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范文第1篇

关键词:赤壁 景物色调 人物 寄寓 差异

《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赤壁赋》均为苏轼所作,并且所作时间均为1082年,同时所刻画的主题都以赤壁之景为主,但通过对课文内容的仔细分析,在带入情感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赤壁赋》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并不单单体现在词赋形式的差异上,更多是词赋内容方面的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使得学生所收获的情感体验更加的丰富与真实,这也是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为此,本文试对其作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虽都在描写赤壁景色 但景物色调差异显著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当中,自“大江东去”开始到“一时多少豪杰”结束,上阕当中将赤壁雄奇壮丽的景色集中的呈现了出来。长江水源源不断的东流,为了刻画长江水东流的悠长,作者在当中运用了“浪淘尽”这样一次,即将滚滚东去的长江水与历史上名垂千古的英雄豪杰联系在了一起,这种表现的手法使得《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所刻画的时间与空间背景方面更具广阔性、以及拓展性。在受众欣赏至此处时,便能够自“大江东去”这一比较直观的概念深想到历史上英雄豪杰的卓越气概,同时也能够更加良好的与作者孑然一身于江流边凭吊各路英雄豪杰的心情充分契合。进而,作者结合历史情况,对赤壁古战中辉煌壮丽的场面进行了集中的刻画,当中包括:“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其中,“乱石穿空”将山体之高、石林之俊深刻的刻画了出来,而“惊涛拍岸”则将声势浩荡如同奔马的浪涛声深刻的刻画了出来,“卷起千堆雪”当中“卷”、“雪”两词的运用则将长江水东流浪花层层而至,扑面袭来的感官特征充分的展现了出来。可以说,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当中对于赤壁恢弘壮丽景色的集中刻画,对于下阕当中有关人物周瑜的描述将更加的有效与真实。

在《赤壁赋》当中,对于赤壁之景的刻画则集中体现在赤壁景色的空明、以及柔美特征当中。同《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中所描绘的宏伟壮丽的赤壁之景不同的是:在《赤壁赋》当中,对于赤壁景色的刻画呈现出了一定的分散性特征。《赤壁赋》开篇提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当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对赤壁秋江的爽朗之感进行了集中的刻画,同时也向受众展示了作者在与客泛舟的过程当中,内心深处的怡然自得。进而,文章当中又出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当中对于月的移动应用了“徘徊”一词进行刻画。通过该词所表现出了不单单是月亮移动的缓慢,更多的能够使人感受到月亮对人的不舍之情。而正是在这种富有情感月光的照射下,赤壁之景逐渐的呈现出来,使作者开始对赤壁之景进行深入的刻画:“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在作者对赤壁之景进行刻画的过程当中,重点描述了赤壁景色中的江水与明月,同时也将作者当下超凡的人生感悟依托赤壁景色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

二、虽都在描写赤壁人物 但人物寄寓差异显著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当中,集中刻画的赤壁人物是豪气冲天的英雄周郎,即周瑜。在作者的具体刻画当中,首先是通过侧面衬托的方式,应用“小乔出嫁了”这一句,调动起了受众对于周瑜的印象,并且通过美女与英雄之间的对比,将周瑜年轻时期少年得志,意气风发的状态侧面烘托出来。紧接着,作者开始对周瑜的肖像特征进行刻画,当中所应用的词语为“雄姿英发”。这一词集中将周瑜姿态上的威武之感、风采上的动人之感成功的彰显了出来。进而,在“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当中,将周瑜在站场上的蓬发英姿表现了出来。结合历史资料我们不难看出:在当年的赤壁之战当中,曹操一方号称带领着80万人的军队,但周瑜所率军队总人数才3万人。在面对如此强劲对手的情况下,周瑜仍然保持着淡定从容的心态,可谓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从作者的角度上来说,在周瑜“谈笑间”,就达到了使敌军“樯橹灰飞烟灭”的效果,这对于周瑜建功立业成功性的刻画是极为突出的。但反过来,正是由于对周瑜少年得志的成功之路进行了极为突出的刻画,也为文章后面作者自身“人生如梦”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

