禄佳妮,硕士,贵州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教授,项目主持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

摘要:民族传统中留下的文化根深蒂固地贯穿在父母的思维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于父母的行动中,父母的主观能动性在抚育儿童的过程中显得尤其鲜明,因此,大歌在儿童承传中就特别要注重血缘关怀中的亲子互动,即家庭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关键词:侗族音乐;承传;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1.引言

侗族大歌自然传承面临崩溃,大歌入课堂的教育承传模式也有一定的弊端,因此,我们一定要以进课堂模式为基础吸取其他传承模式的优点并进行理论与方法上的创新,探索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模式,还原音乐文化的真实性、传承有效性、可持续性,把音乐和音乐背后的文化传承下去。

2.民族音乐在儿童中的承传教育的地位

侗族儿童学歌可以用“抱在怀里,泡在歌里”这八个字来概括描述,以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民族音乐的习得过程便是儿童自我成长的一种社会化过程,儿童在音乐的社会教化功能作用下,身、心、灵在其感染和影响中成长,在这特定的侗族文化和社会环境下,儿童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行为规范的习得得到了促进和激发。

要构建民族音乐儿童承传的教育模式,要注意到鼓楼、歌班、学校、家庭对儿童传承侗族音乐的影响,同时,也要了解侗族的文化习俗如婚俗、丧葬习俗,抚育习俗,祭祀仪式,节庆习俗对儿童学习侗族大歌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探索民族音乐在儿童中的承传教育创新模式,就要探索儿童学习成长机制中的各类因素,如自然环境的感化、陶冶,侗寨文化的涵化,又如歌班歌师和受众儿童的相互合作,亲子之间的承传互动等等,在此之上来对教育创新模式进行探讨。

3.构建民族音乐在儿童中的承传教育的创新模式

(一)亲子互动、师徒传歌,注重侗族大歌在儿童承传教育中树立多元化教育观

在侗民族传统生活中,侗族儿童早在孕育期就己与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如在农闲时节,每当夜幕降临,侗族的母亲会在饭后带着子女相聚于鼓楼或火塘,愉快地歌唱;或每每村寨中对歌,母亲们就会带上自己的孩子前去观看,在这样一种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照下”,儿童不经意间聆听大歌,他们的心灵就溢满了大歌,也就学会了怎样来唱大歌,就在这样一个民族中,儿童在亲子互动中耳濡目染,受祖辈、父辈的言传身教的影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及道德观,对民族信仰有初步认知,并对生活技能逐渐掌握。

其次,我们知道唱歌是侗族人民社会生活的轴心。侗族儿童有意识学歌其实从很小时候已经开始了,孩子们会加入由当地很受人尊重的歌师为导师的歌班学习受教,这种自发民间培训组织在村寨里具有强大凝聚力,歌班按照性别、年龄分班,一经组合,组织稳定,随着年龄与经验的增长,一代更换一代,永不中断。在这样一种集体协作的师徒传歌的大歌传承中,除了在教授大歌的过程当中,纠正儿童发音的声调,以及培养歌队队员彼此间的默契互补互动之外,大歌承传的歌词内容也充分达到了让受众儿童习得各种知识的作用,教育意义巨大。所以,儿童受教于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教育也使其自身处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儿童在这种具有高度审美、艺术的、嬉戏的感性承传教育模式下,以喜悦放松的状态学歌,不仅获得了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完成了部分儿童社会化到青年社会化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习得了的善良活泼率真的真性情。由此,在以进课堂模式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中,父母参与歌班学歌练歌,儿童加入村寨鼓楼大歌队伍演唱,创建侗族大歌在儿童中的承传教育模式,使侗族后代能够在歌声中成才成长,在歌声中培养民族认同感,感悟人生,可见,以歌为教育手段的独特文化传承方式,其作用和影响之大。

