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归去来兮翻译

归去来兮翻译

归去来兮翻译

归去来兮翻译范文第1篇

1、翻译: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我威武平定天下,荣归故乡。怎样能得到勇士去守卫国家的边疆啊!

2、原文: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3、注释:兮——表示语气的词,类似现在的“啊”。海内——四海之内,也就是全国。

(来源:文章屋网 )

归去来兮翻译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前景化,偏离,古语翻译

 

一、引言

古代汉语是指古代汉民族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所用的语言【1】。她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文言文,一种是古白话。文言作品在我国现存古代作品中所占比例极大。古代汉语有个特点,那就是愈为古老的典范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就愈大【2】

前景化(foregrounding)一词原用于绘画,意为让需要突出的人或物处于画面突出的位置即前景,其他的人或物就构成背景【3】。语言的前景化是指一种具有文学艺术价值的东西的前景化,或从背景中突出的技巧。被突出的特征是语言上的偏离,而背景是人们一致接受的语言系统。语言可看作必须遵守的一套规则,而突出是违反这套规则,是处于艺术目的的偏离【4】。一些文体学家认为文体的特征是对常规的偏离(deviation)。最原始的思想可见之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他说“有偏离常规用途的熟悉化可拔高词语,而保留部分常规形式可维持词汇的清晰。但对偏离现象在理论上作高度概括的应数俄罗斯形式主义学派的肖克洛夫斯基(Victor Shklovskij)和布拉格学派的穆卡洛夫斯基(JanMukarovsky),英国的利奇对偏离现象做了系统的归纳【5】。Mukarovsky认为前景化与自动化(automatization)相对。本文将结合前景化对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古语的翻译进行探析。

自动化是某个交际行为活动具有规律人文历史论文,而前景化则意味着违反这个规律【6】。Havránek认为,自动化是指语言机制在表达思想的过程中只具普通的交际目的,交际是以常规的语言形式进行的,表达方式本身并不引起特别的注意【7】。前景化指语言机制在使用过程中被非自动化,表达方法偏离了常规的语言形式会引起读者特别的注意【8】。

国内外学者对前景化的研究主要是一种语言内进行的。美国学者叶子南认为前景化这一概念完全可以利用到翻译上来【9】。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文字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古代翻译要遵循准确性,规范性,准确性与规范性结合的准则【10】。 就翻译而言,偏离常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每一种目的语语言体系都有一个可包容的范围,就如同一个圆,越是靠近圆心的部分越符合这个语言体系的常规。在翻译中,由于文化传统差异,语言结构差异,社会及科学技术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因素导致译文偏离圆心的情况往往是不可避免的,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一般说来这种偏离不会绝对超出目的语读者的期待范围。译者总会想方设法在目的语语言体系的许可范围内作出调整,尽可能使译文能够被读者接受,至少先被某一群体的人接受。

下面,本文作者将结合前景化中偏离理论对2010年两会中张璐对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中使用的古语翻译进行前景化探析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二、前景化探析

(一)方言偏离及翻译——行百里者半九十

温家宝在2010年3月14日答记者问见面会的开场白中对记者们说:过去的两年我们是在极其困难条件下走过来的。人民是用坚实的步伐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这将会在历史上留下印迹。温家宝说,今后几年,道路依然不平坦,甚至充满荆棘,但是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条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

“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意为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常用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张璐译文: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may fall by the way side.

译文直译:在百里的旅途中,有一半人会在途中放弃。

不同的方言代表着说话者的社会地位人文历史论文,受教育程度以及个人修养等等。英汉翻译过程中翻译的方言偏离现象体现前景化效果需要译者不但掌握原语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知识,还要掌握目的语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知识。译文中张璐把“半九十”译成“fall by the way side”,用英语中的成语来翻译中国古语,对接的很巧妙,充分体现了张璐和以张璐为代表的中国翻译者对英语和汉语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充分了解。体现了她们的高度文化涵养,同时也体现了温家宝总理的旁征博引。

(二) 语域偏离及其翻译——华山再高,顶有过路

中新社北京3月14日电 “华山再高,顶有过路”。中国总理温家宝14日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再度以诗明志。他表示,解决当前困难唯一的办法、出路和希望在于中国自身的努力。

华山以险峻著称。从唐朝开始,道教信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出了“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山再高,顶有过路”寓意困难再大,也会有迎刃而解的办法。温总理在此引用,表明了政府带领全国人民彻底克服金融危机不利影响、直达胜利的坚定信心。

张璐译文:No matter how high the mountain is, one canalways ascend to its top.

