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外国历史故事

外国历史故事

外国历史故事

外国历史故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历史故事 有效性

高中历史教学要与历史故事相联系,要注重剖析和探索历史故事内蕴的价值,以历史故事中真实的人或事为线索,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高中历史故事中感悟历史,并使真实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深刻地融入学生意识中,从而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产生探索历史故事、历史事件的激情和欲望,并在感悟历史的过程中升华情感。

一、运用历史故事教学的原则性把握

1.力求历史故事的真实性。

历史故事的教学引入必须是真实的、客观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虽然历史人物或事件无法重现和复原,然而,历史故事的教学要以规范的史料为依据,以此为前提进行分析和拓展,切不可随意编造。对于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故事,要抱着严谨的研究态度,在对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故事加以考证之后,才能进行教学。而对于诸如神话故事、传说故事等内容,它们尽管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渊源,然而它们不能等同于历史故事,不能随意用于教学。

2.针对性原则。

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应用,要注意选取历史故事的针对性,要使这些历史故事深刻地揭示教学主题,还要基于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和理解水平,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学生在有针对性的历史故事中,得到更多的发散思维启迪,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3.生动有趣性的教学原则。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故事要有生动的情节,让学生有新奇的感受,在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情节中,学生可以达到以情激情、以情动情的境界,同时,要使历史故事具有新鲜感,挖掘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内容,并以此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4.简洁性原则。

历史故事是用来创设教学中的历史情境的,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历史故事要言简意赅,将繁杂的历史史料内容加以简化,使生僻繁冗的历史史料变得通俗易懂,在对杂乱的情节加以裁剪的前提下,对历史故事进行集中性讲述和展示,从而确保历史故事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二、高中历史故事融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呈现历史故事,导入课堂教学。

在高中历史的新课导入教学环节中,要采用历史故事的导入策略,使学生产生新奇、探究的学习欲望,从而进入历史学习过程之中。同时,对于历史故事的新课导入教学,要将其与教学内容迅速相连,快速进入正题,不可拖延时间过长。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一课中,可以讲述真实的历史事件:处死查理一世的真实历史故事,让学生知道在英国历史上,查理一世是唯一被处死的国王,这是对国王权力的宣战,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从而,使学生在这个真实的历史事件背后,进入课文的主题,学习和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过程,分析英国政治制度的变化。又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工人阶级的救国救民的伟大使命,并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推动历史的进程的重大意义,可以选取历史故事“28门礼炮”作为新课导入内容,在这个历史故事中,教师可以抓住“28响”这个细节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白: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为什么要鸣28响呢?结合历史,我们知道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成立28年,这28年是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的28年,是艰苦奋斗的28年,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学生在这个细节性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历史故事中,开始进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学习。

2.以历史故事引发质疑,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借用历史故事中的内容,设计问题,引发质疑,是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实效性。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中,可以借助历史故事“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爆炸案”,让学生感受中国建国初期艰难的外交处境,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特务要暗杀?他们背后真实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的暗杀计划得逞,对中国的历史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新中国建国初期不利的外交形势,并理解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增进对历史内容的了解。

3.以历史故事了解历史人物及历史进程,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对于历史的信息来源于一些历史人物传记,通过这些历史人物传记,可以对特定历史时代的人物性格和特征加以了解,并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历史进程进行分析和探究,从中追寻历史的轨迹。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中,对于“皇帝”的称谓认知来源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通过历史故事“嬴政称始皇帝”,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皇位世袭制度,并在历史故事中渗透秦始皇虚荣自大、专断独裁的性格特征,加深对历史的印象和认知。

三、结语

在典型性的、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故事之中,我们可以以此为素材,使学生在真实的历史故事中,了解和认知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在对历史故事进行认真解读的过程中,提升历史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军.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外国历史故事范文第2篇

一、故事教学法的理论支持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必须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该理论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互助合作、主动探究,进而主动建构所学课程的意义,从而获得理论知识。故事教学法正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助合作、交流研讨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有效的教学知识。初中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更需要以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故事教学法特别符合初中生需求层次和学习心理特征。历史课堂上采取故事导入、故事点拨、故事观摩、故事会演、故事探究、故事升华等方式来进行教学,可以更加真实而全面地再现历史事件(现象)的存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地理解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基本历史知识,培养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科学的价值观、历史观。

