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赤壁之战翻译

赤壁之战翻译

赤壁之战翻译

赤壁之战翻译范文第1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全文翻译

长江向东流去,波浪滚滚,千古的英雄人物都(随着长江水)逝去。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候周瑜(作战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直刺天空,大浪拍击着江岸,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江山象一幅奇丽的图画,那个时代汇集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小乔刚嫁给他,他正年经有为,威武的仪表,英姿奋发。(他)手握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此时此刻),(我)怀想三国旧事,凭吊古人,应该笑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早早地都变白了。人生在世就象一场梦一样,我还是倒一杯酒来祭奠江上的明月吧!

《念奴娇·赤壁怀古》对照翻译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长江向东流去,波浪滚滚,千古的英雄人物都(随着长江水)逝去。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候周瑜(作战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直刺天空,大浪拍击着江岸,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江山象一幅奇丽的图画,那个时代汇集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遥想当年的周瑜,小乔刚嫁给他,他正年经有为,威武的仪表,英姿奋发。(他)手握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此时此刻),(我)怀想三国旧事,凭吊古人,应该笑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早早地都变白了。人生在世就象一场梦一样,我还是倒一杯酒来祭奠江上的明月吧!

字词翻译

⑴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

⑵大江:指长江。

⑶淘:冲洗,冲刷。

⑷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⑸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⑹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⑺雪:比喻浪花。

⑻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⑼小乔初嫁了(liǎo):《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乔,本作“桥”。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

⑽雄姿英发(fā):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⑾羽扇纶(guā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⑿樯橹(qiánglǔ):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樯橹”一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

⒀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

⒁“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文。华发(fà):花白的头发。

⒂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通“樽”,酒杯。

点评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 />

赤壁之战翻译范文第2篇

1.古代与官职有关的词语:①任命,授予官职:拜、陈、授;②提升官职:升、迁;③降职:左迁、谪。

2.古代五谷家畜:麦、稷、黍、菽、麻、稻、豆、葵、豚、彘等。

3.古代刑罚:黥、刖、刺配、笞、杖、谪戍、汤镬、菹醢、宫刑、大辟等。

4.古代器用:鼎、角、爵、觚、甑、兕觥、尊、方彝、勺、簟、壶、盂、簋、豆、案、俎、箸等。

5.古代谦、敬词:阁下、足下、鼎力、斧正、如聆梵音、乔迁、垂青、台鉴、拙荆、刍议、鄙人、补壁、续貂、识荆等。

6.古代年龄段特称:垂髫、始龀、束发、弱冠、而立、不惑、花甲、耳顺、耄耋、期颐等。

7.古代地理名词:西域、百越、朔漠、山东、关东、江表、江左、淮左、京畿、山水阴阳等。

8.古代时间名词:鸡鸣、平明、隅中、哺时、日昃、人定、夤夜、朔、晦、望、既望等。

二、注意修辞手法。古人行文讲究修辞,注重音律,骈句居多,骈散结合,长短句交错,读起来能产生乐感。如果不了解文言文常用的一些修辞格,仅按字面意思去理解,难免会有偏差。

1.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词组,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互相呼应,互相阐发、补充,说的是同一件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实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着秦汉时的关塞。”

2.连及,这是古人在行文时为凑个音节而在一词的前面或后面连上一个与其意义相类或相反的表达习惯。如“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鲧”与“禹”义类相关,“鲧”是“禹”的被连及,起陪从作用,求得音节和谐、词句整饬。

3.合叙,把两件相关的事合在一起说,翻译时为了不发生误解,应把它们分开叙述。如“兵革非不坚利也”,即“兵非不利也,革非不坚也”,译为:武器不是不锋利,盔甲不是不坚固。

4.委婉,故意不直言其事,而用含蓄、婉转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它有四种情况:(1)求雅致。为了避免粗俗,用雅致的语言,从而收到文雅而委婉的效果。如《赤壁之战》:“权起更衣。”“更衣”就是上厕所,把上厕所直接写在史书中不雅观,故换成“更衣”。(2)图吉利。如《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古人忌讳言“死”,因而产生了数十种关于“死”的委婉说法,如“晏驾、驾崩、登遐”等。(3)怕冒犯。如《捕蛇者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人”本是“民”,因怕冒犯唐太宗李世民,而避讳为“人”。(4)为外交。如《赤壁之战》:“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两国交往时,敌国下战书,很讲究外交辞令。其特点是:语意含蓄,语气婉转,柔中有刚,刚柔并济。“会猎”实指交战。

5.对偶。如《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上句中“兴隆”易理解,但下句中相应的“倾颓”却不好理解。分析全句,此为一个前后意义相反的对偶句,“倾颓”与“兴隆”为一对反义词,故可将“倾颓”,翻译为:“衰败”“衰亡”。

