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业发展战略

产业发展战略

产业发展战略

产业发展战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匹配战略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主体的逐利性导致的短视行为。企业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最重要的主体,必须依靠企业的商业化运作才能将这些产业变成现实,但企业“通常并没有打算要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促进了这种利益至何种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因为外部性、公共物品、垄断、信息不对称及分配不平等原因存在“市场失灵”,加上我国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主体欠发育和市场分割的现状,企业、部门等发展主体极易产生一系列的短视行为。

2.“利益割据”。与企业一样,其他主体参与的目的也往往是满足其利益需要。既为利益,互相之间就难免有矛盾甚至冲突,所以相关各方利益割据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还很严重。2009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进入相关各方的视野,尤其是新能源产业,被注入极大热情。许多地方政府加速出台发展规划,密集推出扶持政策。2009年12月,江西省出台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2010年2月,辽宁省提出《辽宁省新兴产业指导目录》。同年3月,山东省正式提出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幅在20%以上的目标。同年4月,湖北省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技术领域目录”。虽然各种规划、政策相继出台,但正如一些学者所分析的那样,“由于涉及多技术、多业务、多部门和多地区的分工协作,价值链分布交错而伸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的利益之争正悄然升温。

3.形式主义。一是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貌似节能环保型,实则未必。一种产品是否做到节能环保,不仅要看它的使用过程,还要看它在制造过程,以及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的生产技术本身;二是一些地区为了节能环保而节能环保,忽略了我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衷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如果像美国生态经济学家Herman Daly说的那样,人类活动要符合稳态经济模型,要取得繁荣,就必须使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物质流量最小化,生产能力应保持在最低可能的水平以避免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这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是一些落后产业的死灰复燃;三是某些地区、行业、部门等不顾自身实际大搞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果得不偿失。

4.产业发展不协调。资源有限且在使用上具有排他性,所以必须统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一些地方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其虹吸效应,把过多的资源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致使其他产业得不到有效的资源支撑,发展不良甚至萎缩。比如产业间的智力外流,即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从业人员盲目地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靠拢、转移,或者盲目的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生搬硬套地发展自身产业,造成浪费。这其中当然有市场的原因,但也有政府的原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产业的智力外流不仅损害了智力流出产业的发展,最终也不利于智力流入产业的发展。

5.风险性较高。风险就是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在产业成长初期,面临着技术、产权、市场、战略、政策等方面众多的不确定性,这些严重影响了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二、解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强国家和政府的科学调控。这里的科学调控是指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如立法、政策制定、产权划分等领域适当的发挥政府的作用,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既不能无端干涉参与者尤其是企业的正常经济活动,也不能对参与者的短视行为置若罔闻,更不能“该管的地方不管,不该管的地方瞎管”。不仅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制度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还要理顺政府、企业、产业、部门等相互间的利益关系,严防“利益割据”,使参与各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优势互补。

2.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已确定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我们应当参考、借鉴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的产业的发展实践,摸清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规律、发展经验和发展问题,同时结合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阶段的发展实际,做到洋为中用。此外,还要研究怎样协调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怎么处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社会事业的关系等等。尤其要注意的是,不同产业的价值链的构成不同,同一环节在各行业中的位置和权重也不同。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就来自这些“战略环节”,产业的优势同样源于该产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抓住了这些“战略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但是,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则可以通过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在相关行业中进行扩散和移植,从而提高其竞争优势。所以要研究清楚不同战略新兴产业各自价值链中的核心环节是什么。

3.选好匹配战略。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与其他国家、其他地区、其他行业比是应该的,但不能盲目地乱比,应根据自身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发展阶段和发展状况,统筹考虑未来发展趋势、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资源禀赋等实际条件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要注意从整个产业链出发判断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切不可一哄而上。虽然竞争优势=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机会,但并非所有的机会都是机会,只有那些符合自身条件尤其是自身优势的机会才是真正的机会。还需引起注意的是,可得性、独占性是战略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某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发展主体而言可望而不可得,或者不具备一定程度的独占性,抑或较容易被别人替代、模仿,那么,这种产业就不是该发展主体的战略性产业。