二、故事教学法的实际运用

(1)故事导入。历史舞台上,政治家雄韬大略,平治天下;思想家真知灼见,彪炳千古;军事家金戈铁马,决胜千里;科学家聪明睿智,造福万代;文学家才华横溢,名著遗后;艺术家巧夺天工,明珠璀璨。这些杰出人物虽然早已被雨打风吹去,但他们的故事流传千古,让人受到沁人心脾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历史课要善于结合教材,介绍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曹刿一鼓作气、赵括纸上谈兵、项羽四面楚歌等一个个历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上课伊始,学生往往陶醉在课间的嬉戏之中,没有从课间休息中回过神来。这时可以运用故事导入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讲《宋金对峙》时,可以讲“岳母刺字”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了解当时岳飞抗金的背景,自然而然过渡到教学主题。

(2)故事点拨。运用历史故事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习得许多的历史知识和人生哲理。讲解时一定要根据教学进度,注意故事与课题的相关性以及故事本身的生动性与真实性,然后即时加以点拨,真正发挥故事的教育、启发作用。比如,在讲述的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时,可以插入“顾维钧在和会上巧妙用计表达中国对日本盗取中国山东的强烈愤怒”的故事,再讲到“最后巴黎和会仍打算将德国在山东的利益转交给日本”,然后点评“尽管中国有这样一位杰出的外交家,但是由于弱国无外交,最终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的丧失”。通过点拨,可以加深学生对那段历史的理解,进行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渗透。这样的故事教学,比平铺直叙的讲解更有效果、更有意义。

(3)观看影视历史故事。讲解历史事件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播放影视资料,以生动直观的影视画面再现历史,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的脉络,并设置问题进行研究,提高故事的吸引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增长他们的历史见闻,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鸦片战争”时,可以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鸦片战争》片断,了解鸦片战争的来龙去脉,并提醒学生注意电影中“虎门销烟”的镜头,加深学生对虎门销烟这一鸦片战争导火索等的理解,再结合电影分析鸦片战争带来的后果。借助影视资料辅助,学生接受效果就好,教学实效性就高。尤其是在进行重难点教学时,运用影视资料可以比较直观地再现历史史实,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该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概貌,有利于学生对教材重点知识的理解和难点的突破。

(4)故事会演。历史故事可以教师讲,也可以由学生讲、学生演,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好动、爱说,又喜欢表现自己等特点,让学生讲述或者表演历史故事等,培养他们的故事讲解与舞台表演的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比如,刚上中国历史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可以让学生们尝试上台讲讲关于女娲造人、开天等各种人类起源的传说故事,然后再自然引出“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课题,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在课堂举行故事比赛,每节课留出3分钟~5分钟安排学生轮流上台讲解一些与历史相关的故事,每学期末评出“小故事家”给予表彰;或者将历史故事改编成剧本,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排练、表演,可以使参与的学生得到锻炼与提高。

(5)故事探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故事教学不是为故事而讲故事,而是要通过课内外结合,进行故事的讲解、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历史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索,让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方式,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在教学“郑和下西洋”时,可以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与作用。指出,明朝这一航海壮举的目的在于炫耀大明国威,寻找失踪的惠帝和为统治者在异域寻找奇珍异宝,它对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外贸、文化交流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提出问题,郑和七下西洋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耗费之贵,必然造成巨额财富外流,这将给明王室带来哪些负面的影响呢?这样有趣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拓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6)故事升华。《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还指出,要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人生理想。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引入历史故事的本义重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学史明智与明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德情意行,增强对祖国与人类的责任感。比如,在讲春秋、西汉历史时,可以穿插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成就一世英雄,韩信忍受“胯下之辱”而成一代名将,司马迁受残酷宫刑而写成不朽名著《史记》等故事,引导学生从这些历史故事中感悟、领会做人的道理,学会敢于面对困难、挫折,勇于做生活的强者。再如,讲到中国近代历史《二万五千里长征》时,可以直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飞夺泸定桥》及电视剧《长征》等,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红军长征所经历的世界史上从未有过的极端艰苦历程,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不可战胜。而在讲述抗日历史中,可以引入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西安事变、台儿庄战役等历史故事,引导学生牢记历史,不忘国耻,鼓励学生惜时学习,奋发有为,确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坚定信念。

