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icu护理工作计划

icu护理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icu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icu护理工作计划

icu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1 icu专科护士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1.1学员的需求不同,知识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 临床带教老师按照ICU专科护士培养目标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计划,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学员的学习需求不同,学员的需求常与培养目标有不同之处。例如:有些学员来自儿科ICU病房,有些学员来自社区医院急诊,也有些学员已经是护士长了,她们每个人的经验、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技能各不相同,如果带教老师只依照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进行教学工作,往往难以满足所有学员的要求。

1.2教学中缺乏可参考的统一的ICU专科护理实践标准 虽然各实习基地都是三甲医院的ICU病房,但各医院护理工作标准和流程存在着不同之处,造成不同医院学员临床实践能力和标准也各不相同。例如:在深静脉换药护理操作中,各医院的用物准备及操作方法有所差异。

1.3带教师资力量需进一步提高 目前获得ICU专科护士资格的护士为数较少,而且随着各医院床位的不断扩充,每年有大量的新分配护士进入临床,使得护理队伍越来越年轻化,虽然选拔了在ICU工作的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年护士承担临床带教任务,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巧还需要不断地提高。

1.4 ICU专科护士素质的培养常显不足 一个合格的ICU专科护士不仅要求技术和专业知识上过硬,还要求在素质上具备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良好的沟通技巧、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计划调整能力等。

2改进ICU专科护士临床带教的对策

2.1结合实习目标和学员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带教计划,实施个性化教学 临床带教老师应在制定带教计划前,充分评估每位学员的专业技术和专业能力,并了解每位学员的学习需求,做到因人施教。在确保能够按照教学目标完成实习内容的情况下,根据本基地收治的病种及专科特点,灵活安排有针对性的临床实习内容,例如:各种药物中毒患者的护理、床旁血液净化技术等,使每位学员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ICU护理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2.2改进和统一ICU专科护理实践标准 学会可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及各实习基地的带教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促进基地间的优势补充,及时倾听学员的反馈意见,针对各基地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同时结合各基地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实习内容,制定统一的高水平的实践标准。

2.3提高带教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 选拔优秀临床教师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基地应通过理论、操作、讲课等项目的考评,分别选拔教学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态度积极向上,工作认真细致的护士为专职临床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严把教学质量关。

2.4重视带教过程中对学员专科素质的培养 对ICU专科护士来说,反应灵敏、有预见性和判断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开拓创新意识和良好的计划调整能力是ICU专科护士应持有的第三本护照。因此,专科护士的临床带教不要拘泥于监护技术、操作步骤的机械传授,还应注重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潜移默化的影响[2]。

3实施带教计划

3.1跟班实践 首先介绍我院综合ICU布局、收治病种、工作制度、管理方法、各种仪器、实习安排、考核等事宜,使学员对科室环境,带教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我们与学员采取面谈的方式进行评估,了解学员需求,使学员的需求与具体实习目标达成一致。然后制定跟组带教计划,将学员分成四组,平均每组1~2名学员,在组内选拔1~2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护理骨干带教,根据学员层次不同安排相应的跟班老师,因人施教进行一对一的跟班学习。另外,每周护士长及教学护士长加强与学员的交流与沟通,组织带教老师座谈,根据学员的反馈情况,及时改进带教中存在的不足,使每位学员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与ICU护理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3.2授课示教 每周二由教学护士长集中授课,讲解与ICU相关的理论与技能。授课中针对学员需求,结合临床实例,加强理论方面的讲解,使学员在掌握技能操作的基础上有更深一步的理论认识。同时,选择1~2份/w典型的不同病种病例进行讨论分析,找出未满足患者的基本需要和对于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确定问题的原因、相关因素、列出护理问题;按问题的主次顺序排列,制定护理计划,让学员了解对于不同病例的危重症患者实施不同的整体护理的具体做法,提高学员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实践期间,学员独立完成护理查房一次,使学员的综合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授课中针对学员需求,结合临床实例,适时请医生参与,加强理论方面的讲解,使学员在掌握技能操作的基础上有更深一步的理论认识。

