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范文第1篇

一、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1、管理体制不顺导致信贷管理上的疏漏。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由人行委托农行管理,而农行由于受管理力量的局限,在某种程度上疏于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致使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不健全,操作不规范,把关不严格,造成不少低质量贷款。此外,行社脱钩前夕,农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把大量不良信贷资产转移给农村信用社,使农村信用社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2、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大。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为“三农”,而农业生产易受自然灾害影响,每一次大的自然灾害都造成大批借款户因农业生产遭受破坏而难以按期归还贷款,由此造成大量的信贷资金沉淀。

3、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占用大量信贷资金。一方面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缓慢,产销严重脱节,产品大量积压,经济效益每况逾下,造成大量信贷资金被不合理占用,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盲目投资,且规模大,效益低,又缺乏相应的长期配套资金,造成信贷资金被长期占用。

4、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严。目前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的管理尚处于粗放经营的管理层次,缺乏一套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贷款决策、约束机制。且信贷管理手段落后,跟不上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只注重贷款的调查和审查,疏忽贷后跟踪检查。

5、信贷人员业务素质良莠不齐。1997年人行直接监管农村信用社以前,由于信贷管理上的疏漏,加上部分信贷人员政治、业务素质良莠不齐,因而超权、跨乡、人情等违章违纪贷款时有发生,致使贷款难以收回。

6、行政干预依然存在。一些地方党政领导由于缺乏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加之为了在任期内政绩显著,大搞短期行为,盲目地搞一些市场风险大的发展项目和超过承受能力的基本建设,而强令信用社发放贷款,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那种“政府点菜、银行买单”的现象。

7、不良贷款清收乏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信用社存款总额逐年增长,贷款规模不断扩大,而部分信贷员风险意识淡薄,存在着只收取贷款利息,本金不收也可的思想,不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清收老欠贷款。更为严重的是有的信用社为完成收息任务,采取纸上作业的方式,以贷收息,致使借款户借款余额逐年累增,潜在风险逐年加大。

二、防化信贷风险的策略

1、抓紧组建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组织。为切实加强信贷管理,有效地防化风险,保证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大业顺利进行,当务之急是组建起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组织,以起到稳定队伍、加强管理、抵制干预等作用。

2、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农业比重较大的县建立农村保险合作社主要经营种养业保险。在发展农村合作保险的基础上,创造条件成立国家和地方保险公司,主要为农村保险合作社办理分保和再保险业务。农户在申请贷款时,必须提供种养业保险单证,这样,在借款人遭受自然灾害损失时,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损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

3、严格贷款担保手续。为避免信贷资金被长期不合理占用,农村信用社对新发放的贷款要全面推行保证、抵押、质押贷款,尽可能减少发放信用贷款,对原有的不良贷款,要逐步补办担保手续。在方式上,应优先采用抵(质)押方式,对保证贷款要严格审查保证人的资信状况,防止因保证人多头担保或无力担保等造成“担”而不“保”的现象。

4、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从1996年行社脱钩开始,各地农村信用联社都采取了不少措施,加强内部管理,从制度上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但各地农村信用联社的内部管理仍存在不少漏洞,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农村信用联社要根据《贷款通则》制定《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实施细则》、《农村信用社信贷员业绩考核办法》、《农村信用社信贷违章处罚规定》、《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管理方法》等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

5、规范信贷操作规程。一是贷前搞好对贷款户的科学评估,信贷人员要深入贷款户,取得与贷款有关的详实资料,科学评估、预测贷款风险度,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真实的调查材料;二是贷时严格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办事,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制度;三是实行贷后跟踪检查,建立贷款检查登记簿,记录贷款使用、运转情况,一旦贷款出现风险,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信贷风险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贷款风险五级分类信贷风险客户评级

一、贷款风险分类的目标

1.Zeta分析法是“贷与不贷”的贷前审查管理,而贷款风险分类是则是贷后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掌握资产质量状况,对不同类型的资产分门别类的采取相应的处置手段,提高信贷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水平,为信贷风险的量化打下基础。

2.发现贷款发放、管理、监控、催收以及不良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贷款管理。

3.判断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否充足,从而判断资本是否充足,为监管部门提供最低资本要求监管依据。

