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孔子和学生

孔子和学生

孔子和学生

孔子和学生范文第1篇

2009年12月11日,以“孔子学院与社区服务”为主题的第四届孔子学院大会在北京开幕。来自87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位孔子学院所在大学的校长和孔子学院代表以及中方有关方面的代表出席了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刘延东出会并作了题为《平等合作、创新发展,为了孔子学院更加美好的明天》的主旨演讹教育部部长、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副主席袁贵仁作总结讲话。

刘延东说,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也是多样文明大放光彩世纪。不同文明间应该相互尊重、坦诚以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包容、求同存异。中国希望进一步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语言作为文化载体和交流工具,是文明间对话的桥梁。中国政府一贯鼓励跨文化交流,提倡学习使用世界其他民族语言,欢迎世界各国来华推广本国语言。

刘延东强调,办好孔子学院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崇高事业。要立足当当前,谋划长长期努力的崇高事业。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制定规划,从体制机制、法律政策、经费投入等方面为国际汉语教育与推广提供支撑。要注重质量,抓好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三个环节,提高教师汉语教学技能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精心打造品牌教材和课件,创新汉语教学本土化方法,办好网络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已成为重要品牌

据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介绍,从2004年在韩国设立第一孔子学院开始,孔子学院的发展如火如荼。目前,已在88个孔子家和地区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遍布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注册学生23万人,开设汉语课程8000多班次。从国家汉办得到的消息称,还有50个国家的160多个教育机构提出申办孔子学院。

各国孔子学院举办各类文化活动6600多场次,参加人数260多万;开发和形成一批如“汉语角”、汉语速成班、中华文化讲座等特色活动和项目;孔子学院总部派出40多支师生小分队,同270多所孔子学院联合开展中华文化巡讲、巡演、巡展活动。

2009年,孔子学院的建设有力推动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据统计,美国4000多所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16万人,是5年前的8倍,1000多所大学开设汉语专业,招生规模达5.2万人。法国大中学校学习汉语人数连年增长40%,今年已达4.6万人。泰国近千所大中小学开设汉语课,学生达50万人。澳大利亚7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学生达到11万人。非洲各国学习汉语人数大幅增长,阿根廷、智利等拉美国家颁布法令,鼓励大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目前,“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已经吸引了60个国家8万多名学生参加。

孔子学院的发展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希腊总统、澳大利亚前总理、老挝国家主席、比利时首相等很多国家政要出席了当地孔子学院的活动;蒙古国教育部为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颁发“蒙古人民优秀教育家”奖章和证书;美国阿肯包州议会给孔子学院的志愿者授予了“外交使节”称号;2009年12月3日,奥地利邮政总公司发行“维也纳孔子学院”纪念邮票……

刘延东指出,孔子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汉语教育与推广的重要品牌、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合作平台。

师资建设取得新进展

“汉语热”持续升温,孔子学院的发展也如火如荼,但“办好每一所孔子学院”时时刻刻萦绕在孔子学院建设者的心头。孔子学院的长远目标是成为当地汉语教学中心,汉语教师培训中心和外文化流与研究中心。“教师和教材是制约孔子学院发展的瓶颈。”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理事、吉林大学校长展涛说,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的关键是师资和教材建设已经成为孔子学院合作双方的共识。

袁贵仁指出,目前孔子学院总部已经拥有了一支以合作院校为主体,专任教师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和教师队伍,为中国高等教育造就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型人才,派出的院长和教师都能融入当地文化和生活环境,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促进中外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9年,孔子学院总部开始设立“孔子学院奖学金”,用以培养外国本土汉语教师,还招收了50个国家1021个外国学生来华攻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2010年,孔子学院总部将继续扩大“孔子学院奖学金”的名额。

孔子学院总部正在组织实施非英语语种汉语教师培训项目。计划选拔8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国内12所高校进行为期1年的西班牙语、德语、法语等12个语种培训,然后赴各国孔子学院、大中小学任教;从回国志愿者、应届毕业生和在职教师中选拔800人,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派往24个国家58所建有孔子学院的大学,一边在孔子学院工作,一边进行为期1年的20个非英语语种的培训,培训结束后,经考核成为孔子学院(课堂)的正式教师;向各国孔子学院所在大学提供800个奖学金名额,培养本土汉语教师。

今年,孔子学院总部选择各国孔子学院反映较好的《快乐汉语》等教材和《汉英对照字典》等工具书,正在组织专家将其编译成45个语种,并自主研发了通用教材《长城汉语》配备给各孔子学院使用。各国孔子学院也编写适合当地需要的教材500多种。

服务社区,争取更广泛支持

孔子学院在为社区服务方面已经做出了显著成绩:芝加哥孔子学院面向43所公立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面向社会各界提供汉语协作、饭店汉语、交际汉语等多类型汉语课程。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孔子学院与新西兰贸易部合作,为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公司编写中国经济文化习俗手册……