(二)优化课堂课程体系,注重侗族大歌在儿童承传教育中文化习俗的渗透作用

侗族大歌的演唱活动是寓教于乐的典范,以宰荡村为例,春节时集体娱乐活动特别多,内容丰富多彩,欢庆时间长,白天全村寨的人齐聚鼓楼,举行规模宏大的百家宴席,各家各户献出自个的食物来招待客人,夜晚百家宴后在鼓楼傍边篝火晚会,载歌载舞。但村寨成员是因为对家园的自然情感而结合在一起的,随着村民与外界的影响,他们谋生途径的改变,这使得侗族的这样一种集体性的节日或娱乐活动就可能不能得以协作完成,儿童也就失去了与别人交往和合作的机会,更不可能获得间接的体验节庆习俗文化了,因此,我们势必要保护好这样一个完全是以歌为生、全部生活被歌声所覆盖的族群的节庆习俗文化,注重在现今以进课堂教育模式中渗透文化习俗的知识教化功能,还原侗族大歌文化的真实性,才能达到侗族以歌为乐、以歌言志、以歌交往、以歌颂德、以歌传情、以歌健身、以歌行礼、以歌启智、以歌劝世、以歌颂德、以歌讲史、以歌为荣的教育目的,节庆习俗能够强化儿童的村落共同体认同感,也才能让儿童在不经意间收到其教化的影响,在下意识中将其所包含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习惯,这样来谈侗族大歌在儿童中的传承教育才更有意义。

儿童节的习俗范文第3篇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建议“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民间艺术来自生活、反映生活,具有民族本土化特色,是一种大众的艺术形式。江苏徐州历史文化悠久,徐州风筝、剪纸、编结等具有本土特色,结合传统民俗节日、本土文化,渗透大班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有利于提升大班幼儿艺术表现能力,并在欣赏、表现、创造的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地方民俗,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环境中渗透

 

在幼儿园公共环境中将传统节日和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代表性项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介绍,并展示传统剪纸、写意水墨画、青花瓷纸盘、中国结、脸谱、泥塑等艺术作品供幼儿欣赏。设立幼儿民俗工作坊、陶艺吧、编结室、剪纸吧、扎染坊等活动室,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区域。班级内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富有地方特色的区角和游戏环境,如,永康糕点店、两来凤早点、巨龙夜市、烙馍村等活动区角,以剪纸、瓶子画、版画、泥塑、脸谱、青花瓷、扇面画、水墨画为主的动手区。

 

在环境创设中处处体现传统民俗节日与民间艺术文化氛围,大班的孩子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民俗文化的丰富和民间艺术的美。

 

二、主题教学活动中渗透

 

传承节日文化,是渗透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传统民俗节日融于社会生活,幼儿有相关的知识经验,对社会生活中传统民俗节日的节庆活动有一定认识和兴趣,幼儿有想参与节庆活动的需要。因此,结合传统民俗节日组织幼儿开展主题教学活动,能够满足幼儿了解、参与身边社会活动的需要。幼儿通过社会、综合活动了解节日的由来与习俗;通过语言活动学习相关儿歌、童谣、故事;通过音乐活动学习传统民俗歌曲、民间律动、打击乐等;通过体育活动学习民间体育游戏;通过美术活动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如何动手制作各种民间艺术作品。例如,在大班开展“端午节”主题活动,幼儿通过开展欣赏故事、童谣诵读、绘画、制作龙舟、做香包、亲子包粽子、赛龙舟体育游戏等活动体验端午节的习俗。从而促进幼儿参与民间艺术活动的积极性,了解各传统民俗节日家乡的民间风俗活动,增强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

 

三、游戏中渗透

 

创设富有传统民俗色彩的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多元的操作材料,渗透民间游戏、民间艺术,使民间艺术与幼儿生活有效联系,可以发挥民间艺术教育的最大效益。

 

户外运动中增加民间游戏,提供绳子、跳格子、沙包、毽子、铁环、陀螺等有趣的民间玩具,幼儿户外锻炼时自选各种玩具自主游戏,体验民间玩具的多种创意玩法,感受参与民间体育游戏的乐趣。

 

