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icu医生进修汇报

icu医生进修汇报

icu医生进修汇报

icu医生进修汇报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护理干预; ICU; 焦虑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4-0083-02

The Effect Observ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Improving the Anxiety of ICU Patients’ Family Members/GUO Yan,ZHU Yin-zhen,WANG Li-yu,et al.//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14):83-84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improving the anxiety of ICU patients’ family members.Method:80 cases of ICU hospitalized patients’ family members in author’s hospital from 2012 to 2013 were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 interventions,4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visiting-answer” intervention measures,40 cas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implemented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the anxiety SAS scores of familie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comprehensive compared.Result:The SAS scores of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hinese norm(P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ICU; Anxiety

First-author’s address:Fog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Fogang 511600,China

ICU患者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多变性的临床特点,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疾病不仅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将患者家属也带入一种危机状态,特别是对患者家属心理、精神方面产生的压力应引起ICU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1-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2-2013年实施综合干预的40名ICU病房住院患者家属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实施常规干预措施的40名家属进行对照研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在焦虑情绪方面的改善状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ICU病房80例住院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1例患者选择1名家属,家属纳入标准:(1)患者直系亲属(配偶、子女、父母);(2)年龄18~70岁;(3)连续探视在3 d以上。80名家属按给予不同干预措施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名,两组患者家属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40名家属用传统干预方法,即每日16∶00-16∶30探视患者30 min,若家属有问题及需要时应随时进行解答;对干预组40名家属则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具体干预内容:设立家属接待时间,30~40 min/次,2次/d:第一次为早上查房后,向家属汇报夜间患者情况及为达到治疗目标医护患家属应做的努力及配合,患者可通过电话或视频与家属交流;责任护士每天主动向家属交代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情况,包括患者神志、情绪等;采取解释、鼓励、安慰、暗示等方法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干预;指导患者家属进行身心放松训练,缓解不良心理对身体的影响。

1.3 调查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家属焦虑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该量表共含2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4级评分,可适用于有焦虑症状成年人,SAS评分>50分提示患者焦虑[3]。由专科医师与2名ICU资深护士分别在患者入院24 h内及72 h后(干预后)对两组家属进行SAS问卷自评,统计每例家属SAS评分,计算出组内平均分。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SAS的中国常模标准分值为(36.8±0.5)分,两组家属干预前的SAS分值均明显高于中国常模分值(P

表1 两组家属干预前后的SAS评分比较 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干预组(n=40) 53.6±4.0 41.3±2.1 17.2192

对照组(n=40) 53.1±4.3 45.2±2.4 10.1461

t值 0.5385 7.7345

P值 >0.05

3 讨论

ICU作为医院危重症患者的加强医护病房,为封闭式管理病房,通过家属与患者隔离而防止了一些非医疗因素对医护人员造成干扰,在减少院内感染的同时也提高了救治成功率[4];但是由于ICU医护人员救治工作繁忙,肩上责任重大,因此不能随时解答及满足患者家属提出的一些问题及要求,再加之家属与患者没有过多交流,最终使得患者家属精神压力较大,产生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5]。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职能也开始朝多元化方向发展[6-7],家属护理也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部分,而对ICU患者家属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也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衡量ICU综合护理水平的关键因素[8-10]。在医院ICU环境中,能够与患者家属有较多接触的是ICU护士,因此ICU护理人员则是患者家属获得患者信息的桥梁[11-12],是最能满足患者家属需求的ICU工作人员,这也使得ICU护士担负了帮助、疏导、安慰患者家属的重要职责。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ICU患者家属在刚入院时的SAS评分均高于中国常模分值,提示ICU患者家属是焦虑高发人群;两组家属在干预后的SAS分值明显降低,这一结果也说明ICU医护工作者对家属施行心理护理干预的重要性;而施行综合护理干预组家属的SAS分值更低于施行传统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笔者分析其原因,本研究中的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与以往传统的被动干预不同,综合护理干预采用主动干预的方法,通过有效的针对性心理干预和加强与家属的交流、沟通来减轻患者家属焦虑情绪。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综合护理干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护理观念,通过对ICU患者家属进行积极主动的心理干预,减轻家属焦虑情绪,减少医疗护理纠纷,同时也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林卫红,胡金枝,洪静芳.优质护理理念在ICU静脉留置针留置重症患者中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4):100-101.

