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雪的现代诗

关于雪的现代诗

关于雪的现代诗

关于雪的现代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唐代 “雪”诗 意象 方法技巧

“雪”在中国诗歌史上,诗人对其自然形象和演绎意象的描写、创新,可以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有“北风其凉(皆),雨雪其(霏)”、“麻衣如雪”、“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写“雪”的诗句。《楚辞》中有“霰雪飞流无垠兮”、“飞雪千里些”等辞赋。曹植赋中有“飘扬兮流风之回雪”、“奏白云于琴瑟”等佳句。汉魏六朝诗人写“雪”诗更多。

“雪”自从进人人的审美视野,便不断派生、衍播出含蕴不尽的美妙比喻和深宏象征意义。“雪”虽然只是自然界中一种纯客观的物象,但是它却逐渐成为华夏文艺花坛永远写不尽,流不尽的文化泉流,成为诗人某种特定感情和自然形象的信息载体。正是由于作者在创作时的处境情怀不同,从而导致了他们作品中“雪”意象具有不同思想内蕴和多彩的寓意,在特定的语境中,展示出难以尽言的情感流程和鲜明集中的价值取向。他们借“雪”来抒怀言志,以“雪”喻高洁自许的自我净化,见“雪”而抒男女纯真的爱情生活,以“雪”写边关将士豪迈、壮美的戍守生活,以“雪”言喻环境和遭遇的严峻与艰危……

至唐代,“雪”诗无论从表现的情感内容,思想意蕴,还是写“雪”的方法技巧,都大大地超越前代,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表现和抒写,发出绚丽的奇光异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代“雪”诗在很大程度上摒弃了六朝文学(特别是梁陈二代)“嘲风月、弄花草”式的无病,而表现出唐代偏重生活美和客观生活的豪壮与开阔的胸襟。即“既不纯是外在事物、人物活动的夸张描绘,也不只是内在心灵、思辨哲理的追求,而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①在写“雪”的方法技巧上,唐代“雪’,诗秉承前人写“雪”之经验,又渗入自己的个性和感情加以创新,留下许多千古绝唱的佳句。如:“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去日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下面从几个不同侧面归纳分析唐代“雪”诗的内涵。

一.瑞雪兆丰年

春梅、夏荷、秋霜、冬雪历来在民歌和文人作品中被视为四时的代表性意象。“雪”又是冬天意象序列中的重要一类。诗人在“雪”诗中注入了丰富的情感,一则以喜,一则以悲。

在农业生产不发达、靠天吃饭的古代,任何一种自然现象都关系、决定着黎民百姓的生计和命运。风调雨顺对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这是他们所企盼和渴望得到丰收的好年头。就连封建帝王也懂得,风调雨顺,是他们维系统治的先决条件。而文人学士,也总关情于州土的平乐、民生的苦甘。一场春雨、一场瑞雪,都会让他们激动不己、欣喜若狂而赞叹万千。唐“雪”诗中上至帝王下至平民都表现出对“瑞雪”降临的企盼和惊喜,以及对丰收的热切期盼。如李世民的《喜雪》就写道:“怀珍妒隐德,表瑞伫丰年”;李义隆的《野次喜雪》又写道:“为知勤恤意,先此示丰年”。自古以来,中原地区早灾不断,冬天有雪可解决春旱,收成才有指望。看到下雪,诗人也同众多的百姓一样欢喜若狂:“呈丰尽相贺,宁止力耕家。”(韩愈《春雪》)“冬采三度雪,农者欢岁秽。”(元结《雪中怀孟武昌》)“且将盈尺慰农夫,称觞彼此情何异。”(元镇《酬乐天雪中见寄》)。诗人们将强烈的企盼和炽热的欢欣之情凝注笔端,描绘出多姿多彩的瑞雪形象:“长飘卷风云,散落群峰外;拂砌花影明,交宫鹤翎碎。”(曹邺《贺雪寄本府尚书》)“雪飞当梦蝶,风度几惊人。”(苗发《雪》)“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人。”(李世民《咏雪》)“光含晓色清天苑,轻逐微风遥御楼。”(朱湾《长安喜雪》)这些诗句中对“瑞雪”新奇、准确而生动的描绘无不反映出作者对“瑞雪”之钟爱。这种钟爱绝不是虚情假意式的低吟浅唱,无病;是诗人发自肺腑的期盼,带着内心的虔诚:“或云丰年祥,饥食可庶几。善祷吾所慕,谁言寸诚微。”(韩愈《辛卯年雪》)瑞雪,在作者看来显得那么崇高和圣洁,由此可见诗人爱民之心至诚、至真、至深。“今朝覆山郡,寂寞复何为。”即使“雪”再大、天再冷,只要百姓有个好收成,个人的“寂寞”和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而当“瑞雪”降临人间,在人们欣喜之同时,那些有着敏锐洞察力的诗人以深邃的眼光看到,所谓的“瑞雪”、“丰年”只是为富人们降临的。对于终年奔波劳累的黎民百姓来说,这并不意味着好运的降临,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加残酷的盘剥和压榨:“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罗隐《雪》)“平地已露盈尺润,年丰须荷富人侯。”(朱湾《长安喜雪》)至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居易的“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名句,则是通过严冬酷雪强烈地抨击贫富不均的旧社会了。

