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保知识问答

环保知识问答

环保知识问答

环保知识问答范文第1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农药使用国,在不到世界1/10的耕地上,投入的化肥施用量约占世界的30%。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中国水环境污染的“元凶”。例如,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总氮和总磷贡献率中农业面源污染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9%、30%[1];在进入滇池的总氮和总磷负荷中,农业面源污染物分别占53%、42%[2]。由于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用于点源污染控制的末端治理技术,对面源污染治理不适用。目前发达国家主要通过制订和执行限定性的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对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源头控制。国外在面源污染控制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借鉴。安全农产品生产是中国政府从源头治理农业污染的政策举措,旨在引导和鼓励农户执行限定性农业生产技术标准,采用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减少氮素、磷素等营养物以及农药等污染物的排放。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取决于执行主体的行为,是主体行为的客观结果。同样,安全农产品生产的环境保护效应如何,需要考察农户在安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行为。农户的环境意识支配着他们的环境行为,影响着农业生态环境状况[3]。因而,要从根源上探讨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环境行为的形成机制及其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关键在于了解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环境意识状况。环境意识可以分为生活环境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对日常生活中的人与环境间关系的认识,称之为生活环境意识;对生产过程中的人与环境间关系的认识,则是生态环境意识。生态环境意识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行为密切相关,对其有解释和预测作用,因此本文只对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生态环境意识进行调查和分析。江苏省是发展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典型省份,其安全农产品种植面积占比达62.7%,远高于全国46%的平均水平。因此,本文选择江苏省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实地调查,了解安全农产品生产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现状,对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生态环境意识水平进行测评,分析安全农产品户的个体社会经济统计特征对生态环境意识的影响,以为制定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政策提供思想和心理依据。

2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2.1问卷设计

环境意识是人类对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主观反映。洪大用和李强将生态环境意识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1)对一般环境知识的认识;(2)对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认识;(3)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这三个层次构成了环境意识金字塔,其底层是对“一般环境知识”的认识,顶层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本文以洪大用和李强对环境意识的理论界定为基础,结合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本文的“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生态环境意识”调查问卷。

2.2调研过程

安全农产品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统称,从安全农产品的构成来看,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占到安全农产品产地面积的76.1%,因此本文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户为样本来研究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农业生态环境意识。为了控制不同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成本投入差异、不同无公害农产品经济回报差异等因素对农户生态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影响,同时又要保证在苏南、苏中、苏北都能够取得足够的样本,所以本次调查选择了无公害韭菜种植基地的农户进行入户调研。本次调研从2010年8月上旬开始到2010年10月中旬结束。调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试调研阶段,在南京市浦口区永宁镇友联村无公害韭菜生产基地进行试调研,继而修改、完善调查问卷;第二阶段为正式调研阶段,共调查了苏南、苏中、苏北3地,12个无公害韭菜种植基地,321户无公害韭菜种植户。

2.3样本描述

在321个调查样本中,从性别看,男性179人占55.8%,女性142人占44.2%;从年龄看,无公害韭菜种植者以老年人为主,其中55岁以上的为142人占44.2%,而45岁以下的年轻人只占全部样本的26.2%;从文化程度看,文化程度较低,57.6%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水平,而高中级以上水平的仅占全部样本的9.3%。

3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生态环境意识水平测评

3.1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生态环境意识现状

3.1.1一般环境知识层面的环境意识现状由表1可见,安全农产品生产户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般环境的认知水平不高。对三个问项而言,平均回答正确的只有84个人,占总样本的26.1%,相反,回答错误的人数多于回答正确的人数,达125人,占总样本的39%。在这三个问项中,农户能够的农业生产固体废弃物的环境负效应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回答正确率达52.7%,共有169人回答正确,回答错误率较低,仅有66人回答错误,占总样本的20.7%。

3.1.2环境保护措施法规层面的生态环境意识现状根据表2的数据,不难发现,安全农产品生产户对环境保护措施与法规的认知水平相对较高。就四个问项的整体回答情况而言,平均正确率为37.23%,平均错误率为18.98%,其回答正确率高于错误率。在四个问项中,除了“我国已经出台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法规吗?”这个问项的答对率偏低,仅有9.4%外,其他问项的答对率均在42%以上,都远远高于其答错率。

