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净化空调系统,重症监护病房,理念,应用

中图分类号:tu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5-0067-02

我国不断不断发展的医疗事业与不断提高的护理标准与医疗水平趋势充分表明,未来需住院接受护理的所有患者都会接受接近于重症监护等级的临床护理,而且需要洁净的治疗环境与复杂的医疗监控设备。

一.提出问题

因为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和医护人员比较多,所以普通的空调系统净化效果与空气质量就很难达到科室的严格要求。本院某病区重症监护室有300m2的建筑面积,设有16张床位,其中双人间有3个,单人间1个;该重症监护室空调方式是排风、风机盘管+新,20-26℃的设计温度,同时还设11台光催化净化消毒机组,2-3h的新风换气次数。该空调投入使用后,很多医护人员反映感觉憋闷,而且具有较高的感染发生率,对此重症监护室进行感染检测发现,该室的细菌浓度严重超标[1]。因为该重症监护室的布局为无隔断大空间式,而且患者病床比较集中,所以必须在防感染方面提出严格要求。

二.净化空调系统理念及其配置

基于以上问题,在尽可能不拆除重症监护室设施、节省经费开支的基础上,笔者提出相应改造方案,即:选用“末端净化机组+集中新风+系统排风”的最新空调方式。

(一)新风系统

在净化空调系统中,新风机组主要承担新风湿热负荷,通过f8+g4+h11三级过滤,同时对重症监护室新风量进行进一步加大,提高先前2-3h的换气次数至5-6h,此外,因为此新风系统属于两管制,所以在过渡季节没有热水与冷水的状况下,可对室外新风进行充分利用,以降低室内相对湿度与温度

(二)重症监护病房室内净化系统

净化空调系统中的末端净化机组主要承担室内湿热负荷,所有病床中都独立配有由超低阻高中效空气过滤器与高静压风机盘管所组成的空调末端净化机组,具有净化室内空气与对室内湿温度进行调节的作用。此外,超低阻空气过滤器能够过滤95%以上的大气菌,能够明显降低室内细菌存在率。具体过滤效率见表1.

尺寸为400mm×500mm×60mm的超低阻空气过滤器的风量和阻力呈线性关系,见图1。当风量达到700m3/h时,其阻力在20pa以下,不会影响到风机盘管。

三.净化空调系统应用效果

(一)净化效果

对重症监护室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动态环境下,监护室各项指标均达到10万级标准,与科室使用与工作要求相满足,明显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没有人员憋闷与异味现象,见表2,图2.

(二)节能效果与造价

相比于传统空气系统净化方式,这种净化空调系统在能耗与初投资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明显优势。其单位造价要低于传统净化空调的19%,此外,因为采用一对一独立净化方式,所以使集中式净化机组得以减少。由于新风机组过滤器可以自动清扫,有效控制中效过滤器所带来的阻力,可对冬季与过渡季自然冷量进行充分利用,因此运行能耗降低了大约40%,具体见表3。

四.总结

(一)采用病床端头侧面排风、集中送新风的组合型气流形式是较为合理的,可以将呼吸机与患者所产生的废气派出去,对室内空气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二)运用“末端净化机组+集中新风+系统排风”最新方案后,重症监护室中的净化指标逐渐符合《医院清洁建筑技术规范》所规定的患者用房标准。

(三)在重症监护室中,有2-3h的新风换气次数,而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比较小,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与医护人员较为集中,所以新风换气从2-3h增加至5-6h,增加换气次数后,医护人员与患者普遍感到满意与舒适[3]。

(四)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净化空调系统在改造项目中较为适用,而且对将普通病房升级为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筑性工程具有适用、节能、经济等特点,若与余热排风回收装置相结合,那么就会有更为明显的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疗卫生建筑专业委员会.gb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195-196.

[2]许钟麟.洁净室及其受控环境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78-179.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感染因素;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76-01

随着新型医疗设备的更新、护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一种把患病危重的病人集中起来,给予其优秀的医疗资源和护理技术的重症护理学发展起来,重症护理是一种现代的医学管理方法和新型护理技术,而将危重病人集中起来的病房即为重症监护室[1]。由于重症监护室中的病人多为病情危重的患者,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治疗护理时侵入性的操作增加和抵抗力的降低等原因,较普通病房的病人更容易发生感染,其感染机率要高5~10倍左右[2],由于重症病人容易发生感染,抗菌药物常常大量使用,这反而增加了患者感染率。重症病人感染后会增加病人的风险和治疗难度。重症病人若大量流动,将给其他病房的病人带来感染风险[3]。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重症监护室病人感染机率,从而降低控制重症监护室病人流动造成的病院的感染十分重要。本文对165例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总结了护理措施和管理经验,现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研究中的临床资料来源于165例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患者均已经出院或已经死亡),其中有85例男患者和80例女患者。年龄范围在15~85岁之间。在165例重症监护患者中,感染45例,其中有26例男感染患者和19例女感染患者,感染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8~85岁之间,感染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165例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患者均已经出院或已经死亡)进行回顾,分析感染的患者的年龄、感染部位和影响感染因素等。

