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清明节扫墓的作文

关于清明节扫墓的作文

关于清明节扫墓的作文

关于清明节扫墓的作文范文第1篇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很重要的一天。不晓得在这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你们知道关于清明节知识多少呢。那么你们知道关于2021清明节扫墓前要准备什么内容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2021清明节扫墓前要准备什么_清明节的含义寓意,欢迎参阅。

清明节扫墓前要准备什么1、清明扫墓越早越好吗

这里涉及的是两个时间问题:

其一,是清明节当日扫墓还是前后时间均可?越早越好吗?郑博士认为只要在清明节期间均可,看自己方便。当然,各地都有一些当地的习俗,我们要尊重这些习俗。还有,对于某些习俗来说,给去世一年内的亲人扫墓和给已经去世超过一年以亲人扫墓,时间上也有些差异。郑博士提醒朋友们要遵守当地的相关习俗去做。

其二,扫墓当日出发的具体时间越早越好吗?

郑博士的回答是也不尽然,需要根据自己情况。古代是在5-7点,即卯时,也即古代历法中,为一。当然,现在通常不会那么早,但是,郑博士提醒朋友们,最好在下午三点前完成清明拜山活动,因为阳气已逐渐消退,阴气逐渐增长,若是时运低的人,很容易会招惹阴灵缠身或骚扰。

2、清明节祭扫的具体日期如何确定

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称“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3、清明节悼念逝者买什么花合适

通常是菊花,因为我国古代把菊花当作寄托之花,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白色菊花是最适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绿草,如百合,绿叶,康乃馨等,会更漂亮。黄色菊花有长寿菊之称,比较适合看望病人。

4、清明节早上为何要看看自己的额头

扫墓的当日早上,洗漱之前,先照镜看自己的额头,看看有没有乌黑的气色,如有则表示时运较低,尽量当日避开扫墓为宜;若一定要去,可随身佩戴玉器、桃木等,以作化解。

5、扫墓之前需禁食吗

扫墓之前最好禁食:当你动身开始扫墓,就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了,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重。这一条,郑博士认为很重要,但是对一些朋友来说可能需要委屈自己一下了。

6、扫墓时能随意着装吗

不可以。为尊重亡者,扫墓应庄重着装、念头和言行。通常来说扫墓时要着深色衣服,并衣着整齐,神情庄严肃穆为妥。

清明节的含义寓意]清明节有人在先祖亡亲墓前垂泪,也有人在爱宠坟前掩泣。不止是人有墓地,宠物同样也有墓地。人们为宠物扫墓也跟拜祭祖先差不多,宠物墓前有照片、有白菊、有生前至爱的玩具作陪,还有的以水泥、大理石碑筑就跟人一样。除实体墓地外,宠物网络墓地、纪念博客也蔚然风行。和悼念亲人的网上祭堂一样,宠物祭堂可以祭酒、献花,申请也容易,多数只需输入宠物和主人的名字即可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

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3]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节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节,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节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清明节扫墓来自寒食节。中国古代历史中本有两个节日,一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主要用于指导农耕﹔一为寒食节,旨在扫墓和缅怀亲人。由于清明节和寒食节在时间上只隔一两天,先人们就将这两个节气合二为一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与其他节气不同的是,清明还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是扫墓和祭祖的好日子。清明节的起源,据传说开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在民间传开,于此日祭祖扫墓,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的固定风俗。

相传,先秦已经有了设坛祭墓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坟前祭拜。“寒食墓祭”大约在南北朝时成型。据《旧唐书·玄宗纪》记载:“寒食节上墓拜扫礼经无文,但近代相沿,积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节无不祭扫。”鉴于此俗已久,唐玄宗就于开元二十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墓祭于是作为国家礼俗确定下来,也清明节扫墓原因。

