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通信技术的创新

通信技术的创新

通信技术的创新

通信技术的创新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无线电技术;通信方法;创新

引言

当前,在众多的信息技术中,无线电技术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一种。人们开始研究无线电技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一直以来,人们对此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因此取得了显著成绩。相比于有线电通信技术,无线电通信技术不需要传输设备,不会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传输十分灵活,有效降低了成本,因此,无线电技术在当前市场上倍受青睐。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无线电技术依然存在一些缺点,如: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周围不良因素的干扰,导致传输的结果失真,较易被人截获。因此,研究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通信新方法十分有必要,文章即是对此展开论述。

1 无线电通信技术概述

1885年,俄国物理学家波波夫论述了发明无线电接收机的过程。这篇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论文成为无线电技术研究起点的标志,并且为了表示对他的纪念,就将5月7作为无线电的发明日期。波波夫的研究延长了无线通信的距离,他将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引入了新的篇章。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在1898年进行了海上通信实验,这次实验标志着无线电通信的真正实现。马可尼通信实验将无线电信号的距离又进一步的延长,并在1901年在相距将近三千多公里的两个国家之间成功进行了通信。马可尼通信实验的成功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无线电远距离通信的时代,从此以后各式多样的通信发明也相继诞生[1]。1946年,科学家八本、威玛、罗斯等用电视机进行天线信号的接收,他们实验的成功标志着无线电技术的真正普及。在当今信息社会,我们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质量要求更高,对通信技术也有了更多的期待。信息社会就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运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来开发各种通信应用软件,更好的为民众的通信作好基础。作为信息化服务的一大标志,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其不仅在民众通信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军事上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面对当今无线电通信技术中的不足,怎样研究出更好的通信方法以完善通信质量,满足民众生活、军事用途上高质量的通信要求成为无线电通信技术研究的热点[2]。

2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特点

无线电通信技术之所以成为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方向,是因为其在通信上具有很明显的通信优势。无线电通信能够不受空间、时空的限制,通信自由,同时能够更加完善通信中图像信息、语音信息等,并且能够使信息更加高质量化,即不仅能够传递,还能够进行深入加工。在通信设备上,无线电通信技术设备具有智能化、小巧化的特点,传输数据信息容量大等这些特点就注定了无线通信技术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在通信的可靠性上,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可靠性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灾害上的抵抗性。在水涝、泥石流等天气下,无线电通信依然能够有效进行,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虽然,无线电通信技术有传输的可靠性,时空上的自由性等优点,但是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无线电通信容易受到外界电磁波信号的干扰,信息容易被外界窃取。因此,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保密性研究成为各国军事信息研究的重点。在当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有用信息被敌方获取对国家、企业、军事机构等造成的危害都是致命的。因此,做好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保密性研究成为各界研究的热点[3]。

3 无线电通信方法的创新与研究

在信息化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解决无线电通信技术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成为必要。解决这些复杂问题并切实满足民用通信、军事通信上的各种需求成为我国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前进的方向。因此,在对无线电通信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各种改革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现阶段,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重点进行创新研究[4]。

3.1 提高无线电通信网络的可持续性。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各种设备如果没有较好的安装、配置与部署,那么无线电通信网络一旦受到外界的干扰,就容易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因此,在无线电通信的整个网络布局上,我们必须保证网络的设备性能,优化各种设备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用来保证网络通信的可靠性。

3.2 采用无线电数字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外界的干扰,保证通信的质量。因此,无线电通信技术要保持系统信号的稳定、提高系统频谱的利用效率、增加系统通信上的质量,就必须采用数字通信技术,以确保提高通信质量。

3.3 改进接入网络的方式。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网络技术的融合,无线通信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在市场发展中,无线传统网络与新兴网络接入技术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支撑下,快速地推动了无线接入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蜂窝接入,无线本地环路等接入技术的实际应用,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通信上的各种需求。

3.4 推动无线通信技术宽带化发展。信息技术的宽带化发展对于光纤传输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最近几年,光纤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是在全国各大城市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上,我国无线通信正朝着无线接入宽带化的方向逐步演进,无线通信技术的宽带化成为无线电通信的重要方向。

