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心情的日志

关于心情的日志

关于心情的日志

关于心情的日志范文第1篇

刘澜涛同志是值得我们深切缅怀的产党员。“”中,他遭到、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被投入监狱达8年之久,身心受到极大地摧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的冤案才得到彻底地。

刘澜涛同志恢复工作后,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顾全大局,积极推动拨乱反正,坚决落实党的有关政策,参与总结30多年来人民政协工作的基本经验,负责修改政协章程的工作,协助解决了全国政协机关的机构、体制、人员调整问题,促进了一些派、人民团体和社会主义学院的恢复和发展。这里我想说一个小插曲:就是1982年11月2日他在报送小平同志的政协章程修改草案上写到:“小平同志:送上政协章程修改草案,请审阅批示。如果无暇全阅,只看前8页,即总纲和工作总则就可以了。”11月4日,小平同志批示:“我看了总纲和工作总则,都同意。”从中可以看出,领导同志之间的语气多么平易而务实。

刘澜涛同志是深人实际、善于学习的榜样。从1983年1月到1986年8月,刘澜涛同志作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顾委常委,曾先后5次到福建、广东、湖南、四川、黑龙江、海南、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11个省、自治区考察,了解实际情况,学习先进经验,改进日常工作。这几次,我都有幸随行。一路上,刘澜涛同志看到祖国的繁荣景象和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非常地高兴,我也受到非常深刻的教育。他每到一地,都要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并写出调查报告。即使在四川治疗耳疾期间,他也没有放松工作,还专门让我到内江市了解地方政协和派的情况,并要求我向他和四川省政协党组作了汇报。回到北京后,他还为此向全国政协党组和有关单位写了报告。在湖南考察期间,刘澜涛同志参观故居和事迹展览之后,他在纪念册上题词:“瞻仰故居是我多年的夙愿,今天得以实现,心情特别兴奋,的音容笑貌、丰功伟绩,使我深切怀念,永远坚持和发展伟大的思想,是我们对的最好纪念。”我想,这是刘澜涛同志的心声,也是我们广大共产党员的心声。

刘澜涛同志平易近人,善于听取工作人员的意见,非常关心同志,关心晚辈的成长。我刚到他身边工作的时候,总觉得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因此心里不免有些拘谨。但是和他接触一段时间后,感到他非常的平易近人,一点儿架子都没有,并且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听取我们的意见。他还在工作中注意培养锻炼我们,因此我们有心里话也愿意和他说。有时看到全国政协机关有些同志给刘澜涛同志写信,要求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刘澜涛同志都仔细看,及时批。比如,有位同志要求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他马上在1982年6月1日批给人事部负责同志,原文如下:“焦善民同志:全国政协赵公勤同志在政协工作32年,同其爱人分居17年,赵同志已50多岁,我感到赵公勤提出解决两地分居是符合党的政策的……所以提请你部考虑予以落实为盼。”正是在他的关心之下,这一问题终于得到解决。这点点滴滴中体现着刘澜涛同志对政协机关干部的关心。

1988年4月以后,刘澜涛同志虽然不再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我也不再给他当秘书,但他对人民政协的工作仍然很关心,经常问我全国政协机关的有关情况,而且非常关心我们这些晚辈的成长。

1992年9月1日,刘澜涛同志给我写了封信,信中说:“我的主要革命经历,你大体知道,唯有‘’前后12年的经历,了解内情之人甚少。在狱中和流放安庆时积累的一些资料,写成了诗句、书函。虽无诗味,但确是我‘’中身处逆境时思想感隋的真实写照,也是我政治生活中一段重要经历。念及知我老友,现将我整理的这本诗函初稿送你,请给予斧正,祝健康并致敬礼。”

1994年3月2日,刘澜涛同志选择了一段马克思的名言送给我:“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是不容易的。友谊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以此赠与朱雨滋同志共勉。”同时,他还将他的两张照片签名后送与我,以作留念。

1994年11月12日,刘澜涛同志约曾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四位秘书到他家叙旧留影。晚上,他还让我们出席国管局在首都宾馆为他举办的85岁诞辰宴会。

1996年12月25日,刘澜涛同志在他87岁高龄的时候,还用毛笔给我写了一幅字:“书赠朱雨滋同志:无私功自高,不矜威亦重。”

1997年12月31日,刘澜涛同志于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刘澜涛同志1997年5月27日曾写信给党中央,郑重表示:“丧事从简,不通知外地亲友,不搞遗体送别仪式,遗体交医院解剖研究,骨灰播放点不留任何痕迹,不设任何标志。”

关于心情的日志范文第2篇

一、 班级日志在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任务

班级日志作为班级管理的载体,在中小学中的应用是相当普遍。中小学的班级日志记录内容涉及课堂情况、学生生活情况、社会活动情况、学生思想情况等,例如,课堂纪律、学生的出勤率、学生的衣食住行、集体活动、突出情感、情绪表现等。中小学生由于其所处的成长阶段而决定了其记录的班级日志内容简单,针对性强,更多地突出了班级日志的管理功能。