二.信美非时节的雪

一方面古代诗人企盼着“瑞雪”的降临,而另一方面,当“瑞雪”演变为“雪灾”之时,牵动着诗人们的炽热而真诚的忧国忧民之心。关注国家、关注民生、关注时事,又成为唐代“雪”诗中又一激昂、雄壮的旋律。这当中可首推刘叉的((雪车》,在“腊令凝绨三十日,缤缤密雪一复一”的隆冬,到处是一片凄凉、惨淡的景象:“饿民冻欲死,死中犹被豺狼食。完备人家千里无,烟火鸡犬何太怨。”而官吏却驱民顶风冒雪为边关送粮“官家不知民馁寒,尽驱牛车盈道载。”在“车辙血点点”“农夫哭刀兵”中留下的是“斯民叹息还叹息”。诗人以深切的同情心,饱含热泪地写出役夫之苦以及战争给黎民百姓带来的巨大苦难,可谓字字是血、句句是泪,充分体现出诗人爱民情愫。又如杜甫的《对雪》“战哭多新鬼,愁吟老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在他人对雪必豪饮低唱极其乐之时,杜甫却是极天下之忧。在他的《雪》中,通过“雪”表达了爱君恋阙之心,可谓至真、至切:“愁边有江木,焉得北之朝。”祖咏的《终南山余雪》虽写终南山余雪之美,但他最终所关注的却是城中骤寒,不知又有多少人受到冻馁威胁:“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白居易《重赋》“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见到“雪”,诗人首先想到的是那些食不饱腹、衣不裹身的的黎民百姓。在他的《卖炭翁》中写到卖炭翁顶风冒雪驾车卖炭却被官吏盘剥的悲惨命运,无不表现出诗人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和对人民的无限同情。张孜的《雪诗》则写长安大雪,豪贵人家“捣椒泥”、“红炉”、“调金丝”、“下罗幕”、“斟琼液”,而“饥寒人”却“手脚生皴劈”。通过贫富人家雪天的生活对比,深刻揭示出黑暗社会的不平等和残酷。

其实,“雪”又岂止是自然现象,诗人们将“雪”引向现实社会,引向政治现实,赋予“雪”更为深刻广泛的社会、政治意义,开拓了“雪”的新意象。白居易在《春雪》中写道:“上天有时令,四序平分别。寒燠苟反常,物生背天阏。我观圣人意,鲁史有其说。或记水不冰,或节霜不杀,上将敬政教,下以防灾孽,兹雪今如何,信美非时节。”这里的“雪”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物象,而具有帝王政教的意义,好的政教犹如“瑞雪”降临,滋润万物;残酷暴虐的政教犹如“雪灾”带来无穷的苦难。李白的((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门。”暗喻安禄山统治下人民痛苦不堪的生活处境,表达作者对战争的控诉和对人民的同情。上文中刘叉的《雪车》、杜甫的《对雪》以及白居易的《重赋》和《卖炭翁》中的“雪”都具有鲜明的社会意义。

三.然无滓的雪

“比德”是儒家传统的审美观。即审美主体能够从自然物象中意识到人的品德美。儒家创始人孔子曾以松柏、玉石、兰芷等自然物象来比喻君子品德。孔子之后,西汉大儒董仲舒的“比德”审美观,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观点。在文学创作中,屈原以大量而广泛的自然物,象香草鲜花等来比喻品德情操。此后“比德”的方式在文学作品中被普遍运用。在长期封闭的封建社会中,不愿与世合污同流的进步文人,往往以“清流”自许,以此自豪或自哀,向着他们的对立面,即“浊流”进行抨击、揭露和嘲讽。而“雪”作为“清流”的一种自喻,通过“比德”的方式成为诗人们宣泄苦闷和标志崇高的人格美升华的载体。因而“雪”被赋予了高洁自许的自我净化的意义。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诗中所描绘的那个纯洁、空灵、纤尘不染的白雪世界,正是诗人内心所向往的,与浑浊的现实对立的理想世界,是诗人超然脱俗、奇峭幽深的感情世界的投影。又如孟郊不仅以“雪”比喻清寒洁净,而且将“雪”这种物象的“比德”方式拓展到诗歌审美意境的广阔领域内。通过对高洁、寒冷的境界有意识的营造,展示诗人高尚淳美的审美理想。在他的《饥雪吟》、《晚雪吟》、《雪》、《夷门雪赠主人》等诗中,诗人选用质地贞洁的“雪”形象,赞美纯洁高尚的道德情操,建构高洁的审美意象。以此来与现实抗争,从而具有寒而洁、寒而高、寒而坚的独特的美学意义。除此之外,唐代一些诗人也以“雪”喻人格的高洁和崇高。如刘复《望终南山春雪》“余辉尚可借,回照读书人。”正是通过“雪”之高洁、浩渺的气韵,表达出作者追求高尚、崇高的人格,将自己的傲气与风骨展示得一览无遗。东方虬的《春雪》则在“雪”、“梅”分辨不清的描述中,盛夸“雪”有“梅”之气韵,晶莹、高洁,傲然风骨,以此印证自身的个性追求和人生境界:“春雪满空来,触处花似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唐代诗人对高山积雪、险峰覆雪分外喜爱,其中对高山、险峰之上的松雪更是情有独钟:“虽因朔风至,不向瑶台侧,唯助苦寒松,偏明后彤色。”(钱起《松下雪》)“不随晴野尽,独向深松积,落照入寒光,偏能伴幽寂。”(司空曙《松下雪》)“雪”之能“助寒松”、“伴幽寂”正是诗人人格美的表现,正是诗人“卓尔不群,然无滓”的人格追求和人格魅力。

