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俗风情

民俗风情

民俗风情范文第1篇

葬礼(节选)

[苏联]A・别洛尔著 蓝英年译

花钱能免除兵役,

也能摆脱奴役,

可谁也不能从大地母亲的湿土里,

把你哭出来。

――摘自《民间葬礼歌》

老死不可避免的自然事件。有的时候人们没脸再活下去,等待它,招唤它。“我的寿数已尽,那个世界早就等待我了。”洛巴尼哈村的尤利娅・费多西莫夫娜说。德鲁日宁村的伊万・阿法纳西耶维奇・涅乌斯图波夫感到死亡临近了,自己给自己钉了一口棺材。棺材在上面的板棚里几乎放了一年。别人看来这有点可怕。但在老百姓对死亡的领悟中,有乍一看显得奇异的结合:对神秘的崇敬和日常的平静。年迈的时候体面地死等于体面地度过一生。只有精神懦弱的人才怕死呢。

正常人把自己不量折磨也不折磨亲人的死亡当成最伟大的和最后的幸福。同洗礼仪式一样,基督教仪式在这里同请求宽恕和埋葬的古代习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圣餐礼、涂圣油仪式和父母对孩子的祝福还得加上宽恕一切的请求和有关个人财产(衣服、职业工具和乐器、装饰品)的口头遗嘱。

在俄国农民家庭中,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给死者洗身,换上干净的,有时还是非常贵重的衣服。把死者放在长凳上,头朝圣像,盖上白麻布(尸衣),双手叠在胸前,右手里塞一块白手绢。葬礼在第三天进行,人们把特别尊重的死者一直抬到墓地。所有这些活动都伴随着哭声和哭丧歌。

北方有过同职业说书人一样的职业哭丧妇。人们常常把她们当作算命妇和女巫医,她们当中最多人具有真正的艺术天才,创造过自己的哭丧歌。

年迈老人的死并不被认为是悲伤的事,在这种场合哭丧歌和哭泣大多徒具形式而已。雇来的哭丧妇能够刹那间改变脸上的表情,用日常闲话打断哭声,然后再接着哭号。

阅读点拨

本文是描述俄罗斯民族葬礼风俗的散文。作者的着眼点主要是抓住葬礼富于特征的事物来写,从民俗学的角度反映民间风俗并赞美其看待死亡的生死观。语言平实准确,不事雕饰是其特征。阅读时思考一下:比较你考察和见闻过的本地葬礼习俗,有什么异同?结合俄罗斯人看待死亡的达观态,谈谈你对生与死的见解。对开头的葬礼歌,谈谈你的理解和评价。如有时间,把这些综合起来,写成一段短文。找出划线句子主干和定语、状语,并试试把这个的句子改用审美化的修辞来表达,比较一下表达效果。

焚鹤人(节选) 余光中

可是他的兴奋,是记忆,而不是展望。记忆里,有许多云,许多风,许多风筝在风中升起。至渺至茫,逝去的风中逝去那些鸟的游伴,精灵的降落伞,天使的驹。对于他,童年的定义是风筝加上舅舅加上狗和蟋蟀。最难看的天空,是充满月光和轰炸机的天空。最漂亮的天空,是风筝季的天空……丰硕而慈祥的四川,山如摇篮水如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他永远记得那山国高高的春天。嘉陵江在千嶂万嶂里寻路向南,好听的水声日夜流着。吵得好静好好听。像在说:“我好忙,扬子江存山那边等我,猿鸟在三峡,风帆在武昌,运橘柑的船在洞庭,等我,海在远方。”春天来时总那样冒失而猛烈。使人大吃一惊。怎么一下子田早喷出那许多菜花,黄得好放肆,香得好恼人,满田的蜂蝶忙得像加班。邻村的野狗成群结党跑来追求他们的阿花,害得又羞又气的大人挥舞扫帚去打散它们。细雨霏霏的日子,雨气幻成白雾,从林木蓊郁的谷中冉冉蒸起。杜鹃的啼声里有凉凉的湿意,一声比一声急,连少年的心都给它拧得紧紧的好难受。