译文直译:无论山有多高,我们都能登到顶峰。

祖利军在其论文《偏离与翻译》中认为“语域偏离是一种可预见性的偏离。所谓可预见性偏离是指某一语域必然涉及与该语域相关的高频词汇。”【11】此次张璐所在的是全国两会现场对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提问的翻译,而面对的观众是全世界的观众。作为代表温家宝总理和中国人的翻译,属于新闻英语。翻译中使用口语中经常使用的“always”表现出誓要登顶的坚定信念,把温家宝总理和以温家宝总理为代表的中国人团结一致,坚定信心。这种语域偏离的前景化效果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三) 语义偏离及其翻译

1. 夸张偏离及其翻译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中,以古诗明志,表示要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亦余心之所善兮虽

九死其犹未悔。温家宝原话: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我将以此明志,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亦余心之所向兮人文历史论文,虽九死其尤未悔”出自:《离骚》。《离骚》,尖锐地揭露了楚国腐朽官僚们的丑恶嘴脸,表达了他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其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成为千古绝唱。

张璐译文: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 I'd not regret athousand times to die.

译文直译:我遵从我内心的想法,即使要死千万次我也不会后悔。

台湾《联合报》记者提问总理有关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问题:您两会之前和网民交流的时候提到说在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时候,考虑到两岸经济规模的差异,还有台湾中小企业以及农民的利益,大陆这边可以让利,那能不能请您向我们透露一下大陆让利的实质内涵是什么?您认为今年6月两岸可以签署ECFA吗?去年您在这里有一段温馨的谈话,您说想到台湾去看一看,如果两岸签了ECFA后对您到台湾走走看看会不会创造更好的条件? 温家宝回答:商签协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正因为我们是兄弟,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问题总会可以解决的。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 “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出自《左氏传》。富辰曰: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如是则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唐 赵璘 《因话录?角》:“ 卢子严説,早年随其懿亲 郑常侍 东之 同游 宣州 、 当涂 。” 清 龚自珍 《寒月吟》:“我有平生交,外氏之懿亲。”意为兄弟间虽然有一些摩擦,但还是一脉相连的亲缘。

张璐译文:Differences between brothers can not sever their bloodties.

译文直译:兄弟之间的分歧人文历史论文,是无法割断他们的血脉亲情的。

“九死”翻译成 “a thousand times to die”采用夸大的修辞手法。很地道。“小忿”有愤恨的意思,用differences (分歧),而不是用angry等表示愤怒的词,采用缩小的修辞手法,比较得体。

语义偏离常出现于修辞性的语言里。两句中不管是夸大还是缩小都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会计毕业论文范文。夸张是一种言过其实的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描写对象的形状,数量,容量,作用,程度等说的特别大或者特别小,产生强大的感染力【12】。本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使读者对原文和译文印象深刻。充分反映了张璐翻译的地道和温家宝总理服务人民,坚持自己理念的坚定信心。

2.类比修辞及其翻译

当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提问: 有美国官员、分析家以及媒体认为,在去年12月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代表团表现傲慢,温家宝总理您本人甚至拒绝参加一个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若干国家元首或首脑参加的重要会议,这令与会各方感到失望和吃惊。您对此作何回应?您如何看待哥本哈根进程? 温家宝回答:中国有一句古语,人或加讪,心无疵兮。但毕竟你还给了我一个澄清真相的机会,因此,我首先应该感谢你。“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出自:《子刘子自传》意为既因自己的政治抱负未能实现而感到遗憾,又为自己心地纯洁而问心无愧人文历史论文,可以说其崇高的政治志向至死不变。

张璐译文:My conscience stays untainted inspite of rumors and slanders fromthe outside.