区角游戏与地方民俗结合,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开设“永康糕点店”“两来风早点”“巨龙夜市”“烙馍村”等具有徐州地方特色的游戏活动区。如“永康糕点店”设有加工区和食品店,有三刀、羊角密、山楂糕、小孩酥、云片糕等小吃,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加深认识并在加工区制作这些徐州特产。

 

美工区中动手操作,创作民间艺术作品。为幼儿提供红绳、彩带、麻绳、毛线等,供幼儿编织;提供生宣纸、色水,供幼儿染纸;提供纸盘、瓶子供幼儿创设青花瓷系列;提供碎布、乳胶等供幼儿布贴;提供多种材料,如,蛋壳、纸杯、葫芦、石头等,供幼儿创作脸谱等。并将幼儿新的艺术作品陈列于教室内外,或作为吊饰等供幼儿、家长们欣赏,激发幼儿不断创作的欲望。

 

在表演区中展示,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表现美、创造美。利用走廊、小厅为幼儿创设表演区,供幼儿表演民间童谣、故事、戏曲等,幼儿在学习、欣赏民间艺术作品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和小朋友们交流、商讨、合作,共同制作道具、服饰,在展示民间艺术的过程中表现美、创造美,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四、活动中展示

 

结合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及徐州当地的“云龙山庙会”,开展花灯节、风筝节、民间艺术节等宣传月活动,帮助幼儿更深入地体验节庆活动的快乐。结合“元宵节”带领孩子们在班级里学习童谣、猜谜、制作花灯、舞龙、踩高跷、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等体验元宵节的习俗,组织幼儿再将自己制作的花灯布置、贴谜条,邀请家长和小朋友一起赏花灯、猜灯谜,幼儿向家长们展示元宵节民俗表演,邀请家长共同舞龙、踩高跷、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体验自我展示和共同庆祝节日的热闹氛围;结合“清明节”开展风筝节宣传月,在班级内每位幼儿都参与风筝的制作和装饰,月底展示幼儿的风筝作品,请幼儿介绍,评选出最佳制作奖,为幼儿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通过评选活动,幼儿共同欣赏、评价,从中体验作品被肯定的喜悦;结合徐州传统代表性民间庙会——“云龙山庙会”开展民间艺术节活动,动员家长、孩子去赶庙会,带来庙会上的民俗玩具和工艺品,在班级美工区增加相应材料,供幼儿制作扇子、香包、拨浪鼓、泥人、玩具大刀等庙会上的民俗玩具和民间艺术作品,再邀请家长来园和孩子们一起“逛庙会”,幼儿园的庙会上全是孩子们自己的制作,在买卖的过程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感受民俗风情、体验参与民间活动的乐趣。

 

结合幼儿园活动在班级内为幼儿创设自主创作、展示的机会。例如,“六一”儿童节,可以编排民间戏剧、童话剧等参加表演,并发挥大班幼儿的自主性,从选择题材、编排、竞选角色到道具制作、剧情创编……均由幼儿自主、合作开展,教师观察幼儿行为,并适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再通过“六一”舞台,展示孩子们的作品,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观众们的认可和赞许,从中体验表演的乐趣,感受舞台表演的荣誉感。

 

结合传统民俗节日对大班幼儿渗透民间艺术教育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幼儿通过民间艺术环境的熏陶,在学习和游戏活动中体验传统民俗节日中的艺术魅力,在参与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节日活动中动手操作、自主合作,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展示与表现中增强自信、学习评价、收获成绩,从而增强对民间艺术的欣赏与热爱,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儿童节的习俗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视苗族聚居区节日习俗