3.3考核评价 每周通过提问了解学员理论与技能掌握情况。定期征求学员对带教工作的意见,收集反馈信息,改进带教方法。第四周开始陆续安排理论与技能操作考核,如多功能监护仪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深静脉换药、除颤、CPR、中心静脉压测定等。根据学员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与进度。对学员未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行再三讲解,反复示范,直到学员完全掌握。

3.4贯穿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 强调在培养学员临床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加强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集中示教时,采用问题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以学员为主激发学员临床思维形成。跟班实践时,要求学员深入接触患者,获取资料,提出问题,带教老师因惑而解,因材施教,将临床思维贯穿于护理行为中,提高了学员对病情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学员对危重病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ICU专科护士还应具有专业精神、团队意识、责任感。在跟班实践时,让学员对患者施行整体护理,感受对患者的那份责任,同时学会如何和同事协作。

总的来说,综合性ICU是对危重患者进行监护治疗的特殊场所,而ICU专科护士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技术知识含量要求高。合理、科学的带教模式能让学员通过基地实践掌握大量的ICU监护理论与技术,满足ICU专科需求。我们将不断探讨,改进带教方法,提高带教质量,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icu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前言:ICU作为治疗危急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其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1-2]。为验证综合护理管理的效果,本文以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重症监护室于2015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意愿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对照组ICU患者共计30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其年龄范围处于28-60岁之间,平均年龄(44.0±6.0)岁。

观察组ICU患者共计30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该组ICU患者的年龄范围处于24-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0±7.0)岁。排除存在意识模糊、认知障碍的患者。两组ICU患者在年龄、性别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方法。为对照组30例ICU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具体包含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实时监测、ICU病房无菌环境保持等。

1.2.2 综合护理方法。为观察组ICU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具体护理流程如下:①构建综合护理小组。选择工作时间较长、工作能力突出的护理人员担任综合护理小组组长,带领整个护理小组完成各项工作。首先,需要根据以往临床经验及相关资料总结出影响ICU患者睡眠和情绪的因素。结合ICU患者的实际睡眠状况及情绪状态设计完全的护理计划。②实施护理计划。综合护理计划中共包含以下几种常见护理措施:放松训练。护理人员应指导ICU患者开展腹式呼吸放松训练,使得患者的不良情绪在这一阶段逐渐改善并消除;健康知识宣教护理。部分ICU患者对自身的病情及治疗工作存在一定误解,进而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为改善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需根据ICU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讲解患者疾病、治疗过程等知识,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识,摆脱不必要负面情绪的困扰;音乐治疗。护理人员应通过播放《如诗般宁静》等轻音乐的方式,促进患者快速入睡,以实现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观察ICU患者的睡眠质量。

^察ICU患者的抑郁情况和焦虑状况。

1.4 评价标准

1.4.1 睡眠质量评价标准。本文选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量表对60例ICU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合理评价。该量表总分最大值为21分。评价对象的睡眠质量与得分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1.4.2 抑郁评价标准。本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例ICU患者的情绪抑郁状况进行评价。重度抑郁:ICU患者的SDS量表得分高于73分;中度抑郁:ICU患者的SDS量表得分处于63-72分之间;轻度抑郁:ICU患者的SDS量表得分处于53-62分之间;无抑郁:ICU患者的得分不足52分。

1.4.3 焦虑评价标准。本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60例ICU患者的焦虑状况进行评价。重度焦虑:ICU患者的得分高于70分;中度焦虑:ICU患者的得分处于60-69分范围内;轻度抑郁:ICU患者的得分处于50-59分范围内;无抑郁:ICU患者的得分不足49分。

1.5 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21.0软件对60例ICU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当P

2.结果

2.1 ICU患者的睡眠质量对比

2.2 ICU患者的抑郁情况和焦虑状况对比

由表2可知,观察组ICU患者发生重度抑郁(0)、中度抑郁(0)、重度焦虑(0)、中度焦虑(8.3)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情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ICU患者由于受到自身病情的困扰和折磨,多表现为睡眠质量不佳、抑郁及焦虑等症状[3-4]。上述研究表明,综合护理管理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

结论:医院应广泛推行综合护理管理,以帮助ICU患者获得良好预后。

参考文献:

[1]农惠玲. 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情绪及睡眠影响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4:742-743.