[2]张浩明,郭秀平,方敏,等.预约式探视结合限制性探视制度在综合 ICU 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3,24(19):2963-2964.

[3]杨燕.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ICU患者家属心理问题的改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32-34.

[4]张兵,李军,张娜.需要层次理论在ICU患者家属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531-8532.

[5]丁磊,丁敏,朱建华.ICU 患者家属需求评估及支持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953-955.

[6]杨倩,孙洋洋,张桂,等.呼吸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需求调查分析与干预措施[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10):1071-1074.

[7]陆柳雪,陆青梅,陆小妮,等.心理护理对危重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态影响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9):101-102.

[8]杨艳蕾,余炳方,李跃,等.完善ICU家属按需探视制度提升优质护理服务[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53-2154.

[9]王红玉.护理干预在预防ICU综合征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9):110-111.

[10]陈俊.ICU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90-91.

[11]刘莉,肖适崎.ICU联络护士对患者家属焦虑情绪行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2011,17(6):73-74.

icu医生进修汇报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谵妄;评估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2-219-03

ICU是重症患者集中的地方,谵妄发生率高,据报道可达11%~87%。ICU谵妄导致患者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延长,患者认知和生活能力下降,老年患者痴呆率及患者死亡率升高,造成医疗费用的增多,加重了患者的家庭负担。通过谵妄的监测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而临床中护士是和患者接触最多的人,因此,护士能否进行谵妄的早期识别对ICU患者意义重大。本研究针对ICU谵妄的评估工具、影响护士评估的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相关概念和现状

谵妄是一种注意和认知功能的急性改变,表现为意识状态的急性改变或反复波动、注意缺损、思维紊乱和意识模糊。发生于ICU的谵妄被称为ICU谵妄。ICU谵妄早期曾被命名为ICU精神病、ICU综合征和急性意识模糊状态,而后美国精神病协会推荐,采用统一的名称。ICU谵妄主要有三种临床亚型:兴奋型、抑制型和混合型。

目前,国内外应用的ICU谵妄评分工具主要有:CAM-ICU(ICU患者意识模糊评估法)、ICDSC(ICU谵妄筛查表)、NEECHAM(NEECHAM意识模糊量表)。2013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ACCM)/危重病学会(SCCM)针对疼痛、情绪激动和谵妄的临床实践指南根据现有证据,建议使用CAM-ICU和ICDSC这两种信、效度高的工具对ICU患者进行常规的谵妄监测。但国内临床工作中护士使用的谵妄评估工具较少,且采用的工具因人而异,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护士往往只是凭借临床经验和观察对患者进行简单评估,并不科学。

2.ICU谵妄评估滞后性因素分析

2.1组织因素

目前,我国ICU护理人力资源仍处于短缺状态,编配及结构安排尚不合理。护理管理者和组织可能会因人力资源问题而不愿开展谵妄评估工作。加之护理管理者自身对谵妄的了解及重视程度不够,正向引导和行政强化不充分。很多ICU没有制订针对谵妄的护理程序或提出具体干预措施,评估工作往往依据临床经验,缺乏制度规范,导致护士的谵妄评估执行力滞后。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学院教育还是职业继续教育,在谵妄及其评估工具的培训上均显不足。很多有求知欲望的临床护士希望学习相关知识,却苦于没有可靠的学习途径。张丽丽等研究发现,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通过院校教育获得相关知识的,反映了护理教育中的不重视程度。此外,临床医生未根据护士对谵妄的评估结果调整治疗策略和用药方案,导致护士对评估目的产生质疑,积极性不高,影响评估工作的开展。提示护理管理者在谵妄评估的推广中必须对医护合作问题做出考量,不断优化评估程序,有效利用评估结果,促进患者谵妄的良性转归。