关于清明节扫墓的作文范文第2篇

清明节的来历

据考证,清明源于“清明风”。早在春秋时期的《国语》中就有记载:“一年中共有‘八风’,其中‘清明风’属巽,即阳气上升,万物齐巽。”至汉代时,刘安《渭南子》云:“春分后加十五日,则清明风至。”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诗经》上歌颂道:“牧野洋洋,檀车煌煌……肆伐大商,会朝清明。”为此,周朝在制订历律,确定二十四节气时,将“三月节”命名为“清明”。春秋时期介子推(?~公元前636年)曾割下腿上的肉烤熟送给重耳充饥,帮助晋文公重耳复国,功成身退隐居绵山。为了逼迫介子推出山做官,晋文公于清明前夕焚山烧林,不料介子推宁愿抱树焚身,相传留下血诗一首,其中有“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等句。晋文公读罢介子推遗诗,伤心之至,决定把绵山封给他,称为“介山”。还规定每年到了介子推死的那天(即清明节前夕)都要禁火三日,不吃烟火食。从此清明前夕有“寒食节”,而寒食节活动延续到清明日,这样,寒食节与清明节并称,都成了祭祀扫墓,怀念先辈的节日。扫墓最初叫“墓祭”;汉朝叫“上陵”;唐宋时期甚为流行,叫“上墓”、“上冢”、“拜扫”。《宋史・唐格传》中有“请往钱塘扫墓”之句,可见“扫墓”一词至迟在宋代就已经出现。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久而久之,两节往往并提,甚至合二为一。《旧唐书・德宗本记》记载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下诏令京师官员,在清明节三天不生火做饭扫墓,在京城以内者可于假日中扫墓,在外州府县者也可奏请拜墓。扫墓、祭奠昭示着血脉的继承,使年轻一代知道敬老尊贤、慎终追远。

台胞祖家清明节

台湾同胞的先辈大多数是古代闽南(厦门、漳州、泉州)的移民,他们把祖家闽南的节俗也带进台湾,并沿传下来。清代,漳州清明节俗是“插柳户上,是日多墓祭,闾巷妇人或有盛服靓妆,带蔷薇花出郭外逐队行者,号称‘踏青’”,这些习俗延续至今。清明节漳州许多地方都有吃“薄饼”(类似春卷)的习俗。一些地方在插柳枝的同时,还将嫩艾叶、鼠曲草(均为中草药)煮去苦汁捣烂,和米浆做成清明,用以祭祀先人或馈送亲友,俗信清明日吃了清明能使眼睛清明。

用中草药作配料制造清明在台湾也有。人们于节前到郊野采摘“艾草”、“鼠曲草”,拣出杂质洗干净,便开始了繁杂的制作清明的工序。首先把这两种中草药略煮后放石臼中捣烂,然后拌和大米(糯米与籼米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磨成的米浆做皮。馅料多用花生、芝麻、绿豆沙等,随各人喜好做成甜馅或咸馅。制作清明须有硬木做的模,刻有花草图案,使用时将皮料包入馅料,放入模里压出花纹,垫上竹叶或豆皮,放入蒸笼用中火蒸15分钟即可食用。这种清明如碗面大小,状如龟背,颇似一个缩微的飞碟。皮呈绿色(见图),是地地道道的绿色保健食品,食之有一股来自大自然的淡淡的、幽幽的清香。

清明避开了象征喜庆的红色,当年有丧服人家制做的清明皮纯为绿色。除此之外,多数家庭在绿色的清明皮中间,加一点寓意吉祥的红色。节日期间,人们带上几个清明,伴以思亲的情感、敬祖的心态、感恩的言行去上坟祭祀,缅怀先人。小小清明,浓浓相思情。它包含的不单是绿色的野菜,而且包含人们对已故亲人的缅悼追思。

漳州民间俗语云:“年夜没返忘某(妻),清明没返忘祖”,可见人们多么重视清明节。清明之日,漳州城乡百姓备祭品,带锄头到先人墓上祭扫。新筑之墓要备三牲或五牲外加品于大清早,着孝服包白头巾上坟哭祭尽哀,称“上新墓”。对于旧墓,子孙备办祭品到墓前燃香烧纸钱供祭,并重描墓碑铭文,清除墓地积污,锄去墓前的杂草并在墓顶培上新土或添草皮,把条状五彩纸(习称墓头纸)用土石块压在坟上。祭扫完毕,有的将部分所祭品分送给常在墓地周围耕作、牧牛的人,一来以示祖先德泽永在;二来答谢他们帮忙看护墓园不受破坏。漳州各县区有的扫墓日期不固定在清明日,但是扫墓都是在农历三月,而且扫新坟、迁墓一定要在清明节这天。