3.5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推广。在无线电通信侦察方面,软件无线电具有重要的应用。软件无线电在军事通信领域的运用,如果能够推广到大众生活市场,那么对于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保密性研究也将是重大创新。

3.6 个人信息化技术的推广。个人信息化通信在全球上已经有着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在通信上,个人信息化能够有效地降低无线通信传输路线的信息量,提高无线通信的传播速度。

3.7 电路交换网络的过渡。过渡电路交换网络,IP网络都将是无线通信技术的核心。在数据的处理能力上,电路交换网络的数据处理能力将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无线通信信号易受到干扰的难题[5]。

4 结束语

文章简要回顾了无线电通信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无线电通信的优缺点。在无线电通信技术上,传输的路线、信号稳定性、传输距离、保密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我国上亿人通信的要求,在无线电通信的网络规模与通信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我国无线电通信技术也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无线电通信技术在满足用户多方位、多层次上都需要有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我们对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创新的研究具有实际的意义。我们要积极快速地推进无线通信方法技术的研究,为民众生活、国家军防等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无线通信服务。

参考文献

[1]数字与模拟通信系统.Leon W.Couch[M].电子工业出版社.

[2]李雄伟,赵彦然.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及其攻击方法研究[J].2005.

[3]钱沈廉.无线电通信技术之通信方法拓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通信技术的创新范文第2篇

关键词:通信技术;创新研究;措施

1 引言

目前,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传统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电子通信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取决于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谁能够在电子通信技术创新方面取得进步,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如何进行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在国际电子通信技术革命中拥立潮头,成为摆在所有电子通信技术人员面前的重大技术课题。为了提高整体竞争力,必须在现有的通信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推陈出新,保持电子通信行业对社会进步的强劲的推动力,只有创新,才能确保国际电子通信市场的份额,只有创新,才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健康发展。

2 通信技术创新的主要措施

2.1 建立健全有利于电子通信技术人员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

建立健全有利于电子通信技术人员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是电子通信技术创新首要的措施。任何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关键在于人,电子通信科研人员的培养和使用是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因此,建立健全有利于电子通信技术人员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变得非常重要。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把人才作为优质的资源。将人比作蓄电池,要不断地进行充电,才能在需要的时候放电,进行二次开发。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的过程也是二次开发的过程。所以,要特别重视电子通信研发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建立健全竞争机制,促使研发人员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地进行充电,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大胆启用有潜质的年轻员工,给他们提供适合的研发位置,引导电子通信研发人员进行有序竞争,创新出优秀的电子通信产品,促使有才能,创新意识突出,创新成果较多的优秀研发人才脱颖而出,从而保持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2.2 强力推进关键技术和基础技术的创新

大力推进关键技术和基础技术的创新是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第二个措施。在电子通信技术的激烈竞争中,核心技术和基础技术的创新占领着重要的地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谁掌握了电子通信核心的新技术,谁就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了优势地位。因此,要进行电子通信技术创新,关键技术和基础技术的创新是电子通信技术创新基础和后盾,是增强电子通信技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关键技术和基础技术的创新必然引起人类社会和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力也明显大于其他技术。所以,要在电子通信关键技术和基础技术的创新上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真正将电子通信关键技术和基础技术的研发发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突破重点,以点带面,全面促进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如在支撑新一代异构网络融合协同管理技术、对等网络体系结构(具有异构网络融合特征的新型结构)、面向异构/融合分组业务的动态控制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研究和使用,能够增强电子通信业内的竞争力。只有坚持技术创新,不断进行新技术的研发,才能始终在竞争激烈的电子通信国际市场保持强劲的竞争力。ICT产品的竞争,实际上就是采用不同技术标准的不兼容的同类产品之间的竞争,技术标注掌控在哪一个企业手中,那么这个企业就具有超强的竞争优势,会为企业带来自巨大的市场效益。市场效益又会极大地推动企业市场优势的扩大。而创新则是ICT产品竞争的核心。ICT行业的创新可分为组件创新与系统创新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创新分别对应着ICT产品和标准,对ICT行业竞争的影响力也相对不同。组件创新同产品竞争相关联,系统创新与标准竞争相关联,两种创新都是必不可少的,系统创新却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成为ICT行业超一流企业的关键。因此,在ICT行业的创新中,加强系统创新显得非常重要。但是,ICT行业系统创新的难度非常大,当事实标准被某个超一流企业控制的时候,新的技术标准很难顺利通过。