在《赤壁赋》一文当中,集中刻画的赤壁人物是最终落败的曾经英雄人物曹操。并且,在刻画方式的选取上,《赤壁赋》一文当中,对于曹操这一人物的引入,以及人物的刻画均是通过“客人”一方完成的。在《赤壁赋》当中,对于曹操人物形象的刻画是比较集中的,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呈现:“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在这一样一段有关曹操人物形象的刻画当中,不难发现:前句当中对于“荆州”之“破”,以及“江陵”之“下”,将曹操荆州之战势如破竹般的成功充分的展现出来,这种成功驱使着曹操深入江陵,并“顺流而东”,短短几词的运用,就将这一时期曹操声势的显赫充分展现出来。进而,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当中,又反映出了曹操在成功趋势下所产生的骄纵之态,这一时期的曹操当富得上“一世之雄”的称谓。但紧接着,在曹操“一世之雄”的豪迈下,又通过“而今安在哉”这样一句话,将原本直观且具象的曹操英雄形象进行了虚化,由此也将客人泛舟湖上,产生悲悯之情的原因解释了出来。作者在这样一种环境氛围当中也产生了这样一种思考:诸如曹操一样的绝世枭雄尚且会“困于周郎”,并在赤壁大江东去的流水中销声匿迹,就何况是如我辈一样默默无闻之人呢?因此,可以说,通过在《赤壁赋》当中对曹操一生遭遇情怀的总结,使得客人产生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情感抒发,而在客人的启发与劝慰下,作者对于心志情怀的剖析也就有了色彩鲜明的情感基础与铺垫。

本文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赤壁赋》之间的异同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指出,尽管《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赤壁赋》存在大量的相同点(创作作者、创作时间、刻画景物等方面),但真正深入分析会发现:《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赤壁赋》存在的不同点更加能够体现两者的文学价值。本文当中所总结的不同点包括:虽都在描写赤壁景色,但景物色调差异显著;虽都在描写赤壁人物,但人物寄寓差异显著。通过上述分析,希望能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逐步引导学生发现两者之间的异同,以达到巩固并深化学习成果的目的。(作者单位: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郁玉英,王兆鹏.宋词第一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经典化探析[J].齐鲁学刊,2009,(6):115-121.

赤壁赋范文第2篇

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为纸本,墨笔,卷轴(纵29.5厘米,横560.3厘米),现藏于美国堪萨斯纳尔逊美术馆,根据苏轼在宋神宗五年(1082年)重游湖北黄冈县赤壁所写赋文创作的故事画。根据拖尾赵德麟于宣和五年(1123年)八月初七的跋文推知画作的创作年代应早于1123年(图一)。

乔仲常按东坡文意依情节描写,在尊重原文立意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分九段把不同时间、地点出现的人物、景物,运用连续空间转换的构图形式,巧妙地组织在一幅画面上。

第一段,图写元丰五年(1082年)的十月十五,坡从雪堂步行出发将要到临皋亭去,和两位客人一起经过黄泥坂。其时“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清朗明净的月色所表现的朦胧情调与赋意颇为贴切。此处的三人身后淡淡的影子,是中国绘画上难得一见的对于人影的描绘,但是不同于西方绘画要素上“光影”的概念,乔仲常只是在尽可能准确地阐述苏轼原文的情景(图二)。

第二段,描绘客人说今天傍晚撒网捕到一条形同四鳃妒的大鱼,但是到哪里去弄酒呢?于是引出“归而谋诸妇”,东坡回草舍于妻子处拿了美酒。图中即画这个情节:东坡一手拿酒,一手拎鱼从家中走出,妻子在门口送行。后房有马厩及山石树木。妇人作揖相送,旁有侍童跟随,室内马匹栓立,马夫正在磕睡,门口有一似看门人憩坐于屋檐之下。既突出主体人物,又重视细节描写(图三)。

第三、四段的画面题为“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和“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两段,是全卷着意写山比较精彩的部分。在第三段中写东坡与客饮酒赋诗盘坐于平坡之上,人物顾盼有情,神态闲逸。平坡以干笔侧卧勾出,是非常随意的笔道。人物背景的岩壁以及对目而视隔岸的层崖,皆是由密集线条组成的方折形的造型,显示了水成岩结构的真实地貌(图四)。

