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层住宅设计

高层住宅设计

高层住宅设计

高层住宅设计范文第1篇

一、高层住宅特点与分类

高层住宅与普通住宅有着相似的地方,当然也有很多独有的特点。一般来说,高层住宅可提高住宅的容纳率,节约城市土地,节省市政建设投资,可以获得较多的空间用以布置公共活动场地和园林绿化,丰富城市景观。并且随着建筑物的高度的增加,步行楼梯不能作为楼层之间的联系,因此,电梯成为了高层住宅垂直运输的主要工具。

高层住宅可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按平面形式划分,高层住宅分为:外廊式,内廊式,楼梯间式和核心式。按单元组和划分,高层住宅分为:连列单元式和独立式。按建筑体型划分,高层住宅分为:塔式,板式,条式和墙式。不同种类型的住宅形式可按具体需求使用。

二、高层住宅总平面上的布局优化

创造舒适的居住生活,优越的居住环境,满足人们要求一个安静、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的要求。高层住宅的总平面设计需要考虑住宅的日照情况,适合的楼间距及当地的风向状况,还要兼顾到城市噪声、周边环境等因素。

1、考虑住宅的日照情况时,要让尽可能多的住户享受充足的阳光。

2、适宜的楼间距及当地的风向状况可以保证居民生活的独立性和私密性,是住户高质量生活的保证。

3、利用当地的风向状况设计总体布局可以保证居室良好的通风,也可以避免在楼栋间出现强风道。

4、兼顾周边环境需要考虑到旁边是否有大型的公园、湖泊等景观,总体布局应以尽可能多的面向景观为宜。

三、高层住宅单体的优化设计

为了满足居住生活的舒适性,应该将家庭成员的公共空间、生活空间及卫生空间三类空间合理布置,使彼此不相互干扰,可以使得居民生活舒适更有规律,更健康。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1、空间尺度:需要一个合理的开间尺寸,且和层高相匹配。例如,客厅过大层高只有3米会失去家的温馨感觉,过于压抑;房间长宽比大于2的,狭长而不好布置家居。

2、空间私密性:每一个居民都希望有自己的隐私,所以做好空间私密性的设计。

3、公共空间优化:重点装修住宅楼的大堂,每层的电梯厅,走道等,应将管道线路隐藏,以示美观

4、底层处理:在南方城市底层要架空,北方最好选用多层次入户以保证住宅楼内温度。

5、合理适用的地下场地:根据地质条件对地下室进行设计。

四、高层住宅内的垂直运输

高层住宅里的垂直运输仅仅依靠楼梯是远远不够的,但是没有楼梯又是不安全的,所以要将电梯楼梯相结合,才能更加是适合居民的居住。另一方面,生活垃圾的处理措施要得当,不能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1、楼梯:高层住宅的必要的运输工具之一;最重要的是它可作为火灾发生时的疏散通道。楼梯位置应与电梯有机地结合成一组,以利相互补充。

2、电梯:要保证安全可靠、方便、经济,有一定的数量和运载能力。电梯不宜紧邻主要房间,尤其不宜紧邻卧室。

3、垃圾道:解决了高层楼房使用者为倒垃圾的苦恼与麻烦,但有异味等不利影响,所以现在大多不采用。

五、高层住宅的安全防火及疏散问题

随着楼层增高,居民人数增多,安全防火及疏散问题成了高层建筑普遍存在而且特别重要的问题。一旦发生火灾将造成巨大的危害,而且楼层越高,风力越大,火灾蔓延快,所以要特别重视防火设计。

基于把火灾限制在最小范围内的设计理念,应把建筑物划分成若干个防火分区。分区规则如下:一类建筑:19层及其以上的普通住,1000m2/区;二类建筑:10-18层的普通住宅,1500m2/区。每一防火区应具有两个安全疏散口,以保证双向疏散。18层以上的塔式高层住宅应设两个安全出口。18层及18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消防用水应有独立的电源、水泵和远距离开关,室内消防给水管应布置成环状,其进水管不应少于两根,以保证消防水源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消防栓宜设在疏散楼梯或走道附近明显易于取用的部位,其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失火现场。消火栓的间距由计算确定,且高层建筑不能超过30m。