二、贷款分类的标准

五级分类是国际金融业对银行贷款质量的公认的标准,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动态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实力、抵押品价值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判断贷款的实际损失程度。也就是说,五级分类不再依据贷款期限来判断贷款质量,能更准确地反映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从而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评估银行贷款质量,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从还款的可能性出发。我国《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第三条规定:“评估银行贷款质量,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简称贷款风险分类法),即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使用贷款风险分类法对贷款质量进行分类,实际上是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借款人的还款纪录;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贷款的担保;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银行的信贷管理。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包括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影响还款能力的非财务因素等。

贷款风险程度与企业信用等级有较强的内在联系,即信用等级越高,贷款风险越小,分类等级越高。

客户评级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与还款能力有正相关关系,但就一笔贷款而言,影响本息归还的因素往往超过借款人信用评级所包含的内容。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AAA、AA级企业中仍然存在大量不良贷款。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借款企业提供虚拟的报表和资料,使信用评级失准。二是一些评估机构对国有、股份制大中企业评级偏高、偏松。所以,有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虽好,但还款能力不一定很强,因此,不能用客户的信用等级代替对贷款的分类,否则就会掩盖影响贷款归还的本质因素,最终影响贷款分类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三、贷款五级分类在信贷风险中的作用

1.促使商业银行加强对信贷资产的关注

由于五级分类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各类贷款的风险真实状况,为各行采取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风险化解措施提供了依据,一是通过五级分类揭示出贷款的风险程度,对尚未到期但风险度较高的贷款予以关注,发挥了风险预警作用;二是在加强对不良贷款管理的同时,还加强了正常贷款的管理,特别是对关注贷款加强了信贷监督。银行对关注以下贷款形态的客户必须制定风险处置预案,对于在期限内不能解除风险预警信号的,要根据预案实施贷款的主动性和预见性退出,切实掌握风险客户有效退出的主动权。

2.促使商业银行完善内部控制和稽核机制

一是对贷款的发放、管理和信贷资产的保全等分别设置不同的职能部门,对信贷业务的发展以及风险的控制与化解起到了良好作用。二是完善了贷款审批、发放与管理的授权授信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三是建立、健全了贷款台账管理系统。四是制定了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和追究的相关制度;五是根据五级分类结果,改进授信工作,对于次级以上贷款客户进行重新评级、授信,并且把授信作为强化内部控制风险的手段,而不是给予企业的优惠措施。

3.为不良贷款的管理提供了依据

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在一定程度上真实的界定了资产质量,有利于银行根据不同风险类别的贷款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为银行及时发现不良贷款,采取有力措施收回资本以尽量减少损失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贷款五级分类还可以通过对行业和地区的不良贷款的考查,修订评级指标体系,为银行的风险控制和合理分配资源提供了依据。

四、对于贷款五级分类的几点建议

1.对贷款分类层次更进一步细化

完善的贷款分类体系应该对五级分类进一步细化,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商业银行应认真研究与分析发达国家现有较成熟的贷款细分标准和原则,并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具体情况,研制出更加合理与更具可操作性的贷款细分标准,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较为粗放的分类体系。同时,各行还应在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损失计提比例的上下浮动幅度内合理确定细分后应提取的损失准备金,以便更加科学地测算贷款风险度,计算贷款的合理价格,进而判定本行的市场定位。

2.加强培训,提高分类者的综合素质,让分类者成为“专业的把关人和独立的判断者”。

五级分类制度是由专业人员在收集和分析借款人的经营、财务等多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对风险影响贷款偿还的程度做出估计,判定贷款的分类级别。要胜任这种重要而复杂的判断,需要具备丰富的经济、金融知识,需要了解借款人所属行业的专业运作规律及其动态行情,还需要积累风险管理实践经验。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对实务操作人员分类技能和方法的培训力度,通过专业化促进分类工作质量的提高。

3.强化贷后管理工作

各行要根据现有的客户情况,合理配置客户经理,并实行科学的量化考核,使客户经理在必要的压力下有较充足的时间对所分管的客户及其担保单位进行日常的、定期的走访与检查,及时地了解相关客户的经营状况及其它非财务因素的变化情况,并根据该变化实时地调整贷款形态,将分类结果的监测、调整与运用工作日常化,以避免季末短时间内集中分类所造成的形式化。

参考文献:

[1]潘文波.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实证研究报告.投资研究,2001,(1):22-26.

