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行会计制度

现行会计制度

现行会计制度

现行会计制度范文第1篇

1.会计核算执行力度不够

在现行税收制度下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就会改变企业原有的分散管理资金的现状,从而实现了资金的统一管理和集中收付。但是,由于企业的会计制度还很不健全,主要是我国企业各个部门的资金收支并没有全部纳入核算管理,导致预算对支出的控制和约束不力,进而导致企业的会计核算力度不够。

2.政府部门没有做好对企业会计核算的控制工作

在现行税收制度下,我国的政府部门并没有执行好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监控工作,即使对企业的会计核算有一定的控制,但是大部分都是流于形式的。有关政府部门对企业的会计核算还是以事后监督为主,没有转为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监控。因此,我国政府部门没有做好对企业会计核算的控制工作也是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之中的主要问题。

3.不同企业会计核算不统一

在现行税收制度下,不同企业的会计工作不统一,在会计核算这一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有的企业在实行会计核算的时候,虽然预算单位对资金的支配权并没有改变,但是各财务审批事项是由单位负责人来进行,这样资金就会移到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核算中心就应该对资金进行全面的管理。然而,由于现在企业的会计制度都比较的落后,并且原始的会计制度就不统一,这样就导致会计核算的过程执行起来非常困难。因此,进而就导致企业的会计核算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出现。

二、现行税收制度下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税收制度对会计核算还具有一定的限制性。主要是它的执行体系还不够完整,并且不能够真正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这样不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所以,这种税收制度也不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有关财务方面的完整信息。因此,为了满足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的发展,实行税收制度下的企业会计核算就显得很有必要。同时,在需求上也对我国现阶段企业的会计税收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企业中进行现行税收制度下会计核算已经是势在必行,并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现行税收制度下企业会计核算的模式

1.现行税收制度下的会计账目管理

实现现行税收制度下会计结算管理首先应该实现现行税收制度下的会计账目管理。第一,完善会计科目体系建设。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对企业的财务收支进行分类,对财务资金再次进行设计和分类,进而对财务资金进行统一分类。当然,财务统一收支结算的模式应该以企业的总收支分类为基本依据,建立财务资金支付体系。但是,这种会计体系能够较好地解决财务分散模式下的会计账目无法进行有机整合的问题。第二,提高现行税收制度下会计结算的运行效率。目前,企业的会计结算中心已经实现了网络化、标准化和数字化,进而将财务数据库系统和相关的应用服务程序紧密相连。同时,财务管理软件能够对会计科目进行批处理,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实现终端的数据共享,从而加强现行税收制度下结算的高效运行。

2.现行税收制度下的会计人员管理

在现行税收制度下,企业会计结算的会计人员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因而需要提高现行税收制度下会计结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一,加强人力资本开发及人力资源配置,选拔优秀人才。企业应该加强人力资本的开发和人力资源的配置,以吸引综合素质更高的会计人才。然后,可以根据职位的要求将会计人才进行有效的分配,以促进现行税收制度下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运行。第二,划分人力资本级别,铺设晋升道路。企业的财务结算中心是现行税收制度下会计结算的运行模式,结算中心的性质决定了现行税收制度下管理人员职位等级的划分。第三,建立岗位轮换制度,防范财务风险。为了进一步保证企业会计结算体系的有效运行,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岗位管理制度。良好的现行税收制度下会计人员管理制度还能够让会计人员全面的接触现行税收制度下会计结算的财务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的会计人员能够较快地熟悉预算、核算、结算、资产管理等业务流程。

3.现行税收制度下的会计档案管理

企业还应该实行现行税收制度下的会计档案管理。第一,增强原始凭证的完整性。对于企业的会计结算中心而言,增强原始凭证的完整性应该包括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从而能够增强原始会计凭证的完整性和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尤其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现代的会计信息取得、存储、传输等功能都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也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第二,保障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在原始凭证的基础上,企业会计结算中心还应该加强实行电子账务加工,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首先,加强对会计信息的计算、分类和检查等处理。其次,强化数据存储和备份工作,防止数据丢失等风险。最后,优化数据的传输方式,防止会计信息数据被修改。

