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加工贸易产业

加工贸易产业

加工贸易产业

加工贸易产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美贸易顺差;协整性分析;产业内贸易

一、中美贸易顺差现状分析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显示,自2000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贸易逆差国以来,美中两国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究其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 中美贸易顺差来源于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不合理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贸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基于产品内分工的加工贸易出口的扩大。中国目前对美国出口的约70%属于加工贸易产业。

随着美国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类似“微笑曲线”的V型生产组织结构,即日本、韩国从事研发、设计等资本技术密集型生产活动,生产并出口关键零部件;东盟、台湾等生产并出口零部件系统或模块;中国大陆从事劳动密集型组装并提供少量组件;香港从事面向美国等海外市场的营销服务,而美国成为产品的目标市场并最终实现产品的价值。从V型结构的两端到底部,生产环节的产品附加值越来越低,而中国大陆恰恰位于V型组织结构的最底部。境外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结果改变了贸易地理流向,最终产品的出口地就由日本、韩国、台湾、东盟等国家和地区转移到了中国大陆,由中国大陆进行加工,再向美国出口,从而导致这些国家原先对美出口的部分产品原产地转移到了中国,由这部分产品造成的对美的贸易顺差也随之转移到了中国。

综合以上分析,中美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可以解释为:中美贸易顺差是大部分来自于加工贸易产业,其实质是一种基于产业层次上的结构性顺差(蒲华林、张捷,2007),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东亚的产业转移,以及与此相伴的对华投资。

2 加工贸易产业多个环节过多依赖美国相关产业

美国对华贸易长期持续、巨额贸易逆差,并不意味着美国在实际利益分配中受损,反而导致中国在两国的双边贸易中处于被动地位。张静中、孙炜(2006)从探讨中美贸易依存度的角度人手,对中美贸易关系的分析,用统计数据说明互补的中美贸易关系的不对称性。

这种不对称在双边贸易总量和结构上同时表现出来,从图中可以看出,中美双边贸易差额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中国远远大于美国,因此,在中美双边贸易关系的博弈中,美国处于相对主导地位,中国对美国经济的依赖性远远高于美国对中国经济的依赖性。同时,中美双方贸易差额同国内货物服务贸易总体差额的比值,中国也远远大于美国,可以看出,中美贸易差额占中国国内货物服务贸易差额的大部分,中国的贸易顺差大部分来自于货物与服务贸易行业。

美国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转移到具有廉价劳动力优势的中国,但自身却保留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生产环节,并通过各种手段严格限制这些技术流入中国,这种情况的长期延续,导致中国加工贸易产业的核心环节过度依赖于美国,特别是技术上对美国产生了依赖心理,削弱了国内自主创新能力,专利技术落后,产品缺少核心技术的竞争力。

3 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我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探讨中美贸易商品整体竞争力的消长,除了对进出口产品的构成及其比值变动进行分析以外,还可以在进出口商品之间进行直接的交换比价分析,即分析贸易条件的变化,该分析不仅可以反映一国国际贸易获利程度的高低,也可以反映一国出口竞争力的优劣。

中国加工贸易产业承接了美国相关产业的低附加值生产环节,导致中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不断下降,而美国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含量高的最终产品,附加值高,导致美国向中国出口价格指数不断呈现上升趋势,因此,作为美国的贸易伙伴国,中国的整体贸易条件恶化趋势极其明显,中美双边贸易条件对中国极其不利。在双边进出口贸易尤其是中国对美国出口迅猛增长的态势下,中国长期贸易条件的恶化令人担忧。

4 低附加值加工贸易产业的影响

中国的出口多以贴牌定制等加工贸易方式进行,附加值较低,分享的贸易利益较少。从而导致我国的高贸易依存度,以及我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这将使得中国在双边贸易关系中处于不利的位置;同时,美国也将以其巨额逆差为理由,对中国的出口产品设置各种障碍,阻碍中国产品的出口。我国大部分地区只是把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转变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产品的附加值并没有明显增加,因此,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仍然较低,导致我国贸易福利水平不断降低。通过对中美贸易顺差同加工贸易产业内贸易比率之间的协整关系的分析,从而引起对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考。

二、加工贸易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比率同中美贸易差额之间关系协整性检验

(一)变量的确定和选取

本文的目的在于:对东亚诸国及美国对华产业转移引致的产品内贸易与中美贸易顺差之间的关系的协整性进行检验分析,以证明上文所提出的中美贸易顺差来源于东亚诸国及美国对华贸易转移的论点。因此,在此实证分析模型中,被解释变量是中美贸易顺差,解释变量是中国对美国出口品中来自东亚诸国及美国的对华产品内贸易比重(胡小娟、陈晓红,2007)。本文拟采用贸易总量数据,1993年至2003年10年间,中美贸易顺差(CAehina)、中韩产业内贸易比率(VSkorea)、中日产业内贸易比率(VSjapan)、中美产业内贸易比率(VSusa)、中国与东亚诸国产业内贸易比率(VS-sum)、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比率(VSasean)。下面对这组数据进行协整建模分析。

(二)协整性检验平稳性单位根检验

由于时间序列变量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可能存在非平稳性,直接进行检验可能遇到“伪回归”问题,这样得出的结论不可靠(绍军、徐康宁,2007)。要确定美中贸易逆差同中国与东亚诸国及美国产业内贸易比率的长期关系,首先必须确定各个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在各变量单整阶数相等的时候,检验结果才具有可靠性。以上数据系列在样本期间内的ADF统计值均大于在99%、95%、90%置信度下的麦金龙临界值,表明在多个置信度下,样本序列均不平稳。进一步,对各个样本序列取自然对数,并且对上述各列对数样本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取对数后的样本数据在样本期间内仍然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其水平系列数据均显示不平稳。一阶差分结果报告如表3所示,在95%的置信区间内,美中贸易逆差和东亚诸国的产品内贸易比率均为一阶单整序列(也即取一阶差分之后,所有变量的ADF值在95%的置信区间内,都小于其麦金龙临界值,均显示平稳),即I(1),而且D-w值均显示不存在序列相关。因

