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诗咏柳的意思

古诗咏柳的意思

古诗咏柳的意思

古诗咏柳的意思范文第1篇

1.老师进行课程的导入,让学感受诗中的美。

开课的时候,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所见的或者是想象中的春天,之后再拿出几张有关春天的图案,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上的体验。接着再将课题引申出来,师生共同去了解本诗的作者、内容。

2.声情并茂朗诵全诗,让学生走进诗中、走进课堂。

然后提出要求:1、熟读该诗,概括本诗的大致意思;2、对诗中不了解的字、词、句做上符号,之后讨论;3、怎么理解诗中“裁”;4、熟读完之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难点等。学生再通过自学之后,说出自己的对《咏柳》的理解,从而体会诗人笔下的柳树,感受诗人对春天的赞美。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领悟力、感受力、观察力、思考力。

3.准确无误的认读诗中的生字词,例如“绦”、“裁”等。

有感情的熟读并背诵本诗。理解和品位本诗的意境,想象其中美丽的景色,再让学生结合真实的大自然在作业本上描绘一幅属于自己想象中春天的柳树。

4.有疑问才会有动力。

让学生找出诗中的疑问,随着学生的质疑进行整理。《咏柳》中的重点主要指针对“诗人为什么会将二月的春风似作剪刀呢?那么这把剪刀又裁剪出了什么样的美景呢?”根据这点引导学生分析《咏柳》。

二、展开意境想象,体会诗人的观察能力

在教学古诗的时候,首先给学生看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书上面的插图,然后启发学生回忆在户外看见的柳树样子,并且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对所想到的柳树形象的感受。之后,老师在慢慢的将学生带入书中,引导学生结合书中诗人所写的《咏柳》进行思考:诗人是如何在诗中描述自己当时所见的情景,他在诗中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呢?学生们经过几遍之后的朗读,对其中的意境也有所体会,当然在自己的脑海中也形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然后老师进行讲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从这一句诗看得出诗人是在远处看到柳树之后因为感叹而发出的。这是让学生抬起头望着窗外的柳树,闭上自己的眼睛进行想象:窗外屹立的那一棵棵婀娜多姿的垂柳是多么的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那细长的枝条就像是少女的头发随着清风舞动起来。然后再重点品位诗句中的“碧玉”、“绿”、“一树高”、“思绦”等这些词语,体会出诗人心目中的柳树的形态和颜色的美,使柳树充满活力生机,变得灵动起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句的前半句体现出诗人在面对画面中“细叶”的时候心中油然而生的一句赞叹,而后半句形象的比喻,将无形之中的“春风”刻画的栩栩如生。把“二月春风”拟成“剪刀”,使学生将柳树的美与春天的紧密相连,从中领悟出:诗句看似写柳树,其实隐藏在赞美春天。对与这篇古诗的讲解,最好是先当学生走进柳树、了解柳树,并且仔细的观察柳树、柳叶,记住它们的样子,然后再学习这首诗,通过现实与诗中的画面进行对比,学生更能体会作者在用“春风”和“剪刀”的妙处。最后,再让学生熟读并背诵这首《咏柳》,在熟读的过程中联系自己看见的柳树在大脑中形成自己的画面,与每句诗进行对比,抓住事物的特点,注意柳树的形态、颜色、姿态等进行描画。

古诗咏柳的意思范文第2篇

诗是一个特殊的类型,古代咏物诗在主旨表现上有一定规律可寻。无论是全国卷还是自主命题的地方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中都出现过咏物诗的题材。在咏物诗的鉴赏中,把握主旨是一个重要环节。