四、提高现行税收制度下企业会计核算的建议

1.强化企业会计核算管理

提高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下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首先就要强化企业会计核算管理,进而细化部门预算编制。现行税收制度下的企业会计核算一般需要包含所有部门的公共资金的完整预算,主要是将各类不同的各项资金核算在该企业的年度预算之中。因此,要进一步贯彻和执行现行税收制度下企业会计核算,制定出科学且符合实际的标准,为提前会计核算做好准备。通过提前会计核算,可以使核算细化到各个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个具体的项目,从而提高现行税收制度下会计核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强化企业会计核算管理有利于企业现行税收制度下会计核算工作的实行。

2.转变企业会计核算中心职能,加强支出监督管理

在现行税收制度下实行企业会计核算,应该转变传统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能,加强支出监督管理,进而促进会计核算中心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目前,企业会计核算中心的主要工作是资金的支付和会计核算。当然,这不仅仅是记账的职能,更应该是具有核算执行信息的反馈和控制的职能。通过核算各个企业部门的会计预算情况,可以监管和控制各个部门的资金使用进度。还要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的事前控制,会计在收到部门核算的支付申请后,应该及时确认相关信息,然后才进行支付。因此,现行税收制度下企业会计核算中心要彻底的改变传统的观念,真正做到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3.建立健全的企业会计核算中心内部管理制度

在现行税收制度下企业会计核算还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核算中心内部管理制度。有效的管理必须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作为保证,因此,要求企业会计核算中心的管理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包括人事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和核算监督制度等。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会计核算中心内部管理制度对于实现现行税收制度下企业会计核算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4.加强企业内部部门间的协作与配合

在现行的税收制度下,为了避免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出现重复现象,进而提高现行的税收制度下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要求企业必须采取适当的会计核算方式,从而更加真实有效地反映企业的成本管理。同时,加强对现行的税收制度下企业成本的控制,从而促进企业现行的税收制度下会计核算工作的科学化发展。因此,现行的税收制度下的企业核算要求加强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

五、总结

现行会计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医院会计制度 存在问题分析 改进建议

一般的会计制度是指:会计人员的工作制度,它是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及各种性质的企业、事业单位在处理其会计事务时制订的一种方法,是会计方法和程序的总称,是会计工作的规范。而我国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是财政部、卫生部在1998年11月17日颁布的,并于199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在过去的近10年内,《医院会计制度》在平稳中顺利运行,作为衡量和规制医院财务会计行为的标尺,为推进我国医院工作的发展及医疗服务事业的水平提升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是,随着国内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加入WTO,一大批民营医院、慈善医院、外资医院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医院的出现,现有的《医院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医院自身发展及医院系统管理改革的需要,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鉴于此,笔者试结合自身在医院工作的实际,对我国现在通行的医院现行会计制度做一些初步的探究,以期抛砖引玉,以期对日后制定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有所裨益,并就教于学界方家。

一、我国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纵观近10年来医院财务会计发展的实际,在医院日常会计行为中,笔者立足于医院的工作实践,并参照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笔者不揣冒昧,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在医院会计实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予以分析如下:

(一)在适用范围上存在局限性

就理论层面而言,我国的《医院会计制度》是“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1]这一规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还是比较切合中国社会现实的。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因为国内的公立医疗机构数量和质量难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日常保健和医疗的需要,在实践中,许多非公性质的医院日渐兴起,尤其是民办的或慈善机构兴办的医院的大量出现。这些非公立医院在日常会计行为中怎样进行会计核算?非公立的社会福利性质的医院应该执行何种会计制度?我国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也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回答。

(二)医院固定资产核算方法存在弊端

在会计理论中,固定资产一般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2]在我国的广大医院里,固定资产在医院总资产中举足轻重,固定资产核算的完整性与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某家医院整个会计账目记载是否失真。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医院发生的有关收益性支出直接在当前会计项目中列出。在日常会计项目中,购买或取得新的固定资产时,一方面要借记“专用基金――一般修购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直到固定资产报废、毁损等诸多原因消减时,才按原值借记“固定基金”,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在会计实务中,这些会计行为应该详细记录在会计分录里;就传统会计理论而言,固定性基金并非是从其它的基金直接转变过来的,仅能当作是净资产的一种虚假增加,致使净资产在会计账目上出现不实。在这种情况下,此种约定俗成的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的办法,不仅仅不能完整地考核出医院负责人的业绩全貌,也不能提高医院整体的经济效益,同时,在动态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实有价值上,也存在一定的虚假现象,在表象上造成很多医院支出的加大。