译文直译:我的良知纯洁没有污点,不管外界的流言飞语和造谣中伤。

类比修辞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类比的作用是借助类似的事物的特征刻画突出本体事物特征,更浅显形象地加深本体事物理解,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把“心”译成“conscience”显示了类比的修辞效果。通过类比,以小见大,显示了温家宝总理豁达的胸襟和对自己的坚持。译文中把“心”译成“my conscience”如果能译成“one’s conscience”会显得更客观一点,但是总体来说用词非常的好,把握的恰到好处。

(四) 时代偏离及其翻译

五句古语的使用都显示了时代偏离的前景化特点。不同时代的语言会有差异。温家宝总理在现代两会答记者问中多次使用古语名言,经过张璐的翻译而广为人知。不仅反映了温家宝总理的博学多才,通古至今。也反映了张璐作为一名译员的高素质。同时向外国友人传播了中国的文化,显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语言时代偏离的前景化效果得到充分体现。

三.结语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Geoffrey Leech)认为前景化也可叫为突出或者偏离。本文作者结合利奇对偏离作出的划分方法对张璐对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两会答记者问中使用过的古语的翻译进行探析。充分体现了温家宝总理的博学睿智豁达和对人民服务信念的坚持。同时也体现了中国译者的高翻译素质水平。也向全世界人民传播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现了前景化在中国古语翻译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振铎.古汉语标点与翻译方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1989.

[2]古汉语教学小组编.古汉语通论上[M].武汉:华中师范学院教务处出版科 , 1964.

[3]崔海光。前景化概念与文学文体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2006(S1).

[4]郭鸿。英语文体分析[M]. 北京 :军事谊文出版社 , 1998.

[5]胡壮麟。理论文体学[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0.

[6]Mukarovsky, J. StandardLanguage and Poetic Languag[A]. In Garvin P. L.,ed. A Prague SchoolReader on Esthetics, Literary Structure and styl[M].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 Press,reprinted 1964.

[7]Havránek, B. The 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standard

归去来兮翻译范文第3篇

1、异化和归化的辩证关系

翻译界对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归化和异化之争从未停止,孰优孰劣,难以定论。孙致礼、王东风、郭建中、袁晓宁等均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韦努蒂本人也在反思,他在《译者的隐身》第二版以及在与郭建中先生的访谈中,改变了力主异化翻译的观点,认为归化和异化是二元共存,而不是二元对立。他说:“语际翻译是文化间的调和,语言是文化的实践。”他还说,“ 另一个误解是,把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看成是一对对立的概念,但情况并非如此,这是因为异化翻译也要落实到接受语文化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异化翻译也是归化,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并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叠的。”

按照辨证法的观点,一切事物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不可绝对而言。归化和异化是相互对立却又互为补充的一对矛盾体,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该选择哪种方法,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在翻译时灵活采用,不应妄下断言。

在许多文献中,翻译理论的研究对象多为名著名译,对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研讨不多,尤其是此类作品中翻译策略的使用研究较少。事实上,当今的世界是全球一体化的,信息传递的速度和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而年青一代获取信息的范围和深度也早已超过同时代的成年人。因此,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译者尤其要注意翻译策略的使用。一方面要照顾到儿童文学的目标读者为认知能力有限的儿童,如果翻译不当,则可能给他们造成阅读障碍,影响儿童对作品的理解。因此,在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时候,首先应该了解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再根据不同的体裁和阅读对象,灵活使用归化和异化两种技巧。另一方面,更要考虑到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对儿童的影响,当今的孩子们视野更开阔,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更多元化,心智发展超前,知识面、早熟度也远远超过父母辈,因此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也要顾虑到如何让孩子通过阅读书籍开阔视野,吸纳新事物。

2、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儿童由于受认知水平的限制,掌握的词汇和语法有限,因此,儿童文学中所使用的语言应当与之相当,其主要特点为:

2.1浅显简练。老一辈作家和翻译家们对此深有体会,老舍先生就曾经说过,要“用不多的词儿,短短的句子,而把事物巧妙地、有趣地述说出来,恰足以使孩子们爱听”。

2.2优美自然。儿童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能够达到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在儿童文学中推广优美自然的语言,以便向儿童展示本国语言的魅力。

2.3生动有趣。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生动有趣的形象和文字。对于儿童文学来说,语言形象的要求比更加具体、直观,更富有现场感和立体感。