一、 研究的缘起

湖北苗族主要分布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苗族,集中分布在宣恩、来风、咸丰、利川等县市,根据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12年公布的数据,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苗族人口205817人,占全州总人口的5.45%,恩施州的苗族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典型特点。苗民一般居住在山腰或山弯里,苗族聚居的村寨由于离县城、集镇较远,因此偏僻、交通不便,相对封闭。但本民族的信仰、民族风俗、民族习惯和民族心理得到了比较完整的保留,特别是在宣恩县高罗乡的小茅坡营,仍保留着完整的苗族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大众传媒的普及,苗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通过调查得知,湖北境内的苗族聚居区,主要的大众传媒是电视,本文将把湖北苗族的节日习俗与电视这种大众传播媒介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而探讨出电视在苗族节日习俗发展变化中所起的作用,找到其中的一些规律。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苗族节日在当下的特点,以及电视对苗族节日习俗的影响,作者对湖北苗族聚居区进行了走访调查,采取了抽样调查研究的方式,发放问卷1000多份,收回有效问卷876份,用统计软件pasw statistics 18进行了数据的编码及统计分析,分析方法为描述统计法、比较均值法、差异显著性分析和相关分析。

三、研究结果

1、电视的普及程度和使用情况

根据调查得知,在苗族少数民族聚居区,电视的普及率达到了100%。最近几年拥有电视的家庭占到了41.18%,十年前拥有电视的家庭占到了35.29%,剩下的25.23%的家庭在二十年前就拥有了电视。从每家拥有电视的台数来看,62.5%的家庭拥有一台电视,31.25%的家庭拥有两台电视,6.25%的家庭拥有三台电视。这些苗族聚居区全部是通过电视接收“天锅”来获取信号的。收看到的电视频道达到了32个。从收看电视的目的来看,58.82%的居民是为了消遣娱乐,23.53%的居民是为了学习知识,17.65%的居民是为了获取信息。

2、节日习俗的熟悉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在12种传统的苗族节日习俗中,已经消失的节日习俗是“女儿会歌舞节”,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的调查发现,已经没有了这个节日。“四月八”牛王节这一有着优美传说的节日和“尝新节”除了一些老年人知道外,现已基本消失。而极为盛行的节日便是“大年”、“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小年”,这些节日又具有了非常浓厚的汉族特色,可见汉族节日对苗族聚居区的影响很大。

3、电视对节日习俗的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苗族聚居区居民的真实想法,特在问卷上设置了三道选择题供受访居民选择,这三道题分别是:

(一)您觉得电视会对这些节日习俗有所影响吗?

a、有 b、没有

(二)在电视节目和节日盛会上,您更愿意选择哪种形式?

a、电视节目b、节日盛会

(三)您觉得是电视更吸引人,还是节日更吸引人。

a、电视 b、节日

为了检测到聚居区居民在选择以上三个问题上的区别,特对受访人群进行了年龄、性别、受教育的程度、职业四个方面的区分。在年龄上将受访者分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四段,性别分为男、女,受教育程度分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职业分为农业劳动者、党政及企业职工、个体、学生、外出务工者、其它。通过描述统计的交叉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从图1中图示的比例分布可以很直观的得到,在不同年龄段,电视对节日习俗的影响上,儿童的影响最大,他们更喜欢电视,对节日习俗的兴趣不是很浓烈。老年人更喜欢节日习俗,对电视的兴趣不是很浓烈。

(2)从受教育的程度来看,电视对节日习俗的影响上,小学阶段影响最大,其中电视节目的吸引力最强,而高中或中专阶段的影响就很小了。

(3)从图2中图示的比例分布可以得到,从不同的职业分布来看,电视对节日习俗的影响上,学生

农业劳动者的影响较大,而个体和外出务工者影响相对较小,而学生在电视和节日盛会上,学生更多的倾向于选择电视,而农业劳动者更多的倾向于选择节日和节日盛会。

(4)从图3中图示的比例分布可以得到,从性别的不同来看,电视对节日习俗的影响上,女性的影响较大,在电视和节日习俗上,女性会更多地的选择电视和电视节目。

四、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将归纳出如下几点结论:

1、湖北苗族聚居区通过国家推行村村通后,家家都已经安装了电视,电视已经成为了苗族聚居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电视已经成为了人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娱乐消遣重要来源。