学生进入大学阶段,情感越来越丰富,人格日渐独立,性格特点更加鲜明,在大学生的班级日志中,没有了流水账式的班级记录,更多地记录了他们的所感所想所悟,理性地向同学及老师坦露心声,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情感交流,真正实现了班级日志在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的功能。

二、 班级日志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1、 同学间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平台

目前,大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在家庭处于核心地位,养尊处优,没有兄弟姐妹导致其缺少与同龄人的沟通与迁让。进入大学后,甚至有的同学对于沟通存在恐惧心理,找不到有效途径缓解。而班级日志每天在不同的学生手中传递,其公开性保证了它作为同学们之间沟通渠道的功能。班级日志的存在给予了学生表达感情、诉说心声的平台,促进了学生之间心灵的沟通,使他们心情变得愉悦,生活和学习也更有动力。

2、 师生间心灵沟通,增强信任的桥梁

由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职业特点,要求辅导员要充当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等多重角色。辅导员扮演社会角色越多,角色冲突也越大。突出表现在,辅导员既要成为一个严格的管理者,又要努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往往是前一种身份使学生在不了解的前提下就将辅导员置于自己的对立面,对于辅导员的某些工作不理解、不支持。辅导员对于班级日志的及时关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辅导员对于学生的付出,对学生的爱,从而逐渐打破师生间的隔阂,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而辅导员也能够尽快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 班级增强凝聚力、向心力的有力手段

班级日志天天记,班会却不可能天天开。于是,这样一个日志成为了班级成长的一个有力的见证。在记录班级日志的过程中,每位学生都是班级管理的主体,能够主动地自觉地去认识和思考班级或个人成长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日志中的分享,引起同学们的共鸣,有利于班集体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从而形成民主、活泼、团结、奋发向上的良好班风,营造出和谐进步的班级氛围。

4、 辅导员掌握信息、加强管理的得力助手

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已提出多年,但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困扰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部分学生工作的开展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不能真正迎合学生的需求。班级日志为辅导员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加强班级管理提供第一手材料。对于辅导员而言,班级日志无疑是一个公开透明的资料信息库。以上面节选的班级日志为例,辅导员及时发现了学生在时间管理方面的困惑,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借助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同学们澄清个人在时间分配中存在的不合理的情况,并进行整改,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

5、 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

组织学生记录班级日志的几年时间中,最令笔者感动的是,学生的真情实感都毫无保留地流露在日志中。从日志中,笔者读出了当代大学生的激情、理智、积极向上,相信同样读过日志的大学生更能感同身受。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青年学生们要能成为有用人才,就要大学期间经受严格锻炼和成长的磨炼,自己激励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培养自己,自己否定自己,甚至是自己淘汰自己[1]。班级日志成为了学生发挥“三自”作用,交流成长的收获与挫折,互相勉励的加油站。

三、 班级日志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部分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班级日志,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载体,其教育意义的实现具有隐蔽性、渗透性、间接性,需要靠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受来接受教育,也需要时间的考证[2]。故而无法引起部分学生的重视,单纯地认为班级日志是为辅导员而记,也就难免出现应付了事的现象,有些学生只是像记流水账一样机械记录当天发生的事情,有些则会应付式地摘录网络或书籍上的文字。

(二) 班级日志的形式较为单一。

班级日志多是以记录本的形式进行传递,纸质的本子限制了班级日志的记录只能是文字,形式新颖一些的或许会配以部分手绘画。单一的形式,使得部分学生在记录班级日志时,只关注个人完成记录,而疲于去阅读其它同学留下的文字。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班级日志的作用的发挥。

(三) 班级日志的时效性仍不够突出。

由于大学的组织管理模式不同于中小学,班级日志每天在同学们中传递,并不能实现辅导员每日一阅,而只能在周末时集中阅读本周学生的日志。因而辅导员与学生的交流,对发现问题的解决便具有了滞后性,不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学生而言,每逢重大节日或对于自己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想要在班级日志上记录些感悟与同学们分享,却苦于班级日志并未在此时传递到自己手中,而无法在日志中及时记录,也体现了班级日志在管理过程中不完善的环节。

四、 班级日志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创新应用

1、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例如,开展班级日志分享的主题班会等,展示班级日志中记录的学生的成长心路,激起共鸣,引起广大学生对于班级日志的重视。

关于心情的日志范文第3篇

小学生的自我教育是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话题。古老是因为国内外很多有识之士在很多年以前就致力于这项工作的研究和探索。新颖是因为这个话题一直经久不衰,目前有国内外的很多学者仍在不断实践和探索。苏霍姆林斯基尝试过自我教育并取得了巨大成效,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孩子的自我教育,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强,富有创造性。国内优秀班主任魏书生非常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班级自我管理理论。陶行知认为,自主管理能使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有利于良好集体的建设。在班务日志的历史演变中,尤其是课堂纪律问题,始终占据着主流位置。虽然形式变换了不少,但一脉相承的演变历程恰恰构成了一部无声的纪律史,并不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鉴于以上的思考,我们希望探索出一套更加人文化、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的新路子,既能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同时,提高班主任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自我教育是一个现代教育的新理念,也是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变被动教育模式为主动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正成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热情追求。“班务日志”简单地讲,就是学生班级学习生活的信息库。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班务日志”有利于学生自主教育能力的培养,正确使用“班务日志”对班级全程管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的目的就是旨在通过“班务日志”的建设以及维护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来探索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提炼出具有理论支撑的科学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班级管理的实践模式。