3、文化全球化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儿童文学创作的繁荣是受到了经济和文化全球化发展的影响的,随着生产力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进入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文化也进入了全球化时代。所谓文化全球化,是指随着人类交往关系的发展,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交流日益广泛和深入,彼此之间相互认同、相互融合的程度不断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通性(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致性)的趋势。作为全世界未来的儿童也受到了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来看,儿童文学的创作可谓是包罗万象,涉及到诸多尖端科学领域,如电子网络、外星生命、航空航天、遗传科学、气候和环境等等,这片广阔的天地向孩子们展现出一个多彩奇妙的世界,能激发起他们无穷的想象力,唤起他们探索世界的兴趣和勇气。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信息的高速传播,使得当代儿童成为非常幸运的一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使用使他们所了解、掌握的外界最新信息几乎与成人同步,他们的思维、认知水平等远远高于过去时代的同龄人。

随着儿童对异域文化日趋熟悉,他们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文学期待以及对异域风情的生活期待也逐渐发生变化。儿童已不满足于仅仅阅读中国化十足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而更希望读到原汁原味或最大限度地保留异国情调的译作。

4、由此引起的翻译策略变化

4.1异化策略逐渐增加。

4.1.1外来文化和词汇的引进。文化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空间范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广泛,不同文化模式和传统之间相互接纳的程度逐步提高。因而,外来文化和词汇对儿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西风东渐,中国小读者也逐渐接纳了更多的西方文化,对“先生、太太、小姐”等称呼早已熟知,对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习俗也不再陌生,以近年来畅销不衰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为例,全世界的孩子和成人都为之着迷,书中的一些细节显现出西方社会文化的缩影,如:

例1:Theysatbythehoureatinganythingtheycouldspearonatoastingfork--bread,crumpets,marshmallows-andplottingwaysofgettingMalfoyexpelled...(Rowling,1997)

他们把任何可以串到长柄叉子上的东西——面包、小圆饼、果汁软糖—全都烤来吃,一面还兴致勃勃地设计各种害瑞份被开除的阴谋诡计。

这是一幅典型的西方生活场景,大家围着烧烤架一边烧烤各种美食,一边谈笑,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社交的目的。这种交际文化和饮食文化的渲染对中国小读者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再看到“barbecue”一词,因为已经对其内涵有了深入

认识,就立刻能联想到这样的场景。

4.1.2语言结构的变化和长句的使用。在儿童文学翻译时,为了照顾儿童的语言发展过程和身心发展规律,译者多采用简单明了、朗朗上口的文字,尽量化简句子结构,以达译文能通俗易懂的目的。不过,在《哈利波特》这七本“巨著”中,作者加入了大量结构复杂的长句,不仅是对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孩子阅读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中方译者的挑战,以下面一个段落为例:

例2:Finally,thetruth.Lyingwithhisfacepressedintothedustycarpetoftheofficewherehehadoncethoughthewaslearningthesecretsofvictory,Harryunderstoodatlastthathewasnotsupposedtosurvive.HisjobwastowalkcalmlyintoDeath’swelcomingarms.Alongtheway,hewastodisposeofVoldemort’sremaininglinkstolife,sothatwhenatlastheflunghimselfacrossVoldemort’spath,anddidnotraiseawandtodefendhimself,theendwouldbeclean,andthejobthatoughttohavebeendoneinGodric’sHollowwouldbefinished:neitherwouldlive,neithercouldsurvive.(Rowling,2007)

终于,真相大白。哈利躺在办公室的地上,脸贴着脏兮兮的地毯,他曾经以为他是在这里学习胜利的秘诀。哈利终于明白他是不能幸存的。他的任务就是平静地走向死神张开的怀抱。

在这条路上,他还要斩除伏地魔与生命的最后联系。这样,当他最终冲过去直面伏地魔,并且不用魔杖保护自己时,结局才会干净彻底,早在戈德里克山谷就该完成的工作才会真正结束:谁也活不下来,谁也不能幸存。

在这段话中,原文中共有4句,其中两个短句,两个长句,尤其是最后一句,是一个由多个分句和从句组成的复合句,成年人理解起来尚有困难,何况孩子。不过,随着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全球儿童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已经有了大大提高,对西化语言和复杂文本接受能力亦有增强。译者在此处几乎未对原文的结构、句式和顺序加以改动,采取了异化策略,译文仍然保持原文特色,尤其是最后一个长句,语序、句式不变,让读者领略到异国文化的特点。