4.协调不同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但产业关联度大而且产业链长,如果孤军深入,则很容易被其他产业围猎,也容易导致本产业链价值缩水,难以为继。只有各相关产业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形成合理的产业集聚,才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必需的产业环境;才有形成外部经济,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本;才能推动战略性新兴技术、项目的传播扩散,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才能实现产业化分工协作,推进产业整体优化升级。

5.降低不确定性,减少风险。提高制度安排、政策制定、法律法规等的前瞻性,保持其稳定性和连续性,减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风险。比如产权问题,就有学者认为,“我国当前矿藏开采中的资源严重浪费现象,是矿藏资源的价格被扭曲,没有真实反映资源的真实价值,如承包权太短、资源产权不明确、政策时常变化、地租过低等,致使人们采取竭泽而渔的方式开采。我国能源中使用的低效率,与我国长期对能源价格的高度控制密切相关。各地对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或使用中的低效率,是水资源的定价过低,没有反映其真实稀缺程度的结果。”所以,一定要把相关的责权界定清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实现产业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科学发展的可行之路和重要途径,只要我们加强理论研究,大力支持发展,就一定能实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产业发展战略范文第2篇

在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精神的指引下,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地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作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汽车工业是吉林省的支柱性产业,从长远来看,寻找石油的替代品,发展电动汽车不仅是节能环保的必然选择,也是吉林省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发展电动汽车不仅对吉林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能带动国内汽车市场的整体跃升。

关键词: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1吉林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在节能与环保的双重压力下,吉林省电动汽车项目起动较早,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电动汽车的计划和行动。纯电动客车于2007年底开始立项研制。项目由一汽客车公司、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源彤坤公司共同承担;一汽集团一直都在进行有关电动汽车项目的开发及课题研究,长春市基本具备混合动力汽车的部件和整车开发能力。汽车电子形成集群发展。重大专项实施以来"在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的整车集成技术动力系统集成技术以及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技术方面取得重要技术突破"同时也在专利战略和技术标准平台建设方面为自主知识产权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难看出吉林省现已具备发展电动汽车的技术、市场、人才、环境等综合产业优势。但将科技成果进行商品化与产业化转化过程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存在相当差距,竞争力仍然较弱。另外,吉林省在混合动力轿车、客车和纯电动客车的开发上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力量和生产基础,2009年年末,20辆锂源纯电动车供应给辽源市,作为城市公交车及往返长春的客车。这是吉林省首次批量下线的电动车辆;2012年,华奥纯电动公交车已于去年在长春开始运行,创造出电动公交车在世界最高纬度、高寒地区运行的纪录;2014年7月,欧朗纯电动轿车下线,欧朗EV的成功下线,不仅使一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产品线更加完善,同时也是吉林汽车产业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的重要行动之一。虽然吉林省在电动汽车产业取得一定发展,但从总体上看,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或小批量试制阶段,距离成熟的批量化生产尚有一定距离。

2吉林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吉林省电动汽车行业目前发展得如火如荼,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应该清醒地看到该行业目前尚存在以下问题:

2.1研究的单位、企业较少,缺乏协作,信息交流不畅

目前,整车厂和零部件厂商发展电动汽车由于合作主体与技术路线的不同,可能形成若干个不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以及相应的新能源汽车标准。各个联盟之间应该能够通过竞争与交流,实现技术水平和研发实力的全面提升,拉动产业升级。吉林省在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方面,涉足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企业很少,支持力度不足。国内主要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生产企业均分布在江浙、广东和北京等地区,吉林省在这方面处于明显弱势,在吉林省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中仅有辽源雷天从事锂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并且与一汽的合作仅限于电动客车领域。本地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配套企业不完备的问题将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进程,也将成为吉林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一大瓶颈。

2.2研发起点较低,与国内外尚有差距,并且存在重复研究,现有资源没有合理配置和使用从汽车企业来看,除一汽集团外,省内绝大部分企业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从产品来看,自主品牌产品尚在培育之中;零部件企业的配套产品开发仍依赖主机厂或购买国外技术,开发手段落后,周期较长,技术人员比重较低。在国内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中,包括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在内的长春本地研究机构,实际上被排除在国内第一集团军之外,上海和北京的一些研究机构抢占了足够的先机,在经费支持、人才准备方面,吉林省内的研究机构与京沪两地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3跨行政区划的产学研合作较少目前,跨行政区划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还很少。实际上,东北三省及上海和广州等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各具优势,但高校与高校,科研机构与科研机构,企业与企业,科研院所与企业,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也都有较强的互补性,存在较大的跨区划的产学研合作空间。

