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表现母爱的诗歌

表现母爱的诗歌

表现母爱的诗歌

表现母爱的诗歌范文第1篇

一.抓住诗眼——感悟情

《游子吟》这首诗琅琅上口、诗意简明,诗人通过朴实无华的诗句,通过平凡的生活细节,表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深沉而无言的爱。这种感情,学生是很难一下子体会到的。 教学中,教师围绕重点诗句分析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的教师抓住“密密缝”这个重点词,引导学生思考:母亲为什么要密密缝?让学生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心与牵挂,同时教师结合讲解当地的风俗——密密缝可以保佑远行的人平安早回,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有的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意恐迟迟归”,让学生体会出母亲对儿子的担忧。几乎每位教师都引导学生体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所蕴含的比喻意,让学生体会母爱的博大,做儿女的无法报答,从而体会出儿子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对母爱的由衷的赞美。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母爱有了一定的感悟。

二.创设情境——渲染情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仅仅通过理解重点诗句,还不能真入进入诗所描绘的意境中。教学时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1、结合写作背景

诗必有感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感情被现实生活激发、点燃后抒写的。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及个人际遇、经历、创作意图、个性气质不同,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孟郊一生颠沛流离,他每一次外出求学、应举和漫游时,母亲总是遵照当地的习俗细针密线地缝,盼望远行的儿子早早平安归来。这种伟大的母爱深深地激荡着孟郊的心。正是在母亲的鼓励、劝慰之中,孟郊第三次应考,终于考中进士,并得到了一个县尉的官职,有了较为安定的生活环境,诗人就任后,立即接来老母亲奉养。可是他觉得,母亲几十年的含辛茹苦,是无法报答的。因此,他深情地写出了《游子吟》。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密密缝”所蕴含的感情时,出示了《游子慈母长相忆》,向学生比较详细地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2、利用插图

课文中有一幅插图,再现了诗的情境,教学时,教师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他们母子二人此时此刻的所言所思所为,有的教师还满含深情地在优美的音乐中交流了自己的想象,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用心体会,明白这件衣裳是用母爱编织的,这是一件爱的衣裳,她的每一针每一线,缝进了多少牵挂与嘱托,关心与担忧,它融入了母亲多少无言而深沉的爱呀。加深了学生对母爱的理解。

3、结合生活实际

生活中,每一位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有的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母亲平时对自己的关心与照顾、鼓励与帮助,从内心深处呼唤学生对母爱的理解;有的教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情真意切;有的教师甚至把对母亲的感激也写成了诗,读给学生听……使学生与古诗产生共鸣,内心深处受到触动,从而体会到无论我们多大,无论我们走多远,都走不出母亲关怀的目光,学生对母爱的理解进一步升华。

三.反复吟咏——体味情

学习古诗必须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首先要使学生对诗歌充分感知,通过诵读,在头脑中想像,逐步形成诗歌所表达的整体形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道理就在于此。

教学中每位教师都注重了对古诗的诵读:初读时的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细读时读出诗的停顿、读出诗的韵味;品读时读出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情感。个人读、师生合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诗我两忘,达到情景交融、完美统一的境界。

四.拓展延伸——倾诉情

表现母爱的诗歌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劳伦斯 诗歌主题 爱情 自然 死亡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是二十世纪英国杰出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等早已闻名于世,我国的读者对他的小说也十分熟悉。他的小说在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实,劳伦斯还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贯穿于他整个的写作生涯,在他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正如劳伦斯自己所说,他的许多诗歌构成了他的情感与内心生活的传记。劳伦斯的诗歌是他生活经验和创作激情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他的诗歌意象鲜明、寓意深刻、措辞巧妙,诗歌技巧可与叶芝、艾略特等著名诗人相媲美。劳伦斯的诗歌是他一生欢乐与痛苦的记录,是他思想感情、人生哲学的重要见证。劳伦斯的一生是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现存秩序充满矛盾的一生,也同时是他与夫人弗里达成功婚姻的幸福的一生。诗人劳伦斯是与小说家劳伦斯同步趋向成熟的,而这又与他人生的成熟正相吻合。所以想了解劳伦斯复杂又多变的一生,就应该了解他的诗歌。劳伦斯的诗歌涉及面很广,他在诗歌中描绘了生命、爱情、自然和死亡,这也正是他曲折生活的反映。赫利・摩尔在《劳伦斯传》中说他“在诗中表现了画家的眼力,也表现了诗人的眼力,不仅抓住了事物的形象,也写出了事物的动态;并且具有动力美感的一面”。劳伦斯一生的诗歌创作共有十几部诗集,其中著名的有《爱情诗与其它》、《海湾》、《瞧!我们走过来了!》、《鸟兽花草》、《三色紫萝兰》、《荨麻》、《最后的诗》等。在诗歌创作中,劳伦斯大多以自己的经历、体验入诗,以抒情为主体,具有浓郁的自我色彩,他的诗歌特点之一就是展现了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的心灵的内部活动。劳伦斯曾经长期是政治、文学、伦理等方面的争论焦点,也是二十世纪最独特、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在英国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仍被查禁。不过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民摆脱习俗的桎梏,从艺术上、思想上接受了这位作家。劳伦斯自己曾说过,他自己要在三百年后才能被人们理解。艾略特也曾说过“劳伦斯的作品是现代文学流派所呈现的艺术魅力的最佳范例”。

