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古文今译 标准 原则 直译 意译

古文今译,就是准确而通畅地将古文的内容语译成现代汉语,使没有古汉语阅读能力或阅读能力不很强的人能了解古书的内容。我国古籍浩如烟海,这些古籍是多用文言写成的,多数人直接阅读原著多会遇到语言障碍,古文今译就是沟通古、今汉语,打通语言障碍,了解和学习古代文化遗产原貌的最好方法。古文今译不但可以达到理解古籍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可以不断提高古汉语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古文阅读能力。

一、古文翻译的三项标准(基本要求):信、达、雅。

著名学者严复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达而外,求其尔雅。”“信、达、雅”原是严复《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翻译外文的原则,但对古文今译也基本适用。这三个字精辟地概括了翻译的标准,百年之下仍有余音绕梁之意,这个标准要求译文既能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意,又能通顺流畅、文辞优美、可读性强。

1. 信,即译文要忠实于原文。

“信”即信实,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含义,避免曲解原文内容,也就是说要求译文表达再现原文的内容要真实、准确,要忠实于原文。这是对文言文今译最基本的要求。例如:

①原文: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战国策・秦策一》)

误译:苏秦……读书想睡觉,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屁股,血流到脚上。

正译:苏秦……读书〔困倦〕要打瞌睡,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上。

②原文: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谏弭王弥谤》)

误译:周厉王暴虐,国内的人诽谤周厉王。

正译: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议论厉王。

2. 达,即译文要通畅明白。

“达”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即通达。也就是说要求翻译过来的字句要通顺、明了、自然,即读着顺口,理解起来容易。例如:

③原文: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

误译:永州的野外出产奇异蛇,黑底而白花。异蛇触草木,草木全尽死。

正译:永州的郊野生长一种怪蛇,黑色的皮上带有白色斑纹。它碰到草和树木,草和树木都会死去。

④原文: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从而后》)

误译:孔子说:“隐士呢。”让子路返回去见他。到了,却走了。

正译:孔子说:“他是个隐士啊。”让子路返回去看望他。子路到了他家,他却走开了。

3. 雅,即译文要典雅优美。

“雅”是对译文较高层次的要求。它要求译文在信实通顺的基础上能表达得生动、优美,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也就是指译文语言的艺术性,即要求锤炼译文的语言,以再现原作的语言风格,保持原作的语言特色,使译文的语言鲜明生动、惟妙惟肖,在表达上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例如:

⑤原文:前者呼,后者应。(《醉翁亭记》)

译文一: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答应。

译文二:走在前面的招呼着,走在后面的答应着。

译文三: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应和。

⑥原文: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译文一:沙鸥飞散开来又停歇拢来,鳞片闪光的大鱼游来游去。

译文二:沙鸥在湖面上飞翔或聚止,鱼儿在水里自由游荡。

译文三:自在的沙鸥飞翔群集,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例⑤的译文三在词语的选择上比较合乎“雅”的要求;例⑥的译文三以对偶句来翻译,情调风格与原作相近,因此比较合乎“雅”的要求。

译文的“雅”是建立在“信”、“达”的基础上的,不能脱离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特色去追求外加的所谓“雅”。那种不顾原文而随意发挥,甚至凭空增添修饰成分,借以使译文生动优美的做法,是错误的。例如:

⑦原文:亲行视士卒,伤病者存恤之,不事威严。(《李雪夜取蔡州》)

译文一:李在军中,时常下去了解战士的情况,看见病号和受伤的人,总是亲切慰问,端汤捧药,一点架子也没有。

译文二:李亲自下去视察士卒,对伤病员亲切慰问,不耍威风。

译文油滑俗气与不恰当地使用生僻方言词语,是最伤“雅”的,应注意避免。例如:

⑧原文: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译文一:他跟他年龄差不多,学问也是半斤五两。

译文二:某人和某人年龄相近,学问也相仿。

二、古文今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 直译与意译

(1)直译就是按照原文的语序和语法结构进行翻译。

直译的特点就在“直”字上。所谓的“直”,就是将原文直接翻译过来,不要去拐弯抹角。因此直译重视译文中词语与原文中词语间的对应关系,要求译文和原文尽量做到词词相关联,句句相对应。直译是对原文的忠实,忠实于原文的字、词、句,做到三落实,句式、语气也大体和原文一致。甚至要求译文的语言单位和原文的语言单位之间,要构成等值的关系。是最接近于原文的一种译法。因此,直译比较适合于古代文件、法令、契约、典籍的翻译。例如:

①原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论语・子路》)

译文: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道:“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求学种菜蔬。孔子道:“我不如老菜农。”(杨伯峻《论语译注》)

②原文: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殷纣,真有这回事吗?”(杨伯峻《孟子译注》)

直译的缺点是容易死板,极端是死译。直译和通顺、畅达并不矛盾,它要求译文在保持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用典范的现代汉语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能简单地认为直译就是逐字逐句地复制原文,而将古、今字词绝对对应。不少初学者容易这样误解,致使直译成了“死译”或“硬译”。例如:

③原文:秦青弗止,饯于郊起衢。抚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学讴》)

译文:秦青不阻止,饯行在郊外的大道上。抚着手杖悲痛的歌唱,歌声震动林木,音响止住了行云。

由于古今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今译时对原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并不破坏直译。例如:

④原文:逐之,三周华不注。(《齐晋之战》)

译文:〔晋军〕追赶齐军,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

例④译文在“追赶”前补上了省略的主语“晋军”,把“三”由原句作状语调整为补语,这样增补调整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如果拘泥于原文,译成“追赶他们,三圈围绕华不注山”,这种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翻译只能称之为硬译或死译。

(2)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指按照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去翻译。

