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石的资料

化石的资料

化石的资料

化石的资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化手段 石油企业 地质档案管理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企业化与工业化快速发展期,企业化与工业化的一个直接后果对于石油的需求大增,那么石油企业扩展也会加速,档案也会越来越多。石油地质档案是石油企业在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记录、数据、分析结果以及科研成果等,是石油企业在地震、钻井、测井、录井、试油、油井开发等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科技文件成果[1]。同时在企业发展与合并中,很容易造成石油地质档案的散乱与遗失,再加上企业普遍较为重视人事档案、财务档案等档案的保护,石油企业档案的流失现象更为普遍。为此我们逐渐意识到规范企业石油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信息化手段在石油企业地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1、石油企业地质档案管理的作用

石油地质档案是石油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其真实客观地记载着油气资源的地质情况,既是油田地质科研人员正确认识地下地质客观世界和油气分布规律的智慧结晶,也是他人继续深入研究的重要依据[3]。因此,如何对这些宝贵资料进行储存和管理就非常重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石油地质档案的管理手段和利用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应充分利用当前的信息化技术,实现石油地质档案的永久保存和使用。

2、当前石油企业地质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意识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企业并不具备档案意识,当前我国石油地质档案在档案管理中是较不受重视的类别,花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而且石油勘探工程部门往往重视不够,不想配合,认为材料放在手边用用就行了[4]。石油勘探工程一般由流动性较大的秘书作为石油勘探资料管理员,而他们有的甚至连石油勘探工程基建项目材料的构成也不清楚,更不用说是符合归档的要求了;各部门研究人员在用图纸等材料时往往随意涂写,用了资料后不会及时交回到档案室,往往造成档案资料的遗失。

2.2 档案质量有待提高

在己归档的材料中发现,石油企业档案的材料普遍质量不高,如图纸的清洁程度、整齐程度等。有些图纸不是原件,而是复印件;甚至有的是不利于长期保存的热敏纸;有些图纸上有任意涂写等情况。同时档案的信息化程度也普遍偏低,在已归档的石油企业档案中,一般企业只能做到目录级的管理,即只能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上检索到目录,而没有相应电子稿。还有的企业因为未能进行部门立卷制度,只是上交材料,需要档案部门进一步的整理。同时归档时间跨度大,具有成套性[4]。石油企业油田的开发从立项到油田投产到最后油田关停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每年都有新的文件材料形成,这些文件材料与该油田相联系,是反映该油田实际建设过程的真实记录。这些材料都应及时收集整理归档,而不应不受时间长短的限制,放在项目结束后归档,以影响研究人员的使用。只有及时收集整理才能保证案卷的成套性不受影响,有利于今后的档案管理利用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档案载体有待丰富

按规定,勘察过程每个阶段均要留下照片或是其它电子文件。但调查表明,特殊载体的材料匾乏,要么没有相应的材料,即使有一些有特殊载体材料,其数量也不超过5%,给企业留下了不可弥补的损失。目前由于声像档案载体材料成本较高,而且属于“账外”档案,不易控制。许多建设声像档案形成部门,出于使用便利,不愿将其无偿交给档案部门管理,而往往从个人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对声像资料任意处置,致使照片底片损伤或丢失,录像制品也因多次使用,其中一些珍贵资料内容丢失。有些档案即使交给档案部门了,也是星星点点,很不完整[5]。还出现过个别人在调离工作时,连同自己拍摄的工作照片也一同卷走,声称这属于个人知识产权。加之保管条件等原因,这部分档案正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很多纸质石油地质档案由于保存时间的地点过于潮湿和保存的时间过长,纸质档案资料开始老化磨损,颜色泛黄变脆,加上使用的频率又很高,资料不仅磨损而且损坏很严重,尤其是部分带有图片和数字的资料,由于磨损而不能体现图件所表达的全部,造成不能正常使用。如果不在资料信息还比较完整的时候采取数字化储存和管理,宝贵的石油地质档案将会随着时间不断流失[6]。