信贷风险范文第3篇

春节刚过,银监会在2月13日公布了2007年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状况。令市场高度关注的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数量和不良率双双反弹。这是自2003年启动国有银行股改以来罕见的状况。

数据显示,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比例双降,但国有商业银行去年四季度的不良贷款余额比三季度增加了351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也从三季度的7.83%上升到8.05%,受此影响银行业全年损失类贷款增加了1191.8亿元。

经《财经》记者从多方印证,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出在中国农业银行。在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只有中国农业银行的这两项指标是上升的,而其他银行均保持了双降。农行则是因为股改进程需要,在去年底新增了约840亿元不良贷款,属于历史未清理不良贷款的集中暴露。

然而,银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目前日益复杂冷峻的宏观形势下,银行业的新一轮信贷风险正在酝酿之中。

农行因素

农行不良贷款的真实规模一直是谜。

2005年8月,农行于网站上第一次全文刊发了2004年年报,称农行的股东权益一次性减少599亿元,用于“调减以前年度政策性亏损和其他财务损失”。

2005年年报显示,农行又增加了历史沉淀的521亿元不良资产。该行称,鉴于该行在摸底清查的基础上,调整进账历史沉淀的521亿元不良资产,因此年末不良贷款率仅比年初下降0.51个百分点。

对此,农行财务部负责人曾对《财经》记者表示,农行不良贷款的四级分类和五级分类多年并存,2004年银监会取消了四级分类,2005年下半年农行才开始对不良贷款重新进行清查,新发现了1000多亿元不良贷款。“我们向财政部打报告,表示不能一次性计提,而是在2005年和2006年逐步计提。”

显然,这两次还没有把农行内部的潜亏计提干净。

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农行必须在股改前进行彻底审计,理清家底。2005年7月,农行聘请普华永道对浙江、贵州、吉林和宁波四家分行进行外部审计。2006年8月,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受聘对农行从2005年到2007年的账目进行全面审计。同时,审计署亦进场审计。

据《财经》记者了解,目前外部审计机构已经完成了对农行2005年度和2006年度的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有关资产、土地和物业的预评估结果已经初具。目前德勤正在对农行2007年度财务状况进行补充审计,预计将于2月25日结束。

根据农行对外披露的数据,截至2006年底,农行的不良资产余额约为732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3.56%。近日,《财经》记者获悉,2007年度农行全年各项存款增加5497亿元,各项贷款增加3304亿元,清收不良信贷资产574亿元;截至2007年底,农行的不良资产余额约816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3.64%,比年初上升0.08%。

这意味着,农行2007年底的不良贷款余额比上年增加了800多亿元。农行有关人士介绍,其中半数以上集中反映了以前年度与农贷有关的农林牧副渔行业的不良贷款。

农行计财部人士向《财经》记者证实,“为了股改,农行已重新清理认定以前年度的不良资产,这些不良贷款集中反映在(2007年)四季度的财务数据中。”

这也印证了海通证券金融行业分析师邱志承的分析,“农行在2007年中报的不良贷款余额为7272亿元,占当期银行业12661.5亿元不良贷款的57%,占国有银行10875.1亿元不良贷款的67%。农行不良贷款的波动对于全行业的不良余额影响,远远大于上市银行影响力的总和。”

据《财经》记者了解,上述农行内部审计认定的不良资产数据,已比较接近经德勤审计认定的数据,但还不完全一致。德勤是根据《新会计准则》审计认定的数据,而农行内部认定审计的仍然是按照过去的方法,所以农行真实的不良贷款情况还有待股改前的最终认定。

结构信号

从银监会披露的数据来看,即便扣除农行不良贷款急速增加的因素,中国银行业目前的不良贷款结构也值得关注。因为在不良贷款总量微增的情况下,三类不良贷款的结构出现了比较重大的调整。

在2007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体增加135亿元的情况下,次级类贷款和可疑类贷款的绝对数额分别下降了491.3亿元和565.5亿元,但损失类贷款直接增加1191.8亿元。即使农行新增的800亿元贷款全部为损失类,扣除这一因素,损失类贷款也增加了300亿元。而2005年和2006年这一数据都是下降的。这一不良贷款迁徙的动向,是否意味着商业银行受当前宏观环境影响,贷款结构已经出现了恶化的倾向?