[2]王海燕,金红珍,徐希德. 基于中医五行理论的情绪护理策略应用于ICU清醒患者对其躯体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探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02:71-75.

icu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ICU护士;综合素质;研究;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2(b)-0152-02

重症医学科是现代化医院中收治急危重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特殊专科。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护理技术含量高,以及封闭性的管理方式,要求护士不但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监护急救技术,还应具备较好的人文关怀、交流沟通等能力[1]。

最近,笔者对ICU护士综合素质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采取电话联系、信函索取、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苏、鲁、冀、豫、辽、皖、赣、湘、浙、京、沪等省市的13个三级医院的ICU护士综合素质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ICU护士的综合素质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1 当前ICU护士综合素质状况

调查中,笔者从品德修养、理论基础、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和职业形象5个方面设置30个问题,共发出调查问卷1 120多份,回收864份,从8家三级医院索取到近两年来对ICU护士的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成绩汇总统计表,11家三级医院近2~3年的ICU护士培训实施计划和工作总结等材料,对从事5年以下的ICU护士综合素质情况进行了调查。据调查分析,各家医院都十分重视ICU护士综合素质的培训和提高,当前ICU护士综合素质总体情况是好的,基本能适应现阶段ICU护理工作要求。但ICU护士综合素质也呈现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不足,存在着与医疗科技进步、患者对ICU护理新要求、ICU工作新模式及护理新技术新仪器的大量使用等不相适应的问题。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ICU护士的综合素质五方面有近25%达到优秀,有37%达到良好,有48%的ICU护士综合素质不及格。5个方面只有职业形象优秀率达62%,其他4个方面的优秀率都不超过50%。由此可见,ICU护士的综合素质整体偏低,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直接关系到ICU的护理质量和安全。

2 ICU护士综合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因

一是自身基本条件偏低。从调查统计来看,ICU护士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统计第一学历:本科以上学历的占5%,高考的大专学历占38%,初考连读大专学历占45%,初考中专学历的有12%。初考大专和中专学历的普遍专业理论基础较薄弱,技术技能不全面不熟练,在各家三级医院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成绩偏低的ICU护士中占85%左右。

二是选拔用人把关不严。ICU护理工作特殊,对综合素质要求更严格,应该把那些事业心责任感强、文化素质高、技术技能好等综合能力强的挑选进ICU工作。但实际选配ICU护士工作中,往往因受各种因素影响,在选择ICU护士时降低了标准,有的就没有评选的标准,造成选进ICU的护士综合素质良莠不齐,甚至把一些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弱、责任感不强的护士选进或调入ICU工作。

三是在职培训存在缺陷。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是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但目前我国专科护士培训正处于探索阶段,多强调理论和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2],而对ICU护理工作别需要的人文关怀、交流沟通技能技巧灌输培训不多,对如何有效地获取知识的能力、情绪的调节与自控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则很欠缺等。

3 提高ICU综合素质偏低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一是建立ICU护士选用标准和综合素质评价标准。ICU集中了现代化的监护与急救设备,集中了危重的患者;护士既是先进仪器的使用者,又处于抢救患者的第一线;护理质量的优劣是ICU救治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如何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使没有接触过ICU工作和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及正规指导的护士尽快地掌握危重症的监护技能,实现从无经验的护士成为合格ICU护士的角色转变,关系到ICU护理队伍的建设和护理质量的高低[3]。因此,对选用ICU工作的护士和综合素质要有一个考核评定的标准和办法,制定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评价表,采用自评、互评方式,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反馈、教育、引导和管理。这样就有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护士综合素质,有助于提升护士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护理团队的合作能力,最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二是建立ICU护士继续教育和专项培训有效机制。开展ICU护士的继续教育和专项培训工作,必须要有有效的机制作保障,包括建立专门的课程内容、时间保障机制和考核奖惩制度等。ICU护士除参加其他护士培训外,每1~2周进行1次培训课程,全年共计36次,其中理论授课24次,复杂疑难病例讨论12次,操作技能培训12次,考核6次。授课内容涵盖有效的护理评估、及时准确的病情观察要领、ICU医院感染控制指标、危重患者常见护理并发症的预防、科室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三基本应知应会、各种检查的正常值等;技能与考核的项目主要有ICU内各种仪器的使用与维护、各种常用的操作流程、服务流程以及抢救流程等。