3、信息化手段在石油企业地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石油地质档案通过信息化管理后,资料通过数字化储存和管理,由于地质档案资料存储在体积小而容量大的计算机或光盘等储存介质内,不仅大大节省了地质档案资料储存的空间,通过信息化管理后,最大程度上节省了财力、物力和人力等资源,并通过局域网甚至互相网在更大范围内通过授权后实现资源共享,比如采取石油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则信息利用者可以轻而易举的通过计算机检索到这个资料,甚至下载该地质档案,大大缩小查找时间,并能得到完整的档案信息,为全面、准确地进行储量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具体的应用措施为:

化石的资料范文第2篇

被誉为“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因其强度高、韧性强、透光率高、重量轻、导电佳、导热好的优异特性、极具吸引力的应用前景以及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国内外产学研界和资本为之欢呼和疯狂。

从政策角度看,当前已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已经制订了不同的石墨烯技术应用路线图。如欧盟石墨烯旗舰计划技术路线图、韩国石墨烯产业市场路线图等,都在为该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制定技术发展路径。

我国也对石墨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无论是去年国务院的《中国制造2025》、《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还是今年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都反复强调了石墨烯在战略前沿材料中的关键地位,提出应在2020年形成完善的石墨烯产业体系,并预计到2025年其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

在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中国石墨烯产业化加速前进。但我们也看到,目前中国石墨烯产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也阻碍了其产业化进程,陷入泡沫化、低端化、应用乏力等困境。

资本热炒概念

近年来,石墨烯被炒得火热,产业持续升温,各路资本纷纷涌入。在经历了2014年至2016年的高速发展后,石墨烯联盟初步统计,截至2016年8月底,从事石墨烯研发、生产、应用等相关企业数量超过400家,约占全球石墨烯企业数量的3/4,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鲁区域。

中国碳谷科技集团首席专家戴加龙说,“现在,社会上炒作石墨烯概念非常严重,其噱头意义远大于实用价值。企业做研发、做产品、做市场,都得诚信。做到哪一步就说到哪一步,取得什么成果就介绍什么成果,‘放卫星’――不切实际的虚报浮夸,不仅不能给石墨烯增光添彩,反而会给石墨烯抹黑。对石墨烯的发展来说,‘放卫星’究竟是帮忙还是添乱、是补台还是拆台,结论应该是不言而喻的。现在业界对石墨烯的概念大多停留在理论上,实际上在真实应用中石墨烯应该理解为:纳米+二维材料+石墨烯自身的性能。”

华为董事长任正非曾罕见地接受媒体群访,在数千字的专访中,只有25个字谈及石墨烯,“石墨烯将颠覆硅时代”转瞬就被炒作为领袖人物传递的投资信号。一则《中国石墨资源20年内将耗尽,或成下一个稀土》报道,也让石墨烯再次被资本市场热捧。与石墨烯关系不大的石墨矿藏转眼间套上了稀缺资源的属性。

“人们能够轻易从讲故事中获得财富,谁还会投资企业。”资本对于石墨烯概念的炒作,不仅脱离了产业实际,甚至出现了伪科学倾向,尤其是“石墨烯的发展将依托于石墨资源”的说法让业内人士倍感荒诞。

二维碳素科技公司总裁金虎表示,石墨烯是一种功能型材料,对工艺、设备要求很高,对资源消耗很少。虽然石墨烯最早是从石墨中发现的,但是产业化制备石墨烯薄膜主要是以甲烷、乙炔等含碳气体为原料,目前石墨烯薄膜生产与石墨半点关系也没有。

而石墨烯粉体虽然由石墨生产,但是对资源的耗费量很少。目前全球生产石墨烯所需的石墨只有1000~2000吨。即使未来石墨烯得到广泛应用,生产规模扩大100倍,一个普通年产10万吨的石墨矿就足以满足全世界用量。更关键的是,在石墨烯粉体的生产中,石墨所占成本不到1%,完全可以采用人工石墨替代。