(三)无形资产核算不明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为了谋求更大发展,大都逐步在树立医院自身企业文化上下功夫――各个医院的特有品牌就是该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的软实力。质言之,某个医院特有的医疗服务水平,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等都均能为医院带来数额不小的经济收益。在实践中笔者知晓,在医院里,许多硬件投资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贬值,但类似于医院品牌和企业文化的无形资产反而会随着医院的成长而增值。同时,医院为了适应实际及自身发展需要,陆续开展一些能给自身带来较大经济价值的科研项目,其费用较大。故此,在医院会计账目中,资产负债表中关于无形资产的详细记录显得尤为重要――将无形资产更加具体化,直接反映在当期支出中。但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核算的有关规定尚不明确。

(四)管理费用分摊方法不合理

笔者在医院工作多年,就本人目之所及,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里,间接费用在计算上是不能直接计入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的管理费用中的,而在会计实务中,很多医院基本上是按照医疗部门和药品部门的人员人数比例进行平均分摊。在一般情况下,很多医院的医疗部门和药品部门人员比例大致为9:1,如果采用按人员比例分摊医院管理费用的话。那么,管理费用的80%以上必将分摊在医疗支出上,仅有20%会分摊到药品支出上。这样,在各级医院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大部分医院医疗收支亏损,而药品收支则呈现出结余数额较大的怪异现象――一定会影响到医院整体财务收支的真实有效性,且不能真正反映医院管理费用的全貌。

(五)“其他应收款”核算不合理

在理论上,“应收款项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信用交易所形成的索取相应资源的权利。在以债权发生制为基础而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应收款项可能是最能体现‘应计’特点的项目。”[3]但在《医院会计制度》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范围是,除应收在院病人医疗费、应收医疗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其中,包括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不可随意计入的预付购货款等。在会计实务中,“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范围过大,极易给医院的投资者、债权人造成误解。在新时期,各级医院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化,但医院会计中规定的“其他应收款”核算范围往往与企业不同,给社会各方面报表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他们常常对较大的其他应收款余额提出诸多疑问,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筹资的难度。

二、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改进建议

鉴于我国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一些不足,笔者结合实践中的经验,尝试性提出以下改进医院会计制度的建议:

(一)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构建医院会计制度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应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予以完善,并力争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要。但实情是,我国多数医院属国有性质,是非营利性医院。伴随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和完善,很多医院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开始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故此,非营利性医院会计核算方法在借鉴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借鉴学习企业会计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与监督;而对于营利性医院,经卫生主管部门审核登记注册后,可以考虑直接进行企业化运作,完全借用企业会计的核算方法。不容置疑的是,营利性医院在会计实务中,参照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也有许多不妥之处。由于缺乏周详、细致的核算办法,营利性医院的会计核算往往处于混乱的状态,有碍于相关主管部门对医院财务的时时监管。鉴于此,笔者建议日后修订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应补充对营利性医院会计制度的相应规定,以适应实践发展之需。

(二)完善医院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

在会计实务层面,建议医院会计在参照企业会计的核算方法的同时,逐步取消“固定基金”科目的核算内容,增加“累计折旧”会计科目。在购入或增加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当计提折旧时,借记相关支出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并登记“固定资产”的明细账目和总账目。期末“固定资产”账户余额仍为原始数额,“累计折旧”账户余额为已提折旧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标示于固定资产项目的下方,二者互抵后的余额应为固定资产净值。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将资产负债表中的“累计折旧”项目金额、“固定资产净值”项目金额与“固定资产原价”项目金额相比较,可以较为明晰地知悉某家医院的整体固定资产新旧程度的信息及其使用情况,同时,便于会计报表使用人为医院负责人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为医院在做出相关投资决策上提供帮助。

(三)将无形资产更加具体化

在医院资产负债表中增列“无形资产”科目,以全面反映整个医院资产情况。同时,应合理整理、统计医院的无形资产数额。一般而言,医院无形资产涉及的范围较广,且多属于医院企业文化层面――如医院品牌知名度及美誉度、管理理念、服务意识、医疗技术水准、医学科研成果等。目下,许多医院在日常运营中,大多注重有形资产的增长,竞相购买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对无形资产的开发投入和核算管理没能引起太多重视,致使无形资产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就经济学维度而言,在一段时间内为某个医院提供一些特殊权利或有利于医院取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是一种较为稀缺的经济社会资源。建议医院将无形资产更加具体化,以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