1.2.2诊断方法 诊断的依据为患者各项检查、检验结果以及相关监护记录。诊断患者感染标准按国家2003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

1.2.3 护理方法 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要加强环境和人员卫生的控制,如医疗器械的消毒,医疗人员无菌的操作等;由于患者呼吸道的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呼吸道护理的相关技术培训和加强呼吸道的相关护理如吸痰、口腔护理等。由于感染的发生机率随患者年龄增大而升高,因此应加强护理和监护老龄病人,杜绝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

2 结果

重症监护室感染患者的不同部位的感染情况见表1,表1中可见,在不同的感染部位中,感染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为47.7%为最高,胃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次之。由此可见应加强对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的环境、人员等因素进行详细分析,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3 讨论

从文中数据看出,重症监护室病人的感染率为27.3%,感染率较高。而在不同的感染部位中,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为47.7%为最高,胃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次之。应针对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感染加强护理。其中呼吸道感染率最高,是重要的危害因素之一,应予以格外重视。针对此因素应采取以下的护理干预。培训方面,应对医疗人员进行疾病的预防、救治和护理方法进行培训如吸痰、进行口腔护理以减少口腔细菌数量从而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4];环境方面,对于重症监护患者应予以隔离措施,防止其交叉感染。使用紫外线对病房进行消毒,一般每天三次。对于医疗器材器械应用75%乙醇溶液每天擦拭消毒,呼吸机应用环氧乙烷消毒,对病房内的空气中的细菌数目应随时予以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感染情况。有条件的监护室还可以安装空气过滤装置;人员方面,进出重症监护室应进行消毒,并更换防护服,医疗人员应进行无菌操作,尽量减少侵入性的操作以免发生感染;废弃物方面,废弃物应经过灭活后处理,且其应密闭良好,以免给环境造成污染。

从数据中还可以看出,重症患者的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自身免疫力下降是使老龄重症患者感染率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此因素,在以上环境、人员、操作的基础上,应增加对老龄重症患者巡视、监护的频次,呼吸机等医疗器材做到专人专用,加强心理疏导,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并做到专人护理,精心护理。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患者免疫力的降低、呼吸道的感染为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的主要危害性因素,针对危害性因素,对医疗人员进行全面有针对性地培训、对重症监护患者进行有效隔离、对病房环境进行定期彻底的消毒、减少侵入性的操作出现和控制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能有效地杜绝交叉污染、提高治疗的效率和降低流动性感染的风险。

参考文献

[1]赵士静,董立亭,张秀云等.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9-11.

[2]易文华,张彩云,赵艳群.综合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干预[J].广东医学,2012,33(15):2246-2247.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范文第3篇

重症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是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学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对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的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以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ICU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患者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的观察,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从而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体现医院的整体医疗实力,是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重症医学学科规范和发展是社会现代化与医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1]。

1 推动CCM发展的相关因素

推动CCM发展的相关因素包括:人类对危及生命的严重疾患或并发症发生机制的深入认识;衰竭脏器功能的支持与治疗手段的完善;高科技含量的先进技术在检测、监护与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人口老龄化对医疗服务由低层次向更高层次转换的压力[2-6]。我国的CCM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尤其是经过2003年的SARS和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等突发性灾难事件,ICU的特殊医疗功能,专职医师和护士的专业水平以及CCM的存在意义,终于赢得了社会的认可。CCM的发展更加系统化、规范化。ICU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及,科室建制及人员梯队组成也更加规范,各地CCM分会的规模逐渐发展,学术水平明显提高。

2 学科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学科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管理是学科发展的基础。重症医学科集中了有生命危险的患者,要降低这些患者的死亡率,不仅需要坚实的学术基础和先进的治疗手段,而且需要团队合作与有效的执行力。作为迅速发展的学科,CCM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的发展动力[7]。