而最有趣的,该是有风的晴日了。祠堂后面有一条山路,蜿蜒上坡,走不到一刻钟,就进入一片开旷的平地,除了一棵错节盘根的老黄果树外,附近什么杂树也没有。舅舅提着刚完工的风筝,一再嘱咐他起跑的时候要持续而稳定,不能太骤,太快。他的心卜卜地跳,禁不住又回头去看那风筝。那是一只体貌清奇,风神潇洒的白鹤,绿喙赤顶,缟衣大张如氅。翼展怕不有六尺,下面更曳着两条长足。舅舅高举白鹤,双翅在暖洋洋的风中颤颤扑动……

“飞得那样高?”四岁半的佩佩问道。

“废话!”真真瞪了她一眼。“爸爸做的风筝怎么会飞不高?真是!”

“又不是爸爸的舅舅飞!是爸爸的舅舅做的风筝!你真是笨屁瓜!”十岁的雅雅也纠正她……

(选自《余光中文集・焚鹤人》)

阅读点拨

词典释云,自然形成的为风,社会形成的为俗。放风筝,也是常见的民俗。作者是著名诗人、学者,这个文本写法比较复杂。第三人称叙述,运用心理、景物、行动、语言描法。语言富于激情,流畅中透着诗情,善用想象、比喻、拟人的写法。阅读时不妨思考一下,本文如果换成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叙述,将会怎样?仔细揣摸一下划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文中的对话,为什么那么有趣?划出运用得精彩、传神的动词、形容词,甚至是名词,换个同义词比较一下,反复品味其中妙处。把文本朗读几次,把划线的语句读熟。

水乡情歌,溢满东升(节选)

东方莎莎

有鱼有酒,就离不开歌,无论闲时还是忙时,水乡的情歌更令人陶醉,这情不仅仅是男女爱情,更是亲情和乡情。

咸水歌,水乡人自己的歌,无论闲时还是忙时,在田间、基围、河堤或者老榕树下,水乡人都以歌抒情,以歌释怀,以歌会友,以歌结缘。十年前,我在水乡的河道上听摇船的大妈唱,今天,我却在水乡的胜龙小学,听学生们唱。

“乜野花开蝴蝶样,开花结子尺二长?”“豆角花开蝴蝶样,开花结子尺二长。”民间歌曲中蕴含了大量的生活常识和做人的道理,对人的启蒙作用是相当重要的。民歌走进第二课堂,正是寓教于乐的手段。我看见学生们载歌载舞,把一曲传统的咸水歌演绎得满台生彩,情趣盎然。过去的咸水歌站着清唱,表演成份寡淡:而走进学校的咸水歌。融入了现代化的音乐伴奏以及动作表演或者伴舞等新的艺术元素,更加吸引新一代年轻人,也有利于其传承和发展。

咸水歌起源于沿海,海水是咸的。广东江河密布、海岸线长,而水乡的广大水网地带,原是咸水海滩,经珠江水经年累月冲积而成。旧日水利设施颇差,每于冬末春初,多数沙田受海潮侵渗而产生咸潮现象,故称咸田地带,所以人们把这种水上歌谣称作咸水歌。

广东的水上民歌在历史上相当发达,清初学者屈大均曾有诗云:“江行水宿寄此生,摇橹唱歌桨过”。抗日战争以前,每年中秋节,水上人家都将小艇停泊在一起,举行集体唱咸水歌活动――“唱姑妹”。

上世纪50年代,中山的咸水歌和汕尾渔歌唱进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等高校,还将中山咸水歌选为民间音乐教材。

(选自《粤海散文》,2009年第4期)

阅读点拨

这篇散文采用的是我们在教材中见到的,最常见的自由、随意的写法,作者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东西来写,按大脑中联想的材料思绪自然成文,轻松、随意,既写印象,也写认识,写见闻,也写历史。在自然、平淡的叙述中,民歌与文人诗又似信手拈来,为文章增色。这得益于作者的的采访、观察的功夫。想一想,这一片断的内容分几类?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咸水歌的过去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划直线处的成水歌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方式?屈大均的诗,对文章有什么作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文段语言朴实无华,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方式?试试把一些句子,换成用修辞句子表达,比较一下效果有什么不同?文段用了不少长句,划曲线处的两个句子,前为单句,后为复句,分析一下它们的结构。