四.片片寄相思的雪

以节序物候触发思亲、念友之情,多以抒情为主,表现主人公一霎那的情感思绪。而这种情感往往深蕴胸臆之中,“苟无外物以资之,则喜怨哀乐之情无由现焉。”③情感的喷发必须有一种诱发物,而物象的变异最容易触发人的情感。独处、寂寥的人,对自然天象的变迁尤为敏感,天边一声雁唳、河畔几丝新柳、春草萌生……都可以打动人心,引起他们的思怀。同样,一场雪,也会使寂寞、孤单、身处异乡的游子、征夫,独守空房的思妇,感到心境的凄寒,更容易触动他们敏感而纤弱的神经,引发他们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李白《对雪献从兄虞成宰》)“积雪三十日,车马路不通。贫病交亲绝,想忆唯原公。”(卢仝《酬原公雪中见寄》)“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戎昱《桂州腊夜》)这些诗中,主人公浓得化不开的寂寞、悲凉的愁绪,因“雪”而起,因“雪”而思亲、念人,同时他们又借助这片片雪花,向亲人、朋友倾诉自己的牵挂和思念。

如果说“雪”是引起对亲人、朋友思念的诱发物,那么,在这凄凉、萧瑟和静寂的“雪”天,一声雁唳、几声鸡鸣、一曲琴筝,则愈发增添了他们的哀愁和悲凉,愈发激起他们对亲友、故土的无限眷恋,显示出他们思亲恋土的执着与深切。“故乡千里梦,往事不悲重。小雪沉阴夜,闲窗老病时。独闻归雁去,偏咏别来诗。惭妒红妆女,频惊两鬓丝。”(元稹《雪天》)“朔风吹桂木,大雪夜纷纷。暗度南楼月,寒深北诸云。烛斜初近见,舟横竟无闻。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李白((舟中夜雪有怀庐十四诗御吊》)“玉柱冷冷对寒雪,清商怨徵声何切。谁怜楚客向隅时,一片愁心与弦绝。”(杨巨源《雪中听筝》)都是表露这种思绪。

唐代连年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这苦难不仅殃及征夫,也影响到家中的亲人。多少怨女、离妇,所遭受的战争痛苦并不亚于征夫。别离之苦、征夫之恨、离妇之悲,在唐“雪”诗中也得到了深刻的反映。“长夜孤眠倦锦衾,秦楼霜月苦边心。征衣一倍装棉厚,犹虑河雪冻深”。(陈陶《水调词》)闺中思念戍边的丈夫,寒月冷霜之夜,想起丈夫寒暖,夜不能寐,为丈夫加倍套棉做征衣,还是担心丈夫所在河冰天雪地、朔风凛凛。女主人公对丈夫入微的关怀可谓真切感人。“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诉尽思妇的悲愤,具有气宇轩昂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成为名句流传至今而不衰。久戍边关与“雨雪”相伴的征夫们同样和离妇一样,思念亲人,遥望故土,期盼着与亲人团聚。如:“风沙悲久戍,雨雪更劳师。绝漠无人境,将军苦战时。山川迷向背,氛雾失旌旗。徒念天涯隔,中人芳草期。”(皇甫冉《雨雪》)“雪满衣裳冰满须,晓随飞将伐单于。平生意气今何在,把得家书泪似珠。”(令狐楚《塞下曲》之一)。

五.雄浑而壮美的雪

康定斯基曾这样描述白色构成的世界的精神意义:“在这个世界中,一切作为物质属性的颜色都消失了。它那高远浩渺结构难以打动我们的心灵。白色带来了巨大的沉寂,像一道冷冰冰的、坚固的和绵延不断的高墙。因此,白色对于我们的心理作用就像是给一片毫无声息的静谧,如同音乐会中倏然打断旋律的停顿。但白色并不是死亡的沉寂,而是一种孕育着希望的平静。白色的魅力就犹如生命诞生之前的虚无和地球的冰河时期。”④洁白的“雪”也如此,它虽严冷、无情,但它却能给人以坚毅的意志力量和希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开头就展示出一个朔风怒号、白草摧折、天寒地冻的冰雪世界。在这样一个动的世界中,人的精神是震惊的、警觉的。它不容你产生凄凉哀怨的缠绵情绪,不容你沉沦到萎靡琐屑的儿女情长之中。大自然的威力调动起了人的精神活力,使你感到紧张的、意志的活力,使你心灵开阔,精神振奋,同时又让你在精神震惊之时,感到与它的冷峻的对峙关系。诗中并未诉述诗人的怨尤和悒郁,甚至他们对即将归京的武判官似乎也是淡淡的。他们刚硬的生命力足以与大自然的威力相抗衡、相对峙,这使我们感觉不到他们有什么痛苦值得我们去同情和怜悯,反会感到他们的生活自有一种情趣,自有一种壮阔之美。他们赖以对抗大自然的东西,不是外部的物质条件和虚荣的实利目的,而是内在的坚强意志力。因此我们不妨把外部大自然的威力(雪的威力),看作是将士们的坚毅精神的象征,大自然的壮美(雪的壮美),也就是他们精神的壮美。