从劳伦斯的诗歌内容上讲,他的诗歌大致分为早、中、晚期三部分。他的早期诗歌中充满了矛盾,充满了爱与恨、兴奋与恐惧、美好与丑恶等对立因素。爱情是他早期诗歌的重要主题,有一首题为《樱桃盗贼》(Cherry Robbers)的短诗中写道:

长长的黑树枝下,串串绯红的

樱桃像红宝石闪烁于

东方少女发间,宛若血

在每个发卷下滴落。

亮晶晶的樱桃下,有三只死鸟

翅膀紧紧扣着:

白脯画眉与一只乌鸦,小强盗

被染成了红色。

一个姑娘站在草堆下冲着我笑,

樱桃在耳际坠着――

向我献出她的红果:我得知道

她是否有眼泪。

诗人并没有着意对少女进行描写,而那三只企图盗取樱桃的死鸟却证明,她对爱情是多么的专一执著。贯穿全诗的意象是红红的樱桃,它代表着成熟,又象征着爱的奉献。劳伦斯与弗里达的爱情经历也生动地记载于他早期诗集《瞧!我们走过来了!》中。在这部诗集中,劳伦斯歌颂生活、赞美爱情,它是劳伦斯夫妇婚姻生活欢乐和痛苦的记录。小说《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带有很大自传性的小说与他的早年生活很有关系,小说描述了保罗与母亲远远超出正常的母子之爱,这在弗洛伊德心理学上被称为“恋母情结”。这种对母亲的眷恋之情在他的早期诗歌中也有所反映,他的早期作品中《钢琴》(Piano)就是很具代表性的一首。这是首带有自传性的诗歌,劳伦斯青少年时期由于父亲粗犷暴躁,常与母亲发生冲突,所以他的感情渐趋向母亲,成为“母亲的劳伦斯”。因而他无法摆脱母亲的影响,无法独立发展自己的情感和人格。诗人这个时期中已无法摆脱的“恋母情结”及其带来的心理上的困惑正是《钢琴》的主题。

幽暗中,一个女人对我唱着柔和的歌;

把我引入回忆,直到眼前重现昔日情景――

一个孩子坐在钢琴底下,在钢弦轰鸣中央

依偎着母亲的纤足,听她微笑着歌唱。

……

此刻哪怕歌手突然爆发出喧声强烈,

黑色大钢琴也热情奔泻。童稚的日月

已经把我迷住,我的男子气概已没入

回忆的洪波,我像孩子似地为过去哀哭。

诗人感情激动,一任唱歌的女人牵引,身不由己的沉浸在对童年的回忆中。先是被往事的洪流淹没,真实的存在被淡化,衬托出如烟往事的辉煌,诗人只能无助地哭泣以排遣陷入精神上的困境而难以自拔带来的愁绪。另外,两性之间的关系在劳伦斯的小说中是经常探讨的主题之一,在他的诗歌中也经常出现这一主题。他认为一对的男女,一对夫妻犹如磁铁的两极,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男女之间的爱总是充满着两个对立的自我,或者个体之间可怕的冲突和斗争。爱总是二位一体的,甜蜜和谐的爱与冲突尖锐的感官满足的爱二者共居与一个爱之中。如他的《爱的交战》中表现了爱的悲哀和爱情带来的失落感,在《农场之恋》中又表现了接近死亡的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劳伦斯经历了战争的悲愤、疾病的折磨以及他的《虹》禁印的不幸遭遇,他的诗歌主题也发生了变化,他的目光转向了自然,在这个充满神秘的自然界中,诗人凭借着对非人生物的一种近乎神秘莫测的洞察力,发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就在与它是一个神圣的历程。在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集有《鸟兽花草》、《三色紫罗兰》等。他的诗歌使人感到:植物有情,动物有智。他中期的代表作《蛇》(Snake)更是独具特色,诗中着意刻画了诗人面对蛇时所表现出来的矛盾心理,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表达了诗人对人和自然,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写道:

头慢慢地伸进那阴森森的窟窿,

他向前拱动着身子,舒展开肩头。

忽然,一种恐惧,一种抗议,把我笼罩。

他不该退向那个可怕的黑洞,

故意走向黑暗,把身子投入那深渊。

……

在我眼里,他恰似一位君主,

遭放逐的君王,流落在阴曹地府,

而如今正是他再次加冕的时候。

失去了解释一位君王的

天赐良机,

我要忏悔

为自己的渺小。

蛇在诗人看来就好像是一位神明,一位流落在阴曹地府的君王。蛇在这里是一个象征,一种神秘力量。总之,代表自然界的蛇与人类一样同为上帝造物,他们不是不可相通,没有共同之处的。诗人认为,人与其他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重要的是应当相互尊重和爱护。