走进滇西(节选)

淡墨

在滇西大峡谷里,有一条十分有名的博南古道,但那已经成了历史和故事的一根线索了。当你看到独龙人至今还用两块石片磨碎粮食,当你看到碧罗雪山那永无改变的表情和姿势,那是免不了要伤心和叹息的。

但不管你对滇西的情感怎样翻云覆雨,滇西就是滇西。滇西是一部没有完全向世人展开的神话,是被大自然反复修改后的美丽,大山藏了又藏的姣好。

滇西。一个长在深闰人未识的楚楚动人的女子。到了滇西,愈是看不到的地方你愈想去看,愈是摸不得的地方你愈想摸……

美丽和神奇使得多少人想去闯滇西。于是,离别便成了大山永恒的主题。可滇西女子不会唱“哥哥走西口,妹妹泪长流”。滇西女子把男人送到山丫口,唱的是“大河涨水波浪宽,哥是浪子不恋山,妹变鲤鱼来戏水,郎是蛟龙要下滩”。滇西人的情感像澜沧江一样,在大山里弯了弯。滇西是一棵树,树上结满了五颜六色的梦境。一个马哥头把滇西说得很神,他说他一泡尿便从泥巴里冲出来一砣翡翠,他用它从老外那里足足换了10万美金。

到了滇西,你才懂得什么叫刺激和兴奋,那带蛮荒味的“响马”倒是罕见了,在十字坡也不会碰到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但从“金三角”那边偷渡过来的犯,却经常与缉毒队在山谷里上演枪战片,骇人的枪声,惊落了老鹰黑色的自由和随意。与你同行的旅伴中,说不定就有十分老辣的警探。

看见太阳每天从这里升起又落下,落下又升起,火红火红的。将这山谷里的日子夯得既实在又热烈。风把云驮来,云把雨驮来,万物生长繁衍得十分茂盛。

(选自《当代散文精品・1997-1998)),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民俗风情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民俗风情 旅游资源

随着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崛起与发展,民俗风情旅游业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民俗风情资源因其可作为招徕游客的吸引源而日益被旅游业界开发和利用,我国不少地方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民俗风情游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在1995年,我国就成功推出了“95中国民俗风情游”。湖北位于荆楚大地,有着丰富的民俗风情游资源,要发展民俗风情游,有很多有利的条件。

一、民俗风情游概述

民俗,就是民间习俗,就是一定地域的特定人群在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中所形成的行为和思想的习惯性事象,也就是大家习以为常进而能够自觉奉行的惯制。[1]民俗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体现在人类生活的各方面。风情就是民俗的诗化和叠用强调,所以民俗风情也称风俗民情、风土人情,它是适应一定的社会生活而产生、传播和继承的,同时,它也为孕育它的母体报效尽力。其主要功能在于规范和促进人们的社会生活,从而使之巩固、发展或得到调整。所谓民俗风情游,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中所进行的物质与精神活动的总和。[2]

二、湖北民俗风情游的历史概括

在湖北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民俗风情游并没有被提上日程,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准备不够充分,这包括物质方面的准备和心理方面的准备。二是大家对旅游的认识不够深刻。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大家认为旅游就是去乡村体验一下农村生活,去自然风光漂亮的地方看看风景,不可能接触到当地最原始的文化。三是大家的经济实力还没为民俗风情游做好准备。在旅游的初级阶段,旅游在大多数人看来还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这为民俗风情游设置了障碍。四是民俗风情游的开发不够充分,旅游相关部门对民俗风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民俗文化长期处于社会的中、下层。

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湖北省位于中国腹地,地处长江中游的洞庭湖北。地理位置优越,北靠河南,南接江西、湖南,东邻安徽,西依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省境连界线长3700千米。湖北地处“天下之中”,境内交通线路纵横交错,承东启西,接南转北,长江、汉水交汇于中,经济发达,文化昌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3]因为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四通八达,这就为游客进入湖北旅游提供了便利条件,来湖北旅游,交通工具的选择性特别大,湖北位于京广线上,很多省市的火车可以直接到达湖北境内;可以坐飞机,湖北境内有两个飞机场;可以坐轮渡,湖北位于长江流域线上;也可以坐汽车,湖北境内的公路四通八达。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网络为湖北民俗风情游的可进入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丰富的民俗风情游资源

