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诗山行的解释

古诗山行的解释

古诗山行的解释

古诗山行的解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山居秋暝 多维 教学 初探 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159-01

一、前言

素质教育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诗歌赏析以及诗歌阅读的要求较之以往更高。通过对于诗歌的赏析和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文章通过对《山居秋暝》的多维阐释,了解王维山水诗的典型风格,以及山水诗派的特点。同时《山居秋暝》这首诗也是一首五律代表,决定了王维在中国山水诗中的地位和创作高度。

二、建构多维阐释模式

多维阐释就是从多个角度对某件事物进行解读,在文章中就是对《山居秋暝》这首诗进行全面的解读。

1.“双重境界”论――美学角度寻意蕴

此“双重境界”,指的不是伦理境界,不同于儒家所倡导的仁义忠孝,孝敬父母,忠于君王。画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有效途径,用简单的意象营造出诗意般的场景,给作者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盛唐物质的优越感让人们无限追求,反映在诗歌上,便是有唐代诞生了三位巨擘:“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而王维在这双重境界中,做的极为突出。在《山居秋暝》一诗中,典型体现了王维的三重思想,从这一点上阐述开去,别有一番天地。先论伦理境界,王维骨子里有儒家人士进取思想的积淀,从其青年时科举、入仕不难发现。渐入中年后,厌倦官场的蝇营狗苟,遂摆盏诗酒,借诗之言语浇心中之块垒。经安史之乱,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洗劫后,遁入禅宗。《山居秋暝》一诗便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以上数言是对王维“三重境界”的理论铺垫,

因此,这首诗歌在赏析过程中,需要对其中所运用的技术手法和表达的艺术情怀进行赏析。一是,理解并把握这首古诗中对于高尚理想的追求。二是,学习并鉴赏这首古诗中的诗情画意以及身临其境的画中画之美。三是,可以将《山居秋暝》和《使至塞上》作比较,从而将王维诗歌的另一种边塞风格进行更好的掌握。从美学角度对《山居秋暝》进行赏析,这也是诗歌欣赏的要求。只对古典诗歌进行单一的鉴赏,忽视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导致对于诗歌的解读极为片面。因此,在对《山居秋暝》这首诗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与作者相关的书籍资料进行补充,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诗人写诗时的心境,从而了解这首诗的审美价值。

2.“探寻诗眼”――诗歌题眼巧切入

我们知道,不管古诗的具体内涵和内容是什么,总是会出现一个诗眼,一般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在摹写,这就是诗眼最主要的作用,总领全文,总结内涵。在对诗歌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如果可以抓住诗眼对诗歌进行分析,那么将对全诗的分析起到一个关键的保护作用,学生的接受也会更加容易。我们细读《山居秋暝》不难发现,全诗虽然有许多的意境,但是无非都是围绕着两个关键词在写:“空”

“留”,“空”――空山新雨后――诗首;“留”――王孙自可留――诗尾。在掌握了这两点之后,将对全文的欣赏,以及教师的教学过程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多维阐释模式的运用

在对《山居秋暝》这首诗进行分析时就可以使用多维阐释模式的方法,先谈“空”,从题目“山居秋暝”我们可以预知:这首五律描摹秋天傍晚山中的秋色,这一“居”字,实为和诗尾“留”字呼应,诗人向往在山中隐居的恬适生活。写秋天山中的景色,本来有很多事物可以入诗,诗人却用“空山”起头,让人诧异。王维在这里实际上是先和读者玩了个“捉迷藏”,“空山”实际上并不空。接下来,诗人敏感地选取了最能代表内心空灵超凡的景物、人事,“明月松照”一一圣洁纯美,秉性不移;“清泉石流”一一宁静澄澈,脱俗阪依;“竹喧浣女”、“莲动渔舟”一一深山中冉冉升起的淡淡的人情味。这一切都印证了“空山不空”,“空”的是王维那颗在喧闹俗世游荡的心,憧憬在远离市井,在秋叶簌簌,在一方山水,寻觅到疲倦心灵的栖息地。这割舍不断的赤子情怀伴随了诗人一生,无论在官居显耀、挥斥方遒,还是岁月流逝、人生浮沉。因此,他自然而然地便发出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感慨。这便可以在这首五律中找到一条鲜明的线索:空―一留。这一“空”一“留”二字,可以为我们串连起全诗。