这次孔子学院大会,进一步明确了孔子学院服务社区的发展思路。

孔子和学生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孔子   温故知新   教学相长  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虽然历代统治者把孔子作为圣人,给他装上各种神圣光环,顶礼膜拜,但真实的孔子并不走运。他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确实如此,孔子一生经历人生三大不幸:早年丧父。在孔子三岁的时侯,父亲病故。年轻的母亲带着年幼的儿子,背景离乡,从陬邑昌平迁居到鲁国国都曲阜城里的阙里居住。母子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正值孔子中年时,他的妻子亓官氏去世。到孔子晚年七十岁的时侯,他的独生儿子孔鲤不幸早逝。虽然孔子也曾一度官运亨通,官至中都宰,兼摄相事。但大多数时间,以教书为业。尽管孔子一生最大的理想是从政,但最大的成就却在教育上。作为在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学派、立定教育宗旨、编写“六经”为教学内容、培养大批弟子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吸引着后人不断研究。本文着重研究他所倡导的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工作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进行教育创新,就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研究孔子温故知新和教学相长教育思想,借鉴孔子的经验,古为今用,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p.17)是孔子的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孔子认为温故知新是做教师的基本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精神。温故知新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第一,故即古,指的是过去政治历史知识、文化知识。新是指今,指的是现在的社会实际问题。他要求学生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认识当代社会实际。温故知新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从已知到未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已有知识是认识的成果,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孔子要求学生在温习旧知识时能积极思考、联想,扩大知识范围或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第三,温故知新也就是温故创新。温故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学校教育中、社会生活中创造、创新。何谓创新?根据辞海释义,“创,始造之也”。根据此意推断,有独到的见解叫创见。首创未所有的事物叫创造。文学艺术作品的问世叫创作。新是指初次出现的,往往相对旧而言的。孔子一生虽自称述而不作,而事实上是有述有作,是当时知识的集大成者。他编写、整理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流传后世的宝贵文献就是他温故知新的结晶。        

从已知到未知  孔子非常善于用已有的文献资料来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过去的朝代推测将来的社会。有一次,子张问孔子:“十世可知也?”孔子胸有成竹地答道:“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1](p.21)孔子认为:殷朝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袭殷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假定有人继承周朝而当政,就是以后一百代也是可以推想而知的。孔子反对“不知而作之者”。[1](p.73)他说世上大概有一种人,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却凭空想象、主观臆测。不学不思,如何能知呢?孔子自认为绝对不会这样做的,“我无是也”。他在传授弟子“六经”的时候,在讲到历代礼的发展沿革时就说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1](p.26)他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夏代的礼,我能说出来,但他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殷代的礼,我也能说得出来,但他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这是他们的历史文献不够的缘故,若有足够的文献,我就可以引来作证了。孔子强调以事实为依据是他一贯主张,以致于他的学生子贡一再感叹:“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1](p.46)这是因为道德文章是可视可闻的,而人性与天道是不可捉摸的。有一次,他的学生季路向他请教有关鬼神之事。孔子很不高兴地对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1](p.11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不能完全处理好,怎么去讨论处理人与鬼的事;人生活着的的道理都未能弄明白,怎么能懂得死?

   举一反三   孔子善于用启发式教育,他的得意门生颜回曾形容老师的教学艺术高超,“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独创了著名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p.68)教师一方面要把握学生求知欲最强的时机,即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之时,予以启发诱导。另一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到举一反三,说出新意来。在孔子的悉心教导下,他的学生大多都有自己一些独出心裁的见解,或能做到“问一以知十”、“问一以知二” [1](p.45)孔子在教学及日常生活中,总是善于抓住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思维。那怕是与已不同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有所启发,总是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杨。他与学生子贡讨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问题时,对子贡能联想到诗经中诗句的理解,给予充分肯定,表杨他“告诸往而知来者。”[1](p.9)他的学生陈亢曾经问他的同学,也就是孔子的独生子伯鱼一句话“子亦有异闻乎?”从伯鱼的回话中。陈亢居然能有大收获:“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1](p.178)可以说,这都是孔子平时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的结果。

    叩其两端  孔子强调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训练,叩两端就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从考察事实的不同方面入手,辨别是非,进而解决问题。“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1](p.89)有一次,有人向孔子请教问题,孔子并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但他从这个问题的首尾两端、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和解决办法。孔子还常用这种方法去训练学生,启发他们进行求异思维和创新思考。有一次,他和子贡讨论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什么样的人是坏人的问题时,孔子就借机教给子贡这种辨证思维的方法。子贡问:“乡人皆好之,何如?”孔子说:“未可也。”子贡又问“乡人皆恶之,何如?”孔子回答说:“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1](p.142)由此得出好人的标准应是:全部的好人都喜欢他,全部的坏人都痛恨他。反之,则是坏人。这种思维方法,注意了事物的对立面,在分析矛盾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判断。孔子强调学与思并重,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必先掌握丰富的知识材料作依据,然后凭借这些材料作有效的思考。怎么样去思呢?孔子提出了“九思”,强调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全面性、完整性的训练。“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1](177)从看、听、说等九方面入手,强调观察时要看清楚,听话时一定要听明白,发表言论一定言之有据,并对自己的话负责。