2、通过对苗族传统节日习俗的调查发现,传统的苗族节日习俗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有一些节日习俗已濒临消失,现存的一些节日习俗已经具有了非常浓厚的汉族特色。

3、通过调查发现,电视对苗族传统习俗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交叉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以总结出,电视对儿童的影响最大,与传统的节日习俗比较起来,儿童更喜欢电视。从受教育的阶段来看,小学阶段影响最大。从职业分布来看,学生的影响最大。从性别来看,女性影响最大。因此,要继承和发扬苗族传统节日习俗,电视(特别是地方电视台)要多播放一些民族传统节日习俗,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栏目来吸引和传承民族文化。

4、电视在推广苗族节日习俗时,要多做一些适合于儿童、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女性的节日习俗节目,这将对苗族传统节日习俗的推广和继承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柯惠新,王锡苓,王宁.传播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版。

[2]丁国盛,李涛.spss统计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版。

儿童节的习俗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

一、民俗文化概述

民俗文化,是时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总称。其中包括: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积淀、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等。通常表现出来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文化风貌、文字符号、地方性语言、建筑风格等等。民俗文化就是一部历史,真实的反映着民族的嬗递更替。研究透了民俗文化就是读懂了整个民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史。也正是因为民俗文化具有的特殊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以及研究价值,才使得民俗文化在漫长的各民族同体生活中得以保留至今。

传承至今的民俗文化中歌舞占据了较大一部分,是经过长时间同化后保留较多的一种能够体现民族风尚,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一种文化传承。歌舞多为民族成员在日常生活、劳作等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独特的民族行为习惯,体现本民族某种民族精神或信仰的一种表达、交流、传递、传承的方式。

被保留传承最广的应属歌谣,歌谣本就是滋润民众心灵的存在,先人经过岁月的沉淀,将毕生经验总结成郎朗上口的歌谣,方便记忆传承。这些歌谣里记载着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对劳动生产的经验总结,更不乏表现其民族精神气质,体现其民族文化价值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教育意义的歌谣。歌谣按其内容划分可以分为苦歌、情歌、盘歌、风俗歌、节令歌、童谣等。其童谣往往是儿童游戏时自然流露的童言,也有成人教育儿童对事物简要认识的知识性歌谣,多以童趣、娱乐为主。

二、学前教育概述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

然而一旦被重视便往往会导致错误观念的形成,很多家长对学前教育理解不得当,越重视反而越使孩子偏离原本应有的学前教育轨道。很多家长错误的认为前教育是学得越多越好,甚至以牺牲孩子的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为代价,这与最初的教育目的明显南辕北辙,得不偿失。学前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幼教专家董旭花说,学前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现今以研究学前教育,培养优秀幼师的专业迅速占领了教育市场,可见科学的学前教育方式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的大力发展、扶持。

三、儿童民谣融入学前教育的必要性及原因

教育关乎着民族发展的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观念也在与时俱进,一成不变的陈旧的教育模式注定会被社会所淘汰,取而代之的必将是更新、更全面、更丰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学前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在纷繁复杂的学前教育中,各种形式的融合此起彼伏,而学者认为,最有意义和价值的融合是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的融合。基于幼儿对事物认知的限制,本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寻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够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的启发诱导教育,并寓教育于各项游戏活动之中,已成为学前教育的热门话题。

学前民俗文化教育课程也就应运而生,这种立足于儿童需要,将丰富的民族文化融入生活的教育模式备受推崇。通过儿歌、童谣、寓言故事等多种形式在儿童现有的认知基础上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其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增长见闻、懂得一些道理。当然对于融入学前教育的民族文化内容需要进行筛选,要选出利于儿童接受,符合儿童发展需求,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综合凡此种种,学者一致认为童谣是最适合融入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

由于各地方民族构成的差异,及长久以来的生活教育环境上的差异,各地方儿童民谣的内容也大不相同,出于对儿童接受能力的考虑,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儿童歌谣融入地方学前教育是最适合、也是最理想的。这些儿童民谣多是以教育为核心目的,将地方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将中华美德也囊括在内,是儿童启蒙、情感培养、代代传承的重要手段。