四、结束语

多维阐释教学从美学以及诗歌的意蕴出发,多角度教学,有效地了解诗歌的广度。让我们去走进《山居秋暝》所营造的空灵澄澈的禅意境界,去感受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江河日下,去触摸诗人王维那颗跳动不息的赤子之心。我们所强调的,总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失的。

参考文献

古诗山行的解释范文第2篇

1.感受我国古代进步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2、忧国忧民,

3.珍视友情的高尚情操。

4.学会本课生字,

5.能说出课文后第1题句子中的6个带点字的确切的意思,

6.并能正确理解诗句。

7.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8、能正确的背诵和默写4首古诗。

重点与难点

重点:逐字逐句地理解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情景。

难点: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4月5日/下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赠汪伦》和《题临安邸》两首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解释有关词语和诗句。

3.练习朗读,

4.背诵和默写这两首诗。

教学过程

1.回忆学法,

2.解释课题。

(1)会背诵以前学过的古诗,

(2)说说学古诗的基本方法。

理解课题,认识作者;解释字词,讲说诗意;

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3)揭题,

(4)今天我们继续运用上面的方法来学习四首诗,

(5)以你们的自学为主。

3.指导学习《赠汪伦》。

A.学生自由读古诗,B.看注释理解,C.并提出不懂的地方,D懂的地方。

E.检查自学情况,F.抽读古诗,G.逐句理解。

第1句:“将欲行”何意?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我很快就要坐船离开这里了。

第2句:“踏歌”何意?忽然听到安上有人用脚步打着节拍,边走边唱的声音。

这两句主要写什么?

第3句:“千尺”是虚指,极言潭水之深,是夸张的说法。

第4句:“不及”何意?虽然桃花潭水有千尺深,却比不上汪伦为我送行的情谊深。

这两句用夸张的说法以桃花潭来比喻汪伦的感情,以水深比喻情谊深。

总结:

A.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B.这首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C.背诵这首诗。

指导学习《题临安邸》

A.学生自由读古诗,B.看注释理解,C.并提出不D.懂得地方。

E.检查自学情况,F.抽读古诗,G.逐句理解。

理解第1、2句。“休”何意?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那些统治者在西湖边上听歌赏舞、寻欢作乐的生活到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

看图理解诗句的含义。

理解第3句:“暖风”、“熏”、“醉”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教师讲述:暖洋洋的春风把这帮终日只知游山玩水的家伙吹得像喝醉酒一样。

理解第4句:“直”是什么意思?那些统治者简直把这临时避难的杭州当作老家卞州了,忘记了被异族侵占的半壁江山。

总结。

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

(2)背诵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4月6日/上一

教学目标:

1.理解第三首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解释有关词语的句子。

3.练习朗读,4.背诵和默写这首诗。

5.完成有关作业。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先背诵后默写前两首诗,个别学生默写,交流。

2.指导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理解课题,(2)简介陆游及有关的背景知识。

(3)听录音,(4)初知内容。

(5)解释字词,(6)说说诗意。

第1句。“三万里”形容黄河的长,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黄河实际长一万多华里。(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翻滚,向东流如大海。)

第2句。“五千仞”也是虚指,形容华山的雄伟高大。(五千仞的华山直插云霄。)

这两句主要写景,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

第3句。“遗民”、“泪尽”、“胡尘”是什么意思?(北方沦陷区的老百姓在异族的统治下受尽折磨,眼泪都哭干了。)

第4句。“南”、“王师”是什么意思?(他们盼望着南宋军队收复北方失地,解救他们,盼了一年又一年。)

这两句描绘了北方人民的境遇和盼望解放的急迫心情。

总结:

A.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B.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老百姓的同情。)

C.背诵这首诗。

运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竹石》。

布置作业。

古诗山行的解释范文第3篇

,对照今本 应释为「诗 。

杨泽生先生曾考释该字 ,以为有二种可能:其一 上海博物馆所藏竹书《缁衣》简中「矣字作 ,它们的 上部相当於「厶(以)。因此,上引「诗字右旁上部的 可能也与「厶(以)相当,而下部是「口,所以该字或可释作「诒,以音近而读作「诗。其二是《昔者君老》 4 号简「闻字作