    

二、教学相长       

讲到古代的师生关系,人们总会提到师道尊严。认为师生之间壁垒森严,老师十分威严,动不动斥责或施之于棍棒,甚至有人还把孔子作为提倡师道尊严的第一人。事实上,孔子对学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也很民主,常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1](p.170)一部<<论语>>记载了大量孔子师徒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教学相长的故事。教学相长一词虽语出《学记》,而《学记》主要是记载和总结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教学经验的。因此,也可以说教学相长是孔子与弟子之间真实情况的写照。   

各言其志  《论语》中关于孔子教学情况记录中最著名的事例就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言志的事例了。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1](p.118)孔子平和地对学生说,“我年纪大了,不会再去从政了。平时都说没有人了解你们,假若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想干什么?”子路抢先发言,然后其他弟子一一作答。最后到了曾皙,曾皙说:我与他们三位的志向不同。暮春三月,与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谈论谈论学问,唱唱歌,跳跳舞,岂不快哉。公西华请孔子评论一下,孔子说:只不过是“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他不但没有批评曾皙这种休闲的生活态度,反而觉得对自己启发很大,赞同和向往这种教书育人,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见,孔子与学生相处是十分随意,气氛轻松。学生可以一边听同学和老师对话,一边可以自己演奏音乐,自得自乐。孔子既不强求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又乐于接受吸收学生的正确见解,从善如流。正因为如此,学生可以与老师大胆交流,畅所欲言,为教学相长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论语》中大量记载了这方面的故事。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1](p.133)孔子说,如果卫国国君让我执政,我第一件事就是“正名”。子路当面与孔子争辨的起来,认为老师太迂腐了,执政与正名有什么关系。于是孔子一面批评子路强词夺理,一面为他解释为什么要从正名入手。师生两人虽近乎对骂,但孔子毫不介意,最终以理服人。   

   相互启发   孔子晚期的学生子夏是孔门四科教学中的文学人才,有一次,子夏引用<<诗经>>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来请教孔子。孔子说:有酒涡的脸,笑起来才美丽,有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才能顾盼生情,美丽的花卉是画在洁白的底子上的。子夏由此引申到礼、乐产生在仁义之后。孔子听了非常高兴地说:“你真是个能启发我的人,现在我可以和你进一歩讨论<<诗经>>了。[1](p.25)孔子的学生在各种场合都敢于用孔子的话反驳孔子,孔子也乐于接受意见,修正自己的观点或做法。有一次,孔子到子游做县长的武城,听到了弹琴瑟唱诗歌的声音,就笑着说:“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说,治理这种小地方,用不着教育。子游听后就反驳说:从前我听老师讲过,做官的学习了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习了就容易治理,教育总是有用的吧。孔子听了这番话后很高兴,连忙对跟随的学生说: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那句话不过是同他开个玩笑而已。[1](p.181)孔子曾想应邀到晋国的佛刖处谋职,子路知道后,就出面阻止说:“从前我听老师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如今佛刖盘踞中牟谋反,你却要去为他做事,这怎么行呢?” [1](p.182)最后,孔子听从了子路的劝说,放弃了为佛刖做事的念头。孔子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对提不出不同观点的学生,反而有些不满。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子在许多场合称赞“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能做到“其心三月不违仁”[1](p.57)孔子还把颜回视为知己,曾感慨地颜渊:“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1](p.68)用之,则做出成绩,不用,就藏起来,除了你我,还有谁能做得到呢?尽管孔子如此器重颜回,但对颜回唯唯诺诺,从不提不同见解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不违如愚”。[1](p.16)子路虽经常顶撞孔子,但孔子内心还是对他爱护有加。当子路遇难的消息传来,孔子悲痛不已。可以说孔子是教学相长的榜样。   

以友辅仁   孔子不但在教学上提倡当仁不让、教学相长,同时在道德上也师生相互砥砺,做到以友辅仁。孔子要培养智仁勇艺俱全的从政者,因此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他认为教育人首先是教人做人的教育。一个统治者应该是一个卓而不群的君子。而君子应做到智者不惑、仁者不惧、勇者不忧并且多才多艺。孔子要求学生要有崇高的志向,“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一个人有了志向,就有努力目标。其次要克己,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遇事多从自身找原因,随时检查自己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三,力行,孔子认为“力行近乎知”,一个人做事要表里一致,言行一致。一个君子只有“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取信于人,才能树立威望。第四,要学会内省,内省是孔子非常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他的学生曾参提出每日要“三省吾身”,反思自己为人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讲信用,老师教的内容有没有认真复习了。第五,孔子还强调学生要知错就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知错就改。子路是孔子学生中做事最为鲁莾的一个,但他也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做到闻过则喜,过则改之。孔子虽对他批评较多,但还是把他列入七十二高足弟子之列。此外孔子对待金钱、富贵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富与贵是人人都希望生得到的,但一定要见得思义,不义之财坚决不取。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孔子也做到严以律己。他曾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自己有过失,有人向他指出,他总是虚心接受,立即改正。有时,他的学生子路,不分场合,公开批评孔子,如“子见南子”,孔子不以为忤,批评的对就改之,不对就作好解释。可以说孔子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典范。     