3.1.3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的生态环境意识现状表3的数据显示,安全农产品生产户在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的认知水平相当低。所有测量项目的答对率都远不及答错率。四个问项的平均答对率不足10%,只有9.18%。也就是说,在321个被访者中,仅有29个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答错率高达40.28%,共有129人答错。在四个问项中,“我们人类应当统治所有动物、植物和资源吗?”这一问项的答错率尤其高,共有181人答错,占总样本的56.4%。结合表1、表2和表3,发现在环境意识的三个层面的测量项目上,答对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对环保措施法规层面的认知能力>一般环境知识的认识水平>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情况;答错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一般环境知识的认识水平>对环保措施法规层面的认知能力。

3.2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生态环境意识评价

3.2.1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生态环境意识整体水平评价安全农产品生产户对上述生态环境意识量表中各个测量问题的回答结果有三种情形:“错误”,“正确”和“不清楚”。为了对环境意识水平进行定量测量,分别给这三种情形赋值为“0分”、“50分”和“100分”,然后计算各测量项目的平均值。具体得分情况见表5。借鉴已有的环境意识水平的评定标准,确定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生态环境意识水平的评价等级,若得分为85~100分,75~84.99分,65~74.99分,55~64.99分和55分以下,则分别给予“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的评价等级。从表4可以看出,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整体生态环境意识水平较低,得分均值为45.17,没有达到及格标准,距及格水平55分还有10分的差距;不同层次的生态环境意识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环保措施法规层面的生态环境意识得分最高,为57.09分,而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的生态环境意识得分最低,仅有34.46分,两者之间分值差达23分,认知差距表明,安全农产品生产户通过“干中学”的方式,在具体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提升了环保措施层面的生态意识水平,然而,对于抽象意义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则较为浅表,具有浓厚的“人类中心主义”色彩。

3.2.2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生态环境意识水平的年龄差异分析由表5可知,不同年龄受访者的生态环境意识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被访者的年龄越大,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得分越低。45岁以下群体的环境意识水平得分为48.95分,而55岁以上劳动者的环境意识水平得分只有42.4分。可能的原因是,年龄较大的农民,在思想观念方面比较落后,对新生事物不敏感,在环境知识、信息获取能力和获取机会方面较年轻人更为逊色,因而其环境意识水平更低。

3.2.3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生态环境意识水平的教育差异分析如表6所示,教育水平是影响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生态环境意识的积极因素。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农户,其环境生态环境意识水平也越高。例如,在环保措施认知层面,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受访者的得分达62.08分,而只接受了小学及以下教育的受访者的生态环境意识得分仅为54.80分。可能是因为文化程度高的农民所接触的环境问题相关的信息更丰富,接触渠道更广泛,对环境问题的理解水平也更高,所以能够更好地掌握环境知识,表现出更高的生态环境意识水平。

3.2.4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生态环境意识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表7的结果表明,苏中、苏南和苏北三地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生态环境意识水平有明显差异,苏南、苏北地区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生态环境意识明显高于苏中地区。可能的解释是,与苏中地区相比,苏南地区的经济更发达,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更高,因而苏南地区安全农产品生产户会具有更高的环境意识水平;与苏中地区相比,苏北地区对第一产业的依存度更高,其农业生产的集约度更高,单位耕地面积的化学投入要素更多,由此带来更为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所以苏北地区的安全农产品生产户具有更高的环境意识水平。

4结论与启示

环保知识问答范文第2篇

一、审题意识与能力不强

例1 (2014・四川成都)据央视报道,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27万人,比上年多了28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要破解这一难题,从政府的角度看,应该( )

①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市场需求 ②全面提升个人素质,自主创业③简化创业手续,降低创业门槛④大力发展生产,拓宽就业渠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阅卷反馈:本题命题者围绕“我国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创设情景,旨在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成都市中考失分状况统计,本题是失分严重的客观题之一。许多考生在作答时误选了A项。究其原因,这些考生没有仔细读题,审题意识不强,没有留意到试题设问限定了“政府”这一明确的行为主体角度;备选项①②的内容虽然有助于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这一难题,但这是针对“高校毕业生”这一行为主体提出的要求。本题正确答案应该是D。

例2 (2014・山东烟台)为依法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制作传播色情信息行为,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信部、公安部决定自2014年4月中旬至11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打击网上色情信息“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净网”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网上热议不断。以下是部分网友在某论坛上发的帖子:

你认为“净网”行动能带来哪些正能量?