所谓咏物诗,就是以“物”为吟咏对象的诗歌。“咏物一体,三百导其源,六朝备其制,唐人擅其美,两宋、元、明沿其传”(清俞琰《咏物诗选·自序》),可见其流传与影响之深远。作为古代诗歌中独特的一类,咏物诗大致有如下特点:1.物与人的统一。所谓咏物诗,其中必定有对某种自然物象的描述,同时,还需有诗人主观情愫的参与,无论美刺讽谕还是探究理趣,总是与物象描写相辅相成,如影随形。两者“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乃为上乘”(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一味摹写物象而不含情感的咏物诗较为少见,在古人眼里,它们不能算是咏物诗中的上品。2.主旨表现较为隐晦。古人创作咏物诗,总是力避直白,做到抒情含蓄,不露形迹。优秀的咏物诗能够做到物人合一,浑然莫辨。3.多用托物言志、比兴等手法。既然咏物诗把客观事物作为吟咏的主要对象,那么比兴、寄托自然便成为它的灵魂,托物言志就是最常用的表现手法。

明白了咏物诗的特点,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方法,探究其主旨。

方法一:化隐为显法

古人创作咏物诗讲求以曲为佳,以隐为妙,故意不点出所咏之物,就像是写个谜语让读者猜。所以读咏物诗,首先需要弄明白诗中所咏之物,然后才能窥出诗人的情感寄托。且看以下两首古代咏物诗:“一条秋水万黄金,千载谁明烈士心。夜半虚堂雷雨入,壁间惊起老龙吟。”(清高鹗《古剑》)“缱绻依人慧有余,长安俊物最推渠。故侯门第歌钟歇,犹办晨餐二寸鱼。”(清龚自珍《己亥杂诗第210首忆北方狮子猫》)

阅读第一首诗,如果忽略了题目“古剑”二字,难度就会变大,反之,一切都变得简单了。尽管诗句中故意避开古剑一词,用“秋水”、“老龙”等典故来代替,我们还是能够看出诗人以古剑自喻,表达自己空有满腹经纶却怀才不遇的主旨。

再看第二首诗。根据诗后括号内容提示,我们明白诗中所咏之物是北方狮子猫(波斯猫),诗歌写它缱绻在主人怀里,是京城的“俊物”,虽然主人家势破败,它仍然享受着“晨餐二寸鱼”的不菲待遇。理解了句意,其对失势御用奴才讽刺的主旨就不难找到。可见,搞懂咏物诗中的“物”是关键,如果置“谜底”于不顾,一味纠缠于“谜面”,那就找错了方向。

方法二:析物契神法

析物指分析物象,契神指找出与物象合契的神韵。析物契神法就是通过赏析咏物诗的物象进而挖掘其主旨的方法。以析物起,以契神止,是赏析咏物诗的基本思路。运用此法能分析出大多数咏物诗的主旨。赏析过程分三步:1.找出所咏之物;2.分析该物象特点;3.挖掘出隐藏在物象背后的主旨。读下列一首古诗:“节候迁移物象分,春深城野见纷纭。偶缘涂饰能成质,才有因依便如云。线影暗凭童稚引,风声高逼帝天闻。伤鸿病鹤知多少,息羽垂头合让君。”(清赵执信《晓风鸢学江东体》)

鉴赏本诗时首先析物,从题目中找出所咏之物——风鸢(风筝)。其次分析物象特点。逐联分析诗句内容:首联写随着气候变化,春天城野里风筝纷纭众多;颔联写风筝不过是经过涂饰之物,却能凭借风力直上青云;颈联写风筝由儿童牵线操控,却能逼迫天帝听其声音;尾联写受到压抑、迫害的鸿雁与仙鹤在风筝面前也只能敛翅低头,任其横行。最后契神,得出主旨:本诗通过对风筝的描写,嘲讽了本无才能却能在皇帝身边得势的小人,同时也有对人才受到压抑的同情。

方法三:分点概括法

有些咏物诗所咏物象特点繁多,主旨具有多元性,这就需要运用分点概括法——通过仔细分析物象,逐一概括出诗歌主旨。这样做不会因遗漏主旨要点而在考试中失分。看下面两首诗:“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七)》)“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南朝刘孝绰《咏素蝶诗》)