2.3 始终坚持标准化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始终坚持标准化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第三个措施。电子通信技术在创新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兼容的问题,每一个电子产品都有自己的连接方式和端口,严重制约着各类电子通信产品的通用。因此,在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中,要始终坚持标准化战略,以实现电子通信产品产业化为最终目标,采取积极的向外发展政策,强力推进创新电子通信产品的业务应用,扩大应用范围,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技术创新同业务发展推广共同发展,紧紧围绕电子通信核心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带头在电子通信产业制定有影响力的技术标准,积极进行电子通信标准化体系建设,为技术创新和业务推广作出积极的贡献。例如,中兴通讯就是在坚持专利技术标准的前提下,成功地进行了组件创新,上世纪80年代末,中兴通讯面临着欧美厂商的垄断,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兴通讯在来料加工的基础上,坚持创新,在沿用已有技术标准的情况下,自主研发交换机,这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台数字程控交换机。打破了欧美国家对电子通信市场的垄断,为国产电子通信产品的发展开辟了创新通道。不仅使中兴通讯的科技人员得到了创新锻炼,而不断提高了自主研发能力,且为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对于中兴通讯技术跟随创新,大唐电信集团在系统创新上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从而研发出TDSCDMA核心专利技术,被国际电联批准为3G系列国际标准,并为3GPP接纳,正式成为被国际大多数电信运营商和电信设备制造商承认的国际标准。ICT行业有句流行语:“三流企业卖苦力、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技术、超一流企业卖标准”。可见,ICT行业的技术创新是以卖标准作为发展方向,因此,在技术创新上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力开展系统创新,成规模地发展ICT专利技术,才能使我国的电子通信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掌握的ICT专利技术有限,再加上国际竞争标准的存在,使得我国的电子通信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而无法具备超一流企业的实力。

2.4 大力推进电子通信产品的业务创新

强力推进电子通信产品的业务推广是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第四个措施。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为电子通信产品带来了业务推广的可能,电子通信产品业务推广又为电子通信技术创新提供了经济的支持和良好的实际操作平台,两者之间是互补互利的关系。因此,大力推进电子通信产品的业务推广,不仅有利于电子通信技术的科学发展,加快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步伐,而且有利于拓展电子通信产品的产业链,促进电子通信技术开发商同电子通信业务商的合作共赢,为电子通信业的繁荣增砖添瓦。电子通信技术开发商同电子通信业务商的合作启动了利益共享模式,促进了电子通信技术的换代升级,有效缩短了技术创新的研发周期,并且提高了电子通信新技术推广的效率。

通信技术的创新范文第3篇

关键词:通讯技术 创新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c)-0083-02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各大产业的发展促使我国社会经济及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及进步,给通讯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与创新环境,为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改进、创新及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化、大数据时代的实现,使信息通讯技术在我国各大行业都得到广泛应用,并促进通讯行业在全球的高速发展,使我国信息通讯技术及通讯行业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各大行业的发展进步过程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对通讯行业的进步及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使我国通讯行业的许多方面都有了非常高的自主研发能力及制造能力。因此,笔者根据自己对信息通讯技术的了解,详细分析了通讯技术创新和应用的重要措施。

1 我国通讯技术的发展现状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我国通讯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第一,固定通讯领域的发展现状。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已经制造出高水平、高工作性能的信息通讯产品,并且信息通讯产品在国内市场、国际市场都已经占据很大销售比重。同时,我国先进生产企业与国际先进生产企业之间的差距,可以通过高端的信息通讯技术缩短。第二,我国移动通讯方面的发展现状。GSM和CDMA线上的所有技术产品都得到了进一步创新和研发;D-LTET产线在4G主流国际规定中,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该商品的研发及产业化生产,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及进步。第三,通讯行业中的光通讯发展现状。已经建立了国际化标准40 Gbit/s SDH系统[1]。