劳伦斯的晚期诗歌则致力于对生命问题的探讨,他歌颂死亡,赞扬新生,告别现在的旧的自我,追随将来的新的自我。劳伦斯认为经过痛苦的死亡后,便会出现生后的欢乐,只有在死亡中才能复生。这些观点都在他晚期诗集《最后的诗》中有所体现,这本诗集是以《凤凰》一诗结尾的,该诗的主题与郭沫若的《女神》中的《凤凰涅》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是描写死而复生。这种自焚,再由灰中再生的意象是该诗集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在另外一首代表作《灵船》(The Ship of Death)中,诗人写道,秋天的苹果掉在地上腐烂,释放出种子来获得新生,灵魂也是如此。人死之后,灵魂逃离躯壳,告别自我,走向通往湮灭之乡:

该走了,向自我道一声告别,

从掉落的自我中

寻找一个出口。

……

造起你的灵船,造起你的避难方舟,

装上食物,装上蛋糕和甜酒,

为了通往湮灭的黑暗的航行。

在这里灵船的意象与凤凰类似,作者是借助于他们来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对死亡的期盼,以及对死后复生的向往,从而寻得心声,获得自我的实现。

劳伦斯在《新诗》序言中写道:“诗歌通常传达的或是遥远未来的优美缥缈的声音,或是过去圆润的声音。”他在自己的诗歌中表达的正是这种观点。他的诗歌是他人生的写照,是他思想感情的见证。在写作手法、艺术形式上,劳伦斯用惠特曼式的自由诗的节奏来表达他的思想感情。劳伦斯说“自由诗是或应该是诗人即时即兴地直抒全部胸臆”,他还善于运用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在他的诗歌中,鸟兽花草、江河日月都能获得象征意义。劳伦斯极力避免他人的影响,遣词造句大胆新鲜、机巧明快、结构自由。简而言之,作为英国最独特又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虽然他的小说早已闻名于世,但他的诗歌人们却知之甚少,其实诗歌同样是他人生的写照。但愿读者通过本文的分析论述能对诗人劳伦斯有初步的了解,了解除了小说家之外,他还是英国二十世纪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

参考文献:

[1]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2]辜振坤.世界名诗鉴赏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3]郭群英等.二十世纪英美文学研究.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

[4]王佐良等.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表现母爱的诗歌范文第3篇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金色花》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

导入

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叫、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检查生字词(可用大屏幕投影)

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过渡)同学们仿读得很好,自己读一读试试。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如果学生读不好,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例:“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像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学生回答:因为孩子沐浴着母爱。)他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呢?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提出共性问题。

①“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怎样表现的?

②“我”为什么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什么?

③“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④“我”和妈妈各是什么性格?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交流

体验反思

(过渡)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学习这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过渡)诗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

作业

背诵课文,准备朗诵比赛。

小结

《金色花》是一首很美的散文诗,是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文中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像,让学生感受到想像的新奇而美妙,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既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纸船》

这是一曲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深情的呼唤。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教学步骤

导入

同学们,你可知这小小的纸船曾满载着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作品——《纸船》。1923年秋天,冰心赴美留学,在远离祖国的太平洋上,眼含热泪、专心执着地叠着一只只纸船,然后一个一个抛放在海里。希望总会有一只能漂流到日夜思念的母亲身边。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就是以纸船寄托对母亲的眷恋之情,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同学们要想感悟诗人的情感,就要深情地朗读诗歌。

朗读诗歌

①教师配乐范读,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或仿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进入诗的意境,要读得深情、低沉。)

②朗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划分节奏、划出重音。

(过渡)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学生运用朗读方法再次齐读,直至背熟。为进一步理解诗歌打好基础。

整体感知

教师适时提出: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学生归纳总结)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母亲深情的歌。

[教师导学]

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但这首诗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找到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思念的物品——纸船,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全诗共三节,每节各表达了什么内容?

[合作探究]

第一节写叠纸船;第二节写抛纸船;第三节写纸船进入母亲的梦乡。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①你能想像出诗人在什么情形下写的这首待?

②第一节中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

③诗人明知纸船不能流到母亲哪里,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叠?

④第三节是诗人展开联想,这一想像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纸船,并以

(教师提出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感悟课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可参与,学生全班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

[教师小结]

海浪涛涛,天风吹卷,邮轮在巅簸中驶向一个陌生的国度。诗人此去远涉重洋,相隔万里,何时才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没有可以寄托思念的,所以诗人不停地叠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纸船虽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一定能漂人母亲的梦中。这一想像新奇、大胆,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强烈思念,对母亲深情的爱。

(过渡)诗歌的语言是凝练而含蓄的,要深入理解,就要探究。

问题研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有深度、难度的组内不能白行解决的问题,可提出来全体同学共同探讨。(学生讨论,提出共性问题。学生交流,学生只要说的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鼓励。)

[教师小结]

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抒发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此外,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

作业

《金色花》和《纸船》这两首诗都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抒发对父母亲的爱。写在练笔本上。