3吉林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完善吉林省电动汽车产业创新机制科技创新必须以企业为主体,目前吉林省企业由于投入不足和人才紧缺等原因"导致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在以往的产学研合作中企业基本处于被动接受成果的地位。成功的实践证明"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新型产学研联盟"学科链结合产业链"通过全方位的战略合作能够有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2制定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总体规划由于缺乏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总体规划,目前对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感兴趣的企业和研发机构很多,致使研发方向、资金投向分散,导致有限资源没有发挥最大效率,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应尽快制定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促进吉林省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产业发展战略范文第3篇

    国家在构架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规划之后,要不断科学设计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布局,实施有效的对策,把电子信息产业当成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推入国际市场,由战略的高度对电子信息产业之发展构架出整体规划。认真执行优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与走新型工业化途径之方针,树立以人为本,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快速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与电信服务业。突破约束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及产业跨越发展之重点技术,开发构架出为新兴产业发展与信息化建设需要之技术。增添电子信息产业整个实力与国际竞争力,争取早日迈进电子、电信强国之列。

产业发展战略范文第4篇

【 作 者】张跃西【作者简介】张跃西(1964~ ),男,副教授。金华大学经贸学院旅游系,浙江 金华 321007【 正 文】贵州省是一个后发展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明显滞后。贵州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已经具备雄厚的资源优势[1,2]。它现在正面临着六大机遇:第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第二,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所带来的机遇;第三,新经济浪潮带来的机遇;第四,借鉴东部地区的经营管理经验的机遇;第五,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第六,假日经济的机遇等。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带动区域经济腾飞具有重要意义。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观念问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发展战略、管理体制与机制、品牌创建与景区建设、旅游促销和区域产业发展等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后发展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 战略定位1.1 实施“科教兴省”、“可持续发展”和“开放带动”三大战略这是贵州人民的明智选择。这三大战略中,“科教兴省”是根本,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治穷先治愚”,大力提高贵州人民的科技文化水平,贵州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裕;“可持续发展”是目标,贵州是生态极其脆弱的地带,发展旅游产业等,必须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和发展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自然、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放带动”是手段,通过全方位改革开放,创新机制与体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借鉴外地的资金、人才和管理优势,实现贵州社会经济文化的腾飞。1.2 后发制人中共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无疑对贵州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但如果只依靠自然资源的优势,走传统的资源导向型的经济道路,势必重蹈高投入、低产出,并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恶性循环,继续处于落后的传统经济境地。因此,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和方法,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区域的支柱产业,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贵州省旅游业要以知识化、信息化、数据化和国际化为主要特征的人类文明社会中的历史定位,通过体制与机制创新,实施以人才为本的旅游科技创新战略,以更新观念、提高人口素质为本的旅游开放带动战略,以资源、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区域产业结构的市场化调整和技术升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跨跃式大发展。