在泉州地区,人们于节前开始蒸制清明,备办牲礼、果品作为祭祀祖先和祭扫祖墓的供品。上山扫墓时,一般由老人和小孩看家,由成年人带着青少年去,通过扫墓祭祖的仪式,让后代们记住祖先的墓地,知道自己的“根缘”。如果扫墓在清明节当天完成不了,可以另选日子,清明节前10天和后10天都是扫墓的日子。如果祖墓是全族性的,就由族中长辈负责召集,远在外地的子孙都要回家参加,亲属携带清明、糕饼等食品上坟祭扫,除杂草培墓土,献五色纸钱,描红墓碑文字,焚香点烛,烧金纸,燃放鞭炮,寄托哀思,缅怀先人。民族英雄郑成功是泉州市南安县石井村人,他1662年病故在台湾。清朝康熙皇帝省后,为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尊重民族愿望和风俗,特地准许将他的骸骨归葬在南安县石井村附近康店的覆船山郑氏祖墓地。

台湾扫墓习俗

台湾亦称4月5日的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但民间扫墓祭坟未必在这一天。台湾扫墓分为“培墓”和“压纸”(五彩纸条,也称墓头纸)两种。培墓须备三牲祭品(新墓则用五牲),压纸则只有培土除草、清理坟墓而已。一般而言,新墓(新葬或拾骨迁葬)要连续培墓三年,如家中在过去一年中有娶新娘或生男孩也必须培墓。

培墓祭品通常有猪头(新墓用)、鱼、猪肉、鱿鱼等牲礼,另有几种象征性的祭品:鸡(寓意起家)、面粉蒸制的龟(寓意长寿)、米糕(寓意高升)、发(寓意发财)、菜头(寓意好彩头)、韭菜(寓意长命)、蛋(切成硬币状代表财富)等等。有的大家族扫墓还带上米饭、酒菜等,办起简便的祭祖桌或山头桌,族亲祭祖、扫墓完毕,就在山地坟埔开宴聚餐。

台湾的坟墓前方有“后土”或“福神”的牌位,是代表管理坟墓的土地公;宜兰地区坟墓尚有“龙神”座,象征地理上的龙穴、龙脉。扫墓时先拜后土再拜龙神,最后再祭拜坟墓。祭仪之后要在墓上压长方形五色纸墓纸,压墓纸说是表示为祖先修盖屋瓦之意。扫墓之后要剥鸭蛋壳丢置坟上表示脱壳(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然后焚化纸钱燃放鞭炮。清明节台湾民间也有吃“薄饼”(类似春卷)的习俗。台湾同胞习惯制作“薄饼”供奉祖先和逝去的亲人。因何清明节吃“薄饼”?祖家闽南的台湾著名学者林再复在其撰著的《闽南人》一书中写道:“(清明节)春饼作料除了豆干、韭菜、笋丝、高丽菜、蛋丝、猪肉丝、豆芽等,最重要的佐料是‘海苔’,使春饼别具风味。春饼卷成圆条时,再以果浆或芥末涂抹接缝处,甜辣俱陈。相传,明末郑成功攻打漳州即为此日,稍后退却,漳州人逃难,次年大家为纪念逃难乃作春饼,成为定例。”由此可见,当年老百姓为庆祝郑成功军队攻克敌占城池,迎接郑军入城,同时用春饼祭祀死难的亲友和将士。数百年过去。台湾和闽南两地同胞的扫墓节俗没有因时光流逝而走样。

台湾闽南敬祖节

人们有机会来到台湾和闽南,便会发现两地共同的民俗景观:有不少地方偏不在“清明”这天扫墓,而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扫墓。这是何缘故?原来,明末清初以来,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台湾和闽南民间就有敬祖旧俗,谓之“三日节”。说起这个敬祖节,有着一段两岸渊源关系的传说与记载。明末,郑成功为实现“反清复明”和的愿望,率兵踞守厦门、金门等闽南沿海地区,将士们同仇敌忾,矢志不移。郑成功连听到一个“清”字,都感到逆耳。有一天,士兵端来茶水说:“大帅,请喝杯清茶”,郑成功听了很气恼,他当即纠正说:“今后不准再说‘清’字!”特别对于“清明节”,把“清”字压在“明”字上头,更使他恼火,因此他下令军民不要在“清明节”扫墓,而改在“三月三”敬祖。据史志记载,至今南安石井一带,扫墓都在农历三月初三,缘因当年郑成功起兵反清复明,忌“清”字置于“明”字之上。