表现母爱的诗歌范文第4篇

《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②(下文简称“《曲选》”)2002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是我国音乐出版史上第一本附CD唱片的艺术歌曲集”③。该《曲选》收录了《祖国,慈祥的母亲》《桥》《家》《盼》《彩云与鲜花》《最后一个梦》和《我爱这土地》共7首作品,相比他创作的30余首艺术歌曲只是一小部分,但这些歌曲都是真挚情感流露的优秀作品。正如《曲选》扉页上所载他的肺腑之言:我至今好像还从未放弃过在创作上的不懈努力和执著追求。……有一种情感总在我血液中涌动,就如同已故著名诗人艾青在诗中写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曲选》中《祖国,慈祥的母亲》④(张鸿西词)、《桥》⑤(于之词)和《彩云与鲜花》(张鸿西词)这3首作品均创作于1981年,《盼》(佚名词)和《最后一个梦》(张鸿西词)2首作品创作于1988年,《家》(孙新凯词)作于1998年,《我爱这土地》⑥(艾青诗 1938年)作于2001年。从作品的选取可以看出它们是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20年来不同时期的代表作。80年代初期,歌曲作家们带着摆脱禁锢的喜悦之情投入创作,深刻体会到“真情乃歌曲生命之所系”⑦。不管是歌颂祖国民族,还是赞美家乡,还是展现大自然之美,陆在易在20多年来写作艺术歌曲时正是坚持了这一创作观念,并认为:“写作品好比是说话,我真诚地说出心中最想说的话。”⑧

《曲选》中7首艺术歌曲的题材选择多是基于对乡土的眷恋之情,对祖国诚挚的热爱之情,弘扬中华民族之精神,讴歌时代之风格等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强烈历史使命感的题材内容。可见,其作品取材总是着眼于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哲理性思索,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大爱。陆在易同张鸿西、于之、佚名、孙新凯、艾青等诗词作家在空间上有创作灵感的默契和共鸣,这些艺术歌曲都是词与曲创作心灵火花撞击的艺术结晶。当陆在易读到这些俊美词作时,都曾激起他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欲望,一种时代感时时催促他满怀激情地去立意构思。

《祖国,慈祥的母亲》词作家张鸿西写作的这首凝练寓意深刻且充满爱国之情的歌词,用凝练的笔触、深情倾诉般浓郁而又细腻的感情抒发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感激之情和无限忠诚。它曾经寄托了一代人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眷恋与热爱。这首歌在1982年第十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并获得“优秀作品奖”,随后被各音乐院校选入声乐教材,并成为音乐会经典演唱曲目,以及文化部、中国音协63首中外优秀歌曲推荐曲目之一。

创作于80与90年代的《桥》《家》《盼》3首艺术歌曲,主题有着内在的联系,表达思乡之情,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这3首组合的“民俗性小品”在2001年荣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我爱这土地》借用土地意象寄寓了诗人对大地母亲、对祖国、对人民最朴素、最忠贞、最深沉的爱。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对土地最忠诚的歌者形象,一个始终守护着土地母亲的诗魂,一个给人以信念、信心和希望的使者。作曲家将时代的投影与现实的感受相结合,再现原诗的真诚感情,富有感染力,拨动听众的心弦。

众所周知,艺术歌曲中诗歌、曲调与钢琴三者水融,相辅相成,共同担负起艺术表现的重任,三者同时又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诗歌在艺术歌曲中绝非音乐陪衬而已”⑨,可见,诗歌在艺术歌曲中的重要性。旋律是塑造音乐形象的主体,不仅要与诗歌配合,还应注重其自身的表现力以及发挥出演唱者的技巧水平。而钢琴伴奏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渲染气氛、烘托意境、塑造形象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作曲家需要有全面的文化素养,坚实的作曲功底以及深刻的音乐表现力,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歌曲。陆在易正是一位兼具如此才华的作曲家。

《曲选》中的7首作品就音乐风格而言,可分成两种类型:一类为婉约抒情风格,如《桥》《家》《盼》和《最后一个梦》;另一类为激情豪迈风格,如《祖国,慈祥的母亲》《彩云与鲜花》和《我爱这土地》。

这些艺术歌曲曲调质朴凝练,清新感人,富有鲜明个性。旋律平稳流畅中兼有跳进,抑扬顿挫有致,多为一字一音,装饰音的使用为旋律增添多姿色彩。

作品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句法清楚、整齐对称的曲式结构特征,多为简洁洗练的并列单二部曲式(《祖国,慈祥的母亲》《桥》《家》《盼》《彩云与鲜花》)和再现单二部曲式(《最后一个梦》),还有再现复二部曲式(《我爱这土地》)。

《祖国,慈祥的母亲》诉说出中华儿女热爱祖国如同深爱母亲般的赤子之情,以一字一音的词曲结合为主,曲调流畅地在中低音区迂回,似诵似唱地诉说对祖国的深切挚爱。大跳进行的音调将歌曲推向高潮,然后顺势下降,表达人们对祖国母亲的赞美颂扬,曲尾的衬腔,更进一步表达了人们对祖国母亲的无比深情。歌曲高潮“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乐句是一个下行三度的自由模进,保持了节奏的原型和旋律的基本走向,节拍由2/4拍变为3/4拍,深情、执著的音乐主题得以升华。