为了让研究具有方向性,我们把四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准备阶段,我们查阅相关文献,获取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资料,学习相关理论书籍,接着实践探索,设计“班务日志”并制定记载方法,通过个案访谈,了解差异,从而完善“班务日志”;收集实施过程中的案例,对案例进行剖析。最后对研究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进行总结。通过研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明确了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迫切性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我们生存在一个知识和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必须具备开拓创新和独立自主的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求学生“自己会”,这就要求我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具有积极进取精神和主体人格的新型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创新,人才能进步,社会才会发展。但如今的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宝贝,所有的大人都以小孩为中心,对小孩是有求必应。长期下来,小孩缺乏是非观念,没有感恩之心,没有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能力。有的家长过早地对孩子灌输社会不良风气的思想,小孩对环境缺乏信任感,对自己缺乏要求,依赖性过强。这样下去,他们是不会符合新世纪的人才要求的。

二期课改的深入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理念。新基础教育强调尊重学生、重视学生个体的独立性、尊重学生的生命发展的质量。在制定班规及其他的班级管理措施时,我都信奉“自己的规矩自己定”的原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讨论班级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制定班规。这样的“取之于生用之于生”的措施,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同时也无形中让他们明白:自己定的规矩就要去遵守,自己不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良好班风的形成就水到渠成。

二、构建了班务日志的框架内容

基于以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为目标,经过学生的自主讨论,我们的班务日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班级日志:结合班级的值日班长轮流制,按照学号的顺序,每天一名学生记录班级一天的发展动态,内容包括出勤、课堂纪律、课间纪律、班级或学生的趣事和糗事、今日值日班长感言。

文明礼仪日志:由班级的卫生委员负责,记录学生的领巾、校服、两操、就餐、卫生打扫。

作业情况日志:由学习委员负责记载,把每天的作业要求全面记录好,每天学生的作业完成与上交情况都记录好。

三、挖掘了班务日志遵循的原则

卢梭说过:“不要对你的学生进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应该使他们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在班级管理中运用班务日志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1.公平性原则

班级经过民主商量后,达成一致,决定采用值日班长轮岗制,按照学号顺序,每位学生负责好一天的班级管理,及时记录班级的各项情况,对于不正常的情况,协同班干部一起自主商量处理,并把处理过程和结果向班主任汇报。对于严重的问题,及时上报给班主任处理。这个原则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激起了他们主人翁意识。班级的一切日常事务及突发情况能得到及时处理,而且充分营造了自我教育的气氛,让每个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

2.指导性原则

在班级中推行班务日志,并不完全等于班主任就可以不去管班级的事情。每天都运用早读、午自习、放学前把班务日志仔细看一遍,了解班级发展动态,注重一些细节,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班主任发现有的学生会包庇自己的好朋友,有的学生不能及时做好记录,这就要求班主任对他们进行适时的提醒与指导,让他们及时反思。班主任不定期的指导无形中给了学生压力,关注与指导让班务日志进展得更真实更有序,也让班主任更好地掌握班级学生动态。班级和班务日志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日日清原则

每天放学前,班级都会有十五分钟的反思课,当天的值日班长对当天的情况进行反馈和点评,对好的现象进行表扬,对不好的表现进行提醒与建议。班主任发现,学生教育学生的方式让他们更乐于接受。根据班务日志所反映的突发事件及不良情况及时有针对地进行处理,绝不把今天的事情拖到第二天,这样的日日清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体会到了自己的付出是得到了教师的肯定的,是有价值的。于是,他们更加仔细地发掘班级中的亮点,也更用心地观察班级中的不良现象。日日清原则的贯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不断自律自省,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凸显了班务日志的作用

1“.班务日志”是班级管理教育工作的氧化剂

“班务日志”反映了班级学生日常主要的活动以及活动中的生动场面。当然,“班务日志”所包含的内容很广,它可以是集体活动的反映,也可以是对班级中发生的某人某事,学生对它的评论和感受及解决所发生问题的经过或建议。“班务日志”还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班级集体在一天中的总情况,一般以记集体为主,记个体为辅。全面翔实地记载了一天发生的情况:出席情况、教学及活动情况、同学思想动态及纪律情况、对班级及教学意见、处理意见等,这就为班主任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改掉学生自由散漫的作风,为规范学生行为提供了依据。班主任要对班级实施有效的管理,就必须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掌握全班学生的思想情况及言行表现。

班主任还可以利用日志中所提供的大量素材和真实数据来作工作计划和总结,对班级工作进行讲评,对学生进行操行鉴定。由于言之有据,学生易于接受,同时,班级工作也得到健康的发展。