“予乃摄衣而上”一段,东坡形象被置于岗峦清朗和林木秀密的环境之中,人物虽小但显得十分突出,迎着幽径跨步直上,确有“履巉岩、披蒙茸”的一种姿态(图五)。于两石疏间中迈步于丛密的小道有效地表达了原文的意境。而写“江流有声”一段,东坡感慨“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则景色空旷,富于野趣,晴嶂耸立,远水盘曲萦回浸溢。

第四段“踞虎豹”,即原文写东坡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稠密的野草蹲在宛如虎豹的山石上,行走在盘曲古老的树林中间。但在图中乔仲常采用虚写的手法,没有直接描绘东坡形象,通过树林的描写表现一个特定的环境,着意在树法的表现上,在树丛深处绘以可资小憩的方石构成一种“踞虎豹”的意境(图六)。

第五段原赋为“登虫龙,攀栖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写东坡爬上鹊鸟建造高巢的崖壁,俯身下看水神冯夷之的深宫,两位朋友不能跟东坡一起攀登,表达了惊险恐怖的地势环境,使东坡“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可能是由于不适于表现的缘故,画家只在环境中作了间接的交代。把原文摘录在了石头上(图七)。

第六、七段,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画家让小船漂浮在江心随其自然停留而休息,表现出一种超然自在的心境,画面四周望去寂寥空旷,一只孤鹤尖声高叫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面飞来擦过小舟,一直向西,正是“栩如车轮玄裳镐衣”(图八)。在第六至第七段中画家处理空间结构非常自然空阔,引人遐想。东坡和客人处理成悠然自得而闲逸的神情,和环境的组合使意境表达较为完美。到这两段画面有树丛、山石的实景转入空蒙的虚景在节奏上给人以悠然的满足感。

第八、九段是最后两段,写客人归去,东坡也睡了,梦见道士经过临皋,问东坡赤壁玩的是否高兴,东坡“问其姓名,俯而不答”,于是想起昨夜情景,通过道士化鹤的幻觉给赋文笼罩上一层缥缈虚茫的气氛,也流露出作者消极出世超脱现实的人生态度。画家只能用形象加以交待描绘屋内东坡卧睡,二道士在侧(原文为“梦一道士”,画作为二道士)。最后画面“开户视之,不见其处”表现出东坡有些怅然的顾盼,留给观众去想象(图九)。

赤壁赋范文第3篇

1.进行探究式阅读体验,理解作者悠然旷达的人生态度。

2.启发自我人生感悟并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

进行探究式阅读体验及表达自我感悟。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人生态度。(重点为悲伤及其超越的原因)

教学课时

3课时:本设计可安排在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将文字梳理完毕,了解了文章。今天我们再次一起走进文字,走进坡的心灵世界!说到走进东坡的心灵世界,我想起余秋雨《坡突围》中有这样几句话:“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我们来看,这段文字的中心词是什么?成熟!谁成熟?坡!是的,余秋雨则认为,《赤壁赋》是东坡先生生命成熟的体现。在研究东坡之前,我想问一个问题:

你认为怎样的生命才是成熟的生命?是长大了就算成熟了?还是结婚了生子了就是成熟了?都不可能是,那么请大家谈谈。(抽学生作答)

教师总结:

生命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成熟的生命归根结蒂包含着两个问题:

(1)清醒认识(清醒认识自己的人生现状——自我现状和处境现状)

(2)正确处理(正确处理自己的人生现状)

《赤壁赋》中坡正是对这两个问题有着理性的认识,他才具备诗意的人生。下面就让我们品味《赤壁赋》中的极富魅力的文字,共同探究坡的心灵,从他诗性的生命中去欣赏成熟的魅力。

二、走进东坡的心灵世界

本文是苏子夜游赤壁之作,请找出显示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乐悲(愀然)喜。

那么作者因何而乐呢?

明确:因赤壁美景而乐。写了怎样的美景?

