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急救常识

急救常识

急救常识

急救常识范文第1篇

【病例2】1岁多的小宝吃果冻噎住了,奶奶急得团团转,眼看着孙儿面色苍白,眼睛上翻,手足抽搐,于是向120急救中心呼救。等救护车到达时,患儿已经气绝身亡。

进餐时,尤其是在吃大块的、咀嚼不全的食物时,若同时大笑或说话打闹,容易使一些肉块、鱼团、菜梗等滑入气道;大量饮酒时,由于血液中酒精浓度升高,使咽喉部肌肉松弛,吞咽失灵,食物团块等易滑入气道;老人会不慎将假牙或牙托误吞入气道。其他易滑入气道常见的异物还有糖果、话梅、花生米、药片、钮扣等。婴幼儿和儿童常有吃饭时嬉戏和口含异物的习惯,且因咳嗽反射机能差,一旦异物吸入气道很难咳出,后果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原来有心脏病的病人在餐馆就餐时发生气道异物,常被误认为是心脏病发作,即所谓的“餐馆冠心病”。若将气道异物当作冠心病来急救,不但延误病情,甚至因此而导致病人死亡。

典型症状

发生气道异物时,病人表情往往十分痛苦,面容非常窘迫、恐惧,常用自己的手捏住喉咙,以示难过和求救。因此,如有人在进食时突然出现上述表情,并突然不能说话或咳嗽,提示异物滑入了气道,此时千万不要迟疑,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

现场自救

如本人清醒仍有呼吸或咳嗽者,则应先吸一口气,然后用足力气咳嗽,有时就可把异物从气道内排出。因为吸气后用力咳嗽,这时所产生的气流压力要比平常咳嗽高4~8倍。也可用手拳冲击法,即手握成拳,拇指关节突出点顶住上腹部,相当于剑突与脐之间腹中线部位,另一手紧握前一手拳,然后用力向内作4~6次连续快速冲击。每次冲击要干脆、利落。如无效可再作4~6次冲击。另一种方法是迅速把自己的上腹部压在椅背上,作4~6次倾压动作,有时也可把异物驱出气道。

现场互救

1.拍背法抢救者站立在病人的侧后位,一只手放置于病人胸部以围扶,另一手掌根部对准病人肩胛区脊柱上,用力给予连续4~6次急促拍击。拍击时应注意病人头颅保持在胸部水平或低于胸部水平,充分利用重力作用使异物排出。当病人已无法站立时,可将病人屈膝蜷身,面向急救者侧卧;急救者用膝和大腿顶住病人的胸部,用上述方法给予4~6 次有力拍背。

2.腹部手拳冲击法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双臂环抱病人的腰部,用手握成拳、拇指关节突出点顶住病人上腹部,相当于剑突与脐之间腹中线部位,另一手握紧前一只拳,然后作4~6次连续快速冲击。每次冲击要干脆、利落。如无效可重复冲击4~6次。这样冲击腹部时,可使横膈抬高,胸腔内压力骤然升高,从而迫使气道内形成一股强大气流,把异物从气道内顶出。如病人已意识不清无法站立时,则可将病人仰卧在地上,急救者骑跨在病人身上或跪于病人一侧,然后急救者一手掌根置于病人上腹部,另一手置其上,作快速连续向上、向内冲击4~6次。注意施力方向力求正确,以免损伤肝、脾。

3.手指清除异物法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口腔可见异物且昏迷者。操作方法是急救者先用拇指及其余四指紧握病人下颌,向前下方提牵,使异物上移或松动;用另一手的食指沿其颊部内侧插入,在咽喉部或舌根处轻轻勾出异物。注意勾取动作宜轻,切勿动作过猛或粗莽,以免将异物推入气道深处。

急救常识范文第2篇

首先,老人在遇到各种危险时,一定要保持冷静,认真分析一下眼前发生的情况,以便采取最简便最有效的自救和求救方式。

开水烫伤 首先要快速脱离热源,以免灼伤加重。尽快剪开或撕开灼伤部位的衣服与鞋袜,用冷水冲洗伤处以降温。比较严重者,冲洗时间应在20分钟以上。小面积烫伤,可外涂必舒膏、紫草油、烫伤膏等。面积较大且严重者,应用清洁卫生的毛巾、床单等保护好患处,立即到医院处置。切不可用酱油、牛油等任何食品涂擦,以防引起感染,影响伤处散热。