2“.班务日志”是调动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催化剂

学校教育的影响只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教育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才能起作用。在班级教育工作中,只有当班主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时,才会收到好的效果。“班务日志”是调动全体学生积极进取的催化剂。“班务日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要求每一位学生树立参与意识,其表现形式:由值日班长和值周班长各执一本独立填写。由班干部先行记录的方式其好处是:班主任由于工作关系,情况了解较多、掌握问题比较全面。因此,记录“班务日志”就有可能详尽和充实,就会有一个好的开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个人记录是在班主任和班干部的指导下进行的。通过个人记录,可以使每一位同学逐步树立班级主人翁的意识,极大地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发挥每一位学生在班级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

轮流值日、值周的学生在这一天中,要负责班级的学习、卫生、纪律和活动,还要处理好学生中发生的问题,对班里出现的不良现象、偶发事件要及时制止,妥善加以解决,严重的要及时报告班主任。与此同时在“班务日志”上如实地记录当天发生的事情,精心写好总结,然后通报———或表扬、或批评、或希望。这些活动每位学生都参与———班里逐渐形成了一种民主协商、互相尊重的风气,产生了热爱班级,为班级做贡献的意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自主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班集体也真正成为学生们共有的乐园。

3“.班务日志”是协调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班务日志”不同于个人日记,它包含着来自全班学生的各种信息,其内容具有公开性。班主任可以查阅,任课教师也可以翻看,学生干部可以阅读,其他同学也可以浏览。班务日记作为班级活动的记录,它不是代表某个人的看法,而主要以事实为依据,反映全班同学对班级工作和活动和评价与期望。

所以,不管是个人轮流记录还是班干部记录,都应该以班级代表人的身份出现。因此,也就要求每一位记录人以班集体主人翁的态度认真进行记录。

由于“班务日志”的这个特点,班主任就可以通过“班务日志”听到班级同学的呼声,摸到班级跳动的脉搏。如果说班主任通过查阅“班务日志”接受班级的信息是单向沟通,那么,班主任通过定期地对“班务日志”的讲评,则是师生间的双向沟通,从而加深师生间的理解,密切师生感情。有的科任教师由于不是班主任,一般不易和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许多时候听不到学生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和建议。由于有了“班务日志”,科任教师就可以通过“班务日志”倾听学生的呼声,从而改进工作,或由得到学生的赞扬而获得鼓励,还可以透过字里行间看到学生们一颗颗真诚的心而与学生产生共鸣,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请看下面的一则“班务日志”(片断):

辰在英语课上偷偷玩溜溜球,被陈老师发现后,陈老师要求他交出溜溜球,结果他死攥着球硬是不交。陈老师气得脸煞白。我们感到很对不起陈老师。辰,你也太无礼了!然而更令人羞愧的是,当时竟没有一个同学站出来制止辰的无礼行为。为此事,班长召开了班委会。班干部们一致认为,要妥善处理好这件事,并讨论确定了处理方法。

当课任教师看到这则日记会怎么想呢?她一定会为学生诚挚的心感动。我们再来看学生干部。学生干部尽管生活在同学之间,但许多场合他们是以管理者、领导者的身份出现在同学面前的,因而无形中,就有可能和同学产生一些心理隔阂。

利用“班务日志”,就可以消除这种隔阂。因为“班务日志”可以调动全班学生积极参加管理班级事务的积极性,树立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这样,班干部与同学们就可以形成平等的同学关系。由于“班务日志”的沟通作用,学生干部和一般学生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密切。这也是“班务日志”的魅力所在。

4“.班务日记”是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的强化剂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播下一颗颗饱满的种子,在“班务日志”里收获累累硕果。可以说,“班务日志”反映着全班同学辛勤耕耘的心血。正是由于“班务日志”是集体的产物,它可以产生一种较强的凝聚力。它要求每一位同学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这里书写最新最美的文字,要求每一位同学为它锦上添花。因此,每一位班级成员就必须把自己融化在集体之中。班务日记的这种凝聚功能来自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它使每一位学生体会到为集体争光的自豪感和光荣感。

“班务日志”还是一个班级的成长史。翻开一本本的日志,可以看到一张张充满朝气的面庞;也可以看到一颗颗真挚的心,还可以看到一个个跨步前进的身影。

自2010年9月至今,我们边学习边实践,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认识。通过研究,首先转变了教师的一个观念:学生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管理好自己,同时参与班级管理的。但是注重能力是需要班主任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培养。班主任可以通过创建班集体这一形式,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训练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努力,参与班级管理,控制和协调好个人、小组与班集体,与周围环境等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有了新的认识,而教师的教育管理理念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空间。

通过研究,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了,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增强了。每个学生都明确了自己的职责,人人都能参与班级管理,这种“班务日志”的形式简单易懂,非常适用于中高年级孩子的操作。推行之初便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的就餐纪律明显好转;教室的卫生状况有了极大的改观;课前准备有条不紊;路队秩序井然有序……

