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李白行路难

李白行路难

李白行路难范文第1篇

李白《行路难》其一主题是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

表现手法: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放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

(来源:文章屋网 )

李白行路难范文第2篇

二十三岁的李白,乘舟由昌隆经雄奇绝妙的三峡出川,走的是水路。

三十岁的李白由南阳隐居至玉真公主别院所在处终南山,走的是山路。

三十三岁的李白沿黄河东下,带着不得志的怏怏之情,先后慢游江夏、洛阳、太原,走的仍然是水路。

三十七岁的李白,举家东迁,走的,是艰险的蜀道。

隐没于杂蒿蔓草之间的蜀道,便是绊住诗人脚步的无尽路途么?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人在世间艰难地摸行。世人纷繁的路交织错落,处处都是歧路,处处都有高墙。而在所谓的路上的诗人,怀着满腔的报负,要在这没路的路上闯出一条真正的路来,而为他在黑夜里照亮前程的便是他的诗。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照王白骨萦烂草,谁人要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洒,何须身后千载名。”

一句句行路难,一杯杯消愁酒,一行行体忘诗,一场场滕达梦。路,何时有个尽头?

“长相思,在长安。络伟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不惑之年,天子降诏:宣,李白入宫,供奉翰林。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糜糜的宫廷之乐中,华丽的步辇后走出雍容华贵的唐皇,他望见跪在一旁的李白,赶忙惊呼道:“这是诗仙人啊!快,快撤去步辇!”

唐皇的后苑,牡丹盛开的季节。唐皇和李白一同走在园子里赏花。不远处的亭内坐着人比花娇的杨贵妃。唐皇看着娇艳的牡丹,对李白说:“爱卿,这花怎么样?”李白答:“花是好花,”唐皇又问:“那么,爱卿你说,这天下还有比这花更美丽的东西吗?”李白答:“若有,便是天下。”

唐皇说:“哦?我还以为你要说我的爱妃呢!”“陛下,三镇节度使安禄山……”

李白行路难范文第3篇

关键词:李白;诗;酒;感情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004-01

一、引言

“李白斗酒诗百篇”,李白的诗和酒是分不开的。“酒”这一意象在李白诗中的蕴含的情感类型颇多,本文以《金陵酒肆留别》《月下独酌》《行路难》《将进酒》四首诗为例,尝试分析李白诗中“酒”所含有的个体生活之情与家国事业之情。

二、个体生活之情

(一)超越江水的朋友之情

《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在暮春时节,李白要离开金陵了,一大堆朋友来送他,或许李白会有些许的不舍,但因离别而带来的伤感必然是浅淡的。更多的是浓浓的感动,是朋友们的浓情厚意。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柳絮是没有味道的,但是酒是香的,酒香四溢时,谁又敢断定“柳花”不香呢?此景为美景,此酒为甜酒。“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送别的话题是永远也写不倦的,深情话别,依依不舍,唯有尽情饮酒。“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这是抒情,满满的情谊溢满了长江,既有友人们对李白的不舍,更有李白对友人的谢意。

“多情自古伤留别”,一般来说,送别诗难免带些有因不舍而产生的伤情,可是在这首诗中,只感受到了不舍、感动、幸福,并没有感受到消极的情绪。这首诗中的酒杯杯甜美!

拥有此种超越江水的朋友之情,实为大幸!

(二)需要借月亮和影子来驱逐的孤独之情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首句就奠定了孤苦寂寞的感情基调。“花间一壶酒”,花是美好的,情是上扬的,假使下句描写的是二人或是多人一起“互酌”、“对饮”、“相亲”,无疑是一种乐景;事实则不然,“独酌无相亲”!“独”字让花间美酒变成了月下苦酒。经过“花间”与“独酌”的陪衬,“酒”便成了寂寞的载体。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多么坚强的臆想!此时的李白已经醉了。无奈是境况,同种境况下,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情感。同在月光之下,李煜“无言独上西楼”,苏轼则“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而李白,则边喝酒变疯疯癫癫地和月亮、影子做朋友。同样是寂寞的人,李煜无语,也不能语;苏轼则是想着千里之外的坟堆。如果李白会羡慕苏轼至少还有个坟堆可想,那他可能也会嘲笑李煜不能像自己那样找月亮来玩。因此,在我看来,三人相比,李白的寂寞程度居中。我相信李白找月亮玩必定是醉了之后的事,所以李白比李煜多了酒,就多了俩暂时的玩伴。这算是借酒消愁的变体吧。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永结”,实在是再好不过了;“邈云汉”,看来“永结”只是醉话罢了。

需要借月亮和影子来驱逐的孤独之情,实在不幸!