外国历史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历史典故 中学历史教学 运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新课程目标针对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树立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形成民族的历史责任感与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立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贡献的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由此可见,中学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树立科学的精神方面有着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步。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中学历史课堂要实现真正的改革,就要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如何让学生改变对历史厌烦,甚至是不想学的现状,转变学生的思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呢?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历史中蕴含的丰富知识,采取一切手段,丰富有限的教学资源。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书籍丰富,有一种东西至今令每个人朗朗上口,记忆犹新。那就是有丰富内涵的中国历史典故。一个典故蕴含一段历史。有些中学生即使厌学,也能随便说出几个历史典故。对于典故背后蕴含的哲理,学生都充满了好奇和求知的欲望。如果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够巧妙地运用历史知识中的典故,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感受历史知识中的人文力量,有心理的体验与精神的震撼,从而达到历史思想教育的目的。

一、巧用典故,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

巧妙地运用历史典故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的基础知识,加深记忆。如在教学秦末农民战争时,可以扣住典故“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让学生充分想象农民起义的场景,起义准备仓促,装备简陋。再如,分析“淝水之战”中双方力量的对比及分析前秦失败的原因。如果从前秦拥军八十七万与东晋八万士兵的敌对、双方军队的具体组成来分析的话,则效果不如用一个典故“投鞭断流”来得好。投鞭断流典故,具体讲述的是淝水之战前,前秦皇帝站在淝水之边,说了一句话,从此成为典故。即“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引用这一典故既可以说明当时的情势,前秦人马众多,兵力雄厚,又形象地描绘出前秦皇帝的骄纵自大。在讲到战后时,如果用一个成语“草木皆兵”补充,则更能说明当时以少胜多的情况。“草木皆兵”正是双方对阵时,前秦皇帝登城时看到的场景。东晋部队整齐而精锐,又看见八公山的草木好像人形,“此亦勃敌也,何谓少乎?”他以为那也是东晋的军队。这样,仅仅两个成语就把淝水之战的部分情节诠释得淋漓尽致。有人,有事,有前奏,有结果,有败因。学生不仅轻松记忆,而且记忆得比较牢固。

二、巧设典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培养出发。历史教材中的典故生动有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大量的历史课堂教学事实表明,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束缚,很多老师只注重被列入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只强调对考试知识点的机械化记忆。对教材上的历史典故和相关的史料,只是要求学生了解或是作为课外阅读,这就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上产生重记忆、轻理解的情况,引起重接受轻思考的一连串反应。这不但给历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还使得学生难以摆脱受传统教育模式束缚而滋生的惰性心理。学生对历史课内外的典故十分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通过设典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创新,敢于发言。此外,除了对课本的现有典故进行设计外,还把搜集资料和典故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在课外历史典故的搜集过程中,增进师生友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在课堂中动手动脑,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

三、运用典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来自对祖国的深刻了解。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值得我们骄傲自豪的东西,如丝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这些都是可以让学生引以为豪的东西。同时,在这段岁月中,还涌现出许多为国奋斗、捐躯的人物。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典故中,可以见到他们留下的身影。如勾践“卧薪尝胆”,蔺相如“怒发冲冠、完璧归赵”,廉颇“负荆请罪”,岳飞“精忠报国”,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这些英雄人物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心中对祖国的热爱是深沉而饱满的。他们的英雄感人事迹正是中国人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教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这些典故,让学生用心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升华爱国主义情操,从而树立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适当地补充历史典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国热情,健全学生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在运用典故时,还需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不要画蛇添足,不要事事补充,拖泥带水。其二,切忌喧嚣兵夺主。盲目补充典故,忽略了教学目标。合理地安排、运用典故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家颐.历史教学中运用成语典故的点滴体会[J].历史教学,1983(09).

[2]曾维丽.“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原则的提出与落实——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学习一得[J].教师之友,2005(06).

外国历史故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教学方法 改进探索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走过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我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索性,激发求知欲,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崇高品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在教学中不断尝试一些新的方法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我谈谈改进教学方法的几点探索,与大家共勉。

一、巧妙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历史故事是历史教学中的常见内容,巧妙地运用历史故事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很多的历史知识和人生哲理。如何巧妙运用历史故事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是历史老师常常探讨的问题。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有无数历史故事,如何从中选择对教学有用的历史故事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首先,历史故事必须基本忠于客观历史,因此在选择故事时必须谨慎。其次,选择与课本知识相关的故事。我在教学中,经常选择一些与课本知识相关的故事。如在讲左宗棠带兵收复新疆内容时,介绍了左宗棠少年时就有大志,他在15岁时写的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正体现了这一点。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时,已年近70岁,为了收复被俄国占领的伊犁地区,他带着棺材出关,表示誓与俄国决一死战,为曾纪泽的外交谈判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在军事与外交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收回了伊犁地区。这样的讲解像磁石一般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了学生对左宗棠的理解,也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再次,故事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导向性。最后,要对历史故事及时加以点拨。如我在讲述“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时,插入一段关于“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巧妙用计表达中国对日本盗取中国山东的强烈愤怒”的故事,学生听后纷纷拍手称快,随即我说:“最后巴黎和会仍打算将德国在山东的利益转交给日本。”然后及时点评:“尽管中国有这样一位杰出的外交家,但是由于弱国无外交,最终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的丧失。”这样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故事,比平铺直叙地讲解效果好得多。

二、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知识的“火药”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兴趣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是学习的开始,是成功的秘诀。这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所以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是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想千方、设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把沉闷的历史课堂变成鲜活的课堂呢?