4.2归化策略。

4.2.1归化策略仍占主导地位。虽然异化的比例在儿童文学翻译中有上升的趋势,不过,由于儿童身心和语言发展的规律决定了孩子对异域文化的接受是有过程、有限度的,因此,不能一味采用异化策略,否则将造成儿童阅读及理解障碍,归化策略还是应当占主导地位,以《哈利波特》中一段话为例:

例3:You’remakingStanascapegoat,justlikeyouwanttomakemeamascot.

你把斯坦·桑帕克当替罪羊,就像你想把我当福神一样。

原文中的“mascot”一词来源于法语“mascotte”,原意为“符咒,魔力”,曾被法国剧作家埃德蒙·奥德朗作为一幕歌剧的名字,后来进入英语,意为“吉祥物”,此处被译为更贴近中国传统文化的“福神”,易于儿童接受。

例4:“I''''veheardofhisfamily.”saidRondarkly.“TheyweresomeofthefirsttocometooursideafterYou-Know-Whodisappeared.Saidthey''''dbeenbewitched.Mydaddoesn''''tbelieveit.HesaysMalfoy''''sfatherdidn''''tneedtoanexcusetogoovertothedarkside.”

“我听说过他家的事。”罗恩阴郁地说,“神秘人失踪以后,他们是第一批回到我们这边来的人,说他们走火入魔了,我爸爸不相信。他说马尔福的父亲不用找任何借口就轻易倒到黑势力那边去了。”

译文中,译者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理解能力,把“You-Know-Who”被翻译成“神秘人”,而不是“那个人”,又凸显出原著的魔幻色彩,增添了诡异的气氛;此外,“bewitched”一词译作孩子们熟知的词汇“走火入魔”而非“中魔咒”,也显示出译者对源语和译入语之间的转换十分高明。

4.2.2归化策略目标群指向性明显。归化和异化策略的灵活使用还得视情形而定,具体而言,应按照不同的目标读者群来选择翻译策略。对低幼儿来说,外来儿童文学作品不应妨碍他们母语的习得,因而,针对这部分读者,译者应选择用归化方式提供简单押韵、朗朗上口的译文,国内许多老翻译家如任溶溶、巴金等的翻译是供后来者学习的典范。另一方面,随着儿童渐渐长大,视野进一步开阔,因此对外来文化和信息的需求也更大更急迫,面对这些青少年读者,译者可倾向更多异化翻译,以满足他们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需求。

归去来兮翻译范文第4篇

《放鹤亭记》

作者: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放鹤亭记》

【注释】

1.放鹤亭;在今江苏徐州市云龙山上。

2.傃:(sù)向,向着,沿着

3.晦明:昏暗和明朗

4.挹:(yì)通“揖”,作揖

5.扉:门

6.适:恰好

7.纵:到,往

8.陂(bēi):水田

9.彭城:古地名,今江苏徐州

10.名:给……命名

11.明年:第二年

12.升:登上

13.狎(xié):亲近

14.阴:北面

15.及:漫上

【翻译】

熙宁十年的秋天,彭城发大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堂,水已没到他家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大水落下,(云龙山人)搬到故居的东面。在东山的脚下,登到高处远望去,看到一个奇特的境地。于是,他便在那座山上建亭子。彭城山,山冈从四面合拢,隐约的像一个大环;只是在西面缺一个口,而云龙山人的亭子,恰好对着那个缺口。春夏两季交替的时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冬的瑞雪和皓月,千里一色。风雨阴晴,瞬息万变。山人养两只鹤,非常温驯而且善于飞翔。早晨就朝着西山的缺口放飞它们,任它们飞到哪里,有时立在低洼的池塘,有时飞翔在万里云海之外;到了晚上就向着东山飞回来,因此给这个亭子取名叫“放鹤亭”。