此,为了进一步证明美中贸易逆差同中国与东亚诸国及美国产业内贸易比率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将对美中贸易逆差与东亚诸国及美国产品内贸易比率之间进行协整性分析检验,由于样本期间有限,因此,本文拟采用ENGLE-GRANGER两部检验法。

(三)检验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计量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东亚诸国及美国对中国的产业内贸易与美中贸易逆差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因此,伴随着美国的产业升级和对华产业转移,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环节将会随之转移到中国,而最终产品却返销到美国市场,从而,美中贸易逆差将会进一步扩大(杜厚文、彭志文,2007)。美中贸易逆差问题,其实质上就是一种基于产业品内分工的结构性贸易逆差,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应当从改善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促进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不断提升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的附加值入手。

三、对我国加工贸易转移升级的思考

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加工贸易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极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金志刚、唐翠林,2005),应当加快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1 提高国产中间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应当促进对我国生产中间品的企业的自身改造,提高国产中间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力争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标准。一方面,国家应发挥在标准方面信息优势,收集国外跨国公司生产过程中产品工序、规格等方面的标准,引导国内企业技术改造向着国际标准的角度转变,建立加工贸易需求料件信息库,给予本国料件生产企业以信贷支持。利用税收、用地等方面的优惠促进中间产品生产者对现有生产方式进行技术改造;另一方面,鼓励外资进入上游产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提升我国中间品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制定更为优惠和灵活的政策,引导外资进入上游产业,将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生产环节设在我国,由核心企业的进入带动我国配套企业的进入,通过学习模仿逐步提高我国中间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

2 延长产品生产加工链条。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所承接的都是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附加值低,耗能大,我国厂商在加工贸易产业中,只收取少量加工费,而失去了巨额销售利润。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品增值率的提高,依赖于生产加工链在我国境内的延伸。只有不断促进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延长,即由加工贸易制造为主逐步向采购、加工制造、分销服务、售后服务以及研发、信息咨询等方向转型升级,向国内不断延长加工贸易产品生产加工链条,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提升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 实现加工贸易的地区间转移和协调发展。对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理解,应当充分认识我国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存在差距的事实(罗建兵,2002),应当在加工贸易政策上体现出对中西部、沿海地区的差别对待。应当利用加工贸易,加强地区经济间的协调发展。在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现实情况下,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在中西部地区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曲建,2006),因此,应加大政策的引导,实行政策倾斜,不失时机地实现产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中西部地区完全可以借鉴沿海地区的经验,进行优势互补,改善对外经济贸易的环境和条件,以后发优势积极吸引投资,拓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加工贸易的发展空间,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开发、缩短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

4 努力提高国内加工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从国际生产布局和技术周期来看,机电产品在发达国家已标准化,已经逐步从发达国家转移出来,这很适合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生产,抓好机遇,积极承接这些产品的生产,才能进入跨国公司的生产环节和销售渠道,这是中国利用世界资源发展经济的一条捷径。而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加工环节所具备的技术水平还比较低,欲承接技术含量高的生产环节,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目前加工贸易要实现升级,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技术问题。虽然加工贸易是“两头在外”的形式,但是,东道国一般情况下还是有很大努力空间的。跨国公司一般根据东道国的技术水平、生产成本等经济因素,安排生产环节。只要东道主国能够对技术和生产的经济因素和与生产环节相关的配套设施做好调整,跨国公司就会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根据新的情况安排在东道主国的生产。

加工贸易产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产业升级

一、引言

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我国的加工贸易1978年起步,从无由有,从小到大,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加工贸易已经占据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在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大背景下,必须借鉴世界其它国家加工贸易的先进经验,并联系中国的实际,从战略的角度来思考和改革我国的加工贸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也标志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开始。

二、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原因

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重要方式。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加工贸易己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方式之一,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中国的加工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国加工贸易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以实现平稳发展。

1.国内原因

(1)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的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转型升级进程加速。具体表现如下:①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明显改善。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带来大量新产品、新技术,形成了新的产业。②加工贸易的产业链不断延伸。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扩大,产业集聚效应导致产业链向上下游环节的延伸,同时还将一些本土产业纳入加工贸易引致的国际生产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③加工贸易“区域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2)我国加工贸易作用。①增加外汇收入。②增加劳动就业。③吸引外商投资。④促进产业升级。

(3)我国加工贸易现存的问题。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①加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低,产业升级作用有限。②与国内产业的关联度低,产业波及效用小。③利用加工贸易走私、骗税的情况严重。④加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国际原因

(1)国际环境存在的机遇。国际环境是影响加工贸易发展的外部条件,在新的世纪里,国际环境将呈现新的特点,这为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②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和国际资本流动的继续扩大为发展加工贸易提供了良好的环境。③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的再次调整和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为我国加工贸易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

(2)在国际环境中面临的挑战。①发达国家垄断高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②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低迷。③区域内贸易额占本区域对外贸易额的比重越来越大。④国内市场被外国产品占领的份额明显提高。

三、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国加土贸易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小容忽视,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制约因素将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产业基础问题

(1)劳动力供给。(2)技术水平。(3)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

2.监管体制缺陷

(1)加工贸易遍地开花对监管形成了严峻的挑战。(2)加工贸易的监管政策滞后于业务的发展。(3)加工贸易周期长,涉及部门多,监管难度大。(4)现行分类管理办法不利于加强惩罚走私的力度。(5)海关本身的监管力不足,监管任务重,法律意识有待提高。(6)技术标准不规范。(7)审批把关不严。(8)保证金台账制度需要进一步落实。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3.政策环境弊端

(1)没有退还企业所缴纳的全部增值税。(2)免税优惠造成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3)走私活动猖撅。(4)加工贸易政策严重威胁某些地区、某些行业的就业。(5)外资在加工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6)地区差距拉大。

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策略

1.改善产业基础的策略

(1)仍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短期内,虽然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增殖率低,但毕竟能吸纳一部分人就业,增加一部分国民收入,国家也能得到税收,所以,目前我国仍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的加工贸易。

(2)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力度通造就大批适应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所需的技术和管理类人才,吸引国外高层次人才到我国创业,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3)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结构。提升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开发、创新和行销能力,着力吸引外资公司把技术水平高、增值含量大的研究设计和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我国,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升级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实现加工贸易的主体要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逐步向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主转变。