第一首诗赏析:前4句写丹橘经过冬天仍然保持绿色,是因为它有耐寒的本性;5、6句写甘橘虽可招待“嘉客”,怎奈阻隔太深;7、8句直接议论“命运由遭遇决定,不可把握”的玄理;9、10句写人们只知道种植善于媚时的桃李,却冷遇了一身傲骨的丹橘。据此,本诗的主旨要点总结概括如下:1.诗人品德高洁;2.有才能而不得重用;2.慨叹人的命运不可把握;3.为不得重用而鸣不平。

第二首诗是2010年全国卷的试题,所设问题之一是“这首诗有什么含意”,标准参考答案为“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解答这道试题容易遗漏要点,若运用分点概括法,就能避免这一失误。

方法四:涵泳联想法

通过浸淫其中反复品味,进而感悟出诗歌主旨的方法就是涵泳联想法。有些咏物诗蕴含了大量信息,主观体验性很强,用逻辑分析法很难达其精髓,这时就需要运用涵泳联想法。看下面这首七言律诗:“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清王士祯《秋柳四首(其一)》)

初步赏析:从“秋来”、“残照西风”、“晚烟痕”“愁生”、“梦远”、“哀怨”等一系列意象和词语可以感知,诗人看到秋柳后油然产生了一种哀伤之感。再次赏析:理解诗中几处典故:1.第二句中白下门指南京,南京是一个抒发兴亡之感的经典怀古意象,诗歌借此催生一种衰落的体验。2.第三句化用沈约《阳春曲》“他日差池春燕影”之句,用春柳与第四句的秋柳形成对比,传达出一种憔悴、迟暮的慨叹;3.第五、六句中黄骢曲和乌夜村均来自历史故事,前者依托唐太宗为悲悼其爱马而命乐人创作的乐曲来传达一种伤感,后者借助晋穆帝皇后的发祥之地来寄托一种荣华梦远富贵难再的悲情;4.尾联化用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表达秋柳已老、春容难回的哀怨。三次赏析:感悟出较为深刻的主旨——诗人面对衰老的秋柳产生了一系列联想,进而抒发了一种希望幻灭、回天无力的无奈和伤感之情。

通过反复理解与体验,我们不仅领悟到了王士祯这首经典之作中蕴含着的丰赡的意蕴和复杂的况味,而且深入感受到了其中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沧桑。对于这样一些内涵丰富、寓意深远的作品,运用涵泳联想法赏析,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古诗咏柳的意思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古诗题材 与思想及艺术 关系 规律

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无不是内容与形式高度和谐的统一体。不同题材的内容需要不同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不同题材的诗歌在塑造形象、运用语言、表现技巧、表达感情上也有不同的方法。久远的中华民族文化积淀,形成了承载本民族思想情感的特有的固有的文学形式。我国的古典诗歌,更是这两者和谐结合的典范。其中诗歌题材的类型,与其思想感情意蕴取向及艺术手法的选用,关系更加密切。如果我们以题材分类为切入点,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突破口,容易地抓住古典诗歌内容与思想感情及艺术手法之间结合的规律,窥探到古代诗歌思想感情与艺术手法,领略古典诗歌形式美与内在美,能容易地解答诗歌鉴赏的问题。

一、咏物诗的写作技巧虽然不绝对程式化,但是千百年来的积淀也形成了一定的规律。

咏物诗,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的赞赏或批评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表达自己对某些社会人物或者某种社会现象进行抨击。其字面上是咏自然之物,其实所咏之物仅是用来承载情感的一个载体,往往是运用托物抒情、借物咏怀的艺术手法委婉曲折地言诗人之志、抒诗人之情。

咏物言志诗要写出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是停留于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的层面,那还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出色的咏物诗人,就像高明的画家那样,他的笔触要深入到对象的灵魂,画出事物的神韵、品格,不但是形似,更重要的是神似,是曲尽其妙地写出物的特点。这就是古人对于咏物诗不成文的法则。