2.2护士因素

ICU护理人员对谵妄及评估工具认识缺乏,护士尚未认识到谵妄评估与患者预后的密切相关性,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有效评估。护士存在着谵妄识别是医生的责任不属于护理工作的误区,对谵妄早期识别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开展ICU谵妄评估的过程中如何提高护士的认知水平就成了管理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ICU工作繁重,护士不了解这些工具在谵妄评估用时上的优势,担心评估程序会增加工作量,甚至影响工作效率,因此主观上不愿进行评估。另外,特殊的工作环境导致ICU护士更易出现职业倦怠,致使护理工作呈现机械性,影响ICU护士的共情能力。护士不能充分地同情患者,进而疏于对患者的谵妄管理。

2.3患者因素

ICU患者病情复杂,气管插管比例大,某些患者视力听力不正常,或病情导致的理解能力差,配合度不高,影响护患沟通效果,造成护士进行谵妄评估有一定困难。

3.对策

3.1建立标准体系,完善培训机制,促进医护合作

加强危重症护理经验交流,达成共识,建立标准体系,指导临床护士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进行规范评估。完善培训网络,组建谵妄相关的专家及师资队伍,将谵妄评估纳入到ICU专科护士培训中;健全学院教育及继续教育中的课程设置,形成科学的培训体系。结合纵向梯次教育,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结合讲授与情景式教学、床旁教学等复合式教学方法培训效果显著。积极的医护合作能够发挥团队作用,能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护理安全性。陈静等建议,采取行政干预、跨学科仿真模拟训练、开设跨专业教育等措施,能够加强医护人员间的信任合作,促进良好医护关系的形成。护士将谵妄评估结果汇报医生,医生能够根据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用药策略,给予护士相关反馈,定期总结,形成医护相互促进,共同开展谵妄评估诊断与治疗、改善患者预后的良性循环。

3.2借鉴先进经验,提高护士评估积极性

对ICU病房护士采用培训手册、教学录像、评估程序图等来自ICU谵妄网站的资源进行培训,利于护士迅速掌握评估方法。经过短期培训,护士可熟练使用CAM-ICU对患者进行评估,平均用时可达1~2min,可帮助护士打消对工作量和耗时的忧虑。因此,建议护理管理者借鉴以往研究中的先进经验,利用现有工具,提高培训效率,改善培训效果。护理管理者可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和人文管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用奖励的办法促使护士参与到谵妄评估中,并形成工作制度和习惯。倡导护士的爱伤观念,给予患者充分的同情与尊重,转变护理理念,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定期对谵妄的治疗和护理进行效果评价,及时修正不足,适度调整工作程序,找到契合我国国情和医院院情的推动方式,促进谵妄工具的发展和应用。

3.3灵活使用评估工具,改善患者配合度

采取字母法或图片法,灵活使用评估工具,对于视力障碍的患者选择字母法,对于听力受损、不能说话、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选择图片法,保证谵妄评估的效果。也可采用手势或书写等途径改善护患沟通效果,提高患者配合度,实现高质高效的谵妄评估。此外,临床中实行弹性探视制度,通过家属的安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也是提高患者配合度的一种可选方法。

icu医生进修汇报范文第3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2010年3月以我院40名临床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原则,抽取急诊科及ICU护士(研究组)20名,普通病房护士(对照组)20名。本次调查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38份,其中研究组18份,对照组20份。急诊科及ICU护士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4岁,夜班数8~9个/月。普通病房护士年龄19~36岁,平均年龄25岁,夜班数6—8个/月。