安全疏散间距是指从户门到安全出入口之间的最大距离。为于两个安全出入口之间的房间距最近的安全出入口的最大距离应不超过40m。位于袋形过道内的房间距安全出入口的最大距离则必须限制在20m以内。

疏散通道宜直接采光和通风,若无直接自然通风见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各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应设管机械排烟设施。在建筑底部出口处不能与底层商店、地下室、锅炉房的出入口混合使用。

六、高层住宅的结构体系及设备系统

高层住宅设计中的结构体系主要有三种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以及框支剪力墙结构。

1、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以框架体系为主体,以剪力墙为辅助补救框架结构不足的一种组合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最高可达100m左右,建筑物的高宽比H/B不宜大于4~5。

2、剪力墙结构是全部由剪力墙承重而不设框架的结构体系。由于剪力墙结构体系全部由纵横墙体组成,故房屋的刚度比框架-剪力墙体系更好,适用的层数比框架-剪力墙结构更多。

3、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是由于以框架代替了若干片剪力墙,所以房屋的抗侧力刚度有所削弱,其刚度比全剪力墙结构体系差,不过又比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要好。

高层住宅的设备系统有:供暖系统、给水系统、排行水系统、排雨水系统、燃气系统、消防用水系统、供热水系统、空气调节系统、电气及照明系统、电视及通讯系统、安全防卫系统等。

七、高层住宅的其他问题

1、入口处管理及社会服务设施:入口处要设有保安,避免外来人进入引起不必要安全问题。一楼最好设置超市或者大卖场,便民购物,是居民生活更方便。在高层住宅里面设置洗衣房,方便工作繁忙或者单身人士使用。

2、对于带走廊的高层住宅的密闭与通风:南方可以做开放式外廊,以便通风;北方要做密闭式外廊,保证室内温度。

3、阳台及栏杆:阳台在住宅别是高层住宅中作为特别的安全防火构件和疏散通道有着重要的作用。高层住宅里露天阳台的安全问题特别需要注意,需加设护栏。栏杆、护栏要保证在1.2米以上,并且尽量采用凹阳台。

高层住宅设计范文第2篇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原则,分析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中的相关要点,主要从建筑户型设计、造型设计、立面设计和节能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住宅建筑;设计原则;平面;造型

1工程概况

某住宅项目,由2栋18层、9栋32层高低错落的高层住宅组成,规划建筑面积为52333m2,总建筑面积为185808m2。项目在设计上注重营造建筑空间布局。沿街商铺布置各种业态,尽量使其合理而齐全,为住户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

2设计原则

该高层住宅遵循的设计原则:①和谐共生。建筑外部空间形态与周边外部空间环境的融合,形成与城市空间的对话,构建优美街景空间形态;②人性化邻里空间。空间环境与开发力度和强度的高度统一,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同时因势利导,在平面设置的阶段考虑到社交需求,创造良好的外部交往环境;③结合建筑空间形态,配置绿化景观及公共服务用房,营建自然生态的绿色健康社区;④强化现代城市交通安全意识,充分利用绿化分隔、景观引导、设施限制等方法,实现最大限度的人、车交通分离;⑤贯彻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环保等要求,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

3建筑设计要点

3.1户型设计

户型设计上着重考虑功能分区、动静分离等方式。户型采用蝶形设计,3房为主,2房为辅,4房少量。建筑面积为70~140m2。沿街布置2房,中心大花园以3房和2房为主,靠近山体则布置4房。户型设计原则为提高得房率,减少公摊面积,同时保证候梯厅公共活动空间尺度适当、明亮。户型均为经典户型,面积分配合理,功能分明,住宅楼内所有住户均可见小区绿色景观,所有户型均无对视干扰,私密性强。

3.2造型设计

单体立面结合简洁的建筑型体,以朴实的材质塑造简洁、大气、明快的建筑形象。通过对墙体和阳台飘窗等的竖向排列和分段划分,使立面形象挺拔而比例适中。细致设计立面材质,结合屋顶细部处理、墙面材质,使立面以崭新的建筑形象与周边环境相应。