郡守苏轼,当时带着宾客随从,前往拜见山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给山人作揖并告诉他说:“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易》上说:‘鹤在北边鸣叫,它的小鹤也会应和它。’《诗经》上说:‘鹤在深泽中鸣叫,声音传到天空。’大概那种东西(指鹤)清净深远幽闲旷达,超脱世俗之外,因此《易》、《诗经》中把它比作圣人君子。不显露自己有德行的人,亲近把玩它,应该好像有益无害。但卫懿公喜欢鹤却使他的国家灭亡。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认为造成荒唐的灾祸没有能比得上酒的;而刘伶、阮籍那类人,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唉,西南的君主,即使清净深远幽闲旷达,像鹤这样,还不能过分享受,过分喜好就会使他的国家灭亡。而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贤士,即使荒唐迷惑颓败迷乱像饮酒的人,还不能成为祸害,更何况对鹤的喜爱呢?由此看来,君主之乐和隐士之乐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山人欣然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啊!”于是,写了放鹤、招鹤之歌:

鹤飞翔到西山的缺口,凌空高飞向下看选择它去的地方,突然收起翅膀,好像将要落下;忽然看到了什么,矫健地又凌空翻飞。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鹤飞回吧,到东山的北面。那下面有人,戴着黄色的帽子,穿着草鞋,披着葛麻衣服,弹奏着琴弦,亲自耕种自食其力,剩下的东西就能喂饱你。回来啊,西山不可以久留。

【赏析】

本文在描写隐士的情趣,假使是帝王,连爱鹤也会招来祸害;但作为一个隐士,就是纵酒也不要紧,反而可以逍遥自在,过放逸的生活。

第三段叙述隐者和南面王在生活情趣上迥然不同。隐士不但可以养鹤,甚至纵酒,还可以传名;国君却不然。

这篇文章,妙在气势纵横,自然清畅,完全是作者性情的流露。放鹤亭并不算是名胜,却因这篇文章的关系,也同时流传下来。此篇所言不仅与「超然台记不谋而合,同时此文中他道家思想的表现更是显露无遗。

又:本文作于苏轼知徐州时,主要描写与山人游宴之乐,并通过引古证今,歌颂隐逸者的乐趣,寄寓自己政治失意时想往清远闲放的情怀。文章写景精约,却特征突出;叙事简明,却清晰有致;引用典故能切中当今;用活泼的对答歌咏方式抒情达意,显得轻松自由,读来饶有兴味。

归去来兮翻译范文第5篇

关键词:辜鸿铭;儒家经典;英译;风格;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2

辜鸿铭是中国文化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生于清朝末年,博通英、德、法、拉丁文等多种语言。林语堂曾经评价他:“英文文字超越出众,二百年来,未见其右。”他以英文写成 《中国人的精神》和《中国的牛津运动》等著作于海外刊行,一时洛阳纸贵,学界瞩目。《中国人的精神》被译成多种文字,一版再版。英国报纸称赞辜鸿铭“用英文所写的文章,以英国人看,可以和维多利亚时代任何大文豪的作品相媲美”。他曾与托尔斯泰鱼雁往还,罗曼罗兰对他推崇备至,同时代的作家毛姆、芥川龙之介不远千里来华求其一晤。美国汉学家艾凯说:“在战时和战后欧洲悲观与幻灭的氛围中,与泰戈尔、冈仓等成为东方著名的圣哲者的,是辜鸿铭,而不是梁漱溟或梁启超。” 这位满腹经纶而行为怪诞的东方圣哲终其一生宣扬鼓吹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在西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将《论语》、《中庸》 和《大学》等儒家经典著作潜心翻译成英文,于海外刊载印行,是辜氏在文化史上卓越的贡献之一。

一、其翻译的初衷

“四书”作为儒家文献典籍,几千年来对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影响巨大。1898年,辜鸿铭在《论语》译序中指出:“自从理雅各博士(James Legge)开始发表关于《中国经典》翻译的最初部分,迄今已4O年了。现在,任何人,哪怕是对中国语言一窍不通的人,只要反复耐心地翻阅理雅各博士的译文,都将禁不住感到他多么令人不满意。”由于痛感前人译作的不足,他决定亲自操觚,让古老的东方智慧发扬光大而不是谬种流传。在《论语》前言中他说:“希望那些受过教育和有思想的英国人读完这本小书之后,能够重新思考他们先前对中国人的看法,并因此能修正他们对中国人的偏见,改变对于中国无论是个人还是国际交往的态度。”