(四)对管理费用分摊方法的建议

笔者认为,以后新修订的《医院会计制度》应改变目前单纯按医院在编人员比例分摊管理费用的方法,应采用灵活机动的方法,比如:将按人员比例和收入比例相结合、复合的管理费用分摊办法或其他方法。唯如此,才能符合“收入与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的配比性这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更能反映医院管理费用分摊的公平性,也便于调动医院整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医院的整体经营效率和效益。

(五)增加“预付帐款”科目

笔者建议,在修改《医院会计制度》时,应增加“预付帐款”科目,使医院会计报表在实际使用时,以方便社会各方的需要,为医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的空间。在以后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应该硬性规定各地医疗机构预付款项记入“应付账款”借方,如因厂家破产、关闭等原因确实不能收回所购货物的,再将原预付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经过以上科目的调整,使会计报表使用者更加详尽地了解医院财务状况,使会计核算更加科学、合理,更好地为医院的各种决策服务。

综上所述,医院会计核算在维持医院良性发展和有序运行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推进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的稳步跃升起着经济准绳和标尺的作用。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医院会计核算工作应与时俱进,顺应现实发展之需要,使医院会计工作更加有序、科学、合理,进而使我国的《医院会计制度》可以切实地反映出每个医院的真实经营业绩,较为全面的为医院以后的发展献计献策,以提升医院在新形势下的品牌竞争力,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医院会计制度.[EB/OL].省略,人民网,2003-06-09.

现行会计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牧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农牧业事业单位已经很难沿用原有的会计制度来满足新的事业单位经济核算的要求,因为有必要对现行的农牧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研究,就目前可能阻碍改革进行的问题做出阐述与分析,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意见建议。

一、农牧业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特点

(一)会计目标包括核算目标与决策目标

我国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要达到的目标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与要求,概括来说,农牧业事业单位的会计目标就是要为国家的事业单位经济行为核算与管理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该信息要能够全面反映事业单位对于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又要有助于事业单位内部及国家政府机关作出合理的决策,简单来说就是核算目标与决策目标。农牧业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者需要及时、准确地将日常经济活动中的各项经济业务以会计语言记录下来,包括财政预算资金的获得、支取等,并且要在实现编制一定的预算,保证财政资金的分配及使用的合理性。

(二) 会计核算基础为收付实现制

所谓农牧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基础,指的是在一定的会计期间或者核算期间内,对于发生的会计事项,何时记录并且记录到哪些会计要素中去。目前我国农牧业事业单位的会计记账基础一般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而不是权责发生制,即根据是否收到或者支付实质性的现金或者银行存款等收入或费用,来确定会计记录的时点,以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将收付实现制称为现金制。农牧业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记录与一般的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分类基本相同,包括资产类、负债类、权益类、收入和费用五大类,都是基于会计准则的分类标准进行归类。

(三)财务报告对象具有单一性

农牧业事业单位的报表使用者具有单一性,主要是国家财政主管部门,不像一般企业,其财务报告对象包括企业内部、外部等多个利益相关者。且农牧业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反映的主要内容上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反映的是资金是否按照预算计划的用途在合理的范围内得到使用,该报告并不注重对农牧业事业单位的财务成果进行评价。然而不可否认,目前随着事业单位的投资主体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农牧业事业单位在取得、形成财务信息时若仅仅以满足财政管理的需要为目的,很显然会无法满足多元化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例如农牧业事业单位的权益资本投资者需要了解他们所投入资本的增值情况,债权人需要知道其借出的资金能否在约定的时间内得到偿还,农牧业事业单位内部在进行业绩考核时,需要相应的财务信息为考核提供依据,同时指导未来期间的决策制定等等。

二、农牧业事业单位现行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基础依然采用收付实现制,没有大范围地要求开始实施权责发生制,不能准确反映经济业务信息

尽管现行的会计准则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要求事业单位推崇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但是目前农牧业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依然更多地是使用收付实现制,可见会计制度中对于权责发生制实行的推广具有一定的困难,有关部门有必要在制定或丰富政策的过程中加以鼓励。农牧业事业单位收付实现制确实能够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的现金流入与流出,但是从收入与费用的期间配比角度来看,收付实现制就不能够很好地反映真实的经济事项。根据收付实现制的规定,农牧业事业单位必须在实际收到资金后才能够确认为收入进行核算,同时也只有在实际发生费用之后,才能够确认为费用与损失进行核算,这样的核算规定,很明显不能够准确、充分地反映事业单位的应收账款,会导致收入与支出水平在某一核算期间的金额与实际不相符,也不能真实可靠地向利息相关者进行反映。除此之外,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农牧业事业单位也不可避免地与市场经济发生紧密的联系,经营目标从单纯地实现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变更为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单位经济效益,同时随着投资主体的不断多元化发展,收付实现制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农牧业事业单位越来越复杂的会计核算要求。