烫伤有水泡不可刺破。水泡是一种天然包扎,能促进伤口自愈并预防感染。若影响日常活动,必须刺破时,则宜用消毒针穿刺,但一定要保留水泡外皮,以覆盖伤口防止感染。

关节扭伤 最常见的是足踝扭伤。外伤初期,关节肿胀,忌用热敷。热敷会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流加速,加重肿胀。应立即休息,并冷敷患处(冷水毛巾、冰块等),减轻疼痛和红肿。休息时可用绷带缠住足踝,把脚垫高。24小时后才能改用热敷,或用红花油等外涂并按摩。

捧伤骨折 摔倒之后,不要急于爬起来。等冷静、神志清楚后,再慢慢地从远端到近端活动自己的关节,如果感到疼痛严重或不能伸展与屈曲,应停止活动,不可勉强站立。然后应紧急进行呼救,通知邻居、儿女或亲朋好友,等待救助。来人后要告知他们哪个部位不能活动,搬动时要特别注意。若有骨折,应进行必要固定后。再送医院。

血压升高 保持情绪镇定,立即服用降压药物,在比较凉爽之处坐下休息,上身和头部微微抬起。用40度~45度的水洗脚,水要高于脚面;或用毛巾浸冷水拧干后敷于头额部。若有头痛加剧与恶心、呕吐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心梗发作 中老年人若突然出现较严重(持续或阵发性)的胸痛、胸闷、憋气、出汗等症状;或出现无明显原因的上腹痛,并向左肩背部放射,甚至伴有恶心、呕吐;或出现不明原因的牙痛等,都应考虑可能是心绞痛、心肌梗塞发作,此时应紧急预防性地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但短时间内不能给多片硝酸甘油)、或含服速效救心丸等。另外让家人指压至阳穴(第七胸椎下,约与肩胛下缘平),也有止痛与急救之功效。家中有吸氧条件者可给患者吸氧,然后应将患者尽快送往医院,或通知120来急救。

被狗咬伤 被狗咬伤后,可立即用20%的肥皂水彻底清洗伤口,然后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冲洗时间应在半小时之上。咬的较重在进行简单处理后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清创、消毒、止血等处理。并必须在24小时内到防疫站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免疫血清。

*此外,在家庭急救中,还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患急性腹痛忌立即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症状,延误诊断。

2.心源性哮喘患者忌平卧。因为平卧会增加肺脏淤血及心脏负担,使气喘加重,危及生命。应采取半卧位,使下肢下垂。

3.脑出血病人忌随意搬动。随意搬动只会加重出血,应立即平卧,让头部抬高,并急送医院抢救。

4.外伤止血忌用止血带长时间结扎。每隔1小时左右应松解2分钟,并做好记录。结扎时间过长,易引起止血带以下部位发生肢体缺血坏死。

急救常识范文第3篇

(一)社会实践流程篇

7月中旬,蓬勃志愿者协会实地走访了哈尔滨市南岗区王岗镇新胜村委员会及其新胜小学,确立了假期社会实践的地点和内容。同时,我们还选择了服装城,哈平路,中央大街等地一些交通现状比较繁华的地带进行了交通安全知识宣传的考察。并且,我们在答辩的过程中确立了这三个地点作为交通安全知识与急救常识的宣讲地点和调研地点。

7月10日至24日,协会组织编写了交通安全知识手册和交通安全意识调查问卷,顺利完成了社会实践的准备工作,包括志愿者的筛选以及宣讲人员和调研人员的培训。

由于准备比较充分,社会实践志愿者团队提前一天出发。7月25日,我们把团队分为几个小组,到哈市一些交通繁华的地带进行交通现状实景拍摄、取材。

7月26日,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分为三组,第一组走进新胜村,首先走访当地的村民,了解他们以及他们孩子对交通安全知识的了解情况和交通安全意识,同时宣传此次社会实践,为接下来的宣讲活动做准备。第二组走进服装城附近的街区拍摄交通车辆违规和行人横穿马路、跨越护栏的现象,同时,在该地区发放《交通安全手册》150册和交通安全意识调查问卷100卷第三组为交通安全知识教研组,他们专门负责以后几天交通安全知识与急救常识讲座的准备工作与完善工作。

7月28日,团队所有成员走进了新胜村,开始了一整天的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在新胜村我们为这里的中小学生做了三次讲座(分别为交通事故预防与急救常识课,交通安全常识课与现代交通工具认识课)和一次“我心中的汽车”绘画美术课以及交通安全意识调查。