唐代,“雪”是边塞诗人写得最多的自然景象之一,他们大都以“雪”来渲染边关的荒凉、萧瑟以及戍守边关的艰苦,但不是气馁、消极、颓唐。他们笔下的景象并不让人感到恐怖,倒是让人感到诗人表现它时,那样的欣赏、以至赞美的笔触,成为诗中人物豪迈气概的绝好映衬。开阔而雄浑,奇特而壮美,博大而辽远,不会让人感到孤寂凄凉,倒给人以劲拨、坚毅之美的享受。“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描绘了在寒雪茫茫、朔风凛冽的天气里顽强行军的场面。虽北风呼啸、泥土开裂、树枝刮断、风暴扬雪,但行军的将士们没有哀怨,没有愁忧。诗尾描绘出红旗在白雪映衬下迎风招展,充分表现出边关将士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将士衣单难御苦寒,身经百战,累累疤痕。虽哀怨,但抛艰苦于脑后,置安危于度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七首》其四)诗中渲染了边地的荒凉、军旅的艰苦和战争的残酷,但诗人却并不消沉哀怨,保持着雄壮乐观和彻底消灭敌人的豪迈与决心。“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⑤此外,李颀的《古从军行》、《古意》,祖咏的《望蓟门》,李白的《战城南》、《塞下曲六首》中的“雪”都有此类意义。

六.飞雪迎春到

善于创新的唐代诗人大胆地由“雪花”联想到春花,从严冬飞跃到春天,跨了一个季节,突破了实物形似的局限,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取象境界。引发出许多咏雪的佳句。刘方平“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王初“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风一时来。”这些充满春天气息的诗句,让人感到温馨、爽快,一扫寒冬萧索,俨然一派生机勃勃,春临花开的胜景。

韩愈《春雪》可谓展现这种胜景的典范之作。“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作者以春花比白雪为出发点,跳脱于简单的形似,而移情于雪,赋予雪花以人的感情,想象白雪是因嫌春色来得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来报,诗人眼中的“雪”已不是严冬的化身,而成了春天的使者。

如果说雪的严冷、瑟索给人更多的是沉寂和窒息,那么,将“雪”看做春之使者,必会让人有一种希望、乐观、豁达的感悟。“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遥远?”⑥

康德指出“审美意象是一种想象力所形成的形象显现,它从属于某一种概念,但由于想象力的自由运用,它又是丰富多样,很难找出

“它所表现的是某一确定的概念。”⑦由此看“雪”意象系统总体上是一个模糊的意象群,包涵融汇了诸多情感因素,具有抹不掉的规定性,但同时这些意象不断呈现,重复,又变为新的象征。因此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将多样多变的“雪”的意象一一详尽地进行归纳、论述。

总之,唐代诗人写“雪”,如雪花点点、片片,五彩缤纷,气象万千。

参考书目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之《美的历程》

②柳宗元《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

③刘永济《词论》

④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

⑤李泽厚《美学三书》之《美的历程》

⑥雪莱《西风颂》

关于雪的现代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徐志摩 现代格律诗 吟咏调 听觉性

一、追求自由主义的《雪花的快乐》

《雪花的快乐》通过变换视角将“寻梦”的主体变成了“雪花”。雪花是诗人的化身,雪花也是徐志摩性格与精神的外化。

1.精神追求的目标

《雪花的快乐》,是一个典型的浪漫诗人追求自由精神的象征性的体现。第一节诗,诗人没有直接细腻地去描写自然的雪花,而是异想天开,用拟设的方法,把自己想象为天空中飞扬的一朵雪花。

这里的雪花,在被人格化的时候,一开始就被赋予了与诗人精神性格一致的特征。诗里说,“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和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反复地歌唱自己的“方向”暗示了自己精神追求的目标。

2.飞舞所追求的“方向”

第二、三两节诗,抒发了追求这个“方向”的执著精神和目标。采取一抑一扬、抑扬结合的方式展开他的构思的。先是“抑”,我”不去远处的幽谷,那里太“冷漠”了;不去高耸的山麓,那里太“凄清”了;也不去北方的荒街,那里给予自己的,只能是无所获得的寂寞的“惆怅”。“我”不去这些地方而是执意地飞扬,飞扬,飞扬,是因为“我有我的方向!”。到了第三节诗里,用的飞扬的方法,写出作为“快乐的雪花”的“我”说出了自己娟娟飞舞所追求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地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朱砂梅是一种深红色的梅花,在雪天开放,散着淡淡的清香。诗里的“她”是美丽的幻象的产物是爱的所在,也是美的象征和理想及自由的象征。

3.找到了“方向”的快乐

最后结尾的第四节诗,是以雪花的“消溶”,象征自己找到了“方向”的快乐:这样的由“贴近”变成“溶人”的热烈的抒情,既符合雪花自身的逐渐溶化的特性,又暗示了自己追求的理想在实现时候的欢快和喜悦,自己对于理想的皈依。

这首诗的抒情基点是以快乐的雪花自喻,用作为具体形象物体的雪花,来比喻抽象的精神。通篇用的是比喻,雪花比喻自己,是直喻,“她”比喻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是暗喻,或者叫隐喻。诗里所写的想象中的所有活动,都是在这些比喻的基础上展开的。快乐飞扬的雪花,清幽的花园住处,满身朱砂梅清香的姑娘,都在比喻的领域里,联结在一起,使诗人的情绪与思想,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展现的天地。