3.3交通流线设计

本方案小区内部步行系统采用环形交通设计,充分利用东西向存在的地形高差,缓坡处理。同时保证紧急消防车车行最大纵坡能够在小区内部顺畅通行。设计将小区主入口分别放在两端,使沿街商铺的价值最大化。地下车库出入口布置在小区出入口处,实现人车分流。

3.4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采用以人为本的原则,用简短便捷的入口走廊把各个单元住户空间连接起来。住宅楼中设置2部电梯。每层楼设计3房2厅和2房2厅2种户型。其内部功能区域包括客厅、餐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每个功能区域均可以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完全符合住宅功能需要。厨卫设计中,以小康生活为基准,在保证使用安全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合理的程序、适宜的人体尺度,据此安排各种应有的厨卫设备。特别做到洗厕分离,卫生间采用地沟,使管线不进家,保证维修更新的方便。客厅与阳台门的分隔物为一个24m宽的落地玻璃门组合,坐在客厅可将室外风景尽收眼底。

3.5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以中轴对称式的法式园林设计和新古典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建筑造型的外观形象既满足地域建筑的要求,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建筑立面设计着重考虑建筑的整体性,妥善处理平面不规则的凹与凸、虚与实、重点与细部、比例与尺度,以及线条、色彩、材料质感等关系,使建筑更有韵律,更具时代气息。建筑阳台栏杆打破传统的砖砌栏杆设计,采用了不锈钢玻璃栏杆,可使室内客厅更通透明亮。

3.6景观绿化设计

设计师抛弃以往过分注重人工构筑物的传统,尽量提高绿化面积,注重发挥绿色植物净化大气、防风、防尘、防噪的作用。因此,本居住区景观设计运用对景、借景、主景等手法塑造公共绿化景观空间,整体对称、平衡,以期达到使人与自然浑为一体,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高品质居住生活的目的。在景观绿化设计时,充分考虑植物的季节变化,使住区环境一年四季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特点。

3.7建筑节能设计

在本工程住宅楼规划设计中,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节能标准;采用经认定性能优异的建筑节能材料、产品,科学设计;采取护墙经济、适用、环保、节能做法。住宅外窗玻璃从材质到位置都充分考虑了对节能设计的影响,选用了塑钢普通中空玻璃窗,比起挡风雨、透视、换气的单层或双层普通平板玻璃,其保温隔热性能更具有节能的优势。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住宅建筑设计时,应做到功能分区合理、室内交通便捷、干扰小,套型方便实用、灵活多样,空间能充分利用和应变能力更强,造型丰富有特点,居住环境舒适优美,更加人性化,从而创造出一个真正体现生态与节能的住宅及住区环境。

作者:汤绍涛 单位:恒大地产集团建筑设计院

参考文献:

高层住宅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层住宅;电气设计;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 753123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61956 平方米,分为1#楼26层, 高度88.8米, 2#楼3#楼4#楼30层, 高度98.3米,设有二层地下室,建筑面积13356.78平方米,共分4个防火分区,地下室第二层第4火分区亦为人防区,平时地下室用作停车库,地下室第一层设4处公变房、1处专变房、发电机房、电信及网络控制中心;

1#楼第1~3层为商业用房,4~25层为每层3户210平方米住宅,26层为3户330~400平方米复式住宅;2、3#楼首层架空,2~29层为每层2户210平方米住宅,30层为2户350平方米复式住宅;4#楼首层架空和会所,2~29层为每层3户140平方米住宅,30层为2户250平方米复式住宅;每栋楼共设2部电梯(其中一部为消防梯)。依据《高规》(GB50045-95),本工程属一类高层建筑。

二、供配电设计

1.负荷等级:

本工程属于一类高层建筑。消防电梯、防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漏电火灾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及其它消防用电,按一级负荷供电;变频生活泵组、客梯、楼梯照明用电按二级负荷供电;其它用电按三级负荷要求供电。

