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范文第1篇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的六集大型纪录片《为了和平》就要播出了,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6集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范文2020”,欢迎阅读与借鉴!

《为了和平》观后感一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涌现了很多为了他人的安全而放弃自己的生命的英雄。罗盛教也是其中之一,他是1950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4月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某部侦察连文书。一天,连观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军飞机轰炸,他冒着浓烟烈火,抢救出一位朝鲜老大娘和一名儿童。1952年1月2日晨,4名朝鲜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附近的栎沼河上滑冰,其中一位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声呼救。

罗盛教路经那里,听到喊声,立即向出事地点飞奔。他边跑边脱掉棉衣棉裤,冒着-20℃的严寒,纵身跳入冰窟,潜入水中找寻。他两次把少年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围冰层破裂,又跌入水中。几经周折,他冻得全身发紫,浑身打颤,难以支撑,但仍以惊人的毅力再次潜入水中,用尽最后的力气,把少年顶出水面。

这时一名战士赶到,遂将那位少年抢救上岸。他却因力气耗尽,无力浮出水面,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志愿军为朝鲜人民付出了自己唯一的生命,这也证明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之深。名师点评:作者寓意深刻,表面上是写英雄罗盛教,而实际上是用罗盛教的事迹来歌颂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作者通过几件典型事例的描写,将一个英雄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为了和平》观后感二《决战朝鲜》是一本好书

我刚刚看了一本好书,题目叫《决战朝鲜》。我为什么看这本书呢?原来,在2010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罗援在接受中国网和网易的采访时提出,要隆重纪念抗美援朝战争。我本人一直对抗日战争的话题很有兴趣,有了这个新闻后,也开始关注抗美援朝战争了。

我注意到,军事科学院的罗援提出了一些“要隆重纪念抗美援朝”的理念:

其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而且应该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机会弘扬我们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这些老同志说得非常好,说我们不怕死亡,但是我们怕被遗忘。

其二,罗援说,俄罗斯有《军人地位法》,德国有《军人地位法》,美国有《军人福利待遇法》。我觉得不管是现役军人、预备役军人还是退役军人,以及其家庭成员,他们在社会上处于什么样的法律地位、他们应该享受什么样的待遇、应该得到什么样的福利,这些还没有一个非常规范的法律上的界定和保障。

因为军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们军人要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的召唤,要用我们的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由于这一种特殊的义务,那么就要享受一种特殊的待遇。

其三,罗援说,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健在的不多了,当我谈六十周年的时候,我们就设想这些老同志当时是十五岁参军,那么现在也七十五岁了。抗美援朝六十年,就看我们当时的志愿军、小战士,他去的时候如果是十五岁,现在也都是七十五岁,也都是老人了。

可能再往下的时间对他们也是非常珍贵的,我觉得应该抓紧时间给他们一种褒奖,对他们的历史给予一种肯定。特别是抗美援朝,我觉得这场战争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地领导的一次对外战争。而且这场战争打出了我们的国荣、打出了我们的军威,大长中国人志气。当时我们面对的是谁?我们面对的是比八国联军多出一倍的十六国联军,我们把十六国联军打败了。在这场战争中,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体现了我们中国人民的志气,形成了一种志愿军的精神。

我查询了一下新华社的报道:

今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纪念日。这场战争,是一场伟大的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于危急关头,我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党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以彭德怀同志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百万中华优秀儿女先后入朝作战,创造了震惊世界的英雄业绩。刚刚获得解放的中国人民,万众一心、节衣缩食、全力以赴支援前线。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终于同朝鲜人民一起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侵略者侵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图谋,保卫了新中国,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不仅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大大鼓舞了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在世界反侵略战争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以上都是官方的报道。我看了李峰先生的著作后,对抗美援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原来,我对抗美援朝是有误解的。1991年,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看过一本日本人写的图书。他们分析:“中国如果不出兵朝鲜,美国人不会打到中国去。中国出兵朝鲜,给本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而且,是在帮助苏联与美国争夺在亚洲的势力范围。”

李峰先生的著作,我完全改变了看法。李峰写的《决战朝鲜》一书以恢宏的气势、凝练的语言、饱满的激情、翔实的史料,全景式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历史。而且,作者李峰为了写《决战朝鲜》参考了大量图书,这种认真做学问的态度令人钦佩。

我非常喜欢这本图书,我固执地认为:“书如其人。”这个意思就是:书写得好,作者必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好人。我父亲是卢沟桥事变后参加八路军的,全国解放后他就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工作。我从小见过的作家多了去了。本书责编陈智富先生告诉我:“确实‘书如其人’。李峰是一个隐士,淡薄名利,为人低调。这次《决战朝鲜》(白金纪念版)将新增作者的自序和简介,便于读者对作者及创作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这就很好。