辜鸿铭生活的时代,是列强环伺、帝制衰微的清朝末期。当时的中国社会积弱积贫,暮气深重,礼崩乐坏,百病丛生。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长驱直入,惊破了几千年的天朝迷梦。这一时期,知识分子频繁地接触到各种外来思潮,传统儒家社会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发生了很大的危机。正如吴宓所评价的那样,辜鸿铭虽然生于南洋,游于欧洲,声名卓著于海外,骨子里却是“极热烈之爱国主义者”:“深痛中国国弱民贫,见侮于外人,又鉴于东邻日本维新富强之壮迹,于是国家之观念深,爱中国之心炽,而阐明国粹,表彰中国道德礼教之责任心,乃愈牢固不拔,行之终身,无缩无倦。”由是其不遗余力张扬中华文明,言必贵中国而薄西洋,“睥睨中外,诚近于狂”, 苦心孤诣,试图以几千年的华夏传统文化与当时的西化思潮相抗衡。

1928年辜鸿铭去世不久后有人评价“其尊崇儒家,提倡中国礼教之道德精神,亦缘一己之思想见解确立以后,返而求之中国学术文明,见此中有与卡莱尔、罗斯金、爱默生之说相类似者,不禁爱不忍释,于是钻研之,启发之,孜孜焉。举此吾国固有之宝藏,以炫示西人。”辜鸿铭认为:“欧美的现代文明虽然确实是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庞大建筑物,但它就像巴比伦塔一样面临着即将倾覆崩溃的命运。” 而中国文明包含着治疗西方现代化社会弊病的良方。他说:“学习中国文化,学习中国书籍和文学,所有欧美人民都将大有裨益。”“我想表明研究中国文明如何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如何将欧洲文明从崩溃中拯救出来。”

有美国学者犀利地指出:“辜氏并非一个反对西方文明的中国文化民族主义者;相反,他既是东方也是西方的现代化批评者。”与理雅各的《中庸》译名“The Doctrine of the Mean”不同,辜鸿铭将《中庸》译为“The Universal Order,or Conduct of Life”,体现了他所领悟的中西文化共性,揭示了儒学道德思想的普世性。辜鸿铭“生平长于西学,而服膺古训”,他凭着一位文化学者的自觉,立足于东西方文明,对二者进行比较和接驳,试图为20世纪的世界探求一个光明的出路。

二、其翻译的艺术

辜鸿铭是最早系统地向西方译介儒学经典的华人,他的学养、才情和热忱使其成为胜任这项浩繁的工作的不二人选,而他的译作也已经成为文化史上代相迭出的经典之一。他的翻译风格一如他的为人,才华恣肆,个性鲜明。和一般皓首穷经、字斟句酌的译者不同,他的工作,“不只是忠实的翻译,而且是一种创造性的翻译”(林语堂)。

以下试分析其翻译的主要特点:

(一)变换文化符号

在《论语》译序中,辜鸿铭写自己“努力按照一个受过教育的英国人表达同样的思想的方式来翻译。”辜鸿铭的儒家经典翻译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把原文中中国特有的文化内容转换为西方读者所熟悉和理解的本民族文化符号。 如把“天命”译为“the laws of God(上帝的律条)”,把“圣人’译为“holy men(圣人)”。God和holy men都是基督教用语,易于为西方读者所理解。再如把“管仲”译成“Bismarque in China(中国的俾斯麦)”;“尧”译为“The Abraham of Chinese history(中国历史上的亚伯拉罕)”。把他们和西方著名的历史人物作类比,消除了陌生文化造成的隔阂,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原作,有效地传达了文义。这一创造性的翻译方法在辜氏的所有译作中贯穿始终。

(二)添加参考诠释

在《论语》译序中,辜鸿铭称其翻译的目的是“让普通英语读者能看懂这本给了中国人智力和道德风貌的中文小册子”,因此他努力“使孔子及其弟子的谈话方式,就像有教养的英国人在表达与这些中国俊杰同样的思想时一样。”他的儒家经典翻译在很多段落的旁边他大量引用歌德、伏尔泰等西方文化名人的类似言论。这种做法可以引起西方有一定文化层次的读者的兴趣和共鸣。而旁征博引也为译作增加了一个有趣的新的维度,有助于加深读者对于原文的理解。