2 信息通讯技术在社会及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2.1 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1)大数据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加快信息通讯技术在各大领域中的运用速度,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信息通讯技术在应用使我国GDP不断增加,促使综合国力快速增强,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也使信息通讯技术所创造的价值在GDP中比重不断增加,使我国制造业的附加值不断提升,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

(2)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国的进出口结构。在信息技术尚未得到有效发展前,我国出口结构是以出口高科技商品为主,并且还不能将有利于商品的营销信息及时传送给国外者消费者,导致我国高科技产品销售效果不佳,甚至出现负销售现象,即亏本销售,而现如今因信息通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有效提高出口产品销售信息的传播效率,同时还开发和创新国际贸易服务技术,使国际贸易服务发展成为一个新型行业,改变以往单一的出口结构。

2.2 有效促进了我国的社会就业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在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也从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转化为“以农业(第一产业)为经济发展基础,以工业(第二产业)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以服务业(第三产业)为经济发展方向”的经济结构,使我国经济结构越来越合理,有效提高了我国社会就业率。例如,旅游业、文化服务业、教育事业及娱乐业等服务性行业的产生,不但有效提高了社会就业率,还形成了各种新型技术,使教育专业不断得到增加,增强了我国国际文化、经济竞争力[3]。

2.3 有效推动了我国产业的升级

信息通讯技术在各大领域及行业中的应用,不但提高各行业生产力,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促进经济及社会发展,使我国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及第三产业――服务业三者的产业比例发生了变化,促使我国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有效升级我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及经济生产力的提高。信息通讯技术已经实现与我国制造产业的结合,并由此产生了新的产业形态,促使我国制造业向个人定制化发展。

3 信息通讯技术创新和应用的重要措施

3.1 建立能激发信息通讯技术人员创新潜力的竞争机制

第一,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及技术研发机构必须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并建立有利于激发信息通讯技术人员技术创新潜力的竞争机制,以此给技术研发人员制造不断学习新知识的机会,使技术研发人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达到充分激发他们创新潜能的目的。第二,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及技术研发机构要大胆运用有潜质的年轻技术员工,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的研发位置,以此实现信息通讯技术研发人员的有序竞争,使更多的通讯产品被创新和升级,有效保障了信息通讯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4]。

3.2 不断创新信息通讯的关键技术和基础技术

第一,对信息通讯中的关键技术和基础技术进行创新,这有利于社会、经济及文化等的全面发展,使信息通讯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更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推动。第二,应将素质人才、高质量物力及高份额财力投放到信息通讯的关键技术和基础技术创新中,实现信息通讯的关键技术及基础技术的创新,在开发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占据,从而达到全面信息通讯技术的全面创新。

3.3 要贯彻标准化发展策略并对知识产权加以重视和保护

第一,要求相关研发部门、生产企业及技术研发人员,在信息通讯技术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贯彻落实标准化创新及应用信息通讯技术方针,同时给予相关设计机构信息通讯知识产权,以此保护和促进信息通讯技术的健康及顺利发展。第二,相关技术人员在创新和应用信息过程中,不可忽视发展创新过程中的不协调问题,要深刻了解到这种不协调问题是由于各个电子产品连接方式及端口差异性所造成,所以相关技术创新人员要根据各通讯设备的通用性,制定解决不协调的信息通讯技术创新问题。第三,要求相关技术创新在开展通讯技术创新、通讯产品产业化生产过程中,一定要科学地使用向外发展方针,以此加强信息通讯技术的创新力度,并给予足够的知识产权保护[5]。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信息通讯技术不但应用于信息交流,还应用于商品贸易、生产技术创新及教育事业发展等,是现时代最实用的经济发展技术、生产及教育技术,所以必须加强对信息通讯技术创新及应用。根据上文分析结果显示,通讯技术创新和应用的重要措施有:立能激发通讯技术人员创新潜力的竞争机制;不断创新信息通讯的关键技术和基础技术;要贯彻标准化发展策略并对知识产权加以重视和保护,虽然这些措施没有提到通信行业工作人员,但在信息通讯技术创新与应用中,通信行业工作人员一定要善于发现信息通讯技术发展中的问题,并根据实际问题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信息通讯技术及通讯行业的长远性、健康性和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义军.试析当前信息通讯技术创新与应用[J].科技资讯,2014(30):2.