美景: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问:面对如此美景,苏轼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饮酒乐甚”)哪些字词和句子最能传达作者的这种心情?(大声读出来)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诵、歌,表现出泛舟赤壁欣赏美景的愉悦。

(一)坡的自我认识

1.然而,苏轼在山水之乐、诗酒之乐中失去了自我吗?(没有,从哪些文字可以看出苏轼,没有迷失了自我而对自己处境有清醒的认识?)

先请大家找出,能隐约反映苏目前人生现状或处境的文字。

(学生容易找到第三段,教师引导,第三段是独立的吗?和第二段有联系,从而进入二三段的解读)

从这些文字里主要写坡怎样的心态?悲(意合即可)

2.作者是因何而悲?悲的原因是什么呢?

(1)生回答,师引导学生

(可能有些学生会回答)“箫声”带来的悲伤:其声鸣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作者是因为“箫声”而引起悲伤之情吗?

不是,因为“箫声”只是“倚歌而和之”,是“和”,说明“歌声本身已经悲伤了”。歌声为什么悲伤?那么有必要理解“歌”的内容。

请齐读关于歌声内容的文字:

“歌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2)言为心声,歌声是心灵世界的反映,从歌词中,你觉得哪句最能体现作者心情?

明确:“望美人兮天一方”

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表现的是作者的失望和遗憾,歌声中唱出的是一分追寻不得的悲伤。从文字看追寻什么而不得呢?

明确:“美人”

这能让你想起谁的诗?(屈原)

“美人”会让我们想起屈原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美人:指君王,当然更指人生理想,壮志抱负。

为什么要模仿《离骚》之辞?(与屈原处境相同,抒写屈原一样的感叹)

师:苏轼自己认为自己的处境是怎样的?

明确:理想不能实现,君王不器重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问:东坡虽遭贬谪却有“望美人兮天一方”说明什么?(学生回答)

原来不管君王怎样对待自己,作者期盼的还是为朝廷所用,期盼的还是自己能够建功立业;虽然政治失意,却依然没有熄灭在政治舞台上崭露才华的愿望。苏子此刻虽遭贬谪,流放,却吟唱出“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不是野心,是生命渴盼激情表达的体现,用时髦的话语就是为了“人生的价值”!可坡却与自己追寻的“天各一方”,于是山水美景却引出“望美人兮天一方”,可以看出苏轼在遭受贬谪,仍然对生活保持执着的态度,虽处逆境,但不甘沉沦,并不放弃忠君入世的一贯精神。正是这样,即便如诗的夜晚他也内心惆怅!听着像《离骚》一样句式的歌声,透露的是屈子一样的悲凉,引出了与心灵相通的箫声!又在箫声中蔓延成无边的悲愁!

其实这是一个健康灵魂的呐喊,是积极生命期盼自我表达的形式!

曾经有多少伟大的灵魂在逆境中这样唱响:辛弃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陆放翁“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徐志摩“撑一支长槁,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无不有“美人”化身!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概括:悲,是因为“壮志难酬”!

(3)问:除了才能无法施展这个悲伤的原因外,在第三自然段里,我们还能发现别的原因吗?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阅读段后明确

步骤:

1.(自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这段文字涉及到什么人?(学生回答)从哪里看出来的?采用了什么手法?(对比)谁和谁对比?曹操和自己对比:

(1)为什么要单单写曹操呢?(学生思考)

A.表达英雄不在,人生无常(短暂)的慨叹。曹操的短歌行中已经有对生命短暂的慨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更何况:站在赤壁口,心想曹孟德!“风流都被雨打风吹去!”当年的英雄已为时间的浪涛洗净!人生不能永恒,人生有何牵挂?人生有何意义?(引导学生品读体会“此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过渡语:景还在,赤壁还在,物是人非。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第一句也可找到印证。

两个层面,反复表达着自己的伤感和遗憾:壮志未酬之悲、英雄安在之悲、人生短促之悲。

B.除了表达慨叹还有什么作用?(与自己对比)

(2)怎样对比?

回答:曹操如何?(英雄,横槊赋诗,曹操何等气魄,困于赤壁)自己怎样?(渺小,一事无成)

(3)对比后又怎样的心态?

A.哪些文字是表达心态?(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表现了怎样的心理活动?