2.1 重症医学科对团队的要求

重症医学科的工作特点是团队工作(team work)。在专业方面首先要有正确的医疗理念,要不断提高这个团队的工作效率,这些理念不仅要被自身团队的每个人所接受,并真正地被消化吸收。这样才能使这个团队成为具有共同语言、合作默契的集体[8]。重症医学科的人员组成、模式、工作程序、对重症疾病的认识程度、对设备的掌控能力、医院其他科室的专业水平以及科室之间的合作,都对重症医学科具体工作的实施有重大影响[9]。近几年来,我国CCM发展的大事一件接着一件,2008年7月4日国家对CCM的学科进行了认定,在学科分类标准中将CCM作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并建立了CCM的学科代码——320.58;2009年1月19日卫生部颁发了关于在《医疗机构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为一级诊疗科目,随后颁布了《重症医学科设置与管理规范》;CCM专业人员晋升第一次开始了本专业统一报名考试等。所有这些对我国CCM事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标志着我国CCM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规范化、系统化的新阶段,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2.2 重症医学科的规范管理[10]

2.2.1 基本要求

①我国三级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均应设立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属于临床独立学科,直属医院职能部门直接领导。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②ICU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专职医护人员。③ICU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设备,接收医院各科的重症患者。

2.2.2 ICU的规模

ICU的病床数量根据医院等级和实际收治患者的需要,一般以该ICU服务病床数或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从医疗运作角度考虑,每个ICU管理单元以8~12张床位为宜;床位使用率以65%~75%为宜,超过80%则表明ICU的床位数不能满足医院的临床需要,应该扩大规模。

2.2.3 ICU的人员配备

①医师与床位配备比例:ICU专科医师的固定编制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0.8~1∶1以上。ICU日常工作中可有部分轮科、进修医师。ICU医师组成应包括高级、中级和初级医师,每个管理单元必须至少配备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全面负责医疗工作。②护士与床位数配备比例:ICU专科护士的固定编制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2.5~3∶1以上。③其它:ICU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相关的技术与维修人员。

2.2.4 ICU医护人员专业要求

①ICU医师应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以胜任对重症患者进行各项监测与治疗的要求。②ICU医师应经过规范化的相关学科轮转培训。③ICU医师必须具备重症医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重要脏器和系统的相关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知识、ICU相关的临床药理学知识和伦理学概念。④ICU医师应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1)复苏;(2)休克;(3)呼吸功能衰竭;(4)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5)急性肾功能不全;(6)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7)严重肝功能障碍;(8)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9)急性凝血功能障碍;(10)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11)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12)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13)镇静与镇痛;(14)严重感染;(1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6)免疫功能紊乱。⑤ICU医师除一般临床监护和治疗技术外,应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1)心肺复苏术;(2)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3)机械通气技术;(4)纤维支气管镜技术;(5)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6)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7)胸穿、心包穿刺术及胸腔闭式引流术;(8)电复律与心脏除颤术;(9)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技术;(10)持续血液净化技术;(11)疾病危重程度评估方法。⑥ICU医师每年至少参加1次省级或省级以上重症医学相关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的学习,不断加强知识更新。⑦ICU护士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熟练掌握重症护理基本理论和技能,经过专科考核合格后,才能独立上岗。

2.3 ICU的医疗管理

2.3.1 ICU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制定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规范诊疗常规。除执行政府和医院临床医疗的各种制度外,还应制订以下符合ICU相关工作特征的制度:(1)医疗质量控制制度;(2)临床诊疗及医疗护理操作常规;(3)患者转入、转出ICU制度;(4)抗生素使用制度;(5)血液与血液制品使用制度;(6)抢救设备操作、管理制度;(7)特殊药品管理制度;(8)院内感染控制制度;(9)不良医疗事件防范与报告制度;(10)疑难重症患者会诊制度;(11)医患沟通制度;(12)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人员紧急召集制度。

2.3.2 ICU医生负责制

ICU的患者由ICU医生负责管理。患者的相关专科情况,ICU医生应该与专科医生共同协商处理。

2.3.3 ICU的收治范围

①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②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③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ICU的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的收治范围。

2.4 ICU病房建设标准

2.4.1 ICU地理位置

应该有特殊的,设置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并考虑以下因素:接近主要服务对象病区、手术室、影像学科、化验室和血库等,在横向无法实现“接近”时,应该考虑楼上楼下的纵向“接近”。

2.4.2 ICU开放式病床

每床的占地面积为15~18m2;每个ICU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面积为18~25m2。每个ICU中的正压和负压隔离病房的设立,可以根据患者专科来源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决定,通常配备负压隔离病房1~2间。鼓励在人力资源充足的条件下,多设计单间或分隔式病房。