2006年1月1日,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正式生效。其中,银监会明确提出了以风险迁徙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变化程度,并明确风险迁徙类指标包括正常贷款迁徙率和不良贷款迁徙率。

一位大型商业银行研究人员认为,判断不良贷款是否对商业银行的运营产生不良影响,应该考虑两个因素:其一是不良贷款总量,其二是新增贷款的不良率。

“目前来看,不良贷款余额增加不是很多,比率上也没有特别大的变化,还是比较正常的。”但他同时也注意到了不良贷款中损失类不良贷款的增速依然过快,“带动不良贷款的结构呈现金字塔状,这一趋势值得关注”。

“此外,还要考虑到中国银行业的现状。由于不够市场化,商业银行不能及时核销不良贷款,很多商业银行是在年初完成不良资产核销的。因此,需要尤其关注核销完成后不良贷款的结构变化。”该人士认为。

一位国际评级公司的分析师称:“剔除去年四季度的因素,不良贷款余额是微降的,但这是因为近年来有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来支撑,不能说明太多问题。除了不良贷款,我们评级时还会考虑关注类贷款的比例,以及银行不良贷款分类时可能低估的程度。我们关心的是经济放缓或出现拐点时,银行可能出现多少不良贷款,及对不良贷款的消化能力。”

紧缩影响

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2008年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规模被严格监控,不得超过上年;即新增贷款总量在3.6万亿元左右,全年贷款增幅当在13%-14%之间。监管部门对银行贷款规模按季进行监控。据悉,2008年贷款发放的上下半年为开,并且要求逐季递减。一个可供参照的各季信贷投放比例大致为35%、30%、25%、10%,如果商业银行在季度计划外超额放贷,将面临多重且严厉的处罚措施。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信贷增长强烈反弹,新增人民币贷款8036亿元,同比多增2373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且超过全年总量调控计划的20%。交通银行研究部的研究报告认为,信贷增长强烈反弹,“一是因为各银行在2007年末大幅压缩信贷投放,将大量本可以在上年末发放的贷款推迟到2008年初;二是各银行分行习惯在年初抢先进行信贷投放”。

业内人士称, 1月的资金较为宽松,企业资金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但这种骤紧骤松的信贷形式不利于企业的正常运营。如果骤紧压力过大,企业的融资环境将趋于严峻。

另一方面,去年信贷规模增加很快,银行的贷后检查和审贷后评价工作难以落实到位。监管当局的一位权威人士介绍,根据对几家大型银行的调查,目前许多银行在信贷审批方面的工作量非常大,有的银行总行在一年中召开审贷会近200次。审贷频率如此之高,信贷业务数量增长如此之快,银行相应的贷后管理和审计力量难以同步增加,银行也就难以有效地做好贷后管理和信贷评审的后评价。

“另外,当前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部分未查实的进入股市的信贷资金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一旦股市逆转,非法挪用信贷资金炒股产生损失的客户,其违约率必然上升,最终风险将转嫁到银行。”他说。

信贷风险范文第4篇

一、银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在改革、开发和发展的同时,不断借鉴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经验,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办法和操作规程,在信贷工作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四多四少”。目前,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事后处理多,事前防范少;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静态分析多,动态分析少;局部分析多,全局分析少的现象。

2、信贷管理的权利和责任不明确。按现行分级授权管理办法,贷款发放的决策权多在上级行,而贷款项目评估,贷前调查等具体工作则由基层行来完成,有些基层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将可行性项目评估变成“可批性”项目评估,一旦出现贷款风险,容易相互推诿,责任不明。

3、信贷档案资料有漏缺。信贷档案是银行发放、管理、收回贷款这一完整过程的记录,它的漏缺,尤其是有些法律文件不全,不仅对贷款的风险分析造成困难,也构成了依法清收不良贷款的障碍。