2.供电电源及电压:

电源:由市电10kV配电网引入一路(与供电部门协商)10KV高压电源至小区高压开关站房,开关站房设于首层,由供电部门设计,本次设计仅作参考。为保证消防设备运行和维持大楼基本用电需要,在地下层负一层设置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应急电源。

3.供电系统:

地下室一层分别设置供居民用电的公变房及供商业、非普用电的专变房,并由首层高压开关站房提供10kV高压电源。高压系统采用环网柜单母线不分段运行,

本工程共设4台(1TM~4TM,1000+3X800KVA)10/0.4kV公用变压器供住宅用电;设1台(5TM ,1000KVA)10/0.4kV专用变压器供裙楼及地下各层的商业、非普用电。1TM~5TM低压侧均采用单母线运行方式具体结线详见相关低压系统图。

设一台长行功率为500kW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向消防及非消防时确保负荷提供可靠备用电源。发电机组在市电停电时30秒内能自启动,并将低压电源经末端双电源切换装置,馈送到确保负荷处。

4.负荷计算:

各种公建用电采用负荷密度法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数据进行计算;住宅用电采用单位指标法计算,其中约140平方米的住宅均按8kW/户计,约210平方米的住宅均按12kW/户计,250~400平方米及以上的复式住宅按18kW/户计。总安装容量:4622 kW ;其中:住宅安装容量:3320 kW ;住宅计算容量:2496 kVA商业、非普安装容量:1302 kW; 商业、非普计算容量:788 kVA消防及非消防时确保负荷总安装容量:838kW;消防时确保负荷计算容量: 457kW;非消防时确保负荷计算容量:404kW;

5.高低压设备选择

首层高压开关站房选用高压负荷开关环网柜(由供电局确定);其它高压部分也采用高压负荷开关环网柜及高压负荷开关加高压熔断器组合柜;变压器均采用环氧树脂浇注式干变;低压部分全部采用SIVACON型配电柜; 应急电源采用柴油发电机组,发电机组应能在市电停电后30秒钟内自起动并带负荷,且能连续三次自起动。

6.计量

公用变压器低压侧有关出线回路根据需要装设计量设备(供电部门装设);

住宅部分每户设独立电度表,并集中设在各层的电管井内,电表选用带有远传通讯功能接口的直读式高过载电度表,其容量按负荷标准选取;专变设高压计量,并在低压馈出回路上根据需要另设低压计量表。

7.无功补偿在低压侧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将功率因数补偿到0.9以上。

8.保护

变电房变压器进线采用高压负荷开关加高压熔断器保护。变压器低压侧设过电流保护、短路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专变的进出线加设零序保护。变压器设超温报警装置。

低压配电设过电流保护及短路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次要回路设失压脱扣保护。

低压配电电压采用380/220V,系统的带电导线采用三相四线制,接地型式为TN-S系统。电源至用电点后,各用电回路除消防设备和条件不允许者外,凡人手可碰及的用电设备的配电回路均装设漏电开关保护。消防设备装设漏电保护器时,只报警,不跳闸。

三、照明设计

1.灯饰:住宅采用白炽灯;会所、商场、物业办公用房等其他场所配合装修选用荧光灯或白炽灯;地下室设支架式荧光灯具;室外照明预留电源。

2.主要场所的照度标准:车库50Lx,电信、网络机房及层配线间200Lx、其它设备用房75-100Lx,办公、会所200~300Lx。

3.在走廊、楼梯、疏散通道等场所设置疏散照明,所有出口设带蓄电池的指示灯。

4.高低压配电房、电梯机房、保安/消防控制室、风机房等重要机房装设带蓄电池式荧光灯作为应急照明用。

5.住宅供电:每套住宅进户线截面不小于10mm2,户内分支回路不小于2.5mm2,全部采用铜芯阻燃电线穿难燃塑料管保护暗敷设;除空调插座回路外,一般电源插座回路、厨房插座回路、卫生间插座回路装设漏电断路器;每套住宅电源进线回路装设二或四极总断路器,以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有洗浴功能的卫生间作局部等电位联结,每层的层电表箱总进线开关并装设 IΔn=300mA Δt=0.5s的漏电保护器。