明确:哀叹人生之短暂与渺小。

B.所以,面对赤壁,更为可怕的是:借对古人的惋惜引出了顾影自怜的伤感,怀古伤今!

为了更能了解作者的心态,下面请给这些文字加关联词语:

英雄尚且如此,我辈又当何如?(况且)“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与英雄相去甚远了!所以,在苏子看来(只能)“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愿)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无奈)托遗响于悲风。”

师语:其实,这已经不只是自己抱负难以实现、壮志难酬的伤感,表面上看起来是人生无所作为的悲观,实际上,是作者对未来无法预知、对前途无法把握的嚎啕大哭。每一个有才华的生命都不会只是在人生的不幸中沉沦!每一个生命都企盼靓丽的绽放!在宁静的赤壁美景下,心灵外在的静默与内在的喧腾激发出的,这绝不是悲观与沉沦,实际上是人生无法掌控的无奈。

请大家仔细思考“知”在这里的意义。(明白、知道,这是经过大脑思考的)

一个“知”字,写得催人泪下,人来到这世上,被赋予理性,最终只能用来感知生命的渺小、短暂,却无可奈何,岂不悲哉。这也难怪,让苏子感受到快乐的徐徐清风到了这里就变成了悲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说过“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以悲观的眼光看世界,世界无不是充满悲剧感的。

所以我们这样概括文中之悲:(板书)壮志难酬的惆怅!人生无奈的伤感!

其处境:壮志难酬、仕途无望!

这就是坡的人生!就是这个敏感而聪慧的灵魂在遭遇生命的不幸之时对人生的认识,这是苏轼用诗性的生命,用理性的生命,感悟到了无路可走。这是一种清醒的美丽,但又含有无尽的伤感!但又是苏轼对自我生命的敬畏!这就是一种成熟!

(二)坡的人生态度

1.问:难道就这样悲伤下去?面对这样的悲伤苏子将何去何从?

请同学们阅读文章回答:

读:“苏子曰:………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请在本段中找出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

①变与不变。(学生阐述)从变动的一面看,天地间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曾停止,从不变的一面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因此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也不必羡慕“长江之无穷”。“人”虽作为个体的生命不过百年,终会走向死亡,但人类生生不息,与天地同在,代代更新。

②取与不取。(学生阐述)天地间的万物,有些我们即使一丝一毫也不能取(哪些不能取?如名利,奢求与幻想;哪些能取?清风明月,自然美景),而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天地无私,风月长存,正可享用不尽而自得其乐。

显然作者已经走出了伤感。那么他又是怎样走出了伤感的?

(学生自由阅读第四段)

也就是说哪些词句表明了作者对待现状的态度?

明确:“何羡”(不羡)、“莫取”“共适”,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句的填空:

(1)“不羡”长江之无穷,因为物我皆无尽也;(大我与小生命)

(2)“莫取”苟非吾之所有,因为物各有主;(非我所有不能取)

(3)“共适”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因为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尽情自然)

2.这些体现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学生讨论)

(1)“不羡”(“我”与自然同在)超越了个体生命的渺小,将生命置于社会和自然的永恒中,心便有了一份广阔和美丽!超越了空间的限制,超越了个体的悲喜,这是何等旷达的胸襟,何等智慧的思辨。

(2)“莫取”(超越世俗的名利权势)超越了时间的限制。这种旷达的胸怀大概可以让那些蝇营狗苟争名夺利者、心胸狭窄而思想庸俗者感到惭愧吧!

(3)“共适”(尽情享受自然)

3.放下了心灵的重负之后如何?(用原文回答: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终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他这种对待自己的处境,这不是颓废,而是一种人生高度,这是摆脱了生命羁绊之后的一份超然和旷达,这是一份大度的成熟!正因为这样,一度下狱,三度贬官。命运多舛,生活坎坷。但他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而终”,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生命是一种过程,而不只是一种结果。

4.综合这节课学到的,以及大家整节课的思考,苏子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请大家用一句话或一副对联把你们的思考写出来;也可写一段感言或给苏轼写一段颁奖词。这个启示,这副对联,可以写对苏的评价,可以发感叹,可以概括苏的一生,都可以。