1.2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自评。将有效问卷结果进行归纳、汇总、评分,运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1.3 调查工具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包括90项有关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共归纳为去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10个基本症状因子,按5级评分,得分越低说明心理健康程度越好。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的总分、因子分结果及比较见表1,两组护士在总分、身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焦虑、恐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护士所患疾病情况比较见表2,经卡方检验,两组护士患病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问题分析急诊科及ICU素来工作繁忙、压力大,对护士心身素质均具挑战性,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下,护士工作从单纯执行医嘱转移到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全面照顾,这种整体护理是复杂并具有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护士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但急诊科及ICU护士缺编使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造成心理高度紧张和身体疲乏。国外研究报道,职业紧张影响智力活动、情绪状态,高强度的脑力紧张可引起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情绪障碍与自杀。急诊科及ICU患者多为危急重症,病死率高,家属对医护人员期望值高。这些特点决定了在护理、治疗及对护士素质的要求等方面与普通病房护士存在较大差异。而这些差异对ICU护士的心身健康状态产生一定影响。表1数据表明急诊科及ICU护士躯体疾病及症状较普通病房护士易患性高,如何帮助她们缓解压力,营造有利与于急诊科及ICU护士心身健康发展的环境,保持良好的心身健康状态是护理管理人员需要思考的任务。

表2数据表明两组护士所患疾病情况,发病率高的前3位疾病主要表现为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习惯性便秘、神经衰弱,护士这一群体对这些疾病普遍存在易息性。急诊科及ICU护士与普通病房护士疾病的发病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查发现,急诊科及ICU护士不健康心身状态的主要原因为工作琐碎、量大、劳累,患者病情变化快,对护士要求高,护理难度大,环境嘈杂等。

ICU护士应激程度较普通病房护士强烈。急诊科及ICU护理工作中存在诸多职业应激源。ICU护士经常面临急症抢救、技术革新以及各种疾病的威胁,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准确做出反应,同时要满足患者的各种需要,这都使护士产生工作压力。长期的噪声污染如急诊科及ICU病房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危重患者的呻吟、烦躁患者的尖叫等,上述噪音远远超出国际声委会规定的标准(35+4.5)dB,这些超标的噪声会引起护士心理生理应激反应。

汉斯·塞尔耶的应激理论认为,生物的应激是身体对加于它的任何要求的非特异性反应,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种因素即为应激源。以上诸多因素作为应激源能刺激人的某种情绪、体验,在情绪活动的同时,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心理、行为变化。急诊科及ICU护士面对持久的护理工作应激,如能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如主动与人沟通,积极解决问题,保持乐观心态等,工作应激水平就低;反之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如自责、回避、否认、发脾气、悲观,工作应激水平就高。久而久之就影响护士心身健康状态和护理质量。综上所述,长期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最终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必须从管理和个人角度注意消除护理工作压力源,减轻护理工作压力。

3.2 对策(1)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训练,提高业务水平。在专业知识上持有信心,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外科护士拥有价值感和尊重感。(2)注重自身对挫折能力的培养。加强心理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进行自我心理平衡、调节和完善,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3)保挣喻悦的心情。合理地宣泄消极情绪,升华积极情感;向同事、关心自己的亲属和朋友倾诉;培养业余爱好,使自己的苦恼得到宣泄、疏导,松弛精神,缓解工作压力;注意休息,合理安排倒休日,保证足够的睡眠,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主动寻求家人支持,以利心身健康的调整,促进健康。(4)提高护理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改善产生紧张和压力的工作环境,改善福利待遇,增加晋升机会,合理编制,减轻工作量,创造良好的护患沟通途径,营造一个能轻松而认真交谈解决工作上的苦恼和问题的共同协作的环境。管理者应科学管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提供—个成长发展的平台使护士感受到事业的成功,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及肯定,使其在工作中以饱满的姿态应对护理工作中的各种挑战。专家认为提高管理者的支持,是影响个人工作满意感和心理健康的最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徐斌.心身医学一心理生理基础疾病[M].北京:中国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245.

[2]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3-94.

[3]王雅芳.急诊护理工作应激对护士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7(1):30-31.

[4]张伯源.医学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4.

[5]Cole A.Hi曲anxiety[J].Nurs Times,1992,88(22):26.

[6]Fieding J)Weavel"SM.A compariso of hospital and commu—nity—based mental health nurses:percephon of their work environment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J].J Adv Nurs,1994, 19(6):1191.