(二)农牧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之后,相应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单位会计工作的质量与工作人员的素质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提高农牧业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职业操守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农牧业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合理等。但是目前,在农牧业事业单位内部,随着新制度的逐渐实施,单位内部的财会人员没有及时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在某种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单位会计工作的正常、有序地展开。

(三)会计信息披露不够全面

不管是从我国经济宏观管理角度,还是从政府财政资金管理角度,或者是为了满足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需要,农牧业事业单位都需要提供有关自身在会计期间内的预算执行情况。从经济宏观管理角度和政府财政资金管理角度来看,国家有关部门获知农牧业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为其分析拨出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供了基础,有助于其在进一步分配财政资金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分配与管理。从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角度来看,管理层了解掌握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有助于其更加客观、合理地做出一些重要决策。但是从现行的农牧业事业单位出具的报表来看,其报表附注中仅仅只反映的是单位收支的实际发生数,对于实际数与预算数之间的差异,则没有合理地进行反映,这部分不属于会计制度中强制规定要反映的内容。在现实中,信息使用者有必要充分了解各农牧业事业单位是否针对本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若分析则是如何进行分析的,主要分析的是哪些方面的内容,分析结果如何等,这些信息披露的确实,势必会影响相关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的判断与决策。

三、改进农牧业事业单位现行会计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

针对收付实现制的弊端,我们已经在前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所以有必要进行农牧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有关的改革。但是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配套的公共管理体质的改革政策,所以要在农牧业事业单位彻底推行权责发生制还有一定的困难,只能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逐步实现权责发生制代替收付实现制,所以要尽快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争取能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使用权责发生制。农牧业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能够更加准确地反应当期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和结余情况;第二,采用权责发生制配比,更加突显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与客观性;第三,在对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能够使得评价更加客观、公正。

(二)鼓励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对于新会计制度进行学习,使新制度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从前文我们看到,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会严重影响农牧业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正常展开,所以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来激励员工更自觉地学习新制度,并且将新制度及时、准确地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通过将个别员工送到业务水平较高的单位进行新制度的学习与培训,再回来对本单位其他员工开展培训这一方法来实现。同时,农牧业事业单位应当提高员工接受、吸收、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加强学习技巧的学习。

(三)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

农牧业事业单位应在信息披露中增加现金流量表的披露,全面动态地反应其现金流入与流出情况,同时应在报表附注中加强披露实际资金耗用量与预算资金的差异情况,并且适当地披露差异分析结果,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侯立华.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8).

[2]蒲泽秀.论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差异及其衔接[J].财经界,2015(07).

现行会计制度范文第4篇

第一,根据当前部门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及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需要,及时制定和修改相关的法规、制度。

为了适应政府预算和会计改革的要求,必须相应调整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并出台新的配套法律法规。例如,及时制定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相适应的会计账务处理办法;对于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以后! 预算单位无法取得原始记账凭证问题做出特别规定;对与预算执行有关但已明显落后于形势的会计制度“如基建财务会计制度#进行更新等。

第二,部分资产和负债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预算拨付仍以收付实现制为主。

1.资产方面:仍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只对部分金融资产进行权责发生制核算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非金融“实物#资产仍按收付实现制核算,只在购置时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 但不进行资本化”即不提折旧、不摊销#.所谓部分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国债转贷资金以及已经确认但尚未实际收到的上级政府或其他方向提供的拨款或补贴。

2.负债方面:对部分负债项目实行权责发生制改革是第一阶段改革的重点。改革的项目包括‘ 国债应付本金和应计利息;已明确没有还款能力的政府担保项目;已核拨但尚未支付的政府采购项目(暂存款);已核拨但按进度尚未支付的基本建设项目(暂存款);应付未付的政府欠发工资等。这些应在核算中充分进行确认和计量,并在财务报表中予以列示。