关于心情的日志范文第4篇

一个睿智的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采用适当的技巧和方法,对整个班级的学生和老师都是极其重要的。为“越管越乱”的班级搭建一个管理平台,成为目前班主任棘手的问题。班主任通过班级日志能很好的掌握学生的动态,对于整个班级的管理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一、借助班级日志――明确目标,凝心聚力

培养理论认为,群体要生存发展下去,就要求群体成员对全体的目标、理念、发展路径、未来有相对一致的的意见,要有大体或一致的认识或接近的认识。通过这些“认识”来协调组织成员之间的行为和群体的具体措施、制度建设。班级日志是记录一个班级中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行为以及班级中出现问题的载体,是对每天班级情况的实时反映,是从自己的实践经验中感受到的。班级日志借助公开的形式,接近性的班级内容,而班级管理日志是完全以公开的形式出现的,可以成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彼此之间通过班级讨论,意见反馈等多种形式,大家坦诚以对,心与心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吸引同学们的关注度,增加班级成员间的互动,在班集体里就能形成一种平等、民主、融洽的班级氛围,从而更好的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让班级朝着健康方面发展。班级日志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功能。班级日志同样也能成为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的桥梁。在环境建设的共同目标下,可以科学、全面的进行“议程设置”,培养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促进师生和谐相处。

二、借助班级日志――情感互动,促进交流

“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加以实现的过程。”群体意识一旦形成,就会对群体传播产生影响。学生生活在一个群体中,大家必须遵循群体规则。班级日志是群体规范的代表,可以协调学生之间的行为,促进学生追求共同的目标,以便学生按照目标严格要求自己,维持群体的自我统一性。人类的实践活动伴随着情感活动,这是有人的生理活动决定的。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他们之间的交流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日志都是同学们每天生活中发生的实实在在的事情,都是同学们息息相关的事情,以班级日志中同分享的形式成为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大家在班级日志中,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能够形成平等、温馨的氛围,将全班同学凝聚起来,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团结的班集体。

班级日志可以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除了学生以外,班主任、任课老师都有责任和义务记录和阅读班级日志。班主任可以适时的了解学生的状况,他们之间产生的矛盾,随时进行解决。班级日志也便于任课教师发现自己课堂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改进教学方法。这样公正、公开的管理模式,有助于同学们之间的情感交流。

三、借助班级日志――上岗施政,完善职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在学校不光光只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必须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班级日志就成为班级干部展现管理才能的平台,在日志的记录中,要求他们细心观察并记录班级每天发生的情况,在无形之中,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感。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是“人本”思想的发展,也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一个班级来说,班级是必要的,但不是一味的命令似的强加于学生,而且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班级日志正好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我教育的模式,给学生更多的自我管理空间。该出手时就出手,班主任不要抓住不放,对学生采用不信任的态度,大事小事一头抓。班主任让每个学生都体验自己是班级管理者,尊重他们的人格、个性,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主动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

四、借助班级日志――打开心扉,攻心为上

班级日志真实直观,信息量大,可以协助班主任迅速了解班级状况,发现学生细微的变化。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总会不可避免的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孙子兵法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借助“班级日志”,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烦恼倾注到班级日志里。烦恼得到倾诉,学生自然会减轻一部分压力。老师也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通和指导,让孩子情绪还没有泛化的情况下,进行干预,及早发现问题的根源,帮孩子从苦恼中解脱出来。“攻心”战术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索学生犯错的动机,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学生的感受,然后针对问题根源对症下药,采取适当的措施。这种办法通常都比较缓和,但是正好能击中学生要害。让犯了错误的学生心服口服,并能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根源。班主任的事务下去。学生的行为表现完全出自自愿,并非老师强迫,但却是老师的目的。不论成绩好坏,不论日记质量如何(当然,对于差生,老师可以适当最撰写班级日志的指导),每一个班级成员轮流写,都应该学会关注班级,观察老师同学,体验学习生活。让每一个人留下自己的笔墨表达心声。如果对于差生的日记,老师多一些鼓励关注,效果会很好。

关于心情的日志范文第5篇

离退休人员管理处这支队伍的素质如何?关系到工作成败、影响着中心和大局。因此,加强这支队伍的自身建设当作首要的任务。我处的工作人员从事离退休工作时间有长短、年龄有大小、工作经历不同。但由于工作的需要,为了一个目标把大家组合在一起。我们按照有高度的政治素质、坚强的队伍凝聚力、和谐的同志关系、较强的工作能力、火热的服务意识的原则,来建设我们的这支队伍。离退休工作是不好干、也不愿意干的工作,这种认识带有普遍性。而任何工作总的有人去干,既然由于需要让我们承担了这份工作,别人不愿意干的工作我们干起来就更有意义,更显示其的特殊性。离退休下来的老同志,是建校初期到校工作的老教授、老领导、老建设开拓者。他们同内蒙古大学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把自己的宝贵青春献给了内蒙古的高等教育事业,用他们辛勤的汗水浇灌了这颗草原明珠,为内蒙古大学的发展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内蒙古大学有了今天的发展,是与这些人的贡献分不开的,他们是功臣,我们为他们服务应该感到光荣。