《为了和平》观后感三如果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向世界显示和证明了,这个政党同国民党领导下的军队和中国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军队的战力要强悍得多,其对国家的领导力与凝聚力也要强大得多,那么,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则向世界宣告了,新中国在世界上真正诞生了!西方强权靠武力已经无法扼制这个共产党国家在世界东方的兀然矗立。西方列强从朝鲜战争的失败中意识到,中国一百多年任人宰割的历史结束了,他们从此再也不能向中国颐指气使了,那个架起几门大炮在海上轰几下就能让中国政府吓得哆哆嗦嗦从而签下屈辱城下之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场战争的胜利,使新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站稳了脚跟!从此,西方列强再也不敢武力进犯中国。并不漫长的若干年后,越南战争使美国人又一次领教了中国的厉害,美军始终不敢越过北纬18度线一步,忌的就是一旦靠近中国会引来解放军直接参战,朝鲜战争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教训。美军出道以来,也就仅在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作战时或有中国背景的战争中败北,这使心高气傲的美国人心理上留下浓重的阴影,同时,本能似的对中国军情特别关注、特别敏感。也就是在这几次与世界最强军事大国较量中都取胜的战绩,使世界都对中国军队,特别是中国陆军刮目相看,其强悍战力得到公认。当年的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后来在访问东欧几个国家的时,得到了超乎规格的隆重接待,实在是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击败以美军为核心的联合国军的由衷肯定与褒扬,同时,这一战,也使西方再也不敢轻易武力干涉东欧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让这几个国家一扫阴霾、扬眉吐气!

志愿军都是英雄,他们的巨大牺牲与付出让新中国得到了应有的地位和尊重,使新中国在世界上站稳了脚跟!不管这种尊重是出于自愿还是被迫。向那些为祖国英勇战死在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英雄们致敬!

笔者虽然出生时就与那个年代有一段时间上的距离,但喜好军事与历史,在阅读与了解那段历史后,不禁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是以写下这段文字,记录一下对志愿军英雄的无上崇敬!

《为了和平》观后感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进,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熟悉的歌曲、优美的旋律,这是上个世纪50年代人激动人心的美好、重要的回忆。

中国一向提倡和平,不愿引发战争,但这种表现却被其他国家认为是软弱、无能的行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晚清与民国时期,中国签署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对于世界各国列强的侵略中国均选择了退让,但中国一味的忍让却没有换来各国列强侵略的魔爪,导致中国的国土一块块被分隔。幸运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渐渐的摆脱了“东亚病夫”、“支那”等污辱中国人的字号,尤其是60多年前的那一场抗美援朝战争。

知名作家李峰,参考了大量有关抗美援朝历史的图书,精心创作出了一部全景式再现朝鲜战争历史风云的经典作品《决战朝鲜》,全书共分为上、下两册,七个章节,共六百多个页次。全书以一种恢宏的气势和凝练的语言,加上翔实的史料与多维度的视角记述,全景式的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抗击美军的战争历史。

抗美援朝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朝鲜的一项群众性运动。朝鲜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在朝鲜内部爆发,美国立即出兵干涉其内政,中国人民解放志愿军携海、陆、空部队在1950年10月19日越过中朝边境援助朝鲜抗击美军,抗美援朝战争持续了两年九个月零八天,于1953年的7月27日朝鲜时间22时停战协定正式生效。

那究竟是一段什么样的抗战历史呢?中国是如何在一个装备极其落后、后勤资源保障薄弱的境况下抵抗一支现代化装备的美军,让美军不得不宣布停战的呢?那个时期,中国军人没有防弹背心,也没有接受过“斯巴达式”训练,更没有火力强大的HK53、M16A2卡宾枪作为火力支援,有时候甚至三天三夜都没有食物供给。但他们依旧凭借着自身顽强的信念与作战意志,加上满怀着对新中国几亿人民负责的精神力量,才使中国军人在世界上赢得了尊严与生存。

著名军事战略专家、国防大学教授戴旭就对抗美援朝一战对中国的影响,作出如下评价:

“抗美援朝战争是终结中国近代史的一战,不仅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也一扫近代史上中国屡败于西方列强的屈辱纪录。”

美国作家莫里斯·艾泽曼在《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书中提到“身穿打着补西的棉制军装的中国士兵在这件事情上胜过地球上任何国家的士兵;他们能够在夜色的掩护下极其秘密地渗透到敌人的阵地中去,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中国军队的装备虽然落后,但他们懂得利用自身的优势加上抓住敌人的弱点,还有不畏牺牲的精神,才能在战役中获得成功。在这一次战役中,有多名英雄壮烈牺牲,

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潜伏部队,他放弃自救,壮烈牺牲,时年26岁。

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率突击排对敌人阵地实施反击,在双腿被敌炮弹炸断的情况下,仍旧以坚强的意志来回爬行指挥,用机枪掩护战士并摧毁3个火力点,敌人反扑过来,他打退敌人两次冲击,毙伤敌人80余,拉响最后一枚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

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进攻部队受到机枪火力压制,他身体多处受伤,突然迎着敌枪口,挺起胸膛扑上去堵住了敌机枪口,用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不胜,毋宁死。”为抗美援朝英勇献身的中国军人还有千千万,他们的精神令敌军都为之肃然起敬,同时也令我们这些后辈感到骄傲不已。

这一段战争历史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它使那些一直觊觎中国国土的国家不再敢任意侵犯。

《为了和平》观后感五这几天在看抗美援朝记录片,被志愿军的精神和牺牲深深得感动着,他们确实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为了祖国的和平,很多人永远的留在了朝鲜,上甘岭战役中,那些在坑道中咬着床单死去的伤员,那些一声都不敢发出痛呼的伤员,黄继光,邱少云,一个个鲜活的在我的脑袋中来回浮现,几乎数次泪流满面,最近我经常跟父亲争论,争论人性中的自私,争论天下皆为利,两个人争来争去,现在我真为自己的浅薄和无知感到羞愧,但是其中我觉得欣慰的是,我说我爱我的祖国,爱这个社会,即便现在的社会有很多人,很多现象都不值得去爱,但是,我们的父辈用自己的鲜血为我们换来现在的生活,我有什么资格不去爱她,与守护她呢,我的祖国人们勤劳,勇敢,聪明,努力,我又有什么资格去嫌弃她们呢?