后发展地区,要想后来居上,就必须“敢为天下先”,创造制度与体制新优势。只有通过创新体制与机制,优化投资环境,才能有效地解决资金与人才等问题。想当年,深圳特区、海南省成立之时,吸引了多少人才,形成迁移大潮,势如“孔雀东南飞”,不就是因为人们看中了其制度与体制新优势吗?再如浙江省的温州、义乌、永康等地的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不也就是因为其具有制度与体制新优势吗?因此,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创造制度与体制新优势,对于后发展地区的贵州省来说,尤其重要。要实现后发展地区的后发制人,就必须与东部地区广泛合作,借鉴其改革开放的经验,应用其已经取得的成果,吸取其失败的教训,最大限度地减少“摸石头过河”消耗的成本和时间,实现后来居上。我们承认,要发展经济首先要发展教育。但后发展地区经济条件不优越,不可能投入很多资金来发展教育,更何况今天的教育投入,不可能马上转变为区域的经济产出,这是一个长远的发展过程。这也正是落后地区为何教育投入严重滞后的原因。因此,我们认为,通过教育培养人才固然重要,但对于社会经济后发展地区来说,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好现有人才的作用,才是最重要的。不然的话,培养的人才大量流失,后发展地区要后发制人,就是一句空话。贵州省如何创造制度和体制新优势?笔者认为,在众多产业中,旅游业关联度最大,开放程度又最高,因此有条件在制度和体制方面实现跨越,率先与国际接轨、与东部地区接轨。如实现改革产权制度、改革人事制度等,改革投资体制实现多元化投资体系,大规模吸收东部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跨越式发展。有人担心,西部地区观念落后,改革会遇到预想不到的困难。我们承认观念落后是一个问题,但我们决不能等待观念转变,换句话说,没有阻力的改革是不存在的,在一定程度上观念的转变是只有靠强制性的。国家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对于后发展地区来说,制度 与体制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2 品牌创建与景区建设2.1 再造本底文化,形成优势品牌贵州的本底文化并不优越,如“夜郎自大”、“黔驴技穷”等,这很不利于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要再造贵州本底文化,形成优势品牌。要结合西部大开发,创造体制与机制新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千方百计积聚人才,实现人杰地灵;要及时发掘与创造贵州的闪光点,结合“遵义会议”、“茅台酒文化”等优势资源,运用文学创作等手段塑造贵州的形象;结合“黄果树”等著名旅游资源精心创造旅游精品和旅游示范工程,形成优势品牌。2.2 寻求切入点,择优开发精品与优势黄果树瀑布——世界瀑布博物馆:世界上的瀑布景观不少,贵州黄果树瀑布是世界第二大瀑布,但要形成无可替代的吸引力,就必须创造特色,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系统、图片展览、夜游项目,通过软件建设,创造世界瀑布集锦,成为世界一绝。织金洞、龙宫洞、天生桥——建设国家岩溶公园:黔中地区石灰岩分布集中,岩溶地貌类型齐全,这是贵州的一大优势。可考虑利用国家正在实施地质公园计划的大好时机,精心设计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列入首批国家地质公园计划,建设成为“世界岩溶地貌观止”,早日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集科教、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基地。红枫湖——高原避暑胜地、民俗博物馆:贵阳气候得天独厚,气温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素有“春城”和“南方的北戴河”的美誉。我们认为“贵阳春城”比“昆明春城”更加宜人。因为昆明的海拔比较高,紫外线较强;而贵阳的紫外线相对较弱,如今太阳黑子增多,紫外线异常强烈,“贵阳春城”更加迷人。红枫湖,湖光山色,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建设红枫湖部级风景名胜区,可以考虑利用其岛屿较多和贵州少数民族多的优势,实施“一岛一族”,建立民俗博物馆,充分展示贵州真正的民俗文化。舞阳河、习水自然保护区——世界最大的高原生态博物馆:由于交通、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这里目前仍然属于潜在的旅游资源,还不具备大规模的开发条件。舞阳河、习水自然保护区作为科学考察旅游和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首要的任务是发展教育,提高经济水平,强化保护意识,将其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高原生态博物馆。我们认为,只有区域人口素质、经济、交通及管理等相关条件具备了,舞阳河、习水等地才适宜开展大规模的大众化旅游。目前讨论发展大众化旅游业,为时尚早。3 旅游促销3.1 市场定位与市场细分旅游市场定位与市场细分是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如上所述,贵州的品牌优势重要在于瀑布、岩溶、气候、民族等,因此其吸引对象应该是度假避暑的都市人群,国内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为主,国际则以热带和亚热带的大都市为主。在此区域范围内,又以与中华文化有渊源关系或对中华民俗文化向往的人群为主。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宣传促销和旅游服务,是发展贵州旅游业成败的关键。贵州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千万不可不分主次先后,盲目草率开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根据目标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要不断转换卖点,实现有效供给。3.2 优化宣传与促销系统宣传与促销,是直接关系到区域旅游品牌创建和旅游市场开拓的大问题。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如何抓住新闻热点和目标市场的注意力,进行营销策划、宣传与促销策略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比如,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太阳黑子增多,紫外线强,夏季酷暑难熬,宣传贵阳春城热忱欢迎来避暑度假;利用国家建设地质博物馆的时机,针对高等学校等目标市场大力进行贵州岩溶博物馆的宣传与促销,热忱欢迎旅游者来贵州考察修学。