湖北有着非常丰富的民俗风情资源。民俗风情资源就是指那些能够吸引旅游者前往旅游观光游览,并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民俗风情资源[4],有以下几个方面:民风、民俗、服饰、建筑、饮食、婚恋、节庆、歌舞等。湖北民风民俗是在楚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中原文化形成的,除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较普遍的一些民俗特征和表象外,还有个性的方面。

1.占卜神算、驱邪禳疫是湖北人们生产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荆楚地区自古以来亲敬鬼神,有迷信之风,人们认为:人之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婚嫁生子、土木营建、种谷喂畜都带有很大的天意,因此流行占卜神算。荆楚地区盛行的元旦、上元、清明、上巳、端午、乞巧、重阳春秋社日、冬祭腊日等节日习俗不但有喜庆、纪念、游乐、欢宴、祭祀等意义,而且注入了驱邪禳疫的内容。[5]

2.湖北的渔家风情也很有特色。湖北古有“云梦大泽”,后演变为众多的湖泊。在湖泊密布、沟渠纵横的生产生活空间,湖北古时的渔家风情上演得淋漓尽致,体现在织网、撒网、荡舟、捕鱼、采莲等方面。

3.摆手舞节是土家山民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的一种舞蹈,是历史悠久的一种生产、生活习俗。土家语称摆手舞为“舍巴”,是在山民打猎归来、丰收之后、打仗凯旋归家时,以舞蹈庆祝丰收和胜利,经逐步演化而成的。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在恩施来凤县舍米湖都要举行盛大的摆手舞节。

4.湖北是孝文化的故乡,董永传说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孝子传》。董永传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当地的民众生活相结合。由于民众情感的渗透和口碑的符会,产生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传说,留下相沿而成的风俗及与董永相关的遗迹。

5.伍家沟民间故事也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伍家沟是丹江口市西部六里坪镇的一个行政村落,毗邻丹江库区,素有“九沟十八洼,一百单八岔,岔岔有人家”之说。伍家沟故事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分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童话和笑话等六大类别,已经出版了《伍家沟民间故事集》。这个村被誉名为“民间故事村”。

6.青林寺谜语也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位于历史悠久、地理环境独特的湖北省宜昌市宜都高坝洲青林寺村。该村的村民们擅长制谜、猜谜,在青林寺,几乎人人能说谜语,全村上下,不论男女老幼,随时随地都能相互比试自己的得意之作。据调查,掌握谜语30到100则的占该村人口的15%,掌握100则以上的占该村人口的5%。近年来,青林寺谜语村落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受到全国众多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2003年,青林寺村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谜语村”。

五、湖北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楚国文化

湖北的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的夏殷以前,南方民族长期在这里劳动和生活。春秋时期,汉民族大量自北南迁,南方逐渐形成了50余国,以楚国最为强盛。湖北有着近6000年的历史,是长江流域中华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悠久的历史让湖北的文化有了可以酝酿的温床,湖北的民俗文化是融合了荆楚各个地方的特色,“唯楚有材,于斯为盛”已成了荆楚人引以为豪的口头禅,也是荆楚人的文化象征。

六、湖北省民俗风情游的可行性

1.丰富的民俗民族文化。武汉春节的数罗汉是一个特别独特的风俗习惯,可以满足游客们祈求吉祥和如意的心愿。湖北的汉剧是中国历史最长的剧目之一,除汉剧外还有具有地方特色的楚剧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施南剧。湖北秭归的龙舟节享誉中外。武当山的道教文化、武当拳等都是全国乃至于外国朋友争相学习的内容。这些都是湖北民俗风情的典型代表。

2.优越的地理位置。湖北境内水路空交通四通八达。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完善的交通硬件设施为湖北民俗风情游的可进入性扫除了障碍,提供了便利。

3.悠久的历史。湖北悠久的历史让中外游客在欣赏民俗风情的同时可以倾听“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动听的历史故事。