父亲老是说觉得活着真没有意思,又说他活的也够本了,家人不懂,抱怨父亲说这样的话至子女于何地,不懂现在的生活这样富裕,这样平稳,为何老是觉得活着没有意思,而我突然好像稍微有点懂了,父亲出生在1955年,他的三爷是烈士,他的爸爸从小就被日本人绑在吊绳上要他说出三爷的下落,父亲因为生在烈士的家庭倍感骄傲,从小接受的都是这种精神,他的父辈的牺牲是为了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平等的活着,所以在父亲的心目中,利益反而淡化,人性中的自私在这种大无畏的面前也不值得一提,所以我的争执,我说的人性中的自私和凉薄他不是不懂。他是更加向往那样的生活。

最可惜的是父亲这一辈子没有当兵,爷爷死的早,家里没有壮劳力,他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必须和奶奶顶起这个家,他的一生,平淡安宁,但他心中一股火,一股精神,这股精神不在乎他是不是军人,不在乎他能拿到多少钱,不在乎他现在吃什么东西,住什么房子,在家人轮番劝说和洗脑下,孤独的支撑,倔强的站着,这就是我的父亲,你说他傻么?不,那些为了抗战胜利的人们都是这样的,有这样的信仰支撑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这个多么宝贵,而我一度想要去改变他,再一次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羞愧。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范文第2篇

关键词:纪录片;平民化;人文价值

真实,作为纪录片的最后防线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无人能撼动。而关于纪录片中人文追求、纪实的手法,平民化视角等也已渐渐成为电视纪录片的主流观念。随即,大量真实感人和富有人文关怀的电视纪录片进入大众眼帘,这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所谓“平民化”,学术文献中的解释为:“平民化”是指有线电视新闻应更多地把视点集中在普通市民的社会生活上,新闻报道从内容选题、反映对象到表现形式上都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1]。我国电视纪录片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大众有着天然的联系,平民化题材赋予了我国电视纪录片新的色彩和独特的价值。

一、中国电视纪录片平民化视角的倾注

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影视艺术媒介形式出现,自然也离不开受众这一占有决定性意义的媒介要素。在电视传媒业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多样化的节目形态呈现在大众眼前,要想让大众在众多的节目中跳出来,定格在电视纪录片的赏析上,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赢得受众,就需要了解大众在社会这个网状化传播体系中的特性与喜好。

(一)大众传播中的“平民化”视角

受众不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积极的主体。电视纪录片要想在这趋于白热化的媒介竞争中求得生存的空间,就必须把关于受众的兴趣和要求的议程放在重要的位置。

1.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受众。随着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积极的受众很容易把这些新事物转换为经验的积累,去感知和吸收,受众早已适应这些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更好地满足受众对信息的强大需求,在这媒介融合趋势下,细分受众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也只有在细分化的受众中才能赢得市场。在我国,新闻媒介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更应充分考虑受众的多样性,以实现异样化的满足。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中,更应生产出适合于不同阶层的纪录片子,以实现合理化的定位。节目内容的定位、目标受众的定位、投放区域的定位,都是在纪录片创作之前的策划中要充分考虑的。

平民化视角在大众传播中的体现更多的是理解为受众中心论,传播内容只有与受众实际利益最大关联,才会有良好的传播效果。只有深入了解受众,以受众的兴趣和偏好来传播信息,栏目、频道才能生存。因为受众掌握着主动权,已日渐成为传播活动中主动的、有选择的媒介内容的主宰者[2]。正如中央电视台电视纪录片专栏《东方时空·生活空间》创作时的栏目定位:“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正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让观众与片中主人公一起品尝生活中的风和日丽以及寒风冷雨。这要表达的是一种相互尊重,平等以待的中国文化中的儒文化。

2.平民化角色在纪录片中的传播特性。当然,在这全球文化繁荣发展的体系中,我国电视纪录片在探索其发展的轨迹上,也开始与国际接轨,不断开放并创新。正如中国传媒大学任远教授所说,纪录片是发现的艺术,是采访的艺术,是编辑的艺术,而以一种艺术形式存在的纪录片,要让观众了解这门艺术,让观众从这纪录片的艺术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就要让这艺术符合观众的口味。纪录片能否得到受众的认可,不仅取决于纪录片创作题材本身,同样也取决于受众的心理认知,即其创作意图是否能引起受众的共鸣。作为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团队,在片子播出之前,我们是否想过播出的理由是什么,公众为什么要看这片子,片子是否有拉动公众的价值,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考虑是非常必要的。观众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收视率的高低。我们应该尽量提供给观众群能够满足其兴趣以及需求实现的可能性。在这“收视率为王”的时代,电视纪录片的生存与发展至始至终离不开受众这支强有力的支柱。因此,有学者质疑,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栏目凌晨一点播出,不知道是给谁看,这似乎有其质疑的合理性。