[7]吴兰华,李英.儿科病房护士心身健康状态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2,64(6):435.

icu医生进修汇报范文第4篇

重症监护室(ICU)是危重病人集中监护救治的重要场所。当一个人住进ICU都将严重影响整个家庭的正常生活。有时因为患者意识丧失,患者家属感受的压力比患者更为强烈。当家属需求与ICU管理制度冲突,得不到双方的理解时,易引发医疗纠纷。治疗难度大,治疗费用昂贵,其家属有巨大的精神压力与经济负担,加上社会舆论片面报道,因此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护士往往只注意对患者的护理,而忽略了与家属的沟通,这就导致了护士与家属的矛盾。本文从家属与护士不同的角度探讨ICU矛盾的原因及对策。

1 ICU工作的特点

1.1 ICU工作的特殊性

ICU工作十分繁忙、繁琐,护士工作量大,频繁倒班,护理人员严重缺编,患者疾病的全过程需要大量的精力投放于技术性的护理,而心理护理尚难兼顾,缺少足够的时间去和患者家属沟通。

1.2 ICU的仪器和专业技术

ICU仪器多,使用复杂,专业性强,在仪器使用、专业技术方面对患者家属解释有一定困难。此外,由于患者家庭成员文化程度、知识认知水平、职业性质等方面的差别,对护士解释的认同性也会产生差别。

1.3 ICU工作制度

ICU消毒隔离十分严格,一般属于封闭或半封闭式管理,限制患者家属的探视,这样无形中使患者家属和护士之间产生了隔阂,患者家属因为急切盼望见到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所以不理解限制其探视的必要性。

2 纠纷原因分析

2.1 家属方面

2.1.1 精神方面ICU患者病情严重,患者不仅全身戴着各种导管,一副极端痛苦的表情,并且病情会随时发生变化,随时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面临死亡。家属看到自己的亲人痛苦,心理十分紧张、恐惧和悲观失望。

2.1.2 心理失衡危重病人因突发疾病加重,迫切求医的心情及到达ICU后都希望得到最佳医疗服务水平。为了给亲人治疗,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但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这种过高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导致心理失衡。

2.1.3 知识缺乏ICU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低下,护士从保护性隔离的角度出发,要求家属按规定时间探视不予陪伴,家属因为急迫盼望见到患者,了解病情所以不理解限制其探视的必要性,经常出现一些家属过激行为,家属认为护士“不近人情”。

2.1.4 经济负担过重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大多数患者的医疗费靠或主要靠自筹,花掉全家人大部分积蓄,甚至负债。过重的医疗费用负担大大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他们把心中的不满发泄在与他们频繁接触的护士身上。在加上近年来一些媒体不实报道,加剧患者对医疗不满情绪,护患间互不信任。

2.1.5 过度疲劳家属长时间昼夜在医院守侯生怕意外发生,又要承担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双重体力消耗超出了他们的身体支持能力。

2.1.6 沟通障碍患者来自不同的省份,加之本地也有几种方言,导致语言不通,造成沟通障碍。文化背景不同,观念及处事方式存在差异可产生一些误会。

2.1.7 宗教信仰历史上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一个种精神风俗是极其复杂的,必然与家庭生活各个方面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家庭发生重大事变,特别是家庭出现有危重病人,有的要求神问鬼或礼拜等,将宗教仪式活动带人病房。因影响正常医疗护理工作常受到护士拒绝。

2.1.8 对未来担忧担忧患者出院后生活不能自理和生理缺陷,特别是年轻脑血管意外患者植物状态,丧失劳动力,孩子及父母无人照顾,婚姻无着落或家庭破裂等。

2.2 护士方面

2.2.1 客观因素ICU患者因病情急、变化快,护士工作量大,护士将大量精力用于病情监护和技术性护理上而忽视了家属心理护理。ICU护士除了要长期承受来自工作上的要求以及有关晋升考试压力外,还要承受社会及家庭的压力。护士也是社会人,在医院里她是护士角色,在家庭里她是女儿、妻子、母亲的角色,要做好全部角色并非易事,在多种压力下,能力不强容易产生心理压力,甚至患上“上班恐惧症”。国内外有关护理工作压力的研究有大量报道:ICU护士工作压力最大,压力反应最明显,其职业责任大,社会地位低,ICU医护人员都是轮班工作,工作强度大,频繁倒夜班容易造成身心疲惫。当长期面对昏迷、重症病人时若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往往造成工作有章不循,对病情不熟悉,未能及时将病人的变化报告医生,延误治疗时间。对家属不熟悉,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限制家属陪伴和探视,阻隔了护士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2.2.2 缺乏服务意识在现代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模式阶段,一切以人为本,患者不但来自于一个家庭而且是社会人。大多数护士认为服务的对象是患者,为病人服务是护士工作的全部,很少顾及家属的心理问题。护士缺乏换位思考,家属探视时态度生硬,忽略在现实各类医疗护理纠纷中多数来自家属的事实。