学生自编自演历史短剧,可提高知识运用和表达交流能力,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点燃知识的“火药”。

例如,学生将《和同为一家》中“文成公主入藏”编成历史短剧,形象地再现了历史情景。“文成公主入藏”,路途漫漫,留念依依,学生在表演中大胆创新,塑造了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青海有一座日月山,唐朝时是唐与吐蕃的分界地,文成公主离开长安时,唐太宗特地为她铸造了两面黄金宝镜――日月镜。宝镜能照见中原河山,让她思乡时使用。文成公主途经这里,举目四望,草原空旷,杳无人迹;拿出宝镜东望,长安城繁花似锦,不禁潸然泪下。可一想到大唐、吐蕃世代友好的大局,她毅然踏入吐蕃地界,扔掉日月镜。一位留念故土,却又能识大体、顾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文成公主形象栩栩如生。这一剧情的安排,既尊重了历史,又融入了丰富合理的想象。整个历史短剧流畅、生动、活泼、有趣。大唐皇帝气度非凡,胸襟宽阔,以汉藏两族关系为重,不乏泱泱大国的风范;吐蕃赞普热情豪爽、豁达朴实;文成公主善良美丽、感情细腻真挚。这些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真实、可信,丝毫不矫揉造作。

历史短剧全部程序由学生自己制作完成,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潜能的场所,学生提高了语言表达、合作交流、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激发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了创新意识,点燃了知识的“火药”。

三、积极引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习动因

一堂好的历史课,并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而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启发学生思考、探索,进而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的状态,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把创新教育作为重点,课堂要营造创新氛围,留有创新空间,开展创新活动,各种教法的优化组合将是改革的主旋律。力争做到多鼓励,少批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借助学生思想活跃、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灵活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习热情,增强进取精神。

外国历史故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纪录片 文字 媒介 历史

中图分类号 G220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很多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活跃于荧屏,可见纪录片作为一种展现历史的影视媒介,有着广泛的影响。它本身的影像记录功能,也为历史学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那么,既然影视媒介信息可以作为史料来用,那它必然与传统的史料形式在传播方式上存在不同;而历史观的不同,也会对纪录片创作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图像学视域下的“文本图像”与“图像文本”

人类历史的文字和影像的叙述和再现无外乎是语言和视觉的联合,根据美国图像学理论家米歇尔的解释,对于语言和视觉的联合。是视觉再现的领域的两种方式:一是“文本图像”,视觉形象作为语言内部差异的场所,具体体现为文字和印刷的物质性,视觉再现之语言再现的诗歌样式。以及描述在叙事中的奇异作用;二是“图像文本”,语言在视觉领域的再现和压抑。

作为保存历史信息的史料,自然与传播媒介密不可分,一般说来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文献,包括档案、报刊、图书等文字记录的史料,档案、报刊、图书都是书写媒介和印刷媒介,此外,中国古代还将甲骨、竹简、绢帛等当作书写媒介;二是口述历史所基于的口碑材料,古代史学家就曾深入调查、采访,运用“口耳相传”的史料,这些依靠文字记录保存下来,到了近代出现了声音存储技术,才有了录音方式,这就是广播媒介的功用了;三是反映历史进程的遗迹、文物、战场、壁画等视觉史料,虽然遗迹、文物等无法一下归人具体的哪一种传播媒介,但作为视觉呈现的史料,影视媒介,即电影或电视完全能以视觉化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可以说,每一次传播媒介的变革,都决定着历史记录的方式,因此形成了以史书文献为主的“文本图像”和以影视为主的“图像文本”。

二、历史文献纪录片和史书对于历史信息的真实性保证

同属于传播媒介的影视媒介和书写媒介,各自对应于历史信息记录载体中的纪录片与历史著作,在记录与再现历史事件上有什么不同呢?下面通过分析纪录片《故宫》和历史著述《史记》来探讨这一问题。