由于诗人的精神世界不同,所以即使是描摹同一事物,不同作者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寄托不同的感情表达出不同的意蕴。唐代有三位诗人都写过咏蝉的诗,被人诬陷入狱的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发出的是“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仕途蹇滞的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慨叹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遭际;而身居高位、一生平庸的文学宠臣虞世南“垂蕤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表达的却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清高华贵者的志得意满。他们都抓住了蝉鸣高远的特点,却都揉进了自己的不同感受,堪称咏物诗的上乘之作。

从整体构思规律上看,咏物诗或如上述的咏蝉诗用拟人,或如贺知章的《咏柳》用比喻。

从具体描写方法看,对所咏之物,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如陆龟蒙的《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就是用“月晓风清”作背景烘托出白莲独特的气质和神韵来。

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字面上说的内容是石灰的出身、特征,实际上是用了借物咏怀的手法,委婉而巧妙地表现了一个封建知识分子对养成高尚的品格的孜孜追求,表达了为保持美好品格而坚贞不渝的顽强意志。柳永的《卜算子・咏梅》表面上吟的是寒梅,写梅花落寞孤寂,饱受凡花的妒忌,即使是遭受践踏碾踩化作泥土,也要为人世间留下一缕清香,实际上却是通过梅花这一意象用借物咏怀的艺术手法来抒写诗人在浊世中的不幸遭遇,表达了诗人孤傲、坚贞和甘于奉献的精神。

由此可见,咏物诗的写作技巧虽然不绝对程式化,但是千百年来的写作习惯的积淀也形成了一定的规律,一般常用象征、托物言志、比喻和比拟等艺术手法。

二、写景诗,结构形式与思想意蕴关系,常见的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前面部分的诗句是写景,后部分的诗句是抒情,这一般都是运用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有杜甫的《旅夜抒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首诗,前半部分写了诗人月夜所见的开旷的原野上萧瑟的野草,波涛汹涌的江面上孤零零的夜舟,用了融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伤感。后半部分是触景生情想到天地寥廓自己渺小、漂泊和官场失意,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抒发了怀才不遇、自伤飘零的凄苦感情。

(二)整首诗全部都是写景,这些诗歌一般都是运用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

陈师道的《十七日观潮》也相当典型,“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全诗句句都是写景,它用了比喻的手法,用白虹比喻钱塘江水狂涛滚滚,从远及天边的江面上奔腾而来的壮阔景象。用想象的手法说了这浩大的水的来源以及水势浩大的原因。后两句分别用晴天和晚日来衬托潮水雄壮广阔浩淼和极盛的气势。诗歌寄托感情于写景,以景载情,表达了诗人此时此刻激越的情绪和喜悦的心情。

刘禹锡的《乌衣巷》表面是写今日乌衣巷的景象:昔日王公贵族住的地方,已经荒芜得长了野草,以前筑巢于王公贵族豪宅中的燕子因为那华堂已无,只好栖身于平凡百姓的家中。实际上是通过描绘这景象,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

在写景诗中,时段与情感关系也有规律可寻。时段不同,表达的情感往往不同。一般来说,写初春景色多是表达喜悦之情,写晚春的景色多是表达时光易逝感叹人生易老的伤感,写秋天则多是表达悲凉忧伤的情感。

三、送别诗,基本规律是前面部分是写景,后面部分是抒情。所表达的往往是依依惜别的深厚感情。这类诗歌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厚情谊。常常用情景交融、以景衬情的手法。

这类诗歌中最典型要算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前两句写了分手地点令人心中充满惆怅的景色,后两句是直接抒发诗人在此时此景中对老朋友的劝告:咱们再多喝一杯吧,出了这个关口,咱们老朋友再也不容易得见面了。

