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白鹭的诗

关于白鹭的诗

关于白鹭的诗范文第1篇

1.影像导入,呈现自然美。教师导语: (深情地)人们常说,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它充满无穷生趣,蕴有无限灵性,那一草一木,一虫一鸟,会在许多诗人眼里充满诗情画意,它让许多文人为之感动,也使每一个智慧的作家充满灵性。于是寄情山水、感悟生命成了许多文人墨客的钟爱。

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录像,看完以后,试着用一句话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慨!对于录像中可爱的小生灵,你也试着用一个词儿来描绘一下它留给你的印象。

学习交流后,教师适时小结、过渡:白鹭这个可爱的小生灵,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匀称、苗条、机敏、可爱)那么诗人郭沫若笔下的白鹭又是怎样的呢?

2.感受形象,认识形体美。

2.1 听课文录音(带着上面的问题),让深厚凝重的男中音正面示范,引导学生渐入佳境。

2.2 学生听后交流:你觉得文章美在哪里?(下面的学习将围绕这个问题的讨论贯穿始终)出示句子,作者笔下的白鹭美在()。(也可以用书上的词语来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形体、神韵、精巧、悠然),相机引导学生得出:白鹭美在它“形体的精巧”!

2.3 从文中哪些描写看出“白鹭美在它的精巧,是一首精巧的诗”呢?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读后谈谈自己的见解。

着重就“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让学生发表见解。根据学生交流,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相关语句,深入领会白鹭的精巧的形体。并借助图画帮助学生理解“白鹤的生硬”“朱鹭、苍鹭嫌大”的情景,紧扣“雪白、铁色、青色”的颜色配合,以及流线型身段,欣赏其形体的和谐美。

指导朗读,小结升华情感:作者眼中的白鹭“精”在(颜色恰到好处,身段大小适宜),“巧”在(流线型的身段、大小适宜)……

2.4 感悟文字,发现语言美。

2.4.1 作者眼中的白鹭(引说)真是一首(精巧)的诗。那么他是怎样用诗一般的语言把大自然的美告诉大家的呢?

引导学生再读第2~5自然段,初步感知概括、对比、细描的描写方法;将文中“一点儿”改为“一点”进行朗读比较,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进一步感悟白鹭的精巧, “真是天工造物,如此完美。”从而使学生受到作者由衷的喜爱白鹭情感的深深影响。第五节,句式整齐,富于节奏,读来琅琅上口,通过学生的朗读品评,可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悟、体会。

2.4.2 迁移运用,创造想象美。(第二个设计放在后面供选用。)

设计一:出示“白鹭”图,能否运用作者表现美的艺术手法来描述你眼中的白鹭呢?如:交换一下,用对比法描绘它颜色的和谐,用细描法描写它身段的适宜。出示提示:那( )的眼睛,那灵巧的小辫,那修长的腿,那()的双翅……

设计二:出示课本中的插图,它是在望吗?也许它在等待?等待( );也许它在期盼?期盼();也许它在沉思?在感叹……

3.再现画面,欣赏意境美。

3.1 教师:鸟儿觅食、栖息、飞行是鸟儿的天性,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可是作者笔下的这些寻常事却别有一番情趣。默读第6~8自然段,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说说你最欣赏哪一幅画面?为什么?

3.2 句式出示:读了第( )节,我仿佛看到( )。比一比,看谁的画面最美!让学生自由地运用书中的语言再现白鹭“钓鱼图”“望图”“晚飞图”三个画面,然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3.2.1 画一画:漠漠水田,白鹭伫立。其中白鹭“钓鱼图”如“嵌在玻璃框里”的画,这是一个学习难点,有条件的可以通过多媒体画面由近及远的动态处理,帮助学生理解,没有条件的,有必要准备一幅镜框画或在黑板上用简笔画勾勒,帮助学生再现形象,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美!