抓住时机,利用电视、电台、报纸对细分的目标市场进行有效宣传和科学报道,把贵州的特色全方位展示出来,把更多的旅游消费者吸引到贵州来,不断拓展贵州旅游市场,扩大市场的有效需求。4 整体开发与协调发展4.1 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城镇,发挥集聚效应,降低旅游产业成本和风险旅游产业是综合性和依托性强的第三产业,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城镇,建设和发展旅游设施,可以较大幅度降低旅游投入成本,减少旅游业发展的风险。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集聚效应,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促进城镇发展,实现城镇的辐射效应,通过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关联,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旅游业发展目标。4.2 转变观念、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文化贯彻实施“三大战略”,全方位开放。充分利用 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积极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转变观念,“筑巢引凤”,借鉴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创新体制与机制,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才、技术和资金,在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扩大合作领域和资源共享,加快旅游商品、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形成贵州特色菜系,丰富和发展贵州酒文化、岩溶文化、生态文化和民俗文化等。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十分重要,除了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大力扶持和发展旅游教育与培训外,还必须建立健全机制(如上岗证),要求企业不断强化员工的培训,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发展教育产业,努力提高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和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文化水平及服务水平,扩大旅游市场的有效供给,提高旅游业经济效益,努力增加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进而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交通业是贵州社会经济发展,也是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贵州要尽快研究创建新的交通投资机制,大力引进资金,借鉴浙江省金温铁路的经验,加快发展股份制交通业。我们认为,贵州的旅游交通业应以发展高等级旅游公路为主,适当发展支线旅游飞机。以便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消费者的需要。宾馆业要完善结构,提高质量,形成特色。贵州宾馆业不要盲目发展高星级宾馆,要针对国内旅游消费者的需要,大力发展中低档宾馆,完善结构,增加有效供给;贵州宾馆业要设法加强管理和营销,实施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绿色饭店,尽快提高质量,并形成特色。努力使宾馆业成为贵州省的一大品牌,成为贵州重要的避暑度假旅游吸引物。旅行社要完善管理体系,提高效益。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贵州省旅行社可以考虑试行西方的旅行社垂直分类体系,尽快与国际接轨。最大限度地开拓国内国际旅游市场,不断发掘新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提高旅游促销水平,强化市场竞争力,提高旅行社经济效益。5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后发展地区贵州旅游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首要的问题是战略定位,在实施“科教兴省”、“可持续发展”和“开放带动”三大战略的基础上,创新体制与机制。其次,要发展贵州的旅游业,就必须更新观念,在确保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基础上,面向目标市场,加快景区精品建设,创建品牌,并不断转换卖点,实现有效供给;优化旅游宣传和促销系统,不断开拓旅游市场,扩大有效需求,进而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系统的健康快速发展。另外,发展旅游产业还要注意整体开发与协调发展,将发展旅游业与发展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特别是与区域城镇体系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保持区域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努力改善旅游设施,尽快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大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产业的乘数效应。我们坚信,贵州省的旅游产业必将获得迅速发展,并成为贵州的支柱产业。【参考文献】虞孝感,曹文宣,陈吉余等.专家论坛:西部大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9(2):129~140.江厥中.可持续发展的贵州风景名胜事业[J].风景名胜,2000,(2):20~21.张跃西.风景区旅游业发展模式的探讨——兼论旅游城镇的布局与发展[J].人文地理.1996,11(1):56~58.