“资本市场将石墨烯的产业稀缺性和资源稀缺性进行混淆是完全的误导。”金虎苦笑。除了石墨烯和石墨混淆外,针对石墨烯材料的误解比比皆是。

总体来说,石墨烯产业面临的产业发展环境是冷热不均。学术界、资本界、媒体的热与产业界的冷。资本市场的热度持续高涨,不少上市公司、投资机构涉足石墨烯概念股,赛富基金、经纬中国等风投机构积极投资石墨烯研发中试和产业化。政府招商的热与落地配套政策的冷。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对石墨烯项目和产业的发展兴趣很高,招商不遗余力,出手大方。但是,石墨烯产业存在的很多问题是系统性问题,仅仅靠资金和创业团队不能得到很好解决,石墨烯产业的环评、安全生产资质、废料处理等方面没有配套政策跟进。中国群众式的热和发达国家注重长远的冷。我国的石墨烯研究基本上属于自发性的群众运动模式,一大堆人抢一块很小的蛋糕,投入非常分散,缺少国家层面的全局性规划,很难布局长远的目标。而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支持了许多项目,对推动产业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如欧盟就选定了石墨烯旗舰研究项目作为首批技术旗舰项目之一。

尽管石墨烯极有可能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颠覆性新技术新产业革命,但当前石墨烯制备技术还不成熟,缺乏技术标准,处于产业化突破前期,需要警惕过度的资本炒作会给产业带来虚假繁荣的泡沫。

应用技术薄弱

石墨烯从2004年发现至今,其产业化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关键在于石墨烯整个产业链到目前为止仍未实现贯通和整合。主要受限于石墨烯制法、转移技术、打通下游应用等问题,要真正实现石墨烯的产业化,必须在这些方面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来说,石墨烯产业主要处于拓展应用领域的研究阶段,各大企业争相在未来大规模应用前布局专利核心技术。以韩国为例,由于石墨烯在三星的主营业务领域均有着重大的应用前景,因此对于石墨烯的研究应用极为重视,不仅成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还和韩国成均馆大学合作,积累了大批石墨烯相关的技术专利。

而在美国拥有IBM、英特尔、波音等大公司,有利的创业环境催生了众多小型石墨烯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覆盖从制备及应用研究到石墨烯产品生产,直至下游应用全环节,加速了石墨烯的产业化和应用进程,产业布局呈多元化。

与海外三星、IBM、诺基亚、英特尔、波音、陶氏化学等大公司推动产业化应用不同,中国的石墨烯研发多集中于中小型公司,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较少参与。

在我国,石墨烯研究主要靠大学等科研单位推进,重科研轻应用,这样容易导致石墨烯科研成果与未来市场需求脱节,对石墨烯产业化应用十分不利。

从科研角度看,中国的石墨烯研究处于世界领先位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Wind数据库资料,2015年中国专利申请数量达7925个,居全球第一。而从专利布局来看,企业和学校总占比达80%以上,公司占比远远低于学校,产业化进程提速有限。

我国虽然科研人员和成果数量大,但高精尖的原始科研成果还较少,大多采用跟踪研究的方法,重大创新还比较少,研究成果还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领域,高端应用技术还相对薄弱。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碳材料专家康飞宇曾公开表示,我国虽然在石墨烯量上位居全球首位,但不少科研院所并不知道产业界到底要什么,科研和应用脱节问题突出。

目前我国约有400多家经营石墨烯业务的企业,将石墨烯作为主营业务的约70家,多呈小型、初创等特点。按经营业务划分,还可进一步分为石墨烯粉体企业和石墨烯薄膜企业,前者数量约50家,后者约10家。

我国企业通常重视短期发展急于变现,对研发的投入也不够。据了解,国内的石墨烯产品多为针对两三年以内可以形成产业的应用。例如将石墨烯添加到现有材料里提升其性能。石墨烯的高端应用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且风险很高,五年后才可能形成产业应用,国内民营企业很难有实力去进行布局。

所谓“高端应用”,是指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应用。石墨烯极高的导热性、导电性、比表面积等优良特性,使其成为储能、电子、光电器件的首选材料,这些也是石墨烯最有可能发挥决定性作用,成为不可替代的“超级材料”的应用场景。

2014年,全球芯片制造巨头美国IBM公司推出了世界首个多级石墨烯射频接收器,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全功能石墨烯芯片,其传输速度是硅制芯片的千倍;同年7月,IBM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对石墨烯碳芯片技术投资30亿美元的研发资金。