(二)纪录片的人文价值要求其平民化视角的提升

“人”是纪录片创作的主体,是纪录片的永恒之塔。用心去捕捉社会中人性本质,宣扬更多关于人性中豁达、坚韧的生活力量,展现更多底层人民的困窘与艰难,传递更多人世间的温情,这是具有现代意义的人本化的纪录片的共同特点。这种记录真实的本质特性以及人文价值的灌注,将使我国电视纪录片更具有放映魅力和观看价值。当然,对电视纪录片人文价值的深入探究,对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在理论上的规范与定格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约束与指导,都会产生相应的意义。

1.纪录片是追求社会责任感的一种影视艺术形式。阿兰·罗森萨尔(Alan Rosenthal)在他的《纪录片的良心》导言中说,“记录片应该被当作改变社会的一种工具,甚至是一种武器”[3]。从中足以说明责任和影响力应该是纪录片创作的重要品性。社会责任感所体现的是对人性的关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记得一位学者说过,纪录片既是生活的记录者,也是社会的守望者。带着这种社会赋予的责任,去捕捉社会中具有普遍价值的点滴事件,注入编导的灵感,进行理性的过滤与梳理,传递出作品深邃的人文精神和思想情感。例如,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中,编导试图通过对山林民族传统文化消失的思索和惋惜,来表现变迁中人民的宁静与豁达,以及坦然接受历史命运的态度,折射出人性最本质的品质。导演孙增田有这样的感慨“……肯以自己的生命作为成本投入纪录片创作的人,通常是充满道义感的人,他们往往比一般人更敏感,更富同情心,更悲天悯人,也更永于自我反省”。社会责任感是一种情感的体现,而情感作为记录的核心,是对生活中所迸发的情感因素地挖掘,与观众产生共鸣,这正是平民化视角的体现。

2.纪录片的社会认知价值投射出新的人文精神。回忆历史、阐述现实、预测未来,这每一个阐述选择的过程就是纪录片实现其社会认知价值的过程。纪录片要实现观众欲望的满足,在创作及编导过程中,就需要对大众的接受行为、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进行有效的推测和判断。记得陈汉元老师曾这样看纪录片的社会认知价值,其大意是,一部好的纪录片,应该让观众在看完后,本来不平衡的心态变得平衡,而一部更好的纪录片,应该能让观众平衡的心态变得不平衡。而这正是纪录片的社会认知价值和深层次的思想精髓。在这平衡与不平衡之间,隐藏着观众自己质疑的声音,这说明观众融入了片中的角色,而这正是平民化纪录片的宗旨体现。央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从世界史的角度,通过国际性的视野,用中国的视野来观察世界,与世界对话。让观众理解市场经济,了解现代化公司的运作及其由来,鲜明的学术色彩,深厚的经济学史基础,这样的呈现方式,让其忠实受众享受这样丰满的精神盛宴。精美的制作,有效地吸引了受众,达到其传播效果。笔者认为,只要纪录片能有效地满足其目标受众的需要,目标受众愉悦地享受这一过程,并对观看结果持以肯定积极的态度,那么该记录片就应该是成功的,就已经实现其所追求的社会认知价值。《公司的力量》虽然具有强烈的理性色彩,但也不乏情感化叙事手法的润饰,从细微处折射人性的东西。如其中有一句经典性的解说词: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这种具有哲理性的情感化处理,突显出了纪录片平民化视角的品性。

3.纪录片创作的审美取向趋向于平民化发展

1979年夏季美国“大学电影协会”出版的《电影术语汇编》中,这样定义纪录片:“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个有说服力的主题和观点,但它取材于实际生活,并且运用编辑和音响来增进其观念的发展[3]。”从这个定义中道出了纪录片非虚构的最后防线,也道出了其真实的本性。这也是纪录片区别于其他电视艺术片的关键所在,即它展示给观众的是原生态的材料,没有任何刻意雕琢的痕迹。一个重大的新奇的题材本来就是纪录片成功的前提。审美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审美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特定价值,而这一价值的产生还得满足其主体的需要,即是否带来欲望上的满足,是否实现了观众潜意识的需要。

时代在发生着永恒的变化,我国电视纪录片在创作的过程中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且呈现出新的价值取向,即向平民化的方向发展。纪录片愈来愈被更多的受众接受和认可,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其选题慢慢地接民的生活面貌,接民的审美需求。纪录片创作的目标定位更加明确,有专门针对普通百姓简单淳朴的生活现状写照,于是普通百姓、弱势群体走进纪录片的创作范围,实现“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给百姓带来这份亲切祥和的审美享受。

二、市场化道路——纪录片的生存空间

纵观我国当前电视纪录片节目的市场现状,不管是何种类型的纪录片都在竞相发展。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结构的提升,人文关怀的需求,这一平民化类型的纪录片逐渐进入纪录片的主流市场。在这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抓住观众的眼球,稳住收视率,是纪录片生存的不二法则。收视率的提升需要实质性的行动,实现了频道的专业化、节目内容的多样化、呈现形式的创新化,才能实现受众接受行为的满足化,也才能实现与观众情感的震荡与共鸣。充分利用国内外优秀资源,提升我国电视纪录片品牌形象,建立具有权威效应的品牌纪录片频道,整合优势资源,参与市场运作。实践证明,市场化道路是电视纪录片的生存之道,也是电视纪录片繁荣发展的必经之道。市场化作为纪录片栏目扎实生存根系、扩大发展空间的命脉,已被业界普遍认可[4]。实现市场化发展,走市场化道路,才能迎来我国电视纪录片繁荣发展的春天。