《桥》音乐遵循五声性音阶为基础的原则,采用江南风格的音调展现出一幅江南水乡精致的风景水彩画。调式主音的前倚音及其时值延长的变型是该曲江南韵味的核心音调。弱起节拍作为旋律的开始打破通常的强弱关系,有着静谧的音乐情感蕴含在内。旋律进行与歌词的音韵、四声结合得甚是讲究,在这首作品中,可以看出陆在易非常注重音的走向与字的处理,这是其依字行腔创作旋律手法得以充分体现的典范之作。

《彩云与鲜花》具有西南风味的作品。旋律中的核心音型是 X. X ,音乐极富有动力感。多种不同的前倚音的运用既起到装饰旋律的作用,又与歌词的音韵走向非常吻合。自由进行的花腔唱段音区从d1到d3达到两个八度,运用九连音、十连音如行云流水般形象地表达了“我想变成彩云和鲜花”美好愿望的无穷回味。

《盼》歌曲开始和结束的“回来吧”是典型的宣叙音调动机,同音反复也带有宣叙调的色彩,这种对旋律的用心处理恰好表达出主人公真诚盼望心上人“回来吧”的焦灼心情。

《最后一个梦》柔和的羽调式旋律,一字一音的作曲手法贯穿全曲,由慢至快再到慢的速度变化与歌词蕴含的情感发展非常一致,采用同音反复手法,通过运用这些技法从而表现了对祖国大陆与台湾早日实现统一的美好向往。

《家》是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思乡曲。把家比喻成“太阳远远地暖”、“月儿高高地挂”、“燕子回归的巢”和“儿女思念的妈”,作曲家采用同一音乐动机有机地使四个比喻句前后相呼应,成为歌曲中激情宣泄的乐句。

《我爱这土地》为著名诗人艾青的同名诗谱曲而成。该诗作于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抗战初期,带有那个时代悲壮的情愫。经过陆在易的艺术创作将艾青的这首代表作在60多年后再度展现原作风貌,该曲也是陆在易的一首优秀艺术歌曲作品。被暴风雨打击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这些鸟儿歌唱的内容通过六个弱起小节的排比乐句音区逐渐升高来展现出诗人以鸟儿的愿望表达内心对祖国诚挚的爱。诗篇中强烈而内在的感情、深沉而忧郁的基调通过委婉抒情撼动人心的旋律以声乐艺术形式表露无遗,该曲中融汇着诗人和作曲家深切的感受和真挚的情感。

陆在易非常注重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写作,擅于运用“字句描绘”⑩的手法,来加强音乐的感染力,绘声绘色地表达歌词的内容,灵活多样,不落窠臼。伴奏织体的和声语言以民族化和声语言为基色,辅以个性化的色彩,如使用灵活多变又具即兴特点的附加音、和声旋律化等手法。

《祖国,慈祥的母亲》A段用清淡的分解和弦做背景,起到很好的艺术效果。通篇使用和弦及单音的三连音伴奏音型,抒情性强,富有韵律感,与规整的旋律音型形成节奏上的对比。间奏八度半音的反向进行将歌曲推向高潮。“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一句中两处用了三十二分音符三连音的半音下行,为持续长音的旋律起到互补作用,内心情感的表现非常细腻到位。伴奏织体中运用了“加六音的主和弦”,突出了和声的民族化色彩。

《桥》的伴奏织体使用分解琶音并采用民族调式和声,以及波浪式的密集音符,让人眼前即刻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水面,仿佛正置身于一座江南小桥上。高潮处“离家千年也恋水乡啊”一句两次的出现和声设计巧妙,虽然主旋律是重复的,但伴奏织体是配有含临时变化音的色彩性和声,加之低声部的半音上行进行,令人仿佛置身于风格迥异的桥上,体味着别样的江南风景。《家》中安静平和的叙述乐段配以长音和弦进行做伴奏声部,激情涌动的抒情乐段伴奏织体以柱式和弦为主,增强音乐的厚重感,表现出对家的眷恋植根于内心深处。在《盼》这首作品中,为了表现出热切盼望的心情,伴奏织体运用六连音、七连音和分解琶音等流动性强且极富律动感的音型。《最后一个梦》意境的展现是通过简约精练的音乐动机和淡雅精致的和声进行、梦境中的呢喃话语表达出对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深切期盼之情。正如音乐理论家居其宏所说,该曲“有一个突出的美学特征:‘有控制的激情’”。{11}

《彩云与鲜花》为g羽调式,前奏出现主旋律中的片段音乐材料,围绕属音在高音区盘旋,加之前倚音、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特别是第二小节中g羽调主和弦迂回上行的三十二分音符二十一连音,如天空云自由翱翔。第五小节节拍临时有所变化,由4/4节拍变为9/4节拍,轻柔的三连音(d2音)持续同音反复,结束在降五音的属七和弦上,这种变音和弦的使用增添了和声进行的色彩,听觉上给人以期待感。A段伴奏要求含蓄地演奏,左手的伴奏音型主要是主属音五度或八度的音程持续低音加柱式和弦伴奏,丰富了音响,使得旋律层、和声层、低音层非常清晰。“山想清泉树想春”一句再次重复时,伴奏处理得很细致,大三度叠置大二度的和弦犹如一股清泉在流动。B段速度比A段快一倍,旋律在bB宫调与g羽调之间进行着同宫主音的游移,柔美的自然小调旋律向关系大调的转换,充满向往和激情的B乐段与静谧柔情的A乐段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动静起伏的分寸感把握非常到位。