2.4.3 ICU的基本辅助用房

包括医师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休息室、中央工作站、治疗室、配药室、仪器室、更衣室、清洁室、污废物处理室、值班室、盥洗室等。有条件的ICU可配置其他辅助用房,包括示教室、家属接待室、实验室、营养准备室等。辅助用房面积与病房面积之比应达到1.5∶1以上。

2.4.3 ICU的整体布局

应该使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互相干扰并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2.4.5 ICU的通风、采光条件

有条件者最好装配气流方向从上到下的空气净化系统,能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1.5)℃左右。每个单间的空气调节系统应该独立控制。安装足够的感应式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

2.4.6 ICU的医疗流向

要有合理的包括人员流动和物流在内的医疗流向,最好通过不同的进出通道实现,以最大限度减少各种干扰和交叉感染。

2.4.7 ICU病房建筑装饰

必须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和符合消防要求的总原则。

2.4.8 ICU的设计要求

应该满足提供医护人员便利的观察条件和在必要时尽快接触患者的通道。

2.4.9 ICU的噪音要求

除了患者的呼叫信号、监护仪器的报警声外,电话铃声、打印机等仪器发出的声音等均属于ICU的噪音。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这些声音应尽可能减少到最小的水平。根据国际噪音协会的建议,ICU白天的噪音最好不要超过45分贝(A),傍晚40分贝(A),夜晚20分贝(A)。地面覆盖物、墙壁和天花板应该尽量采用高吸音的建筑材料。

2.4.10 其它

ICU应建立完善的通讯系统、网络与临床信息管理系统、广播系统。

2.5 ICU必配设备

①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每张监护病床装配电源插座12个以上,氧气接口2个以上,压缩空气接口2个和负压吸引接口2个以上。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分开。每个ICU床位的电源应该是独立的反馈电路供应。ICU最好有备用的不间断电力系统(UPS)和漏电保护装置;最好每个电路插座都在主面板上有独立的电路短路器。②应配备适合ICU使用的病床,配备防褥疮床垫。③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ICU单元至少配备便携式监护仪1台。④三级医院的ICU应该每床配备1台呼吸机,二级医院的ICU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呼吸机。每床配备简易呼吸器(复苏呼吸气囊)。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ICU单元至少应有便携式呼吸机1台。⑤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每床均应配备,其中微量注射泵每床2套以上。另配备一定数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泵。⑥其他设备: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除颤仪、血液净化仪、连续性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设备、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接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体外起搏器、纤维支气管镜、电子升降温设备等。⑦医院或ICU必须有足够的设备,随时为ICU提供床旁B超、X光、生化和细菌学等检查。

2.6 ICU选配设备

除上述必配设备外,有条件者,视需要可选配以下设备:①简易生化仪和乳酸分析仪。②闭路电视探视系统,每床一个成像探头。③脑电双频指数监护仪(BIS)。④输液加温设备。⑤胃黏膜二氧化碳张力与pHi测定仪。⑥呼气末二氧化碳、代谢等监测设备。⑦体外膜肺(ECMO)。⑧床边脑电图和颅内压监测设备。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和左心辅助循环装置。10(10辅)防止下肢DVT发生的反搏处理仪器。11(11反)胸部震荡排痰装置。

3 展望

ICU作为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已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随着学术指南性文件的增加和内容的逐渐完善,重症医学学科的发展及ICU的工作规范化正向新的阶段迈进。新时代对社会和科学所提出的新需求,永远是学科发展的强大动力,CCM的发展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国际学术动态正在预示着CCM发展的巨大潜力。注重发展我国的CCM,让其沿着规范化持续发展的道路,与全球进程同步,走向国际前沿。

参考文献

[1]刘大为.重症医学的学术内涵建设与学科发展[J].中国危重症急救医学,2009,1(1):1-2.

[2]The Leapfrog Group.Leapfrog hospital Quality and Safety Survey Results.Accessed at leapfroggroup.org/ep on 17 April 2008.

[3]Leay MM,Rapoport J,Lemeshow S,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critical care physician management and patient mortalit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Ann Intern Med,2008,148:801-809.

[4]Engoren M.The effect of prompt physician visits on intensive care unit mortality and cost[J].Crit Care Med,2005,33:727-732.

[5]Levy MM.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president's address:Making a difference[J].Cirt Care Med,2009,37:1541-1544.

[6]Falciglia M,Freybreg RW,Almenoff P,et al.Hyperglycemia-related mortalit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varies with admission diagnosis[J].Crit Care Med,2009,37:3001-3009.

[7]The NICE-SUGAR Study Investigators.Intensive versus conventional glucose control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N Engl J Med,2009,360:1283-1297.