笔者近阅《台湾风物志》,其中对敬祖节的来历也有记载:“此俗始于郑成功起兵之初,当时郑成功在漳州见清明节人们纷纷扫墓,颇为感慨,认为‘清明’二字是‘清在上,明在下’,于是下令废清明节,规定三月初三为扫墓日”。另一种传说是,清兵屡次被郑成功军队击败后,怀恨在心,后来郑成功移兵驱逐荷夷,,清军乘机入侵厦门、金门等沿海地区,毁城拆屋,烧杀淫掠,百姓惨遭烧杀劫掠,纷纷逃难,造成“嘉禾断人种”的惨剧。幸存者直到三月初三才陆续返回家园,但是已无法弄清死去亲人被害确切日期。因此,择定三月初三共同祭悼死难亲属,便成了有纪念意义的“敬祖节”。至今台湾人习称三月初三为“古清明”。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由于两岸历史的原因,去台人员在近半个世纪中,每逢清明节无法回大陆祖家扫墓,留下魂牵梦萦的痛楚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早年跟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的于右任先生一生爱国,1949年4月,于老先生被迫撇下妻小去了台湾。故里难回,亲人难聚。1964年,于右任先生在台湾病逝。他的遗物中有两张字条,一张上书:“我百年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另一张纸所书即著名的爱国诗篇:“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望)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两岸爱国同胞吟颂着于先生这一感人肺腑的诗作,不禁潸然泪下。去台人员对“敬祖节”尤为重视。以前,他们不能亲自回桑梓祭祖扫墓,每逢敬祖节,只能在家供起牲礼面朝祖国大陆,遥祭祖先在天之灵,寄托一份思乡念祖之情。更令人动情的是,不少去台人员弥留之际,大都会交代身边的亲友将他的墓碑朝向祖家方向,大多数的墓墙上写有“追思祖德”、“祖德远长”等字样。

关于清明节扫墓的作文范文第3篇

清明的祭祀用品清单清明祭祀用品1:香

清明祭祀用品2:蜡烛

清明祭祀用品3:纸钱

清明祭祀用品4:鲜花

清明祭祀用品5:净水

清明祭祀用品6:果品

清明祭祀用品7:素食

清明祭祀用品8:糕点

清明祭祀用品9:鞭炮

清明祭祀用品10:扫帚

清明节祭祀的习俗一、清明节的祭祀活动。 清明节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另外两个鬼节是七月十五、十月一)。“鬼节”即是悼念亡人之节,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节日相对而言的。清明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

二、祭祀的对象。作为鬼节,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清明节属于鬼节而通常不被冠以鬼节之名,就在于它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亲近者的亡魂,重在表达孝思亲情。另外两个鬼节则连恶鬼、野鬼也一并祭祀,重在安抚鬼魂,不让它们作祟。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各地有所差异。

三、祭祀的场所。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为普遍。

四、祭祀的方式或项目。清明祭祀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做法有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

五、扫墓的方法。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从风水的角度来讲,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

六、扫墓的目的。是慰藉祖灵,因此要虔诚奉拜。就如在阳间,会亲友一样,要以怀念心,亲切感来相会,若非出自内心尊敬,反而不好,况且扫墓也是祈求先灵庇佑最好的方法。扫墓时准备花、香、烛、扫帚、水桶、水果等,把墓地前污物,清洗墓石。整个墓地打扫后参拜、点烛、上香、敬果、献花等,供全物品参拜后大家一起与先灵共餐,剩下物品一定要带回家,不可留在墓地,免发生腐烂、生虫等引起卫生问题,参拜上香后合掌,表示先灵与吾心合一,慰藉先灵早日往生西方,感谢庇佑子孙平安。要求保护往后子孙之幸福。