7月29日,团队走进中央大街实践地,发放交通安全手册,深得市民的好评和认可。

7月30日,将前段时间实践中整理的交通安全宣传材料以及“心中常绿红绿灯,文明交通伴我行”宣传条幅带到哈平路进行宣传,同时进行“文明交通,珍爱生命”的签名活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此次签名活动为我们的社会实践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二)交通安全教育现状与思考篇

团队最初调查的地方是黑龙江大学至服装城路段,此路段正在进行惠民的地铁工程建设,交通比较繁忙,车辆、行人都比较多,交通秩序比较混乱。此路段违规停车现象比较严重,有的车辆甚至停在禁止零时或者长时停车的十字交叉路口的道路上,显然他们对交通法律法规了解并不多,或者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在调查的过程中仅仅三十分钟一个十字交叉路口就有七八次不同程度的车辆违规现象,甚至有的车辆在禁止掉头的路段掉头。为了构建安全、快速、平稳的城市交通,我认为光靠交通警察的督察,交通现状也是难以改善的,还要全名提高司机的法律法规意识。

然而,团队调查发现,在电子大厦的周围,本来有人行横道,只需从电子大厦向前走过几分钟就可通过人行横道,但是许多市民却选择了从横穿马路、翻越护栏,在护栏的一侧,车辆高速行驶,极易造成交通安全事故。一些市民还抱着自己的孩子翻越护栏,我想在如此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会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吗?这让我们志愿者感觉非常的担忧。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中小学生横穿马路与翻越护栏的现象也频频发生。根据调查一些横穿公路的中小学生,他们知道一些交通安全知识,但是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比较差,究其原因还是没有一个好的交通环境来引导他们。一些老年人也有横穿公路、翻越护栏,通过抽样调查,他们大多不了解交通安全知识,缺乏交通安全意识,横穿公路知识为了方便,但是忽略了生命安全。从未成年人到老年人,都有横穿公路、翻越护栏的现象,他们对交通安全知识的了解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大多数未成年人在学校或者其他地方接受一些交通安全知识,但是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同时,他们对现在交通安全现状也不太满意,希望得到改善。

对于中年人来说,大多数对交通安全知识都有了解,但是除了司机外,其他人对交通法律法规了解的不够全面,大多数是一知半解。更有甚者,有些市民竟然不了解交通灯的含义,这让我们志愿者很疑惑,可能是以前的交通安全教育缺失。而许多市民了解交通安全知识,但是,他们却同样不顾及交通事故的危及,横穿公路、翻越护栏。而且,许多人了解交通法律法规,但是他们却不遵守交通规则,有明知故犯的嫌疑,许多人都是等到发生交通事故才后悔没有遵守交通规则。许多了解交通安全知识,却不遵守交通规则,究其原因就是他们交通安全意识不强。

为了构建安全、平稳、快捷、和谐的交通,我们应该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深入了解交通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专门的交通安全教育的课程,没有系统的教育,为此我们提出在中小学校进行交通安全极教育,加深中小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在交通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成年人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和宣传是最困难的,以成年人为宣讲对象很难起到好的效果。通过此次实践,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教育中小学生来带动成年人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如果小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如果由子女来提醒其父母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这样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且,通过他们来影响更多的人,这就是我们实践所得出的“小手牵大手”的含义。

针对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特点,容易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我们应该探索出一套适宜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的方案,在中小学开交通安全教育的课程。拓展中小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不仅仅只学到语文、数学,只培养小学生的语言逻辑与逻辑思维能力,还接触交通范畴,托扎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我认为中小学的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有助于交通事故发生率减少,这是一个长远的系统工程。

此次实践,我们还发现大多数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薄弱,尽管他们了解不少交通安全知识,但是他们只是停留在说与了解的程度上,并没有形成较强的交通安全意识。因此,在以后的交通安全宣传与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还特别注意交通安全知识“实习”。例如,让中小学生在道路上认识交通标志,带领他们正确过马路。另外,我们还没有发现有专门针对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的研究和课程教育的教案。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们编写了针对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手册》,并且在社会实践当中,我们不断完善《交通安全手册》,为以后进行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做铺垫。

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没有许多经验总结也没有专门的课程,我们也没有专门了解小学生的心理以及接受能力,我们需要在实践当中探索,在实践中求进步。在此次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在中小学校进行专门的交通安全课程有一些比较切合实际,学校没有相应的课程,有没专门的教师,只有日常的教育,而且成效并不明显。然而,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团体,我们也没有太多时间,长期放在交通安全教育与宣传的研究上,我们只有靠一届一届的学生志愿者传承。所以,我们在中小学校进行的交通安全教育,以“讲座式教育”和调研的教育方式才有一定得可行性。在我看来,所谓交通安全“讲座式教育”就是我们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团体在一定得时间间隔里为同一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同时了解他们在各个阶段的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程度,从而根据实际情况,改善教育模式。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们明白了在以前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种种教育方式行不通的原因,我们不能把课程设置的太深奥,孩子们难以理解,取不到好的效果,而且,他们也会对课程失去兴趣。我们在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时候应该编写一些图文并茂的的教材,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出使它们理解的教育方案,我想在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就是说我们要充分理解小学生,充分掌握交通安全知识我们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急救常识范文第4篇