示例:凭吊江山,恨人生之如寄;流连风月,喜造物之无私。

关于坡的这篇赤壁赋,已经有千言万语的解读,以后还有万语千言,我们也许也会有太多的思考。但我认为余秋雨的一段文字也许能够给我们较多的启示:

出示:幻灯片在走进苏轼的心灵为后,再让我们感受余秋雨的文字:

(学生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请学生给本课做个结语)

精彩总结示例: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意趣,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提出希望)PPT

赤壁赋范文第4篇

背书的时间是挤出来的。在孩子早上起床穿衣时,我把昨天她诵读时的录音(有时候也是我自己的录音)放给她听,等她洗漱好,基本上也听了好几遍了,再练习时就流畅多了。像《师说》,这篇文章没什么生僻字,就是文章的句段联系不太紧密,孩子多听几遍就基本上能脱口而出了。

我把复习的环节控制在10分钟之内,在开始讲《前赤壁赋》时,先介绍了苏轼其人。

抓住“苏轼”的名字开始讲。苏老泉给自己的孩子取名“轼”,绝对不是一般的含义,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不管是面对平静的海面,还是汹涌翻滚的大江大海,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领航员”。“轼”的含义就是古代的马车上最重要的横木,没有它,车就会散了架。苏轼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人。其实,对于文学阅读者而言,整个宋朝如果没有苏轼,宋史也会显得苍白不少呢。因为对于苏轼,我的学生已经有过不少的接触。之前学过他的《江城子》《临江仙》《定风波》《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但那是作为诗人的坡,今天要讲的是作为哲学家的坡。

我跟学生们说:“在所有中国的诗人里,尽管我特别喜欢李白、杜甫、屈原等名家大士,可是,最令陈老师敬佩的是苏轼。如果非要按我喜欢的诗人排名,那排在第一位的一定是苏轼。”

学生们很奇怪,纷纷问我原因。

于是,我开始跟学生们分享个中缘由。我讲坡平生的辛酸历程,讲他的“佛学在心,道学在身,儒学在世”之情怀,讲他的诗、文、书、画、工(精通工务,非一介羸弱书生气之人可比,因此即便是兴修水利这样的事务也能名流千古,杭州的苏堤就是明证),讲“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一性情耿介君子在世上享受完属于自己的人生,居庙堂之高也好,处江湖之远也罢,总是那么乐观。不像时下的某些读书人,书没有读几本,事没有经一点,动不动就“我要跳楼,我要自杀”。

全班学生哄堂大笑。

我们的学生啊,就是要有这样的故事人物活在心中。幼而循齐,缺少这个向圣贤看齐的熏习过程,心灵是难以空远宽大的。而教师不要畏惧跟学生海聊的时光呀!要知道在这个初次扬帆的港湾,多少学生得经由教师的判断力而从此不再迷航!我们现在动不动就反对教师讲,甚至强硬地规定教师在课堂上讲话的句数,多一句都不行,这不是笑话吗?课堂上,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应该是须讲的时候一定要讲,不必讲的时候,多一句都唆。

在学生们会心的笑声中,我严肃地告诉他们:将来有一天,你要是遇到你的知心朋友,不妨也像坡一样,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如果你能把《前赤壁赋》《滕王阁序》《岳阳楼记》《前出师表》,甚至《太史公自序》《阿房宫赋》等名篇散文信口诵出,那么就连你的对手也绝对不敢小觑你。

赤壁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前、后赤壁赋》 艺术特色异同 赏析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的奇才。22岁中进士,后又获宋代学子最高荣誉,官至礼部尚书。然而仕途不顺,屡遭贬谪的苏轼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即被贬到现今的湖北黄冈、广东惠州和海南。“赋到沧桑句更工”,坎坷的经历却造就了文学巨匠,为中国传统文化贡献出不朽的经典。