[2] 金光哲.探析现阶段信息通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5(7):73.

[3] 吉捷.论信息通讯技术的创新及实际应用[J].通讯世界,2015(12):66-67.

通信技术的创新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五业贯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我院信息技术人才创新培养方案的思路是:充分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依靠信息技术行业协会和专业研究会,利用常州大学城信息化研发培训中心和常州科教城的资源优势,以学业、职业、产业、就业和创业为主线,以理论、实训、实践、实施、实效五个环节融合贯通实施“五业贯通”。如表1所示。

学业: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应知的社会人文知识、专业知识,在学校开展实训课程、项目课程,完成应会课程的学习,获得毕业证书。

职业:通过职业理论素养的学习,在实训场所开展职业训练培养实训、职业技能培养实践、工学交融的培养学习,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产业:通过开展产学结合课程的学习,在产业基地开展产业训练培养、产业体验、顶岗锻炼,获得技能等级证书。

就业: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了解就业政策,熟悉就业应聘技巧,选择适合自己的预就业岗位,开始预就业实践,争取签订就业协议。

创业:通过创业培训课程的学习,了解创业政策,熟悉创业的相应环节和应注意的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方案,开始创业,通过合法经营,为个人、家庭、社会创造财富,最终立业。

2贯彻“五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1) 融会贯通,全面推广。“五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如何突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将这种理念融入日常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的做法是通过各种研讨会、现场观摩会等活动使教职员工统一认识,并且将这种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力争使我们的教改活动得到用人单位、学生家长、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全社会的认可,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教学改革中,参与到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完善中。

(2) 设计全新的教学体系和实现方案。根据信息技术类专业的职业岗位群需求,确定职业技能和核心技能,制订职业技能(主要是核心技能)的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制订技能培养教学方案,包括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制订技能考核标准(试题库),组织技能考核作为评定学生技能成绩和颁发职业技能证书(双证制、多证制)的依据。

(3) 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在学业中以必需和够用为前提,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力度,倡导“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推行“集体”研讨备课制,应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 走产学研创相结合的道路,把职业技能培养落到实处。在实践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形成实际的产业环境,努力缩短学生学习内容与日后工作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同时通过创新开发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5) 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成立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制定就业指导计划,建立完善就业网络和“爱聘才会赢”就业创业网站,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按照学生的实际就业岗位,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6) 建立创业孵化园,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学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建立一套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提供“创业孵化”场所,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创意能力,以创业来推动就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3“五业贯通”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生命周期

在确定了“五业贯通”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后,我们根据该方案实施了具有正激励效应的“五业贯通”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生命周期(如图1所示)。我们通过走访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了解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和能力要求,从而制订具体的、切实可行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及相关的课程体系。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岗位技能需求,以必需、够用为前提,进行实用性知识的传授,以便学生掌握完成学业所必需的理论知识。针对岗位资格要求,我们设置了重点能力课程,并通过实训教学获取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实践教学获取技能等级证书,从而达到培养实际技能的目的。在就业方面,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并针对个别企业的岗位需求,采取定单式培养或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使学生获取更广泛的就业能力,努力做到在学业中渗透就业思想和实际应用技能,在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创业尝试和创新性研究。在实践性环节中,发挥学生技能好、敢想敢干的特点,提供“创业孵化”,建设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园,通过创业孵化实现成功创业。经过几年的摸索发展,“五业贯通”模式取得了初步成功,赢得了美誉,提升了学院形象,吸引了更多学生参加学习,逐步形成了良性循环。由于运用了“五业贯通”的培养模式,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具有了产业意识,在课程的学习中自始至终围绕着应用和实用这个特点,这样有助于学生创业意识的增强,有助于学生产业实体的形成,为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了保障。

目前,由于“五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既符合自然规律,也遵循了客观事实,通过人才培养生命周期的实践,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培养出上手快、动手行、能力强、素质高、能用得上、留得住的专业技术人才。

4“五业贯通”人才培养的实施

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改革实施过程坚持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几年来,按照最初的改革方案和要求,逐步开展了各项实践活动。