6.为了节省电能消耗,按照绿色照明的要求,设计采用节能灯和优质荧光灯(配电子镇流器)。

四、自动控制及遥控

变频生活泵组根据用水流量大小,自动投入副泵或各级主泵,当生活水池水位降低至最低水位时,泵组停泵。变频生活泵组及其控制部分由专业公司负责。排水泵实行自动启动,自动停机及备用泵自动投入运行,泵的起、停根据水池(集水坑)水位高低来确定。消防泵由消防栓控制按钮及消防中心进行遥控及监视,亦可就地控制。消防风机由消防中心进行遥控及监视,亦可就地控制。喷淋泵由消防中心进行遥控及监视,亦可就地控制。客梯在收到消防控制中心送来的火警讯号后,自动降至首层,并实行闭锁,其中作为消防梯的客梯,可由消防人员启动。

五、防雷设计

本工程为4栋高层住宅楼,属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采用屋顶避雷带与建筑构件相结合的防雷系统。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与防雷接地共用接地装置。具体做法如下:

1、沿天面四周女儿墙装设避雷带作为接闪器,且在屋面组成不大于10mx10m或12mx8m的网格以防直击雷。避雷带支架间距为1米,转角处为0.5米。支架为25x4角钢。

2、利用建筑物混凝土柱或剪力墙内两根16以上主筋焊接上下连通作为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m,其底端与基础内钢筋焊接连通,顶端与避雷带焊接连通。3、利用建筑物混凝土桩内的钢筋笼作为垂直接地体,利用四周基础梁内上下两层钢筋内的两根主筋焊接连通作为水平接地体并与引下线焊接连通。

4、避雷带、接地线过伸缩缝时采用25x4 U型跨接件。

5、应将45米及以上(即第14,16,18,20,22,24,26,28,30及天面层结构圈梁的外侧主筋(不少于2根)通长联结,作为侧向避雷带,并与引下线可靠联结。45米及以上的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金属物与均压环可靠联结;45米以下(即12,10,8,6,4,2层)结构圈梁的外侧主筋(不少于2根)通长联结,作为均压环,并与引下线可靠联结。45米及以下的外墙的金属栏杆、门窗等较大金属物均与均压环联结。"以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改进电磁环境。

所有露出屋面的金属构件均应与避雷带焊接连通。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联结。所有层的强弱电井均设接地点或抽头,所有层的楼板、剪力墙、梁、柱等钢筋均应(可通过绑扎)可靠联接,构成电气通路。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如水管、煤气管(由煤气公司施工)等及电梯轨道均应与接地体焊接连通。

6、基础防雷接地平面图中a、b、c所示的混凝土柱,在室外0.3m、-0.8m,室内0.3m处做预埋连接板,分别作为测试点、接地点、电气接地点。

7、所有外露的针、带及引下线均应镀锌或以红丹打底刷防腐漆2度。

8、柱内所有相关钢筋与钢筋之间采用双面焊缝,焊缝有效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有效厚度不小于4mm焊接处不应有夹渣咬边气孔及未焊透现象。

高层住宅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层住宅;设计;垂直交通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中高层、高层住宅越来越多。同时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消防及电梯等公用配套设备的日渐成熟,也使住宅向空间发展成为可能,并形成当前住宅开发与建设的―种趋势。公城市用地紧张的现阶段,中高层和高层住宅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有利于改善城市面貌,因此,中高层和高层住宅的建设能与多层住宅建设同步进行,并成为激活城市的一个亮点。

1 中高层、高层住宅设计的特点

中高层和高层住宅设计并不是简单地将多层住宅进行垂直叠加,它作为一种作宅类型,在设计方面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1.1 高居住宅的垂直交通问题。中高层、高层住宅在空间布局上的特点,是以电梯取代步行成为日常的垂直交通工具,电梯与楼梯的组合成为高层住宅建筑空间交通组织的核心,它们的组合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作宅的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