三、结 语

从当前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及其发展现状不难看出,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平民化色彩唯有与中国当代的时代印记相吻合,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产生接受行为,并引发观众的深层次思考。把平民化视角倾注于创作的整个过程中,以受众为本,让受众感受到真实力量的震撼,文化力量的启迪,理性力量的凝聚以及审美力量的感染。我国电视纪录片的辉煌发展还需要我们对纪录片受众群体的培育,纪录片创作团队的不断进取以及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大力呼应。

参考文献

[1] 王垚.重视有线电视新闻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8(5).

[2] 李明娟.媒介融合语境下的受众细分[J].新闻知识,2011(9).

[3] 任远.纪录片的理念与方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范文第3篇

[关键词]纪录片;美学特征;审美表现;审美价值;创作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一种影视艺术表现形式。一部好的纪录片只有具有真实的人物场景、独特的文化视角、深刻的思想内涵、富有感染力的审美价值,才能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并帮助人们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纪录片之父约翰·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纪录片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和真人真事,强调对生活原生态的尊重。同时,“对现实创作性的处理” 拒绝以虚构或扮演的方式进行创作,强调按照生活本来面目反映生活。纪录片要求在内容上真实化、在表现上客观化。虽然纪录片风格多样,既有史诗式的,也有散文式的,但不论哪种艺术风格,真实客观地记录并反映生活是纪录片的根本。

真实美是纪录片的生命所在。真实美不仅包括内容真实,还包括艺术真实。所谓艺术真实是指同生活真实在本质上的契合程度,它要求在创作中必须从真实生活中进行构想,要符合情理和生活规律,不可脱离客观实际,要确保原生态或原汁原味。纪录片的创作者们以日常生活为基础,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创作,在现实生活与艺术美之间挖掘出一种契合点,将创作者们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审美的感化功能。

作为电视艺术的代表,艺术美是纪录片追求的精髓。纪录片所要展现的真实并不仅仅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记录与复制,而是经过艺术加工、提炼与升华的艺术真实。通过精心设计和取舍,在画面中展示的真实生活中,传达意蕴深远的生活哲理与神韵,这才是成功的纪录片所要追求的表达方式。纪录片不同于新闻片,它更注重对生活的再现与表现,画面所传达出的情感与思想以及观众在观看后所感受到的心理的触动与洗礼,因此,纪录片的语言更加丰富化、多样化,总而言之,纪录片通过对物质世界和生活流程的精炼和酿造,创造出了艺术之美。

纪录片的艺术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好的表现形式将促进内容的表达,使观众更容易感受到纪录片的内容之美。拙劣的表达形式将损害内容的感染力,甚至会破坏内容的真实感。第二是主观和客观的高度融合。纪录片取材于现实生活,是真实的、非虚构的。同时,它又是创作者通过拍摄镜头、后期编辑等创造性工作得到的一件产品,带有创作者的强烈主观性,创作者在作品中阐述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主张。所有的纪录片都是主观和客观高度融合的产物,并不存在纯粹意义上的客观。第三是典型和普通的交融促进。纪录片往往通过一个很窄的视角或者一个很小的事件,来讲述和刻画一个宏大的主题。

精神美是纪录片的灵魂。好的纪录片还蕴藏着一种思想的、理念的、哲理的、抽象的东西。精神之美是对文明和理念的反思和颂扬。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始终紧紧围绕一个主题,从选题、拍摄、制作,每个环节都不能脱离这个主题,纪录片真实地展露生活原貌时,主题隐藏于生活,生活又揭示主题,在抽象的意义上使它的含义更加丰富,给观众留下深层次的思考空间。

纪录片《北纬30度》就是一部散发着真实美、艺术美和精神美的好作品。创作者以北纬30度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通过对自然风景和人文形态的如实讲述,从自然物象和人文形态中挖掘出不平凡的主题内涵,以小见大,不局限于一事一物,采用长距离、大空间、全方位方式,呈现出祖国各处的自然风光和人文之美,让观众在开拓眼界、满足好奇心的同时,感受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

二、纪录片的审美表现

随着数字化加工和影视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纪录片的传播更加快速便捷,所吸引的观众群体更加广泛。创作者和观众之间、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不仅促进了纪录片审美观念的变革,也改变了纪录片的审美表现。

当下,纪录片创作者不再过分追求主题的表达,反而更加关注纪录片的审美意识和影像的人文精神,更加注重观众和作品之间的情感互动。许多作品在选题、拍摄、制作过程中就充分考虑到观众的感观和诉求,采用更加适应观众的表现方式,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感人,更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另外,网络、论坛等新的快速传播途径,使得观众和创作者的沟通更加有效,交流更加直接。创作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观众的需求,调整作品的视角,丰富内容题材,使用多样化的影音感官技术,更时尚、更全面地去讲述事实、阐释观念。这增强了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直接而坦诚的沟通和交流,让画面不再刻板苍白,让故事不再枯燥无味,让主题不再深奥难懂。观众可以通过优美形象的影像、通俗易懂的故事,更加方便容易地接受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