二、多样化现代诗《海韵》

徐志摩最热心于输入和再造西洋诗体,努力构建一种多样化的现代格律诗。《海韵》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的例证。全诗分五节,每节九行都是运用一组对话加上三行客观旁述构成。问话四行排列句式两长两短,答话两行除第五节外均以女郎回答“啊不”这一否定句式开头。诗人自己处身于两个声音之外的旁述者的地位。这样既可以增加诗的变通性与灵活性,充分展开女郎内心世界的矛盾历程,又便于渲染气氛刻画女郎的精神品格和外在世界。这种诗体构建显出整体性的紧凑感与建筑美。各节大体押韵又错落参差既注意韵脚又不苛求统一,显出一种流动多变的音乐美。诗行努力在整齐又参差中求一致,各节间互为呼应,也实践了闻一多先生倡导的建筑美的理想。它能够被配乐歌唱,也说明确有内在情感与外在音乐结合的韵美,与一些“豆腐干”式的形式主义作品是大不相同的。

三、情与景的处理《再别康桥》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特别注意情与景关系的处理,没有刻意于抒写别离时的情感波动。这是与古典诗歌追求蕴蓄的审美传统有关系的。全诗淡化了这一类主题诗的离别之情的宣泄,着重于康桥美丽自然景色的描写,将自己的爱和眷恋的感情与对自然景色的美的歌咏熔于一炉,景中含情,融情人景,在亦情亦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中,使一个现代海外学子的离别之情,表现得更深,更美,更为浑厚和潇洒,朴实和自然,如一个圆润发亮的珍珠,给你的不是零星的闪光和美丽,而是一种人与自然、情与美和谐统一的完整。

徐志摩是现代格律诗的倡导者之一。《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有三到四个音节,每节诗的二、四行,在排列上均低一格处理,使得诗的外形的“建筑美”,似乎要与诗里所歌咏的康河流水的波纹取得内在的一致。每节诗均二、四句押韵,个别的诗节一、三句也押韵,如第四、六节的“潭”与“间”、“歌”与“默”,但不完全如此,而二、四行押韵则是严格的。这样,就给这首抒情诗带来了音乐美与造型美统一的品格。

总之,徐志摩的诗从侧面反映了徐志摩的自由体诗对格律的追求。既反映了新诗发展的这一趋向,同时也是对早期诗风的一种刻意为之的“修正”。正因为如此,大力倡导“格律”。所以“格律”之说,不仅相因于唯美主义或古典主义的审美意识,而且还出自于对新诗发展现状和前途的审视和焦虑。徐志摩类型的格律不但自由,并且形式多样,广泛多变,是现展新格律诗的有效途径。也是当今诗坛的主体。因此成为21 世纪里一首最出色的现代诗。它的潇洒飘逸的风格,也就带有了一个现代浪漫诗人特有的抒情姿态与色彩。值得我们后人不断去研究和探索。

关于雪的现代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唐代边塞诗 军人情怀 爱国精神

边塞诗源远流长,以军事斗争和征戍题材为主要内容,唐代边塞诗是军旅诗歌的集大成者,是盛唐气象的集中反映,既是文人之词,更是战士之歌,好诗佳作迭出,是唐诗中最重要最华彩的篇章。唐代的边塞诗发展到了顶峰,尤以盛唐成就最高。仅其数量就有近2000首,达到了历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唐朝的著名诗人大都写过边塞诗,其内容丰富深刻,体裁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唐代在经济上文化上繁荣发展的强盛国力奠定了边塞诗的基础,在政治上、思想上开放宽松的时代气氛造就了边塞诗的繁荣,一大批屡出塞外,久佐戎幕,渴望慷慨报国,建功立业,荣誉感和英雄主义勃发的文人与战士用壮怀激烈的诗句开辟了边塞诗的新篇章,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边塞诗派。盛唐是边塞诗派创作的鼎盛时期,尤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成就最大。

纵观唐代边塞诗,抛开美学风格,单就思想内容来看也是发前人所未发,写出了比前人更丰富多彩,更新鲜活泼、更开放广博的边塞生活。有写绮丽壮阔的边塞风光与边关人民生活状况的;有表现戍边将士沙场豪情,报国壮志的战斗生活的;有抒写思乡念亲的离愁别恨的;有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的;有控诉战争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

诗人初到边塞,目光所及都是与京师和中原汉地完全不同的景象与风物,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往往运用粗犷的笔墨、厚重的色彩描绘出边关苍茫雄浑的绮丽风光,流露出热情和欣赏之情。高适《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是绝无仅有的以高度热情赞赏各族人民生活习尚的典型作品。诗中写生活在营州的少年郎,自幼崇尚牧猎骑射之风,养成了驭马驰骋的独特而令人羡慕的本领。正是这种特殊的生活习性,成就了他们粗犷豪放的性情、勇敢尚武的精神以及天真可爱的心灵。这一切都展示了诗人对典型的边塞生活情趣的喜爱和投入,对胡汉各族少年的欣赏和平等对待,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边塞情调。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西北边地民风迥异源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八月飞雪,北风暴烈,草折雪舞,来势汹汹。风雪铺天盖地带来奇寒也带来奇景,漫天风雪在诗人眼中化成了万树梨花,颇有浪漫色彩。开头四句雄健奇特,反差极大,向我们展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着浓郁的边疆生活气息,十分独特鲜明。诗人紧紧抓住边地风猛雪早的特点,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瑰丽的塞外雪景图。“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春风比北风,用梨花比冰雪,想象瑰丽,比喻新奇,成为咏雪的千古名句。