我处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际贯彻有关离退休政策的同时,十分关注有关信息,做为工作的指导。当全国老干部“双先”表彰会的消息一经发表,立即组织学习讨论、领会其精神。没有理论指导的工作是低水平的工作,要想提高工作水平必须加强学习。依据实际需要,我处建立了每周的例会制度。会上学习政治理论,相关政策,总结上周的工作,安排下周的任务,大事都要在会议上讨论,实行民主,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由于每个人都有其长处,在明确分工中,要注意调动积极性,文笔好的同志多写材料,动手能力强的同志多做些实际工作。分工不分家,互相帮助和补充。我处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工作人员的政治进步,家庭生活,使人与人之间关系十分融洽,对搞好离退休工作形成较强的促进力。我处离退休工作坚持“上为学校分忧、下为老同志解愁”,用工作人员的真心实意,表达出最真诚的心声理念:“以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党的光荣历史,爱护老干部就是爱护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作为工作的根本宗旨。

二、认真落实离退休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是做好离退休人员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中心和根本。党和国家对离退休人员十分重视,制定出许多方针政策,如果不认真加以落实,就不能很好地将党和国家的关心体现在离退休人员的身上。

1、为了体现对广大离退休人员的关心、学校党委、行政在今年元月13日集中慰问宴请了全校的离退休人员,并表彰了优秀的代表。旭日干校长通报了内蒙古大学的发展建设情况。我处协助学校做了此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2、针对离休干部的医疗费这个热点问题,在原工作的基础上,我处人员多次赴党委老干部局反映,并联合驻呼高校离退休处两次向自治区领导呈报了《关于解决驻呼高校离休干部医疗费纳入自治区医疗保险资金管理服务中心统筹管理的请示》,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视。

3、4月,召开了关于“全区老干部表彰暨工作会议”情况通报会。结合会议精神,对我校2004年离退休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思路、新方法。11月,两次组织学习“全国老干部‘双先’表彰会”会议精神,与会同志深受鼓舞。同志们对党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同志关于对老干部工作的贺信和指示精神,加大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力度,加大解决老干部实际困难的工作力度,加大离退休党支部建设力度,加大老干部工作队伍的建设力度,把离退休干部工作提高的一个新水平感到十分振奋。

4、发放2005年度51名离休干部书报费14900元,并统一为离休干部和退休省厅级干部订阅了《老年世界》。发放退休副教授、副处以上242名干部的书报费14520元。

5、3月26日,协助离休干部直属党支部在离退休教职工活动

中心,举行了离休干部直属党支部换届选举,产生以刘文举同志为书记、高文岭同志为副书记的新一届支部委员会。

6、2004年5月20日,组织老同志们,赴河西公司红光机械厂过了一次有意义的组织活动。一是组织参观了红光机械厂部分车间,观看了河西公司发展历程的专题片;二是听取了原校党委书记吕安全同志作的“关于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辅导报告;三是由支部书记刘文举同志传达、动员、部署了“关于做好我校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的通知”;四是由离退休处处长孙震同志主持了我校离休干部自管会的换届选举工作;五是参观如意开发区的发展建设。

7、2004年10月11日,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组织了我校建校期间的老同志、老校领导以及部分离退休老同志近60余人,参观了我校理工学院、民族博物馆、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办公楼、实验室和学生上课期间教师授课情况。老同志们边走边看,深切感到经过自己亲手创建、贡献出毕生精力的学校发展的这样好,感到莫大的欣慰,由衷地发出了内心的感慨。

8、进一步完善《内蒙古大学离休干部信息库》,并及时对我校离休干部的信息进行维护。完成了2004年度我校离休干部信息统计工作(包括艺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并及时采集了离休干部的影像和数据库所需内容的资料

9、2004年10月8上午,为了使离退休老同志深入了解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认识,组织了由离休干部、离退休自管会成员、关工委成员、机关退休人员党支部成员参加的会议。请学校纪委书记刘文英同志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有关内容进行宣讲。听后,老同志们纷纷表示出:“内大兴我兴、内大荣我荣,一定为搞好我校评估做出自己的贡献”的真诚愿望。

10、我处在学校迎接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期间,前往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了解考察兄弟院校老同志在迎评促建做了哪些的工作。同时,在活动中心悬挂了横幅,办起了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专栏,向广大老同志进行宣传教育。专家组进校后,配合学校完成了有关离退休人员方面的工作任务。

11、为100余名退休教职工更换、办理了社会优待证。

三、继续做好对老同志的关心慰问,给他们送去温暖、带去安慰。在传统节日前进行大规模的走访慰问,对生病住院的老同志予以看望,对去世的老同志积极协助他们家属和原单位妥善处理后事。