3.2.2 说一说:小树之巅,白鹭独立,披着霞光,迎着朝阳,似乎在极目远眺。白鹭为什么会有这个“嗜好”?哪个同学搜集到了这个资料?“人们说它是在望,可它真的是在望吗?”你认为它是在……(见前面的设计二)

3.2.3 想一想:夕阳西下,暮色渐浓,炊烟四起,晚景如画。黄昏中,悠然地看到白鹭低飞,那是乡村生活的一大乐事,这正是作者心境的体现啊!读到这里,我想到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两个黄鹂鸣翠柳……。”所描绘的情景。

4.读懂作者,体验情感美。

4.1 三幅画面,饱蕴着浓郁的诗意,是无声的画,是心灵的诗,在作者的眼里,它不会唱歌,但白鹭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引读第九节)

关于白鹭的诗范文第2篇

最美丽的白鹭在秋末,一行白鹭飞翔在天际,时而向南,时而向北,在铁一般青山的背景下徘徊,衬着最耀眼的白。能抱一只白鹭在怀中,成了青春时最美的希冀。

缘于工作关系,我的车子有幸经常穿行在青山绿水、袅袅炊烟、绿浪田野间。每天的清晨,呼吸着最为清新的空气,聆听着最可爱的声音,品尝着最为美丽的风景。与最年轻的生命为伴,用稚气的语言与她们交谈,我早已忘记了工作的劳苦与艰辛,忘记了人生的纷扰与名利,忘记了春还会去,冬还会来。

但春还是会去,冬还是会来。当炎热代替了春暖,当寒冷代替了秋凉时,心中不免产生一种异样的情愫。此时,我的车还是如旧的穿行。某一天的傍晚,我的车速慢了下来,我的视线被路旁田野里的小白点吸引过去了。我忘记了我的工作,我把车子停在田野中的小路上,任路上说笑,任陪同的老师指责,我也已忘了我自己。那不是小白点,而是一群,一群白鹭,一群只在诗行中出现过的白鹭,一群曾画在青山之间的白鹭。那是梦,那是儿时最遥远的梦,那是青春时最美的希冀。岁月已老,可梦仍如儿时般年轻——我想拥抱白鹭。

她们似在嬉戏,又似在觅食,浅浅的田水戏耍她们唯一的黑。在春华的艳中,在秋实的黄中,多了这一群白白的鸟儿,实在是大自然的恩赐。先哲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何德何才拥抱这一幅美景。从此后,我每天与白鹭擦肩时,我总会把车速慢下来,只为多看一眼这一群白鹭,只为让那儿时的梦想再清晰一点,再现实一点。

时间演绎,我明白她们飞离的时候越来越近了。我很想拥抱儿时的梦想,哪怕只要触摸一下那白白的羽毛也可。前几天的早晨,我携相机,向着自己的梦想靠近。我蹑手蹑脚地走在田间的小径上,生怕惊吓了白鹭,也生怕惊吓了自己的梦。 越来越近,我的心也越来越紧张,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如年青时看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子一般,还有点心悸。我不时地用相机拍着,很想定格这永远的梦。白鹭天生丽质,身体修长,她们有很细长的腿及脖子,嘴也很长,脚趾也是如此,她们全身批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犹如一位位高贵的白雪公主。我欣喜不已,仿佛把全部的力量都用在了相机上。不知是相机的咔嚓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还是我的不期而至让她们感到不安。她们时而飞翔,时而落下,细腻的鸟鸣掠上了天空。

关于白鹭的诗范文第3篇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是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杜甫居成都草堂时写的。这首诗究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我主要从审美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

情景相生,优美与壮美兼具,喜悦与忧郁并存。“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愉悦的氛围。上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艇斋诗话》引韩子苍云:“古人用颜色字,亦须配得相当方用。‘翠’上方见得‘黄’,‘青’上方见得‘白’,此说有理”。“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以“鸣”发,黄鹂的啼叫,仿佛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旬则以白鹭的灵动之势写自然的生气:淡蓝色的晴空下,一行白鹭振动翅膀,翩翩起舞。一个“上”字,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的意味。诗句有声有色,色彩鲜明而不杂乱,声音圆润而不嘈杂;静中有动,静而有张力,动而不失轻盈幽雅,这正是一种优美的境界。那么,这种优美的境界,能给我们传达出诗人内心什么样的情愫呢?大自然生机勃发,诗人心有所动,又怎能不颔首微笑,发出愉悦的轻呼呢?