三、结语   

    孔子在世时,只不过是一个学派创始人、是一个老师。孔子死后,甚至还有人贬低他。鲁国大夫孙武叔就曾对人说:孔子的本事不如他的学生子贡。具体说,孔子勇不如子路,智不如冉有,辨不如子贡,仁不如颜回。但孔子的学生并不认为如此,他的弟子有若称赞孔子是出类拔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曾被孔子严厉批评的宰我颂扬孔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甚至还把贬低孔子的人称之为未登堂入室的门外汉。尽管孔子的学生对孔子顶礼膜拜,对当时社会只是把孔子作为一个“布衣”而已。孔子时来运转是在死后数百年后的汉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孔氏,罢黜百家”,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从此,孔子被历代统治者追捧,每有加封。从汉代的素王、唐代的文宣王、宋代的至圣先师、元代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及到清代康熙王帝的“万世师表”。从孔子一生的贡献而言,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创立儒家学派,形成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学思想,提出言行一致、改过迁善、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原则,整理编写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作为教学内容,弟子三千,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材。特别是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师精神,在中国教育发展史是上,代代相传,光照千秋。   

    

    

参考文献:   

孔子和学生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孔子   温故知新   教学相长  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虽然历代统治者把孔子作为圣人,给他装上各种神圣光环,顶礼膜拜,但真实的孔子并不走运。他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确实如此,孔子一生经历人生三大不幸:早年丧父。在孔子三岁的时侯,父亲病故。年轻的母亲带着年幼的儿子,背景离乡,从陬邑昌平迁居到鲁国国都曲阜城里的阙里居住。母子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正值孔子中年时,他的妻子亓官氏去世。到孔子晚年七十岁的时侯,他的独生儿子孔鲤不幸早逝。虽然孔子也曾一度官运亨通,官至中都宰,兼摄相事。但大多数时间,以教书为业。尽管孔子一生最大的理想是从政,但最大的成就却在教育上。作为在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学派、立定教育宗旨、编写“六经”为教学内容、培养大批弟子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吸引着后人不断研究。本文着重研究他所倡导的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工作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进行教育创新,就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研究孔子温故知新和教学相长教育思想,借鉴孔子的经验,古为今用,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p.17)是孔子的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孔子认为温故知新是做教师的基本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精神。温故知新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第一,故即古,指的是过去政治历史知识、文化知识。新是指今,指的是现在的社会实际问题。他要求学生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认识当代社会实际。温故知新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从已知到未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已有知识是认识的成果,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孔子要求学生在温习旧知识时能积极思考、联想,扩大知识范围或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第三,温故知新也就是温故创新。温故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学校教育中、社会生活中创造、创新。何谓创新?根据辞海释义,“创,始造之也”。根据此意推断,有独到的见解叫创见。首创未所有的事物叫创造。文学艺术作品的问世叫创作。新是指初次出现的,往往相对旧而言的。孔子一生虽自称述而不作,而事实上是有述有作,是当时知识的集大成者。他编写、整理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流传后世的宝贵文献就是他温故知新的结晶。        

从已知到未知  孔子非常善于用已有的文献资料来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过去的朝代推测将来的社会。有一次,子张问孔子:“十世可知也?”孔子胸有成竹地答道:“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p.21)孔子认为:殷朝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袭殷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假定有人继承周朝而当政,就是以后一百代也是可以推想而知的。孔子反对“不知而作之者”。(p.73)他说世上大概有一种人,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却凭空想象、主观臆测。不学不思,如何能知呢?孔子自认为绝对不会这样做的,“我无是也”。他在传授弟子“六经”的时候,在讲到历代礼的发展沿革时就说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p.26)他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夏代的礼,我能说出来,但他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殷代的礼,我也能说得出来,但他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这是他们的历史文献不够的缘故,若有足够的文献,我就可以引来作证了。孔子强调以事实为依据是他一贯主张,以致于他的学生子贡一再感叹:“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p.46)这是因为道德文章是可视可闻的,而人性与天道是不可捉摸的。有一次,他的学生季路向他请教有关鬼神之事。孔子很不高兴地对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p.11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不能完全处理好,怎么去讨论处理人与鬼的事;人生活着的的道理都未能弄明白,怎么能懂得死?