(4)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需要国家在促进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设立具有标志性的部级研究开发中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持性政策。在制定加工贸易政策时,应将高新技术产业与一般制造业区别对待,鼓励企业利用加工贸易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

(5)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要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除了在产业链中游精选,从事加工制造链增值大的环节之外,还可进入如下三个产业链的重要延伸领域: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提高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能力;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配送业务;向产业链配套拓展,进入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制造业。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促进加工贸易由OEM向ODM、OBM转变;以保税区转型和建立保税物流园区为中心;促进加工贸易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

2.改革监管体制的策略

我国在改革加工贸易的监管模式时,要尽量吸取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但不可完全照搬任何一国的模式,必须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

(1)主动突破传统监管理念,创新引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这看似合理的传统监管理念上制定的加工贸易产业政策,己严重不适应当前产业垂直分工引起的产业链环节外包化的加工贸易发展趋势,如不加以调整必将严重制约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2)正确处理“加强监管”与“促进发展”的关系。从本质上讲,“加强监管”与“促避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促进发展”是目的,“加强监管”是手段.

(3)完善加工贸易管理制度的原则。首先是规则化管理,不能随意改变或任意解释:其次是有明确的执行程序,公开透明,依法行政;再次是有合理的组织架构,这种架构应是由海关、边检、工商、税务、口岸管理等纵向一体化组织分别管理向扁平化的综合协调监管的组织架构过渡;最后,监管应当是简明有效。

(4)博采众长,优化我国加工贸易现代监管制度。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管理制度应选择银行担保为主、先征后退模式,以后逐步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进入出口加工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在未来形成多元化的加工贸易管理体制格局。

(5)贯彻分类管理的思路,实现多种管理模式的共存。根据国家产业、环保等政策以及监管成本效率,明确加工贸易政策的适用范围;完善特殊区域管理政策,进一步落实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政策定位,充分发挥其区域封闭管理的优势;加快对出口规模较大的加工贸易企业推广电子联网、电子手册等新的监管模式,为大型企业创造更加有效率的运行环境,对信用记录不良、运作不规范,或首次从事加工贸易、信用无法判定的企业要实行“保证金实转”、担保等办法,在提高政府退税效率的前提下,还可以考虑对其深加工结转时部分税金实行“先征后退”。

(6)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提高监管水平。大力发展电子化监管体系,从而形成有形和无形监管相结合的新监管体系。

(7)健全加工贸易服务体系。首先,健全和完善国家相关政策.如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外经贸政策,产业政策。其次,加强监管部门的有机协调与配合,形成对加工贸易协力共管的格局,提供优质服务。最后,大力发展我国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

(8)大力推广“大通关”试点取得的成功经验,提高监管的效率。要大力推广已经在上海“大通关”改革试点中的成功经验,实行“异地报关、电子报关、提前报关”,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全天候查验,24小时通关”。对于对通关效率有特殊要求的商品,实行“提前报关、舱单后核;即时提货、机场直递;实时监控、卡口验放”的通关模式。

3.优化政策环境的策略

(1)产业政策引导。从事加工贸易必须以不损害国内产业和同类产品生产者的利益为前提。因此,必须将加工贸易的发展纳入国家产业政策的范畴。可采取以下措施:国家经贸委有关部门应对加工贸易合同进行必要的评估;提高企业加工贸易中的国产原材料的采购率;促进加工贸易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的国产化。

(2)经济政策支持。在贸易政策上,应当对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放开加工贸易经营权,对不具备加工能力的协资企亚取消其加工贸易经营资格,确保加工与贸易有机结合。在财税政策上,实行担保条件下的保税政策和财政信贷政策支持下的“先征后退”政策相结合的制度。在有条件实行封闭式监管的保税区域;对没有条件实行封闭加工的企业,实行财政信贷政策支持下的“先征后退”制度。作为境外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境外加工贸易是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重要方式,对推动企业国际化经营、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扩大出口具有重大的意义。

(3)海关监管制度。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的国情,制订统一的加工贸易管理法规,用法律来明确加工贸易的概念、性质和制度程序。进一步加强监管海关力度,促进企业的依法纳税意识。在坚持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的基础上,落实好分类管理,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对资信良好的企业继续实行台帐空转,对资信不好的企业和敏感商品征收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以增强海关监管的有效性。运用出口加工区模式管理加工贸易。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后,本文建议把出口加工区模式作为加工贸易制度变迁的合理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引导现有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出口加工区转型,成本低,见效快,符合国家规范加工贸易管理的初衷;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在不同的地区设立不同层次的出口加工区;在中西部地区设立出口加工区,享受与沿海加工区同等的优惠政策。超级秘书网

五、结论

综上所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战略。首先,应把引进来、扎下根、本地化作为不同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创造产业、产品、工序的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良性机制;其次,加工贸易应由加工制造为主逐步向采购、加工制造、分销服务、售后服务以及研发、信息资讯等方向转型升级,沿着价值链逐步由低向高、由简单向复杂、由生产向综合服务和全球运营方向转型升级,其中全球化综合人才的培养和选择机制至关重要;再次,加工贸易的未来转型升级应与新发展观相一致,向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

参考文献:

加工贸易产业范文第3篇

现在通常所说的加工贸易,根据国际上的定义,是指本国采用零关税的方式从其他国家进口一些半成品并进一步加工再次出口的一种贸易活动。也可以简单地解释为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贸易方式,即从国外进口原料或零部件,在国内进行加工装配,制成品出口到国外市场。伴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加工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取得让世人瞩目的成就,在开发海外市场、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加快国内工业发展、利用劳动资源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加工贸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和巨额外贸顺差等一系列问题,自2006年中国开始了经济增长模式以及外贸增长模式的大调整,有关职能部门制定了系列政策,但是由于基础、技术、资金、动力等条件的限制,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2006年春季美国“次贷危机”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美欧日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相继陷入困境,对于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中国来说,首当其冲的当属加工贸易产业。在国内,诸多原因导致人民币不断升值,不断上升的劳动成本和政府实施的“两税合一”政策,以及增强对加工贸易的管理等许多新的形式都将使企业利润减少。这一系列的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地减缓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中国的加工贸易将面临近20年来最严峻的考验。在我国,产业升级简单地说就是从目前的产业结构升级转移到利润更大更赚钱的产业结构。加工贸易是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台阶,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于充分利用其波及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在我国,加工贸易未能起到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我国传统加工贸易是典型的大进大出模式,原材料与零部件来自国际市场,在国内只进行简单地加工装配,产成品又回到国际市场。产品结构中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纺织、机电零部件等所占比重过大,产业链条短,产品的生产技术也未普及标准化,需求对收入的弹性小,出口增长乏力,因而使得加工贸易对国内其他产业缺乏前向和后向的带动作用。同时,以外商投资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又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上这些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中国的“来料加工贸易”依然是处于低端的,已不适应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贸易的思路仍然是基于比较优势原理展开的,中国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而考核加工贸易的发展成效必须要与产业结构是否改善相联系。

二、我国加工贸易传统产业布局的时代局限

1、加工贸易相当大一部分尚处于初级加工阶段

我国加工贸易多数从事简单的加工和装配,主要生产一些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不但技术水平偏低,产业结构单一,而且一些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产品的主要部件都需要进口。在许多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中,仍以服装、纺织和机电零部件等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即使有一定技术含量,但对中国技术转移贡献率仍较小,因为外商看重的主要是中国大量的低廉劳动力资源和中国的优惠政策,即使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加工贸易,也因在国内生产链太短而对产业结构升级未起到太大的作用,因而导致国内自身的原材料得不到使用,也不能给其他企业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这就造成加工贸易难以带动国内技术和产业升级的局面。

2、加工贸易的外资所占比例较大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外资控制了中国一半以上的对外出口,占据了中国出口的主导地位。据统计,已经有4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国进行了投资,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占比却逐年缩小。外资企业来到中国,应用这里相对宽松的政策,投资建立一些厂房用来生产,利用中国富余且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把一些低端、科技含量低的产品拿到中国来生产,形成了外资获得利润、中国赚取贸易顺差的局面。但同时和外资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国企业主要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而一些重要的加工环节都被外资所把持。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中国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层次和水平,但不利于中国获取加工利益,同时也使中国难以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均表明,对外贸易的积极作用主要在于通过从原材料到制成品的生产制造和流通链条,能够对国内产业的发展起到“前向连锁”和“后向连锁”效应,从而在带动上中下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增加就业,发展相关产业,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而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显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这种建立在靠外资企业推动基础上的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对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影响力逐渐变弱,本土的产业结构升级更多地受制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和分工部署。外商投资加工贸易的这种生产要素导向型投资,决定了其不可能成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目标的积极因素,因此,我国加工贸易主体结构失调、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在短期内仍难以改变。

3、加工贸易整体附加值增长缓慢

我国加工贸易起初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而来的,符合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的基本国情。但是随着产品出口结构的日益变化,我国加工贸易从纺织、服装和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变到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主,但是这种变化并没有带来更多的附加值。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所获取的价值非常有限,其基本的环节主要是“开发设计——零件生产——产品组装——营销——品牌运作”五部分构成。从理论上讲,随着我国加工贸易中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比重的增加,其增值率应该是不断增大的,但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增值系数一直维持在1.2~1.5之间),甚至在某些年份还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基于母公司和子公司整体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往往将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产业链中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外企又控制着我国加工贸易的进口和出口渠道,它们通过限制性商业惯例、转移定价等方式,将加工贸易附加值的很大一部分也留在国外,从而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间的技术差距,基于此,我们一直处在被动生产的形式下,进而导致增值率无法快速提高。从国际分工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在曲线的两个顶端,主要从事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生产,在整条产业链中获得最大利润的部分,而我国主要是在曲线的底端,主要生产低附加值的商品,只能获得较少的利润。上游控制技术,下游对营销渠道、品牌进行控制,这些原因都使我国的企业只能在缝隙中生存。所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始终比较缓慢,其最终产品增值的绝大部分也是由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获得的,因而有人把我们比喻成“世界工厂”。确实,如果不能很好解决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能解决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产业链中向技术密集生产环节提升的话,不久的将来我国真的就会变成世界装配车间。

4、加工贸易产业分布及地域分布不平衡

长期以来,中国加工贸易产业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如纺织、轻工业、制造业等技术含量不高的基础产业,这些产业的共同点都是污染严重、消耗能源多、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我国每年还要从国外进口许多科技含量高的基础产品。同时,我国的加工贸易出口只能由大量低附加值的初级加工工业制成品支撑,附加值高的深加工、精加工制成品特别是高科技产品发展缺乏后劲,造成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低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这种失衡间接导致加工贸易地域分布的不均衡。由于我国沿海地区有极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极为方便的交通运输以及政府对外资宽松的优惠的政策,因此较容易利用国外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使加工贸易得以快速发展起来。据统计,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85%以上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尤以广东、福建、江苏三省为最多,2006年,我国出口的商品95%来自东部,那里已成为我国出口的最主要地区,而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只有2.5%来自22个中西部省市,比东莞一个市的1/6还要少[1]。虽然政府已经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逐渐转移,但由于物流成本高昂、通关难、产业配套能力差等原因,严重影响了中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使得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发展相当缓慢,导致主要生产供应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中西部地区陷入困境,拉大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使本地区经济不能协调发展。首先,不能充分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严重影响我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其次也加剧了沿海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使获得的利润下降,最终还可能导致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逐渐丧失。而我国这种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调整,仍将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得到根本的改善,因此,我国加工贸易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一种得不到国内产业强力支持、亦无力带动国内工业迅速发展的尴尬局面,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优化投资环境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结构

