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孩子和我

孩子和我

孩子和我范文第1篇

现在的孩子吃穿不愁,玩具一大堆,想学什么就有什么……“哪像我们小时侯,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真的全是这样的吗?

对比着自己的孩子,让我们重新咀嚼我们的童年。其中的味道是怎样的呢?今年,就让我们以这种方式给孩子的节日来一点别致的补充!

忆苦思甜

妈妈王文姣儿子曾远哲(3岁)

看到儿子现在的生活,再回想起我的过去,简直是没得比!

那时生活在农村,家里有3个小孩,我最大,下面还有弟弟妹妹,每次爸爸妈妈出去做事了,弟弟妹妹就是我来带。另外,还要负责煮饭。那个时候,家里烧的是柴火,把锅子放在灶上,然后再引火添材。在煮饭的过程中,还要一直守在那不能走开,火也要控制好,要不然饭就会烧糊了。

大概六七岁的时候,还没有自来水,所以要到离家稍近的地方去挑水。因为那时还小,挑不动,所以就和妹妹一起拿一个小桶去抬水,她走前面我走后面,而因为两个人的配合不够好,所以水到家的时候就只有半桶了。到了再大一点的时候,就是我去挑水了。

因为家里没有什么劳力,只有爸爸妈妈,所以每年放暑假,我都要帮父母去田里干活。

说到现在小孩的玩具,我那个时候连看都没有看到过。记得小时候玩的最多的就是过家家,玩篱笆。后来上了幼儿园,也就是跟同学一起玩跳橡皮筋。

而我的宝宝,从一生下来,就是被爱包围着。一个月买的衣服比我整个童年的衣服还要多。从婴儿开始到现在3岁多,玩具多得数不清。每天早上起床一杯牛奶,一个包子等等,每天吃饭时还不肯吃,我们做家长的是哄骗着他才喂一口饭。而我们小时候,连想吃包子也都要等到我爸妈去城里的时候才会带点回来。

因为自己小时候受过不少苦,所以我希望儿子能在好的环境中长大,给他一个美好的童年。

妈妈黄茂华儿子章以腾(3岁)

我想我小的时候肯定没吃过多少奶粉,更不要提一罐要一百多的奶粉了。过年的时候,妈妈给我夹个鸡腿都是很幸福的了,而现在,我儿子是天天鱼呀,肉呀,菜呀,搭配着吃,只怕营养不够,他还不领情,摇着头不吃。

出行方面就更不用说了。我记得妈妈说我很小的时候,有一次过年她带我回外婆家,结果路上下雪,塞车了,只能走路,她抱着我走了好久好久。现在儿子回外婆家,爸爸当司机,1个小时就到了!

现在也很少有孩子知道什么叫棉猴了。说白了,就是带帽子、用棉花絮做的大衣,再在领口处连接一个面帽,穿上之后,只露出脸,帽子四周缝上一圈毡绒,罩在外边的面料一般都是深蓝色的。我小的时候,基本是穿棉猴过冬的。

而儿子冬天羽绒服、呢子大衣换着穿,球鞋、雪地鞋、旅游鞋好几双,书包,文具盒也好几个,都是比较高级的。

从物质上,我们根本无法和孩子比童年。看着儿子甜甜的笑脸,我们努力工作,想让他的童年没那么多遗憾。

忆甜思苦

妈妈刘春梅儿子高胜寒(3岁)

现在的孩子物质方面没得说,但感觉精神方面没我们小时侯来得正宗。别的不说,光是儿童片,我小时侯看的是《雪孩子》,《小青蛙找妈妈》等国产的美术片,很多都是水墨画或者剪纸画,画面和音乐都很精美;后来是每个周日晚上16:30放半个小时《米老鼠和唐老鸭》,一句“演出开始了”至今难忘。还有日本的《聪明的一休》,《花仙子》,《星仔走天涯》,美国的《兔子和狼》,《大鸟在中国》等。反正每周广播电视报来了,就要找好什么时候放动画片,做好记号,到时候好等着看。根本没有现在那么多频道铺天盖地地狂放。