内容与形式的有机融合扩展了艺术创作的空间,给纪录片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力。创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维方式、细心地体验和去观察客观世界,放弃无谓的责任感和对文化的思考,用平等的视角去叙事,像亲人和朋友一样关心拍摄对象,通过画面、镜头组接、节奏安排、解说词、同期声、音乐声响、字幕等一整套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内容,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时代感和艺术气息。

同时,纪录片越来越具有个性化的特色。一方面,虽然客观世界固定不变,但是不同的创作者对同一事物却有不同的理解,阐释事物的角度和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创作者通过对一般的、大众化的东西的挖掘和思索,使用自己独特的、带有鲜明个人色彩的方式记录并呈现出来,使纪录片中的人物多面性和事件复杂性得以灵活、多变的体现。另一方面,对于相同的审美客体,不同的审美主体将产生不同的影像感观和思想共鸣。这使得纪录片的创作者在保持自己个性的同时,更多考虑适合大众的表达方式。这种以满足观众个性需求为目的的创作特点,尤其在人文关怀类的纪录片中,这种表现更为突出。

贝拉·巴拉兹曾认为“纪录片的价值和意义自然首先决定于它所揭示的现实的性质”。纪录片的创作者不仅要具有深厚的文化沉淀、广博的学识见解、宽广的影视视角和独特的审美体验,在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主题外,还能够细致地观察生活。“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在细微之处发掘记录对象的闪光点和精神本质,在记录原生态的人物和事件同时,追求精神主题的深邃和广博,引导观众在满足感观体验的同时,产生精神和文化层面的共鸣和思索。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这种关注影像审美和人文精神、个性和共性融合交汇、在细微之处凸显广博的极佳范例。《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展现中国人在生活、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让人们体味到久违的感动。感动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记忆的味道。这种感动来自人类对自然馈赠的感激和珍视,也有都市人心灵深处的某些缺失,更有人类对自我劳作的认可和尊重。

三、纪录片审美价值的创作

纪录片作为电视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审美功能是不可忽略的特性,纪录片的审美就是要把创作者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加以美的提炼和升华,赋予观众,使观众在心理上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认同感。因此,主题的选择就构成了纪录片审美创作的首要元素。纪录片的主题必须具有美的共性与个性、社会理性与情感感性,才能与观众的审美相契合。另外,在选材上必须重视其美学维度的营造。从美学的角度讲,纪录片的选题要与观众的审美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的面纱会给审美主体带来意想不到的审美愉悦效果,例如纪录片《阿春赶海》《藏北人家》等,都在题材的选择和距离的把握上独具匠心。

叙事策略是纪录片审美创作的另一重要元素。纪录片多以讲故事为主,但纪录片不仅是对生活进行平铺直叙的记录与再现,而且是对生活进行审美化的选择与剪辑,那么如何更生动地讲述故事、更有戏剧性地组织故事,使得纪录片创作出来之后更富有艺术感染力、更具有艺术价值,叙事策略就是纪录片审美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的问题。

结构同样是纪录片审美创作的重要元素。在纪录片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按照怎样的线索来扩展时空的长度纬度、增加信息的容量、安排情节的曲折变化和展示人物的性格命运,使观众通过观看纪录片可以获得全方位的信息量和审美愉悦。纪录片的结构主要是遵循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如何通过有限的素材,打破时空的线性结构,使用各种纪录片创作语言,将故事表述出来,使时空获得延展,使观众获得审美愉悦。

意境是优秀纪录片审美创作所要追求的境界。意境会使纪录片的主题得到升华,使观众在具象的故事背后读出蕴涵的意蕴深远的思想与情感,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思想上获得启迪。可以说,意境是纪录片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也是纪录片审美创作的重要元素。纪录片创作的语言,如镜头、音响、音乐、细节等,都具有为营造意境表情达意的作用。

纪录片《的诱惑》通过四位艺术家在的艺术探索,展现出这片神奇土地上如同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在巍峨的雪山、绚丽的朝阳、洒满金色阳光的湖水,悠闲的牧人等引人入胜和令人陶醉的背后,讴歌了所具有的朝圣精神。全片以抒情写意的手法,强烈情感的抒发,优美的画面,漂亮的文字,抑扬顿挫的解说和充满民族风味的音乐,成为纪录片审美价值创作的典范。

四、结语与展望

纪录片作为“一种具有形象价值的具体现实,一种具有感染价值的美学现实,一种具有深刻内涵的感知现实”,其最终目的在满足人们感观体验的同时,引发人们对美的思考和精神共鸣。纪录片的创作者在通过手里的镜头记录生活、追求真实的同时,要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张扬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涵,实现纪录片娱乐功能、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统一,让观众从作品中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作品所散发的不尽艺术魅力和潜在精神本质。这不仅是彰显纪录片审美价值的有效手段,也是纪录片创作审美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周文.世界纪录片精品解读[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2] 林少雄.纪实影片的文化历程[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

[3] 林旭东.影视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4]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8.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范文第4篇