阅卷反馈:本题命题者围绕我国多部门联合开展的“净网”行动创设情景,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设问要求考生思考“净网”行动能带来哪些正能量?即要求考生回答:“净网”行动能够带来哪些积极影响?组织答案时应该以“有利于……;有利于……”的格式书写答案要点。围绕“扫黄打非・净网2014”这一主题,多角度联系教材相关知识分析,“净网”行动的积极影响主要有:有利于遏制网络文化垃圾的滋生蔓延,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促进网络健康发展;有利于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阅卷结果显示,学生因为审题能力不强而跑题的现象较为严重,主要存在以下两种错误:一种是围绕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消极影响书写答案,另一种是从国家和青少年学生角度针对“净网”行动列举措施或要求。

二、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能力欠缺

例3 (2014・广东广州)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镉大米”、“重金属蔬菜”、“血铅事件”等土壤污染案件频频见报,引起公众极大关注。以下调查结果来自环境保护部与国土资源部2014年4月联合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材料二:据有关调查,在珠三角地区,不适宜种植农作物的污染土壤占到土壤总面积的22.8%,工业污染是最大祸首,一次性餐具造成的白色污染及居民生活污染也不容忽视。针对上述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回应,当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尚未出台,土壤污染修复的技术规范还没建立,现有的土壤修复技术也不成熟,治理土壤污染任重道远。

(1)结合表一、表二和注,描述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并简要分析其危害。

(2)结合材料二,就政府和公民应如何保护土壤资源提出建议。

阅卷反馈:本题命题者围绕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创设情景,图文并茂,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回答问题时必须紧扣试题材料,要点准确、全面。考生一般无法在课本上找到答案原句,而必须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阅读、比较、概括和归纳。试题第一问首先要求考生通过提取、概括材料一中的有效信息描述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

阅卷显示,部分学生不看材料,直接抄写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中关于我国环境形势现状的概述: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还有部分学生根据材料与设问笼统地书写“我国土壤污染严重”,没有紧扣材料表述出我国土壤污染的具体表现。

材料一由一段简短的文字、两张图表与一则附注组成。图表一描述的是我国土壤污染程度。通过对相关数据的计算,可以发现:我国16.1%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1.1%受到高度污染。结合图表前面的文字导语,还可以发现:我国目前的土壤污染主要表现在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图表二描述的是土壤污染地区分布,根据图示中的区域分布,联系附注,可以发现: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作为国家主要的粮、棉作物产区的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区土壤污染较其他地区严重。第一问第二个层次要求考生分析土壤污染造成的危害,考生可联系教材知识从危害人体健康、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破坏生态平衡等方面组织答案。试题第二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就如何保护土壤资源分别对政府与公民提出建议。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阅卷显示,部分考生并没有将设问中的“保护土壤资源”这一主题与材料二中的有效信息结合,而是仅根据教材相关表述泛泛而谈。如对政府,书写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答案要点。对公民,书写了“我们要自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要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口号性的答案要点。解答本题第二问,首先必须通过对材料的阅读,提取三点有效信息:土壤污染中工业污染是最大祸首;当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不健全;现有土壤修复技术不成熟。据此,就“保护土壤资源”分别对政府和公民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建议。对政府:要高度重视工业污染源的防治,要制定完善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法规,要建立土壤污染修复的技术规范等。对公民:要树立自觉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学习有关保护土壤资源的知识,要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发现企业违规操作造成工业污染,要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举报等。

三、缺乏必要的解题技巧而导致要点不全

例4 (2014・江西)2014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方月平同学查看相关新闻后,得出了两个结论: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强化了法律责任、加大了处罚力度,首次写入生态保护红线、设计按日计罚制度、增加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等,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

(1)由此得出结论一:只要有了新的环境保护法,雾霾等环境问题就都解决了。

环境保护法是一部具有基础性地位的法律。该法律的修订,对单项环保法的修订或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有关行政法、民法和刑法在环保领域的适用也具有统和作用,同时,对地方环境立法给予了相应授权。