意译之所以叫意译,就在“意”字上,这个“意”就是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所以意译的侧重点也就是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为了更好地、更清楚地将原文的思想内容表达出来,意译时可增删、调换词语,可以重新安排句子的结构,甚至可以在深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从原文词句的束缚中争脱出来,只统摄原文大意进行翻译。这种不拘泥于原文的具体字句,侧重于从整体上传达原文的意韵的译法,比较适合于一些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的翻译。例如:

⑤原文:

凌余陈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

援玉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

―― (《楚辞・九歌・国殇》)

译文:

阵势冲破乱了行,

车上四马,一死一受伤。

埋了两车轮,不解马头,

擂得战鼓咚咚响。

天昏地黑,鬼哭神号,

片甲不留,死在疆场上。

――郭沫若,《屈原赋今译》

意译的缺点就是译文可能与原文有一定出入,其极端是乱译。有人认为,意译既然不拘于原文字句,而以传达神韵为主,那么译时就可以随意增删,任情发挥。这样的“意译”,只能称之为乱译。

2.直译与意译的优劣比较。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⑥原文:“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诗经・国风》)

直译:“采来采去的苍耳子,斜口筐子可还没有装满。可怜我惦记那远行的人,把篮子搁在那大路边。”

意译:“一片碧绿的原野,原中有卷耳蔓草开着白色的花。有位青年妇女左边肘上挂着一只浅浅的提篮,她时时弓下背去摘取卷耳,又时时昂起头来凝视着远方的山丘。她的爱人不久才出了远门,是骑着一匹黑马,携着一个童仆去的。她在家中思念着他坐立不安,所以才提着篮儿走出郊外来摘取卷耳。但是她在卷耳的青白的叶上,看见她爱人的英姿;她在卷耳的银白色的花中,也看见她爱人在向她微笑;她在远方的山丘上,也看见她爱人在立马踌躇。带着个愁惨的面容,又好像在向她诉说别离羁旅的痛苦。所以她终究没有心肠采取卷耳了,她终竟把她的提篮丢在路旁,尽在草茵上思索。”

――郭沫若,《卷耳集》

从例⑥比较可以看出:直译忠实于原文的语言,古今词语基本对应,可以帮助读者对应理解原文的语言结构,能有效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但往往显得语句拘谨,有时会表达不清。而意译不拘泥原文字句,对原作的思想情感可细致挖掘,便于读者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但不利于读者理解原文的字句,有时会丧失原文的语言风格。

3.古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为原则。

在古文翻译中,从词语到句子结构,能直接对译的就直接翻译(以直译为主),对号入座,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以意译为辅)。例如:

⑦原文: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译文一:希望在捡到碰死的兔子,结果当然不能再得到兔子,这件事却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

译文二: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是不会再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

⑧原文: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肴之战》)

译文一:你知道什么?六七十岁,你墓上的树木两手合抱了!

译文二:你知道什么?(如果你只活到)六七十岁,你墓上的树木(现在也该长到)两手合抱了!

三、古文今译的应注意的问题。

1.应避免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义、单音词与复音词等字词问题而造成的误译,在古文今译的错误中占很大比重。例如:

①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也。”(《论语・为政》)

②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

③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论语・阳货》)

如果将例①中“是知也”中的“知”理解成“知道”义,就是错将“智”当作“知”的结果。这里的“知”是“智”的古字,是“聪明”的意思。例②的“归孔子豚”,有人译作“归还孔子一只小猪”。这和前文意义不相承,原来这里的“归”是写“馈”这一词义的,阳货送给孔子礼物,是想让孔子来回拜,以达到“欲见孔子”的目的。例③的“时”是“伺”的通假字,是“打听、探听”之意。

2.应避免因不了解古代汉语语法修辞造成的误译,这类错误数量也很多。例如: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⑤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史记・项羽本纪》)

⑥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例④中的“犬”字很容易误译为“狗”,其实它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译成“像狗一样”。例⑤中的“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是一个判断句,如果将其译成“谁替大王制定了这个计策”,就会失去原文的语势,而应译成“谁是替大王制定这个计策的人”才准确。同样,例⑥的“不过二十里耳”如译作“不超过二十里路”,就没有将仅仅二十里的语气译出,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不超过二十里路罢了”。

3.翻译时不能脱离文章整体来理解。

文章的字、词、句不是机械地拼凑在一起的,它们是按照表达的需要组织起来的。因此,它们之间有着互相制约的关系。有些词、句的多义性正需要通过这种制约得以限定,使人们能够准确理解。换言之,词、句与文章整体的这种制约关系,乃是读者正确理解词、句和全文的必需条件。离开这个条件,词的多义性就不易辨识,许多句子就会出现多种讲法。如《论语・阳货》篇:“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其中前半句在一次成人考试答卷中就有过如下译法:

⑦a.以怀里的宝贝来迷惑你。

b.怀里揣着宝贝而使同伙迷惑。

c.怀里有宝物却使国家迷惑。

d.身怀大志却使国家迷惑。

这些语译,如果孤立地看,都可以讲出一定的道理来,不能说译者是在凭空想象。但从全文所表达的内容考察,文章并没有交代孔子得到了什么宝物还贪恋着谁的东西。况且这种理解和孔子的为人不符,所以a、b译法显然是不对的,而且将“邦”译作“你、同伙”是一种典型的以今律古,是错误的理解。c虽然比较接近文义,但和描写对象的身份不合,所以“宝”只能是个比喻用法。这样,就只能肯定d的语译正确。由此可知,词义和构词规则,只能提供句子的各种译法的可能,文章的整体关系才是确定具体译法的依据。

总之,不认真阅读、分析原文,是产生误译的重要原因。文章是个整体,字、词、句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词与词、句与句、段落与段落之间,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也就是说,词、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才是确定的。所以必须认真阅读原文,从文章整体出发进行今译,才能少出或不出错误。