一、选材要契合时代精神,反映时代主题

审时而度势,度势而选题。作为电视纪录片的编导,如何把当前高扬主旋律、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以纪录片的形式渗透在作品中,需要在前期的选题上下工夫。“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策划确定成功的选题是创作纪录片的关键。同样面对纷繁喧闹的社会生活,同样是在记录客观世界,有的编导能够独具慧眼,能够以自己的新闻敏感,抓住人们的兴奋点,在平凡的人和事件中挖掘出独特的意境,做出了审美档次很高的电视纪录片,有的却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大做文章,或把一个很有意思的事件做成了一部平平淡淡的电视纪录片。究其原因就在于电视纪录片编导没有在选题上体现时展的主题,体现电视纪录片的特点,体现电视纪录片的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审美价值。所以在选题时要看能不能够提供给电视观众新鲜的信息,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社会普遍存在、群众关心关注,具有打动电视观众兴奋点的情节和细节。

和谐精神充满人间,丝丝爱意感人至深。笔者作为一名市级电视台的纪录片编导,上承城市、下接农村,常常接触大量生动鲜活的题材,为此在选材上常常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从社会的最基层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人和事,以此作为电视纪录片创作的选材切入点,通过编导拍摄这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人和生活状态,展现他们的经历和命运,记录他们的心态,以“小人物,大命运”的题材来揭示时代的精神。本人创作的作品《谎言背后的感恩之旅》曾获得了2005~2006年度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大奖,作品讲述的是驻马店市遂平县文城乡73岁农民李国新在平顶山鲁山县江河机械厂修鞋资助贫困学生上学的故事。这个题材本身很普通,然而发生在李国新老人身上,却极其具有特殊性。一是李国新是一位人生走向暮年的73岁老人,是平凡农民中的“小人物”,16年来依靠修鞋所得在外义务助学,瘦弱苍老的心胸装着令人高山仰止的大爱。二是李国新老人抱着一颗感恩的心资助学生。1975年8月发生在驻马店的那场震惊中外的“75・8”洪水浩劫使李国新家13口人只活下来4人,是外地人的捐助使他绝境逢生,当年老人领到的7双布鞋里留有捐助者姓名的字条就此改变了老人的命运。老人于1990年开始了寻找当年捐鞋恩人的漫漫之路,从寻找恩人无果到在当地报恩助学,老人已在恩人所在地生活了16年。受人滴水之恩,甘当涌泉相报,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老人身上折射出时代的迷人光芒。三是老人的报恩取得了成绩,先后有17名学生得到了他的资助走上了成才成人之路。基于此,笔者确定选题以“感恩”的主题放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让李国新老人这一小人物的大爱胸襟折射出时代的精神,最终创作完成并获得了中国广播电视界的最高奖项。

诸如这些小人物大命运的题材的取舍契合了时代精神,体现了当今社会和谐发展的主旋律,辉映着时展的主题,一个个荡气回肠的真情佳话不仅彰显着理性的人文关怀,而且让人们观之感动、闻之动容。

二、选材要注重平民化视角,彰显人文关怀

国以民为主,民以生为先。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主体在民间,故事发生在普通人群的百姓身上。近年来,电视纪录片在题材的取舍上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创作者以强烈的“平民视角”和“人本”思想,在普通人群中选题,讲述发生在这些普通百姓身上那一个个苦辣酸甜、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百姓的欲望、情感、意志和要求,让广大电视受众在心灵深处体会到人文关怀,体现出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人间的真善与美丑。

国内著名的电视纪录片导演早在多年前就把创作的视角对准了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群,真实记录他们的生活生存状态。陈晓卿老师最早创作的纪录片《孤岛纪事》完全用摄像机替代观众的眼睛,在茫茫水患中去观察、寻找并记录人们抗灾自救的不屈精神;纪录片《远在北京的家》则把选题对准生活在北京的5位再平凡不过的小保姆,对她们的人生命运进行了创作,向观众展示了广阔丰富的社会场景。亦可这样说,以平民化视角选题,体现人文关怀,是电视纪录片创作永恒的主题,是纪录片创作中最重要的元素。

三、要注重选取能够记录心灵的题材

当前,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已从记录生活本身发展成为记录生活中的人们的心灵。记录心灵就是电视纪录片不仅要记录生活本身,还原生活,展示人们的生存状态,而且要深入到故事人物的情感世界,提示人的灵魂。个性的自然和人群是纪录片选题的两大主题,而记述人的心灵和自然的完美统一则是纪录片的最高境界,更能给电视受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电视纪录片《最后的山神》虽然是围绕老萨满(孟金福)与山神的关系展开情节,然而它并不是简单地记录老萨满的生存状态。它不仅记录了老萨满的心灵,表现了一个游牧民族个体的内心世界,而且记录了大自然的神奇之美,在40分钟的镜头画面中,充溢着一种旷远淡泊、古朴神秘的原始意境美,这些天人合一的景致情调,自然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选材是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最关键的第一步,创作电视纪录片是一个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编导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站在时代的前沿,不断完善更新新闻观念,以创造性的思维去发现确定有价值的纪录片题材,从而创作更多的作品去繁荣电视荧屏,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范文第5篇