三、家国事业之情

(一)迷茫而坚定的希望之情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初次接触此诗,不加细读,以为最后两句诗和前面的诗句不协调,不合理;细细品读之,方觉实在是浑然一体,合情合理。

面对理想,面对未来。初始阶段,“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迷茫是难免的。第二个阶段,“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为了理想奋斗的路上,困难重重是必然的。第三个阶段,“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历尽各种困苦,仍然不放弃,总想着终有一天自己是可以实现理想的。第四阶段,“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尽管不会放弃,但是仍然忍不住慨叹奋斗之难!第五阶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无论有多难,一定会成功的!概括一下就是:茫然――难――不愿放弃――真难啊――但终究会成功的。这就是我们很常见的一种心理活动。哪个年轻人不迷茫?对未来感到迷茫,而现实是残酷的――无路可走啊(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生活中总是有各种难,尤其是那些影响到未来的问题,必须去克服它,可克服起来又是那么得难,甚至在短时间内根本就拿它没一点办法。可是呢,没有谁会主动放弃自己的未来,所以还是忍不住去幻想未来。无奈现实是冷酷的,面对着当前是不能解决的各种难题,除了无奈,就是发愁了。但是“我终究会成功的啊”,这是一种年轻人特有心理。无论是多么的没有希望,这种心理保证了年轻人或许会抱怨、或许会伤心、或许会生气、或许倍感失落,但是,不会绝望。再怎么没有希望,都不会绝望。看似奇怪的心理,却就这么真实地存在着。无论遭受多么大的毁灭性打击,年轻人总有一种幻想,也可以说是一种侥幸心理,总觉得自己怎么会真正的失败呢?只不过是成功还未来临罢了。

拥有迷茫而坚定的希望之情,便是年轻!

(二)不再希望的无望之情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肆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儒家研究如何做人,道家热衷如何成仙。如果说《行路难》人气十足,那这篇《将进酒》就带有浓浓的仙气了。年轻人恐怕是不愿意成仙的,而更热衷于做一个成功的人;当年轻不再,《将进酒》里带有的那种侥幸心理消失之后,部分人会成仙,无奈地成仙。

《将进酒》里的李白便是酒中之仙,对年轻时的梦想不能实现的这一现实,李白已经承认了,已经打心底承认了。故而少了那份执着,更多的是一种洒脱:对梦想的洒脱、对梦想的不能实现的洒脱、对因梦想的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悲愤的洒脱。洒脱与悲愤不矛盾。也正是由于对悲愤的洒脱,这首诗的悲愤之情的流露就显得特别自然,没有主观上的对悲愤的压抑,也没有刻意的夸张,就是那么自然。

年轻人总是无法做到如此洒脱的,总是牵绊多多,最大的牵绊莫过于自己的梦想。所以,此种洒脱是有代价的――梦想已逝、年轻不再。这样满含无奈悲愤的洒脱与纠结发愁的牵绊相比,看似洒脱,实则是更深层的无望!

不再拥有希望,可叹可悲!

李白行路难范文第4篇

摘 要: 李白的诗歌高度统一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和诗人的浪漫主义精神。他生活的“盛唐时期”空前强盛繁荣,同时危机四伏,各种矛盾纠结。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加之李白自身的思想性格和生活精力,才造就了他诗风中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风格。基于此,本文从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写作手法、形成原因及李白诗歌伟大艺术成就等方面,对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艺术特色进行探究。

关键词: 艺术特色 李白 浪漫主义诗风

作为盛唐诗歌的杰出代表,李白是中国文学浪漫主义诗歌创作队伍中的一面猎猎旗帜。他通^创造性地吸收前人的艺术成果,腾挪变幻、纵横驰骋。前所未有地统一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和浪漫主义精神,进一步发展和全面表现了反抗精神和英雄性格。在他诗歌的各种题材中渗透了浪漫主义精神,有着奋发向上、激越昂扬的基调。他以无可比拟的手笔和非凡的艺术创造,对诗歌的表现视野进行了丰富,并使中国诗歌的艺术境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中国艺术宝库中永载史册,像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一样,照耀千古。

一、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作为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李白在盛唐诗人中可谓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作品更是呈现了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歌偏重于抒写内心的感受,豪放率真,拥有充沛的感情。在他的诗歌中,任何一种题材,主观抒彩都非常浓郁,由此使他的诗歌气势磅礴、山呼海啸。可谓一泻千里,表达了一种喷薄而出的情怀。李白的诗歌善于运用奇瑰而丰富的想象力,雄奇奔放,营造了一个又一个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展现了诗人博大的精神世界,寄托了诗人浪漫的情感意蕴。李白诗歌既清新飘逸又奔放豪迈,音律和谐多变,既语言轻快又想象丰富,具有多种多样的风格。李白浪漫主义特色的鲜明概括为“气象雄浑,豪放飘逸”。在李白的诗中,全面表现了其英雄性格、反抗精神和理想主义,并达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程度,是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李白诗歌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他完美地结合了作品的意境、气象与艺术家自身的人格精神,使之浑然一体,成为浪漫主义艺术表现的最高典范。