6.借代。文言文中,借代是借用相关的事物来称代要说的事物,对借代的翻译就是要译出所代的事物。如果按字面翻译,往往会造成误解。如《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戎马”是具体的,用来指代抽象的“战争”。

赤壁之战翻译范文第3篇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吾尝疑乎是。(乎:对。)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4. 【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 【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6. 【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赤壁之战翻译范文第4篇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以+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①覆之以掌(《促织》)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于(乎,相当”于“)+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师说》)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四子侍坐》)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

(3)格式:形+于+宾

赤壁之战翻译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文化空白 不可译 补偿方法 《红楼梦》译本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加强与扩大,翻译成为了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一种文学活动。翻译不仅仅意味着语言间的简单转化,还意味着文化间的深层交流。不同民族间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文化空白的产生,并使之成为文学翻译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障碍。

一、语言、文化与翻译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后天习得的一种文化能力,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和思想构建与言语交际的工具,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它的储存和传递都要通过语言来实现,即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会体现在自己的语言中。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世界上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

翻译作为一种文化媒介,源于不同文化之间、不同民族之间交流的需要与愿望。既然语言与文化是一种相互包孕的关系,那么翻译活动就不仅仅意味着语言间的简单转换,还意味着语言表象下民族文化的深层交流。文化的普同性使翻译成为可能,它促成了异质文化间的相互交流;而文化的差异性又导致了“文化空白”的产生,使文化与文学在翻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文化空白的概念和分类

最早提出“文化空白(Cultural Blanks)”概念的是俄国翻译理论家I.Q.Sorokin。他认为源语中那些对译入语读者来说不可理解或极易被误解的文化信息就是“文化空白”[1]。文化空白最突出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体现在词汇层面上。根据语言中词汇语意结构差异的不同类型,文化空白又分为完全空白和部分空白两类[2]。

完全空白是指词汇空缺,即某特有事物在一定的阶段内为某民族文化所特有,在另一民族文化的语言中不存在概念意义与该特有事物相对应的固有词语。例如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褡裢”、“绣荷包”、“炕”等事物,在英语文化里完全没有这些事物,所以自然也没有与之相应的词语,这属于文化中的完全空白,是不可译的。

部分空白是指不同语言词汇语义结构成分的部分差异。部分空白首先表现为词汇语义结构的包孕关系。不同文化对同一现实所作的不同切割和划分会造成词汇的部分不对应。比如汉语中的“羊”包括山羊和绵羊,但是英语中没有与“羊”完全等值的词语,它只有sheep(绵羊)和goat(山羊)的说法。再如“青既非绿又非蓝”用英语就无法译出,因为英语中“蓝”可以翻译成blue,“绿”可翻译为green,但是却没有与“青色”完全等值的词,这种部分空白在英语中也是不可译的。

部分空白还可以表现为词汇语义结构的交叉关系。不同语言中具有相同概念意义的词汇在伴随意义和搭配意义层面会具有差异性。例如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龙”是天子和皇帝权威的象征,但西方传说中的“dragon”却是罪恶和异教的象征,现代英语口语中还用“dragon”来比喻“凶狠的人”。所以中国“龙”的威严和尊贵的形象与英语dragon的邪恶形象刚好相反。

三、文化空白在翻译中的补偿

两种异质文化中的空白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翻译的。但这种不可译性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可变的。在译者的努力下,并运用正确的补偿方法就可以把这种相对不可译转化为可译。下面笔者就以《红楼梦》的两个英语译本为例,谈谈几种主要的补偿方法。

(一)替换法

替换法即在译语中找不到对等语时,用译语中已有的概念或表达法取而代之。汉语中少数特殊的文化负载词(特别是典故和成语)往往需要通过“文化替换”的方法就能译成英语。例如:

【原文】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二语不错……(第六十三回)

【杨译】it was a genuine case of “like attracts like” or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霍译】quickly proving the truth of the old saying about ‘birds of a feather’...

次句中的成语“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源自《周易•系辞上》,比喻“同类的事物常聚在一起”。英语中有与之内涵相似的成语“like attracts like”、“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可套用,因此,杨译本和霍译本都采用了“文化替换”的方法,直接套用英语成语,使译文更贴近英语的表达习惯,更易为译语读者接受。

(二)直译加注法

有些情况,为了再现源语风貌和充分表达源语文化内涵,可以用直译加注法来处理,即直译传达指称意义,加注阐明文化意义及语用意义。加注是一种辅翻译手段,通常有旁注、脚注和尾注三种形式。例如:

【原文】赤壁沉埋水流……[3](P1444)(第五十一回)

【杨译】Wrecked by Red Cliff,choking the stream...[3](P1445)

【霍译】The river at Red Cliff was choked with the dead...[4](Ⅱ.P512)