此外,韩国三星、LG集团近年也在柔性显示器、触控屏等领域与高校合作研发出了成果,相较于目前市场上最成熟的透明导电薄膜材料氧化铟锡(ITO),石墨烯的成本更低,柔韧性更佳,在柔性电子器件及可穿戴设备等应用十分具有发展潜力。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应用技术突破难导致产业链下游尚未形成,很多宣称能够生产上百吨石墨烯的公司,空有产能,却很难卖出产品。例如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1月,一条年产100吨氧化石墨(烯)的自动化生产线宣布投产,并预计2016年可年产1000吨粉体石墨烯,销售收入超过6亿元。

但根据2016年年中业绩报告,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367.27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8.83%。石墨烯粉体收入增加约122.71万元,触摸传感器收入增加了322.77万元,虽然产品下游市场应用逐步打开,但销售远不及预期。而常州二维碳素材料有净利润-521.4万元,青岛华高墨烯明细利润-283.8万元。

虽然从2015年开始下游厂商对于石墨烯的应用积极性大幅提升,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下游企业家对于石墨烯还停留在概念上,并不清楚怎么使用。不少企业购进石墨烯材料等相关产品后,不针对产品特性进行加工工艺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石墨烯材料即使品质再高,也难以发挥其优越性,造成“材料好、用不好”的现象屡屡出现。

此外,从新材料到新产品转变的周期较长,下游企业必须确保添加石墨烯材料的产品具有稳定性。拿电池生产企业举例,一批产品约需3个月出试验结果,同款产品要做5~6批稳定性试验才能确定其稳定性,决定是否导入。

此外,一些企业粗制滥造生产的东西没有人要,到处忽悠,使得市场对石墨烯的认知模糊,而当不成熟的产品盲目投放到市场,会带有很大潜在风险,以电池生产为例,使用安全性究竟如何仍需要不断测试。

只有得到下游应用需求的支撑,石墨烯产业才能真正散发出生命力和可持续性。下游应用反馈到科研方面,下游应用商到底需要什么性能的产品,能够接受的价格是怎样,想要应用于哪些领域,科研机构才能更具针对性地进行研发。

在中国“企业+研发机构+孵化器+加速器”的发展模式尚在摸索起步阶段,石墨烯产业化技术路线和产业化路线及产业发展的阶段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等仍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真正落实。

政府应该对重大高新技术项目给与更优惠的政策,激发企业推动科技创新的动力。同时,企业应该与高校等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发展,共同享受技术进步的成果。

在9月22日-24日举办的2016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工信部材料司巡视员吕桂新透露,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引导和扶持石墨烯产业发展,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一批重点和应用的关键技术,重点突破石墨烯材料的标准化和低成本化,采取一条龙的模式将材料生产、应用开发、终端应用等环节串起来,积极推动石墨烯材料示范应用,构建应用产业链,加强石墨烯标准体系建设,搭建产业创新平台。

低端产品盛行

在今年的2016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大会展出的众多品类的石墨烯应用创新产品琳琅满目。除了多种石墨烯原材料外,还有很多新奇的石墨烯产品:有枕头、电热毯等床上用品,有护肩、护膝、护腰等健康产品,有内衣、袜子等服装产品,有散热器、充电宝等电子电器产品,还有轮胎等汽车产品。

石墨烯的发现者安德烈・海姆曾公开表示,中国石墨烯的产业化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在2016年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他却指出,中国目前推出的石墨烯产品普遍呈低端化特点,还没有发挥石墨烯的“真正能量”。

这一前一后巨大评价落差的背后,折射的或许是石墨烯在中国日渐沦为“工业味精”的现实命运。

尽管当前石墨烯成为制鞋行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成功运用至鞋底、鞋垫,接下来还会将其用于鞋面,但与国外大企业应用于光电器件、传感器、医药、环保材料等高端领域相比,依然改变不了石墨烯低端化应用的尴尬。

日前,贵人鸟鞋业与福建晋江市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发出一款石墨烯跑鞋,这双鞋的重量仅约120克,相当于一袋方便面的重量。这款跑鞋鞋底加入石墨烯不仅增加弹性,还能增加韧性和抗撕力。从外观上看,该跑鞋与普通运动鞋无异,但拿在手上却十分轻盈。鞋底柔软有弹性,其深灰色类似泡沫的部分就是用石墨烯材料制作而成。