1、政府应优化投资环境,鼓励开展境外加工贸易

中国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的升级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需要通过吸收外资和外国技术来积极推进和完成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规范的投资环境尤为重要。所以在今后的外资引导工作中,政府应加大力度规范投资环境以及管理环境。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背景下,使各地优惠措施与外商投资相结合,促进不同产业的相对均衡发展和具有潜在比较优势产业的优先发展。通过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将引进技术含量高、规模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开拓加工贸易新局面的重要力量,注重引进大型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和业务,促进加工贸易在数量上的增长和结构上的升级。同时,根据国家产业引导政策,应有效地将资金和其他资源引入到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中,从而有力地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另外,在优惠政策之外,还要给予高新技术行业高附加值的加工贸易企业管理上的优惠,可根据企业规模行业特点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式、便利的通关措施以及先进高效的加工贸易管理方式,为这些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此外我国政府还应高度重视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和反倾销预警机制问题,密切关注农产品贸易的国际动态,以便对此作出及时而正确的决策[2]。与我国的一般加工贸易相比较,境外加工贸易的社会效益更大,政府应鼓励境外加工贸易的发展。这不仅能真正实现扩大商品出口的目的,而且还能带动技术、劳务以及服务贸易的出口。通过境外加工贸易,可以绕过国外贸易壁垒,增强我国产品的竞争能力,扩大销售。政府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对积极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国内企业在信贷、资金和出口退税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并优先赋予自营出口权,尽量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和外汇管理手续等,建立项目事后管理制度,为其创造对外投资的安全环境。设立出口转型升级基金,大力扶持出口企业开展研发创新、建立海外销售渠道和发展国际品牌。在国家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规划发展我国境外加工贸易的发展路线。对于各类行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规划,要具体规划使我国的加工贸易逐渐转向发展中国家,扩大我国成套设备和原材料的出口。政府还可以通过在非洲、中亚、南美等地投资办厂,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将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加工贸易的最后一道环节转移到当地生产,这对于缓解我们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也有一定的作用。

2、增强本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1990年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共同提出了核心竞争力模型。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的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的综合优势,可以使企业保持长时间发展。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较弱的原因就在于加工贸易企业大多从事产品加工制造,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和国际营销渠道,科研开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产品附加值低。如何促进企业形成自主开发、生产和制造能力,改变我国在国际高新技术制造产业分工中所处的较低端位置,改变主要从事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及加工制造环节这一状况,是今后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需要优先解决的课题。因此,我们当下的任务是努力营造适合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的环境,加大对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增加生产补贴和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使它们尽快完成由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实质性转变,从而使我国的加工贸易快速发展,提高我国加工贸易的竞争力,使我国产业结构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和升级[3]。一是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这是当务之急。建议考虑允许企业将加工贸易的研发费用、研发设备采购费用和设立研发中心的费用全部或部分抵扣增值税,以减轻企业负担,增强其创新动力。二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技术消化吸收能力,支持本地企业由贴牌生产向委托设计和自主品牌方向转变,使我国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从代加工(OEN)向代设计(ODM)乃至自创品牌(ODH)发展,增强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一个良好的知识创新体系。三是增加加工贸易的科技含量,增强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协助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快速发展,提高产品加工中的技术含量,使产业链增长,加强与本国企业的联系,带动产品的升级和更新换代。四是调整加工贸易体系。充分利用加工贸易发展的契机,带动先进制造技术和新兴制造业,优先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保型高新技术产业。五是给予优惠政策让跨国公司将技术含量高的制造和服务环节向我国转移,支持跨国公司在华开展研发活动;同时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发展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营销渠道[4]。

3、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

加工贸易产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蛙跳”;升级

中图分类号:F74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0)02-0098-07

一、前言

时至今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得国际自由贸易体系处于一个艰难时刻,贸易壁垒与贸易摩擦潜流涌动。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而言,过去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加工贸易模式遭受多重危机,加工贸易产业面临着新一轮转型升级。东南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面临着怎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企业该如何摆脱“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生产模式并成功实现产业升级?外贸依存度高的加工贸易企业如何在外部需求下降情况下在保持国际市场的同时扩大国内市场需求?这些问题引起了产业界、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FDI主导下的加工贸易产业是否有助于本土企业的发展和升级,国内外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一些观点认为,通过加工贸易的进口进行技术转移可促进本土企业发展。Grossman和Helpman(1991)分析了进口资本设备作为技术转移渠道的作用。世界银行(2007)的研究也表明,在东亚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经济体中,依靠进口资本设备作为技术创新来源的企业,比通过其他方法进行创新的企业多3~4倍。更多的观点认为,加工贸易能够通过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带来技术转移和外溢。一般认为,FDI能够给跨国公司收购的本土企业带来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和工资的提高。世界银行(2005)通过使用印度尼西亚制造业在公司层面上的统计数据,发现外资并购后,印度尼西亚工厂的全要素生产率获得了迅速而充分的提高。此外,以往的研究认为,本土企业能够通过模仿或者雇佣经过跨国公司培训的工人来复制出类似的产品、技术、方法甚至战略,以提高生产率,达到引进FDI实现技术外溢的目的。这可能也是中国当年提出“市场换技术”战略的由来之一。

但最近的研究越来越怀疑FDI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技术溢出。Greenaway(2004)在全面整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尽管存在明确的正的水平溢出的证据,但多数来自发达经济体的企业;在使用企业层次面板数据的分析中,发现了FDI对本土企业有负面影响的证据。对此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短期内,跨国公司的进入引发了更加激烈的竞争,这会减少本土企业可利用的国内市场规模,导致其在已有的成本曲线上向更高的位置移动,从而可能被逐出市场。对FDI存在技术溢出效应的另外一种质疑的观点认为,那些通过引进外资并出口产品的本土企业本身就是效率高的企业。这一行为是企业的自我选择。这些出口企业更能够承担较高的固定成本和国际市场上严峻的竞争压力。Tybout等(1998)对哥伦比亚、墨西哥和摩洛哥企业的出口数据进行研究,就没有找到通过出口进行学习的证据,他们的分析支持了自我选择假说理论。

Helpman(2006)对此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他认为,加工贸易方式下,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学习效应是存在的,但这并不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对于加工贸易是促进本土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还是FDI不存在技术外溢的争论不是特别重要,关键在于针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寻找一条最优路径,以实现本土企业从早期的以技术引进与技术学习为主的生产效率提高方式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生产效率提高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后,中国东部沿海区域通过加工贸易等方式融入了国际市场。国内外学者开始把研究的目光转向了中国。卓越、张珉(2008)通过对中国纺织业的分析,认为跨国采购商主导的分工格局和升级控制,把加工贸易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锁定在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从而陷入“悲惨增长”。