   举一反三   孔子善于用启发式教育,他的得意门生颜回曾形容老师的教学艺术高超,“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独创了著名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p.68)教师一方面要把握学生求知欲最强的时机,即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之时,予以启发诱导。另一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到举一反三,说出新意来。在孔子的悉心教导下,他的学生大多都有自己一些独出心裁的见解,或能做到“问一以知十”、“问一以知二” (p.45)孔子在教学及日常生活中,总是善于抓住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思维。那怕是与已不同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有所启发,总是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杨。他与学生子贡讨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问题时,对子贡能联想到诗经中诗句的理解,给予充分肯定,表杨他“告诸往而知来者。”(p.9)他的学生陈亢曾经问他的同学,也就是孔子的独生子伯鱼一句话“子亦有异闻乎?”从伯鱼的回话中。陈亢居然能有大收获:“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p.178)可以说,这都是孔子平时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的结果。

    叩其两端  孔子强调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训练,叩两端就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从考察事实的不同方面入手,辨别是非,进而解决问题。“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p.89)有一次,有人向孔子请教问题,孔子并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但他从这个问题的首尾两端、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和解决办法。孔子还常用这种方法去训练学生,启发他们进行求异思维和创新思考。有一次,他和子贡讨论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什么样的人是坏人的问题时,孔子就借机教给子贡这种辨证思维的方法。子贡问:“乡人皆好之,何如?”孔子说:“未可也。”子贡又问“乡人皆恶之,何如?”孔子回答说:“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p.142)由此得出好人的标准应是:全部的好人都喜欢他,全部的坏人都痛恨他。反之,则是坏人。这种思维方法,注意了事物的对立面,在分析矛盾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判断。孔子强调学与思并重,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必先掌握丰富的知识材料作依据,然后凭借这些材料作有效的思考。怎么样去思呢?孔子提出了“九思”,强调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全面性、完整性的训练。“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177)从看、听、说等九方面入手,强调观察时要看清楚,听话时一定要听明白,发表言论一定言之有据,并对自己的话负责。

    

二、教学相长       

讲到古代的师生关系,人们总会提到师道尊严。认为师生之间壁垒森严,老师十分威严,动不动斥责或施之于棍棒,甚至有人还把孔子作为提倡师道尊严的第一人。事实上,孔子对学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也很民主,常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p.170)一部<<论语>>记载了大量孔子师徒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教学相长的故事。教学相长一词虽语出《学记》,而《学记》主要是记载和总结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教学经验的。因此,也可以说教学相长是孔子与弟子之间真实情况的写照。   

各言其志  《论语》中关于孔子教学情况记录中最著名的事例就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言志的事例了。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p.118)孔子平和地对学生说,“我年纪大了,不会再去从政了。平时都说没有人了解你们,假若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想干什么?”子路抢先发言,然后其他弟子一一作答。最后到了曾皙,曾皙说:我与他们三位的志向不同。暮春三月,与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谈论谈论学问,唱唱歌,跳跳舞,岂不快哉。公西华请孔子评论一下,孔子说:只不过是“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他不但没有批评曾皙这种休闲的生活态度,反而觉得对自己启发很大,赞同和向往这种教书育人,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见,孔子与学生相处是十分随意,气氛轻松。学生可以一边听同学和老师对话,一边可以自己演奏音乐,自得自乐。孔子既不强求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又乐于接受吸收学生的正确见解,从善如流。正因为如此,学生可以与老师大胆交流,畅所欲言,为教学相长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论语》中大量记载了这方面的故事。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p.133)孔子说,如果卫国国君让我执政,我第一件事就是“正名”。子路当面与孔子争辨的起来,认为老师太迂腐了,执政与正名有什么关系。于是孔子一面批评子路强词夺理,一面为他解释为什么要从正名入手。师生两人虽近乎对骂,但孔子毫不介意,最终以理服人。   

   相互启发   孔子晚期的学生子夏是孔门四科教学中的文学人才,有一次,子夏引用<<诗经>>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来请教孔子。孔子说:有酒涡的脸,笑起来才美丽,有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才能顾盼生情,美丽的花卉是画在洁白的底子上的。子夏由此引申到礼、乐产生在仁义之后。孔子听了非常高兴地说:“你真是个能启发我的人,现在我可以和你进一?i讨论<<诗经>>了。(p.25)孔子的学生在各种场合都敢于用孔子的话反驳孔子,孔子也乐于接受意见,修正自己的观点或做法。有一次,孔子到子游做县长的武城,听到了弹琴瑟唱诗歌的声音,就笑着说:“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说,治理这种小地方,用不着教育。子游听后就反驳说:从前我听老师讲过,做官的学习了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习了就容易治理,教育总是有用的吧。孔子听了这番话后很高兴,连忙对跟随的学生说: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那句话不过是同他开个玩笑而已。(p.181)孔子曾想应邀到晋国的佛刖处谋职,子路知道后,就出面阻止说:“从前我听老师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如今佛刖盘踞中牟谋反,你却要去为他做事,这怎么行呢?” (p.182)最后,孔子听从了子路的劝说,放弃了为佛刖做事的念头。孔子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对提不出不同观点的学生,反而有些不满。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子在许多场合称赞“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能做到“其心三月不违仁”(p.57)孔子还把颜回视为知己,曾感慨地颜渊:“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p.68)用之,则做出成绩,不用,就藏起来,除了你我,还有谁能做得到呢?尽管孔子如此器重颜回,但对颜回唯唯诺诺,从不提不同见解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不违如愚”。(p.16)子路虽经常顶撞孔子,但孔子内心还是对他爱护有加。当子路遇难的消息传来,孔子悲痛不已。可以说孔子是教学相长的榜样。   