,所从「昏旁与上引「诗字右旁相近。然则上引所谓「诗字异体可能从「言、从「昏得声,可以读作「文,与「诗义近。

虽然笔者对杨先生的说法略有异议,但拙文乃受其启发而作,在此说明请杨先生及学者专家不吝指教。

楚系文字有种「

( 师 )字的写法很有特色,如《包山》 4 作

、《包山》 226 作

、 《包山》 230 作

、 《包山》 232 作

、《郭店》 5.5 作

、楚系的燕客铜量(《集成》 16.10373 )作

这种写法 的左上与《民之父母》「诗字的右上同作

形。而且楚系文字的「曰旁 (或「甘)

有时可视为饰符,如「合作

(《包山》 166 )、

(《郭店》 1.1.34 )、

(《郭店》 1.1.9 );「 佥 作 (《包山》 121 )、

(《郭店》 1.1.5 )、

(金 佥 ,《仰天湖》 10 )

、《包山》木牍的「糸与作、《上博二‧民之父母》简 11 「巽作

其下皆加「曰(或「甘)为饰符。

笔者怀疑上博该字的右上截取楚系「

字最有特色的部分,所以应该隶定作「

, 分析 作从言「

声,「

在古文字多作为「师用。而「师,古音山纽脂部,「诗,书纽之部,声纽属於舌齿邻纽,例可相通。韵部若依段玉裁将上古音支、脂、之三分,则似不可通。但学者有不赞同其说者,如黄绮先生就主张支、脂、之三者不可分。 [10] 我们由文献资料可见三者有互通的现象,如 《马王堆‧五十二病方》的「治加(痂)方中有「蛇床实(质),《注释》说即「蛇床子(之)。 [11] 「质为「脂的入声字。又如《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於樊,《汉书‧昌邑王传》引「止(之)作「至(质)。 [12] 至於「脂、「支相通的例证如: 视从「示声,属脂部;「是、「氏是「支部字。《左传‧宣公六年》: 「提(从「是) 弥明,《史记‧晋世家》作「 示 眯明,《公羊‧宣公六年》作「 祁(从「示)弥 明。《周礼》一书「地只的 「只(从氏)都作「示。战国文字「视 的异体,作从目从 氏。 [13] 又如《山海经‧北山经》:「隶虢之水……其中有师鱼,《郭注》:「师( 脂 )或作 鲵(支) 。 [14] 以上均可证 支、脂、之确有音近的关系。换言之,简文「诗写作从「师得声应可接受。另外,典籍中亦有「师、「诗二声相通的蛛丝马迹。《易‧系辞上》:「而行其典礼,《释文》「典礼,京作等礼。 [15] 「等与「诗一样,均从「寺声。而《篆隶万象名义》卷第十七曰:「殿,典也。「琠,《宋本玉篇‧玉部》 [16] 、《篆隶万象名义‧玉部》 [17] 、《龙龛手镜‧玉部》 [18] 、《六书通摭遗》引《希裕略古》 [19] 均作「

。加上裘锡圭先生指出「

与「殿是同源词,而「

(即「堆之古字) [20] 与「师古音还算相近, [21] 所以「师声与「诗声可通应该可信。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所藏竹书(二)》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12 )页 154-155

杨泽生〈《上海博物馆所藏竹书(二)》补释〉,简帛 研究 网 , (03/02/14) , bamboosilk.org/Wssf/2003/yangzesheng02.htm

何琳仪〈长沙铜量铭文补释〉《江汉考古》 1988.4 页 99 、黄锡全 《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辑证》 页 192 注 10 、刘彬徽《楚国青铜器研究》页 349 (七十二)

「曰形或讹成「甘形

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页 1460

史树青《长沙仰天湖出土楚简研究》(群联出版社, 1955.6 )页 26 、郭若愚《战国楚简文字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2 )页 107

苏建洲〈说包山木牍的「糸与〉,简帛网站-网上首发( 2003.1.1 ) bamboosilk.org/Wssf/2003/sujianzhou01.htm

此字黄锡全先生以为是「皆字异体。但「皆,见母脂部与今本的「孔,溪母东部,韵部远隔,兹不取其说,〈 读上博楚简(二)劄记

(壹) 〉,简帛研究网,( 03/02/25 ) bamboosilk.org/Wssf/2003/huangxiquan01.htm

  。杨泽生先生赞同整理者释为「巽,但具体解释不同,可以参考, 杨泽生〈《上海博物馆所藏竹书(二)》补释〉,简帛研究网 , (03/02/14) , bamboosilk.org/Wssf/2003/yangzesheng02.htm