高空坠落

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撤除假牙,清除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

触电

火速切断电源。①立即拉下闸门或关闭电源开关,拔掉插头,使触电者很快脱离电源。②急救者利用竹竿、扁担、木棍、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皮制品挑开接触病人的电源,使病人迅速脱离电源。如患者仍在漏电的机器上时,赶快用干燥的绝缘棉衣、棉被将病人推拉开。未切断电源之前,抢救者切忌用自己的手直接去拉触电者。触电灼烧伤应合理包扎。

烧伤急救

迅速远离火源并脱去着火的衣物。或用冷水浇正在着火的衣服,或就地滚动。用大衣、棉被、毯子覆盖使火熄灭,或直接滚、跳入池塘、水池,水沟内灭火。

注意:①不能一边跑,一边呼救,这样会加重烧伤。②被液体烫伤后,立即剪去被浸湿的衣服,如某处衣肉粘连太紧时,不要强行撕下,先剪去未粘连部分,暂留粘连部分。③剪刀不要碰到伤口、水泡,不要涂紫药水,红药水和其他药膏,以免影响创面观察。

骨折急救

急救常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急救;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各种突发事件不断涌现,各种意外伤害事故不断发生。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而意外伤害现场的当事人或旁观者是否掌握紧急救助技能是自救或对他人实施救助的重要环节,较好地在意外伤害现场进行急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身心伤害和财产损失。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处于非常活跃的年龄阶段,活动面广、意外伤害的发生概率较高,但生活经验和处理意外伤害事件的能力又相对不足,因此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紧急救助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为了解大学生紧急救助知识知晓现状,为进一步做好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为高校相关部门开展相关普及教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查与初步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调查对象为2012年武汉地区某艺术高校在校大学生,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各年级选取300名大学生,总共1200名学生,其中男生340名,女生860名,表演类120名,其他专业1080名,城市984名,农村216名,年龄在17-25岁之间。

1,2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现场急救知识调查表进行问卷,无记名现场填写答卷,表格现场回收。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年级、院系、籍贯,急救知识了解途径,常见急救知识及技能的知晓情况,对急救知识学习的态度,以及普及急救知识的建议等。

2 分析与结果

大学生急救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电视、网络媒体和书本知识。急救理论知识的错误率最高达97.7%,其中97.6%的大学生不知道使用心肺复苏术抢救猝死者; 71% 的大学生选择了对脊椎损伤者徒手搬运;92.7%的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触电急救首先要切断电源,93. 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缺乏急救护理知识, 表示愿意上急救课的学生占83.5%, 渴望得到专业的教育和培训。调查结果见表1、表2、表3、表4.

3 讨论

急救(Emergency)主要分为院内急救和院前急救,通常说的急救指院前急救(即现场急救 )即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 由医务人员或在场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救护, 以维持病人基本生命特征或减轻痛苦的医疗活动和行为【1】。

3.1 我国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的现状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国大学生急救知识还比较缺乏,据报道,现在还有大部分的大学

生还不知道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如:江苏、浙江、广东、河南等高校的大学生急救能力的

现状调查中【2】【3】【4】【5】,就显著反映了这一较为严重的问题,在这些调查中,对大学生急救能力现状,通过现场复苏急救、常见运动性损伤急救、意外伤害事故急救这三方面的数据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急救能力普遍欠佳。对于现场复苏急救、运动损伤抢救和意外事故处理等方面都存在知识和技能的严重匮乏。学生们只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讲座或者网络等宣传媒体对某些知识有简单了解,而没有系统、科学地学习和实践。这一点充分表明,现在的大学生急救知识和能力都相当的匮乏,急需要加强。

3.2 造成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程度普遍较低的原因

3.2.1 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在教学活动中,可能是因为某些方面的原因,忽略了大学生急救知识这方面的教学工作。而有一些学校则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比如,一些学校开设了有关大学生急救知识的选修课【6】,我认为这是必需的,也是恰到好处的,虽然没有必要作为必修课来进行教学,但是作为选修课来进行教学还是比较好的。