七、清明节祭扫的具体日期如何确定。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均有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称"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八、时间的限制。黑暗时墓地有很多无缘灵、浮游灵容易凭依,因此扫墓不可在天未亮时或太阳下山时,更不可在晚上扫墓,晚间阴气重,无缘灵、浮游灵多,容易附在人身,受到灵障。因为公共墓地广阔,而且无子孙扫墓的墓地很多,因此这些无主之灵变成无缘灵、浮游灵凭依人身,而最容易发生意外事,因此扫墓时间最好在已午未时(美国day light saving time 10:00am----4:00pm) 为最恰当时间,此时阳光充足,阳气最重。之后,因为阳气已逐渐消退,阴气逐渐增长,若是时运低的人,很容易会招惹阴灵缠身或骚扰。

九、身在国外,清明节如何拜祖先。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墓地去举行,但由于种种原因,当不能回乡参加清明拜山活动,那么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里阳台或客厅,朝家乡方向,摆上祭拜用的食品,烧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关词语。然后,再烧纸钱祭祀。

十、扫墓的当日早上要看看自己的额头。扫墓的当日早上,洗漱之前,先照镜看自己的额头,看看有没有乌黑的气色,如有则表示时运较低,尽量当日避开扫墓为宜;若一定要去,可随身佩戴玉器、桃木等,以作化解。

清明节起源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 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地球公转一周为黄经360度,当地球到达黄经零度时定为春分,而后每运行15度有一个节气,共有二十四节气。因此,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于闰年的原因,所以会相差两天。

关于清明节扫墓的作文范文第4篇

清明节扫墓的时间有些地方在清明当天上坟,因为清明这天嫁出去的女子要回来给父母上坟。她兄弟就要招待她。“早清明,晚十一”的意思是,清明上坟在12点以前,上了坟才回来吃饭;十一上坟在吃了中午饭后。也有人说,清明上坟,一般都在清明之前,或者在清明当天烧纸。传说那时烧纸一百顶二百。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清明这天阴曹地府收鬼,到夏历十月一才给鬼放假。因此清明后上坟,或十月一前上坟,故者的鬼魂还没有放假,无法出来收给它烧的纸钱。因此要“早清明,晚十一”。

有学者认为,“早清明,晚十一”实际上是从活人角度考虑确定的。中国几千年来以农业生产为主,因此民俗活动时间大多根据农业生产而定。清明过后,气温升高,我国大多数地方开始春耕、春种、植树等,农活增多。而夏历十月一过后,天气转冷,农活基本完了。因此,上坟时间多安排在相对农闲的清明前和十一后。但人们又为了让人感觉是为故者考虑,编造出阴曹地府放假等的说法。

清明节上坟的时间和方式,因时间、地点不同而异,然而由于人们对先祖经验的尊重和崇拜,往往出现墨守成规的现象,而违背了先祖经验的本意。因此,只要有利身心健康、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上坟时间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而定,抑或不上坟而采用网祭、不烧纸而植树的方式方法。

传说清明节阴间要开大会,没有子孙的人不能参加。参加大会的人必须举着子孙送的旗子才能入场。因此,现在清明上坟时,人们都在已故先祖的坟上插上纸剪的旗子。所以,清明节上坟的时间应该在清明节之前,而不应该在清明节之后。

清明节扫墓的注意事项1、清明祭祀就是孝顺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种活动。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国或者说在华人眼里,祭祖是和孝道绑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参加祭祖,就是一个不孝顺的人,一个忘记祖先的人。

清明拜山指的是扫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诸多墓园在山上,故称为拜山。北方通称为扫墓或上坟。

2、清明节扫墓有民族之分吗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是我国最大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因此我国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不过提醒朋友们也有些民族会在其他日子里进行类似活动。

3、清明扫墓的通常程序如何

按照习俗,祭扫的顺序是首先要先扫墓,就是将墓园打扫干净。其次是祭祀,这一程序很关键,一是寄托哀思,二是与先人相感,因为山有灵而无主,先人有主而无灵,与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灵气。

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古人会在祭拜后围坐聚餐饮酒;也可放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相关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

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别。

4、清明节可以在家拜祖先吗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墓地去举行,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不能回乡参加清明拜山活动,那么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里阳台或客厅,朝家乡方向,摆上祭拜用的食品,烧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关词语。然后,再烧纸钱祭祀。