[8]The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Study Investigators.Intensity of continuous renal-replacement therap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Engl J Med,2009,361,1627-1638.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范文第4篇

    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早产、感染、 窒息、先天畸形等。随着新生儿复苏技术的推广 普及和对重要脏器支持治疗的进展,如肺表面活 性物质的使用、优化机械通气策略以及体外膜肺 (ECMO )等高级生命支持技术的应用,新生儿的 存活率得到明显改善U,]。为了提高早产儿的存 活率,有效防止或减少早产儿的神经损伤也成为 人们关注焦点。美国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小于1 000 g早产儿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 中脑瘫发生率为5%〜15%,认知障碍或学习障碍 发生率为25%〜50%。因此,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并 降低伤残率,从而优化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是目前 早产儿管理的首要目标,也是当今新生儿医学和 发育儿科学所面临的具大挑战[3 ]。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eurocritical care unit, NCU )是以脑为中心整合管理或护理过程,目的是 尽最大可能减少原发性或继发性脑损伤,使脑保 护或修复最大化的过程[4 ]。过去数年的深入研究 已证实NCU在降低成人及儿童死亡率和伤残率 方面的有益作用[5’6]。

新生儿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neurocritical care unit,NNCU )是近年针对新生 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中的脑损伤高危人群提出的综合性脑监护 和脑保护策略,它与儿童和成人NCU有相同之处 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2 NCU的组成和作用

   神经重症监护是一个新崛起的以神经病学和 重症监护医学为主的多学科结合的亚专业,包括 了重症监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神经影像学等 专业人员。2005年,美国神经亚专科联合会对神 经重症这一独立专科进行了认证,截止2009年 5月,美国共有40个相关机构。作为新兴的神经 病学亚专科,神经重症监护将神经病学与危重症 医学交融为一体,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并且高质 量的医学监护与救治,而NCU则成为完成这一使 命的最基本单元[7义2014年4月,中华医学会神 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协作组提出《神经重症监护 病房建设中国专家共识》[9]。美国加利福尼亚大 学旧金山分校(UCSF)儿童医院于2008年7月 成立全世界第一个NNCU,成为新生儿神经重症 监护的先行者[10]。

神经重症监护对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和改善 存活率的研究多集中于成人。一项纳入40 284 例患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与NCU相比,综 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脑出血患者病死率增加 (O穴=3.40 ,95%CI 1.65〜7.60,P=0.002 ) [11]。 2011年,一项纳入12篇文献的meta分析结果显 示:与综合ICU相比,NCU可明显降低患者病死 率(0R=0.78,95%CI0.64 ~ 0.95,P=0.010 )和改 善神经系统损伤预后(OR=1.29,95%CI 1.11〜1.51, P=0.001) [12]。新生儿神经重症监护的相关研究 较少,有研究者观察了实施神经重症监护前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 )的情况,结果发现,实 施NNCU后苯巴比妥总用量和维持量均较前有明 显减少,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苯巴比妥的不良反 应[13]。国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牵头率先开 展了亚低温治疗HIE的多中心研究[14]、正常足月 新生儿脑电图特点的多中心研究[15 ],并联合卫计 委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制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 亚低温治疗HIE方案(2011 ) [16],并组织全国范 围的宣讲和推广,为推动我国NNCU的建立和发 展奠定了一定基础。目前,全国多中心NNCU建 设工作也正在积极开展。

新生儿神经重症监护的治疗不同于成人及儿 科神经重症监护,需要新生儿科,神经内科,神经 影像科(MRI物理师),神经外科,神经发育监护 (包括新生儿个体化发育监护和评估项目),早产 儿/高危儿早期干预等专家共同协作,同时辅以 专业设备,因此NNCU是独特的NCU [17]。虽然 发育中的大脑与成熟大脑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但 是NNCU这一新兴领域也可以借鉴成人NCU的 经验:当患儿发生神经系统疾病,对体温、糖代谢、 氧合作用、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可 预防损伤的再次发生;专业的神经重症监护团队 可以采用既定的诊疗流程降低死亡率或改善预 后[18]。神经重症监护极大程度依赖先进的动态监 测和影像成像技术,目前这些技术已逐渐在基层 医疗机构普及推广。NNCU的作用具体包括:尽 早发现脑损伤恶化情况,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监测各种治疗效果并避免任何相关不良反应的发 生;预测严重脑损伤患儿的神经发育结局和生活 质量;开发新的靶向治疗措施[19 ]。最终目的是改 善伴有神经系统损伤或有临床脑病证据(如惊厥) 的早产儿和足月儿的神经预后;开发具有循证医 学证据的急性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的诊疗方案和 指南,提供优化的脑保护策略;组建一支包括脑科 学家和临床医生在内的多功能团队,开发新生儿 神经损伤的新治疗措施等[M]。