2.2.3 缺乏有效沟通颜霞等报道,33.3%的护士认为对患者及家属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应不予理睬,对疑虑过重、爱唠叨的患者则感到反感。另有调查表明,护士对沟通内容不太清楚,其中目的不完全明确的占25.0%,不明确的占5.0%;在实施各项护理活动时,认为没有必要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的占32.0%。可见,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不够重视。有些护士尤其是低年资护士,没有掌握沟通技巧,不善于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性格的人进行有效沟通。

2.2.4 理论知识缺乏护士对危重病情变化预见性差,不能解答家属咨询的医疗护理及相关问题,不能满足家属对疾病知识了解及需求,导致家属不信任甚至出现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 沟通措施

3.1 尊重家属

家属也是服务对象之一。ICU患者病情危重,作为家属心急如焚,我们要换位思考,理解他们的痛苦,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尽可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要求,做到以情服人,增加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信任。探视时以笑脸面对患者家属进入病房,护士应主动与其打招呼,陪同其在床边,耐心解答家属提出的护理方面的问题,对病情和治疗方面的问题尽可能让医师回答,以免医护回答不一致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3.2 入院介绍

为家属提供专门休息区,提供必要生活服务和探视信息指导。对可预见到的护理并发症,如褥疮、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溃烂等要提前告知家属并在护理评估单上签字,不至于并发症出现时感到突然,不可接受。

3.3 树立信心

随着危重病医学不断发展,在ICU里汇集技术精湛医疗护理队伍和一流抢救设备,举一些成功范例的资料、照片等,让患者及其家属增强治疗信心。

3.4 帮助减压

当家属出现心理障碍时,提供一个适当的场所让其释放心理压力,宣泄是减轻心理压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心理学还认为交流是缓解心理困惑的有效措施之一,详细了解引起家属心理障碍的原因,给予心理疏导并帮助其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3.5 经费问题

高额医疗费用是造成家属与医疗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护士解决不了费用问题,但护士必须努力做到理解家属的难处,并尽量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向家属催交款时注意态度方式;家属在费用方面有疑问或需要查询时,给予耐心解释和帮助;对于费用特别高治疗预后差的患者,应配合医生做充分解释工作并签字;对于极个别特殊困难者,尽可能伸出援助之手,献一份爱心。

4 加强自身修养

4.1 护士要有一颗充满友爱的心

努力培养护士强烈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以及良好的精神素质,做到对患者及家属不分民族、信仰、性别、长幼、权力与贫富、远近与亲疏一律一视同仁。学会宽容和接纳。若遇家属有时蛮不讲理,此时护士要保持沉着冷静而不应感到自尊受挫而反应过度,针锋相对。因为他们并不一定是针对护士,可能只是一种发泄。

4.2 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

通过继续教育、集中培训和进修学习等途径来提高护士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全面的重症监护知识,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好转率和护理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赢得病人及患者家属的信任,以取得其理解,支持和合作。

4.3 强化护士的服务与法律意识

组织护理人员专题讲座学习医疗法律法规,掌握护患双方在危重病救治过程中所拥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尊重人权的同时也维护自身利益。帮助护士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主动热情地关心病人及家属。

icu医生进修汇报范文第5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间入信我院ICU病房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共23例,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