晋江市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许志介绍,这双跑鞋搭配的石墨烯杀菌鞋垫,不仅能抑制细菌、真菌,有效改善足部健康,同时舒适度和外观都得到了提升。

此外,国内企业近几年还相继推出了石墨烯内衣裤、U形枕、轮胎、涂料、加热片、移动电源、保健用品等产品,多将石墨烯粉体添加至各类产品中改善性能,应用领域极广。但因用量较少且不发挥主要作用,石墨烯只能作为辅助材料使用,由此获得了“工业味精”的称号。

报道分析称,受制于高端应用的长期高投入及高风险,国内中小型民营企业在高端领域少有布局,实力雄厚的大型国企对石墨烯这一新材料也缺乏积极性。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指出,与国外相比,中国企业在石墨烯高端应用上的投入差距巨大,相关的高端研发技术落后三年,研发成果已落后五年。因此,李义春建议,政府应在石墨烯高端领域的研发上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大企业的定位相对高端,研发成果不易显现。小企业的决策机制更为灵活,但受限于资金规模,小企业不太稳定,风险会更大,“一百家剩两三家就不错了,很多项目一看就判死刑了,很多投资石墨烯制备的都不太行。”

由于资金问题,从事石墨烯材料的小企业多从难度较小的应用做起,低端应用难度相对较小,更容易实现生产。“适度的挑战性是必要的,如果太过低端就会拉低产业形象,降低产业门槛。” 东旭光电副总经理、上海碳源汇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忠辉说。

化石的资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石油化工企业;施工现场;物资管理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石油石化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石油石化企业为了有效的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不断的完善自身的各项管理。从石油石化企业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的层面出发,对石油石化企业的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一、石油石化企业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概述

石油石化企业地面工程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指的是石油石化企业在施工现场中对企业自身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物资方面的采购、使用、储备等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石油石化企业施工现场物资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施工现场的物资进行有效的管理,以降低石油石化企业的生产成本,加速企业在资金方面的周转能力,不断促进石油石化企业经济利润目标的实现,从而有效的提升石油石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石油石化企业从其行业自身的特点来看,有着不同于冶金、纺织及机械制造等行业的特点,石油石化企业所生产经营的产品或者项目,有易燃易爆、毒害及腐蚀性的特点,在施工现场中对工艺操作及物资管理都有着特殊的要求。在石油石化企业的施工现场中,这种特点给物资管理所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其它行业。从石油石化企业施工现场物资管理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包括制定施工现场的物资计划,施工现场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及储备等重要环节,这些不同的管理环节在石油石化企业的现场物资管理中相互影响,其中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对石油石化企业施工现场的物资供应链造成负面影响。石油石化企业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体现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经营水平的重要标志,物资管理方式的好坏影响着石油石化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必要不断的加强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促进石油石化企业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石油石化企业施工现场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石油石化企业施工现场的内部管理控制存在问题

在石油石化企业的施工现场中存在着物资计划控制措施无法发挥的问题,企业施工现场的物资采购、仓库管理措施不到位,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责任心较差,对施工现场所的物资品种及规格不清楚,对施工所需要的原料种类和数量缺乏了解和掌握,导致内部管理控制水平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石油石化企业施工现场物资采购工作存在风险

石油石化企业在施工现场的物资采购是一项对工作人员的政策性与责任心要求较高的工作。能够给施工现场及时按质按量的供货,直接关系到石油石化企业施工项目质量的好坏,对施工能够顺利进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着合同、价格及交货期限等方面的风险,这些存在的风险都会对石油石化企业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水平带来影响。

(三)石油石化企业施工现场库存管理存在问题

在石油石化企业的施工现场中存在着仓库管理人员责任心较差,工作不到位的问题。物资管理的工作人员对库存产品的种类和规格掌握度较差,对施工现场所需要的原料种类及数量计算存在问题,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导致企业物资管理作用无法发挥。主要表现有:施工现场的物资验收入库没有按照规定的制度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施工现场的仓库保管员与会计不及时进行对账与盘库等等。