4、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是监督约束机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造成一些基层行领导只注重自己工作期间发放贷款的管理工作,存在新人不理旧账的现象。二是由于今年银行加强重要岗位轮换,贷款清收责任难以落实,最终导致清收无人负责,加大了银行贷款的损失。

5、对企业改制介入不够。有的地方政府把某些债务重、经营困难企业的实行机制改换,作为逃避银行债务的机会,形成一种从“废债”中寻求利益的不正常做法。承债主体发生变化或企业改制后贷款悬空,增加了银行债务落实工作量;破产企业增多,直接造成信贷资金的损失;改制企业经营机制不规范,蚕食银行贷款严重。

6、社会信用环境差。由于企业经营不景气等原因,企业直接或变相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现象有所上升,导致贷款清收工作困难重重。同时司法、国土、房产等政府行政部门从地方保护主义出发,有时干扰银行的清收工作,对银行工作不予积极配合,更进一步助长了企业的逃债行为,人为地加大了信贷管理的难度。

二、强化信贷管理的对策

针对上述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银行要从强化信贷管理入手,用新思路、新方法解决问题,从体制和机制上形成治本之策:

1、制定标准化的贷款“三查”系统。研制开发对借款人的行业、财务状况、经营行为以及管理方面的风险警示信号,制定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标准。一是明确市场定位,认真做好贷前调查工作,把握正确的信贷投向。二是实施审贷分离制度,把住贷款审查关,消除新增不良贷款产生的制度因素,完善和落实信贷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避免贷款审查流于形式。三是加强贷后检查工作,增强风险意识,减少贷款损失。

2、确定客户授信等级。按照客户授信登记的好差序列,排出客户贷款的先后序列,决定贷与不贷、先贷后贷、贷多贷少、期限长短、利率高低,将有限的信贷资源在各个层面、各类客户、各种产品之间进行优选配置。

3、银行各职能部门要在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职责,规范操作规程的基础上,定期组织人员检查整个贷款过程中的合理性,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的完整性,贷款条件落实情况等,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性整改方案。通过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信贷管理水平,防止新增不良资产。

三、严控信贷风险的对策

为了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到最低限度,应采取以下对策:

1、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体系。按照地区、行业、企业、业务品种和贷款类别设置监测指标,建立全方位的监测指标体系。建立资产质量反馈体系和及时、顺畅的信息交流渠道。规范预警、整改和告诫制度,推动资产质量不断改善。加强贷款客户的综合贡献度测评分析,根据客户依据其信用和贡献状况而做出的授信先后顺序及满足程度的差异,对贷款客户评定授信等级,并据以进行贷款投放和管理决策。

2、加快信贷退出步伐。根据潜在风险贷款分布情况、行业信贷政策和区域结构调整规划,加大行业和客户分析工作力度,细化行业和客户信贷指导意见,对重点行业的信贷政策具体到客户,对一般客户的信贷总量实行刚性控制。锁定退出目标客户,加大考核力度,鼓励各行加快退出高风险市场和劣质客户。

3、建立有效的审批流程策略。建立定量和定性两部分组成审批流程。一是定量分析通过对客户财务资源的评估得出风险评分结果;二是定性部分以银行内部最好的信贷员根据个人经验进行贷款风险决策的方法为基础,系统通过进一步研究信贷员的判断以及判断得出的过程,归纳整理制定出可供其他信贷员模仿的确定性标准。

4、实习“三权分立”的贷款审查组织构架。建立“信贷制度制定权”“贷款发放执行权”和“风险贷款处置权”意识信贷委员会和信贷管理部行使“信贷制度制定权”,负责制定、修改银行的各项信贷政策和信贷制度、规范各项授信业务的标准和流程、设计对客户信用风险的评估方法和审查模式、界定银行系统内各级机构和人员的审批权限,并负责对以上制度和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二是公司业务部和信贷审查中心行使“贷款发放执行权”,公司业务部负责信贷业务的贷前调查、信贷审查中心负责贷时审查并向有权审批人做出报告。三是资产风险管理委员会和资产风险管理部门行使“风险贷款处置权”,负责对不良资产的清收管理。