边关的绮丽风光无法消除戍边将士生活的艰辛,也无法排解他们内心浓浓的愁思。长期的远离家乡而不能返归,边关征战渴望早日博取前途功名而未果,无论战士之歌还是文人之词中都弥漫着深沉而复杂的愁思。许多的边塞诗都在表现征戍者的艰苦生活和思家念归之情,这也是壮怀激烈之中自然而然产生的征人情怀。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捷》

唐代有中、西、东三个受降城。这里指灵州的西受降城。“回乐烽”是指当时回乐县的烽火台。“沙似雪”、“月如霜”反映出塞上的寂寞与清寒,是最容易引起乡思离愁的景象和气氛。在这沙冷月寒、夜阑人静之时,远处传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与王昌龄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实是异曲同工,也可以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相媲美。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

这首小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开头一句,节奏明快,声情并茂,写在一个秋夜,军中有人用琵琶等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奏起了新鲜曲调,跳起了新颖舞蹈。“总是关山旧别情”中的“关山”,是指《关山月》的曲调。这句诗紧承上句,意思是说这充满异国情调的曲调仍然离不开旧的内容,暗点出了将士们于丝竹幽咽之中油然产生了对故乡的思念。“撩乱边愁听不尽”一句,是说越是起劲地弹唱起舞,越是引起久戍思归的苦情,扰得他们心烦意乱。这里的“听不尽”意味深长,既有将士们对哀愁的曲调“奏不完”而产生的怨叹,也含有他们对家乡山水和边关风物的眷恋、赞美,表示“听不够”的意思。“高高秋月照长城”一句诗,以景结情,借长城月夜苍凉的景色来衬托乐曲的离别之思。将士们徘徊四望,高高秋月挂在空中,蜿蜒逶迤的长城绵延起伏,心中愁懑无穷无尽,苍莽悲凉。通过写听乐曲、看歌舞,抒发了戍边将士深沉而复杂的愁思。

边关的生活不仅仅是艰辛漫长的,更有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唐代诗人们往往敢于直面残酷的战争,直面边塞现实,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

《兵车行》和《三吏三别》一样均是杜诗名篇,杜甫以巨大的悲悯情怀和哀痛的笔调抨击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的政策,战争的悲惨恐怖,连年用兵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也反映出唐代社会敢于批判的时代精神。

边塞诗人还用自己的笔触为我们揭示了边关将士生活悬殊、苦乐不均的现实。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

高适50岁前坎坷,50岁后显贵,是唐代诗人中唯一被封候的,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主将,他的边塞诗除了反映塞外风光,征人思妇的内容外,突出特色是以政治家的眼光分析边防问题,以政论的笔调抒写自己复杂深沉的感慨。《燕歌行》是一首长诗,也是高适的代表作,笔力雄厚,感情真挚,诗中有殷切的期待,有无穷的感慨,有对唐将有力的讽刺,有对士兵深切的同情。意境深远,含蓄有力。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成为唐代边塞诗中的现实主义杰作,这样的诗在盛唐边塞诗中独树一帜,少有可比。

最能表现出唐代边塞诗特色的是诗人们一方面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充分展示,同时又凸显出奔赴沙场,克服困难,保家卫国的志向和勇气,以及战胜苦寒、孤寂、死亡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又有乐观豪迈的阳刚之美,还有胸怀政治理想,热衷科举功名,追求边塞建功的时代风尚。诗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最积极的存在,使这些诗句具有了永不泯灭的魅力,是唐代边塞诗的时代赞歌,是边塞诗的主流和精华,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后代不屈不挠奋战的英雄诗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湖上阴云弥漫,祁连山上终年积雪,黄沙荒漠中矗立着一座孤城,拱卫着军事要塞玉门关。戍边将士在孤寂、艰苦的边地生活中承担着国家重任,以强烈的责任感坚守着孤城。战事频繁而激烈,尽管在漫漫黄沙中以至于连铠甲都几乎磨穿,身经百战,以命相搏,他们犹自豪气冲天,发誓不灭匈奴誓不还家,将士们的忠勇爱国之情喷薄而出,豪迈动人,乐观向上。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欢乐的宴会,酣畅地豪饮,奔放的情怀,生死置之度外的豪迈的男人气概,令人难以忘怀,令人不能不端杯满饮。诗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使人透过诗句看到了将士们豪放旷达的胸怀,看到了一群立于漫漫黄沙旷野之上的浴血奋战的天地英雄群像。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将书生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催化为燎原之势。投射出初唐在崇尚立功边塞的时代大气候中许多文人向往边塞生活的人生取向,委婉地表白了自己怀才不遇投身边关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在有限的篇幅里展示了丰富的内容,有力地凸显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关于雪的现代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岛崎藤村;雪莱;浪漫主义;诗歌