在教学计划安排中,以“课程教学、知识传授――职业、养成――课程实训――就业、顶岗、实习、预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为主线,强调课程的综合化,努力实现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有机结合,构建产、学、研、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在学业环节上,我们突出端正学习态度,注重树立专业学习信心。从学生入校的第一天开始,我们组织专业教师详细介绍专业特点、发展方向、未来远景等,使他们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现状和发展,同时配备指导老师,明确个人学习目标,督促每一个学生都能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对专业学习的信心,从而推动学生学好、学精、学细。

在产业环节上,我们突出产学结合,注重实用性。我们针对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矛盾,通过大量的社会调研、汇总分析,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专业中的课程设置、教材更新等,力求学生所学始终与行业需求保持高度统一。另一方面,我们以常州大学城研发培训中心为依托,主动联合长三角周边地区行业,通过项目案例实践教学,共同开展研究性学习,积极参与研发工作,努力为学生创造全真实践体验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在职业环节上,我们通过与行业协会和专业研究会的联办,突出专业课程与认证证书紧密结合,注重技能多项性。引入专业证书制度,将职业证书、社会认证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完相关课程后,经过认证获得相关专业技能证书,从而为就业提供了行业保障和社会保障。

在就业环节上,我们突出专业知识的动手实践操作,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经过专业课程学习与专业技能实践、顶岗实习,使学生获得实际操作经验,在进入相应岗位后就能直接上手操作,从而增加就业机率。

在创业环节上,我们突出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学生潜意识的开发。我们一改过去“授之以鱼”的教学模式,引进“授之以渔”的教学新理念,通过自主研发的教学实验系统帮助学生稳固基础知识,增长学生的实干能力,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生毕业时创新地开展“授之以渔叉”,使学生能将自行研发的信息化子系统服务企业,这样就能使学生渔叉在手,渔技在身,立业终生。

5结束语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的各专业经过多年持续建设,已形成了一个理论、实践和技能培养并重的教学体系,产学研创相结合的“五业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初步成熟,已探索出一条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当然,由于我们经验不足,对国内外IT企业和同类专业的调研范围有限,对该专业改革的研究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将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统筹兼顾,合理结构,使信息技术专业能既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凯等.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探讨[J]. 科技与产业,2007,(12).

[2] 肖海慧.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7,(12).

[3] 李建求. 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特征[J]. 职业技术教育,2001,(2).

[4] 杨文安. 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J]. 职业技术教育,2002,(2).

通信技术的创新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编辑出版 创新 信息通信技术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版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传统编辑出版流程到分销体系以及阅读方式的改变,都离不开新技术给出版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在这种大环境下,信息通信技术为编辑出版创新带来了活力,网络和数字出版的出现预示着出版产业将日趋复杂化,因此,出版业要与时俱进、要有创新。

1 信息通信技术与出版产业的关系

2011年不仅是“十二五”与“十一五”的交接点,而且是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点和转折点。国家于2010年10月首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出版产业处于我国文化创业产业支柱的细分领域。在这一背景下,“转变发展方式”成为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主线。正如《2010~2011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中国出版蓝皮书)》中总结的那样,2010年我国出版业有七大转变:(1)由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向注重扩大规模与注重传播文化相结合转变;(2)由事业与产业混合发展向事业与产业联动发展转变;(3)由u分散式发展向集团化、集群化发展转变;(4)由产品运作向产品运作与资本运作相结合转变;(5)由传统出版向传统出版的升级与数字出版转变;(6)由国有出版单位垄断向国有、民营相互合作竞争发展转变;(7)由单纯依靠国内市场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转变。这些转变,标志着我国出版业格局未来将发生显著变化。

新闻出版总署的一组数据显示,在2009年中国出版业总产值突破10,000亿元,增长20%,其中图书销售增长20%,而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超799.4亿元,同比增长42%,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出版业的增长水平。2010年被称为“全球电子书元年”,仅在中国,电子书销量从2009年的80万台跃升至300万台,占到全球市场的2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我国网上图书零售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从网络售书看,据易观国际的《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网上零售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网络图书销售总额已达到12.2亿元,同比增长59.7%,环比增长16.2%。2009年仅当当网的图书销售额达码洋22亿元,这一数字使当当网占据当年出版物网上零售市场51%的市场份额。