以友辅仁   孔子不但在教学上提倡当仁不让、教学相长,同时在道德上也师生相互砥砺,做到以友辅仁。孔子要培养智仁勇艺俱全的从政者,因此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他认为教育人首先是教人做人的教育。一个统治者应该是一个卓而不群的君子。而君子应做到智者不惑、仁者不惧、勇者不忧并且多才多艺。孔子要求学生要有崇高的志向,“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一个人有了志向,就有努力目标。其次要克己,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遇事多从自身找原因,随时检查自己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三,力行,孔子认为“力行近乎知”,一个人做事要表里一致,言行一致。一个君子只有“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取信于人,才能树立威望。第四,要学会内省,内省是孔子非常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他的学生曾参提出每日要“三省吾身”,反思自己为人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讲信用,老师教的内容有没有认真复习了。第五,孔子还强调学生要知错就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知错就改。子路是孔子学生中做事最为鲁?的一个,但他也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做到闻过则喜,过则改之。孔子虽对他批评较多,但还是把他列入七十二高足弟子之列。此外孔子对待金钱、富贵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富与贵是人人都希望生得到的,但一定要见得思义,不义之财坚决不取。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孔子也做到严以律己。他曾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自己有过失,有人向他指出,他总是虚心接受,立即改正。有时,他的学生子路,不分场合,公开批评孔子,如“子见南子”,孔子不以为忤,批评的对就改之,不对就作好解释。可以说孔子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典范。     

三、结语   

    孔子在世时,只不过是一个学派创始人、是一个老师。孔子死后,甚至还有人贬低他。鲁国大夫孙武叔就曾对人说:孔子的本事不如他的学生子贡。具体说,孔子勇不如子路,智不如冉有,辨不如子贡,仁不如颜回。但孔子的学生并不认为如此,他的弟子有若称赞孔子是出类拔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曾被孔子严厉批评的宰我颂扬孔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甚至还把贬低孔子的人称之为未登堂入室的门外汉。尽管孔子的学生对孔子顶礼膜拜,对当时社会只是把孔子作为一个“布衣”而已。孔子时来运转是在死后数百年后的汉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孔氏,罢黜百家”,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从此,孔子被历代统治者追捧,每有加封。从汉代的素王、唐代的文宣王、宋代的至圣先师、元代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及到清代康熙王帝的“万世师表”。从孔子一生的贡献而言,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创立儒家学派,形成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学思想,提出言行一致、改过迁善、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原则,整理编写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作为教学内容,弟子三千,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材。特别是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师精神,在中国教育发展史是上,代代相传,光照千秋。   

    

    

孔子和学生范文第4篇

1、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孔子

2、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3、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

5、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6、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孔子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8、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0、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

11、子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孔子

1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

1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

14、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15、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

1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

17、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18、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

19、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孔子

2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朽木不可雕也。——孔子

21、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

23、学而不思则惘。——孔子

2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25、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26、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孔子

27、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

28、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29、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30、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3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

32、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

33、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34、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

35、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

36、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

3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子

3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39、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孔子

4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

4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42、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

43、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

44、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

45、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孔子

46、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孔子

47、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

48、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

49、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孔子

50、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51、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

5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5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5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

55、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孔子

56、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

57、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58、孔子曰:有教无类。——孔子

59、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

60、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孔子

61、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

62、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

6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64、孔子曰:因材施教。——孔子

65、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

6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

67、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孔子

68、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孔子

69、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孔子

70、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

71、夫子莞尔而笑。——孔子

7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孔子

73、子曰:不迁怒,不二过。——孔子

74、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

75、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

76、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

77、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78、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孔子和学生范文第5篇

1.为什么取名《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家语”是一家之记录的意思,因为书中所记的都是有关孔子的言论和遗文轶事,所以起名为《孔子家语》。