《我爱这土地》中作曲家通过使用重复诗词和加衬词“啊”的手法,将只有10句的原诗发展为有前奏、间奏、尾声和尾奏的再现复二部曲式结构,其中每一部分都是并列关系的单二部曲式,这种复杂的结构手法在他目前艺术歌曲创作中较为少见。调性以bG大调为主线,间奏临时游移在D大调上,为第二部分旋律转向A大调上再现起到调性上的准备作用。音乐中存在着很多明显的对比性因素,如极富流动性呈大波浪型的六连音密集音型与气息宽广的抒情旋律(与青主《我住长江头》有异曲同工之处),纵情歌唱的中板与自由进行的慢板,和弦持续音与宣叙性旋律,力度的强与弱,半音之间进行巧妙转换的调性,多种节拍的交替进行,等等,这些动静虚实、张弛有度的音乐元素恰如其分地融汇在一起,将音乐编织得极其缜密,这种创作构思更多受歌词不规整结构所影响。通过作曲家笔下灵动的音符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在面对个体生命的渺小、短暂与大地生命的博大、永恒之间,把自己比拟成“一只鸟”,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祖国大地飞翔,不停歇地为祖国大地歌唱,既唱出大地的苦难与悲愤,也唱出大地的欢乐与希望;即使死了,也要将整个身躯融进祖国的土地中,以表示自己对土地的深沉之爱。音乐的歌唱性与宣叙性、抒情性与戏剧性在作品中得到完美结合。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陆在易的艺术歌曲旋律清新、流畅,富有新意,和声新颖,配器精致,织体形象性强,这都取决于他纯熟谙练的作曲技法。在创作中他十分注重考虑听众,如五声化优美的旋律,贴近现实的内容等作法使听众乐于接受,这就扩大了艺术歌曲的欣赏层。他的音乐作品情感丰富、内涵深刻,且具有浓郁的歌唱性格和抒情气质,因此,他在音乐界素有“音乐诗人”之称。

通过分析这7首代表作品,我们不难看出作曲家从“充满青春浪漫气息的阳光歌者”{12}逐步迈向“具有深沉悲剧意识的忧患诗人”{13}的创作心路历程。正如陆在易自己所说:“我不断尝试和努力,为艺术歌曲这一声乐体裁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献出微薄之力。”{14}

①参见《封面人物:陆在易》,《人民音乐》2004年第11期。

②该曲选2002年10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含作品13首,CD光盘含作品14首。2006年初该曲选的增订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共18首作品。新增加荣获2003年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艺术歌曲《望乡词》,《家》新附bE调和E调两个歌谱。配套CD作品15首。

③《〈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出版》,《人民音乐》2003年第3期。

④陆在易创作的第一首正式发表的艺术歌曲。1989年编配为女声合唱曲,1996年编配为混声合唱曲。

⑤1986年陆在易编配同名混声合唱曲。

⑥《我爱这土地》2002年获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⑦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第23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年10月。

⑧王歆宇《真诚 执著 高尚――〈陆在易合唱作品选〉之联想》,《音乐爱好者》2000年第2期。

⑨约・马克利斯《音乐欣赏》,转引自戴鹏海《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脉络》,《音乐艺术》1988年第3期。

⑩钱仁康《音乐的内容和形式》:音乐中的造型手法,早在17、18世纪就已广泛应用在声乐作品的曲调与伴奏中。当时的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等作品,常常用音乐来描写歌词中个别字句的含义,叫做“字句描绘”(Wortmalerei)。最常见的字句描绘,是用适当的旋律线或者节奏型来描写事物的运动。载钱亦平编《钱仁康音乐文选》(上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11月。

{11} 居其宏《胸怀大爱的音乐诗人――陆在易和他的声乐创作》,《人民音乐》2004年第11期。

{12}{13}同上。

表现母爱的诗歌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非马 华裔美国诗人 母亲形象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 I2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12-0104-03

非马 (William Marr),本名马为义,祖籍广东省潮阳县(现汕头市潮阳区),生于台中市,二战开始前随家人迁回广东的家乡。一九四八年随父亲再度来到台湾,却因为一九四九年退守台湾后,而被迫与当时仍留在广东的母亲和部分家人分隔海峡两岸。一九六九年他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获核能工程博士学位,曾任职于美国阿冈国家研究所,从事核能发电安全的研究与发展工作。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美籍华人科学家,也是著名的诗人、翻译家、艺术家。他的诗作完美结合了科学系的理性思维和诗人的感性,文字形式干净利落、轻盈隽美,视角尖锐透彻,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内容,具有极为独特的艺术风貌,在台湾、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广受读者喜爱,他创作的双语诗在美国也赢得了众多读者的高度赞誉。芝加哥诗人俱乐部董事长、同时也是伊利诺伊州诗人协会会员的格兰娜・豪勒威(Glenna Holloway)这样评论非马: “他的诗歌既继承了中国诗歌优美、有层次感的传统,也吸收了美国诗歌的随性和风味,形成了他独一无二的幽默感、洞察力和柔情风格,他完美地驾驭了如此丰富的文化元素。”[1]