3 NNCU的服务人群和举措

    理论上讲,无论是否存在原发性脑损伤,NNCU收治的新生儿都是获得性脑损伤的高危人 群。急性/危重神经系统疾病包括新生儿脑病、惊 厥、疑似卒中、动静脉畸形、脑膜炎或脑炎、严重的 胆红素脑病或持续性低血糖等。亚急性神经系统 疾病包括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等级III / IV, 早产儿<28周妊娠,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和危重病 等。NNCU监测的内容包括临床评估、全身血流 动力学评估、脑血流和脑灌注压监测、脑血管自主 调节功能监测、全身和脑局部的氧合功能监测、脑 电生理监测、脑代谢监测、葡萄糖利用和营养状态 评估、血红蛋白和血流稳态监测、脑部温度和炎症 反应监测、神经细胞受损的生物标记物监测等,并 对多维监测结果进行整合、演示和分析,开发新的 延伸技术并加以应用[6,]。

常规的新生儿神经影像学检查包括颅脑超 声、头颅CT检查和MRI。新生儿脑功能检查:视 频脑电图(VEEG)、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 )、诱 发电位(EP )、经颅多普勒脑血流(TCD )、近红外 光谱技术(NIRS)。20世纪70年代,颅脑超声开 始用于新生儿领域,由于其无创、简便、易行、可床 边操作,最早用于早产儿筛查颅内出血、监测脑白 质损伤和脑室扩张进展。但是,颅脑超声因其难 以识别异常的大脑发育和后颅窝的病变、无法提 供有关白质发育或成熟、无法描述新生儿某些特 定代谢障碍的特征性改变,运用受到限制,逐渐被 MRI 或 CT 取代[20]。

aEEG是单频道的脑电监测,具有简便、床旁 连续监测、容易识别等优点,对神经系统损伤预后 有很高的预测价值。可以用来研究脑血流动力学 及脑代谢异常所致的脑损伤;评价新生儿脑的成 熟度;还用于监测药物疗效等,临床上常常作为 EEG的有益补充[21 ]。aEEG对早期评估HIE的严 重程度,预测患儿的远期预后作用明显。

MRI安全、有效且无辐射,可提供新生儿脑发 育和功能的评估情况。MRI还能评估新生儿大脑 不同形式的缺氧缺血性损伤的结构改变,鉴别出 获得性脑损伤的危险因素,为治疗提供依据,是可 识别远期预后的影像学表现。对167例出生胎龄 <30周的早产儿所做的MRI检查及随访显示:严 重认知落后发生率为17% ;心理运动落后发生率 为10%,脑瘫发生率为10%,感知障碍(视听)发 生率达11%。其中严重认知落后的患儿中出现轻 度、中度和重度脑白质发育异常(异常信号、容积 减少、囊性改变、脑室扩大、胼胝体变薄和髓鞘化 障碍等)的比例分别达到10%,30%和50% [22]。

随着功能MRI、磁共振波谱等技术的开发和 应用,MRI在新生儿脑损伤和脑发育评估中的作 用越来越重要。欧美发达国家普遍配备了专门研 究MRI程序的MRI物理师,以帮助临床医师和 放射科医师完成相应的MRI后处理,大大加速了 MRI技术的临床转化步伐,值得我们借鉴。

大脑本身具有复杂性,而发育期大脑的演变 更加快速。随着一系列信息技术及生命科学研 究的突破及脑科学的发展,医疗行业及生物医学 产业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人类脑计划(human brain project)研究和人类连接组学项目(human connectome project)的实施[23 ]]以及大数据(big data)存储与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技术的应 用[24],都是推动这场变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大数 据分析使得研究者能充分获取患者的相关医疗信 息,并通过互联网计数实现信息储存、转移、读取、 分析和再利用[25]。因此越来越多患者的脑功能图 谱及相关生物学信息被记录,从而引发生物信息 爆发,促使医学及生命科学研究人员从经典的特 定人群抽样研究方式逐步转变,未来相关研究的 对象将会无限接近于“总体” [26]。

新生儿神经重症监护的人员配备取决于医院 的需求和能力。复杂疾病并伴神经系统异常的新 生儿往往预后不良,这些原发疾病包括极早产、先 天性心脏病、多脏器功能受损、围产期重度窒息、 新生儿惊厥、癫痫持续状态以及急性创伤性脑损 伤,对这些患儿的监护需要护理人员同时具备新 生儿重症监护和神经内科的经验。鉴于问题的复 杂性,建立新生儿科和神经内科资源共享团队非 常有必要。NNCU在管理急性和亚急性神经疾病 患儿、解释多种影像学资料以及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结局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4护理/管理模式的改变多学科的NNCU护理团队