4.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除了前面所提到的那些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外,湖北还有其他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山岳、峡江、峡谷自然风光,湖泊、水库与湿地生态景观,荆楚与三国文化景观,都市城市景观,宗教文化景观,民俗、曲艺文化景观,革命纪念地景观,古地质与地理环境遗存物景观等系列景观为主要代表性资源。

5.湖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不仅古朴醇厚,瑰丽多彩,而且特色鲜明、组合性强。依托湖北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可以开发出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吸引力的民俗风情旅游产品,向广大中外旅游者展示湖北人民的文化艺术、生活习俗、喜庆节日、风味食品、竞技活动、生产劳动等民族民俗风情文化,使游客在旅游活动中游览民族村寨,过上民族节日,品尝民族饭菜,观看民族歌舞,购买民族商品,参与各种民族文化活动。丰富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为湖北的民俗风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设计独具特色的旅游精品路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游客一旦到湖北进行民俗风情游,他们一定会为湖北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风所倾倒。

参考文献:

[1]中国优秀导游词精选.

[2]云南民俗风情与旅游.

[3]湖北导游基础知识.

民俗风情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文化;土家族

一、背景分析

(1)我国旅游业现状。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品味的升华,我国旅游模式会逐步向休闲度假及专项旅游方向发展,单纯的观光旅游将不能满足广大游客的要求。(2)张家界现状及张家界民俗风情旅游现状。长期以来,张家界政府着力开发以武陵源为主体的自然旅源,形成了高品位的国际知名品牌。但由于过度倚仗武陵源,对人文旅游资源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开发力度,致使旅游产品单一,影响了张家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3)张家界土家族。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土家族人口数已达570.42万人,其中张家界土家族人口数为101.56万人,将近占全国土家族人口数的1/5。所以,张家界土家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张家界土家族文化则是张家界一笔巨大的财富。

二、策划目的

(1)强化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真正把人文特色融入旅游中去,旅游业才能持续发展。(2)增加旅游文化内涵:张家界市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一样丰富,浓郁的民俗风情,众多的名胜古迹,丰富的人文景观却长期待宇闺中。

三、SWOT分析

(1)优势(S):第一,张家界景区自然风光无比秀丽,成为了张家界市的城市名片;第二,社会稳定,经济基础雄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第三,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尤其是省道G5513建设,极大的缩短了与长株潭城市圈的距离。(2)劣势(W):第一,多为山地地形,景区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经济腹地小;第二,过多的依靠武陵源和天门山景区,旅游形式单一,人文旅游尚未得到重大开发;第三,景区服务人员结合人文风情的意识较为薄弱。(3)机会(O):第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了整个张家界市的支柱产业,必然会得到政府和当地相关企业的支持;第二,张家界的土家民俗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4)威胁(T):第一,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应该注意适度适量,促进生态的人文的共同发展;第二,离凤凰古城近,发展人文旅游有可能出现同质化现象,很难突出自己的特色。

四、措施

(1)采用整合提升模式:在原有的宝峰湖景区魅力湘西节目,将舞台露天设置在山水之间,使音乐效果融入宝峰湖秀丽的山水之间,将原生态音乐、独特民族服饰、独特民族绝技结合山水景色打造山水人文盛宴,同时在活动中穿插民俗游戏互动活动,让游客融入其中,感受土家人的风土民情。(2)采用主题附合模式:第一,在宝峰湖景区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建成旅游纪念品购物街,为实现规模效益,可以将小吃、民族服饰、民族建筑等融为一体;第二,在已经建好的土家风情园建设土家吊脚楼式的客栈,体验土家人生活的方式,让游客不仅仅一游而过,而是切身的感受。(3)改变景区以往解说模式:要突出介绍土家的民族风情,举办篝火狂欢会,让游客与土家人一起感受民族风情。(4)开展丰富多彩的风俗游:第一,在春节期间,开展和土家族人一起“杀年猪”、“腌腊肉”、“推豆腐”、“过赶年”的民族风俗;第二,在阴历四月七或者四月十七,开展和土家族人一起过“牛毛大王节”,来更深层次的展示土家风俗;第三,在阴历六月初六时,开展和土家族人一起过节日“六月六”,传说六月六是茅岗土司遇难的日子,血染了龙袍,土家为纪念他,就在这天把好衣料、衣服拿出来晒,俗称“晒龙袍”。