唐朝许浑的《谢亭送别》也相当明显地体现了这个规律:“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这首诗开头两句主要是写离别时的地点的景色,但是写景和送别的情景密切相关,其中的“红叶青山水流急”之景既呼应了上句的“解行舟”,也开启了下半部分的“人已远”之事,把不同于一时间的事情放在一起,蕴含了离别太急之意,强化了送别的伤感。最后一句虽然表面上是写景,但是它更着重于与第三句组合起来表达难分难舍、深感凄凉孤独的感情。

送别类诗在选用意象方面也有一定的规律:一是杨柳,因为“柳”和“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刘禹锡的《杨柳枝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等;二是长亭,长亭作为陆上的送别之所,在古代送别诗词中屡见不鲜,如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三是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等。除此外,“酒”、“阳关”等也常用来表送别。

四、怀古诗,往往前面部分的诗句是所凭吊的地方的景色,后部分的诗句是抒发希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或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懑,或讽喻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感慨世事沧桑,这类题材的诗歌往往是运用借古讽今或直抒胸臆的写法。

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抒发诗人的怀古叹今之情,揭批统治阶级的昏庸荒淫,揭示历史变迁规律以警示今世。怀古诗常用的意象为“六朝”、“金陵”、“西都”、“赤壁”等和历史相关的名城、事件或者人物;常用对比以及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等写法,使作品内涵更加丰富、形象更加鲜明、感情更加强烈。

创作意图规律方面,诗人对早已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必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诗人被贬黄州,到过当地一处叫作赤鼻矶的地方,传闻那是当年三国的古战场赤壁,这赤鼻矶就是触发了诗人感想的媒介。

诗人怀古咏史,在表达感情规律方面,有的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而王安石清醒地认识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有的是把史实与现实紧紧结合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南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歌前面部分写今日凭吊北固亭时所见之景色,后半部分写此时此景所触发的联想,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强敌,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以及自己报国无门,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讽喻当朝统治者要注意前车之鉴,不要像元嘉年间刘义隆那样空喊收复失地的口号,准备不周,反落得兵败导致敌人南侵的后果,也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却怀才不遇的愤懑。有的只是抓住历史的一些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王安石对昭君出塞这一和亲故事,慨叹道“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其意图是借他人历史题材之酒,浇自己感慨块垒。

怀古诗在艺术手法上、构思上,主要习惯是(1)或以景衬情,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2)或议论引发,如清人刘献庭的《王昭君》“六奇已出陈平计,五饵曾闻贾谊言。取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在章法上,或是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咏史怀古诗,不少篇章在吟咏的主要人和事之外,还常引用一些其它典故,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共用了六个典故。至于用典时有明用的,也有暗用的,有正面用的,也有反其意而用的,多用典故,是其常见艺术手法。

五、羁旅诗,多写游子在外漂泊的思乡怀亲之情及人生感伤,思想意蕴比较集中。基本格式也比较固定,前半部分多是写诗人在旅途中、驿道上或者旅舍、驿站、客船等羁旅滞留之地所见的景色,用的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后半部分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来抒发思乡思亲的苦闷。

王安石的《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持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这首诗写游子在外漂泊的思乡怀亲之情及人生感伤。从其主旨上看,是以“乱”为诗眼,心中之情与眼前之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这些冷色调的、灰暗压抑的意象,暗写诗人心烦意乱,描绘了“驿站秋夜难眠图”。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及“归梦”这一意象点明的怀乡之愁。颈联另出一意,写忧国之思,此联将浓郁的乡思、病中凄苦及深切的国事之忧融为一体,再借景色凄凉的天地含蓄而浓郁地表达出来,“凄凉”更是作者心境的直接表达。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进一步将诗人的烦乱心绪渲染到了极致。

羁旅诗中思乡思亲友类诗歌的意象比较固定,常用的一是月亮,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都颇有盛名。二是鸿雁。鸿雁每年秋季不远万里飞回故巢越冬,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发思乡情。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韦应物《闻雁》“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三是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为证。