现在有专门的儿童频道、卡通频道等。动画片没完没了,像《名侦探柯南》等还给他买了碟片。但除了《小头爸爸和大头儿子》等,其他我看了都觉得有点闹哄哄的,可能多了就滥了吧。

妈妈 王君儿子任泊帆(5岁)

现在的孩子物质方面确实好多了,但我觉得他们也有他们的压力,比如那么多的食品有问题,环境也有问题,还有治安。以前,我上小学都是自己走路去的,估计以后我家儿子我是不放心了,肯定得送。

还有,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我们抚养他一个人的成本倒是提高了;而将来,他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你算算他要负担的老人有多少?这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啊。

以甜为苦

妈妈葛学英女儿匡洳萱 (7岁)

贵刊提了这个话题以后,今早上我就开始对着孩子“追忆往事”了,说那时侯缺衣少食,花两分钱买个冰棒吃就很不错了,还说那时候的玩具也很简单,等等。没想到孩子竟然接着我的话头说,那多好啊,你们天天在那里玩,可以不读书,可以玩“滚铁圈”,可以玩“捉虫”。我都没玩过呢!不像我们还有作业,还要练琴……

以苦为甜

妈妈尹莹儿子田沛智(4岁)

我们小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小食品,商店的柜台里就摆着几样饼干和糖果。太贵的我没吃过,记得母亲每个月开支的时候,花上一元钱,给我和弟弟、妹妹买一斤炉果,一包杂瓣糖。我和弟弟、妹妹每人分几块炉果,几块杂瓣糖,几个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半天才每人拿出一块放到嘴里。那炉果是长方体的小块,上边散了几粒芝麻,焦黄焦黄的,放到嘴里酥酥的,透着点甜味儿。杂瓣糖五颜六色的,多是桔子瓣形状的,放到嘴里含着,含到只剩一小薄片了,才嚼碎了咽下。

等到家里边日子紧的时候,母亲就用玉米面和白面,里边放点糖,再放个鸡蛋,和好了,擀成饼,切成小块,用锅烙熟了,像饼干一样,吃起来也是酥酥的,甜甜的。前几年我也曾给儿子做过,儿子说好吃,但我尝了尝,一点也没有当年母亲给我们做的那种味道了。可能是儿子吃现在的小食品吃腻了,冷不丁吃我们小时候吃的东西,觉着很新鲜。

甜苦各异

爸爸孙典生 女儿孙丹蕾(6岁)

我的童年刚能满足温饱,所以现在我经常禁不住对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儿感慨;尤其是看到她在饭桌上挑肥拣瘦时,我更会禁不住地发火。是的,现在的孩子生活太优越了,有太多吃的、穿的、玩具和书籍选择。

记得我小时候,家里就主动买了两本图画书,《海娃炸汽艇》、《红军的故事》,还有别人送的一本红军长征的小说,都看得倒背如流;基本未买过成品玩具;吃的主要是蔬菜,品种单一,比如冬天就是白菜和萝卜,夏天就是土豆和豆角;肉、蛋、糖都只是个别日子的期望,油条和冰棒也是个别的赏赐,因为太稀罕所以直到现在还能想起它们的无比的美味;穿的衣服旧了不说,还经常是补丁加嫁接的,最常见的如上衣袖子短了另缝上一段,裤子裤腿短了另缝上一段,衣服仅能遮蔽、保暖,毫无美观可言。

但细想,虽然物质贫乏,但童年的快乐也很多,回想起来常引出会心的笑。印象深的如“玩湿土”,许多孩子一起,男孩做得多的是汽车大炮,女孩做得多的是鸡鸭花草,边做边互相取笑,做法就如现在的陶艺;再如 “攻山头”,找一个大土堆,男女孩子分成两帮,一守一攻,败了的让出“山头”给胜者,边玩还边配着押韵的攻山头歌曲,可惜现在把歌词忘了;再如跳皮筋、跳房,有不计其数的跳法,诸多孩子一起玩其乐无穷,记得有一次,在临近期末考试时因为一直着迷地跳耽误了上课,受到了老师狠狠的批评。