五、宣传方式

(1)电视宣传;(2)平面宣传;(3)旅游宣传;(4)政府宣传;(5)车体广告。

六、成本预算

(1)广告方面:第一,在湖南电视台支持本省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下,根据湖南卫视黄金档广告收费标准,首先预算电视宣传的成本在100万左右。第二,由于报纸等广告所花成本较低,而且传播范围广,见效比较快。计划投放在《南方周报》的版面规格为24.5×31(半版横),彩色图片,投放四期,预算费用在40万左右。第三,由于在网络上投放广告费用过高,所以计划预算费用应在100万左右;另外,在车体广告上宣传的范围只是较近地区,辐射广度有限,所以预算应在10万元以内。(2)项目新建方面:第一,计划投资700万左右修建完善土家风情居民式宾馆工程及相关设施。第二,由于可充分利用宝峰湖已发展好的基础设施,而只是将小吃和土家特色饰品等小店迁入,所以此处计划预算50万元。

民俗风情范文第4篇

昆山民歌属于吴歌的嫡系支脉,既有吴歌所具有的一般共性,又有昆山民歌特有的个性。1984年发现的长篇爱情叙事吴歌《老囡嫁人》就是这样一首不可多得的昆山民歌,它保存了昆山地区在那个时代特有的生活场景,蕴含着昆山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是该地人民群众智慧、愿望和心理的真实体现,为我们研究明清时期的思想理念、风俗礼仪、生活方式、婚姻习俗、传统节令、方言俚语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一、一场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

长篇爱情叙事吴歌《老囡嫁人》叙述了的是农家后生郭华和富家千金殷凤英热恋相爱,但因封建旧礼教束缚,最终未成眷属而抱恨终生的凄美爱情故事。

细细品尝《老囡嫁人》,其吟唱的爱情悲剧很有典型意义:殷家村的殷老伯,人到中年喜得“老囡”凤英。凤英自小讨人喜欢,“果然是聪明的小姣娘”。江南出绣娘,凤英也是绣花高手,她会“绣出八九七十二朵芙蓉花,绣得朵朵带露粉花香”。郭家庄郭华是远近闻名的民歌高手。喜欢对歌,是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普遍爱好;两人第一次见面,就因为对歌。郭华大胆地追求爱情,勇敢地情挑凤英;凤英机智聪敏地回应。一来二去,一个有情,一个有意,可谓是一“对”钟情。但是,一旦面对“有意搭情哥来攀谈”的凤英,郭华却反倒显得木讷,还在猜想“勿得知妹妹真心阿曾动”;即便是面对凤英大胆而明确地邀请“跳粉墙”约会,郭华还心存疑虑。郭华赴约之后,两人品尝了爱情的甜蜜,“鸳鸯枕上好风光”;但是事实却是“爹娘作主婚姻办”,凤英含泪远嫁彭家庄。婚后13天,郭华大胆冒充舅爷“假做送礼去望姣娘”。面对天壤之别的丈夫与情人,凤英深切感受到“亲夫勿及我情哥好”,毫不犹疑地“开箱拿出绫罗缎,七尺围巾送情郎”。短暂的见面之后是源源不断的思念……

爱情永远是最具有魅力的主题,爱情悲剧永远是最能够打动人的题材。年轻人始终在追求婚姻自主,但是封建社会婚姻大事得依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于是:一方是向往、追求、抵制、抗争……,一方是束缚、控制、扭曲、打压……,专制社会,有情人难成眷属,美好的东西被“撕破”,被摧残,被扭曲,从而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这就是爱情悲剧作品长盛不衰的魅力所在,也是《老囡嫁人》得以流传至今的内在原因。

二、一幅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画

民歌是社会基层群众在漫长的生活、劳动过程中创作的,它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艺术是生活结晶,民歌源动力在生活的深处。《老囡嫁人》作为长篇叙事吴歌,其容量之大,场面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洋洋772句,全面反映了江南的地理生态、水乡的生活场景、昆山的风土人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末民初江南农村的民俗风情画卷。