信贷风险范文第5篇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由于不确定性因素使借款人不能按合同规定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导致信贷资产预期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有许多方面,如图1所示。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1)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性原因。例如银行信贷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科学的信贷管理与防范体系,信贷资产质量监管制度与偿债的约束机制的执行不严格,经营管理人员和经办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等造成了信贷风险;(2)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识别机制不健全,没有对信贷风险准确全面的评估,导致风险防控滞后;(3)信贷营销理念偏差。盲目相信企业集团,增大了信贷风险忧患;许多商业银行争抢大集团客户,对企业集团盲目跟进,对其多头授信、过度授信,放宽了信贷条件和监控。从成都市信贷统计数据看,前10户商业银行贷款在全市各项贷款中的所占比例呈现逐年走高的态势,2005年末为28.4%,2006年末31.5%,2007年末为41.3%,说明了各行的贷款投向高度集中,增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隐患。(4)对国家经济,产业及行业政策研究欠缺。个别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未能遵从产业政策的有效引导,盲目跟风,造成信贷资金的过度集中投入,加剧了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衡。(5)信贷风险的产生还会由于国家行政干预,企业经营管理不完善及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造成。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自从我国金融行业改革之后,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和业务办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但依然存在资产质量普遍差,不良贷款逐年增多,评估预警制度不完善等状况。主要表现为:

1.信贷风险防范流程存在缺陷。其中包括客户初选和信评阶段存在缺陷;贷款审报、审批及发放阶段存在缺陷;贷后管理中存在缺陷等方面。例如,广州某商业银行没根据风险状况制定贷款的最低价格,报批材料缺少,只认定为口碑良好的企业集团,结果造成大数额贷款无法回收。

2.信贷风险控制的组织机构和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过分注重存贷款的数量,对存贷款质量和客户关系的维持程度没有详细准确分析,因而不利于信贷风险管理的深入研究和稳定发展。

3.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技术落后。我国商业银行依然使用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主观性过强,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的客观性与科学性不够明显,与国际先进银行的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先进方法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防范技术显得落后。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使用的信贷信息系统(CMIS)所体现的数据质量欠佳,难以建立准确的历史数据。如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LGD)以及VAR模式参数的确定都需要5年以上信贷信息数据。此外,数据的准确率,利用率都有待提高。

4.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定价和处理方式不尽合理,不良资产总量的认定不应该取决于对不良资产的处理方式。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定价和处置方式主要是有财政出资冲销呆账,或者由国家出面成立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其结果将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为动机更加倾向于将自己的不良资产的严重情况夸大,摆脱包袱,造成银行改善经营现状的动力不足。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些基层信贷市场部门缺乏对各类信用风险的预测和足够的驾驭能力,甚至对风险持漠视的态度。例如,中国工商银行对蓝田集团信贷的案件中,由于在信贷流程中缺乏自动有效的风险预警分析机制,在信贷部门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方式下,不但没发现蓝田集团已经存在的问题,反而盲目加大对该公司的贷款支持力度,造成巨额信贷资金无法回收。

因此,建立健全银行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体系,加强信贷风险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确保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构建完善科学有效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预警体系的措施分析

信贷风险预警主要是对金融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银行资产损失和金融体系遭受破坏的可能性进行分析、预测,为银行安全运行提供对策建议。信贷风险预警系统主要由反映信贷风险的警情、警兆、警源及变动趋势的组织形式、指标体系和预测方法等构成,它以银行信贷统计资料为依据,以信贷信息技术为载体,是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借鉴国内外对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具体状况出发,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由预警信息系统,指标系统,评估系统,决策系统组成(如图2所示)。它通过对指标的分析、筛选、赋予权重等一系列工作,得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综合风险预警指数,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建立起健全科学的信贷风险安全预警、监管体系。

1.运用计算机技术及数据分析方法,建立信贷风险预警信息系统。通过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对有关市场风险信息进行收集和存储,根据客户的信用历史资料和实况,利用一定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运用计算机技术及数据分析方法,建立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客户信息系统及信贷风险监控信息系统,设立个人信用评估体系,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客户信用等级等,从中综合统计得到不同等级的信用分数,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信用分数,分析客户按时还款的可能性和风险系数,决定是否予以授信以及授信的额度和利率。提高信贷风险管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建立完善信贷风险防范的指标系统