参考文献:

[1]朱振家.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范文第2篇

注释方法与条例,为注释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为后人注释、翻译古书提供了可靠依据。《尔雅》开“雅学”

之先河,堪称辞书之鼻祖。

《尔雅》为十三经之一,在传统学术长河中素有通经之“阶路”、学问之“梯航”的盛誉;在语言文字学

史上被奉为训诂学的鼻祖;在词典学史上拥有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词典”的桂冠。此外,《尔雅》对注释学

也作出了卓越贡献。

注释学是吾师汪耀楠先生殚精竭虑,把传统训诂学和古籍整理实践结合起来研习而提出的一门新的学科,

它是“研究文籍注释的内容和方法,探讨注释文籍的规律的科学”[(1)]。

注释学之名的提出是当代的事,其形成则有悠久的历史。《尔雅》《方言》《说文解字》和《释名》“这

四部著作的产生标志着注释学基础工作和基本理论的完成”[(2)]。本文试探讨《尔雅》在注释学上的重

要地位与作用。

《尔雅》是按词义系统的体例对先秦注释所作的大总汇;是注疏工作不断发展,人们对词义的理解要求有

一个共同标准的结果。它的问世,为注释学的产生奠定了实践基础。

这里首先要触及到《尔雅》的成书时代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注释学初步形成的时间。关于这个问题,至今

积讼千年,莫之能一,主要有以下数说:其一,《尔雅》为孔子门人所作。这种说法最早由汉代鸿儒郑玄提出

,晋葛洪承继之。其二,《尔雅》为周公所作。这种说法源于魏张揖,后世宗之者不乏其人,晋郭璞、唐陆德

明等均持此说。其三,《尔雅》为秦汉学者所纂集。此说由宋欧阳修提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予以肯定,

对当代学界影响极大,有人视之为定论;但持说立论者未曾提出过有力证据,并且至少不能回避两个问题:一

是《尔雅》在汉文帝时一度与《论语》《孝经》《孟子》“皆置博士”[(3)],为国家所倡。汉文帝即位

距汉高祖开国仅20余年,此间如有人编纂《尔雅》,其姓名当不能湮没无闻;二是《尔雅》资料来源于《诗

》《书》、百家语等,而秦王朝对学《诗》《书》等是有明令的:“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

诣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4)]在这样的政治气候下,谁敢铤而走险?由此可见,

《尔雅》成书不会是在秦汉,而在秦汉有所增益,当是事实。

那么,《尔雅》到底成书于什么时代呢?当代学者何九盈、徐朝华诸先生通过对《尔雅》深入而全面的研

讨,认为《尔雅》最初成书当在战国末年,由当时一些儒生汇集各种古籍词语训诂资料编纂而成,并非一人之

作。他们分别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和《尔雅今注》中有详备论述,其资料翔实,持说有据,分析透辟,令

人信服。限于篇幅,姑不征引。

理论来源于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一定是空中楼阁。注释学作为一门科学而异军突起的条件之一就是“有

广泛深入的注释实践”[(5)]。《尔雅》正是对先秦到西汉注释实践的总结。“如果此时没有大量的注释

,就无法编撰出这样的专著。如果不是注疏的发展兴盛,也就没有必要编撰出这样的专著”[(6)]。

从汉字特殊性的角度看,文字与语言的分离之时,就当是注释工作的开始之时。上古《易》《书》,著于

甲骨,简奥而佶屈,非有注释,实难通之;即便有注,连韩愈、王国维等博学之士也有难以尽晓之叹。到了春

秋时代,精当的词义辨析语料蜂出,诸如“史赵曰亥有二首六身”[(7)],“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

止戈为武”[(8)],“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9)],“凡师,有

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cū?①者曰侵,精者曰伐”,“苞人民、殴牛马曰侵,斩树木、坏宫室曰

伐”[(10)],“凡民,逃其上曰溃,在上曰逃”,“国曰崩,邑曰叛”[(11)],“凡诸侯之女,

归宁曰来,出曰来归。夫人归宁曰于某,出曰于归某”,“直来曰来,大归曰来归”[(12)],“政者,

正也”[(13)],“洚水者,洪水也”[(14)]等等,都是有关字形、字义、字音以及名物训诂的诠

释。纵观整个《春秋》三传,它们虽然都不具有完备的注释形态,但能给后世注释以参考和启发,是我国早期

注释的代表作之一。

历史的车轮行进到恢宏的战国时代,出现了中华文化流程的第一高峰。诸子百家为了形成独立的学派,不

得不探幽访古。然而,像《诗》《书》《易》等文献,到战国时已经是很“古老”的了,其中有些部分不经过

老师传授,当时的人们不一定全都能读懂。就拿《诗》来说吧,由于当时人们在外交、辩论场合,在讲学、著

作之中常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来表达思想感情,增添文采,所以,《诗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比其它各种书籍

更为重要。孔子曾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

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5)]但是,战国时代距离《诗经》的时代已经相当遥远了,《诗经》中

有些古词语如不加以解释,当时的人在理解上就会有困难。《尔雅》4300多个词目中有七八百条直接取材

于《诗经》,这说明《诗经》在当时就有比较详尽的注释。虽然《尔雅》词目释文皆不注明出处,但书中词目

却常有全引古书文句的,由此可知此词目的训释是源自何种古书的旧注。如《释训》:“‘如切如磋’,道学

也。‘如琢如磨’,自修也。‘瑟兮间兮’,恂sù?②也。‘赫兮héng?③兮’,威仪也。‘有斐君子

,终不可谖兮’,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这些被释词目中的文句,全部出自《诗·卫风·淇奥》。释