新的数字出版价值链在重新洗牌。目前,我国数字出版的参与者包括:(1)以汉王、方正、爱国者等为代表的终端厂商或服务提供商;(2)以中版集团、魔铁图书等为代表的传统出版集团;(3)以盛大、当当为代表的互联网力量;(4)以华阅数码、博看为代表的新兴数字出版力量;(5)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而大多数传统出版商虽然已经意识到数字出版大势所趋,但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出版社成立了专门的数字出版公司,大多数出版社只在观望。从五大数字出版参与者中看出,如今一大批互联网公司发挥着从内容制作、运营、发行等各类出版社功能,通过自身优势(信息通信技术)联系上下游而冲击着出版社。

2010年底,我国电话用户达到11.5亿,其中移动用户8.59亿,3G用户接近5 000万;全国网民数累计达到4.57亿,其中宽带网民数占98.3%。全国范围内100%的行政村通电话,100%的乡镇通互联网(其中98%的乡镇通宽带)。这些数据足以证明,数字出版的基础条件已经充分具备了。

在新经济发展初级阶段,信息通信技术对其他行业的渗透影响作用相对较弱,主要体现自身的创新推动和产业发展上;当新经济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后,信息通信技术产业渗透能力增强,企业利用该技术更新设备、改善工艺、精化流程、优化配置带来的收益超过熊彼特创新破坏导致的成本,产生了广泛的信息通信技术投资自发需求;随着新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入,其作用则主要体现在经济结构的改造上,一些大型企业将该技术和市场控制力相结合,推动产业大规模重组,从而改善结构布局效率。[1]

信息通信技术已经对出版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对编辑出版过程的影响,可以改变出版社内部和出版社之间的工作流程和价值链;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类型的影响(如对报纸和杂志出版的影响),传统产品(图书产品)被基于互联网的产品(电子书、多媒体)所替代;对传统商业模式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尽管如此,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认为:我国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目前还处在相互融合的阶段;数字出版短期看终端,中期看平台,长期看内容。

目前,我国出版商虽然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开发、管理和组织内容的能力,但仍旧停留在传统的出版模式上。虽然近年来国内出版商时时刻刻都在谈“数字化”、“数字出版”或“电子出版”,但大多只是对原有出版内容的文本转换而已,并没有真正地进入到数字出版的实质阶段,比如:渠道多元化、跨媒体出版、定制服务以及产业间的融合等。[2,3,4,5]

虽然国内出版商都有自己的网站,但这些网站仅仅是信息平台,而不是网络工具平台——出版商可以多元化地整合内容或应用电子商务。新的商业模式还没有得到可行性的证明,大家并没有看到成功的数字出版业务的出现和盈利预期,同时缺乏信息通信技术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缺乏跨行业经营的经验。改革出版机构都处在变革中,新的商机将会孕育而生,出版创新、编辑创新逼在眉睫。出版商要充分分析自身的优势,重新制定战略,面对机遇和挑战。

2 案例

2.1 按需印刷

通过列举英国Cardcorp公司成功利用按需印刷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为我们拓展了从价值网络中实现获利的商业模式。

按需印刷可以满足个性需求,无论是作为“量体裁衣打印”还是作为“定制服务”或“版本改变”,都可以对随时变化的内容进行即时印刷。“量体裁衣打印”是指提供个性化定制打印,如在同一文件中(名片),需要经常改变姓名和详细地址时;“定制服务”是指可以对大量的内容,如宣传册和产品目录等随时进行调整,以符合读者的喜好和利益;最后,“版本改变”是指在一个通用的较大文件需要被分解时,如一本科技图书,读者仅对某个章节感兴趣时。

英国Cardcorp公司的成功经验包括三个重要环节:(1)开发了一个系统,以合理成本交付短系列即时打印业务;(2)授予客户权利,让他们自己设计产品,并为他们提供生产进度信息;(3)在合作方式方面,鼓励员工和客户的不断创新。