三是着力解决ICU护士综合素质存在的重点问题。从分析中可发现,当前ICU护士最缺少的是基本功和一些专业性的技能技巧。因此,必须统筹安排,集中力量,突出抓一些重点和薄弱环节的学习和在职培训。一要把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二要打牢专业理论基础当作关键;三要把锤炼心理素质作为当务之急;四要把提高技术技能经验作为核心。通过扎实有效的培训,ICU年轻护士综合素质低的问题一定能得到快速解决。

4 结论

ICU年轻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应兼顾专科相关的护理理论、临床能力、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4]。大多数学者认为专科护士同时具有五个角色,包括临床专家、管理者、教育者、顾问和研究者[5-6]。重视和加强对ICU年轻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势在必行,必须要以以上几个方面为抓手,提供全面的培训方案,推进ICU年轻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萍,肖江琴,江静云. 理论与实践交叉的培训模式用于ICU专科护士培训[J]. 中华护理杂志,2009,44(9):829-830.

[2] 权明桃,游恩丽,江智霞,等. 体验式教学在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贵州医药,2011,35(6):569-571.

[3] 张萍,孙玉蓉,王伟. 规范化培训教程在ICU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3):159-160.

[4] Morrison JD. Evolution of the period operative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role[J]. AORN J,2000,7221:227-232.

[5] Scott RA. A description of the roles,activitees,and skills of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J].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1999, 13(4):183-190.

icu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icu是集中现代化的监护和急救设备,对各种急危重症病人集中加强监护、治疗和护理的病房单元。由于icu的工作特点,要求护士必须掌握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熟练的急救技能,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责任感和慎独精神[1]。由于护士人力资源有限,且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的培训尚未普遍开展,icu护士配置通常是从临床各科室抽调及新毕业护士补充,这些护士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胜任icu护理工作,这对icu护士长是个严峻的考验。本科2004年成立综合icu以来,采用分层次、分阶段对进入icu的护士进行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icu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措施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4年—2008年进入icu护士23名(包括轮转护士在内),年龄20岁~31岁;均为女性;本科3名,大专15名,中专5名;8名为学校分配后直接进入icu,15名为从其他科室抽调的护理骨干,工作时间最长者为10年。

2  培养方案

2.1  培训目标 

2.1.1  新毕业和低年资护士培训目标 

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各班工作流程、基础护理技能、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常见病种护理常规及护理要点等;同时重视新护士职业情感的培养,使她们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理念,热爱护理工作。

2.1.2  工作1年~2年的护士培训目标 

除具备以上能力,还必须熟悉各专科护理理论、护理要点及护理技术;掌握各专科疾病的病情观察要点、主要治疗药品的给药方法、常用剂量及毒性反应;掌握化验的留取方法及化验正常值;掌握科内常见操作的配合及抢救配合;加强此阶段护士的交流与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2.1.3  工作3年~5年的护士培训目标 

具有熟练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能胜任各项护理工作;熟悉专科护理理论知识。

2.1.4  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培训目标 

可结合工作需要与个人特长,使之发挥教学、科研或管理才干,达到护师及主管护师的任职水平。

2.2  培训内容 

配备专科教材,如《icu护士必读》,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为培训教材,将计划中的培训题目分配给护士长及带教能力强的护士,按培训时间讲授,必要时单独讲解。具体内容如下:①icu的发展、现状,建立icu基本条件、布局及设施;②icu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各班次的工作内容;③icu常用仪器操作及专科技能培训,如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微量泵、除颤仪的使用;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排痰法、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中心静脉置管术及动脉穿刺置管术等术后的维护与护理等;④各专科疾病的护理知识;⑤护理应急预案及风险管理,如呼吸机停电的应急预案、非计划拔管的预防等;⑥icu病人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方法;⑦icu院内感染的监控等[2]。