(2)由此得出结论二: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请你运用有关法律知识,分别对以上两个结论进行辨析。

阅卷反馈:本题命题者围绕新修订通过的环境保护法创设情景,以观点辨析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综合理解与运用。题述结论一“只要有了新的环境保护法,雾霾等环境问题就都解决了”属于片面型辨析题。对这类观点进行辨析时,可以分两个步骤。步骤一:肯定题述观点的合理成分,并解释理由。如本题,考生首先要书写:解决雾霾等环境问题需要新的环境保护法,因为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步骤二: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在规定的知识范围内补充条件。如本题,考生应书写:解决雾霾等环境问题还需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还要坚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增强人们的环保法律意识,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阅卷显示,相当一部分考生对结论一进行辨析时,漏答了步骤一中的原因。

题述结论二“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属于易混知识辨析题。这种观点表述严格地讲是错误的,对这类观点进行评析时,可以分三个步骤。步骤一:指出题述观点是错误的。步骤二:改正题述观点,并书写理由。如本题,考生应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才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步骤三:表述错误内容与正确内容之间的联系。如本题,考生应书写:宪法是制定和修改环境保护法的依据和基础,环境保护法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阅卷显示,对结论二进行辨析时,考生失分现象特别严重,许多考生漏答了步骤二中的原因与步骤三中的内容。

四、材料与观点“两张皮”

例5 (2014・江苏苏州)材料:保护创新就要保护知识产权。为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打击盗版侵权行为。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有关部门加强监管,经常开展对于盗版侵权行为的专项整治;通过司法解释,适当降低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刑事处罚门槛,一大批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分子受到刑罚制裁。

材料中所列的措施是如何体现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

阅卷反馈:本题命题者围绕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系列措施创设情景,旨在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理解。本题是一道演绎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命题者在设计这类试题时会给考生呈现信息丰富且包含多层内涵的背景材料,其设问形式通常是“材料是如何体现×××(教材观点)的?”要求考生以事说理,事理结合。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必须明确命题者所要考查的“理(教材观点)”包含的具体内容。如本题,考试作答前首先知道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内容。联系教材知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然后将“理”的具体内容与材料对照,分层次摘抄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实现材料信息与观点具体内容的一致。本题答案要点可以按如下格式书写: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体现了立法机关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加强监管,经常开展对于盗版侵权行为的专项整治,体现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一大批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分子受到刑罚制裁,体现了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做到违法必究。阅卷显示,部分考生在解答本题过程中要么只列举材料显示的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系列措施,要么直接依据教材知识书写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前者阅卷过程中不赋分,后者阅卷过程中酌情赋1分。究其原因,材料与观点两张皮,考生未能将材料信息与考点知识的具体内容有机联系。

五、生活情景的感悟与体验不到位

例6 (2014・湖北襄阳)中学生宁宁常常通过写信与人交往:“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在家里经历的许多事情,让我懂得了‘羊有跪乳之恩’的内涵。我会改掉睡懒觉的习惯,谅解爸爸偶尔的暴躁。”

“老师,您辛苦了!您不仅教给了我们丰富的知识,还培育了我们健康的心理:自信、坚强……”

“孟欣同学,你好,别忘了我俩‘净化网络,从我做起’的约定呀!”

父母看信后,心里洋溢着幸福;老师看信后,增添了几分欣慰;同学看信后,感受到了责任。是的,文明交往是一束光、一朵花,它温暖了家庭,扮靓了社会。

(1)宁宁在家里可能经历了哪些事情,触动她给父母写这封信?(至少答两条)

(2)在给老师的信中,省略的内容是什么?(至少答两条)

(3)假如你是孟欣同学,你会怎样履行约定呢?(至少答四条)

(4)从信中,我们看到宁宁懂得了哪些与人交往的道理?(至少答四条)

环保知识问答范文第3篇

宣传策划书格式【范文一】

一、宣传目的

1. 加强宣传部的纽带作用,加强各部门的联系,积极主动的行使宣传职能。积极配合声乐部、舞蹈部、主持部和器乐部等作好宣传工作,为我校的宣传工作再添一亮点;

2. 加大艺术团在学校的影响力度,扩大知名度。宣传和发扬学生会为学校服务的宗旨;

3. 充分利用好展板和橱窗栏,做好艺术团活动的和宣传工作;