3.财务报表和预算:以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反映采用修正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结果,着重体现净负债的情况,以现金流量表反映实际收付的情况,并据此来审核和编制预算,在需要现金时才进行拨款。经过第一阶段的改革,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对政府的负债情况能够较全面和完整反映,对政府的财政风险也予以较充分地揭示。

第三,政府预算会计报告采用科学的编制方法。

在收入方面,运用“标准收入测算法”编制收入预算,即根据历史资料分析测算出各项收入与相关经济变量之间的比例,以此作为测算该项收入的参考标准,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对收入预算的影响,制定收入预算。在支出方面,实行彻底的“零基预算”,推行“绩效预算”。

第四,延长预算会计报告编制的时间。

从西方国家看,预算正式编制之前的准备时间普遍较长,如美国在预算正式生效前的18个月即着手编制。相比之下,我国预算编制时间过短。为保证预算本身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提高其可行性,减少在执行中的频繁调整,应适当延长我国预算编制时间。

二、长期改革思路

第一,建立政府会计体系。

政府会计应以政府活动为核算范围,凡是政府活动引起的资金运动,就应该纳入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现行的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内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包括那些并不反映为预算收支的政府资金运动。相反,不在政府活动范围内的资金运动则不属于政府会计的范畴。如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一些与政府活动并无直接关系的事业单位资金运动就不应再包括在政府会计范围之内。因此,可以考虑将我国的会计体系改为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政府会计、非营利机构会计、企业会计。

为了全面反映政府的资金运动和考核政府活动的费用与效率,政府会计应包括对固定资产的核算。要不断提高核算水平,合理确定政府固定资产的计价原则,建立适当的政府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并根据绩效预算管理的要求,采用相关的固定资产费用配比方法。从长远看,政府会计体系中还应该反映国有企业资产状况,从而完整反映政府受托责任。在建立政府会计体系的过程中,要参照国际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会计准则,同时建立和完善政府会计制度,实行准则和制度并存管理。

第二,实现预算的权责发生制。预算的权责发生制! 意味着在各级政府、各个政府部门中实行全面的受托责任制。

1.资产方面:除金融资产全面按权责发生制核算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外,对可确认并可计量的资产按照权责发生制核算,并进行资本化处理“即计提折旧、分期摊销#;对可确认但难以计量或计量成本过高的非金融资产,可考虑采用补充披露信息的方式;对涉及国家机密或计量意义不大的非金融资产不予披露。

2.负债方面:对所有已可确认并可计量的负债项目实行权责发生制核算;对尚未确认或虽可确认但尚不能充分计量的或有负债,应在分析最终可能性的基础上,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详细披露。

现行会计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完善

一、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医院的复杂经济运行特点制定的,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疗养院、卫生院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近十年一大批非公立、非公有制医院应运而生,这些医院执行什么样的会计制度,目前尚无明确规定。

二、新医改关于体现公益性的要求,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缺乏公益性会计科目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在体现公益性方面存在明显缺陷:缺设体现公益性类会计科目,不能提供任何医院公益性质的会计信息。实际上,医院尤其是非盈利性医院具有承担救助“三无病人”、社会公共事故抢救、国家自然灾害抢救的职业责任(比如非典、地震、有毒奶粉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医院先按统一指令性任务对病人进行抢救和义务垫付),而且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尚未形成有效责、权、利相对称的补偿机制。

    实际上,对医院来说,设立公益性类的相关会计科目以区别一般意义的业务收支、财政拨款收支,能够有效地体现其公益性,具有明显的实际意义。

三、固定资产的核算不科学

1.固定资产计价方式不科学

⑴当前制度规定,医院固定资产按账面价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大型修缮。提取修购基金时,借记“医疗支出等支出科目-提取修购基金”,贷记“专业基金-修购基金”,也就是一方面反映为收支结余减少,另一方面反映为专用基金增加,收支结余和专用基金都属净资产的范畴,修购基金不论计提与否对净资产都没有任何影响。提取修购基金其实质是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没有设置相应的“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以反映固定资产净值和累计提取修购基金(累计折旧)。从而造成医院资产不实,会计信息失真。

⑵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科目,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有些原来贵重的医疗设备仪器已明显减值。如果这些实际上已经发生减值的固定资产,还按购置时确认的原值在固定资产账面反映,那固定资产价值明显失真,有违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原则。