文与毛亨传不尽相同,却与《礼记·大学》中的解释相合。故可知《尔雅》对这些词目的训释都是出自《诗》

的逸注。类似的引句在《尔雅》中常可见到,不烦赘引。《尔雅》材料非唯取材于《诗》一类经书,而是广征

博采,以类相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说:“今观其书,大抵采诸书训诂名物之同异,以广见闻,实自

为一书,不附经义。”紧接着,它举例考证了《尔雅》词目释文的来历:有出自《楚辞》《庄子》《列子》之

文的,有出自《穆天子传》《管子》《吕氏春秋》之文的,有出自《山海经》《尸子》之文的,等等,“如是

之类,不可殚数”。

特别是先秦诸子以“辨名实”为中心的“名物释义”,更是促进了注释工作的发展。如:

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冥。四气和,正光照,此之谓玉烛。甘雨时降,万物以嘉,

高者不少,下者不多,此之谓醴泉。祥风,瑞风也。一名景风,一名惠风。[(16)]

天神曰灵,地神曰dǐ?④,人神曰鬼。鬼者,归也。[(17)]

勤,劳也。遵,循也。肇,始也。怙,祀也。锡,与也。典,常也。糠,虚也。惠,爱也。敏,疾也

。捷,克也。载,事也。[(18)]

这些释义资料,先是零星间现,进而有人将相关词语编缀成单一的条目,如《尸子·广泽》就保存了这种

性质的资料,如:

天、帝、皇、后、辟、公:[皆君也][(19)]

尸佼为战国中期人,在他的著作中已经出现了类似《尔雅·释诂》中的词条,这说明这种以一词释众词的

释词方式在战国中期就已经产生了,还可进一步推论当时已有训诂注释汇编的先例,至少它为《尔雅》的产生

作了资料上、编纂方法上的准备。

战国末年还出现了注解古籍的专著,如《墨子》的《经说》是解经的,《管子》的《形势解》《立政九败

解》《版法解》《明法解》也是对有关篇章进行说解的,《韩非子》的《解老》《喻老》是说解《老子》的,

《灵枢经》的《小针解》是解释《九针十二原》的。所有这些当是《尔雅》的先导。

通过以上资料的征引,可以推知,《尔雅》的雏形约在战国时形成,到了西汉初年,儒家学者把经师口授

的《尔雅》整理成书,武帝时已有《尔雅注》,西汉末年刘韵亦为之作解。因《尔雅》本具词典性质,往往随

客观需要时有所增订,“如《释山》之五岳,《释地》之八陵,都是汉制,必为汉人所增无疑”[(20)]

。因此我们可以说,《尔雅》是在具有范例的前提下,经过战国末年诸儒们广泛搜罗、缀辑群书传注,并由汉

代儒生递相增益,逐步形成的我国第一部通释语义的专著。它的形成,为注释学的产生奠定了实践基础。

《尔雅》通过对古注有系统、有规律的整理,反映了注释的原则,提出了一系列注释的方法和条例,为注

释学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语言有古今之异、方域之分、雅俗之别。即以文字而论,字的形、音、义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也不断

演变着。”[(21)]为了使后人能读懂前人的著述,客观上需要注释。而“排除语言文字的障碍,是注释

的第一要义,而释词语则是注释的核心”[(22)]。注释古书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汪耀楠先生在《注释学

纲要》一书中明确指出:“注释应当有明确地要求,这个要求就是以今释古,以浅释深,以普通话释方言,以

具体明确的内容解释含义广泛的概念。这些要求可以视之为注释的原则。”[(23)]《尔雅》正是一部“

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的注释专书。

《尔雅》还通过对古注的系统整理,总结、归纳出了一系列注释古书的方法和条例。这些方法、条例是在

该书的编排以及词义解释中表露出来的。

1、众词一释。

古籍中有许多同义词、近义词,可以用当时能够普遍理解的一个词来进行解释,《尔雅》中这一方法运用

得最多。《尔雅》的第一个词是“初”,训“始也”。这就是说,“初”的概括词义是指某一时段的开端。“

初”在《左传》中有特殊的含义,但其概括意义仍是“始”。具有“始”的意义的词还有“哉”、“首”、“

基”“shū?⑤”、“落”、“权舆”、“肇”、“祖”、“元”、“胎”等,其具体意义各不相同:初,

裁衣之始;哉,通才,草木之始;首,人体之始;基,筑墙之始;shū?⑤,品德之最高者,引申有始义;

落,庙堂宫室建成之始;权舆,植物生长之始;肇,开门之始;祖,人类之始;元,人体之始;胎,人生之始

。《尔雅》作者将它们同义的共性抽象出来,而以当时通用的“始”加以解释。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的

文籍注释方法和途径。值得一提的是,传统训诂学曾经经过了一个以随文释义为主要形式的阶段,因此,注释

家们多注重使用状态中的具体词义,而很少归纳和抽象地解释词义,使得有些材料离开了原文很难理解。《尔

雅》高人一筹的地方就在于对众多语词进行了抽象、归纳。仅此一点,在注释学上当功不可没。

2、释词与被释词互释。如:

(1)《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2)《尔雅·释诂》:“遐,远也。”又:“远,遐也。”

注释的要求本是“以今语释古语,以雅言释方言”,以已知释未知,让当时的人能够通晓明白,所以,像

上述二例的“互释”还是比较少见的。但是,作为一部通释语义的专书,不仅应成为雅正之人阅读古书的工具

,也当为方俗之人所用,因此,站在方俗之人的角度看,雅正也当不是“雅”、“正”,而是“方”、“俗”