李家浩〈包山二六六号简所记木器研究〉《国学研究》第二卷

页 544 、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页 1460

[10]

黄绮〈论古韵分布及支、脂、之是否应分为三〉《河北大学学报》 1980.2 页 74 。方孝岳先生亦有相同意见,〈论谐声音系的研究和「之部韵读〉《中山大学学报》 1957.3 页 85 。亦见颜世铉先生〈郭店楚简散论(一)〉《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 107

[11]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

页 66

[12]

王志平〈简帛丛札二则〉《简帛研究》第三辑

页 130

[13]

《朱德熙古文字论集》页 31-32

[14]

高亨、董治安编《古字通假会典》页 473

[15]

高亨、董治安编《古字通假会典》页 407

[16]

〔宋〕陈彭年等《宋本玉篇》(北京:中国书店, 1983 )页 16

[17]

释空海《篆隶万象名义》(北京:中华书局, 1995 )卷 3 下

[18]

〔辽〕释行均《龙龛手镜》(北京:中华书局, 1985 )页 436

[19]

〔清〕毕星海《六书通摭遗》收录於《订正六书通》(上海:上海书店, 1996 四刷)页 463

[20]

朱德熙、裘锡圭〈战国铜器铭文中的食官〉《朱德熙古文字论集》页 87 注 6 、裘锡圭〈释殷墟卜辞中与建筑有关的两个词-「门塾与「

〉 《 古文字论集 》页 192

[21]

古诗山行的解释范文第4篇

缘起:当前,世界各国都把教育改革的目光投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无一例外地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追求之一。与学生学法的改变相适应,“探究式教学”即成为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引人注目的研究和探索课题。

再者,很多中学生又普遍存在“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现象和心理。“扫清字词障碍,弄懂文章意思”也几乎占据了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时间与精力。在这样的现状面前,如何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确实让老师头痛不已。

做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古诗文教学中引入训诂学的一些理论方法,易于在古诗文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方法,使得课堂上充满了较浓厚的研究性学习氛围。

首先,创造宽松和谐的民主教学氛围。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有绝对的话语权,学生的学习就变得机械了。因为从“知”的角度讲,教师和学生只是知识的先知者与后知者,并不存在尊卑关系,教师不应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从“情”的角度来讲,学生与老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情感以及独立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老师的理解与尊重。所以教师应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思维的启发者、探究中的支援者。角色的改变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民主平等意识,学生就会敞开心扉,积极参与,轻松探究,畅所欲言。

其次,明确古诗文学习中哪些问题值得探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就是“提出问题”,怎样让学生自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进行探究是古诗文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症结所在。教材所选古人的诗歌、文章往往都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精品,在流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个别文字出入造成版本不一,后人的注释更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对这些文本、注释不同的文字进行比较、甄别,就显得更为重要。而高中阶段的教科书就有人教版、苏教版等五六个版本,学生虽只用同一版本,但教师大都了解这些不同版本的出入所在,再者学生手头的文言文译文的版本也不同,适当比较、甄别这些不同的文字就有必要也较有意义。此外,本着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对教材中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文本、注释,对作者写作思路、写作目的、写作技巧等也同样值得研究。

再者,引进古人的训诂方法,对于学生提出“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既然扫清字词障碍是中学文言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而对古诗文字义的探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毋庸置疑,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古文注释绝大多数是正确、可靠,字、词教学,也完全可以依据课文的注释来进行。但类似上文中提到的探究点,如果给学生适当讲解一些训诂学知识,对于学生探究字义可谓如虎添翼。所谓训诂方法,就是利用汉语语言学和其他一些相关的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准确地探求和诠释古代文献词义的方法,如形训、音训、意训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材注释讲解一些训诂的方法,对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其发现、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感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的学生们结合训诂学方法对中学古诗文的词义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且作了有效的探究。比如,同学们在学习《鸿门宴》一文时,对“沛公军霸上”的“军”字的理解,有的资料解释为“驻军,动词”,有的资料解释为“名词活用成动词,驻军”。这种矛盾的解决就要借助训诂学中“形训”的方法。《说文》:“军,围也。”由此可见,“军”本为动词,本义是“包围”。将兵车围成一圈时,当然是表示军队驻扎下来准备宿营。是谁将兵车围成一圈呢?当然是军队。由此可见,军的“驻军”义和“军队”义都是由本义“包围”引申出来的。既然“军”本为动词,那么“军”表示“驻军”义时当然就不是“名词活用成动词”了。