可是不要以为诗人的心情就此定格,且看后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在这里,诗人的视角进一步转换:从窗口望去,西岭上千年不化的积雪,似乎近在眼前。一个“含”字,表明诗人是凭窗远眺,望见的是否真的“西岭”?也许这并不重要。一说这是写诗人看到窗棂上早春的残雪,联想到西岭上终年难化的积雪。再看门外江上,停泊着行程万里、从东吴归来的航船。一个“泊”字,写出船此刻停留未开。“东吴”,是指船由东吴来,还是到东吴去呢?这也许并不重要。有论者说,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蜀中与东吴之间的商船已可通行,也有说东吴是泛指江南一带。在这里,引起我注意的是两个词语:“千秋雪”和“万里船”。“千秋雪”极言积雪之厚,时间之久,千年的积雪,要何时才能融化?“万里船”极言行程之遥远,空间之无限,要想到达心中想望之地,又谈何容易!如果说前面两句诗中,黄鹂、翠柳、白鹭、晴空这一组意象给人的是优美的感受,那么后两句中“千秋雪”“万里船”的意象带给我们的则是崇高感。崇高,审美范畴的一种,又称壮美。就审美对象而言,崇高具有强大的威力,表现在人格与道德行为中、自然界事物的状貌样态中、艺术作品的形态与格调中;就审美经验而言,它使主体受到震撼,带有庄严感或敬畏感,甚至伴有某种程度的恐惧或痛苦。同其他审美范畴相比较,崇高与悲剧性相近,都伴有巨大的情感跌宕。上文的“千秋雪”和“万里船”就其本身(作为审美对象)而言,从数量上和空间上具有强大的威力;就审美经验而言,他们带给主体一种“坚冰难化”的痛苦或“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沉重。那么,与前两句相比,这两句里,我们体会到的还只是愉悦和轻松吗?李渔《窥词管见》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旬句是情、字字关情者。”在《绝句》(其三)中,诗人着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早春图,先写黄鹂、翠柳,声色纷呈,相映成趣;次写白鹭、青天,飘逸出尘。然后诗人移步换景,用蒙太奇的手法,先让西岭雪山的千年积雪冲击我们的视觉,震撼我们的心灵,再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停靠在浣花溪边的那艘船,让我们去询问它来自哪里,又将去向何方?或者会想起三国时那位奉命出使东吴的费某说过的一句话:“万里之路,始于此桥。”诗人全篇并未有一个字的抒情或议论,但我们分明可以觉出他情思的变化,或惊喜,或微笑,或拈须,或徘徊,或沉吟,或泪下。

这种欲抑先扬的反衬手法,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传统,如《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其实在杜甫的其他作品里也有这样的手法,如《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前两旬的景是美好的春景,可是后两句的情又是伤感的怀乡之情。杜甫诗歌的抒情方式是多样的,正如梁启超所说,杜甫是一个“情圣”,他可以直抒胸臆,如《望岳》,也可以即景抒情,如《登高》,还可以寓情于景,如《绝句》组诗。在《江南逢李龟年》中,诗人用“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写往日的盛会,转而用“又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来写今日的相逢。全篇没有直用“喜怒哀乐”之词,而用“寻常”、“几度”,“又”几个字,寥寥数语,写尽无限的感慨,而“落花”之“好”,正反衬了落魄之人的失意与沧桑。这正是“老年识尽愁滋味,欲语还休,而今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境界啊。