另一种说法认为:《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孔子冢大一顷,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其中的“孔子冢”应为“孔子家”之误,这与后面所说的“诸生以时习礼其家”相对应。可以想象,孔子逝世后,弟子后学无法承受失去老师的迷茫和痛苦,他们相聚于“孔子家”,缅怀先师,演习礼仪。在这里,弟子们还将各自整理和保存的先师的言论汇集在一起,编纂成书,取名《孔子家语》。书名一语双关,既说明此书是“孔子家”的言论集,标明了学术流派,又指出此书是在“孔子家”编辑而成,点明了编纂地点。

2.《孔子家语》的内容

《孔子家语》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共二十七卷,孔子门人所撰,但此本早已亡佚。如今所看到的《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题为三国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后序》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内容以西汉孔安国(孔子十一代孙)语气所写,称为《孔安国序》;后半部分内容为孔安国以后之人所写,称为《后孔安国序》,其中有孔安国之孙孔衍关于《家语》的《奏言》。

《孔子家语》汇集了孔子大量言论,还有一些经过整理的有关孔子家世、生平事迹及孔门弟子的材料,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孔子与弟子、时人谈论问题的场景,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史料。

《孔子家语》真伪之辨

作为一部重要的儒家著作,《孔子家语》一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这很大程度上与其“真伪”之争有关。

1.孔安国写定《孔子家语》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将各自记录整理的有关孔子的材料集录在一起,这就是古本《孔子家语》。此后,这个“集录”本被儒家弟子传抄,从而流传开来。

到了西汉时期,《孔子家语》虽被官府收藏,但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汉武帝时,孔安国在京师为官。作为孔子后裔,他了解到《孔子家语》的状况,很担心“先人之典辞将遂泯没”。于是,他设法得到这些材料,抄录整理,而成《孔子家语》四十四篇。后来,王肃就是依据这个本子作注,并流传至今。而官府中所藏《孔子家语》则逐渐亡佚。

2.王肃作注,质疑声起

孔安国写定的《孔子家语》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而是仅仅作为家传本流传。到了三国时期,孔子第二十二代孙孔猛师从王肃,他将家传的《孔子家语》拿给王肃看,王肃不希望这些材料复归于无闻,于是为该书作注,使其流传开来。

然而,王肃以前,《孔子家语》虽然没有受到重视,却也没有什么怀疑之声。就在王肃注本问世以后,怀疑、指责乃至认定其为“伪书”的观点便陆续出现。

首先对《孔子家语》提出怀疑的是与王肃同时代的马昭。《礼记・乐记》引马昭疏云:“《孔子家语》,王肃所增加,非郑所见。”《通典》也引马昭的话:“《孔子家语》之言,固所未信。”马昭的观点代表了当时部分学者对王肃与《孔子家语》关系的看法,即认为此书是王肃按自己的意思改动而成,由此引发了后世对《孔子家语》的激烈争论。

唐代颜师古注《汉书》时,在《汉书・艺文志》的“《孔子家语》二十七卷”下注曰:“非今所有《家语》。”这里所说的今本,是指王肃所注的《孔子家语》。颜注的意思是唐代的《孔子家语》与汉代的“古本”不同。这句话也成为后世“王肃伪造《孔子家语》说”的立论根据。

到了宋代,王柏正式提出《孔子家语》是伪书的观点。他在《家语考》中指出:“四十四篇之《孔子家语》乃王肃杂取《左传》《国语》《荀》《孟》二戴《记》,割裂前后,织而成之,托以孔安国之名,孔衍之序,亦王肃自为也。”这一说法框定了元明清时期《孔子家语》伪书说的基调,从此,《孔子家语》为伪书一说,逐渐占据了主流。清代四库馆臣修《四库全书》时,将《汉书・艺文志》中归入“论语类”的《孔子家语》降级到了“子部”。

近代对《孔子家语》的研究,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他明确指出《孔子家语》为王肃伪作,并指出该书“无任何取信之价值”。顾先生的全盘否定,使《孔子家语》被打入冷宫,很少有人问津和研究。

3.并非伪书,颇具价值

时间进入20世纪70年代,陆续出土的简牍帛书,打破了人们对《孔子家语》既有的“成见”,使《孔子家语》研究冲破长期疑古的“坚冰封冻”而柳暗花明。

1973年河北定州八角廊出土的汉墓竹简(后被定名为《儒家者言》),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出土的汉墓木牍以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问世,英藏敦煌写本《孔子家语》的公布,让学术界开始重新认识这本争论已久的著作。

著名古文字研究学者李学勤先生撰写专文,指出:《儒家者言》也可以称为竹简本《家语》,而今本王肃所注的《家语》则是在汉朝几代孔氏学者对孔子言论和事迹进行整理和编撰的基础上扩充编纂而成。

之后,生先生也认为,《家语》的编纂,正是汉代儒家学说发达及孔子受到官方重视的产物。而《家语》在流传过程中所出现的亡佚、改易、增益等种种情况,都属于传世古籍所能遇到的普遍问题,并不能仅仅依据这些问题来断定《家语》就是伪书。这更加肯定了《孔子家语》的真实性及其在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至于王肃在注解《家语》时是否有改窜,学界已有共识:王肃对《家语》的某些语句的确有所改易和添加,但他改写的范围并不是很大,还是较大部分保留了《家语》的原始面貌。

至此,关于《家语》的真伪争论方告一段落,《家语》的真实性由于出土材料的佐证而得以明了。

《孔子家语》的真实性为什么遭到怀疑?