5、清明节悼念逝者买什么花合适

通常是菊花,因为我国古代把菊花当作寄托之花,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白色菊花是最适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绿草,如百合,绿叶,康乃馨等,会更漂亮。而黄色菊花有长寿菊之称,比较适合看望病人。

6、清明节早上为何要看看自己的额头

扫墓的当日早上,洗漱之前,先照镜看自己的额头,看看有没有乌黑的气色,如有则表示时运较低,尽量当日避开扫墓为宜;若一定要去,可随身佩戴玉器、桃木等,以作化解。

7、扫墓之前需禁食吗

扫墓之前最好禁食:当你动身开始扫墓,就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了,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重。这一条,不二堂认为很重要,但是对一些朋友来说可能需要委屈自己一下了。

清明节简介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关于清明节扫墓的作文范文第5篇

2016单位清明节活动总结一

为了保证20xx年清明群众祭扫活动顺利进行,及时应对突发事件,确保祭扫群众的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大力开展行风建设月活动,注重做好清明期间的安全保障、优质服务和宣传引导工作,积极倡导文明、安全、低碳、环保的祭扫方式,加强部门协作,各项应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了我市清明节群众祭扫活动安全、有序。

各县(市、区)相应下发清明节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清明节联席工作会议,召集林业、国土、文明、交通、公安、消防、工商、物价等部门,部署坟墓绿化、安全用火、交通疏导、祭祀服务、人车流量统计等工作。根据统计, 在清明节期间,全市公墓、殡仪馆等群众祭扫现场共安排工作人员794人/次,迎接祭扫群众115983人/次、机动车15934辆/次(其中四个观察点安排工作人员407人次,迎接祭扫群众62470人次、机动车6731辆/次)全市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现将今年清明节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贯彻落实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有关清明节工作部署。

宁德市民政局召开专题会议,徐孝卫局长就做好清明节期间殡葬改革有关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徐局长要求,要做好清明节值班工作,密切关注各县市的祭祀动态,做好管理指导和上传下达工作。同时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对殡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制定和完善殡葬惠民政策,切实减轻困难群体丧葬负担,同时要加强政策宣传,及时报道惠民殡葬新政策、新举措。

明确各殡葬服务单位的工作职责,通力合作,确保文明祭祀,平安清明工作目标的完成。蕉城区、古田县、福安市等地针对高峰日祭扫群众多的情况,在主要路段和重点工作岗位增设了工作人员,交警部门将容易拥堵地段实行了交通管制,保证了道路畅通,蕉城区公交公司也临时增设通往公墓、陵园和殡仪馆的公交专线,大大地方便了祭扫群众的出行。

二、健全清明节工作机制。

首先是值班的制度。市县两级的清明节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天安排人员值班,及时处置问题。各县(市、区)殡葬执法大队安排人员全天侯上路巡查,重点监测清明节期间的乱建、翻新坟墓现象。

其次是每日的总结和计划,及时的总结上报。市、县清明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值班人员每天及时收集各个观察点的人员、车辆、道路、安全、防火、祭扫等方面的情况,及时研究部署第二天的工作。如预计4月4日清明节,人员车辆大增的情况,福安市殡改工作领导小组增派交警维持交通秩序,确保当天祭祀工作得顺利进行。公开当天祭扫活动的情况,祭扫的友情提示。对于收集的信息,整合后及时上报给省厅。做到上下信息畅通,从而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第三是安全方面的工作。各县(市、区)民政局成立了清明节安全应急事件处置队伍;加强对公墓、殡仪馆等群众集中祭扫场所的安全检查,指导公墓尽快完善祭扫场所的安全保障设施,确保清明节期间不发生因祭扫活动引发的安全事故;针对清明节祭扫活动短时间、小空间、高密度的特点,重点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三、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以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为主题,大力开展殡葬改革的宣传活动,通过电视播报、电台传播、悬挂标语、宣传车、派发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文明祭祀、安全防火等知识。贯彻科学发展观,弘扬健康向上的殡葬民俗。

同时引导和鼓励群众选择骨灰树葬、花葬、海葬等生态葬法,推广小型墓、壁葬、寄存等节地葬式,着力营造文明科学的丧葬风尚。积极推广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家庭追思会等健康文明的新祭扫形式,防止因燃放鞭炮、焚香烧纸引发的火灾隐患和环境污染,引导群众自觉抵制低俗的丧葬陋习。