中国纪录片正随着纪录片人的不断探索,与世界纪录片发生碰撞与融合,在经历了上世纪80~90年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2000年创风格阶段之后,进入了与世界接轨的闯市场阶段。

随着纪录片创作的繁荣,纪录片的选题和表现内容已成为困扰纪录片人的一个重要课题。自然纪录片时空跨度较长,摄制一部此类题材的节目,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其对设备技术指数的专业化程度的要求,和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远非一般纪录片人所能承受。我们从前熟知的纪录片也仅限于《人与自然》、《动物世界》之类的引进节目。直到2007年,中国首部自然纪录片《森林之歌》才填补了中国生态记录领域里的空白。

中国人文纪录片除央视和几家大台的专门创作室外,由于社会环境和个人思维等因素,很容易陷入模式化、表象化,而缺乏对主题的深度挖掘,流于仅仅对过去的文化符号作自我揣测和表面化解读。

社会纪录片由于反映社会真相,以其真实的记录、真正的贴近,越来越引起大众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人,也日益关注社会题材的创作。

如何让社会纪录片拥有更广泛的观众和更持久的生命力,把镜头对准人,尤其是普通人,已是不少纪录片制作人的共识。人作为社会的主体,社会的一切变革皆始于人,又回归于人。就一般人的心态来说,人们总是关心身份地位和处境与自己相近的人。纪录片的主要观众是普通人群,因此,社会纪录片应围绕人做文章,尤其是普通人,讲普通人的故事,才能更好地引起人们的共鸣。同时,社会发展的时代变革轨迹下生存的状况和生命的姿态也更具有全景的意义,更能映射民族的命运和社会的变迁。

早在多年前,《最后的山神》通过大兴安岭鄂伦春人孟金福夫妇在山林里的生活,让我们走进了一个游牧民族的内心世界。孟金福的淳朴、善良和忠诚,以及对自然万物的敬畏膜拜,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民族曾经的真实。尽管时光流转,世事变迁,但一个民族曾经的足迹却深印在每个观众的心底。

随之而来的《幼儿园》,湖北电视台著名纪录片人张以庆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冷静地记录了幼儿园里一群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痛楚与无奈。这群普通孩子留给我们的不是普通的一所幼儿园的镜像,而是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留下的一生都无法抹去的印记。“在这个没有童年的时代,三岁的孩子已经长大了”。童年,作为人一生中最纯净美好,而又贯穿整个生命过程的一段时光,在人们的脚步日益匆忙的时代,在我们的心绪越来越浮躁的商业社会,不露痕迹,却又深深地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孩子们只有孩子们的纯净,而他们身上的污点,都来自我们成人的玷污。这究竟是当代教育的成就,还是悲哀?恐怕是张以庆在《幼儿园》中留给每位观众的思考。

荣获2005年度中国纪录片大奖和法国国际电影节金奖的纪录片《井底村三姐妹》,讲述的是位于河南、山西交界的大山深处井底村,年事已高的三个农村姐妹不断同艰苦的生存环境,同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进行抗争,并随农村社会变革不断改变和适应的三位农村女性的故事。片子没有用低沉的调子展现山村的原始落后和生存的艰辛,而是着眼于中华民族在薪火相传过程中的坚韧、宽厚、平和。井底村女性的劳作、婚嫁、祭祀、民俗,井底村安详静谧优美如画的自然风光,山村古韵悠长的风土人情,乡亲们怡然自乐,纯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为我们留下了一幅中国农耕文明弥足珍贵而又完整的历史画卷。同时,也为现代文明对这种传统生存方式的侵袭与破坏,留下了不可言喻的惋惜。

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思想是纪录片的灵魂。纪录片不仅要有感人的故事,还要有动人的情节和细节。仅仅靠故事吸引人是远远不够的,纪录片在客观记录的背后一定凝聚着制作人的主观判断和选择,渗透着制作人的主观思维和审美取向。最感人处是精神,感人细节的选择和取舍,正是源自制作者的眼光和思想。2009年6月,商丘电视台摄制的社会纪录片《从流浪汉到篆刻家》获第三届“记录・中国”优秀纪录片银奖。节目的主人公郝大石生于山东莒县一个偏僻的山村,父亲体弱多病,母亲和自己一样先天残疾。就在这样的一种处境下,身高只有118厘米的郝大石,为改变命运,三下广州。一次次求职无门,一次次流落街头。在巧遇篆刻大师荆鸿之后,潜心学习篆刻,终有所成。在短短几年时间,成为广东乃至全国小有名气的篆刻家。大石身处生活的最底层,在不幸的命运面前,不自甘堕落、不自暴自弃,在生活面临绝境时仍坚守心底的那份自尊与善良。他顽强地生活,执著地工作,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竭力孝敬父母,尽心回报社会。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的生命所闪耀的人性的光辉。这正是我们这个消费社会缺失和需要的朴素的民族传统,也是让每颗被欲望捆绑和折磨的灵魂能够重新安静和平和下来的心灵补药。

作为一个纪录片人,就是要更多地记录草根阶层的命运和生命姿态,以及他们带给我们的温暖和感动。

以平民的视角,以更广阔的视野,记录更多普通人在社会轨迹上的命运,关注他们的生死歌哭,以情说理,以事感人,制作出更多有灵魂有生命力的纪录片,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我们纪录片人的职责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