此外,这种做法也侧面印证了辜鸿铭的对于儒学与西方哲学殊途同归的认识:“道不远人,中西固无二道也。”对辜鸿铭而言,古今中外,圣贤哲人,其心迹是相通的,在文化交流中只要策略合适,相异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顺利转化为身份认同。

(三)保持原文形式

在《中庸》译序中,辜鸿铭指出 :“彻底掌握其中之意义,不仅译出原作的文字,还要再现原作的风格。” 幸亏他才力雄健,长袖善舞,才能够把《论语》、《中庸》中的诗歌片段同样以诗歌的形式翻译出来。其译文不仅符合英文的习惯表达,同时还精心保持着原文的形式美感。 如《论语・八佾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辜鸿铭译为:“Her coquettish smiles,How dimpling they are; Her beautiful eyes, How becoming they are; o fairest is she.W ho is simple and plain.”译文被精心处理为回环排比、读起来同样有音韵美感的诗歌的形式。比起枯涩的译文,辜氏的译作可称形神兼备。

考究辜鸿铭翻译儒家经典的初衷,是试图向世界鼓吹介绍东方的智慧,故其着意于传神达意,而并不拘泥于雕虫琢句,谨毛失貌。同样是语言大师的林语堂认为:辜鸿铭的三部儒家经典的翻译“来自对两种文字的精通,以及对于它们较深奥意义的了解,是意义与表达方法二者愉快的配合。”

三、其翻译的意义

辜鸿铭是“造就精通译语译文,兼容华文,而造其堂奥”的译才典范,他与严复、林纾并称清末民初“译坛三杰”。虽然著述颇丰,他却极少向国人译介西方的文学名著,曾被人称为“专办出口货的”,他的汉译仅有英国诗人威廉・库帕的一首叙事诗( 痴汉骑马歌)。这或许从侧面反映了他做文化翻译的初衷,正如他在《论语》译序中指出的那样:“希望有教养有头脑的英国人读―下我们的译本,借此检讨一下他们对中国人的成见,改正这些先入之见,修正对中国人和中国的态度,进而改善两国关系”。 在《中庸》译序中,他说:希望能使西方人“更好地理解‘道’,加强道德责任感,促使他们遵从道德律令,放弃欧洲‘炮舰’与‘武力’文明的傲慢与跋扈,对中国和中国人民待之以道”。他的苦心孤诣,孜孜以求,原不是为了雕虫炫技,求取盛名,而是在满目萧疏的末世,为他手追心摹、心向神往的中华文明正名。

法国学者弗兰西斯・波里说:“他是热情的爱国者”。而这位爱国者有着多维的特征,他是“一个鼓吹君主主义的造反派,一个以孔教为人生哲学的浪漫派,一个夸耀自己的奴隶标识(辫子)的独裁者;就是这种自相矛盾,使辜鸿铭成了有趣的人物之一。”(温源宁《不够知己》)他一生外表迂腐、保守,言辞犀利、行事乖张。他似乎随时都在抨击西方的价值观念,并不遗余力地证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四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辜鸿铭选取“四书”作为向西方弘扬中华文化的范本,正是因为这批典籍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思想文化。为了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辜鸿铭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这些千古名篇的翻译中。出于这样的目的,他在译介时,并未拘泥雕琢和推敲字句,而是着意传达圣贤的思想,呈现完整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

辜鸿铭的翻译文字自然顺畅,创造性地借助西方的文化概念诠释了复杂抽象的东方儒学思想。这些英译影响巨大,在西方学界颇为引人瞩目,它们向西方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不朽魅力,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居功至伟。

参考文献:

[1]辜鸿铭.辜鸿铭文集[M].岳麓书社,1985

[2]孔庆茂.辜鸿铭评传[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

[3]高照成,试析辜鸿铭《论语》英译中的“不信”,浙 江 外 国 语 学 院 学 报,2012

[4]边立红. 吴鹏,辜鸿铭《论语》译本“杂合"特征解读,沈阳大学学报,2011

[5]谢利君,翻译天才辜鸿铭与儒家经典的英译,档案文化,2013

相关期刊更多

金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玉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文化交流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委宣传部

上海文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