总体看来,FDI主导的加工贸易不会主动引致本土产业升级与转型,但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转型又是一个必然趋势。因此,对于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引入新的视角。

二、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必然性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虽然最初引进外资“以市场换技术”的初衷没有实现,但至少带来并积累了大量的资本。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中国现在的问题是资本已经不再短缺,而出现了流动性过剩。更严重的是,经过30年的发展,加工贸易产业的成本竞争优势也面临多重危机,特别是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否可以持续?地区差距拉大的风险如何解决?加工贸易产业成本增加后如何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一)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持续

中国目前出口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40%左右,属于典型的出日导向型经济。这种外向型战略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于大国来说本身就难以为继,全球经济危机更有可能对其雪上加霜。一方面,在经历接近30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的增速将趋缓,2003-2007年每年高于两位数的增长将告一段落;2008年的经济增速为9.0%,2009年第一季度增速为6.1%,2009年第二季度增速为7.9%。

在中国过去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外贸出口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目前,依赖外贸出口带动经济高速增长将面临新的考验。这种考验一方面是加工贸易产业在全球需求下行的背景下增速将趋缓甚至逆转为负增长;另一方面,加工贸易产业本身的发展也不可持续。

在出口方面,1981-1992年,一般贸易出口额大于加工贸易出口额。1993年加工贸易出口额首次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期间尽管1994年一般贸易出口额略微大于加工贸易出口额,但此后加工贸易出口额开始逐步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2005年达到最高的1014亿美元后开始缓慢回落,但仍然远远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在进口方面,刚开始是一般贸易进口大于加工贸易进口,然后在1994-1999年,加工贸易进口额大于一般贸易进口额;此后,一般贸易进口额又超过了加工贸易进口额。总体而言,呈现出一般贸易进出口额所占比重下降而加工贸易进出口额比重上升的趋势(详见图1、图2)。

另一方面,从分工的角度看,东部地区乃至全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高能源消耗、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代工制造模式。这种代工模式的边际回报率已经处于下降区间,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力也在下降,跨国公司主导的FDI代工模式的技术扩散效应也不明显。更严重的是,这种模式不利于本土产业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和谐,也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

转换和可持续发展。

过去的外向型、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消耗扩大。据统计,中国工业部门每年多用能源约2.3亿吨标准煤。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无论按照每千克石油当量产出的GDP,还是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计算,目前中国的水平均比世界高收入国家低15%以上,比欧盟国家则低40%以上。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但没有出现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的下降,而且出现了近几年能源消费的增速高于GDP增速的反常现象。此外,中国的战略资源石油和重要工业原材料对外依赖严重。

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的道路目前看来是缓慢曲折的,加上美国失业率的攀升与危机后消费习惯的改变导致的全球范围内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都使得我国面临的外贸形势难以在短期内大幅改观,这些因素都使得东南沿海地区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需拉动型的经济增长难以为继。

(二)地区差距拉大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东南沿海地区以加工贸易代工模式参与国际分工的另外一个影响是导致中国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本来在要素充分流动的情况下,东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吸纳中西部的劳动力和原材料,通过国际贸易能够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从而缩减地区差距。但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参与了国际代工生产,其增长收益是偏向于资本、出口和政府的,这使得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进一步加大。图3表明:中国人均收入增速大多数年份都低于GDP增速,低于货物进出口增速,低于财政收入增速。这折射了过去的高速经济增长不是偏向于作为社会最终消费者的居民,特别是占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村居民的增长;而是偏向于财政收入(政府)的增长,是偏向于外贸出口的增长;或者说,是偏向于资本和政府的增长。这些表明,加工贸易模式下的收入主要流向了资本的所有者(跨国公司)、以税收获利的地方政府以及某些资源和能源的垄断部门。所以,加工贸易不但没有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而带来的地区差距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了地区经济差距。

(三)加工贸易分工模式下成本竞争优势的转化

中国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企业,当年就是依赖廉价的劳动力优势,通过进口中间产品、加工组装后出口。时至今日,由于人民币升值、土地成本上升、劳动力工资增加、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一系列原因,导致加工贸易产业的成本竞争优势下降。

以纺织服装业为例,加工贸易模式的成本竞争优势的转化特别明显。近年来,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调整、原材料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一些低附加值、资源性工业品出口难度加大。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分别下降3.19%、2.27%和6.18%。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明显感受到传统出口竞争优势的削弱。第104次广交会上,出现部分订单已经或准备转向更具成本优势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当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外部需求缩减后,出口进一步下降。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前8个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1189.4亿美元,同比增长9.1%,低于全国外贸出口增幅近13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出口439.2亿美元,增长22.4%,服装出口750.3亿美元,增长2.6%。多重因素使得纺织服装业遭遇“寒冬”,其竞争力处于下降通道。图4显示的这些年来中国纺织业盈利水平的变化情况能够较好地证明这一点。

此外,因美国“次贷”引发的危机与世界经济下行导致海外需求大幅萎缩,导致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这对全球化环境下不断推进的国际分工所带来的世界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挑战。多重压力下,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外贸依存度高的加工贸易企业开始出现倒闭、停工、外迁。

三、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转型的路径选择

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东南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必须升级转型,以便寻找新的竞争优势,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东南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面临的困境,我们的对策是加工贸易产业需要进行升级转型。具体而言,东南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转型的路径选择包括以下三种:产业升级策略、产业转移策略、关闭退出策略。

(一)加工贸易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从宏观层面来说,不外乎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当资本相对于劳动或者技术相对于资本和劳动更加充裕时,就能够在资本或者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形成比较优势。从企业层面而言,按照Humphrey(2002)的观点,产业升级可以分成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演变,产品内分工代替了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改革开放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以加工贸易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目前已经嵌入全球价值链最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由于整个价值链呈现“微笑曲线”的特征,底部的加工组装所包含的附加值最低。理论上来讲,加工贸易产业可以依次通过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来不断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但这一升级模式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加工贸易企业容易遭受全球价值链体系中高端企业的俘获从而被迫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不能升级;另一方面,加工贸易企业属于成本导向型企业,从而有可能在还没有完成升级时就被具有更低成本优势的地区所取代。按照传统理论分析,可能导致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困境。因此,对于产品内分工下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而言,必须寻找新的思路。