这类题材和意蕴以及艺术手法关系的规律方面,极具代表性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词前面部分就是写行人踯躅在旅途上所见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夕阳等景物,借这些苍凉景色来抒发心中的愁苦;后两句是直接抒情,抒的是羁旅游子的孤独和思念亲人的伤感之情。

六、边塞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及反映边疆将士奋勇杀敌、誓死卫国、愁怨征戍、思乡思亲和诗人同情征戍将士为基本内容,思想意蕴多是表达渴望建功立业、赞扬将士爱国和忠勇精神、抨击统治者穷兵黩武、批评当局昏庸无能,或是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题材与艺术手法关系大致是,前面常用描写的方式写边塞风光,为后面抒情作铺垫,做到情与景交融。

杜甫的《兵车行》,就是通过描述老百姓被征发去服兵役与家人离别的悲痛欲绝的场面,通过描绘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以及古战场的惨状,控诉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倾诉了老百姓的痛苦,表达了人民厌战的情绪。沈诠期的《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就是控诉长年累月的战争造成了家人分离的痛苦,同时抨击了当权者的无能。唐朝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这首诗前两句写将士们极目所见和回望玉门关的景象,借以渲染战争的气氛,两句抒写身经百战铠甲磨穿的将士们发出的誓言,表现了将士们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可见,边塞诗题材与思想意蕴以及艺术手法关系也有规律可寻。

中国古典诗歌,是题材内容与思想及表达形式完美结合的典范,其关系当有规律可寻。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2.《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3.《文学理论基础》(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

4.《唐诗通论》(刘开扬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11.)

5.《唐诗小札》(刘逸生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78.11.)

6.《中国古作理论》(刘九洲 张声怡编 1982.7.)

古诗咏柳的意思范文第4篇

古典诗歌意象可分为五大类: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人的创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饰、城市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

中国古典诗歌中植物意象丰富,如杨柳、梧桐、梅花、、竹林等,在诗歌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内蕴。下面试浅析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植物意象。

杨柳。属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 “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 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 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 “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梧桐。属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芭蕉。属愁苦类意象。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属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郑思肖《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宋人范成大《重阳后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梅花。属抒怀类意象。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松柏。属抒怀类意象。《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唐人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中的“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也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

竹。属抒怀类意象。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黍离。属抒怀类意象。“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典出《诗经王风黍离》。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后世遂以“黍离”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如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红豆。属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莲。属爱情类意象。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例 1: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 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例 2: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 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 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连理枝。属爱情类意象。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1)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 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2)草木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 路,如今长满了青 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古诗咏柳的意思范文第5篇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代诗人贺知章,留给后人的杰作可能不算多,但他却是慧眼识李白的伯乐。《咏柳》诗中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因为诗人观察细腻,构思独特,描绘生动,便成了脍炙人口,百吟不厌的千古佳句,令后辈着实折服。当然诗的前两句也有许多经典妙处值得品味。