了,这是一种辩证的关系。正如近人刘师培所云:“盖互训之起,由于义不一字,物不一名。其所以一义数字

,一物数名者,则方俗语殊,各本所称以造字。”[(24)]所以,“互释”的存在不是没有理由的。在《

说文》所释9353字中,互释就有114组之多,这就是明证。

3、数词递释。如《尔雅·释言》:“流,覃也。覃,延也。”“煽,炽也,炽,盛也。”这种释义方式

,简洁明了且能帮助我们加深对词义的理解,为注释家常用。如《诗·蒹葭》“蒹葭苍苍”、“蒹葭萋萋”、

“蒹葭采采”,毛传:“苍苍,盛也。”“萋萋犹苍苍也。”“采采犹萋萋也。”其中,“苍苍”、“萋萋”

、“采采”在一首诗中三处出现,其意义是表现“蒹葭”的“盛貌”。毛氏采用这种“递释”方法,很简洁地

说明了这些意思。

4、一词数释,即一个词有多个解释。

这种释义方式的形成是由词义的具体性决定的,因为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解释;甚至在同一

句中需要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如《尔雅·释诂》:“wú?⑥、庞,大也。”又:“wú?⑥、庞,有也。

”这种同字之下的不同解释之间常有义同或义近的关系。郝懿行《尔雅义疏》指出:“‘wú?⑥、庞’既训

‘大’,又训‘有’者,‘有’、‘大’义近,故复为‘有’。‘有’之为言‘又’也,亦言‘富’也。《易

·杂卦》云:‘大、有,众也。’‘有’与‘大’皆丰厚之意,故其义相成矣。”运用《尔雅》的这种方法注

释古书,常常更能明了原书及其作者的旨趣,使解释更贴切、更合理。

5、反释,即用反义词来解释。

这种释义方式是郭璞通过对《尔雅》的研究而最先发现的。如《尔雅·释诂》:“治、肆、古,故也。”

又:“肆、故,今也。”郭璞注:“‘肆’,既为‘故’,又为‘今’;‘今’亦为‘故’,‘故’亦为‘今

’,此义相反而兼通者。”由于词义的引申或字的借用,形成一字一词多义,甚至其几个义项中出现“义兼正

反”。当然,一旦进入具体的语言环境,就只能有一方面的意义了。

6、定义式的说解,即义界。

这一释义方式是用一句话或几句话去阐述字义、词义的界限。它在《尔雅》中被广泛应用。如《尔雅·释

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果不熟为荒,仍饥为荐。”义界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事物的种属、

形状、颜色、数量、形制、大小、情态、声音、质地、材料、用途、产地、相关时间等各方面下定义,设立界

说。《尔雅》编排井然有序,可见作者是下了精心加工、改造制作功夫的。《尔雅》为注释学的产生奠定了初

步的理论基础,当是毋庸置疑的。

《尔雅》通过有系统地汇总古注,不仅成为后人阅读古书的津梁,而且为后人注释、翻译古书提供了可靠

的依据,成为注释之学的工具,同时也是辞书的鼻祖,开了“雅学”的先河。

关于《尔雅》的功用,历代颂词不绝于书。晋代郭璞《尔雅注·序》说得最为淋漓尽致:“夫《尔雅》者

,所以通训诂之指归,叙诗人之兴咏,总绝代之离辞,辨同实而殊号者也。诚九流之津涉,六艺之钤键,学览

者之潭奥,擒翰者之华苑也。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莫近于《尔雅》。”

1、《尔雅》是阅读先秦文籍的“阶路”。

注释学研究始终不渝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如何更好地注释古书,使其文辞晓畅且贴近古人原旨,从而

使古籍得到有效的整理,让今人吸取其精华,弘扬其优良传统,以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建设。《尔雅》正是通过

对注释实践的研究,把古今异言、方俗殊语以及各种名物加以全面的、系统的整理,为我们阅读古籍,特别是

先秦古籍提供了“金钥匙”。如:《释诂》是“博举古人之语而以今语释之”[(26)];《释言》是“约

取常行之字而以异义释之”;《释训》是“多形容写貌之词,故重文迭字,累载于篇”,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

的主要是解释连绵字或叠音词。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大量的上古汉语词汇。

《尔雅》对先秦古词古义的保留,更成为我们阅读先秦古籍的“津涉”、“钤键”。例如《释诂》释“介

”为“大”,《楚辞·离骚》“彼尧、舜之耿介兮”,汉王逸注:“介,大也。”这就是用的《释诂》释“介

”为“大”这一意义。再如《释言》中有“宜,肴也”条,这是对《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

子宜之”中“宜”字的解释。“肴”指做熟的鱼肉等。“宜”在古书中一般都解释为合适、适宜,没有“肴”

的意义。从甲骨文、金文看,“宜”字像砧板上有肉之形,用作名词,表示切肉用的砧板;用作动词,意为吃

做熟了的肉。《尔雅》中以“肴”释“宜”,便是根据“宜”的本义而来的。这就为我们阅读古书排除了许多

疑难与障碍。《尔雅》真可谓是我们“渡江的舟楫,登高的阶梯”。

2、《尔雅》为后人翻译、注释古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成为注释之学的工具。这方面成功的例子,自古

及今,举不胜举,就连“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也不得不借助《尔雅》来翻译上古文字。陈澧

在《东塾读书记》中云:“观于《史记》采《尚书》以训诂代正字而晓然矣。如‘庶绩咸熙’,《史记》作‘

众功皆兴’。庶:众也。绩:功也。咸:皆也。熙:兴也。皆见《释诂》。其一二字以代训诂者,如‘寅宾’