对于“赤壁”一词,杨、霍二人都是直译为Red Cliff,但是Red Cliff字面之后的意义霍克斯并没有作注解或是增译,这就会使大多不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译语读者很难理解这首《赤壁怀古》的含义。而杨先生则作了几百字的尾注:Red Cliff is on the south bank of the Yangtze,northeast of Jiayu,Hubei...[3](P1445)通过注解译语读者就会明白原来这首诗写的是“赤壁之战”。直译加注法不仅帮助译入语读者获得正确的语篇意义,而且还向译入语读者介绍了中国名胜古迹,传播了中国文化。

(三)增译法

增译法是指在使用译入语对应词译出原文词的基础上适当增词,以便在译入语中增译出源语读者视为理所当然,而译入语读者却不甚了解的信息。这种手段长用来明示原文词汇的文化内涵,或者向读者提供理解原文词汇所必须的相关信息。例如:

【原文】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赵飞燕立着舞的金盘……[3](P126)(第五回)

【杨译】On the dressing table was a rare mirror from Wu Zetian’s[1] Hall of mirrors.In the gold tray by it,on which Zhao Feiyan[2] once dance...[3](P127)

【霍译】On a table stood an antique mirror that had once graced the tiring-room of the lascivious empress Wu Ze-tian.Beside it stood the golden platter on which Flying Swallow once danced for the emperor’s delight.[4](ⅠP127)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武则天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但在别的国家却鲜为人知。霍克斯通过增加the lascivious empress(的女皇),弥补了英语读者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空缺。另外,他在后半句“赵飞燕立着舞”的后边增加了for the emperor’s delight(为愉悦皇帝)。这样西方读者就大概了解:赵飞燕曾为皇帝近前,因其身轻善舞,故号称“飞燕”。在这里“飞燕”带有绰号性质,所以霍克斯将其译为“Flying Swallow”,而未按照正式姓名作音译处理。杨先生则用直译加注法,在音译后又加上脚注:[1]A Tang empress;[2]A Han emperor’s favourite,a light dancer,hence her name “Feiyan”,meaning “Flying Swallow”.

(四)意译法

意译法是指在译入语中找不到对等语,直译又会增加译入语读者的困难或使译文的信息传达受到影响时,就用规范的译入语把原文信息表达出来。例如:

【原文】(贾母)“……你倒也‘三从四德’的,只是这贤惠也太过了……”[3](P1320)(第四十七回)

【杨译】“Quite a model of wifely submission and virtue,aren’t you.Only you carry this obedience too far.”[3](P1321)

【霍译】“I must congratulate you on your wifely virtue――though I must say,I think that in this case are carrying wifeliness a litter far.”[4](Ⅱ.P428)

“三从四德”是中国传统的压制妇女的封建礼教标准,它要求妇女达到“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工)”,这对于来自不同文化国度的译入语读者来说相当难理解,所以杨译本和霍译本都采用意译,既简练,又把原文的信息表达了出来,使译文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五)音译法

音译法是指以音位为单位在译文中保留源语的发音以便突出原文主要语言功能的翻译方法。它是在跨文化交流中对源语国家文化保真的一种有效途径。特别是一些专有名词、有关制度、生态学和民族文化方面的术语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在《红楼梦》里,有关“阿弥陀佛”的翻译,如果涉及宣传佛教的场合,杨宪益先生就会把它音译为Amitabha。其他词如道教里的“道”,也按音译转换为Tao,而不译成“way”。这样既保留了民族色彩,又给读者带来新鲜感。

(六)综合法

当然,对于以上几种翻译的补偿方法我们还可以综合运用,或者音译加注,或者意译加注等。例如某些带有我国民族特征的专有名词的翻译,为了使读者易于理解,译者往往在音译后加注或加上译入语里的对应语,如Wang(King),Fo(Buddha),Shen(God)等。《红楼梦》杨译本基本上采用音译法,并且为了弥补音译造成的名字意义的损失,他又以脚注形式对这些人名涵义加以解释,例如“甄士隐”――Zhen Shiyin(homophone for“true facts concealed”,谐音:“真事隐藏”)、“贾化”――Jia Hua(homophone for“false talk”,谐音:“假话”)、“仆世人”――Bu Shiren(homophone for“not a human-being”,谐音:“不是人”)等。

四、结语

文学翻译是一个贯通语言与文化层面,结合多种因素的系统工程。从《红楼梦》的翻译实践与比较研究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语篇在总体上是可译的,但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空白,使得某些语篇在局部上存在着一定的不可译性。但这种文化空白导致的不可译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变化的。作为真正双语意义上的文化人,译者必须在深谙所要交流的不同民族语言文化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正确运用相应的补偿方法,就可以尽可能把文化空白造成的不可译转化为可译。

参考文献:

[1]刘士聪主编.红楼译评[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386.

[2]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兼论《红楼梦》的翻译[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151.

[3]Cao Xueqing,Gao E.A Dream of Red Mansions(Chinese-English).Translated by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Changsha:Hun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