关于白鹭的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诗词空间美

文学空间是指空间概念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具体表现,涉及面极广、极多、极深,表现形式各异,各自具有独特的语言形式及表达方式,作品中的空间概念、空间关系层出不穷,但往往不易被人们去体味其意境所在,所以对空间概念的理解与阅读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文学修养有关。文学艺术的诗意空间精神源于对自然的感知和精神体悟,它们的空间语言形式同自然界的形式一样,都存在有形有势、有声有色、有质有气,是极具情感的生命体。

文学艺术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文学艺术与空间意境的表达,更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术课题。从文学体系中的“局部”来分析其空间概念,可纵观文学艺术的“宏观世界”。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朝辞”是写在诗中的时间,“彩云间”三字既是呼应“朝辞”的时间,也表现出白帝城地势之高的空间尺度,隐喻地描绘出长江上下游之间存在空间尺度的差距之大。

第二句的“千里”表明路程的空间尺度,加之“一日还”体现出空间概念中还应有速度的存在,以空间尺度之远与时间之快作悬殊对比。

第三句“猿声”是声空间的一种表现形式,“啼不住”的声音在大空间“场”的范围内“浑然一片”,如同我们驱车聆听路边蝉鸣的声音。

以“浑然一片”的“猿声”,烘托出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速度,更进一步表现出时间概念,瞬息之间的速度观在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表达出畅快的心情,通过时空概念的描写来感受精神的愉悦。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床前明月光”,月光照在床前表现出月光的澄澈,给人以立体的空间感受,“月光”与“床前”的距离感是一种极大的空间尺度表相。“疑是地上霜”,从客观现实的视觉层面叙述物相,而非摹形拟象状物之辞,既是错觉,又是在表现月光穿越宇宙空间。这是自然空间形态存在的形式,以类比的手法描绘出自然界的空灵。照射在床前刹那间错觉所产生的禅境的空间“场”,是超越精神的物状表现,描绘的空间景象呈现在大的自然环境之中。“举头望明月”,描写的是动作,而实质是表现“望”的空间尺度。“低头思故乡”,从“举头”到“低头”不仅仅揭示的是内心活动,而且存在着人在空间中的运动状态和时间概念。“思故乡”是一种极明确的心理空间的表现,体现在“思”字上,不难领会李白诗句的“自然”与“妙境”。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生紫烟”是因“日照”的原因,勾画出飘渺于青山之间红日照射下形成的一片紫色云霞,构成一个大的光色空间环境,浪漫的色彩空间为瀑布置立背景,拉开大自然的前后空间关系,更加衬托出将巨大瀑布白练挂于山川之间的空间美。

诗的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又极写瀑布的空间动态和空间尺度,“飞”字是物质在空间状态中存在和运动的过程。“三千尺”更明确“飞”的空间尺度是有限的空间形态,同时又体现出山的高,到底有多高?“疑是银河落九天”,云烟雾霭,瀑布有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是一种超越现实存在的禅意空间,壮哉,美哉!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的首句正面点画出“山”体的六向①体积“空”间感,以“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空间概念更为突出,并非现实感觉中空廓虚无,从而表现出存在空间的太古之境。“但闻人语响”,顿出“声”的空间场,以局部的“响”反衬出山体的“空”,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返景入深林”,表深林的幽深,把听觉的声空间与视觉的物质存在空间,紧紧并连在山谷之中。“复照青苔上”给幽暗寂静的森林带来一线光亮、一丝暖意。从作品的表现效果上看,那一小片光影空间与大片无边的幽暗空间构成强烈的对比。“复照”点睛之笔体味空间的冷暖关系、大小关系。诗的前二句以声反衬“空山”的空间,那么三四句则是以光影空间和温空间的形式来体现山体六向体积空间的存在。在一首诗中,对空间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取决于读者对诗意的感悟和其涵义的理解。