(四)石油石化企业施工现场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存在问题

石油石化企业在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中,在物资消耗定额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同的石油石化企业在这方面的表现不一致。从目前石油石化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在物资消耗定额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原始记录不全;施工现场中材料的支领与使用存在着没有计划欠缺,甚至是没有计划的情况,企业对施工现场的监控由于缺少合理的定额管理依据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简而言之,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导致施工现场在用料中存在着浪费问题。

除此以外,石油石化企业施工现场在物资财务工作方面也存在问题,如有的企业的财务人员不了解材料的市场行情,因而无法对存在问题的采购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督。值得强调的是,不同的是石油石化企业在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有区别的,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物资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

三、石油石化企业施工现场物资管理的策略

(一)优化石油石化企业施工现场物资管理的基本原则

在石油石化企业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经济效益原则、科学合理原则及标准化规范化原则。这三项基本原则之间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在石油石化企业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应关注这三项原则的贯彻。

(二)石油石化企业施工现场物资管理制度的优化

对于石油石化企业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来说,管理制度优化有效性的高低与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物资管理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就是说,石油石化企业应关注提高物流环节相关人员在成本管理方面的意识。只有这样企业所制定的施工现场的各项物资管理制度才能够有效的被贯彻到施工现场实际的物资管理过程中。为了有效的对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进行评价,企业应通过不断完善的施工现场物资管理的绩效制度对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物资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调整,不断的促进石油石化企业施工现场物资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石油石化企业地面工程施工现场物资管理的主要措施

化石的资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供需现状;需求趋势;国家政策

中图分类号:F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4-0276-02

1 资源与储量

世界上可开发利用的重晶石资源不多,主要有沉积矿床型、低温热浪矿床型和风化残积矿床型等3种类型,据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世界矿产资源年评2002―2003》,估计世界重晶石储量约为20000万吨,基础储量74000万吨,集中分布在中国、印度、美国、摩洛哥、泰国、土耳其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

我国重晶石储量居世界首位,为6200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31%。而根据中国国土资源部截至2005年底全国矿产资源储量统计表,重晶石储量为3360万吨,与美国USGS的以上数据不一致,主要是由于对矿产储量的分类与认识不一所造成的,其他数据均一致。

2 全球重晶石生产与消费

2.1 生产

2003年世界上有45个国家或地区生产重晶石,总产量为652万吨,比2002年增加50万吨,增长8%。其中产量超过10万吨的国家有9个,合计占总产量的89%。中国、美国。印度居前三位,合计占世界总产量的72%,世界重晶石生产地区集中度比较高。

2.2 用途和消费

(1)用途。重晶石是以硫酸钡为主要成分的非金属矿产品,具有密度大、化学性质稳定的特点,被广泛用于石油、化工、轻工、冶金、医学、农业及原子能、军事等部门,其用途超过2000项。

①钻井泥浆加重剂。重晶石当前最大的工业用途是作石油、天然气钻井泥浆的加重剂。含这种加重剂的泥浆能冷却钻头、加固井壁、控制原油和天然气的压力,从而稳定油气产量,防止井喷事故。统计资料表明,钻井每钻进30m就要消耗1吨重晶石粉,目前全世界重晶石消费量的85%左右都是用作泥浆加重剂。②钡化工产品。重晶石的第二大用途是制造各种钡的化工产品,主要是碳酸钡、氯化钡、钛酸钡、硫酸钡、硝酸钡、氧化钡等,占重晶石总消费量的10%。③其他用途。如用作纸张、油漆、橡胶等的填料、水泥用矿化剂、道路建设等,约占5%。近年来,在西方一些国家重晶石在非钻井泥浆方面的消费有扩大的趋势。如在德国重晶石的消费70%用于化工和生产锌钡白,25%用于填料。在日本,重晶石大部分用于涂料、颜料、塑料、油漆和造纸填料。在英国重晶石广泛用于涂料、塑料、造纸、蓄电池和印刷工艺。法国重晶石大量用于化工、涂料和填料。

(2)消费情况。重晶石的消费与世界石油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世界主要的石油生产地区也是重晶石的重要消费地区。这些地区包括:美国、英国/挪威、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特立尼达、印度、中国、独联体(里海地区)、中东、西非、北非(阿尔及利亚)、东南亚(印尼和越南)、澳大利亚。2001年世界重晶石总消费量约为510万吨,2002年为561万吨,2003年为577万吨,2002年增长率为10%,2003年增长率为3%,2001-2003年平均增长率为5%。