产业发展战略范文第5篇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产业规模快速壮大,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超20%,2016年销售收入突破4.89万亿元,是2010年的2.37倍,年均增长超过17%,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从22.4%提高到30%。分产业看,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光伏、海工装备等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同时,以分享经济、信息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智造经济为阶段性重点的新兴经济业态逐步成为新的增长引擎,物联网和云计算、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成为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支撑。201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1956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跃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八年全国第一。推动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IGCC)、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大科学装置正式落户江苏,实现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江苏零的突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工程中心(实验室)等部级创新平台100家,省级创新平台2500家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占全省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的比例超过1/3。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智能电网、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居全国第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日趋活跃。全省已建有384家省级众创空间,共有创新创业服务机构567家,孵化面积达3001万平方米,在孵企业数达32000家,孵化器数量、面积及在孵企业数均居全国第一。

企业竞争力显著提升,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做强做大,对一批基础好、带动力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加以重点扶持,促进各类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向行业龙头企业集聚,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在新兴产业领域涌现出徐工集团、国电南瑞、天合光能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细分行业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1万家,新兴产业企业总数占比超过70%,全省120家超百亿元工业企业(集团)中新兴产业企业超过一半,成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总投资300亿元的中电熊猫G108液晶面板项目和总投资35亿美元的苏州三星液晶显示8.5代线项目已实现满产,SK海力士累计在无锡投资达150亿美元。前不久投资达30亿美元的台积电12英寸晶圆成功落地南京,生产工艺达到16纳米,水平全球领先。

集约集聚效应放大,成为带动产业高端发展的重要因素。立足技术和市场两大需求,以高新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载体,着力完善新兴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江苏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各类载体集聚了60%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a值,已成为产业高端发展的先行区。全省已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试点示范城市11个,部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13个,部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8家,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7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3个,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7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82个。

人力资源结构配套完善,成为人才集聚的重要领域。截至2016年底,累计引进国家“”特聘专家696人,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专家547人,占总数的78.6%。省“双创”人才计划引进省双创人才3129人,全省推进98个专项引才计划,累计资助引进双创团队236个、双创博士2528人,人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5.5%。由“双创”人才新创办企业1230家,157家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59家年销售超亿元。2016年共有662个重点产业人才项目入选第13批“六大人才高峰”资助计划,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达372个,占56.2%。通过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等共培训38万多人,其中信息技术和软件人才约16万人,这些高层次人才已成为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及深层次矛盾的影响,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部分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产业投资增幅持续走低。两年来高新技术投资增幅呈现低位走势,部分行业出现负增长情况,特别是航空航天制造业下降36.2%,另外软件业下降了4.3%,主要原因是由于相关政策尚不明朗,人力成本上升、市场风险加大导致企业减少投资。二是部分行业受市场环境和政策影响较大。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等行业出现利润下滑、利税率低的不利态势,新能源产业因上网电价政策变化进入三季度后大幅缩减产量,新材料产业缺少掌握产业主导权的领军企业,许多电子信息关键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仍依靠进口。三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传导仍然不畅,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还是有关方面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P2P平台跑路现象不断发生,资金压力造成新兴中小企业回款困难、三角债上升,企业互保资金链断裂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需引起高度重视。

二、“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十二五”以来,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攻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为目标定位,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从资金、政策、机制各方面全力支持,从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全面引导,从研发、示范、产业化各环节全程推动,力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协同推进,形成产业发展强大合力。2011年,省政府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统筹组织协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12年由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明确界定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成员单位及办公室工作职责》,明确了办公室和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同时,针对十大重点产业成立了十个专项工作跟踪推进小组,具体负责跟踪研究相关产业重大问题,深入了解各领域发展进程和存在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各市了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或相关政策,建立了推进机制,出台了考核办法,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目标责任体系基本形成。在工作中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省市加强上下联动,形成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规划引领,推进产业健康发展。2011年底,省政府出台《江苏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明确了江苏“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主攻方向、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2012年,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编制出台了十大重点产业推进方案,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南》,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导向。2014年,出台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十二五”末期到“十三五”初期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2016年11月,《江苏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形成新兴支柱产业,培育新动能。

需求导向,大力推广新技术和新产品。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意见主要目标任务工作分工方案》等,设立省级专项资金,分行业、分阶段、分批次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产品认定和推广工作,有效拉动市场需求。一是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组织认定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产品近500个,省重点推广新技术新产品超千个,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占总数的81.7%。二是着力推进示范应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国家和省重大应用示范工程110余项,有效拓展市场应用空间。三是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十二五”以来,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举办了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博览会、中国苏州国际节能环保产品与技术展览会、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等省内重点展会,展示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最新成果。