结果:患者成活率78.26%,28天存活率86.96%。CRRT治疗前、后的APCHE评分、体温、血肌酐、剩余碱、血清钙离子尝试有显著性差异(p

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能改善脏器功能,降低SAP患者死亡率,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血管通路的护理,正确进行液体管理,CBP机器的操作是保证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能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预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095-01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SAP起病急,进展快,容易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随着对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人们认识到脓毒症是SAP的本质。近年来,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危重症是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救治领域取得了显著疗效,已成为ICU病房不可缺少的支持治疗手段,对SAP患者的预后改善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些与安全、有效的护理是密不可分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入住我院ICU病房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SAP患者接受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的效果和对预后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病例资料。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的临床诊断及分组标准2。排除恶性肿瘤患者,尿毒症肾透析状态患者,起病后已在其他医院进行过血液净化治疗的SAP患者以及在本院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但持续时间不足72小时者。筛选后共得到23例病例进行分析。23例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23-82岁,平均51.1±15.0岁。均接受持续72小时以上的高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1.2治疗方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采用股静脉或颈内静脉临时黑管建立血管通路,百特ACCURA机器,AV600聚砜膜滤器,血透机联机生产置换液。置换液50-80ml/gk.h,血流量250-350ml/h。低分子肝素抗凝或无肝素。每12小时更换中空一次,持续72小时以上。

1.3观察指标。患者入ICU时的一般情况,使用升压药,机械通气,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比例,患者在ICU的住院时间,出ICU时脏器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预后。治疗前、治疗24小时、48小时及结束治疗时患者的血常规,血气,血肌酐,血钙、体温等指标,及APACHEⅡ评分。

1.4统计方法。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结果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2结果

2.1治疗效果。该组病人入ICU时有5例(21.7%)患者使用阿拉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升压药,其中4例治疗后逐渐减量至停用。14例(56.5%)使用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1例治疗后改用面罩或鼻导管吸氧,1例因严重肺部感染,潲衰竭而从面罩吸氧改为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急性肾功能衰竭9例(43.5%),其中6例治疗后肾功能恢复。

23例患者开始HVHF时APACHEⅡ评分平均为15.82,治疗24小时后为13.56,48小时后为13.5,治疗结束时为13.39,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39)。治疗24小时与治疗结束后比无显著性差异(P=0.392)。体温、氧分压、剩余碱、血小板计数、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及尿量的变化详见表1。

2.2临床转归。

患者ICU住院时间6-100天,中位数18天。CVVH时间3-33天,中位数8天。该组患者28天存活率86.96%。最终18例(78.26%),死亡5例。其中4例并发严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循环衰竭而死亡。1例死于肺部感染,消化道大出血。

3护理体会

3.1心理支持。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其中急性重症胰腺炎占20%-30%1。尽管医疗技术水平已有了很大的提高,SAP患者的死亡率却依然居高不下,且治疗费用昂贵,患者及家属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绝望的心理。对此,我们应耐心做好安慰、解释工作,详细介绍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的目的、方法、操作过程等,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得到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及配合,尽早接受治疗,赢得抢救时机。

3.2血管通路的建立与护理。合适的血管通路是决定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保证足够的血流量,我们采用股静脉临时置管,置管选用内径为13.5Fr的高通时置管,保证血流量250—350ml/min,严格无菌操作,每天按照操作规范消毒导管周围皮肤,及时更换下敷料。同时注意导管位置的调整及固定,以避免导管扭曲、贴壁甚至滑出,对烦燥不安的患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

3.3病人评估。了解病情,疾病诊断包括原发病和并发症的诊断以及既往病史,了解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情况,完成Glassgow评分,内容包括:睁眼反应,运动反应和神志;评估和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和CVP,以及呼吸情况包括通气方式,氧尝试,气道压力等以及有无出血、肢体浮肿情况。若病情危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一定要向医生汇报后再上机。

3.4生命体征监护与液体管理。病人治疗时予以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的变化,当显示的发生变化时中,应立即将患者进行重新评估,并及时通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如血压、尿量、有否心衰、干体重、肢体浮肿程度、CVP、补液量、置换液量等)确定脱水量,匀速脱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切忌在单位时间内脱水过多,必要时可在上机前给予血浆或白蛋白等胶体溶液时行预冲,保持患者的容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