中图分类号:I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312-01

一、关于岛崎藤村生平及代表作简介

岛崎藤村(1872-1943),原名岛崎村树,日本著名诗人,小说家,参加了北村透谷等创

办的杂志《文学界》,其早期诗歌大都连载于该杂志。明治30年,岛崎收录了他之前创作的51部诗歌作品,合作成《嫩菜集》发表,该作品集合被评为开创了日本近代诗歌的新境界。藤村的诗歌打破了固有的形式主义,摆脱了封建道德思想束缚,极力主张自由与解放,具有西方个人主义特色,但又不失日本诗歌的传统表现形式,故而在开放的思想上又富有细腻深沉的笔法,符合本土读者口味,一经发表,在日本引起了广大青年的内心共鸣,极受追捧。

二、岛崎藤村的创作时代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日本社会经历了明治维新带来的变革,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济腾飞的带动下,日本的国家政治,民族文化,国民思想等各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政治上,日本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并迅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三、岛崎藤村的诗歌作品特色

明治之后的日本诗坛格外清冷,放佛走进了一个模仿西方作品或是拟古典诗歌的僵局,找不到方向,毫无时代精神可言。而岛崎藤村的出现,给沉闷的日本文学界带来了曙光。他在深受欧美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对西方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加之出生于乡绅家庭,其父为当时日本著名国学家,所以其作品又颇具日本传统的含蓄与细腻的特色。个人成长经历使得岛崎的诗歌作品极具浪漫主义特点,处处体现着渴求突破固有封建道德牵绊的强大的爆发力和想象力。他的诗歌以个人经验贯穿始末,极力追求“我|”的自然属性和人格独立,强调内心告白。另外其作品中有不少讴歌爱情的作品,提倡人们大胆追求感官享受,这些作品反对空灵抽象的爱,提倡既有精神的契合,又有情感交流,富有生命结合的人间真爱,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是对亚洲传统的封建的禁欲主义对于人性无情压迫的有力反抗。

四、关于雪莱的作品及代表作简介

雪莱(PercyByssheShelley,1792-1822)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具才华的诗人之一,其诗歌创作代表了英国的浪漫主义精华,大部分作品节奏明快,积极向上。代表作有《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与《麦布女王》等。雪莱将浪漫主义发挥到了极致,其终极目标是创造一个人人享有自由的新世界。他将这种伟大的设想投射到诗歌创作中,向人们传达了真善美的真谛。

五、雪莱的创作时代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大陆处于变革的时代,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伴随着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渐深化,各国工人运动和社会变革跌宕起伏,人们渴求打破封建专制,到处都充满了一触即发的力量。这时候的启蒙运动蓬勃兴起,但是通过实践的验证之后,人们逐渐对启蒙运动所描绘的理性王国完美国度产生了失望情绪,对资本主义建立的社会秩序产生了深刻的不满,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产生了怀疑。在这种复杂时代背景之下,雪莱正视了现实,勇敢的对社会黑暗面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但他不是消极的妥协,而是包含着反抗和战斗的激情,寄理想与未来,对将要到来的新生活充满了向往。

六、雪莱的诗歌作品特点

雪莱的诗歌作品中有大量针砭时弊的政治讽刺诗,也有赞美山河壮阔自然优美的抒情诗,还有感叹世事无常追忆人生往事的叙事诗,他的诗歌体裁丰富多样,音韵和谐,感情细腻,意境豁达,将英国的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巅峰。雪莱天赋极高,从小又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加之勤于思考,以及有曲折坎坷的人生体验,所以作品中无不体现了追求真理的浓厚的哲学意境。

综上所述,岛崎藤村的诗歌和雪莱的诗歌在内容和创作手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都主张冲破旧势力的束缚,实现个性解放,追求平等与自由,期盼美好的社会新秩序的建立;都寄情于山水,但又不忘情于山水,即使面对自然,也强调人的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都讴歌爱情感叹人生,但又不会对现实完全失望,而是鼓励人们勇敢的开拓进取谋求改变。但是,基于东西方不同文化根基的滋养,岛崎藤村的诗歌相对更加含蓄深沉,更注重自我的剖析和自我人生经验的反省;而雪莱的诗歌更加大气磅礴,把自我放入了时代洪流中,为人们吹响了进攻的号角,体现出强大的感召力。

参考文献:

[1]陈德文.岛崎藤村的嫩菜集[J]当代外国文学,1995(3).

[2]雪莱.诗辩[A].外国文学教学参考资料(第三册)[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郭沫若.沫若译诗集[M].新文艺出版社,1953.

关于雪的现代诗范文第5篇

1. 描写艰苦历程的

革命战争年代,每完成一次战斗,很少放弃用诗句描述振奋豪情的机会。诗词中对“雪”的描写,就是对革命艰苦历程的记载。

1930年2月,古田会议刚刚结束,广大工农红军明确了斗争方向,为实现“争取江西”的战略计划,就满怀战斗豪情地向赣东进军。作为伟大革命家的诗兴大发,写了《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真实记录了这次雪中急行军。“漫天雪白,雪里行军情更迫”,“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天上舞着雪,地上铺着雪,空中刮着风,眼前飘着的,有飞雪,有红旗,更有席卷江西迎接革命高潮的迫切心情。可以想象,山高风峭,环境险恶,雪助风威,气候恶劣,但是,红旗猎猎作响,战士情绪高昂信念坚定。我们仿佛看到的,是一幅壮观的雪中行军图,而诗人极力渲染的,是红军将士一往无前的信心与气势。