贺知章生活在盛唐,一生为官,经济宽裕,性情闲适,无忧无虑。在他的眼下,柳树也就自然成为美好的物象。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早春二月的稚柳,本来就有它脱俗超凡的可爱之处,再经过诗人丰富的想象,不仅是一枚剔透晶莹的“碧玉”,更是一位美丽多姿,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少女。为什么诗人用“碧玉”二字来形容早春的柳树呢?这里有两层的含义,一是碧玉的色泽与早春的柳叶相似,浅绿且有些透明,“碧”跟下句的“绿”也互为照应补充;二是“碧玉”容易引人联想到少女,因为他们都有“年轻”的韵味,在古代作品中,“碧玉”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如“碧玉小家女”(《采莲赋》),“碧玉破瓜时”(《碧玉歌》)等等,用“碧玉”来比喻柳树,不仅准确表达这柳还只是早春稚柳,并非密叶藏鸦。风韵成熟,而且又勾人联想到正处在豆蔻年华之际的青春美少女,其意境实在是再绝妙不过了。第一句整句运用了拟人手法,“一树高”衬托出美少女亭亭玉立,袅袅多姿的风韵。这是稚柳的整体形象。接着诗人的笔锋一转,把人的目光集中到柳树的枝条上。“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细枝垂丝,顺承着上句的拟人化,也就成了美少女身着的衣裙带了。“垂”暗示出少女纤腰在风中款款摆曳。“绦”是用丝编织的带子,把柳枝说成“绿丝绦”,既写出柳树的动态,又将稚柳化身为翩翩作舞的美女了,煞是风流可爱。接着“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第三、四句以设问形式自问自答,从容自如。第三句诗人把写作的对象转移到柳叶。一个“细”点出早春时节柳叶刚刚吐芽伸展细嫩的状态。面对这嫩绿的细叶,诗人浮想联翩,想象奇特,把细叶的产生归功于春风。“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无形的风比作有形的剪刀,“剪刀”既照应了上句的“裁”字,剪刀裁细叶,恰到好处,又生动形象准确地表现出温暖的春风促使万木抽芽吐翠,生机盎然的大自然功能。这首诗重点写柳树,附带也写了春风,春风像剪刀裁出稚柳细叶,这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也是春天给予人们的美的启示。

这首诗除了想象奇特,描绘生动外,它的结构严谨不能不说,不能不赞。首句总写柳树“碧玉妆成”,然后依次分写枝与叶,先引出“绿丝绦”,再引出“细叶谁裁出”,最后用“似剪刀”点出与细叶有关系的春风。四句话展现了诗人艺术构思的整个过程,诗中出现的一连串的意象环环相接,一气呵成。

贺知章的《咏柳》,可谓是顺境顺心绘美景,其乐无穷。而同样面对美丽的柳树,在晚唐诗人李商隐的笔下,他又是如何刻画的呢?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李商隐是晚唐杰出的诗人代表,有“小李杜”之美誉。他自幼饱读诗书,才华横溢,青年时就考中进士,当时可谓朝气蓬勃,踌躇满志。但是,他依然是生不逢时,命运乖舛。晚唐时期,朝廷昏庸,权力倾轧,当时牛、李两派争权夺利,李商隐被卷入政治漩涡,到处受到排挤,长期沉沦下僚,才能无法施展,成为党派之争的牺牲品。在创作《柳》时,诗人的爱妻刚刚病故,而李商隐又不得不只身宦游蜀地,去过那令人厌倦的幕僚生涯。由于心境郁闷,面对柳树,诗人思绪万千,“断肠天”、“清秋日”、“斜阳”及“秋蝉”,几个意象给诗歌蒙上了一层较浓郁的悲剧色彩。

与贺知章笔下的春柳不同,李商隐写的是秋天的柳树。首句“曾逐东风拂舞筵,”诗人起句颇有特色,他从春天写起,连着次句都是为后文铺垫和衬托的,而诗句中的“逐”字有它精妙独特之处。自古骚人写春风与柳枝关系时,多数是春风吹拂柳枝,风处主导地位,柳枝居被动状态,而李商隐用一个“逐”字,化庸俗为神奇,柳枝追逐春风,既运用了拟人手法,又化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枝的蓬勃生机,春意盎然。诗人不说东风吹拂,而言柳枝逐风,旨在暗示自己是才情在先,别人赏识在后的自负情怀。诗的一、二两句主要是回忆往日光鲜美好的时光,写出自己年轻时因才华横溢,英俊潇洒而受人赏识,曾经风流倜傥,风光一时。试想在那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时而翩翩起舞,时而觥筹交错,这神仙般的生活环境,谁人不心驰神往呢?然而,诗人为何用“断肠天”去描述概括这天堂般的乐境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美丽的回忆掩盖不住现实的悲苦忧郁。作者清醒地认识到往日的热闹非凡、春风得意如今一去不复返了,一旦想起,可谓乐极生悲,往事不堪回首,“断肠天”道出诗人对今非昔比的现实感到悲痛忧伤到极点的颓丧心境。“断肠天”这三字在结构上起了转折衔接的过渡作用,由对往日的回忆引出现实的惆怅与无奈。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作者当时正处在丧妻之痛和官场不济的无限烦恼之中,要想借景移情也难,所以在他的笔下,秋天的柳树是衰落的,秋天的斜阳即将落山,秋天的蝉鸣有声无力,总之,展现在作者眼里的只是一片萧条凄凉惨淡的景象,诗中的“如何”、 “肯”几字尽显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尽管对现实生活不满不愿也不肯,但诗人势单力薄,无计回避,不肯也得肯,不愿也得愿,只好认命了。“清秋”、“斜阳”、“蝉鸣”这几个意象集中衬托出诗人中壮年时期命运坎坷,壮志难酬以致心灰意冷,凄凉感伤的心境。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除了借景抒情外,最突出的就是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方法,用春天繁花似锦的得意时光与清秋斜阳,秋蝉哀鸣的萧条冷清作比较,用春柳的繁盛衬托秋柳的衰落,这样,诗人的哀苦、凄凉及无奈的悲情也就突显在字里行间了。