相比较,我想我的童年欠缺的是物质生活,富足的是玩伴;而现在孩子的童年欠缺的是玩伴,富足的是物质生活,因此快乐各异。而且因为玩伴对于小孩子实在太重要,因此当今的孩子的童年实际上欠缺了很多。

我曾经试着让孩子体验“玩湿土”的快乐,想给她报陶艺班,但孩子现场看了后说:“我只想玩,不想听老师讲”。我知道她实际是想要同很多小朋友一起,没有规矩地“胡作非为”。孩子们在一起,会有他们自身阶段的思想和行为的借鉴和碰撞,这是老师家长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替代的。但在高楼大厦中,这个愿望太奢侈了。

妈妈刘春燕 儿子齐乐言(3岁)

现在的孩子吃的穿的玩的应有尽有,比起我小时候的苦日子,的确享福。但是……

我小时候饿了,苞米面大饼子、咸菜疙瘩吃起来狼吞虎咽,现在的孩子鸡鸭鱼肉调着吃,却吃什么都感到乏味;我小时候放学后20分钟写完作业便跑到野外玩个痛快,现在的孩子放学后看着成堆的作业愁得两眼发直;我小时候一学期就交2块钱学费,现在的孩子一学期不知要交多少个2块钱;我小时候替父母分忧,家里没钱半年不花一分,现在的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没钱一天也活不了;我小时候身体灵巧,爬山上树如履平地,现在的孩子营养过剩,胖得上几步台阶都气喘吁吁;我小时候头顶上的蓝天纯净得一尘不染,现在的孩子连喝的水都担心受到污染。

当然,这不是说今不如昔,而是面对现实,为孩子们呼唤一种环境,一种有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顺利成长的社会环境。现在,学校和家庭有些过分厚爱我们的孩子了,以致于把他们爱得身心疲惫,连星期天和节假日都不得休闲,失去了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的机会。如此说来,现在的孩子和我小时候相比,他们所享的“福”在某个方面来说,也未必太多。

能力比拼

爸爸牛传成儿子牛步清(4岁)

现在想起来,我小的时候很聪明,各种玩具都是自己做。什么木枪,火药枪,都是自己动手。手枪是自己削成的,刷上墨汁,好一点的再罩一遍清油,乌黑铮亮。而前几年搬家,儿子的玩具整整装了三大纸盒箱子,什么变形金刚,电动汽车,各种水枪,玩具枪等等,没有一样是自己做的。感觉现在孩子的动手能力明显弱了。

专家点评

培养一个善于制造幸福的孩子

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北师大家庭教育硕士 晏红

本刊调查《我和孩子比童年》这个专题做得非常好,帮助人们感性地回忆童年,深度地品味童年,而且编辑提炼出“忆苦思甜、忆甜思苦、以甜为苦、以苦为甜、甜苦各异、能力比拼”等六类叙事,分别描述出父母与孩子比童年之后的六种心态,广泛地涵盖了童年从历史到现实的生态嬗变状况。

“忆苦思甜”者从物质生活水平的自然提升中,为现在的孩子感到欣慰;“忆甜思苦”者希望孩子的精神生活水平也得到相应提升;“以甜为苦”者可能是对孩子忆苦思甜教育过度了,结果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认为过去苦中有甜,甜大于苦,现在甜中有苦,苦大于甜,家长的教育出现尴尬;“以苦为甜”者是用体验的方式是让孩子品尝父母的童年滋味,孩子感觉津津有味,看来苦与甜并不是由事物的自身属性决定的,主要依据主观感受;“甜苦各异”者比较辨证,既不因为苦而失去品味甜的味觉,也不因为甜而忽略苦的成分,但多少带点一旦思考全面便感觉左右为难的无奈心态;“能力比拼”者实际了蕴涵着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幸福的童年不是现成的物质的堆积,也不是简单的快乐的拼凑,而是有所成长和发展,真正提高孩子的素质。