历史之首要在于真实,当代电视传播作为大众传播手段,真实性也是其要求之一,这一点在历史文献纪录片中尤为重要。《故宫》影片中的一大特点,就是大量文物的展现,《故宫书画》、《故宫藏玉》、《故宫藏瓷》基本都是展现文物。《故宫》在宣传中,就将众多文物的第一次亮相作为一大“卖点”,这么多文物的拍摄,除了展现文物本身的精美之外,还要牵涉出背后深藏的历史,文物作为史料确保了历史的真实性,使得影片所说的历史确有“出处”。

史料的三大形式在《故宫》中都有体现,文献引用在第二集《盛世的屋脊》中就可见一斑,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李燮平在镜头前,讲述李自成是否放火烧紫禁城时。引用了《日下旧闻考》原书原文一段“因胜朝之旧而斟酌损益之”,这一行字在片中用技术特别加亮,以显示出处。可以作为影片文献引用形式的一个代表。

口述史料在影片中也被多次使用,比如在第十集《从皇宫到博物院》中,有关190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开放的情形,就让93岁的北京居民刘曾富和启功先生讲述当时自己的见闻。为了能让人物口述和历史相互印证,影片在讲述的同时还穿插历史图片和文物。

历史遗迹、绘画、照片等视觉材料在影片中的运用就更多了,如第一集中的南京明故宫遗址、《燕京八景图》等,以及第十集中拍摄于溥仪退位前后的那段时期的紫禁城老照片;此外,还有影像资料,这是作为视觉史料出现的,如克林顿-西蒙斯在1903年拍下的关于故宫最早的影像。

如果说影视媒介通过呈现具体实物使得历史真实可信,传统的文字记录则主要通过材料甄别了。例如司马迁著《史记》,主要从两方面来确保史料的真实可靠,其一是文字史料。其二是实地考证。对于文字史料,司马迁选择从数量庞大的资料中,考订、筛选出他认为的可信的资料。作者在《伯夷列传》一章中说: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考证之后认为,六艺是可信的文字资料。其二,进行实地考察,获得很多见闻也是一大资料来源,司马迁在写《孔子世家》和《屈原世家》等章节的时候,就曾亲往孔子和屈原的家乡去探访古迹,采集民间传说。文献资料、口述史料和对于遗迹的考察,在文字记录的传统中依然可以看见基本的史料形式。

三、文献纪录片的影像叙事与史书的文本叙事

媒介在传播历史信息的同时,还存在一个叙述方式的问题。因为历史是由零散的一个个事件构成,只有通过叙事技巧,才能将其串联成一个整体。这其间涉及的其实是传播技巧,而影视媒介和书写媒介在这方面,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故宫》影像叙事依靠的是蒙太奇手法,这本身也是影视媒介自身的语言,比如在第一集中配合永乐皇帝诏书解说的镜头,就是一轮巨大的红日冉冉升起,这是带有隐喻性的蒙太奇。象征故宫诞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故宫》在结构编排上也是别有匠心的,各集虽然各有主题,独立成篇。但总体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的,从讲述故宫营造始末的《肇建紫禁城》这一集开始,先后讲述故宫建筑(《盛世的屋脊》)、宫廷政治(《家国之间》)、宫廷礼仪(《礼仪天下》)、宫廷藏品(书画、藏玉、藏瓷、西洋物品)及博物院建立始末(《从皇宫到博物院》),最后谈及了文物流迁历史(《国宝大流迁》)和故宫大修(《永远的故宫》),从时序性上来说,基本上是顺着故宫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的。

再者。文献纪录片还有一个元素是解说词,保留了文字叙述的传统,在纪录片中配合画面进行画外解说。由于是历史文献纪录片,解说词需要保证学术性,但受到电视传播的自身特点和广大受众群的制约,又不能过于学术,因而各集在叙述过程中,很注重“故事”的讲述方式。

相对于影像,文字记录历史的传统便十分悠久了,而且也有自己的形式与方法。梁启超在《史学导论》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对传统历史的写作有详尽的叙述。他认为历史写作是有体裁的,体裁的区分主要在于对于历史“还原”的程度。中国传统的历史体裁大体包括传记、编年、记传本末体等。纪传体是将历史的核心归结到人,编年主要是利用时间跨度全面记述。西方历史记述在体裁上没有中国如此清晰,大都注重就某个历史时期、地区等进行研究,发展到现在才扩展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管是东方或西方,文字叙述历史都是为了再现历史,历史学家的一大任务原本即是“复原”过去。不过同为“再现”,书写媒介和影视媒介还是有着很大不同的,主要体现在直观与想象的区别。