江南水乡,河网交叉,家居依河而建,出行以船代步,老百姓“时常摇船江里行”。故事开头男女主人公第一次见面时,郭华在摇船,凤英在河埠头。两人约会要用船,凤英远嫁,对方迎亲用的是船,郭华冒名探望也是靠船。

江南是种植水稻的,拔秧、插秧、耘稻等是主要的劳作。为了方便休息,田头搭建了简易的风凉棚。昆山民歌代表作就是《搭凉棚》。

《老囡嫁人》定型于清末,反映了当时的商业氛围。从郭华为准备“新舅爷”的见面礼看,市场不但相当繁华,并具有了很强的品牌意识:“河南枣子长一寸,河北雪梨重半斤。南京板鸭捧台盘。金华火腿江北鹅,苏州麻鸭捧台盘。杭州荸荠斜塘藕,广州橘子捧台盘……”吴地重视美食文化,在全国是比较突出的。《老囡嫁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食王国的传统文化。

三、一部水乡婚礼的经典样本

长篇叙事吴歌《老囡嫁人》分量最重的是婚礼部分,简直就是一部水乡婚礼的经典样本。

婚姻大事,首先是提亲,媒人来女方家里索取姑娘的生辰八字,俗称“请月生”。媒人把“月生”帖子送到有意接收的男方家后,男方请人看两人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克;如果顺利,就可以定亲。定亲由媒人负责“通讯”女方。定亲以后,“约定好日要做亲,选了好日好时辰,那怕铁路要行程。”结婚的黄道吉日一旦决定,婚礼大典进入倒计时。黄道吉日一到,男方发轿迎亲,“男家发轿闹盈盈,流星花爆勿停声,”“喇叭唢呐迎新人。”接新人有接、迎的规矩,男方备好“六礼”,“花花轿子到墙门,大门关得紧腾腾,六行礼钱全端正,三吹三打就开门。”结婚自然是大喜事,但是作为马上要离开娘家的新娘,却要与母亲哭着分手,叫“哭出嫁”:母亲逐一关照女儿。

一路上吹吹打打到夫君家,第一是拜公婆“四拜天来四拜地,四拜公婆两大人”。最热闹的自然是“堂前起拜结成亲”。“笙箫细乐闹盈盈,红绿牵巾手里捏,夫妻移步进房门。”进了房“夫妻吃盅同杯酒”与“和合汤”。至此,婚礼大典告一段落。

四、一股摄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

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离不开艺术手法的娴熟运用。与大多数民歌一样,《老囡嫁人》同样注重运用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赋比兴。铺陈、排叠的句子,比比皆是。凤英面对媒人,询问夫家的情况,“吃郎茶,是郎妻”,铺陈5组40句,显示凤英的关注。当这对有情人难成眷属时,两人喝分手酒,从“初杯酒”到“第十杯酒”,铺陈10组40句,刻划“两人肚里痛伤心”的情景。凤英出嫁,铺陈10组40句,描摹母女俩“哭出嫁”时心有千千结的心态。有时叠用比喻:“好像三岁孩童呒娘叫,早啼夜哭断肚肠!好像新出壳小鸡呒得老鸡孵,正要同道却各自行……”极富想象力,生活味道十足。

楚地民歌历来以缠绵悱恻、情意深长见长,刘邦采用四面楚歌,给了楚霸王致命一击。昆曲“水磨腔”就是吸收了昆山民歌的莞尔多情、感情细腻。《老囡嫁人》郭华摇船去探望凤英的场面,可谓是淋漓尽致的刻划:“摇得船头上清水纷飞飘,橹板头刮水翻波涛。摇得生丝橹绷纷纷烂,橹人头出火水来浇。摇得船舱里礼物蹦蹦跳,情哥送礼眯眯笑。摇得一河两岸水发跳,岸上人人都赞好。”形象生动,语言流畅,节奏明快,琅琅上口。

五、一本方言俚语的“活字典”