作‘敬道’,‘方鸠’作‘旁聚’。寅:敬也。鸠:聚也。亦见《释诂》。此所谓‘读应尔雅’也。”文学史

家们称司马迁翻译了《尚书》中的某些古文,实际上是司马迁根据《尔雅》来“解古今语”的。

清人注疏达到巅峰,其对《尔雅》的利用更是足可称道的。他们努力用新的方法考证、注释词义,以纠正

过去注释中的空疏妄说。如《诗·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王引之曰:“知子之恩

勤之,我则杂佩以赠之也。”[(27)]其训“来”为“恩勤”,即据《尔雅·释诂》:“劳来,勤也”之

训。王引之还根据词典词目与古书被释词之间存在的音同音近的关系,取词典词条来论证古书词语之义。如《

尚书·盘庚》:“明听朕言,无荒失朕命。”王引之释“明”为“勉”,认为此句乃言:“当勉从朕言,无荒

失也。”他的依据即是《尔雅·释诂》:“孟,勉也。”“孟”、“明”二字形体虽异,但“‘孟’与‘明’

古同声而通用,故‘勉’谓之‘孟’,亦谓之‘明’。”[(28)]如此用《尔雅》释古书疑难例,不可胜

数。正因为《尔雅》起着沟通古今的桥梁作用,所以它成为注释之学的必要工具。

3、《尔雅》为辞书的鼻祖,开“雅学”的先河。古代辞书是古代注疏工作发展的结果;反过来,辞书又

成为古书注释的依据,并且在古文献语言考释中起着重要作用。现代大型辞书的编撰,同样与注释关系密切。

汪耀楠师在《注释学纲要》中说:“大型辞书的字头释义往往能依据大量的文献语言材料加以反映。所释各义

(即各个义项)与前人对文籍的注释有密切关系。”[(29)]注释与辞书存在这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关系,《尔雅》对后世辞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尔雅》“取传注以作”[(30)]而成一代辞书。它有清楚的分类篇目和完整的编纂体系,有众词一

释、一词数释、数词递释、释词与被释词互释、反释、义界等多种释词方法。它首创按意义分类编排的体例和

多种释词方法,对后代辞书以及类书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以“雅”名书的辞书著作,代相蜂起,延

绵不绝,形成纵贯千古、蔚为大观的“雅学”。这些“雅书”,按其内容,有补充增益《尔雅》的,如魏张揖

的《广雅》;有专门辑录某种名物的,如宋陆佃的《埤雅》;有专门辑录某类语词或骈字叠字的,如清史梦兰

的《叠雅》;有专门辑录一书或群书训诂的,如清程先甲的《选雅》;有将《尔雅》与《说文》对照研究的,

如清朱骏声的《说雅》等。由此可见,《尔雅》对后世辞书的影响可谓大且深矣。

总之,《尔雅》通过对大量注释的汇集,为注释学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尔雅》通过对注释的系统总

结,提出了一系列注释古书的方法、条例和术语,为注释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尔雅》为我们阅读古书

指陈了通路,为注释古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雅学”开了先河。《尔雅》的成书,应该说是注释学基础工

作完成的标志,《尔雅》在注释学中占据着开山的地位。

当然,《尔雅》也存在一些缺陷。正如钱剑夫在《中国古代字典词典概论》中所指出的那样,全书的编排

和分类不很严密,字义的解释过于简单,字义的归类或违通例,列名重复或则两类相混等。[(31)]这些

缺憾是客观存在的,但《尔雅》对注释学、辞书学以及训诂学的卓越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5)(21)(22)(23)(29)汪耀楠:《注释学纲要》,第8、9、10、3

、132~133、158、137页。

(3)东汉《孟子题辞》。

(4)《史记·秦始皇本纪》。

(6)杨燕起、高国抗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第221页。

(7)《左传·襄公三十年》。

(8)《说文·戈部》。

(9)《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10)《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11)《左传·文公三年》《公羊·僖公四年传》。

(12)《左传·庄公二十七年》。

(13)《论语·颜渊》。

(14)《孟子·滕文公下》。

(15)《论语·阳货》。

(16)《尸子·仁意》。

(17)《尸子》卷下。

(18)《逸周书·谥法解》。

(19)“皆君也”三字原本脱佚,今据《尔雅·释诂》及下条“皆大也”文例补。

(20)齐佩yáo?⑦:《训诂学概论》第196页。

(25)《左庵集·转注说》。

(26)殷孟伦:《从<尔雅>看古汉语词汇研究》,《子云乡人类稿》,齐鲁书社1985年版。

(27)王引之:《经义述闻》卷5。

(30)《朱子语类。

(31)见该书第137页。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牛右加角

?②原字心右加粟

?③原字火右加亘

?④原字社去土加氐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范文第3篇

一、作为实词

所谓实词,即具有实在意义、能充当句子成分且具有语法功能的词。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量词等。

古代汉语中,“而”作为实词使用,一般是作为第二人称代词,可以翻译为“你”“你的”。比如:

《聊斋志异・促织》中,成的妻子这样责骂他的儿子:“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有句话“早缫而绪,早织而缕。”也是这种用法。

当然,“而”作代词有时候也可以翻译为“这”“这样”。在《孔雀东南飞》中,面对焦仲卿的质责,刘兰芝无奈地说:“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二、作为虚词

虚词,是相对于实词而言的,即没有实在意义,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但是具有语法功能的词。比如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

“而”作虚词使用时一般只做连词。连词,即起连接作用的词。它连接短语或者句子,它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就可以说这里的连词“而”表示什么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

可以翻译为“而且”、“又”、“和”或不译。如: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荀子《劝学》)

关于并列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进行判断:“而”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之间,既无先后顺序,也无轻重主次之分,二者地位相当,可以前后互换位置。

像“黑质而白章”改为“白章而黑质”、“蟹六跪而二螯”改为“蟹二螯而六跪”,意思表达仍然一样。

2.表示顺承关系

顺承关系也叫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论语・侍坐》)