二、浪漫主义诗风的写作手法

李白的诗作感染力强烈,浪漫主义精神浓郁,同时还对一切浪漫主义手法进行了创造性运用。二者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高度统一,其浪漫主义诗风主要从以下方面呈现:

1.主观色彩强烈、形象鲜明有个性。

李白一生具有狂放不羁的强烈个性和复杂而丰富的生活经历,其浓郁的自我表现手法是在他的各种生活感受中日积月累形成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表现了他入京求官时的豪情万丈、踌躇满志。“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则表现他政治上失意、落寞不得志的失落。“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是他内心悲伤情绪自然而然的流露。就艺术效果而言,这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使诗歌具有一种先声夺人的力量,气势磅礴,具有排山倒海之势。李白在写景和叙事的诗篇中,具有强烈的主观感彩,使诗人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以《蜀道难》为例,全诗用渺茫无凭的神话传说,从蚕丛鱼凫说到五丁开山,凭空起势,拥有着神奇莫测之笔,首先运用了各种夸张的点缀,如黄鹤、猿猱、悲鸟、子规等,最后才对正题进行叙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在诗的开头、中间、结尾处三次体现,回旋往复,艺术效果非常强烈。李白激昂的感彩和豪放的性格孕育在整首诗中,使人读后精神振奋,展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2.想象力丰富,极度夸张和比喻。

李白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常常运用大胆的夸张手法,使感情一泻千里、喷薄而出。如《秋浦歌》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其无形的忧愁用有形的白发呈现。

《望庐山瀑布》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对瀑从高处腾空而下的恢宏壮观景象,既通过夸张的比喻的运用,进行了由衷的赞美,又对诗人气概和胸襟的无比开阔进行了很好的展现。除了惊人的比喻和极度的夸张外,李白的诗歌还让人回味无穷,留下充分的想象。如《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一个“高”字蕴含在整个诗作中,让作者充分想象到底有多高。正是因为艺术手法独特,才使李白的诗歌特色瞬息万变,表现了极其充沛的情感。以《行路难》为例,诗人内心矛盾纠结的思想,用高昂的气势、跳跃式的思维和跌宕起伏的感情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诗人对仕途的悲愤和艰难之情,用一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进行了体现。同时,对前途感到渺茫无措:“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结尾一句神来之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笔锋一转,表达了诗人乐观自信、豪情万丈的情怀。在《行路难》整个这首诗中,各种情感交集,茫然、悲愤、自信,表现了诗人感情的瞬息万变。其个性的自强不息、豪放不羁及内心深处现实和理想之间的深刻矛盾,都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运用灵活洒脱的表现手法,体现了内心矛盾复杂的思想感情,并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度统一。

3.语言清新质朴、不拘于规律。

李白对自己的诗歌用一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进行了形象的概括形容。如《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描绘了一个依依惜别的场景,运用普通的场景做比喻,对李白和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进行了表现。其自然而真挚的语意,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亲切之然、直抒胸臆。

三、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原因

盛唐时代经济的繁荣、政治的安定,孕育了众多杰出优秀的诗人,这一时代特点结合李白自身豪放、张扬的思想性格和独特的生活经历,使他的诗篇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浪漫主义诗风。

李白行路难范文第5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积累李白有有关事迹和相关诗句。

2.能力目标:品味语言,领悟意境,培养学生朗读、赏析诗歌的能力,运用材料进行写作的能力,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目标:感悟诗人自强不息、乐观自信的精神品质,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

教学重点

根据作者的生活经历,理解李白苦闷迷惘愤慨与充满信心、执著追求交织起来的复杂心态,感受到本诗抑郁和奋发、失望和希望急剧交替变换的感情基调。

教学难点

立足课本,拓宽视野,积累李折,指导学生运用积累的李白的相关材料进行写作。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说李白

(1)猜人物,作简介。

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在生于唐代,祖籍甘肃,于701年生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国境内) ,约五岁时,其家迁居四川江油。他是一位剑客,他是一位酒仙,他更是一位诗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同学们,你们知道我说的谁吗?

(2)知李白,谈背景。

关于李白,你们知道他的哪些诗句或他的相关的故事呢?