1.2 高居住宅的结构选型问题。由于住宅高度的增加,建筑的荷载大大增加,外部条件的制约因素更多、更明显。高层住宅结构体系的安全至关重要,高层住宅建筑平面布局会受到结构因素的制约。

1.3 高层住宅的消防与疏散问题。由于住宅向高空发展,对建筑的消防与安全疏散、建筑设备、设施等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与多层住宅有很大的区别。

1.4 高层住宅的经济性问题。高层住宅―次性投资大,维修、管理费用高。经济因素对住宅建筑产生一定影响。

1.5 高层住宅的社会问题。高层住宅建设带来了城市居住区高密度的居住状况,如何协调居住环境与社会环境,关心居住者的心理健康,构建和谐、安全的住宅空间,也是高层住宅设计重视的问题。

1.6 高层住宅的适应性问题。高层住宅结构复杂、设施多、造价高,与多层住宅建筑相比,建筑的耐久年限较长,因此,中高层住宅的户型设计要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前瞻性。

1.7 高层住宅的其他问题。高居住宅建筑的节能问题、外部造型设计也是高层住宅设计中需要给予重视的问题。

2 中高层、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空间设计

2.1 楼梯的设置

在中高层、高层住宅建筑中楼梯是必不可少的,电梯的设置主要是满足居民的日常使用,而楼梯则兼顾消防疏散和方便使用的双重作用。它可作为住宅下部各层及短距离层间的主要交通工具,在非常情况下,它是楼层居民垂直疏散的唯一通道。楼梯的数量、位置、空间尺度关系到居民使用的方便,同时也是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楼梯的设计要考虑消防疏散、方便交通等要求。

在工程的实际运用中,住宅层高多采用2800mm、2900 mm、3000mm。根据消防疏散、结构墙厚、搬运物品及家具,以及设备管井占用的空间,中高层、高居住宅的楼梯间的开间常选用2500~2700 mm(轴线尺寸),而进深则设计为4800 mm以上(轴线尺寸)。

2.2 电梯的设置

中高层住宅、高层位宅的垂直交通以电梯为主,楼梯则作为辅助交通工具,这是与多层建筑直观上的区别。以电梯为中心的交通组织,在高层建筑的平面及空间组织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住宅电梯的选用以及它与楼梯的组合设计,是高层住宅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何正确选择并合理配置电梯,使电梯成为今住户满意的垂直交通工具,已成为高层住宅设计的现实问题。

电梯是中高层、高层住宅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电梯的设置必须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电梯的数量、等候电梯的极限时间等参数是影响高层住宅的电梯使用是否方便的主要因素。使用力便首先主要体现在电梯数量的选择上,电梯设置台数的多少关系到住宅建筑的电梯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多设电梯使用必然方便,但是造价会相应增加。要解决舒适与经济的矛盾,必须客观地确定电梯的使用数量和等候电梯的极限时间。每台电梯的服务户数较合理的为;板式住宅66~120户,塔式住宅56~84户。通常认为每台电梯服务60~90户是适宜的。 住宅电梯的载重量、速度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服务的户数、建筑的层数以及建筑的高度等因素。常见住宅电梯的载重量为630~1000kg,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得小于800kg。

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这是为了使用方便,但为了节约投资,设站间层不超过两层。减少电梯设站有利于节约电梯造价,简化电梯管理和减少损坏率。为了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可以采用电梯隔层停站或隔三层停站的方式,此方式多用于板式高层住宅中。近年来,在高层住宅中出现隔层错层跃廊式。隔层错层跃廊式就是电梯停靠站与楼层错半层,从电梯的交通廊上半层或下半层到达住户楼层套型单元的入口处,这上下半层的楼梯是垂直不贯通的,很好地避免了交通廊对住户居室的干扰。