童年是社会和家庭共同制造的儿童生存状态,其中的关键是我们的价值观念,我们究竟要给孩子什么样的童年?一定是甜蜜蜜的幸福童年而不是苦涩涩的凄凉童年。但是品味甜蜜的味蕾寄托在孩子的感觉系统中,并不是家长给孩子甜蜜蜜,他就一定体味到甜蜜蜜。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其他能力的时候,不要忘了培养孩子感受幸福的能力,这是决定孩子现在和未来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我们常常以为孩子有了甜蜜的快乐就是幸福,其实未必。甜蜜的快乐是建立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需求基础之上的自然感官享受,一旦得到外界满足,甜蜜的快乐就到手了;可是孩子与外界相互作用的时候,未必总是有求必应,来得快去得也快的快乐便不翼而飞,于是有的孩子与各种消极体验“结盟”了:发泄、生气、苦恼、急燥、焦虑、紧张、愤怒、攻击、赌气……家长更是纳闷:现在的孩子怎么生在福中不知福?

孩子和我范文第2篇

――海子

海子深深地爱着他的四姐妹,就像他写的四首诗,在月亮形的山峰上,时时刺着他。而我的四个孩子,就是四个不同的我,一起遗忘在回忆走失后。

一、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他是一个无论如何也无法长大的孩子,无声无息地刺痛着每一个爱他的人。温迪,丁卡,虎莲,她们都是爱他的,任性地爱着他,就像他对别人的任性。可是他是一个怪物,永远长不大,哀伤,自私,天真。

对不起,小M,不该为了炫耀我的球技,让你在球场边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地等待;不该为了自己喜欢的白衬衣,让你送的T恤躺在垃圾桶中。那时,你恨我么?当初你恨彼得,说永远无法原谅他,你也会那样恨我吗?我们分手的那一刻,我听见你的眼泪在我心口灼烧的声音。

二、一个孤寞的孩子

还记得那些花儿么?歌声回荡,我们各奔天涯。

当画面定格在一个荒芜的山丘,一个长发遮了眼的大男孩伫在那里,你找到了我的第二个孩子――朴树。我们是匆忙长大的一代,我们累了,漫长的旅途只为了那只飞到山那边的蝴蝶。

有一次问洙洙,我孤独么?她说,是的,你孤独,和朴树一样孤独,白天时大大咧咧,放声大笑,搞恶作剧,可一到了晚上,你就像个丢了糖果的孩子,突然就冷漠了下来,带着一双没有光的眼睛,一个人在教室的角落里发呆。我小声笑道,我是巨蟹座啊,6月24日即将过去时出生的人,一生注定与黑夜相伴。

洙洙,谢谢你,我每次做习题,懒得吃晚饭,都是你帮我买的;每次一个人发呆看着天花板时,你总是逗我笑。可是,你的生日party,我没去,对不起!我天生就是个不合群的人,一群人在一起时,你和他们说话、打闹、讲冷笑话,我觉得那一刻,你不属于我。所以,我宁愿像朴树那样与孤寞为伴,因为我需要他们时,他就在我旁边。

三、一个执着的孩子

“我把天空和大地打扫得干干净净,归还给一个莫不相识的人。” 第一次看到这句诗时,不敢相信竟有如此干净的句子。我认定这句诗的主人就是我的第三个孩子。“天空”“村庄”“大海”这些朴实无奇的意象使他凌驾于这个现实世界之上。他,海子,是一个“王”,一个执着的“王”,他用生命绽放了执着的追求。1989年3月26日,他带着《新旧约全书》、《瓦尔登湖》等四本书,为了心中的执着,在山海关,随着火车的呼啸声去了我们无法到达的远方。

我喜欢王家卫,非常执着,他是个赋予寂寞和宿命的天才。金城武、王菲、张国荣、梁朝伟、张曼玉,他们的等待、空洞、反复、自欺、妖媚都是他笔下的诗。他拍戏不用剧本,他要的是演员的思想,和观赏人的心情。我执着地喜欢他,因为我像他的电影里的每一个角色。

四、一个空洞的孩子

我怎么就是个空洞的孩子?