王肃注本《孔子家语》一经流传,便遭到了马昭等人的质疑,以致愈演愈烈,最终被认定为伪书。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经学史上发生过有名的“王学”和“郑学”之争。“王学”指的是王肃的学说,“郑学”是指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大师郑玄的学说。

郑玄对多部儒家经典都有注解,是汉代经学集大成者,他的见解被当时人视为非常正确的言论而加以传播。王肃是郑玄的后学,但是对郑学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认为它“违错者多”。王肃希望将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告诉世人,以郑学中一些看似权威的见解。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王肃除了用自己的逻辑辩论外,还必须寻求更权威的支持。而在当时,没有什么人能比孔子更加权威了。这就是王肃注《孔子家语》并公之于世的出发点之一。今本《孔子家语》序中第一句话即:“郑氏学行五十载矣……”矛头直指郑玄。此外,王肃还自信地说自己与书中孔子的见解是“重规叠矩”。王肃对郑玄的否定,引来了当时郑学学者马昭的不满,于是,他认为《孔子家语》一书是王肃为了反驳郑玄的观点而自行改编而成的。加之,古人以一己之意改动儒家经典之事早已有之,由此世人对王肃所注《孔子家语》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

至于宋代王柏正式提出《孔子家语》为伪书的观点,则与当时疑古思潮的勃兴有很大关系。宋代疑古涉及很多方面,而以经学怀疑最为突出。一部分被称为唯理派的学者,以己意为理,以理疑经,让疑古走向了肆无忌惮,王柏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一疑古思潮影响深远,明清时期,很多学者承其余绪,这便使《孔子家语》是伪书的观点几成定论。

《孔子家语》与《论语》的关系

随着《孔子家语》真伪问题的解决,一个新的问题又提了出来:既然《孔子家语》和《论语》都是对孔子言行的记录,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

宋末元初学者马端临在其《文献通考・经籍考》中引用《孔子家语・后序》时说:《孔子家语》这部书,记录的都是当时公卿士大夫以及孔子的七十二位弟子在交流中互相问答的言论。后来,弟子们将言论中“正实而切事”的部分编成《论语》一书,其他的则集录在一起,取名为《孔子家语》。这一记载说明《孔子家语》和《论语》同源而出,却各自有别。两者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对孔子言语和孔子与弟子对话的记录。但《论语》记录的是“正实而切事”的言论,这使它较有系统性,且精悍短小,有加工的痕迹;而《孔子家语》只是将未列于《论语》的问答及事迹汇总在一起,因此内容略显驳杂。

的确,从篇幅来看,《论语》只有两万多字,而《孔子家语》却多出了近四倍,如果说《论语》是“孔子语录”,《孔子家语》则相当于“孔子选集”。就内容来说,与《论语》的简略相比,《家语》有完整的场面;与《大学》《中庸》作为专题论文相比,《家语》中的思想更为全面;《史记》记录了孔子事迹,但《家语》的记录时代更早,内容更多,更加准确。因此,有学者指出“对于今天的孔子研究来说,《孔子家语》的价值并不在《论语》之下”,甚至有人认为要准确地理解孔子,要真正地走近孔子,决不能舍弃《孔子家语》,此书可称为“孔子研究第一书”!

《孔子家语》对当代为官的启示

1.修身是从政之本

孔子十分看重官员的自身修养。当他的弟子子张询问要如何做官的时候,孔子回答说:“己有善勿专,教不能勿怠,已过勿发,失言勿掎,不善勿遂,行事勿留。君子入官,有此六者,则身安誉至而政从矣。且夫忿数者,官狱所由生也;拒谏者,虑之所以塞也;慢易者,礼之所以失也;怠惰者,时之所以后也;奢侈者,财之所以不足也;专独者,事之所以不成也。君子入官,除此六者,则身安誉至而政从矣。”(《孔子家语・入官》)可见,为官者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做到“六要六不要”,方能“身安誉至而政从”。

2.了解民情,顺应民意,宽以待民

孔子说:“君子南面临官大域之中而公治之,精智而略行之,合是忠信,考是大伦,存是美恶,进是利而除是害,无求其报焉,而民之情可得也。夫临之无抗民之恶,胜之无犯民之言,量之无佼民之辞,养之无扰于其时,爱之无宽于刑法。”(《孔子家语・入官》)孔子认为,为官者在制订政策的时候要根据民情,切合实际,治理民众的时候要仁爱和宽容。只有用宽仁对待民众,民众才会对官员感到亲切,从而达到上通下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