2016单位清明节活动总结二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贯彻落实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有关清明节工作部署,宁德市制定下发了《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清明节期间殡葬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宁政办[20xx]59号)和《宁德市民政局关于印发2012年全市清明节工作方案的通知》 (宁政民[20xx]36号),并设立清明节工作办公室。宁德市民政局召开专题会议,徐孝卫局长就做好清明节期间殡葬改革有关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徐局长要求,一是做好清明节值班工作,密切关注各县市的祭祀动态,做好管理指导和上传下达工作。二是组织人员开展清明节工作检查。特别是全市祭祀人员密集的四个点(蕉城区殡仪馆、蕉城区麒麟山公墓、霞浦县殡仪馆、福安市龟龙山公墓),要积极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制定工作应急预案。三是抓好清明节期间的专项治理乱建坟墓工作。继续推进坟前绿化工作,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打击乱建坟墓、旧墓翻新行为,巩固专项治理工作成果。四是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对殡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制定和完善殡葬惠民政策,切实减轻困难群体丧葬负担,同时要加强政策宣传,及时报道惠民殡葬新政策、新举措。

3月31日,宁德市民政局组织相关人员,深入蕉城等地检查清明节工作准备情况,并就文明祭扫,平安清明工作做了相应的指导。

各县(市、区)相应下发清明节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清明节联席工作会议,召集林业、国土、文明、交通、公安、消防、工商、物价等部门,部署坟墓绿化、安全用火、交通疏导、祭祀服务、人车流量统计等工作。明确各殡葬服务单位的工作职责,通力合作,确保文明祭祀,平安清明工作目标的完成。蕉城区、古田县、福安市等地针对高峰日祭扫群众多的情况,在主要路段和重点工作岗位增设了工作人员,交警部门将容易拥堵地段实行了交通管制,保证了道路畅通,蕉城区公交公司也临时增设通往公墓、陵园和殡仪馆的公交专线,大大地方便了祭扫群众的出行。

二、健全清明节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24小时值班。市县两级的清明节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天安排人员值班,及时处置问题。各县(市、区)殡葬执法大队安排人员全天侯上路巡查,重点监测清明节期间的乱建、翻新坟墓现象。二做好每日信息总结、公开、上报制。市、县清明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值班人员每天及时收集各个观察点的人员、车辆、道路、安全、防火、祭扫等方面的情况,及时研究部署第二天的工作。如预计4月4日清明节,人员车辆大增的情况,福安市殡改工作领导小组增派交警维持交通秩序,确保当天祭祀工作得顺利进行。公开当天祭扫活动的情况,祭扫的友情提示。对于收集的信息,整合后及时上报给省厅。做到上下信息畅通,从而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三是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各县(市、区)民政局成立了清明节安全应急事件处置队伍;加强对公墓、殡仪馆等群众集中祭扫场所的安全检查,指导公墓尽快完善祭扫场所的安全保障设施,确保清明节期间不发生因祭扫活动引发的安全事故;针对清明节祭扫活动短时间、小空间、高密度的特点,重点做好安全保障工作。蕉城区开通祭祀点的公交车辆,联系交警进行交通疏导,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在祭扫现场进行巡查,并进行防火安全教育,聘请医护人员随时处置突况,免费提供必备药品、水等应急用品,实现了平安清明的工作目标。同时,耗资3万多元对宁古路通往麒麟山公墓的道路进行平整、维修,在危险路段安放警示牌,并且分别在殡仪馆和公墓购置了祭物焚化炉等设施,方便群众祭扫。

三、积极开展行风建设月活动。

要求各殡葬服务单位以清明节工作为契机,充分认识行风建设在推进殡葬改革,特别是做好清明节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行风建设月活动,不断丰富服务内涵、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水平,着力研究群众对殡葬服务的新需求;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强化为民、专业、廉洁服务意识;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清理解决殡葬服务收费、服务环境、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等问题。树立殡葬行业良好形象,努力实现规范服务、文明服务、诚信服务和优质服务。公布服务监督电话,安排专人负责受理群众的咨询、投诉工作,及时办结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公布处理结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并努力实现行风建设月活动常态化,推动我市殡葬服务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