1、在“五一、十一”前后及平时走访慰问200余人次。在2005年元旦前慰问退休厅局级干部,今年满70岁退休人员,身体不好的长期有病人员40余人次。

2、2004年5月28日下午,组织了校工会同我处为我校年满80岁的离退休老教工在草原楼会议室举行得了“敬贺耄耋盛会”。

3、2004年6月30日下午,我处工作人员组成慰问小组,对校离休干部中年满80周岁的老同志进行了走访和慰问。购买了鲜花篮,书写了条幅,祝福老同志健康长寿、家庭幸福、安度晚年。

4、7月与9月份分别接待了宁夏大学和云南大学、南昌大学的同行,就有关老干部工作的开展,划拨经费数额、离退休人员的待遇等问题相互进行了交流沟通。使我们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

5、协助原单位和家属处理了3位去世退休老同志的丧葬事宜。

6、2004年10月7日上午,我处工作人员携带流感疫苗注射液,对住校外的离休干部进行了预防注射,并向老同志们介绍学校下半年有关工作的情况,以及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情况。

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开辟新途径,创造新经验。

做好老干部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要用创新思维研究老干部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思维方式、工作手段和途径。为此,在离退休人员的管理与服务中,离退休人员管理处,在制度创新、形式创新和途径创新上下功夫,使工作开展有力度、有成效和有办法。我们有针对性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不能把对老干部的关怀当成逢年过节的过场慰问,应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关爱。在原定于重大节假日走访慰问的情况下,根据离退休老同志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每周有重点的走访、每月有普遍走访的走访慰问制度。通过深入走访到离退休教职工家中,向老同志们讲明形势,通报情况,广泛听取老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和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状况。通过日常的走访慰问,与老同志们沟通了情况,交流了思想,联络了感情,密切了与老同志们之间的关系。二是建立了《离退休工作信息》。针对我校老同志身体状况,有的老同志行动不便,不宜经常参加会议,我处采用通讯方式,以《离退休工作信息》为媒介,将学校离退休工作的情况全面的反馈给老同志。同时,《离退休工作信息》是展示内蒙古大学离退休工作的窗口;是将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好、解释好的喉舌;是针对老同志关注的热点问题讲实情、讲政策的纽带;是承上启下,连接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各学院、各单位的桥梁,有力地促进了离退休工作的开展。三是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为进一步通过互联网加强与主管部门、兄弟院校、全国老干部工作等部门的信息交流,在学校和经济管理学院支持下,我处工作人员集思广益、通过品牌了解、市场调研,购置了p4.120g的计算机4台、数码像机1台及配套设备,加上原有的设备,使我处工作人员达到了每人一台微机,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为了使计算机不成为单一独立的文字处理机,我们初步建立了小型局域网并连接了internet国际互联网,实现了信息共享、网络传递和资料查阅等功能。在此基础上,对全国已经上网络的高等院校按照区域划分的8个地区、31个省市、868所已建立了离退休处(部)网页宣传的高校,进行了查阅比较,开通了《内蒙古大学离退休人员管理处网页》,该网页内容丰富,查询方便使更多关心我校离退休工作的同志们,通过网络平台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状况和内蒙古大学离退休老同志的精神风貌。四是发挥离退休人员工作的参谋作用。老干部工作部门,不仅仅是党委在做好老干部工作方面的办事部门,而且更重要的是起到党委的参谋作用。我们先后深入到全校各单位、各学院进行调研、通过汇报、座谈等形式了解情况,调查的面广而深,确实起到了督促、检查、宣传、指导和推动工作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写了《关于对我校离退休人员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调查报告》等报告;借此次全国老干部“双先”表彰会的契机,向学校党委提交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我校离退休人员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建议》,这都为学校党委搞好离退休工作提供政策依据。

五、主动接受自治区老干部主管部门的指导,让上级部门了解内大,与各单位、各学院建立起离退休工作的绿色通道,逐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2004年3月12日下午,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局长王今、副局长吴云霞、张忠和有关处室的领导亲临内蒙古大学检查指导我校老干部工作。在我校党委书记刘丽华、纪委书记刘文英、离退休人员管理处孙震处长、郭刚则调研员等陪同下,王今局长一行参观了我校离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和校史展。与离退休人员管理处的同志进行了座谈,专门听取了我校老干部工作情况的汇报,交流了老干部工作经验。座谈会上,刘文英书记和郭刚则调研员先后向王今局长介绍了我校近几年来老干部工作的基本情况、做好老干部工作的经验和今后工作的设想。

王今局长对我校近几年来老干部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内蒙古大学老干部工作之所以做得实实在在,工作很到位,说明认识是到位的。我们是一条战线上的同行,采取的措施,做出的成绩,都是相通的。可以互相补充,互相交流。商品经济领域要树立品牌,老干部工作也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做老同志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多方式多方法。善于沟通情况,理顺情绪,搞好服务,形成共识。带着感情作老干部工作,带着感情理解各级党委政府的困难。有些工作硬着来可能不好,不容易解决,所以,说话办事要富有人情味,要说情况,举数据,讲政策。到上级和有关厅局为老同志去办事,要把自己的架子放下来,脸皮厚一点,地位低一点,一次不行,就多去几次。最后,王今局长谈到,内蒙古大学党政领导特别重视老干部工作,切实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为老干部创造了比较好的活动条件。老干部工作做得实实在在,很到位,作出了成绩,对全区老干部工作很有借鉴作用。希望内大老干部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我校刘文英书记代表内大对王今局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并真切希望今后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对内蒙古大学的老干部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怀。