由于复杂的历史背景原因,多年来与母亲无法相聚的经历使非马以亲身经历、人文关怀入诗,创作了一系列 “母亲”形象的诗歌。这些感人肺腑的诗歌都是对诗人内心的直接剖析和诠释,毫无保留地张扬着思绪的涌动。诗句质朴、坦率的表象下,燃烧着诗人对母爱热切的渴望和思念,对生命新鲜的冲动和激情。

一、非马诗歌中母亲的现实原型

一九四九年之后,非马曾多年与留在大陆的母亲和弟弟未通音信。直到七十年代初期,非马的母亲才千方百计地和在台湾的父亲取得联系。一九八零年,非马才得以回到广东老家探望他的亲人。所以,在此之前,非马的诗歌里极少直接描写母亲的现实原型,而是多以借物寄情、从侧面由对其他事物的想象抒发对母亲的思念。

《阔别三十年后与家人重聚的茶会》(Drinking Tea at a Family Reunion After Thirty Long Years of Separation)[2]这首诗则记录了非马与久别重逢的家人团聚的感人场景,诗人难得地从正面刻画了母亲的音容笑貌:“一口饮尽将会多么难受/如果一点一滴品尝/这杯盛了三十年的苦涩/你笑着对我说/好茶/应当啜饮/品味”诗中“苦涩”和“好茶”这两个比照性的词语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一口饮尽”一杯浓茶固然口舌苦涩,但是这种苦涩又怎么能比得上与家人生离数十载的苦。而一家人团圆的喜悦,又彻底冲散了压在诗人心头的苦。“好茶”不仅仅意味着茶叶的香醇,也暗示着非马和母亲对一家人未来美好生活的共同憧憬,而且一家团圆的甜美时光是那么短暂,是该慢慢地“啜饮”,细细地“品味”。这首短诗的语言依然简洁、质朴,没有华丽辞藻的修饰,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深情厚意突显出了亲人之间永不消逝的血缘羁绊,母亲安静、祥和、幸福的神态跃然纸上。

《罗湖车站――返乡组曲之八》[3]则以诗人在罗湖车站偶遇的老太太和老先生的形象为蓝本,侧面勾勒出诗人父母亲的外貌及体态。“我知道/那不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她老人家在澄海城/十个钟头前我同她含泪道别/但这手挽包袱的老太太/像极了我的母亲/我知道/那不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他老人家在台北市/这两天我要去探望他/但这拄着拐杖的老先生/像极了我的父亲/他们在月台上相遇/彼此看了一眼/果然并不相识/离别了三十多年/我的母亲手挽包袱/在月台上遇到/拄着拐杖的我的父亲/彼此看了一眼/可怜竟相见不相识”。虽然诗中所写的“老太太”和“老先生”并不是非马的父母本人,但是诗人通过“手挽包袱”、“拄着拐杖”两个动作精确地捕捉了人物的瞬时动态,同时又将影像巧妙地投射到了诗人父母的形象上。这种“移花接木”的独特写作手法使“母亲”的形象瞬间丰满起来,读者能轻易地从这两个简单的动作中联想出这样一幅场景:他的母亲也已是一位老太太,在与他“含泪道别”时一定和儿子难舍难分。虽然她已经年迈,但仍然坚持“手挽包袱”来送别。“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包袱里也许装着为儿子一针一线缝好的衣裳,也许装满了家乡的特产,也许放的是亲手纳好的鞋垫,诗人并没有明确记叙妈妈挽着的包袱里装的是什么,这刻意的留白反而给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更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令人体会到无私、忘我、深沉的伟大母爱。“我的母亲……我的父亲/彼此看了一眼/可怜竟相见不相识”是非马对父母亲假如相见时场景的假想,三十年漫长的光阴足以让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变成白发苍苍的迟暮老人,父母亲的外貌变化如此之大,他们如果能够相见,能否认得出对方?他们是否还有机会见面?对残酷现实的拷问背后隐藏着非马对父母的愧疚,“子欲养而亲不待”,诗人不知道何时才能再与家人团聚,每一次与父母的相聚都是那么弥足珍贵。

二、非马诗歌中母亲多重的形象

以“月亮”、“祖国”为代表的诗歌意象也是非马诗歌里的一个特色。诗人在《中秋月》中这样写道:“知道/所有/回不了家的/暗淡的眼睛/将彻夜不眠地凝望着她/她把自己/打扮得/又圆/又亮” [4]在中国文化里,人们追求宁静和谐的月亮式的文化精神,寻找母亲是“月亮精神”的一个重要主题。[5]正如古诗里所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满月等在中国文化里象征着“阖家团圆,幸福美满”的事物意象,往往最能勾动背井离乡的游子们的思乡情愁,念母之意。非马在象征着“团圆,美满”的中秋佳节与母亲天各一方,没有尽到为人子女的孝道,心中交织着想回家又回不了家的无尽苦闷,满怀的愁苦无处宣泄,他只能用“暗淡的眼睛”“彻夜不眠地凝望着”中秋的满月,仿佛看到了远在家乡的母亲。