我好像忘了,什么时候,在哪里,什么人,他们像懒散的空气,颓废在每个角落。在大脑里搜索,一片空白,荒芜如教堂后的墓地,沉睡、安详。走在狭长的小巷,路灯泛黄,在冬日里暖暖的。偶尔,身边走过一个两个人,或孤单,或拥抱。在他们眼里,路是什么已经毫无意义,重要的是终点,望眼欲穿。

执着的追求,一段童年,一记刻骨,一种陌生。童年像未成形的梦,像花骨被风吹曳未离根的姿态,像盘旋海岸的候鸟,迟迟不定。太阳越过地平线,蛋糕上的蜡烛告诉我们很多东西很奢侈,比如爱情,比如承诺。三年前的刻骨铭心,三年后的心痛淋漓,光阴轮回,尼采的宿命是太阳,我们的宿命呢?终点在轮回里又是起点,暗示着,有的故事会完,有的故事才刚开始。我不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只好听别人讲,听了,累了,睡了,电影下档,曲终人散,我们拥有一个又一个未完成的梦,最后都输给了时间,输给了现实。

我是呓人,卖梦为生。羡慕张悦然拥有一件又一件商品,但没有几个人买得起,摩天轮的故事总是冗长。对于小M,我相信总会有相遇的一天,即使相遇后距离会越来越远,虔诚地盼望,在某年某日某个街头。现在累了……

你笑了,走了,我睡了,留下了。

孩子和我范文第3篇

这几天班上学生上课的状态都不对,课堂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我第一次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什么叫失控!看着小屁孩们得意忘形、无所畏惧的样子,我真正有一种身心俱疲的无奈!算了,头疼,嗓子疼,唉!

虽然已经从教二十几个年头了,可是每每面对具体问题时,我仍然会不自觉地慌乱,总想找寻到一个心灵的支柱。而读书便成为我最迫切想要做的事情。因为读书能够让我最快捷地汲取到力量而又不露怯。开学初我便开始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我在第一次任教一年级的时候便读过了,当时我还是个稚嫩的新教师,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力量。所以,当我再次成为一年级的老师时,我依然需要捧起这本书,再次从中汲取力量。书的作者是一名扎根一线的老师,她用日志的形式记录下了平凡而又真实的点点滴滴,这些在我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总是有迹可循的,而她那些处事的思想与方法又总能给我以启示,让我遇到事情时不再着急上火,而是像她所说的一样心平气和了。开学至今,我一直坚持着用音乐“静化”孩子的心灵,帮助孩子们感受聆听的美妙,效果还不错,孩子们已经形成了听见音乐就不说话的习惯。

美好的误会

是奖励?是惩罚?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感谢孩子们用他们的纯真成就了我的心平气和。

那是前几天的一个课间。“老师,老师,小丽带糖来吃了。”小瑞一脸义正词严。语音刚落,就围拢过来几个孩子,七嘴八舌地附和着。我昨天刚在晨会课上强调不准带零食到学校来吃,真是明知故犯!今天得狠狠批评批评她。于是,当着所有孩子的面,我把小丽拉到身边,严肃地问:“老师昨天早上刚说过,能不能带零食到学校来吃呀?”小丽立刻低下了头,低声回答:“不能。”“知道不能还带呀?”我故意提高声音说,“如果下次要带,就带四十六份,让班上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份。”抛下这句话后我就转身离开了,心想:这下该不会有孩子带了吧,谁会愿意把好吃的分给别人呀!想到这,心里不禁为自己的这招“欲擒故纵”自鸣得意了。