②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大致可以发现:在这种用法中,“而”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往往都是动词,一个动作在前,一个动作在后,前一个动作结束,后一个动作才产生。此时“而”作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3.表示递进关系

相当于“而且”、“并且”或不译。“而”表递进关系往往是指其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中,后一个成分比前一个成分意思上更近一层,更深一步。二者之间意义上逐步加重。

比如:荀子在《劝学》中说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这句话,相较于对知识的“广泛学习”,“对于自己的言行每日反省”这样的品行修养对君子来说则更为重要。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转折关系非常容易判断,即“而”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之间意思上发生了突转。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辙《六国论》)

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假设关系类似于英语中的虚拟语气,“而”连接的前一个成分假设一种情况,后一个成分虚拟一种结果。例如: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韩愈《祭十二郎文》)

6.表示因果关系

可译为“因而”。因果关系相对来说也容易判断,即“而”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存在因果关系,前一个成分为因,后一个成分为果。如: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7.表示目的关系

可译为“来”、“用来”“目的是”。“而”表目的关系,即其连接的前后两个成分,前一个是途径、是方法、是手段,后一个成分是期望获得的结果――最终目的。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③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8.表示修饰关系

译为“着”“地”。修饰关系一般有三种:定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代词)修饰中心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补语(副词或副词性短语)修饰中心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状语(副词或副词性短语)修饰中心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而”作连词表示修饰关系是指第三种修饰关系,即其连接的前一个成分作状语修饰后一个动词性谓语成分。比如:

①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除了作连词之外,在古代汉语中,“而”还经常和其他词组成固定短语使用。具体说来,常用的有以下几组:

1.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而后,可以翻译:为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

4.既而,可以翻译为: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李朝威《柳毅传》)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范文第4篇

《诗经》是一部民族的心灵史

《诗经》是中国的第一个诗歌总集,是一个民族从远古发出的第一段歌唱的旋律。歌唱不是唱歌。诗涉及一个民族的起源,《诗经》是一部民族的心灵史。对每一个民族来说,历史几乎都从诗开始,从歌唱开始。用德国浪漫派的话来说,诗是人类文化的母亲。我要触摸的就是这远古发出的第一声歌唱的旋律、韵味、诉说,甚至一个民族最初心跳的节奏。

我这种触摸的渴望,就像一个沙漠旅行者对水的渴望一样,从未摆脱过。

《诗经》和现代社会有没有对接口呢?采诗是哪个朝代开始的?在周代就有,可是不管朝代怎么变化,那些歌都在传唱。

《国风》中有很多爱情诗。我们几千年来歌唱爱情的方式,我们对亲人的思念,我们对爱情的追求,我们失恋之后的痛苦,我们不能和自己相爱的人在一起时的忧伤和悲愤,跟现在我们的情感发生的波折是一致的。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在心灵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出一个史证来,不管社会生活怎么发展,但是追求爱情的专一,感受爱情的痛苦和兴奋,都是一样的。

不仅如此,仔细分析《诗经》你会发现,我们现在所用的诗的表现手法在里面都有表现,比喻、暗示,用形象传递自己内心的情感,我们现在常用的诗的手法,在《诗经》里面都用过。这就是说,它在文化建设上已趋于成熟,当然还不能说很完善、很丰富。

对于《诗经》,儒家的贡献是非常少的

《诗经》是儒家的经典,很多大儒都注过。我过去读这些注释很觉失望。

对我来说,《诗经》最大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它本身,也在于几千年来研究《诗经》的人。他们的那种心态,他们的那种思维方式。

《诗》本来有韩诗鲁诗齐诗三家,叫诗三家。但是真正传下来,对后代有影响的,是《毛诗》。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毛诗》,当然是经过郑玄注过的。经“毛诗”这么一“传”,这么一注,如闻一多先生说,千年来没有人把《诗经》读懂。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诗》遇汉儒而一厄,遇宋儒又一厄,遇明儒又一厄。不知何时始能拨云雾而见青天也?”他就是用《左传》等典籍来注释诗,给每首诗搞一个历史“本来”出来,而且给很多民歌找出了很多作者,这个都是很奇怪的事。后代的人基本上都是依据这个来解诗。

《诗经》是收集整理过的。整理的过程应该是先有“颂”,后有“雅”,最后才有“风”。为什么?很多诗是武王伐纣之前就有了,不是掌握政权以后才有的。“颂”是为祭祀之用,是对神歌唱,用以祈祷和祝愿的;“雅”是知识分子写的,写他们征战艰难,写他们的生活。“风”是诸侯国产生的,那时候有“采风官”,他们去搜集群众意见。群众的歌唱应是自由的,不可能是四言的,是最后整理成四言的,当然这里头也有四言、五言、六言,还有七言的。可以看出,以四言为主,是受“颂”的形式影响的。我在“风”里面发现了一些明显增补的段落。这些增补把原来顺畅的旋律、节奏引向了道德教训。读起来不仅别扭,还让人弄不懂了。

《国风》原生态是什么样的我们现在不知道,但是可以断定它的原生态和流传是有差异的。

这其中发生了哪些变化,都是怎样引起的?恐怕谁也难以说清,但是,历史留下的“证据”,却可以帮助我们去追寻其中的一些“变故”。

比如,《诗经》原本叫《诗》,到了汉以后把它变成“经”了,就“经典”了,就不能动,就必须遵守了。这一来,体现初民狂放、自由、生命奔突的诗,就不能按诗的意思解,得给个礼教的帽子戴上。这样,原来的爱情诗,就被解作“刺淫”等。

再比如,对“郑卫之音”的抵制和排斥,这是环绕《诗经》的一大公案。孔子曾说过一句“郑声淫”,似乎就为郑风、卫风定了性。“思无邪”与“郑声淫”的对垒,成了《诗经》经典化的最有效武器。这其间的变化,主要是儒家促成的。可“郑卫之音”怎么个“淫”法,历代没讲清楚。