深化改革,加快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良性互动,推动新兴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一是大力发展创业投资,设立10亿元省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亿元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推动建设了11个“省级创业投资集聚发展示范区”。备案创业投资机构420家,管理资本规模729亿元,累计投资达449亿元,累计扶持中小企业3514家,有关指标均位列全国第一。二是鼓励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商业银行积极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近年来,江苏先后推出江苏银行“科技之星”和“基金宝”、交通银行“科贷通”、农业银行“金科通”和“投联贷”、南京银行“投联贷”等科技信贷特色产品60余种。目前,全省科技贷款余额达到8340亿元。三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和载体建设。目前,全省共有科技(特色)支行38家,科技保险(特色)支公司3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62家。科技小贷公司实收资本113.02亿元,贷款余额129.09亿元,累计发放贷款622.66亿元。全省布局建设26家省级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11家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政策引导,明确产业发展的鲜明导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整合各类资源,加强政策聚焦,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重要载体和集聚区建设。一是加大财政支持。省政府制定了《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每年预算安排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亿元,重点支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环节、关键技术、重大工程以及d体建设。二是强化政策引导。制定了《江苏省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实施办法》、《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有效引导和支持新兴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坚持优化环境。突出配套政策措施的支撑作用,在税收优惠、金融支撑、专利保护、土地使用、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四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对企业在境外参展、国际认证、技改研发及“走出去”等项目方面给予扶持,降低企业出口成本。

跟踪监测,建立可行管用的考核机制。2012年,制定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报表制度》,确定了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计范畴和指标体系;2013年,在第三次经济普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重点企业库,建立了常态化研究制度,并按月、季度提出形势分析报告。更为重要的是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作为衡量各级、各部门科学发展实绩的重要内容,把考核和激励紧密联系起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绩与项目审批、土地供应、政策资金、环境容量等挂钩,让工作得力的地方有干劲,工作不力的地方受鞭策。

三、“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

“十三五”时期,是全球新兴技术群体迸发、新一轮产业变革深度演变的关键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主要动力,引发国际分工格局重整,全球创新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从国内来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动力正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我国经济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迫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江苏来看,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实力和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特别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在江苏交汇叠加,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中心、一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和发展空间。

“十三五”江苏战略性业发展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准确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中心、一基地”建设,按照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发展新经济的总体要求,突出先导性和支柱性,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重大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着力培育优强企业集群,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着力加强产业链协同,推进集聚集约发展;着力提高国际合作水平,深度融入全球新兴产业发展体系;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产业发展新生态。加快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和能源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空天海洋装备、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江苏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构建经济发展新优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进“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提供有力支撑。到2020年,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突破7万亿元,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发展成为万亿级规模的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明显提高,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占全省比重达到45%,建设100家部级创新平台、1000家省级创新平台,培育10000个新技术、新产品,创建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在重点领域取得群体性突破,优势领域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先进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比重大幅提升,支撑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形成一批原创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美誉度的行业排头兵企业,培育形成100家左右百亿级行业领军企业,500家左右技术领先的骨干企业,1000家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重点创新型企业。建成50个国家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形成10个左右标志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

发展环境更加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破除,有利于产业汇聚人才、技术、资本的政策措施持续完善,相关标准规范、信用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市场环境更加公平,适应新模式、新业态蓬勃涌现的产业生态基本形成。

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支持前沿性、先导性、颠覆性科技研发突破。当前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全球范围内产业变革浪潮汹涌,正在发生产业链重构、价值链整合、信息链融合的新变化、新趋势。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瞄始际跚把亍⒉业高端和未来发展,通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重点专项,突破一批抢占制高点的前沿先导技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产业科技融合创新发展。

支持企业、高校院所产业创新重点平台载体建设。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格局。推进产业创新重点平台载体建设,推动大中型工业企业、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面建设研发机构,着力提升企业研发机构发展水平和支撑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组织有实力的企业创建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引导和支持企业不断强化技术研发能力建设,打造创新型企业集群,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联盟,支持创新战略联盟牵头承担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开展前沿先导技术研发和重大战略产品开发。

支持重点领域高端人才的引培集聚。坚持引进、培养、激励多策并举,加快集聚一支规模大、结构优、素质高、活力强的创业创新人才队伍。通过“双创计划”等人才专项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高端人才,并争取更多国家“”和“”人才落户江苏。支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培育高层次人才,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员工在岗培训,努力培养更多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支持企业探索灵活的方式用好人才,鼓励实施股权和期权等激励政策,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高技能人才获得与其贡献相适应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