四、课程设计与研究

(一)理论基础

1、人类学基础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与人本身有着严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既是文化的传承又是文化的创新。而课程又是教育的核心,课程与教育的关系就像心脏和人的关系,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文化形态,课程遵循着文化的一般规律,具备文化的一般特质,是人类文化中的理念。

2、民俗学基础

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俗产生、发展及其规律,揭示和利用民俗的价值,引导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一门科学。以民俗学作为理论基础,将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与理解民俗文化,正确分辨、选取民俗文化,也正确对待、运用民俗文化。民俗文化虽然是一种文化现象,遵循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但它仍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规律。把握民俗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对我们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有着重要的启示:第一,有利于我们对课程资源的分辨、蹄选、整理、运用。第二,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

3、心理学基础

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这些依次发挥作用的环境包括儿童周围直接接触的环境、家庭与学前教育机构和社区构成的环境、更广泛意义的文化或社会环境。因此,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必须切入儿童生活,以儿童生活为依托进行课程资源选择,必须首先选择与儿童身边最基本的民俗文化事象,再遵循从家庭一学前教育机构一社区为中轴范围进行课程资源选择,然后逐渐延伸至更广泛的、更一般意义的文化知识经验,这是选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最基本的规则。

4、教育学基础

在地球上,中国是唯一没有被中断过历史的国家,中国拥有最古老的民族和最古老的文明系统。但在教育领域中,我国长期以汉文化为主,极少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出现少数民族人民的意愿得不到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与现代教育不相融等现实问题。多元文化教育顺应时展的需要,成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本民族、本国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

(二)课程目标

1、理论依据

对于课程目标的依据,历来有过激烈的争论,有强调社会生活需要的“社会本位论”,有强调儿童发展需要的“儿童中心论”,有强调学科知识的“学科中心论”等。由于儿童的兴趣爱好具有跳跃性,我们需要考虑其兴趣爱好,但是又不能一味的迎合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否则课程目标就成了放任自流、丧失教育功能、远离教育宗旨。因此,对儿童认知和学习的了解使得我们获得一些儿童学习的知识,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儿童提供了理论的指导,这既对我们制定和细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也为我们实施和评价课程目标提供了依据。

2、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需要在对儿童、社会、知识研究了解的基础上,应考虑如何发挥课程目标的功能以及如何进行具体目标的设计与选择,这就需要对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制定的基本要求进行规范。笔者认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须符合适宜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生活性与整体性相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差异性与多元性相统一、灵活性与操作性相统一等基本要求。

3、目标体系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是对课程的整体把握和统筹,是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实施与评价进行的前提和依据。建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有利于幼儿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了解、实施、评价、创生课程,也便更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

(三)课程内容

1、内容的选择

课程内容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和相应的课程目标,通过从学科知识、社会生活需要和儿童发展需要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诸要素的过程。课程选择是一项价值判断的工作,且历来争论颇多,主要涉及课程目标、课程资源等方面。本研究拟从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存在状态及范围、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选择原则与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2、内容的组织

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组织简称为课程组织。课程组织是课程实施的前奏,是对课程内容及其影响因素的综合性操作,直接关系到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课程实施。课程组织是将构成教育系统或学校课程的要素,加以安排、联系和排列的方式。因此,课程实施涉及课程组织者的课程组织取向,以及对课程诸要素的考虑、课程组织结构的架构、课程组织标准的选择等,是联结目标与实施的直接通道,其成败直接关乎教学质量的好坏。

(四)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课程的重要环节,是把课程设计付诸现实的过程,是从理论到实践、从文本到行动的转换过程,只有通过课程实施,才能产生实际效应,否则,设计得再完美的课程,一旦束之高阁,便不会产生任何的实际效果。同时,课程设计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总是蕴含着对旧有课程设计的变革,课程设计的实施就是把这种变革导向教育实践,使之产生现实效应的过程,也是缩短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过程。课程实施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课程采用、教学和创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