2.3 楼梯及电梯的空间关系

在中高层、高层住宅交通空间设计中,楼梯与电梯是作为两个必要条件同时出现的。高层建筑的交通空间设计的重点便是楼梯与电梯的组合设计。楼梯与电梯作为垂直交通的主要工具。一般结合在一起设置,形成正直交通枢纽。而高层住宅设计中的设备管井一般布置在公共交通空间内,便于检修和维护。高层住宅的管道井常包括水、暖、强电井、弱电井、通风井等设备。这些管井的位置、大小心结合楼梯与电梯的主间关系进行合理组织。

3 高层住宅的消防和疏散

消防与疏散是高层建筑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原则问题之一。由于高层建筑中设置有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排气道等竖向井道,如果防火分隔或防火处理不好,发生火灾时它们好像―座座高耸的烟囱,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届时火势会蔓延很快。其次,高层住宅建筑层数多,人员集中,疏散到地面或者其他安全场所的也会长一些,相对于多层建筑疏散更困难。最后高层建筑高达几十米,发生火灾时消防扑救难度很大。因此,在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遵照国家的相关法规和政策,针对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对高层住宅的消防与安全疏散予以充分重视。

住宅建筑均相邻建筑、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外墙的防火构造、灭火救援条件及设施的性质等因素确定。当建筑相邻外墙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后,其防火间距可以适当减少或贴临。同时,高层住宅建筑的防火分区,既要考虑限制火势蔓延,又要顾及到便于平时使用管理,以节省投资。

当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时,为保障建筑物内人员迅速、安全疏散到安全地区,规范对有关疏散问题如建筑的安全出口的数量、布置,不同情况下安全疏散的距离,安全疏散门的宽度,走道的宽度,疏散楼梯的宽度以及形式等做出了规定。高层住宅楼层人员的疏散必须经过楼梯,因此对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的要求更为详细和具体。高层住宅的防烟楼梯与消防电梯常常组合设置,形成相对独立的交通核心,在具体设计中根据实际情况,依照国家相关规定的设计要求,合理设置,有机安排。

参考文献

高层住宅设计范文第5篇

2.基础设计目前的短肢剪力墙体系小高层由于考虑埋置深度的要求,一般均设置地下室。基础则采用桩筏基础。如何对桩进行合理选型,将对整个地下室设计的经济性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某一工程,上部十八层带一地下室,根据勘察报告,采用400预应力管桩,可选桩长有桩长25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900KN,桩长34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1300KN。采用25m桩需要290根,采用34m桩需要200根。从桩本身比较两种方案,总的桩延米数量相当,但采用25m桩为满樘布置,筏板厚需1200mm,而采用34m桩为墙下布置,筏板可减至900mm,经济性明显。因此,笔者认为基础选型应作方案比较,才能选定经济合理的方案。而对于筏板厚度的取值,则应考虑桩冲切,角桩冲切,墙冲切及板配筋等多方面的因素。另外,筏板长度的设置也须我们研究探讨,由于考虑地下室的使用合理性,常规我们采用设置后浇带来解决底板超长引起的收缩及温度裂缝,后浇带的作用是明显的,但也给施工带来了不少麻烦,甚至由于处理不当而引起后浇带漏水及裂缝。而有些高层,长宽均达100m以上,中间就设置几条后浇带,也没有其他措施,笔者认为是不妥当的。

3.剪力墙设计

3.1布置。剪力墙布置必须均匀合理,使整个建筑物的质心和刚心趋于重合,且X,Y两向的刚重比接近。在结构布置应避免一字形剪力墙,若出现则应布置成长墙(h/w>8);应避免楼面主梁平面外搁置在剪力墙上,若无法避免,则剪力墙相应部位应设置暗柱,当梁高大于墙厚的2.5倍时,应计算暗柱配筋,转角处墙肢应尽可能长,因转角处应力容易集中,有条件两个方向均应布置成长墙;规范中对普通墙及短肢墙的界定是墙高厚比8倍以下为短墙,大于8倍则为普通墙,这就引起高厚比为7.9倍及8.1倍的两种墙的受力特性截然不同,而配筋亦大相径庭,这显得比较机械而不合理,因此笔者建议布置长墙时高厚比能大于9。