可是第二天,又有孩子到我这儿来告状了:“黄老师,小欣犯规了,她带妙脆角来吃了。”这还了得,简直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了!我立刻快步走到教室,大声质问小欣:“你为什么又带零食来吃了……”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小欣便迫不及待地辩解道:“老师,不是我一个人吃的,我要和小朋友们分享的,一大袋呢。”听她这么一说,我猛然间想起了昨天在孩子们面前的那一番“激昂陈词”……内心一阵惭愧,惭愧于我的自作聪明在孩子的纯真面前显得是那么的粗暴,自己简直就是《小红帽》里的狼外婆!注视着小欣明亮清澈的双眸,内心不禁一阵感动,似乎蒙蔽在心灵上的尘埃被涤净了!其实想想,儿子小时候不也乐滋滋地带了好些薯片到幼儿园跟小朋友们分享吗?这就是孩子,他们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我决定好好保护这份童真,不再只是简单地制止,而是将“惩罚”转变成“奖励”。于是,我乘机追问小欣:“那你打算怎么分享呢?”“我也不知道,要不老师帮我分吧。”“不,你自己分享给大家,老师给你个建议:放学排队时,再分享行吗?”小欣使劲点点头,兴高采烈地到班级去宣布了。放学排队时,随着体育委员几声哨音落地,孩子们第一时间整齐安静地站好了,小欣呢,一边发着妙脆角,一边还要求着:“谁站得最好,就给谁吃。”呵呵,这孩子,俨然一个小老师的派头,还把分享零食变成了一种奖励。孩子真是创意无限啊!

接下来的几天,每天都有孩子带零食来,还不忘告诉我:“老师,我要分享给排队最整齐的小朋友。”“老师,我要分享给打扫卫生干净的小朋友。”……孩子们,你们就是天使!

看着孩子们这样的“大气”,我这当老师的是不是也该“意思意思”呢?跟他们一样,买些零食分享?那我们一(1)班岂不成“吃货班”啦!得多想点奖励的花样,牢牢地吸引住我的孩子们。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很火的综艺节目《一年级》里有一期说到了很多学校奖励一年级孩子的方法,我决定借鉴过来,再结合我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说干就干!我在班级后面的黑板报上辟出一块空间,设立了一个“兑奖区”,先期设计了十项奖励,例如,第一项:获得十个笑脸,可以获得一次在黑板上涂鸦的机会……第三项:获得十个笑脸,可以当一个星期的园丁,浇灌教室里的花草……到今天为止,我们班有孩子兑换了聆听《虫儿飞》的机会,有孩子兑换了开电脑的机会……这样的奖励,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孩子们“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奖励其实是对孩子的另一种培养,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分享精神,培养他们为别人服务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奖励机制可以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可以一直沿用下去,成为一种班级文化。哈哈,我这个老师又开始自鸣得意了。

孩子和我范文第4篇

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我讲《雪孩子》的故事,因为生长在温暖的广州,我没有看见过真正的雪。每到冬天,我都盼望着下雪,希望看到白茫茫的雪地,希望能遇到故事里的雪孩子。

今年冬天,妈妈说:“我带你去找到雪孩子吧。”于是,我们来到了玉龙雪山。来到雪山上,眼前是一片从未见过的白茫茫,我惊呆了,白白的,这就是雪吗?远处已经有几个小朋友在雪地上打滚,不时发出欢笑声。我迫不及待地跟妈妈说:“我也要在雪地上打滚。”得到妈妈的同意后,我坐在雪地上,用屁股滑下了小山坡,手指不小心碰到雪地,冰冰凉的,好冷啊!原来,这就是雪呀!