    在处理新生儿常见 疾病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新生儿神 经重症监护的专家们(神经科专家或新生儿科专 家)可将积累的有循证医学支持的指南传授给实 习生和护理人员,以提高他们对急性神经系统疾 病的认识水平并促进神经重症监护措施的实施。

传统的NICU监护主要关注心血管或呼吸系 统,每一个新生儿床旁都配备有专业的仪器监测 血氧饱和度,呼吸和心血管功能。训练有素的护 士能熟练运用这些仪器对伴复杂心肺疾病的患儿 进行护理。随着亚低温治疗措施和床旁监测脑电 活动技术的出现,这些新技术将运用于神经功能 评估。

为了理解神经保护和脑功能监护的原理,需 要对护士进行神经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和基础的 电生理学的培训。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对 患儿神经监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监测和 处理亚低温治疗期间患儿生理变化,对患儿神经 疾病状态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并及时通知专家团 队。

为新生儿提供适当的护理包括提供舒适体 位,减少噪音和刺激,减少感染以及“袋鼠式护理” (为新生儿提供持续的皮肤接触)等。新生儿个体 化发育支持护理及评估(NIDCAP )的研究表明, 采用NIDCAP和改善大脑功能之间存在着正相关 性,还需更多的工作来支持这一模式的广泛使用[27 ]。

NNCU的神经重症医师需定期接受理论、技 能、管理、伦理和医疗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培训,培 训内容须根据神经病学和重症医学进展每2年更 新完善1次,同时制定相应考核内容,以保证医护 人员保持先进的专业监护与治疗水平。

重症监护室护理新技术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患者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患者以老年患者为主,医院感染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颅内感染。结论: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及消毒隔离技术,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以及慎重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护理对策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创建目的在于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然而,由于大多数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力下降,致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相对增高。医院感染不仅影响到患者的病情康复,甚至还影响到患者抢救的成败。可见,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进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防止医院感染的执行者主要是护理人员,因而,护理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起到主导作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重症监护房收住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3~86岁,其中50岁以上14例,占70%。其诊断标准参照2001年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所有资料采用回顾性。

1.2 方法:由神经外科的临床医师和医院感染监控小组成员,对回顾性调查所填写的医院感染监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1.3 结果:20例患者医院感染常见致病菌真菌类6例占首位,其次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铜绿假单胞菌4例,还有肠杆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其中混合感染1例。

2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原因

2.1 老年人患者集中 我院神经外科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主要集中在老年人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的患者占到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70%。因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器官功能开始老化,机体免疫力开始下降,身体的抵抗能力比较差,各种慢性病增多,加之身体不同部位有创伤口,就容易发生感染。

2.2 抗生素的应用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应用的抗生素多为最新且杀伤力最大的,这是因为患者之前已经使用过多抗生素,从而重症监护室所产生的耐药菌株将是最难以控制的。与此同时,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容易造成菌群失调,从而导致二重真菌感染。[1]

2.3 有创操作 任何一种侵入性操作都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也是医院感染特有的传播方式。它既可将外环境细菌带入人体内,引起外源性感染,也可以将自体细菌带至其他部位引起内源性感染[2]例如运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呼吸机对患者进行辅助呼吸,大多数需吸痰、留置导尿等,极易导致肺部和泌尿系统感染。据报道,气管插管超过2d以上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4%。[3]有创伤口的增多,增加了感染发生的可能。

2.4 患者外伤的严重程度 患者外伤的严重程度越大,医院感染的几率就越大。因为患者病情越重,病程越长,伴随而来的有昏迷、呕吐、误吸,往往会造成正常生理机能受损,机体抵抗力下降,病菌容易入侵。同时重度患者因为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也容易导致感染。

3 预防和控制措施

3.1 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①做好基础护理及各项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对卧床患者给予口腔护理,会阴护理每日2次。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供给氧气,定时翻身、拍背、吸痰(必要时给予纤支镜吸痰)。③加强泌尿系统的消毒管理。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保持引流管通畅,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每周更换引流袋2次。在进行导尿操作和装置闭式引流系统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交叉感染。④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入侵性操作,缩短留置导管的时间,防止因有创操作而产生的感染。对于留置浅静脉留置针或中心静脉、外周静脉导管输液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不宜超过3天,敷贴要保持清洁、干燥;中心静脉、外周静脉导管每天消毒换药一次更换敷贴一次,留置时间不宜超过15天,拔出导管时要进行药敏培养。。⑤加强氧气装置的消毒管理。使用一次性吸氧管,每天更换一次。湿化瓶用无菌水,使用完毕要对其进行终末消毒。呼吸机螺纹管、湿化瓶、接头等每天更换消毒一次。