4. 及时更改我们艺术团的活动信息,让大家都了解我们艺术团的工作,和最近的活动信息。

二、宣传栏布局 第一,艺术指导老师、团团长及各部长副部的介绍,让其他组织的人更了解负责热人,以便各、组织之间的沟通及工作的开展

第二,部门介绍:艺术团各部门划分及基本工作介绍,让更多热爱艺术,想加入艺术团的人,凭自己的特长正确选择部门

第三,风采展示 :用图片和文字来展示艺术团以前的演出及活动情况,展示艺术团的风采 第四,艺术团学期规划:现学期要组织什么活动,在哪里,什么形式,让大家对学期的活动柜有一定的了解并做好参加的准备。

第五,艺术团取得的成果

三、对宣传栏定期地更改文字和图片,以让大家准时地得到大学生艺术团最新的讯息。

宣传策划书格式【范文二】

一、活动背景: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提高,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环境问题已日益突出和尖锐化。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校园巡礼节,在近期青协将举办一次环保宣传,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目的:

1、增强我校学生参与环保的意识。

2、保护我们学校以及周边的的环境。

3、培养打学生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4、增强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

三、活动意义:

通过这次活动提高我校学生的环保意识,积极响应学校建设绿色校园的号召。把环境保护的理念贯彻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来,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虽然我们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坚信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大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让人类能在温暖的摇篮——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脸——天空下成长,在爱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四、活动主题:

我志愿·我环保,选择低碳生活,享受和谐健康。

五、活动流程:

1、活动时间:3月30号09:50——14:00

2、活动地点:一食堂门口小广场

3、具体活动:我们将打印一些环境破坏、灾难后景象的展板放在广场边上共同学们观看,在进行我志愿我环保的志愿签名,放一些最地球上的一些环境方面的新闻资讯等。

六、活动资金预算:

1、制作宣传展板8块(可以循环使用)每块展板30元

2、横幅两条/50元左右

3、马克笔四只5元/只

共计:360元

宣传策划书格式【范文三】

一、活动引言:

因为在“20 TO 20”节能减排活动中出于对宣传形式、宣传目的、宣传效果的考虑,我们将以环保知识有奖问答、环保话剧等形式开展大型的校内宣传活动,吸引同学们的注意,从而帮助同学们树立节能减排的环保意识,达到在校内推行节能减排的目的。

二、活动目的:

为了加深人们对环保问题的了解,为了增强人们对节能减排理念的认识,这次的活动旨在能让更多的人亲身加入我们的行动,为节能减排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

三、活动形式:

在园区内举行大型的宣传活动。不仅会采用海报展、横幅展等常规的宣传形式及环保知识问答等互动活动,还会结合环保小话剧,寓学于乐,让同学们在观看幽默诙谐的小话剧的同时,获得一些有关节能减排的环保小知识。

四、活动亮点:

1、采用环保话剧的形式,宣传节能减排,更生动、形象,更能吸引同学们的目光。

2、结合儿童时装秀。用一些生活废品制作服饰、饰品,并由小孩子穿戴展示,富有趣味性,能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同时,回收生活垃圾,将它们作成好看的饰品,变废为宝,正符合了本次活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主题。

3、有奖问答的形式,不仅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增添宣传活动气氛,更能让参与者开动脑筋、积极了解环保知识,从而达到有效宣传的目的。

4、把印有日常生活中节水节电等节能小窍门的卡片当作礼品发给同学们,便于同学们记忆。同时,让节能深入生活,加强了本次宣传的效果。

五、活动时间:

3月X日

六、活动地点:

天马篮球场 校区

七、活动人员:

布置海报、横幅,举行大型横幅签名宣誓活动及舞台布置由本协会人员负责;儿童剧《亲亲自然》、《大海笑了》演员由附近小学低年级(如:矿山实验小学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担任;其余两个话剧的演员由本协会表演爱好者或者其他表演专业协会成员担任。

八、活动流程:

早上8点 30分,全体人员在合肥旅行社 天马篮球场集合,按照各自分配的任务,准备活动。后勤人员分为2。A组成员负责布置海报,与将用于签名的横幅,B组成员负责布置舞台,准备道具。