说罢李商隐咏柳的悲情悲景,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曾巩的咏柳诗。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巩是唐宋散文家之一,曾在福州当过太守,治理地方井井有条,声誉颇佳。曾巩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深受前辈欧阳修赏识。但是由于他为人耿直,在官场上得罪了奸佞,因而常遭小人诽谤,仕途不畅。所以他对世道愤愤不平,心中充满了怨恨。他的《咏柳》咏的也是春天的柳,因心境烦躁,托物言志,所以春柳的形象与贺知章诗中的春柳就截然不同了。

“乱条犹未变初黄,”春天的杨柳枝繁叶茂,在微风吹拂下左右摇曳,这本来是不错的一派美景,但诗人触景生情,联想到一些小人在权势庇护下,造谣惑众。陷害忠良的龌龊行径,不禁怨由心头来,恨向胆边生,一个“乱”字就给本诗定下了感情基调,接着“倚得东风势便狂。”一个“狂”字,既在结构上照应了“乱”,又将蕴藏的情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明显地将对世道不满和对那些得势便猖狂的小人的仇恨情怀寄托在字里行间了。这里除了把春柳比作奸佞小人,也将“东风”暗喻为昏庸腐败的朝廷权势,诗人认为,小人与权势沆瀣一气,才导致社会的黑暗败坏,所以把柳树和春风一并赋予贬义,这充分体现了诗人构思独特和创作上敢于冲破传统思想桎梏,超凡脱俗的勇气和胆略。面对这坎坷不幸的世道,’诗的后两句,诗人为人正直的信念在诗中得到了验证。“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解把”也许是“且把”的误笔,“飞花蒙日月”具体形象地表达了奸佞小人的“狂”,他们自不量力,贪婪无比,以为自己的雕虫小技能掩遮住日月的光芒和正义的力量。“清霜”是清冷的秋霜,诗人借用秋霜冻草木的自然现象,暗示那些小人一定会得到报应和惩罚的。有人用“不知秋后有清霜”与诗歌原句作比较,虽然只把“天地”改为“秋后”,但诗作的意义就受到严重挫伤,“清霜”本来就是在秋后产生,若再说“秋后”在时间上意思重复累赘。而“天地”二字既表现出正义力量是无限的,也能衬托出作者不畏奸佞小人,从容面对的坚定信念。这两句诗一反李商隐为人处事的消极观念,委婉表明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积极态度。李商隐对自己壮志难酬也有怨恨,但更多的是伤感,无奈,心灰意冷,而曾巩不同,他能正视现实,并借助比喻,向那些自以为得计的小人发出警告:人在做,天在看,多行不义必自毙,那些奸佞小人一定不会有好下场的。“天地有清霜”不只是诗人的呐喊,也是广大读者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