3.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及消毒隔离技术

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技术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无菌技术的执行情况往往关系到能否防止和控制感染的扩散,因此,无菌技术应渗透到护理操作的各个环节。从病房环境,如室内空气、地面、床单等物品表面的消毒,到护理人员正确洗手方法及使用一次性手套,到各种物品和医疗仪器的消毒,都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此外,要制定相应的隔离制度,对于严重感染、多重耐药患者,妥善安置在隔离病房单间,并在床尾做好隔离标记。医生和护理人员进入病房时要穿好工作服、戴好帽子和口罩并更换专用鞋。

3.3 加强医护人员预防医院感染方面的培训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使每个人都能认识到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各项技术的操作规程去执行。医护人员的手是接触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医护人员在每次操作前后都要正确洗手,防止病原菌通过医护人员的接触引起交叉感染。文献报道,由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致医院感染约占30%,正确有效地洗手可祛除99%手上的暂住菌。[4]

3.4 配合医生,慎重使用抗生素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慎重使用广谱抗生素。护理人员要严格遵照医生的医嘱执行,同时也要掌握合理用药常识,严格按医嘱规定时间给病人用药,认真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提供停药及换药的依据,以最大限度提高抗生素的使用效果,缩短用药时间。

4 讨论

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以呼吸道为主,基础疾病以损伤性疾病居多。其一,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肺部感染主要为获得性肺炎,其原因为患者大都病情较危重,处于昏迷状态,卧床时间比较长,肢体活动受限,咳嗽能力丧失或咳嗽无力,气道不通畅及分泌物难以排出,这些都为细菌的滋生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侵入性操作的增加,呼吸治疗器械的污染,以及空气、水、食物和手的污染都直接或间接引起呼吸道感染。其二,泌尿道感染主要是细菌侵入泌尿系统引起的炎症,这与重症患者长期卧床,长期留置尿管有关。另外,导尿操作不规范,无菌操作不严格,也会导致细菌植入膀胱。其三,颅内感染大多是由外伤和手术后引起的。因此,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严格按照各项技术的操作规范执行,加强基础护理和物品的消毒灭菌,减少侵入性操作,从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1] 黄依馨.做好基础护理控制ICU感染[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2).

[2] 马晓化,周敏.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现代护理,2005,11(18):1546-1547.

[3] 陈明纯,姚晨成.危重患者医院感染与入侵性操作的关系及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4):715-716.

[4] 尚少梅.医院感染与洗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1):78-79.

作者单位:530021 广西民族医院神经外科

(上接第227页)

2.3术后护理 PTCA术后,患者需平卧24 h,术侧肢体保持伸直可水平移动,拔除鞘管后沙袋压迫穿刺点6 h,48h后方可下床。在术后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一下几点:一是,术后并发心脏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心脏迷走神经反射表现为心室率突然减慢,严重者出现交界性逸,表现为面色苍白、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一旦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症状,立即停止操作,待症状缓解后视病情再进行。二是,术后低血糖的护理:术后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低,口服或静滴葡萄糖后即可治愈,多病人群多为老年人,多是由于手术中治疗血管受持续牵引,胰岛素分泌增高所致。三是,术后穿刺后血肿的护理:因为PTCA过程中需要穿刺动脉,若治疗护理不当,轻者可能引发大量渗血,严重的会大致大出血或危及生命。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饮食结构的转变,急性心肌梗塞(AMI)在我国居民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了很大增幅,而PTCA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多的AMI治疗手段与方法。[3]在本研究中,对心肌梗塞患者行急诊PTCA后成功率达94%,但其危险性与高技术性仍不容忽视。若临床上出现的异常症状得不到有效施治,也会导致很大的不良后果。

为了减少这些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要具备优良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与熟练的护理技术;第二,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精准的洞察力以及严谨的分析能力;第三,要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协助术者处理好PTCA过程中的意外事件;最后,要熟悉PTCA的整个流程与护理细节,做到严密监护,确保手术的圆满成功。[4]

参考文献

[1] 曹巧兰,毛莉娟. 心脏介入治疗并发心脏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预防及护理. 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0):776.

[2] 杨梅珍,陈首丽,周云勤.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的研究. 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0):735.

[3] 魏永云,傅向华,孙树印等.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入径行冠脉介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影响的对比研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4):34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