早上9点30分,活动正式开始。

1、9:30 am. 有奖问答活动及横幅的签名正式开始。有奖问答活动采取将写好有关节能减排的问题的题卡用线串联,悬挂于会场四周,由1到2名工作日人员保管答案,坐于兑奖台。知道答案的同学可以根据题号去兑奖台对答案,若答对即可领取精美奖品。

2、11:00 话剧正式演出:

第一个话剧:《大海笑了》 ,大约持续15分钟。

第二个话剧:《井底之蛙》 ,大约持续10分钟。

第三个话剧:《小狐狸卖空气》 ,大约持续10分钟。

第四个话剧:《亲亲自然》 ,此节目与环保服装秀一起进行,大约持续20分钟。

其中,在每两个话剧之间的休息片断,将插入一个主持人的有奖提问。由主持人提几个有关环保的问题,让观众回答,或介绍几个节能小窍门。

12:10 pm. 整个宣传结束。工作人员整理现场。

九、活动预算:

1、海报:15张

2、横幅:2条(上面可以写节能减排的宣传口号)

3、问题卡:

4、舞台道具(如:环保服装秀衣服、饰品,舞台布景等)

5、有奖问答小奖品:(如环保书签、环保筷子、印有日常节能小窍门的小卡片)

十、主办单位:

环保知识问答范文第4篇

纵观近五年河南中考题,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题一般设置四道题,主要涉及中学生道德品质、文化、环保、河南省情及当年的重大时政等。解答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题,除了答案要点化、书写规范化、卷面整洁化外,还可遵循一定的解答方法。

第一步,审要求,明确答题方向。

审要求包括审材料限定、知识限定、主体、行为、客体、问题及其他限定条件。一般地,主体和客体包含国家、社会、组织、个人四个方面,或者具有主客体性质的其他事物,问题则包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类。各个部分相对固定的思考和解答方法,具体见下页表格。

近年来,主观题中问题的表述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归根结底,其实质问题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其中“为什么”“怎么做”是必定涉及的。“是什么”考查基本事实,“为什么”可以用格式语作答:(有利于)+主体+行为动词+客体+基本事实,“怎么做”也可以用格式语作答:主体+行为动词+客体+基本事实。以“中华文化”为例:“是什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什么”――有利于公民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怎么做”――公民应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当然,以上只是分析思路,作答时不要僵化,要依据基本知识,灵活运用。

第二步,审材料,抓住重点信息。

先审要求,然后带着问题审材料,以增强阅读的目的性,把握目标信息,提高解答效率。材料是设置题目的依托,材料中包含答题的思路,甚至答案。审材料时要弄清材料所属知识模块,是心理、道德、法律或国情中的一个模块,还是兼而有之。同时,要分析该材料的内在关系、层次性、侧重点、考查知识的角度,并做好标注。

下面以2016年河南中考试题为例探讨。

材料: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但由于长期对森林过度垦殖、对树木过量砍伐,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较低,总体上成为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树是其命脉之源。请谈谈树木森林的作用。(两个方面即可。)

首先审题。“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树是其命脉之源”,说明了树的重要;问题的主体是“树木森林”,要求是“作用”。本题缺少客体,可补充为植被、水、环境、生态、人们生活、国家等,问题则可用“树木森林”(能够)+行为动词+植被、水、环境、生态、人们生活、国家等+基本事实来回答,即(能)保护植被(的覆盖率)等。在答题时应注意,“两个方面”并非两点即可,应做到不同角度和层次。其次审材料。材料讲了三层信息,第一,树之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性;第二,对破坏“树木森林”的危害,如:森林覆盖率较低,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第三,采取的行动及预计目标,如:绿化行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三个层次均可作为答案要点:第一,行为动词(维护)+客体(山水林田湖)+(基本事实)生命共同体;第二,树木森林的作用即“不破坏”的效果(从正面说明即可);第三,行动及目标本身是树木森林的作用,“促进国土绿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环保知识问答范文第5篇

【摘 要】课堂教学本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的活动,而在课堂上,提问则是实现师生互动最常用的手段。能否掌握提问的技巧对于教师能否上好课十分关键。以下笔者从五个方面结合具体教学实例阐述了实现有效的课堂提问需要关注的几点问题,希望对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 生物课;有效提问;师生互动