2.3 市场需求趋势

重晶石的消费与国际石油天然气业的兴衰密切相关。石油天然气供应紧张,油价上涨,必然会引起油气钻井机数量的增加,因此,全球重晶石的消费量并随之增长。未来随着世界石油消费量的增长、油气钻井业将随之发展,对重晶石的需求量将会增加。据有关机构预测2000年世界石油消费量38.5亿吨,2005年增至43亿吨,2010年达到48亿吨。世界石油产量的高峰期将出现在2010~2020年。石油消费量的年增长率将略高于2%。

3 我国重晶石的供需分析

我国重晶石资源丰富,生产发展迅速,不仅能满足国内各行业的需求,并且大量出口。目前我国重晶石的储量、生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3.1 资源分布及特点

我国重晶石资源查明资源储量丰富,分布于全国22个省(市、区)。截至2004年底,查明资源储量的矿床103处,查明资源储量42597.14万吨,其中储量3898万吨,基础储量10495.7万吨,资源量32101.43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3.2 生产、消费与进出口现状

(1)生产与消费。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重晶石生产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重晶石矿产量变化较大,全国重晶石矿年产量稳中有升,能够充分保证需求。1983年开始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1990年矿石产量为280万吨,随后开始逐年下滑,1994~1995产量下降至谷底,1996年后快速反弹,1999年重晶石产量为280万吨,2001年增至380万吨,至2005年产量达到550万吨。

由于我国重晶石矿山绝大多数为乡镇企业和民采小矿,一般都未经正规矿山设计,生产规模和产量变更因素多,因此难以统计实际产量。据美国地调局(USGS)的估计,2003年中国重晶石原矿产量为350万吨,同比增长率为13%;英国矿业信息有限公司的估计,2003年中国重晶石原矿产量为310万吨,同比增长15%。虽然三者的数据不统一,但中国重晶石产量居世界第一的地位是无可争议的。

据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王孝峰等资料,2000年我国重晶石原矿产量为302.4万吨,2005年达到550万吨,年均增长12.7%。据USGS统计,2006年中国重晶石的产量为430万吨,占世界产量808万吨的53%。

中国重晶石需求基本稳定,增长缓慢。目前国内重晶石矿消费量在250万~300万吨/年,除国内消费外,其余占产量半数以上的重晶石直接出口。2004年我国重晶石总消费量为597.5万吨,其中出口为239万吨,占40%;国内消费量为358.5万吨,其中用于油气勘查约21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60%;用于钡化工产品约100万吨,约占30%;其他用项35万吨,约占10%。2005年我国重晶石产量为550万吨,其中出口量为308万吨,占56%;国内消费量为242万吨。

(2)出口情况。中国是世界重晶石最大出口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重晶石出口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约占重晶石世界贸易量的40%~50%,甚至更高。90年代重晶石及其产品年出口量一般为100~200万吨,2000年出口量达到252.3万吨。

2003年中国共向89个国家或地区共出口重晶石219万吨,比2002年增长27%。美国一直是中国重晶石最大的进口国。2004、2005、2006年,我国重晶石出口量增幅达到了10.4%、28.5%、16.7%。最近两年我国重晶石出口数量都维持在300万吨以上,而全球每年重晶石全部贸易量是450万吨左右。

4 国家对重晶石资源的政策

为保护重晶石资源,我国政府逐步加大了对重晶石出口的调控力度。2004年1月1日将重晶石出口退税率由17%下调到5%,2006年9月15日起取消重晶石5%的出口退税。但尽管如此,仍未能遏制住重晶石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但2006年重晶石出口增速仍达到16.7%。

化石的资料范文第5篇

摘要:石油化工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必须以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文章从8各方面对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石油化工;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节能、减污、降耗、增效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追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均衡及效益最大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要求,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将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由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开环方式转化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有助于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同时,发展循环经济也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

石化产业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石油,煤炭,化工原料及水资源,且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的缺乏和不可再生性,以及环境的污染成为了制约石化产业长足发展的瓶颈。工业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和处理量不成正比,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我国石化产业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以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循环经济体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石化产业发展最佳选择。