3.2.2 大学生不注意自身加强对急救知识的了解和熟悉。当代的大学生只是一味的追求大学必修课的学习,而不注重其他方面比如大学生急救的知识,从而导致大学生从思想上对于大学生急救方面知识的不重视。其次,现在许多大学生认为急救方面的知识可有可无,而并非将来大学生就业等的必需,因而也就不重视在大学生急救方面的知识积累。

3.2.3 没有从思想上对学学生急救知识引起重要。现在,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样就迫使大学生围绕提高社会就业竞争力而展开学习,对于提高就业竞争力没有多大用处的就很少去学习甚至是不去学习。因此,没有从思想上对学学生急救知识引起重视也是导致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知晓程度较少的主要原因。

3.2.4 社会各界没有注意到大学生对于急救知识的相对匮乏。社会各界在日常生活中就没有注意到对大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当然,2008 年发生在上海商学院的女生宿舍楼失火事件和近两年武汉地区连续在军训时期出现5例大学生猝死病例,使得社会对大学生所知晓的急救知识产生了极大的担忧,使得社会对普及大学生急救知识开始给予高度重视,开始采取在大学生中开办急救骨干培训班。但是,我认为,即使这样社会对于普及大学生急救知识的力度还是很不够的。在以后的工作中,社会还需要对大学生急救知识的普及引起高度重视。

3.3 加强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的有关建议

3.3.1 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需要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急救教育活动计划的制定。了解大学生对常见疾病及意外伤害等急救知识的知晓率和需求率,内容如:发烧、休克、溺水、摔伤、触电、出血、骨折等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据此,制订了一个“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和急救技能培训计划”,并将其纳入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年度工作目标,由校卫生所、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学生会联合组织实施。

3.3.2 多开展一些大学生急救知识方面的讲座。坚持每月举行一次急救知识方面的讲座,主要讲授常见疾病和各种意外伤害的特点,以及行之有效的疾病预防、治疗、护理知识和防止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并组织课堂讨论,要着重解答大学生们关心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形形的疾病和意外伤害等问题,增强大学生应对疾病和意外伤害的能力和信心。

3.3.3 举办急救知识方面的展览活动。学校开设健康教育普及工作大厅。《防止意外伤害》等急救知识专题专版,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止血、包扎固定、物理降温、异物取出等操作程序和要领。大厅定期向大学生开放,“五四”青年节、大学生运动会等节假日期间将急救知识专题专版在餐厅前、体育场等处展出,等等一系列方法与措施。

3.3.4 开展电视和网络教育。一是,通过校园网络电视反复播放《意外伤害与急救》系列卫生科学教育片。二是,通过学校开设的大学生网站专门设定健康教育网页,全面系统地介绍疾病和意外伤害的急救知识,并开设相应的网上对话栏目,为大学生就这方面的知识进行答疑解惑。

3.3.5 组织有奖竞赛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有奖竞赛》,整个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强化培训阶段。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进行集中强化培训。从在校的四个年级学生中,每个年级推荐一定的志愿者。用一周时间,每天进行一定强度的训练,系统讲解急救方面的知识,对急救操作技术进行示范,发给文字材料,组织观看专题展览和卫生科学教育片,帮助志愿者将过去分散、零星的急救方面知识系统化,使理论和实践更进一步地结合。集中练习阶段。教务处安排适当时间,学校卫生所提供急救用的绷带、三角巾、止血带、夹板、纱布等医用器械,学工处、学生会组织志愿者集中练习,一方面从中选拔优秀者参赛,另一方面扩大对大学生的影响,起到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技术再传播的作用。有奖竞赛阶段。从志愿者中选出一定比例的选手进行分组参加比赛。四个年级的在校大学生组成四个支持方阵,观战助威。通过必答题、抢答题和技能操作的三轮竞赛,由学校卫生所得老师和教务处、学工处领导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参与奖等。

高校是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站, 也是学校到社会的转折点和学与用的衔接点,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提高大学生人文体育意识, 高校有责任、有义务普及急救知识, 使学生不但能成为现场施救者, 而且也是急救知识的传播者, 从而提高整个社会人群急救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 何梦乔,钟后德,毛仁忠.实用急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9.

[2] 陈根芝,胡高楼,林 佳.浙江师范大学学生急救知识知晓及需求现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5):402-403.

[3] 陈梦洁,张丽萍,于瑞梅.大学生急救护理知识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3),187-188.

[4] 谢诚诚,祝雪花,徐伟英,温州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认知及需求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10,24(8),2085-2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