背景介绍:

开元十二年(724)秋,24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家乡,开始了他的漫游的生活。他曾于(730)年来到长安,广为交游,希望得到王公大人的荐引,实现自己怀才报国的志向,却未能如愿以偿,只得怏怏离去。沿黄河东下,先后漫游了江夏、洛阳、太原等地。后又漫游河南、淮南及湘、鄂一带,北登泰山,南至杭州、会稽等地,所到之处,形诸吟咏,诗名远播,震动朝野,最后连天子也被惊动了。天宝元年(742年)秋,唐玄宗下诏征李白入京,命李白供奉翰林。已是四十一岁的李白颇为踌躇满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本以为可心作一番事业来报答玄宗的知遇之恩,狂放不羁的李白曾让高力士为其脱靴,杨贵妃为其磨墨,但也遭到宫廷权贵们的忌恨。“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唐王朝也只把他当作了一个粉饰天下太平的花瓶。天宝三年,李白“赐金还乡”,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行路难(其一)》。

二.读李白

1.一“读”,知李白的情。

(1)flash范读。

(2)生一代表读。

(3)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初步读出情感,读完后思考:

我从 句中,感受到李白

的心情。

(4)小结。心情:

感激――(苦闷抑郁)茫然――增加信心――感到前路艰难苦闷――充满信心和希望。

(5)再读。

2.二“读”,识李白的人。

(1)个人展示读。读出情感的变化。点评。

(2)问题:

读了这首诗,我从中读出李白是一个 的人。

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李白,而是一个铁骨铿铿的李白,一个豪气干云的李白,一个英风傲岸的李白,一个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李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地微笑的李白,我们为李白的诗折服,更为这些诗歌中所展现的李白的魅力所折服。

(3)从李白身上,你学到了一些什么呢?

3.三“读”,赏李白的“风”。

李白在前路茫茫之际,却奏出了充满自信希望的最强音,不愧为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风格,此诗也不例外。那么在这首诗歌里,这种浪漫主义的风格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1)诗歌用了夸张的描写,比如像“金樽”“玉盘”极力地写出了器皿的贵重。

(2)诗歌用了象征的手法,充满了丰富的想象。

(3)诗人运用了典故。

(4)大家说得真好。在这首诗歌里诗人运用了像“黄河”“太行山”“沧海”这些壮美的意象,通过丰富的想象,象征出人生道路的艰难也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用了极夸张的笔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场珍贵的胜宴却笔锋一转道出自己“不能食”更突显其内心苦闷的程度,又巧用典故来表明自己的信念又丰富了诗歌的内容。短短的几句诗却似乎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以及穿越千年依然在向我们自信微笑的诗人形象,加上诗歌跳动的韵律和节奏,全诗情感一波三折,跌荡起伏,无不体现出古典诗歌所具备的意境美、形象美、韵律美及情感美。

(5)再读,读出这些美感。

4.续话李白。

离开长安的李白,又有怎样的经历呢,你们想不想知道,简介:

李白离长安后,至洛阳与杜甫相识,后又与杜甫、高适一起畅游梁、宋一带,过着饮酒论文、追鹰逐兔的放逸生活。随着天宝年间政治形势每况愈下,李白对国事的倾危深感忧虑和不安。他对李林甫、杨国忠等人的擅权和诛杀异己公开表示抗议,对险恶的政局发出悲怆的呐喊。他四处浪游,飘泊四方。一路上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

天宝十四(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地东南,后隐居于庐山。当时玄宗之子永王率师由江陵东下,以复兴大业的名义恭请李白参与其戎幕,李白遂满怀热忱毅然从戎。不料肃宗李亨和永王之间又祸起萧墙,李军败被杀。李白也因此获罪锒铛下狱,不久被长流夜郎。李白溯江西上,至巫山时遇赦放还。这时他已年近六十,但仍壮心未已,(761),又一次踏上征途,准备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军队,途中因病折回。(762),李白病死于当涂族叔李阳冰家,结束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李白,你“酒入豪肠 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 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

但历史的星空中的李白,永远放射着魅力四射的光芒,永远激励着我们。

你看,我们的作文中就有不少写李白的:

三.写李白

示例(1)

逐鹿青崖间,飘然欲仙,邀月对影在花间。我看见你雪白的衣袂被风拂动,翩跹如绝美的舞步,一杯酒饮尽,对月长叹。李青莲,此时此刻,你不哀吗?你不悲吗?人们只期望你做好皇帝身边的一位墨客,用你如仙的文字粉饰这个盛唐。而你呢?却毅然离开了这腐朽的朝廷。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你放下的,是一腔热忱吗?

(中考满分作文《珍爱心灵的选择》)

示例(2)

相关期刊更多

李白学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李白研究会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教育厅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