(1)利用企业在这些指标上的统计资料,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企业的监测,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发出预警。这个指标体系通常包括如下方面:

①企业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又称营运资金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测试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资产负债比率,是指负债总额与全部资产净值之比。

②企业盈利能力指标。资产收益率,又称投资收益率。它是用来衡量企业有效利用所有资产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润/(资产总额-无形资产)

销售利润率,是指企业税后利润与销售收入之比。

③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存货周转率,是指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之比。其中,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应收账款周转率,又称为收账比率,是指赊销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之比。

(2)对信贷各项指标综合分析,确定信贷风险权重和等级。及时有效识别预警信号,对信贷各项预警指标的分析和识别预警信号是构建信贷风险系统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一般使用的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对信贷风险分类并对其单项指标加权平均后进行计分,可通过计算目标层综合风险指数来反映客户信贷风险总体情况及预警状态,计算公式为

根据预警模型风险指数可将客户信贷风险等级及预警状态设置为5级。客户信贷风险指数、风险等级和预警状态对照如表2所示。

表中不但可以得出客户信贷风险总体风险及预警状态,还可以根据准则风险指标风险指数确定其各自风险及预警状态。

因此,商业银行要集中全行对预警指标体系、计算机技术、财务管理、风险分析等方面有专长的人才,以他们丰富的经验,运用有效的分析方法,对信贷风险进行归纳分析,及时发现预警信号。通过早期预警信号的识别,有助于发现和预测贷款的现有问题和发展趋势,来确定贷款的按期足额偿还的可能程度。例如:2007年金龙股份公司向工商银行提出巨额贷款以购买原料的申请,在2008年初,工商银行通过调查了解,发现该公司财务状况不良,资金利用率不科学,于是及时停止贷款项目的实行,后来金龙集团因经营管理问题造成倒闭,工商银行及时采取措施由此避免了巨大损失。可见,银行管理者要时刻关注和把握,客观冷静地判断和分析早期预警信号,以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3.从实际出发,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系统

风险的评估是指对信贷过程出现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其目的是为了明确对风险的管理,能针对风险的存在采取有效的信贷控制管理措施,防范或减低风险。对银行信贷风险的评估方法可以有定性的和定量的。定性的分析可以利用一些国际或国内惯用的银行风险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评估。例如《巴塞尔协议》明确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以资本对风险加权总资产之比来衡量,该比率不低于8%等。定量化分析的模式运用比较广泛,如投资组合风险分析、收益的分析模式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运用等。利用定量分析可以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分析。

在对信贷风险的评估过程中,除了银行信贷专家外,还应该聘请企业经营管理专家、财务专家,证券公司理财专家等银行内外部的人员对贷款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定期对贷款企业进行检查,帮助客户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使贷款风险得到有效抑制,防患于未然。

4.建立快速预警纠偏机制并健全预警决策系统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提前发现并及时处置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监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在及时处置方面,很多时候受资金、政策及其他方面的制约而无法采取有效措施,使已相当严重的问题久拖难决。近年来,中银信托公司、广东国司,南方证券公司等一些金融机构相继关闭或破产就雄辩地证明这一点。建立和完善以资本充足率为主线的快速预警纠偏机制,应根据信贷充足率的高低,把信贷划分为几种情况,监管部门据此采取不同的预防性监管措施,从而实现对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例如:根据信贷客户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划分为:良好信贷,一般信贷,微危险信贷,中等危险信贷,严重威胁信贷五个等级。对处于不同信贷情况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当信贷综合评级处于微危险信贷时,必须在60天确定对其处理方案,输入预警警报系统。

总之,通过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就可以对商业银行有关指标、经营管理活动及综合风险趋势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分析发现风险隐患,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效率,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涛:信贷风险成因解析及应对措施探讨[J].山东经济,2004(3)

[2]马莉: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及治理[J].当代财经,2003(12)

[3]高峰: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及实证分析[J].西安金融,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