民俗风情范文第5篇

关键词:融合 原则 本土性 趣味性 思想性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是课堂教学一直为之探索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特别是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各地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把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引入课堂,促进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是一个新的举措。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各地进行了积极的探究实践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怎样在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有效的对课堂教学作出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增加学习积极性,掌握课堂知识、形成相关技能,又了解本土民俗风情,让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真正达到相得益彰、互为表里的目标,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坚持本土性原则

民俗风情是长期、固定的依附于人们生活习惯、情感信仰之中而产生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因为其形成和巩固过程的特殊性,一直就具有集体认知性和自觉遵从性的特征,而且已走向自然化、生活化。

根据这种特性,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找准民俗风情与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在有机融合二者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本土化的原则。换言之,所融入的民俗风情必定是为本土人群所熟知的。这样学生有自然的亲近感,易于接受。“避免这种文化又成为一种新的阻碍。”只有适当的引入教育对象所趋向的本土文化,才能对抽象生涩的书本知识起到映衬补充、注解说明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美术赏析时,引入大湘西所特有的吊脚楼建筑、对襟儿服饰、土家银缀、窗花剪纸等进行美学教育,也会达到同样的审美目的。学生再次以美学的目光审视这些距离他们很近的美学对象,所受到启发不亚于了解西方油画雕塑,中国工笔山水。同样,在体育课中把“走高翘”、“秋千”、“扭扁担”等活动融入课堂之中,不仅有场地器材的便利,还可以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中国全国各地民俗风情众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在把民俗风情与课堂教育互相融合的时候,要在课前做足功课,不标新,不立异,不赶时,扎扎实实的立足于本土特色,以达到我们所预期的目标。

二、把握趣味性原则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新课改要求教学双边“密切联系生活”,以引发参与的兴趣。对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过程,就要求适度把握好趣味性原则。

以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师教学为例,语文老师教学如何写调查报告,把调查的对象由学生不熟悉的“社区情况”改为调查家乡的“特色小吃”,把书本中“写一个熟悉的场景”,选定为参观一个“蒸喜酒”的场景,这样的安排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思想品德老师在课堂中教学“文明交往”时,让学生实景表演土家族的“待客礼仪”,从中体会交往待客的要求,把抽象的道理寄寓在生动形象的表演过程之中;音乐课堂中老师带领学生走出去欣赏本地山歌、“打围鼓”,让学生感到新鲜而好奇,这些课堂实例,无一不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学自然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握趣味性原则,还要注意避免“唯兴趣”观,防止教师一味的追求乐趣而忽视民俗风情独特的内容。“趣”的把握有一个前提:所渗入的民俗风情必需与教学内容有情感价值相通处、内容关联接近点、体验结合互补面。

三、强调思想性原则

鉴于“民俗风情作为一种文化合力进入校园的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而且民俗风情起源的自发性、宗教性、原始性等特点,让民俗风情的教育功能有一定的制约。当教师在引入并使用到其中的一个知识节时,首先充分认识到民俗风情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的价值取向挖掘点。要结合教育的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辩证唯物的态度,“扬弃”的方法,发挥这种特色文化的教育功能。这就是把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二者整合的时候所要强调的思想性原则。

比如在了解“丧葬习俗”时,就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那些复杂繁琐的动作、神秘难懂的语言,这只是一种文化展示过程,重要的是要挖掘其中的“扬善积德”内涵,对于很多封建迷信素材,更是要立场坚定的予以批判,不能一并吸纳。对于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民俗,也要有正确的评价。如过年时候小孩子在大年初一去别家“拜年”的习俗,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渐渐的消失。对于这种即将逝去的民俗风情,我们要指导学生从中看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给这种风俗的变化赋予积极的时代意义。

只有强调了思想性原则,我们的教育才会成为“有源之流”,才会始终与我们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而不偏离教育的主航道。

民俗风情文化作为一种开发很广泛的校本教材,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被充分运用。只有坚持了民俗风情的本土化原则、把握了趣味性原则、强调了思想性原则,对于把民俗风情引入课堂教学才有了基础性的指南。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怎样把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有机的整合起来,是一个内涵很宽泛的命题,有待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之中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覃正云,覃自云.新课改108问[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