该公司成立于1996年,有出版和印刷部门,公司很小,只有员工15人,主要业务包括电子商务模式的POD(Print-on-demand)、在线销售和数码印刷。它是一个商业按需印刷提供商(如名片、标签、补单、信纸等)并为私人提供公告、贺卡、联系卡、文具等服务。通过互联网连接,客户可以自己设计、订购和定制印刷产品,每天24小时、每周7天运转。正是由于Cardcorp公司使用的是技术网络平台,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让客户了解打印进度,并激活打印软件,实现在线订购服务,从而获利。

2.2 网络平台

以下案例是对国内一家IT公司的研究。这家公司成功地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对网络平台(图书网络管理平台,参见图1和图2)的有效开发——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对传统出版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将创新出版业的商业模式,提出了完整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了出版商、图书批销商、零售商(连锁书店)以及读者/作者,还包括社区和图书馆的有效互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给新的业务发展创造了机遇。

在这个平台上,不仅具有传统的ERP软件管理功能,而且可以跨地域管理;实时传递数据信息,使关联用户实现了在线互动;并且引入了第三方支付系统;创建网络书店,实现数字出版到即时印刷等。这种全新模式,即利用B2C+B2B+C2C结合的商业模式,创建书业网络应用平台——书业产品管理平台和书业自主产品营销管理平台,开展对目标客户——书店+书商+读者/作者+出版社的服务。在这个平台上将出版、图书馆、电子商务和社区服务融合,实现了跨界。当然它还有待完善的地方。当我对这一全新模式研究并了解后,认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业内开阔视野,为出版创新创造条件。

3 展望未来

在我国,数字出版还处在初级阶段,出版社刚刚完成了体制转型,今后的发展模式正在探索中。出版印刷产业已经成功地将信息通信技术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用于整合和优化工作流程,创造新的商业价值。然而,规模并没有形成。在投资决策和随之而来的技术采用方面,出版商还必须了解对组织变革的影响,比方说引入新的组织形式——民营机构、互联网公司的介入等,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管理模式被打破,对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与传统体制完全不同了,新的出版战略必将出现。

随着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不断进入出版流程,出版商迫切需要对相关知识迅速了解,重新制定编辑出版规范,利用新技术手段改变编辑工作的繁琐流程模式,提高编辑质量和编辑效率,培养一批掌握新技术的编辑出版专业人才,提高出版社的产能利用率,通过降低经营成本和减少生产时间提升服务水平,回报投资者。

有了网络平台,直接可以与客户/读者沟通,不仅提高了客户/读者满意和忠诚度,同时也增加了信息交流的效率(例如,当有特殊要求或问题处理时),减少交货时间,并降低了处理和信息资料的成本。

在销售端,全新的商业机遇已经出现,需要新的战略发展。出版商可按需提供或小规模印刷打印,可以多元化地聚合内容或采用电子商务的方式开辟商机,区分现有的产品,创造新的、针对新的客户群的增值服务。

走向网络化出版。出版业电子商务的演变要经历四个阶段:(1)渠道增强——因为建立了一个基于Web的客户联系平台,通过网站提供出版社及其产品的只读信息,目前国内大多数出版社就处于这个阶段;(2)价值链整合——使互联网成为一个在内部与生产者之间、客户和供应商之间互动平台,正如本文的案例二,在这个阶段,网上订货与实时订单状态跟踪相结合,对每个出版社来说,是一项共享的服务产品,出版商之间必须具备协同、合作、开放、共享的新理念;(3)产业转型——是对传统价值链的重组,可能涉及消除现有的中介机构或是增加有利于客户关系所有权转移的一个新进入者;(4)融合——公司将发现自己能够参与到各行业中(跨界),实际上,融合就是利益相关者的结合,本文案例二也涉及了。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进一步渗透到出版业,必将对出版社的出版战略、商业模式、流程、网络平台、媒体渠道和基础设施的改进产生巨大作用。我们将会看到一个崭新的未来,特别是以网络为基础的编辑、出版、印刷流程的整合,将会打破产业与产业间的界限,使用共享资源的架构工具,通过不同渠道用多种媒体实现内容的传递。

参考文献:

[1]罗雨泽.泰尔网.2011-05-27.

[2]渠道多元化:网络出版、数码印刷、个性化的电子报纸、数字地面电视(DTT)或使用移动设备等.

[3]跨媒体出版:基于相同的文本内容,出版商将其同时传输到不同媒体上,以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