白鹭立雪,愚人看鹭。

聪明见雪,智者观白。

这是台湾作家林清玄先生写的一首禅诗,原本是揭示有关对“爱”的认识,“白鹭立雪”首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一个大自然的宇宙空间,勾勒出三种人不同的视向及不同的观点和修养,分别对“白鹭立雪”这一空间有着不同的认识。这首诗以“鹭”、“雪”、“白”列序出三种不同的审美境界,极其透彻、精辟,道出“见仁见智”的世界观。只看“鹭”之人为愚,见雪之人为“聪”,惟见“白”之人为“智”,是智慧至高境界的体现。

唐诗《春江花月夜》是诗人张若虚的不朽之作,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作者通过对月光精微细致地描写,再现出月光下宇宙空间五光十色的美好景致。“月光”的照射,勾勒出自然界六向空间的关系。诗中“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空里流霜”和“飞”字都体现出自然界大的空间尺度,“飞”入其中是何等的“空”,是物质在空间中运动的存在形式。“汀上白沙”只是从字面上勾画出原生态的自然美景。但用“看不见”则创造了一个与自然同构的美妙空间,形成浑然一体的空间意境是空间概念一种更高的审美观。“江天一色”中的“孤月”笔墨的写意之情,由大到小、由远及近,使人仿佛置身于纯净的自然世界,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是由心去体悟由情而感知。春江月夜的幽美是月“光”空间场的极至体现,空的境界需要一个空的心灵。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腾王阁序》),描写雨过天睛美丽的自然空间,“落霞”是色的大空间,“孤鹜”的“飞”则表现出自然环境中立体的空间场。“秋水共长天一色”是自然空间态的极至表现,秋“水”与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宇宙空间天地相连,意境深远。诗的意境、禅的境界、空间之美!

“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堪称是空间描写的绝句。“天•地”二字道出大自然六向体积的空间美。“沙鸥”的翱翔更点明天地之间的空间感,如鱼游水中,怡然自得,表现出大自然的美、空间的美。

“少小离家老大回”(唐贺知章《回乡偶书》),此句揭示了穿越生命时空的历程,人、空间、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构成生命的时空画卷。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②表现出时间、空间、速度,太阳和月亮象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说明物质空间里也存在着速度。

“归心似箭”(清·陈忱《水浒后传》),道出想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那样迫切,是一种心理空间存在的形式,说明精神空间、心理空间也有时间和速度的存在。

文学作品的空间表现很广、很细腻,有待于我们从各门类的艺术形式中去挖掘、去发现,换向思考去研究文学作品中的空间概念,体悟其中妙趣,好诗、好词、好句、好作品,举不胜举,研者必获益。

关于白鹭的诗范文第5篇

一、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动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压根儿就提不起学习的劲头,那一切便无从谈起。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让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对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就会认真地学好。

在教学《明天的太阳城》这一说明文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引导学生自主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提出:明天的太阳城展览馆里要招聘优秀的讲解员,如果你成功应聘,将如何向前来的参观者讲解这神奇的太阳城?“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学生兴致勃发,举手如林。小小的创意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又把时代的色彩融进课堂里来,让课堂上跳动着时代的脉搏。这课堂实实在在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 调动感官,让学生在多方参与中动起来

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就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例如教《白鹭》,文中的“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是全文理解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我先借助课件,呈现一组白鹭的图画让学生欣赏。在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眼中的白鹭后,让学生用心读一读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白鹭,要求学生做到动嘴读、动手画、动脑想。然后,安排小组讨论、圈画、画图等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交流、讨论。本节课的教学,因为有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充分活动,有了学生的全方位参与,有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 放飞心灵,让学生在个性解读中动起来

小学生的想像力很丰富,创造的火花时有迸发。如:“冰融化了,化成了春天!”……对此,教师不能无动于衷,而应当用心呵护学生这种创造热情。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索,让学生充分想象,去“标新立异” “异想天开”,发出自己的心声,产生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