红军长征战略大转移,是在1934年10间。途经11个省,面对雪山草地,面对敌人前堵后追左右夹击空中围剿,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现实生活中概括和提炼出来的《七律·长征》,出乎常人意料,没有沉郁顿挫,没有慷慨悲歌,而是以英雄豪迈之气,用轻快笔调只写胜利的喜悦。作为三军统帅的,没有被摆在前面的困难所吓倒,一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表达了革命英雄主义者对所有困难的极端蔑视。

1935年10月,长征胜利会师,想着抗日的前途,想着革命的发展,站在岷山上的以澎湃的豪情写下了《念奴娇·昆仑》。诗人代表人民革命的力量,给昆仑下命令:“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诗人信心百倍,欢呼改造世界,改造昆仑山脉的自然地理条件,要使它为人民造福。

2. 描绘祖国美景的

1936年2月,红一方面军由陕北即将东渡黄河进入晋西。此时的眼前看到的是祖国河山的壮丽,心里想到的是当代的革命英雄,就以诗人的豪情,革命家的壮怀,在陕西清涧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

喜欢登高的诗人自然登上了高处。极目远眺,千万里的北方,千万里的冰封,千万里的雪飘。千万里都是冰封雪飘,以互文的修辞,写得气魄宏大,气势逼人。再看,冰封雪飘的长城内外,白茫茫的一片,冰封雪飘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往日的滔滔气势。再看,雪后的群山绵延起伏,就像银白色的舞蛇,雪后的高原跟着山势起伏,就如白蜡样的象群在奔跑。可以想见,等到天晴,红艳艳的太阳照着银装素裹的山河大地,该是多么娇艳妖娆!

被人称作“登峰造极,炉火纯青,扫空万古,横绝六合之作”的《沁园春·雪》,可以说是诗词的代表作,也是历代文人墨客写雪的代表作,更是描绘祖国壮美山河的代表作。

3. 描写汹涌浪涛的

1957年农历八月十八,是钱江观潮的佳日,公事之余去了海宁七里庙,实地观看素有“天下奇观”之誉的钱塘江口的巨大潮汐。“千里波涛”,从视觉入手,写远观,极言水域之宽;“滚滚来”,摹形,也状声,先惊之耳,后惊之目,惊喜之情自在其中。浪花成了“雪花”,是因为以雷霆万钧之势奔涌而至的潮水与石岸相撞,撞出了“浪涛壁立,冲向天际”的奇观。潮阔浪高,如千座冰山万座雪峰。这“雪花”就有了凌空而降的气势,故有“飞向钓鱼台”之比了。伟人为这奇异的自然景象激发,信手写出了这首绝句,以恰切之喻,让我们领略了“钱江秋涛”的壮观与奇妙。

4. 赞美梅花品性的

我国历代诗人喜欢以梅花比喻节操的高洁,进而借梅花表述自己不与浊世同流的骨气。作为诗人的一生挚爱梅花,喜欢以梅喻不畏严寒的革命战士,并且表达乐观精神与必胜信念。

雪,是严寒的。但在冰天雪地中,梅花偏偏亭亭玉立,花枝招展。“飞雪迎春到”,她在雪中“俏”,也在雪中“笑”。“梅花喜欢漫天雪”,让人们看到了梅花傲然独立的铮铮铁骨,表露了伟人坚信中国人民像在漫天飞雪中的梅花那样凌寒盛开,“冻死苍蝇未足奇”,则是伟人对的无比愤慨与憎恨。“奇儿女,如松柏。上参天,傲霜雪”,是说“南京路上好八连”,更是说中国人民像傲雪红梅一样,不畏任何外来压力,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战天斗地,顶天立地!

在伟人的眼里,在诗人的笔下,梅花是率先迎春的花王,是抗击严寒的花王,更是志趣高洁品格傲岸的寄托和象征。诗词中灵动的雪,在风雪中依然清淡而又俊俏的梅花,不仅仅是纯粹的自然景观,而是从诗意的雪中折射出诗人独特的气质和境界,也就成了伟人精神志趣的真实写照,也是共产党人在严峻考验面前始终保持中华民族大无畏气概的再现。

5. 表述伟人乐观情怀的

作为政治家,的诗词来源于惊心动魂的革命生涯,来源于坚贞不屈的斗争意识。作为革命实践的统帅,不论遇到多大的艰难困苦,他必须始终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以之坚定并且感染士兵的革命信念。作为诗人,把现实主义的主题衬托得更加自然生动深刻动人的,是他以乐观主义情怀为底色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长征途中,即便是前有埋伏后有追兵上有空袭下有地陷,即便是绵亘千里逶迤起伏的五岭山脉被视为天险的金沙江大渡河,即便是30万的队伍只剩了3万人,在诗人眼里,都是腾起的细浪,都是走过的泥丸,都是“万水千山只等闲”。即便是“雪里行军情更迫”,也有“风卷红旗过大关”的自信与乐观。即便是“岷山千里雪”,也有“过后尽开颜”的豪迈与喜悦。即便国际甚嚣尘上,即便苏联老大哥背信弃义,即便新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也有“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的坦荡心胸和必胜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