1.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将会越来越少,合理有效利用石油资源,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是今后炼油和石化业的重要任务,要把宝贵的石油资源主要用于生产其他能源难以替代或难以大规模替代的交通运输燃料和石化原料上。要按照清洁生产的思路,从“规划、设计、生产过程、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来分析生产过程,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使生产流程朝着简单化、紧凑化、大型化和连续化的方向发展,尽量减少进入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和能源能量,从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在今后技术改造中,石油企业要大力发展加氢炼油二次加工装置,使原油中的重质、劣质成分充分转化成优质的汽、柴油和石化原料,提高轻质油收率,达到80%的国际水平。同时,石油石化企业要狠抓节能降耗,从生产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源潜力,努力减少原料自用和加工损失。

2.延长和拓宽产品生产链条。

在污染的石化企业中,中小企业的比重比较大,完全依靠污染治理实现达标排放和按总量要求排放的难度很大。而通过生产链接,既能解决环境问题,也能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因此,在石化企业集中地区、石化园区发展生态工业,在企业清洁生产的基础上,使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不断延长生产链条,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废物产生量最小,甚至“零排放”。重点发展塑料深加工产业链,包括塑料汽车配件的加工、塑料建筑装潢材料、塑料小商品等产业链的延伸。

3.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石化工业是个用水大户,我们必须要建立节约用水的理念,建立企业工序内部、厂内、厂际多级用水循环思想,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实现水资源消耗减量化,减少循环系统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具体措施包括:与主体技术改造相配合,采用不用水或少用水的工艺及大型设备,做到源头用水减量化;要采用高效、安全可靠的先进水处理技术和工艺,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进一步降低吨油耗水量;要采用先进工艺对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及其它排水进行有效处理,使工业废水资源化,实现炼油石化工业污水的“零排放”,真正实现废水资源化。

4.加大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

没有废弃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对于石化行业来说,要转变企业能源消费观念,改变生产方式,由依赖资源消费转变为依靠资源再生,重点是解决化工废物升值利用问题。要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加强工程塑料废料以及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利用塑料生产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料以及大量废弃塑料制品等,采用一定的工艺技术进行再加工,不仅达到环保要求,还可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建立以石油化工为中心的石化生产与能源、汽车、造纸等其它工业及社会生活共享资源、互为排放物治理、互为二次资源循利用的区域生态工业园,实现区域内物质循环,废弃产品、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社会大循环。

5.建设生态企业。

建设生态企业,全面推进石化企业清洁生产。一要以综合利用资源为核心, 以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 逐步建立与发展循环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 将企业建设成为生态型企业。要坚持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 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模式。二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从源头减少污染产生。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 把生态工业、清洁生产等措施综合起来, 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管理经验, 从企业实际出发,从强化清洁生产审核入手, 改善工艺, 把污染控制在生产过程中。三要大力推行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ISO10040 环境协调性评价等一系列管理标准。

6.构建石化产业生态工业园区。

构建石化产业生态工业园区,一是要统筹考虑国内外石化工业的发展态势, 科学合理地规划好我国石化工业园区的发展。注重石化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已有石化工业园区的清理整顿力度。对于那些产品结构雷同和污染严重的石化工业园区, 要下决心予以停办或核销。三是要按照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方向, 调整石化工业布局。依托大型石化基地, 重点发展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大型石化工业园区, 并充分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 在有资源和市场的地区适度发展若干个特色鲜明的专用化学品化工园区。

7.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积极调整结构, 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产品。首先, 要坚决清理整顿落后的规模小的石化装置, 大力进行石化工业结构调整。依法坚决关闭质量低下、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小炼油厂和小化工厂, 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石化生产工艺, 优化生产布局, 用先进的生产线取代落后的生产线, 用有限的资源生产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石化产品。其次, 要优化调整石化工业的产品结构, 努力适应资源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提高产品质量。要利用区域优化和炼化一体化优势, 实现整个产业链价值的最大化, 提高石化行业的规模效益; 以信息化和科学化促进物流体系的建设, 提高石化产品的储运和营销水平, 降低物耗和运输成本。再次,努力推进石化行业的企业重组。实行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的同时, 要搞活中小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 通过产权改革、股份制改造等形式使它们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