提问技能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课堂上恰当地运用提问的技能,实施恰当的提问对实现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具有显著的效果。然而,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却没有把握提问技巧,导致提问环节出现很多的问题,影响了提问效果的同时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如何在生物课堂上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就成为了广大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了。

一、提问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

在课堂提问环节中,学生作为提问活动的重要对象对于提问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教师要把握学生的知识能力层次,然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一些适应学生思维水平的问题,保证所提的问题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例如,在讲到“体内物质运输”的知识点时,由于学生对血液的颜色、性状、作用都有一定的常识,如果基于血液进行提问,学生会更容易上手。例如,为什么血液是红色?受伤以后,如果伤口较小会自动止血,你知道原因吗?失血过多会对人的健康和生命产生什么影响?血液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这种基于学生知识基础、生活经验的问题,既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又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拔高,这种难度的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是较为适宜的。

二、侧重思维性问题的设计

一般来说,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事实进行判断的问题,这类问题的设计目的为了巩固已知的事实情况,一般会要求学生回答是或者不是,另一类问题是一些思考性的问题,不仅需要对事实进行判断,还要通过分析、概括等手段找出原因,评价推理等,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两种问题相较之下,后者显然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因此,在课堂提问活动中,教师要侧重一些思维性问题的设计,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异同点?为什么陆生植物的叶子上表皮的颜色要更加绿?这些需要运用判断、推理、比较等手段的问题显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具帮助。

三、提问要讲求层次性的设计

提问讲求层次性是提问环节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的产生是基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学生思维特点的原则。学生之间由于知识基础、思维习惯、生活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而产生了各具特色的个体差异性,如果教师在提问环节的问题设计缺乏层次性,就难以兼顾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性,就会导致提问活动针对的学生群体出现片面性的问题,影响了部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除此以外,由于学生的思维活动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如果采用“一刀切”的问题会让学生的思维出现断层,从而不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逐渐深入推进。因此,提问环节的问题一定要遵循层次性的原则。例如,围绕着基因问题,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一组由浅入深的问题组:AA、aa型基因决定什么性状?Aa型基因决定什么性状?AA型基因与aa型基因结合的遗传图解?Aa型基因与Aa型基因结合的遗传图解?通过这种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问题,学生可以由易到难地对知识形成逐渐清晰而深刻的认知,同时,由于问题具有层次性,有难有易,可以更好地满足班级中成绩和水平各不相同的学生的思考需求。

四、提问要注意从身边入手

生物学科是一门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如果能够紧贴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身边事物入手,这样不仅可以让问题本身深入浅出,更容易为学生理解,同时,还能拉近生物学科知识与学生在心理上的距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例如,笔者在讲到“我们周围的生物”时,就从身边的事物进行如下的问题设计:

教师:现在我们坐在教室里,能够一眼看到的东西有哪些?

学生:桌子、椅子、黑板、同学、树枝、小鸟。(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

教师:在这些问题中,哪些属于生物哪些属于非生物?

学生:桌子、椅子、黑板这些都是非生物,人、树木、小鸟这些都是生物!

教师:判断生物、非生物的标准有哪些?

学生:生物可以长大,生物是有生命的,生物是可以呼吸的。(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道)

根据学生的这些回答,笔者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总结,最终与学生共同归纳出了生物的特征。就这样,从身边的事物入手,通过一问一答的轻松对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这样轻松的实现了。

五、注意叫答与应答策略的运用

叫答与应答虽然不涉及具体的提问内容,但却是提问环节的重要活动组成。在提问过程中,叫答和应答策略的有效运用也是保证提问质量的关键。在叫答环节中,教师要注意这样两个问题,第一,要注意先提问再点名,这样可以促进全体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第二,叫答的对象要尽量宽泛,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享有均等的与教师互动的机会。在应答环节中,教师要预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加以引导,保证思维方向的正确性。叫答和应答策略的运用可以显著提升提问活动的有效性,是教师不得不关注的提问技巧。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实施起来虽然简单,但是要想获得好的效果却不是容易的事情。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我们要学会恰当运用提问技巧,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争取用高质量的提问来营造高质量的生物课堂,促进学生在一问一答中获得全方面知识和技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邢光亮.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提问策略初探[J].中学时代,2012年05期

[2]王荣.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课堂提问[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