完了许久,有点累了,我才想起,雪孩子呢?我怎么没有见到他?我着急地问妈妈,妈妈说:“就在雪地上呀!”爸爸在旁边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堆了好多雪,对我大喊:“宝贝,快来堆雪人!”于是,我跟爸爸一起用旁边的雪堆起了雪人,我就负责滚雪球做雪人的脑袋,然后用小石子做成雪人的眼睛和鼻子,妈妈用个废弃的饮料罐做成了雪人的帽子。一会功夫,雪人做好了,一个戴着红帽子的小雪人,就像小时候妈妈给我读的故事里的雪孩子。

这就是雪孩子,我终于见到了他。

孩子和我范文第5篇

【游戏一】“接力棒”

航航3岁半时,我每天要领他去幼儿园玩耍。这段大概有10分钟的路上,被我当成了最好的课堂――和他玩词语接龙。

我说“小树”,他说“树叶”;我说“叶子”,他说“子(紫)色”;我说“色彩”,他说“彩色”。当我再说“色彩”时,他立即像公正的裁判员,说:“妈妈你输了!你说过不能倒回去说的!”于是不算数,纠正过来:好吃――吃葱――葱(聪)明――明白――――痴(吃)饭――饭盆――盆饭。

该我纠正了:“哪有叫盆饭的。”

“就有,是我发明的!现在有的话不就是人发明的吗?”嘿,这小子,快输了时就耍赖,还有充分的理由呢!

此外,利用这个路上的机会,我还和孩子玩组词、扩词、简单造句训练。

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路上,我还和他玩其它有关词的游戏。比如,用“吃”组词;用“明天”造句,用“乱七八糟”造句等等。由于词句都是来自孩子身边最熟悉的事物,所以孩子很愿意配合,也不觉得疲惫,乐在其中。

【游戏二】倒着“走”

一天,我见儿子倒着走路,一时来了灵感,对儿子说:“咦,我们平常都朝前走,而你朝后走,倒着走,很有意思吧?”儿子笑嘻嘻地点头。

我于是说:“我们把词语倒过来说,也像走路一样倒着走,看我们能不能倒过来说?”“这有什么难的!你说,我来倒着走!”儿子把头一昂。游戏开始了――

我说“天上”,儿子说“上天”;我说“黑乎乎”,儿子说“乎黑乎”。

哈哈!我大笑。这下航航尴尬了,放慢速度纠正:“乎――乎――黑!”

我继续说“今天上班”,儿子忙说“班上今天”,我又大笑。

看儿子总出错,我教他一招:用手指头代表一个汉字,像数数一样,每念一个字,就出一个手指头,之后,眼睛看着手指,或用另一只手点代表了汉字的手指头,倒过来念,绝对不会念错。

于是儿子照办。这下,出错率低了。轮到他出题了。他还鬼精,尽找好笑的词说。他说“没毛病”,我说“病毛没”;他说“猴子屁股”,我说“股屁子猴”。听到这些怪异的词,两人又忍不住捧腹大笑⋯⋯

【游戏三】接绳子

儿子看完故事书,对“五颜六色”这一新词颇感新鲜,合上书,不停地念叨着。

我灵机一动,说:“你这么喜欢它,我也有我喜欢的词。”我于是用手指点到一个从故事书中随意挑的词“手忙脚乱”,说:“把你喜欢的词和我喜欢的词连成一段话,好不好?”儿子的一声“好”,真让我开心。

儿子开始造句了:“方方穿着衣服,五颜六色的,拿起扫帚,手忙脚乱地扫地。”

“很好,不过,句子停顿多,就像绳子一截一截的,能不能再把它们尽量接起来呢?”

在我的解释下,儿子总算明白我了的意思,想了想,说:“方方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手忙脚乱地拿起扫帚扫地。”

“对了,这样听起来舒服多了,再来一个。”我鼓励他。

接着他又说:“小猫家的灯五颜六色的,它们手忙脚乱地摇晃。”

“灯摇晃?为什么摇晃?”我惊讶于他的想像力和拟人的修辞。

“怎么啦,妈妈,不是吗?外面要刮大风啦,下大雨啦,灯快要被吹灭啦,它们一着急,就手忙脚乱啦!”

“噢!妙呀!还有吗?我最喜欢听了!”

我又从故事书中抓来一词“气呼呼”,要求他用这三个词组成句子。

他挠了挠头,最后说:“天黑了,五颜六色的灯亮起来了,人们在灯下手忙脚乱地打蚊子,蚊子气呼呼地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