古诗山行的解释范文第5篇

海德格尔在阐释荷尔德林诗歌的某一顷刻写道:人应该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后来它一度成为美学领域的流行话语而被无数次地重复。这至少寄寓了三重的象征意义:一是这句话昭示出深刻的美学真理—人对于世界的本能性和必然性的依恋,因为“大地”隐喻着人的生命存在的还乡性和回归母体的深厚情感;其二是,人永远是自然中的一个可能性结构,他在山水之中充分展示自我生命活动中的无限可能性;最后,人不仅仅作为感性主体而存在于世界之上,更应该获取空灵的诗意,上升为诗性主体,从而使生命状态达到美学化的完满。其实,海德格尔的这番高论,在我们极其富有生命智慧和诗意情怀的古人眼界里,只不过是一种无须言说的常识而已。从几千年前诗歌总集《诗经》到“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瑰丽浪漫的《楚辞》,再到精细地体物图貌的《汉赋》,流变为魏晋时期的山水诗的审美独立,形成唐宋时代的山水诗的琳琅满目和艺术高峰,金元时代的承续,明代的复古和新变,最后到清代的集大成。中国古典山水诗的历史轨迹无不证明了华夏民族的诗意栖居的美学传统。陶文鹏、韦凤娟主编《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气象卓苹,洋洋大观,全书以近百万字的篇幅,以宏阔的历史主义眼光对中国古代的山水诗进行富有诗意的描述与阐释,形象而深刻地回应了海德格尔的美学召唤:人应该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像黑格尔的哲学一样,黑格尔的美学也充满辩证的历史感和历史理性,作者以历史主义的动态描述将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给以符合逻辑的揭示。陶文鹏、韦凤娟主编的《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也以富有历史感的逻辑结构,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文本和作家相结合的写作策略,勾勒出中国山水诗的动态历史过程,揭示其各个发展阶段的基本面貌和审美特性,呈现重要诗人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并且能够展现出不同历史时代的美学传承。著作将文本分析放置在历史场景进行解读,从而让文本焕发出历史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光彩。第一编“山水诗的形成”,首先,精细地描述和分析《诗经》和《楚辞》的经典文本,清理出中国山水诗的源头,并且探究出它们所寄寓的中国古人的审美意识,奠定了理论叙述的逻辑起点。其次,对汉赋中山水自然观和景物描写予以精湛的解读,展示出古典山水诗的历史演变和文体转换的潜在关系。再次,以“建安文人与自然山水”、“正始文人与自然山水”、“西晋文人与自然山水”、“东晋文人与自然山水”的时间脉络,顺理成章地勾勒出魏晋山水诗的客观社会条件和主体存在的双向合力。最后,深入地分析东晋山水诗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阅读与阐释山水诗派的开拓者谢灵运及其鲍照、谢眺等重要诗人的作品,使诗歌的历史发展和文本解读达到符合逻辑的审美统一。第二编“山水诗的第一个艺术高峰”,以唐代诗歌为对象,从初唐的傍城心态与营构匠心到盛唐的情景自然的清纯意象、山水造境中的清发意兴与创变精神,再从中唐的山水诗美的两种意态到别有幽峭明净处,最后过度到诗意山水与晚唐风韵,以对这些密切联结的诗歌对象的考察,深人揭示出中国山水诗的美学隐秘。第三编“山水诗的第二个艺术高峰”,则以宋代诗歌的流变衬托出山水诗的艺术风貌和审美魅力。先以唐风笼罩中的北宋清新气息过渡到宋诗风调的激扬,再以北宋后期的艺术高峰的崛起为重点,最后描述南宋三个时期的山水诗演变,从初期的流连光景到忧国伤时,从中期的山水诗的再度繁荣到后期的唐风和宋调的对立与调和,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的描述之中,包含着深度的理性逻辑和形式阐释,鲜明而生动地勾画出宋代山水诗的时间轨迹和美学风范。第四编“山水诗的承续与发展”,则以辽、金、元三代为研究对象,著作没有因袭以往陈旧之论,作者经过详细考证,认为金代山水诗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从初期的太祖到海陵朝,由宋人金的文人借助吟咏山水抒发故国情思和隐逸冲动,散发出追忆的感伤和生命的苍凉;中期的山水诗则偏重于塞北风光的描写,呈现激越豪迈的气象;后期则从优游林泉到忧念苍生,完成螺旋式的历史上升。第五编“山水诗的复古与新变”对于明代山水诗的情结和艺术变法的状况进行探索,尤其是对于“性灵派”和“公安派”的山水诗创作分析,从历史境况与文本风尚、艺术实践与诗学理论的关系上阐释,获得诸多新颖见解。第六编“古典山水诗的集大成”,对于清代山水诗的发展演变作出清晰梳理,从社会政治性、民族意识、审美性的强化和成熟等方面,揭示其思想意蕴和审美形式的不同风范。动态的历史感和辩证理性贯穿于著作的整个过程,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意识形态的交叉结构之中显露出山水诗的精神路程和审美轨迹,这是该著的显著特色之一。