苏轼的散文才智驰骋,文理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赤壁赋》不仅描写了赤壁的山水景色和诗人们载酒中流、唱和赏月的过程,而且充分展现了苏轼在人生低谷的挣扎、反思和超越的心路历程。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后被贬为黄州。三年后的七月和十月,苏轼偕同友人游黄州城外赤壁,分别写下侧重写水的《前赋》和侧重写山的《后赋》。无论写水还是写山,都鲜明地表达了苏子的人文世界观,表达了他对生命里程的自我观照。《赤壁赋》不仅反映苏轼思想境界的转化和提升,也反映了他创作风格的变化与深化,成为代表文赋一体新高度和古代散文创作新境界的典范。试对两赋作比较赏析,侧重探讨二者区别。

两赋相同点:

一.文章体制相同

清代浦起龙在《古文眉诠》中对《赤壁赋》有如下评论:二赋皆志游也。

记序之体,出以韵语,故曰赋焉。其托物也不黏,其感兴也不脱,纯乎化机。

两赋形式都是“以文为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特质,又运用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文章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精辟理趣。

二.蕴涵的情感一致

仕途的挫折使苏轼想从老庄佛学中求得解脱。两赋都以游乐为主题,两次游赤壁,苏轼寄情于山水之间,表现出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两文写游玩之趣,际遇之悲,超脱之情,是在失意中坚持理想和信念并努力提升思想境界的伟大心灵的艺术再现。

三.诗情与哲理结合

两赋艺术品位高,主要体现在景、情、理的高度融合,诗情和哲理的升华和凝聚,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古文观止里评论“《赤壁赋》不啻一部《南华》”,它可以当做道家的《南华经》来读,因为它们在写景抒情中,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参悟。

两赋不同点:

一.结构的差异是创作心态的折射

钟惺曰:《赤壁》二赋,皆赋之变也。此又变中之至理奇趣,故取此可以赅彼。苏轼创作两赋心态的差异和两赋结构上的区别体现在《前赋》跌宕起伏的情意变化与主客间恣畅的问答、《后赋》情意的隐曲性与主客间问答的浅表性之中。

《前赋》构思更精巧,主客之间,思想的交流很深入,主客先后表达了对个人存在的不同感受和思考,之后主人再以带有禅意的哲思开导客人。主客对答,实质是作者心灵的自我独白,表达出苏轼思想感情上挣扎、解脱的过程,也使得文意曲折有致。而《后赋》,主客的感情交流相对比较浅表,苏轼借景抒情,借突兀的孤鹤意象来寄托情怀。文末部分虽采用主客问答,然此客非彼客,他是与“二客”无关的梦中道士,也是《前赋》中的道士之灵魂,而且他与主人间的问答也是引而不发。《前赋》主客关系的紧密和《后赋》主客关系的疏散,可谓是作者松弛与抑制两种不同创作心态的曲折反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是自由飞动的境象,客之悲哀、主之宽解是自由宣发的内情,或歌或忧、或悲或笑,它是苏轼在自由的创作心态中完成的思想遨游。《后赋》是在创作心态被部分抑制中完成的,因此它不像《前赋》那样如波涛般起伏的情思节奏,整体情思是含蓄而内敛,是“断岸千尺”所喻示的自然的压抑感,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形成的瘦削感,是孤鹤横江、掠舟而过和借道士以完成主客问答所形成的突兀感。道士梦影与孤鹤对接这特意的安排,使散文具有抒情诗般意味深长的意境,较《前赋》“文”气稍浓。

二.意象的不同是省思人生的观照

在《前赋》中,苏轼着重描写了水、月这两种能令人进入自由思考的优美意象。时值初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皆是借用道家典籍所记真人、成仙之事表明内心空明之境。苏轼在静观水月中由道入禅,合道与禅,仰观宇宙、反思自身与苍穹的本性。“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引出诗人与客人对人生的感慨,再通过三个设问体现了他对人生的省思。“客曰:‘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不管是困于周郎的曹孟德还是称一世之雄的曹孟德今天他在哪里?“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我们和天地比如沧海一粟,和无穷的长江比只是须臾,想挟仙遨游抱月长终都不行,只能寄托这悲凉的秋风。诗人借景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困顿、迷茫和感悟。