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庞大的离退休人员队伍,只有5名工作人员的离退休人员管理处,要想将工作搞好,真是力不从心。因此,使各单位、各学院提高对离退休工作的认识,都能努把力,吃上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今年,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前后,我们走访考察了12个单位、学院,向他们宣传离退休工作政策,与他们沟通交流情况,建立了信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今后要加大力度建立起与各单位、各学院离退休工作的绿色通道。

六、继续办好离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逐步改善条件,组织好系列具有老同志特点的活动和各类文娱体育团队

离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是我校老同志们经常活动的公共场所之一,为确保老同志的身心健康,新安装4个排气扇,使室内空气流通得以改善;继续坚持每天消毒、清洁制度不变;定期对公共器材和设备进行消毒,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为我校离退休老同志的健康,创造了一个舒适的活动环境。

台球活动是离退休老同志比较喜爱的项目,因台案长期磨损,活动受到了影响,此次对台案进行了大修,更换了台呢、调平了台面和更换了附属零件等;并按老同们提出的要求,添置了球杆和球架。经过三天的修理,使台球活动区的器材满足了台球爱好者的正常活动。

2004年,我处组织老同志参加各类活动:

1、2004年3月8—9日,为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在离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组织了我校离退休女教职工扑克比赛。

2、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7周年,4月28日-30日,由内蒙古自治区老年体协主办、内蒙古大学离退休人员管理处和内蒙古政府办公厅老干部处承办的内蒙古第二届“伊利杯”老年门球邀请赛,在我校举行。本次邀请赛在举办方的精心组织下,共有自治区直属机关和单位38支老年门球队参赛,在比赛场上,老同志们个个锐气不减当年,充分发扬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一、健康第一、风格第一”的体育精神,体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面貌。

3、5月份,组织退休人员参观考察了伊利工业园区,并游览了金川开发区文化广场和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

4、组织了内蒙古大学第三十一届田径运动会离退休分赛场的比赛和离退休人员春季和秋季两次娱乐体育运动会。在我处的精心策划下,设立了适合老同志特点的集娱乐性和竞赛性为一体的11个比赛项目。前后共有400余名老同志参加了竞赛活动。通过比赛,体现了内蒙古大学“关爱老年、关爱健康”的良好氛围,活跃了老同志们的业余生活,使老同志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5、2004年6月10日,组织了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医学顾问“指导骨骼健康工程”研究小组成员、副主任医师杨丽秋,在我校离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为我校离退休老同志进行了的“骨骼健康”知识的讲座。

6、2004年6月14—23日,同内蒙古全景商务旅行社签约,组织了我校老同志赴青岛、威海、蓬莱、烟台、大连自费旅游。共有20位老同志参加,其中有1957年来支援边疆建校的老教授、老教工,70岁以上的有5人。学校对第一次组织这样的旅游活动非常重视,指定由离退休人员管理处孙震处长亲自带队。旅行社方面派出了有经验丰富、热情服务的接待部

7、2004年7月23日,组织我校离休干部赴托县参观考察,沿途参观了旭日公司的奶牛基地,听取了对公司的介绍。随后赴托县黄河岸边参观了黄河母亲的塑雕。

8、2004年8月9日,组织了在离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的由内蒙古老年书画研究会主办,内蒙古大学书法组分会承办的“篆隶专题研讨会”。

9、2004年8月18日,组织我校离退休健美操表演队,参加了由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老干部局、老龄委、文化局、技术局、广播电视局组织的“呼和浩特市首届老年人技能、才艺、成果大赛”并获得二等奖。通过活动展示了我校离退休老同志的风貌,使老同志们在文明健康、乐观向上中生活。为促进学校的发展建设、为我市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余热,使老有所为得到充分的体现。

10、9月4日,组织30余名离退休老同志参观了将军衙署博物院和满族民俗馆。这次参观由将军衙署特聘顾问,我校满学专家佟靖仁教授作导游解说。

11、9月9日,我处举行了“庆老年节、教师节、迎国庆联欢会”老同志们在联欢会上表演了大合唱、舞蹈、京剧等节目,精彩纷呈。在校的部分学生们也参加本次活动,并演出京剧、现代舞等文艺节目为老同志们助兴。

12、2004年9月12日至19日,我处组织离休干部及随行家属和退休厅局级干部赴承德、北戴河旅游。参加本次旅游的老同志年龄在80岁的有5人,余者都在70岁左右。

13、10月14日,组织部分能外出的党员和几位党外离休干部,赴蒙牛乳业液态奶公司参观。随后又赴和林格尔县百亭园和钱币坛。午间休息时,离休干部直属党支部书记刘文举同志谈了今年组织生活情况,提出了要求。

14、在离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门前,组织了与珍奥呼市健康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