发展经济学的“蛙跳理论”表明,落后国家的产业升级可以通过“蛙跳”方式实现。“蛙跳”包含着这样一种情况:当出现一种新技术时,尽管新技术相比老技术而言具有更高的生产率,但是原来的技术领先国对老技术有大量的经验而没有新技术的经验,这可能导致在新技术出现的时期,技术领先国家不会采用新技术。但新技术对于后起国家而言有不同的意义――由于后起国家的低工资加上缺乏旧技术的生产经验,在满足一定条件情形下,后起国家引入新技术就有利可图。随着后起国家新技术的引入,将会对分工模式产生影响:后起国家开始进入需要更多技术的中间产品或者研发部门。持续下去,后起国家的生产率在某一点上超过原先的技术领先国,从而实现“蛙跳”。该理论说明,后起国家通过较早采用新技术,并在产业发展早期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从而摆脱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困境,实现产业链的攀升,完成产业升级。完成产业升级的“蛙跳”关键在于新技术的引入,而这又取决于两种途径,其一,引入;其二,内生,即自主研发或者说自主创新。国内外经验研究表明,“以市场换技术”为代表的引进模式有其局限性,内生的自主研发或者自主创新才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也必然依靠自主技术创新完成。

(二)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对于一部分有能力有条件通过采用新技术摆脱过去的低成本价格竞争的加工贸易企业,通过“蛙

跳”实现产业升级当然是一种最优选择,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得放弃成本竞争的利器。由于加工贸易产业本身就是成本导向型的,总是在寻求成本洼地,从这个层面而言,加工贸易的产业转移是继续寻求成本竞争的一种现实选择。通过加工贸易产业的转移,把加工生产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乃至中西部地区去。当前,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东部相关产业、人才、资金等要素纷纷向西部转移,寻找机会。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东部地区增长5.9%,中部地区增长6.8%,西部地区增长13.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东部地区增长26.7%,中部地区增长38.1%,西部地区增长42.1%。这些数据表明,中西部地区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反梯度隆起”,率先触底反弹。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正成为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的热土。加工贸易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国际需求的萎缩迫使加工贸易产业加速转移;第二,扩大内需的政策对中西部地区庞大的国内市场的需求拉动和刺激效果更加明显。在国家和地方扩大内需系列措施刺激下,西部大部分省份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出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这对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来说,经济刺激作用显然高于东部地区。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为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提供了“腾笼换鸟”的升级空间。

东南沿海地区加工贸易通过“蛙跳”升级,开始迈向高附加价值的技术研发和服务开拓领域,理论上可以实现向价值链和产业链高端攀升。但这一从制造业向技术研发和服务业转变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各种各样的风险,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支撑。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部分加工贸易产业的转移还可以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实现海外转移,同时完成产业升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和大规模生产的经验,一部分企业完全具备了向境外投资的能力,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企业更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首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东南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一方面可以绕开贸易壁垒进入欧美市场;另一方面,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本身就已经包含着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升级。

(三)加工贸易产业的关闭退出

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也包含着一部分规模小、低效率和技术水平低的企业。对于这些因外部市场萎缩而丧失市场需求,而又不能进行产业转移和升级的企业,只能采取关闭策略退出市场。但这部分企业仍有可能在退出产品生产和出口市场的同时,利用积累的资金,进入国内外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或许,这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升级。

四、通过国内价值链构建进一步促成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转型

正如前文所分析,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容易遭受价值链高端企业的阻击从而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而很难突破。但是,如果基于国内价值链的视角,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转型则有全新的含义。国内价值链是指从产品的研发、金融服务、设计、关键零部件的制造、一般零部件的制造、加工组装、物流、分销渠道、品牌等整个价值链全部或者大部分由国内企业分工完成。对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而言,强调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就是要求尽可能增加国内价值增值的过程,包括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加工生产、运输仓储及销售各个环节。加工贸易通过构建国内价值链,具有明显带动产业升级的作用。首先是拉动为其配套企业的产品升级。比如在下游企业推出新产品的同时,供应商就必须相应地生产出适合新产品要求的零部件才能保证其供应商地位。加工贸易产业通过国内价值链的构建,使得国内价值链延伸加长,意味着这种升级的拉动作用将传递给更多的供应商。

此外,由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呈现梯度分布,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包含着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方面,仍然能够利用成本优势继续保持出口份额;另一方面,也是基于成本的考虑,这些转移的企业会更多的就近采购,把价值链的更多环节放在国内。随着雇佣劳动力工资收入的增加和采购的增加,加上国内经济增长等导致的内需增加,国内销售增加。在这一过程中,采购一生产一销售等更多环节都在国内进行,国民收入增加,扩大了对最终产品的需求。产品需求的扩大,给企业带来了规模经济效应。同时,在国内价值链构建的过程中,通过企业前后向关联形成的产业集群,增加了中间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扩大了中间产品的需求。随着整个国内价值链的完善,国内劳动和资本获取的收入进一步增加。随着加工贸易产业的转移和国内价值链的构建,资本和劳动流动更加合理,区域差距缩小。

更关键的是,强调加工贸易产业国内价值链构建对于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也具有重要意义。国内价值链的构建把更多的增值环节留在国内,这能够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和丰富国内需求的多样性,能够为自主创新提供一片沃土。其他国家的经验也反复证明了这一点。以日本汽车产业为例,其最初发展就是基于国内市场需求,在最先满足巨大的国内汽车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市场的反应调整产品、改进技术后才开始出口。韩国汽车产业也是实行了二十多年的自主创新战略,在满足本土需求的同时,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开始国际化战略。日韩产业的升级都是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不断攀升的,借鉴日韩的经验,对于中国东南沿海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困境,一种可行的路径是产业升级过程结合产业的梯度转移与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同时进行。我们完全有可能利用国内市场的梯度分布,为一些新兴产业在国内创造一个足够大的市场,形成国内的分工体系,扩展基于国内市场的价值链空间,在国内市场的适度竞争中完成产业升级。在这一进程中,在产业升级的同时完成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国内价值链构建又反过来促进产业的升级,最终形成动态循环。