作于孟冬的《后赋》叙述复游赤壁的环境。“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条件比《前赋》差。现去捕鱼、与妇索酒。苏轼看赤壁是“江流有声,断崖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他“摄衣而上,履f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即登山而上直至“攀栖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连两个客人都追不上他,站在绝顶之上“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这是何等的气概!此情此景,此文此怀,只有被贬谪黄州后的东坡所独有!而山石和仙鹤的意象颇具特色,自然景物的变化,使苏轼向往自由的思想找到了对应点。山石高峻怪异,既隐喻压迫他的自然力量,又象征他郁闷难解的心情;“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忽然一只东来的在暗夜独鸣的鹤振翅横江掠过小舟西去,它寄予了作者怀念故友之情。问入梦的道士。“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结尾处写梦醒后他开门寻找,不见孤鹤,也无道士。弃世自举的孤鹤在古代是隐逸旷达的象征,是超脱不群的象征,是超然尘世的象征。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苏轼出世入世矛盾思想所带来的精神苦闷,而这番苦闷与希望皆寄托在诗化的境界中。

三.心境的不同是超越自我的升华

《前x》在设问后通过江水、明月的意象传达出精深的哲理,是作者超越自我境界的体现和升华。苏子感慨:“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江水流动不止,但它永远流不走;月亮时圆时缺,但它永远在天上;从不变的方面看万物同我们一样是永恒的,何必羡慕它们呢;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没有我们一丝一毫,但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是我们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啊!

水,逝者如斯,却未尝往;月,盈虚如彼,却卒莫消长。从变者而观,天地不能一瞬;从不变而观,物我都将无穷。只要延续自我的生命轨迹即可。

“无尽”者,永恒也。江上清风有声,山间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我们大可不必发出人生苦短的哀叹,且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去享受这月明江阔的自然美吧。极具形象化的说理体现出苏轼高远豁达的心境!像清风吹散了所有的迷茫和抑郁。此番对白是昔日的苏轼和现在的苏轼的对话;是矛盾的苏轼与超逸的苏轼的对话;是困顿的苏轼与获得精神解放的苏轼的对话。这意味着苏轼对于人生的省思和超越。由此才有了末段的“客喜而笑……不知东方之既白。”才有了诗意盎然的《后赋》。

如果说《前赋》是苏轼人生的对白,那么《后赋》则是他对生活中一幕场景的刻画。苏轼把自己交给壮阔的大自然。“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最后,夜游的描述通过渗透着哲思的梦境来结束。“道士倏然不见,那么我的理想、追求、抱负又在何处呢?”曾经的“忠君”“佐君“思想在他心底依然挥之不去,这说明苏轼仍在不断地求索和挑战自己。经过三年黄州洗礼的苏轼已是崭新的苏轼,即使再次回朝高踞帝师之位、或再次被贬流放海南他都能达到无喜无悲、胜败皆忘的境界,其心胸之开阔、意志之坚定可谓史无他人也!

经过挣扎和反思,诗人从他人生的矛盾、感情的漩涡中解脱出来,获得了精神上的超脱,也使读者获得心灵的超逸和享受。

《前赋》的最大特色是作者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见解始终与赤壁之游的特定环境相联,把理论的论述同感情的变化以及文章的结构相结合,赋予抽象的观点形象性与感染力,并把读者带入奇幻的艺术境界,达到哲理与诗情的高度统一。如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后赋》写苏轼独自登山的情景,“句句如画、字字似诗”,通过渲染,人如身临其境。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饱含作者真挚的感情。巧用排比、对仗,增加语句的节奏感。“孤鹤”则平添了神秘意趣。

四.结语

《前、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是苏轼际遇和心灵的艺术写照,是他人品和文品的结晶,反映了其矛盾的思想情感。忠君用世而不可得的无奈、波澜迭起的政治生涯、对生命的尊重与正视、旷达乐观、超然物外、寻求自我超脱的境界铸就了两赋的辉煌。感动沉思,悟出真谛:无论山水江月如何变化,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无论人生怎样落寞,只要紧紧把握住人文自我,生命的步履就能坚实矫健、生命的内蕴就会厚重深刻,生命的华彩定会璀璨绽放!

参考文献

[1]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试验版语文必修(三)(四)教师教学用书阅读・写作.[M].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出版社合编2008年1月第1版.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