2.为改善就医坏境而进行的建筑物装修未增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改善就医坏境而进行的门诊楼、住院病房等固定资产装修应允许增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要求逐步提高,医院除了提供优质的医疗技术服务,还要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医院一些门诊楼、住院病房大多是十多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旧建筑物,固定资产原值较低,对其装修不属于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项目,按当前《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其装修费是不能增加固定资产原值的,这就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原值。

四、管理费用分摊方法的缺陷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将作为期间费用的管理费用分摊到医疗成本、药品成本、制剂成本中,进行分摊的管理费用包括了各医疗服务项目的部分成本及核算医院管理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并强调“后勤部门发生的费用能直接记入医疗、药品、在加工材料支出的,不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而在相关科目核算”;“管理费用的分摊可以采用人员比例法,即按医疗、药品部门的人数进行分摊”,在会计报表中也没有单独反映。管理费用按人员比例分摊到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中,一般情况下,医院的医疗部门和药品部门人员比例为10:1,这样管理费用的90%会分摊到医疗支出,只有10%分摊到药品支出上,这种过于简单的处理不利于正确计算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造成药品支出分摊偏少,药品收支结余人为地增大,而同时又形成医疗收支结余出现巨额亏损,这样进一步凸显了以药养医的局面。

五、会计报告体系不够健全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缺少反映医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动情况的现金流量表。因此无法反映医院投资和筹资本身的情况,以及筹集资金的规模和具体来源。使医院经营管理缺少有效地分析医院业务活动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现金流量的参考数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管理层以及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内部的决策对会计信息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单位现有的几张报表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医院的经济业务情况,迫切需要医院自行设计和运用某些会计报表,既能满足内部经济管理的需要,又便于外界了解医院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符合医院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

结 果

一、明确制度的适用范围

对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相关规定可作如下修改: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对于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营利性医疗机构,可以明确规定适用《企业会计制度》,照章纳税。

体现公益性,增设公益性会计科目

    增设公益性会计科目:在区分了营利、非营利基础上,在非营利医院会计制度中需要设立单独公益性科目,如增设“公益性支出”、“公益性收入”会计科目,以准确衡量其承担的责任、义务;同时在公益性科目的归集下,有利于政府合理测算其承担公共服务的补偿。

完善固定资产的核算

二、完善固定资产的计价

(1)医院应当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建议增设“累计折旧”会计科目,用以核算固定资产损耗程度,并取消“固定基金”、“专业基金—修改基金”科目。因为无论从会计报表中资产的真实性还是资产管理的角度,增设“累计折旧”账户,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都可以使医院的会计报表能够 更加真实地反映其资产、净资产以及收支结余情况。避免因制度不够完善带来的虚增资产、净资产及人为调节业务收支结余的问题发生。医院应当按照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力的预期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医院一般应当按月提取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2)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科目,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原值。

    建议医院会计参照《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办法,增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发生固定资产减值时借记“其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三、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增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核算医院门诊、住院病房装修维护费用。

    建议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等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他后续支出,如为了维护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而发生的修理费等,应当计入当期费用。

    四、对改进管理费用分摊方法的建议

可以借鉴企业管理模式,简化核算流程,如在账务处理中取消管理费用的分摊,后勤部门发生的能直接计入医疗成本、药品成本、制剂成本等的费用,不在本科目核算,在相关科目核算。期末,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收支结余—其他结余,借记“收支结余”科目,贷记本科目。

五、完善会计报告体系

医院应定期编报现金流量表,以反映医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动情况,并统一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及披露格式等。

六、为了增强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建议将基建会计业务纳入“大账”。为此,增设“基建工程”科目。

“基建工程”科目核算医院以基本建设项目资金进行基本建设所发生的实际支出。并设置“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等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讨 论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在制定与实施的最初阶段,确实体现了其先进性和前瞻性,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实践工作的不断运用和检验,随着我国社会各项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其片面性和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为适应医院发展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当然,上述观点仅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粗浅看法,尚待进一步验证和完善,以便更正确地计算医院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更好地为医院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医院会计制度》.1999年版.

[2]罗郁葱.浅谈《医院会计制度》的几点局限性[J].现代医院,2005,5(8).

[3]杜恒.《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J].理论界,2006,(6).

[4]金玲.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局限性的探讨.中国卫生经济,2007,(2).

[5]沈二林.《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浅谈》.内蒙古煤炭经济,2008,(2).

[6]贝晓威.《医院现金流量管理》.现代医院,200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