文学研究的流弊之一就是喜好坐而论道,以空疏的抽象理论和烦琐概念进行主观逻辑的演绎,以自我的虚假理念和想象主体的想象活动代替对于作家与文本的具体考察,文学史往往沦落为文学家的虚构活动的伪劣产品。陶文鹏、韦凤娟主编的《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摈弃如此的做法,该著每一编都精心选择各个历史时期的山水诗的代表作家和作品,给予详细的阐释。著作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对于富有典型性意义和独特审美趣味的文本展开细读和评点,揭示山水诗发展历程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诗体演变和修辞方法、思想意蕴和审美形式、传统承传和变革创新、风格流派和审美理想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诗经》和《楚辞》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作为孕育山水诗的母体,一方面反映出古人的自然美意识,折射出中国人诗意栖居的美学魂影;另一方面,弥散着心灵飘泊的乡愁情绪,显现古人对于自然的饭依,对于故国山水的崇拜与眷恋。著作以对两种文本的精细鉴赏,令人信服地证明山水诗作为诗歌题材中最古老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它的发源是历史文化和审美活动的必然性果实。对于汉赋中的山水景物描写,侧重从诗歌文体角度发掘它独特的富有美感的象征符号。魏晋时期迎来山水诗的一个高涨,著作着眼于从建安、正始、西晋三个历史时间的文人和自然山水的密切联系,揭示山水诗和主体觉醒、历史语境与审美精神的逻辑因果。唐代山水诗作为中国山水诗的艺术高峰,前人的探究比较充分和深人,似乎留给我们思考和言说的空间有限。陶文鹏、韦凤娟主编的《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却能够独辟蹊径,一方面对唐代山水诗进行全景式的宏观描述,揭示出它们各个发展阶段和演变序列中不同的美学特点和艺术风格,另一方面对于以往被忽略的部分诗人的作品加以细读,给予合理公允的评价。一部学术著作仅仅沉醉于现象的描述而遗忘理论的提炼,势必造成其境界的欠缺。该著在对唐代山水诗的描述之中,始终瞩目于审美的阐释和理论的提升。如通过对王昌龄的诗论分析获得盛唐山水诗的审美意识的特质,从“二张山水”到“小谢清发”,从“造境清纯的诗人群落”到“岑参笔下的精确山水和边塞风光”,归纳出盛唐山水诗的三大美感系统:以吴越清丽山水为标志的江南山水诗;以秦中朴野山水为中心的北国山水诗;以西部苍茫山水为主体的边塞山水诗。再如对宋代山水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和美学气象的分析,清理出唐风和宋调的对立与调和的特质,对宋代山水诗的丰富多彩的思想结构和审美旨趣都进行合乎事实的归纳。

宏阔的历史视野和丰厚的文本材料构成《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的显著特色,而敏锐精细的作品分析和艺术风格的逻辑归类,以及理论上的精心提炼,都使该著在赏心悦目之余具有美学的滋味和优雅的诗意,尤其是著述之中流淌着心会山水的浪漫情怀,令人感受到诗意生存的乐趣。同时,字里行间贯穿着以山水与诗歌心会古人的审美冲动,让阅读者分享到古典主义的审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