3.2配筋及构造。对于小高层住宅来说,剪力墙是面广量大的,因此合理的控制剪力墙配筋对于结构安全及工程的经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2.1剪力墙墙体配筋(以200厚墙体为例)一般要求水平钢筋放在外侧,竖向钢筋放在内侧。配筋满足计算及规范建议的最小配筋率即可。笔者建议加强区10@200,非加强区8@200双层双向即可,双排钢筋之间采用6@600×600拉筋。但地下部分墙体配筋则另当别论。因为地下部分墙体配筋大多由水压力,土压力产生的侧压力控制,而由于简化计算经常由竖向筋控制,此种情况下为增大计算墙体有效高度,可将地下部分墙体的水平筋放在内侧,竖向钢筋放在外侧。地下部分墙体钢筋保护层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第4.1.6条规定:迎水面保护层应大于50mm,且在保护层内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2.4条规定增设双向钢筋网片。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设计人员在进行外墙裂缝验算时有效截面高度仍按保护层50mm计算,笔者认为是不妥当的。当采取了双向钢筋网片后,计算保护层厚度至少可按30mm来取值,这对节省墙体配筋效果相当明显。

3.2.2剪力墙按规范应设置边缘构件,一.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部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其余剪力墙应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7.2.17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本节仅就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作一点讨论。笔者认为首先要区分剪力墙的受力特性及类别,即:普通剪力墙(长墙),短肢剪力墙,小墙肢和一个方向长肢墙而另一方向属短肢墙来区别对待配筋。对于普通剪力墙,其暗柱配筋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配筋率,建议加强区0.7%,一般部位0.5%。对于短肢剪力墙,应按高规第7.1.2条控制配筋率加强区1.2%,一般部位1.0%;对于小墙肢其受力性能较差,应严格按高规控制其轴压比,宜按框架柱进行截面设计,并应控制其纵向钢筋配筋率加强区1.2%,一般部位1.0%;而对于一个方向长肢另一方向短肢的墙体,设计中往往就按长肢墙进行暗柱配筋,笔者认为这并不妥当,建议有两种方法。其一,计算中另一方向短肢不进人刚度,则配筋可不考虑该方向短肢影响;其二,计算中短肢进人刚度,则配筋中应考虑该方向短肢的不利影响。建议该短肢配筋率加强区1.0%,一般部位0.8%。

3.2.3剪力墙中的连梁跨度小,截面高度大,在地震作用下弯矩、剪力很大,有时很难进行设计,如果加大连梁高度,配筋值有时反而更大。连梁高度一般是从洞顶算到上一层洞底或从洞顶算到楼面标高。对于门洞,上述所示情况梁的高度是一样的;但对于窗洞,连梁高度如果从窗洞算到上一层窗底,有时则高度太高,这样高跨比太大,并且与计算图形不符,相应配筋亦较大,不合理。笔者建议,连梁高度计算与设计统一规定从洞顶算到楼板面或屋面,对于窗洞楼面至窗台部分可用砖或其他轻质材料砌筑。对于窗台有飘窗时,可再增加一根梁,两根梁之间用砖填充。连梁配筋应对称配置,腰筋同墙体水平筋。

3.2.4目前,各设计院在剪力墙的楼层处均设置暗梁,而对暗梁的作用及配筋亦各有理解。笔者认为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如剪力墙周边仅有柱而无梁时,则设置暗梁,并且要求剪力墙两端是明柱,这是因为周边有梁柱的剪力墙,抗震性能要比一般剪力墙要好。剪力墙结构则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在墙板交接处设置暗梁对加强墙体整体性作用还是有的,但究竟有多大则无从确定。因此笔者认为,就目前而言,在楼层位置设置暗梁是可行的,但没有必要设置太大断面及配筋,建议底部加强区断面可取墙厚×300,配筋上下各216,一般部位断面可取墙厚×250,配筋上下各2Φ14即可。总之,小高层设计时如何把握好合理性,经济性至关重要。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合理把握关键部位及次要构件,什么地方应加强,什么地方可以放松,对于整个建筑物保证安全及降低造价影响巨大,这也是我们在今后的设计中要不断提高及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