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便认为:“历史记述据称是历史过程的确定片断的言辞模式或者标记。但是。只所以需要

这些模式。是因为文献纪录片并没有就它们所涉及事件的结构,描绘出一种清晰的影像”。因此,为了说明过去“实际发生的事情”,史学家首先必须将文献中记载的整组事件,再按照自己的一套意识形态,结构成历史。这种结构后来又被史学家自己“想象”成过去“实际发生的事情”的一种表现和解释,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字记述历史存在“再现”,因为有史学家个人“想象”的部分。

说到文献纪录片对于历史的“再现”问题,海登・怀特为此专门提出了一个概念“影视史学”(historiophoty)。影视史学就是通过视觉材料与影片话语,传达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影视媒介凭借不断进步的多媒体技术,图像化直观展现历史的形式,使之与原先文字书写的方式大为不同,由于图像化带来的历史真实性质疑,使得新兴的影像“重现”方式饱受争议。影像方式能呈现历史,源于影像方式是对我们现实生活经验的一种“复制”,历史是可以被真实地“复制”出来的,这也就是历史影片创作的一大卖点。这些年的一些电影,诸如《特洛伊》、《亚历山大大帝》等,片中竭力去“再现”古代的历史事件,其服装、建筑、武器、战船等等都尽可能地和历史上的“同期”样式接近,不过影视史学中的文本与客观存在的历史,永远是两条渐进线。

由此可见,影视媒介叙述历史是通过直观呈现、大跨度的蒙太奇叙事,兼有视听娱乐的功能,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进行逼真地历史“再现”;而文字记述则必须通过严谨地体例记载、材料甄别,来确保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并凭借一定的想象符合历史的因果。从目前的大众传播手段看,影视媒介是主流,因而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传播载体,在传播历史信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中西不同史学传统下的文献纪录片叙事比较

文献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不同的历史观也会使得相同题材的纪录片呈现完全不同的叙事结构。而在这一点上,东方和西方的历史观就有着明显的不同。梁启超认为中国史家长于叙事,而西方史家则长于评析,这是由长期的书写记录传统形成的。中国史家往往把个人对于历史的见解融于史实叙述中,要么在后面的论赞中发挥,与叙事分开;西方史家则侧重与分析历史事件前后的因果关系。海登・怀特在《历史的诗学》中,说西方史学界有这样的叙事传统:将编年史中挑选出的事件编成故事产生了各种问题,史学家在建构其叙事的过程中必须预料到并加以回答。这些问题的种类有:“这是怎样造成的?”“为什么事情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最终会是怎样?”这说明西方史家的思维是因果关系式的,与中国传统单纯书写事件是不同的。下面,我们从《故宫》和《辉煌的古代文明》这两部作品的比较中分析这一问题。

BBC制作的文献片《辉煌的古代文明》,体现了典型的西方评析性的历史思维。从结构上说,它是按照文明地区来分集的,诸如:《埃及一不熄的生命》、《罗马一终极帝国》、《中国一力量的王朝》等。而在每一集的叙事中,突出的又是评析文明现象,笔者在这里选取一集《希腊一黄金时代》加以分析说明。由于是失落的古代文明,影片一开始就用一场发生于1687年的战争,来宣告这种文明的毁坏,其中有大量的古迹被毁。接着选取了希腊文明有代表性的建筑、雕塑、思想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察,并在简单叙述完一个方面的背景资料后,再由专家进行分析。这成为了影片最为重要的叙述方式,画外解说只是一种辅助。

从叙事学上分析,这样的评析是符合因果性的。《故宫》虽然也有建筑、礼仪、政治等分集,但基本都是由文物或者历史事件去牵出背后的历史故事,专门的评析不是很多,基本集中在明代的政治制度、马戛尔尼访华和明清两代宫廷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上。比如在《礼仪天下》这一集中。谈及英使马戛尔尼来访,并以他的视角看当时的中国,议论中国近代的落后,其中的一些观点并不为广大民众熟知,显得很新颖。不过,这样的议论在影片中所占的分量不是很多,往往在一集的最后,作为画龙点睛式地总结性陈述。全片基本上是以画外音叙述历史事件作为主题。而《故宫》中的专家叙述,基本上是作为历史事实的叙述者出现的,成为主体叙述的一种穿插、融合,与西方做法不同。相比BBC的《辉煌的古代文明》,《故宫》专家论述部分显得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