2.3  培训方法  

2.3.1  低年资护士及新入icu的护士培训方法 

要求3个月~4个月基本完成培训内容。第1周~第2周以见习为主,熟悉icu环境,如各通道的出入线路、物品的放置等,明确icu感染管理的要求,了解icu基本工作程序,各种规章制度等,护士长为培训老师,通过言传身教,使其尽快融入icu护士角色中,引导她们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理念,热爱本职工作。第2~第4周主要培训icu病人基础护理要求及方法,有专门带教老师带领进行晨、晚间护理,讲解危重病人的生活护理特点和要求,危重病人生命体征的观察方法、危重病人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方法等。第2个月培训内容为icu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护理文书书写等。第3个月~第4个月培训内容为危重病人的气道管理、有创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的监测方法、各种特殊药物的配制、专用急救技能,如除颤、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的配合等。

2.3.2  工作1年~2年的护士培训方法 

除熟练掌握上述培训内容外,科室每月安排相关专科知识集中业务学习,遇特殊病例可临时安排,由护士长或教学能力强的护士讲课,同时要求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

2.3.3  工作3年~5年的护士培训方法 

到相关科室参加短期轮转学习,如心电图室、麻醉科、大内科、大外科,以便更好的掌握各种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各专科护理工作能力。

2.3.4  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培训方法 

到上级医院icu进修学习及参加各种类型的重症监护培训学习班,学习先进的护理管理经验、护理技术及操作方法,尽快普及新技术、新知识,使之发挥教学、科研或管理才干。

2.3.5  其他

2.3.5.1  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 

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护理查房,遇特殊疑难或涉及多科室的护理病例,邀请护理部及相关专科护士长及护理骨干进行护理会诊,全科护士参加,会诊拟定的特殊护理措施及要求,要人人掌握并严格执行。

2.3.5.2  参加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

积极参加新开展手术的术前讨论及科主任主持的死亡病例讨论,从病情、治疗、手术和护理方面进行分析,巩固护理专科理论知识,积蓄护理经验,提高对危重病人的护理水平。

2.3.5.3  利用晨间交班提问,提高icu护士的专业能力 

护士长利用晨间交班时间就icu护理基本理论、专科相关知识以及病人的具体护理问题对全科护士进行提问。通过实践证明,该方法的实施提高了icu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培养了icu护士的预见性思维能力,促进了icu护士勤学好问、严谨求实的良好作风的养成。

2.4  考核 

科室根据学习计划进行分层次、分阶段考核,理论包括疾病护理常规、专科综合理论知识、各项核心制度、应急预案、护理风险防范知识等,80分以上合格;操作包括常用护理操作、各项仪器的使用、icu专科技术操作等,90分以上合格。同时结合护士长、高年资护士跟班带教中观察的情况、科室医生的评价等从劳动纪律、团结协作、思想品德、工作能力、责任心、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能力的评价,分优、良、差3个等级,考核优或良为合格,根据考核情况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3  结果

经过培训,在23名护士中,逐步挑选出综合能力较强的12名护士从事icu护理工作并逐渐成为本科骨干,其余护士进入各临床科室并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促进了我院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icu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ICU;品管圈;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

ICU是高技术、高风险科室,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安全已引起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ICU留置鼻胃管患者占70%~80%,用于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是危重患者补充营养、减少并发症、促进手术愈合和患者尽快恢复的最佳途径。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指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1]。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质量管理活动而组成的团队即为品管圈。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环,这个团队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活用各种品质管理手法、全员参与,对团队自己的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2]。在ICU工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常发生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现象,因此,科学的管理鼻胃管,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减少患者的痛苦,保证患者的安全尤为重要。本文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以降低ICU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3年9月~12月开展品管圈前后ICU留置鼻胃管患者。所选择病例疾病诊断为脑外伤、多发伤、脑出血、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以及各种手术后,年龄29~88岁。

1.2方法

1.2.1品管圈组成 由辅导员、圈长、圈员共7人组成。确立圈名为救生圈和圈徽,圈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十字游泳圈,寓意救死扶伤,捍卫生命,就像大海中的救生圈,给人以生的希望。辅导员负责对整个品管圈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圈长负责对活动进度进行统一管理和统筹安排;圈员则参与每个步骤的实施以及轮流负责某一步骤的计划安排。