诗人用“打扮得/又圆/又亮”的月亮暗喻母亲,借由拟人化的中秋月意象刻画出一个思念远方游子而又坚忍的母亲形象。虽然身边没有儿孙承欢膝下,但是诗歌中的母亲如同年年缺而复圆的明月一样,执着地守候着,从未放弃过与子女相聚的期盼。她的慈爱、包容、坚贞,不仅令读者想起诗人自己的母亲形象,更令人联想起天下所有同样伟大的母亲。这首诗不仅是献给母亲个人的赞诗,也讴歌了群体意义上的母亲,深情道出了所有在外漂泊的游子们的共同心声。

尽管非马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多年,他的根仍深扎在中国,他的诗不仅流露出对母亲的一往情深的眷恋,还抒写了对台湾和祖国大陆统一的渴望。他在《醉汉》里这样写道:“把短短的直巷/走成一条/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母亲啊/正努力/向您/走 /来。”[6]在各国文化中,只有中国把“country”译为“国家”即放大了的家,也只有中国把母亲与国家联系在一起,把“motherland”译为“祖国”。浓烈的故乡观念和国土观点成为中国人深层的情感意识,无怪乎有人说中国的爱国主义是白云故乡似的女儿思念母亲的情怀。[7]结合前文中提到的非马的特殊人生经历,《醉汉》这首诗里的“母亲”形象被非马赋予了双重的文化意义, 不仅是指多年来未曾谋面的母亲,也是指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祖国大陆。

回顾历史,一九四九年迁往台湾后,基于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理由,台湾与大陆两岸断绝了交通往来。一九八七年台湾方面宣布解严后才开放台湾人民到大陆观光及探亲。非马饱尝过骨肉分离、音信断绝之苦,诗歌中“短短的直巷”和“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台湾和大陆仅隔一条窄窄的海峡, “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诗人在这条曲折的“寻母”之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是万分艰难,一晃就走过了三十年人生。尽管不知道何时才能圆回家的梦,尽管前路困难重重,诗人仍然执着地发出“母亲啊/我正努力/向您/走/来”的呐喊,这声呐喊荡气回肠,催人泪下,承载了无数海峡两岸人民对亲人们的思念和泪水,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心灵冲击和震撼。

三、母爱在非马诗歌中的延伸

非马曾经说过:“诗的现实是诗人用敏锐的眼悲悯的心,对宇宙人生历史社会的事事物物,经过深刻的观照与反省,所凝聚成的令人心颤的东西。” [8]正如他所说,非马的诗魂激荡着对亲人、祖国、民族的深厚情感,同时以宽悯的胸怀关注着整个世界。他热爱和平,厌恶战争,认为战争是造成世界上无数悲剧的罪恶之源。在《越战纪念碑》中,非马塑造了一个因为战争而痛失爱子的老妪的凄惨形象:“ 一截大理石墙/二十六个字母/ 便把这么多年轻的名字/嵌入历史/万人冢中/一个踽踽独行的老妪/终于找到了/她的爱子/此刻她正紧闭双眼/用颤悠悠的手指/沿着他冰冷的额头/找那致命的伤口”。[9]这首诗中的老妪“踽踽独行”,形单影只,暗示着她的身边再也没有别的亲人,而她在儿子的坟前,没有哭喊和咒骂,也许她的眼泪早已经流干,而她“紧闭双眼”,“用颤悠悠的手指”摸索爱子的伤口,让人能真切感受到这位母亲的绝望和无助,这些无声的细节是对残酷战争最有力的控诉。《越战纪念碑》中的老妪仅仅是所有同她一样不幸的母亲的一个缩影,世界各地都有在炮火中饱受摧残的母亲和孩子们,只有人类停止无休止的纷争和战火,天下的母亲才能笑逐颜开,安享天伦之乐。短短十二行诗,让读者以受害者的角度重新审视战争的罪恶,老妪的悲剧发人深省。

非马诗歌中的母亲形象凝聚了诗人对世间真、善、美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执着的追求,集中展现了诗人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精神。他将对个体母亲的“小爱”融入了他对祖国、世界的“大爱”中。母爱是永恒的,是牢不可破的,通过非马在诗歌中对母亲形象的描述,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 参 考 文 献 ]

[1] Glenna Holloway. The Voice of the Poet[N]. Chicago:Chicago Tribune TempoDuPage,1996-02-25.

[2] William Marr.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M]. New York: American House Book Publishers, 2010:174.

[3] 非马.罗湖车站[A].见:日光围巾:非马新诗自选集第四卷(2000-2012)[M].台北:秀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263.

[4] 非马.中秋月[A].见:日光围巾:非马新诗自选集第四卷(2000-2012)[M].台北:秀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208.

[5] 傅道彬.中国文学的文化批评[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620.

[6] 非马.醉汉[A].见:蚱蜢世界:非马新诗自选集第三卷(1990-1999)[M].台北:秀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254.

[7] 樊和平.中国伦理的精神[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