五、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加速出现,产业升级和产业的梯度转移也在加速进行。在这一进程中,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嵌入了全球价值链分工网络。而加工贸易是围绕世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不断转移的,从最初的拉美国家到亚洲的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到现在的中国内地,加工贸易的转移都与成本有关。我们的分析表明,中国目前以加工贸易方式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会制约本土企业的升级。理论分析也表明由于“蛙跳效应”的存在,能使后发国家借助技术的“蛙跳”通过逆转完成产业的升级。当然,在借助“蛙跳效应”实现产业升级时,我们强调自主创新,发展自有品牌;但这并不是说要排斥所有的加工贸易企业,在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下,许多加工贸易企业在保持加工贸易业态的同时本身还具有升级空间,特别是对于成本指向型的加工贸易企业,通过鼓励其转移至中西部地区,为东部地区腾出产业升级空间,从而满足国内需求为主的国内价值链构建,实现自主创新、产业升级转型。

加工贸易产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产业转移;加工贸易;制约因素;广西

加工贸易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加工贸易,可以带动当地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当地技术水平提高,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是加工贸易落后地区实现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十分重视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工作,2016年1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号),明确提出要“建立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合作机制”,“加大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支持力度”。为促进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总理特此作出批示,要求“研究新的应对举措,引导加工贸易向我中西部转移”

一、广西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1.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效果明显,加工贸易发展迅速

广西近年来高度重视加工贸易产业发展,2014年,广西提出“加工贸易倍增计划”,从政策支持、区域布局、招商推介、服务龙头企业、通关便利化五个方面支持广西加工贸易发展。2016年6月,广西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6〕26 号),决定采取税收减免、降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暂停征收水利建设基金、工业用地地价优惠、专项资金扶持五大措施,支持加工贸易发展,力争到2020年,广西加工贸易额以2016年为基数实现翻番,广西第二轮加工贸易倍增计划正式起航。

在V西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广西加工贸易发展十分迅速。2010年-2015年,广西加工贸易额从17.5亿美元增长到105.7亿美元,占广西对外贸易额的比重由9.86%增加到20.63%。广西加工贸易额占全国加工贸易额的比重也逐年增加,2010年,广西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仅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的0.15%,2015年,这一比例已增长到0.85%。

为积极推动加工贸易发展,广西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积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已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广西已有南宁、钦州、北海、梧州四市被商务部确定为部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加工贸易新兴产业在北海、钦州、南宁等地飞速发展。2015年,南宁、北海、钦州、梧州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96.9亿美元,占广西全区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的91.7%,比2014年占比增加3.3个百分点,广西加工贸易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升。

2.加工贸易基础依旧薄弱,贸易额占比偏低

近年来,广西加工贸易虽然发展十分迅速,但由于广西加工贸易基础比较差,发展起点比较低,广西加工贸易的基础依旧比较薄弱,广西加工贸易额占全国加工贸易额的比重,至今还未突破1%。

随着广西第一轮加工贸易倍增计划的各项激励措施作用逐渐弱化,2016年,广西加工贸易额及占全国加工贸易额的比重,均出现了下降。

广西加工贸易额占广西对外贸易额的比重也相对偏低。过去的十年,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的黄金期,一些中西部省区纷纷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扶持本地加工贸易发展,从而实现了加工贸易的跨越式发展,加工贸易额占对外贸易额的比重也得以大幅提升。2013年,河南、重庆和四川加工贸易额占对外贸易额的比重均超过40%,同期,广西加工贸易额占对外贸易额的比重还不足20%。广西加工贸易额占对外贸易额的比重不仅远远落后于河南、重庆、四川等中西部省市,而且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也有较大差距(详见下表)。

二、广西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存在的制约因素

河南、四川、陕西等中西部省区通过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实现了加工贸易的跨越式发展。广西也一直将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当做发展加工贸易的重要举措,但广西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这些制约因素,严重影响了广西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效果。

具体来说,广西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1.广西物流不畅,物流成本偏高

当前,广西的物流专业水平比较低,配送能力也较弱,北海、钦州、防城港沿海三市的港口缺乏直航美欧的定期班轮,许多货物只能选择陆路经广东口岸出入境再转海运,这一方面增加了广西区内加工贸易企业的运费,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广西区内加工贸易企业的运输耗时,致使广西区内加工贸易企业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以广西加工贸易龙头企业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每年所支付的物流成本至少占生产成本的10%,而珠三角地区的同类加工贸易企业,物流成本仅占生产成本的3%左右。

2.广西加工贸易重点园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北海出口加工区、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以及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4个重点园区是广西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但这些重点园区由于起步较晚,投入又普遍不足,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如凭祥综合保税区,由仓库改造的厂房仍然在使用,企业的生产条件还比较差。

3.广西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面临国内外的激烈竞争

鉴于加工贸易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很重视发展加工贸易,并将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作为发展本地加工贸易的重要举措。广西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方面,不仅要面对中西部省区愈来愈激烈的竞争,还要面临东部部分欠发达地区的竞争,由于东部欠发达地区具有天然的区位、政治等优势,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方面具有其他地区不具备的便利条件。例如广东省就专门制订政策鼓励省内发达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向省内欠发达地区转移。广西由于区位特点,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方面,还面临越南、缅甸等东盟国家的激烈竞争,越南、缅甸等东盟国家不仅具备较低的生产成本,而且还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对广西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带来了较强的冲击。

参考文献:

[1]抓住机遇、把握重点 推动加工贸易产业跨越式发展--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在“加工贸易倍增计划”研讨.

[2]刘华新等.广西着力加快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N].人民日报,2016-05-26(17).

[3]谢娱,卢凌燕.“加工贸易倍增计划”助推广西高速发展[J].广西经济,2015(5):28-29.

[4]杨素琳.倍增计划背景下广西发展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市场论坛,2015(3):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