1.2.2活动安排 品管圈活动历时4个月(2013年9月~12月),分工明确,互相协作,利用甘特图制定活动计划进度表,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步骤进行。

1.2.3主题选定 通过对2013年护理质量检查、护士头脑风暴法( 又称智力激励法) 等识别存在或潜在的风险问题。根据迫切性、圈能力、上级政策、可行性等,采用打分制,小组成员最终选定活动主题为降低ICU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

1.2.4现状把握及目标设定 为了对ICU留置鼻胃管患者的护理工作现状进行充分把握,我们自制调查记录表,对2013年9月1日~10月15日留置鼻胃管日次进行调查分析,共计留置鼻胃管患者134日次,非计划拔管6例次,发生日次率为4.5%,同时制定了鼻胃管非计划拔管原因查检表,见表1。

根据查检表,我们进行了实施前的要因柏拉图分析[3]。根据柏拉图分析,我们得出ICU鼻胃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以胶布固定方法不妥、烦躁不配合、冲封管不到位等为主,占66.7%。依柏拉图80/20法则,将此类原因列为本期活动的改善重点。按下列公式计算目标值。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4.5%-(4.5%×66.7%×60%)=2.7%,拟定ICU鼻胃管非计划拔管率由4.5%降至2.7%,降幅为40%。

1.2.5要因分析 全体圈员通过绘制鱼骨图确定了患者、医护、物、其他四个方向,共统计出31个小要因,最后经讨论明确了工作责任心不够、患者烦躁,镇静约束不到位、缺乏胃管维护相关知识、导管相关宣教不到位为改善方向,见图1。

图1 要因分析鱼骨图

1.2.6对策实施 针对改善方向,我们拟定了四个对策群组,每个对策群组都有相应的细化对策方案,具体如下。

1.2.6.1针对工作责任心不够,我们在床头放置注意安全,防导管滑脱的醒目标识,提醒大家时刻注意导管安全,通过目视管理提高工作责任心,以防止操作时动作不当或用力过猛致使导管被牵拉过度而脱出。同时制定胃管固定操作流程,交接班时注重细节,认真查看胃管置入长度,重点患者重点防护,清醒患者加用白扁带固定,胶布卷边、潮湿等及时更换,鼻饲时避免牵拉,注重细节管理,护士长加强督查,规范执行力。

1.2.6.2针对患者烦躁,镇静不到位,我们按需正确使用约束带,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循环等情况,定时松解并记录,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及时进行镇静评分,多与医生沟通,保证有效镇静。

1.2.6.3针对年轻护士缺乏胃管维护相关知识,肠内营养冲封管不到位导致胃管堵塞的现象,科内安排知识讲座并示范到位,加强对年轻护士的教育与指导,制定肠内营养操作流程,连续输注时鼻胃管每隔4 h用温开水脉冲式冲 洗[4],并全部通过考核过关。

1.2.6.4针对患者对鼻胃管依从性差,我们加强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每天清洗鼻腔,胃管压迫部位涂石蜡油,保护鼻粘膜,及时倾倒胃液,避免负压球负荷过重、牵拉胃管致不适,认真执行口腔护理,强调雾化吸入的重要性,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以减轻患者咽喉部的不适,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另外患者高峰期增加护理人员,强化弹性排班,确保患者安全。

2结果

2.1有形成果 经过品管圈手法应用,2013年11月1日~12月31日ICU留置鼻胃管212日次,发生非计划拔管3例次,发生日次率为1.4%,较品管圈活动前降低68.9%,达到预期目标。

2.2无形成果 通过对QCC手法运用,参与人员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活动信心、责任荣誉等得到了提升,增加了凝聚力。为品管圈在别的护理活动中运用积累经验;并且使鼻胃管固定、镇静与约束及肠内营养等相关操作流程标准化。

品管圈活动流程规范,可操作性强,护理人员参与积极性高。意外拔管难以避免,运用品管圈方法管理ICU留置鼻胃管患者,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日次率,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护理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Epstein SK, Nevins ML,Chung J . Effect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on outcome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0,161(6) :1912-1916.

[2]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