对于《诗经》,我觉得历代都有误读的问题。尤其是儒家对诗经的误读,起了很坏的作用。可以说,对于《诗经》的解读,儒家的贡献是非常少的。

《诗经》经典化,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从春秋到汉,我叫“断章取义”期;二是汉代被树立为“经”。《诗经·郑风·野有蔓草》中有这样一句话,已被引用了上千年:“野有蔓草,零露清兮。有美一人,清扬宛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最著名的“引用”大概非孔子莫属。《孔子家语》里记录了一则有趣的故事。孔子到郯这个地方去,路上碰见一个姓程的人,两人在路上整整聊了一天,越谈越亲热。便给学生子路说:快拿些绸缎给程先生吧!子路一听十分不高兴,说:读书人没经人介绍就与生人见面,就像闺女没经过媒人就嫁人一样,这是不合礼仪的。这时,孔子便引用这段诗,说这程先生是天下贤士,以后也许一辈子都见不上了。

孔子在引用诗句时,并不注重诗句所在篇章的本义;只是恰切而适时地引用章节或诗句,成为所要阐释问题的一部分,这就是“断章取义”。这就是孔子对《诗经》的用法。他已经把那种情景转移到另外一个情景中了。

转贴于

古人对《诗经》的读解有时是可笑的。

比如,《诗经·周南·芣苢》,是一幅底层人民安宁劳动的风俗画,可是古代的经师们却硬要在这诗中发掘出一些别的“意思”来。芣苢即车前草,《毛诗》说,车前草“宜怀妊”。陆玑《疏》中说车前草“治妇人生难”。《韩诗》的序中说,“《芣苢》伤其从有恶疾。”就这样,一首很美的诗,被经师们解释成药学与病例。这类例子在《诗经》的解释中很多,比如《燕燕》《小星》《江有汜》等等。

这种“索隐”的研究方法,脱离文本,于文外探索小说中故事、人物之原形,猜测作者本意,往往依凭主观推测,捕风捉影,貌似神秘,本质虚妄。

大致说来,前人对《诗经》的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是孔子前后阶段,“断章取义”地去读诗。第二是汉儒阶段,为每首诗都弄出个有礼教意义的“诗本事”来。汉儒一开始就把《诗经》弄到邪路上去了,给原始初民奔突跳荡的诗性灵魂,死死扣上了礼教的帽子,这一扣就是千把年,没人再听到远古歌唱中的诗性的韵律。闻一多曾经骂写《毛诗大序》的毛亨为“疯子”。第三是宋儒的阶段,朱熹虽对汉儒不满,但他也是纯粹从道德教化的角度去解读。第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到现在,一是从民间文学、民俗学的角度来解读,以闻一多为代表;一是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去解读。在这四个阶段里面,都没有把它们还原到远古的歌声中去。

还原到“以诗读诗”

面对这样一部民族心灵史,我们应该怎样去解读呢?

《诗经》代表的是民间的一种歌声,这就要从民歌的角度来理解“国风”,从儒家的那种道德、修身的角度解放出来。

最初,《诗经》不叫“经”,它本身产生的过程,是非常严肃的。它是要倾听民声、倾听民愿,了解民情,达到听“风”“观”政的目的。所以说声音通政,是跟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在那个时代有它的历史需要。我们今天读它不是看政治,是看人情,是触摸远古初民诗性的灵魂如何歌唱。

因此,要把《诗经》还原到“诗”去理解。譬如《关雎》,《毛诗》开始就讲是“后妃之德”。这样一讲,后来的人就再也读不懂这首优美的爱情诗了。我就要还原到那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失恋的歌唱中去。它对失恋的歌唱是很典雅、很优美的,也很有韵律。仿佛有一颗鲜活的心在跳荡似的。

再比如《邶风·燕燕于飞》,《诗序》说这是“卫庄送归妾也”;“诗三家”则说这是卫定姜送其守寡的儿媳妇回娘家的;《毛诗》干脆说《燕燕》就是美姜所作。大家各寻依据,把一首唱男女别情的民歌,搞得不清不白。对《燕燕》的解释,比较典型地表现了在《诗经》研究中几千年来,经师们重考据、重说教,轻诗意、轻文本的褊狭研究方法。

前面我说儒家对《诗经》的贡献很少,就是在儒家眼里,《诗经》不是诗,他还得防着远古初民那鲜活的生命力突破了他设的礼教藩篱,就牵强附会、胡涂乱抹一通。应该还《诗经》于诗。让远古的歌声自由歌唱。

以诗心翻译《诗经》。对现代人来说,翻译是个问题。翻译古诗太困难了……一翻译就皱皱巴巴的,就不为诗了,要尽量注意在笔上琢磨。要使它更富诗意。以学问翻译,也容易离开原诗的诗意。

我觉得,要把意思弄得明白,不能离开诗意,你自己在那儿写一首诗就跟《诗经》没关系了,翻译不是一种改作。另外,虽然它过去被断章取义,但在翻译诗的时候,必须一个意思通下来。很多时候,以学问翻译诗,从上下文看不明白怎么回事。所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先理解这首诗是唱谁的,谁唱的,唱什么东西……

难道谁在歌唱还有异议吗?

当然有。比如《相鼠》,这大概是《诗经》里骂人最露骨、最直接、最解恨的一首,有人说这是“妻谏夫之诗”;有人说这是“卫公训诰臣民之辞”。它到底是谁的歌唱?它又在骂谁?

比如《子矜》中,“青青子矜”所指何人?“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是谁在想谁?有人说,“青青子矜”是指“莘莘学子”,该诗说的是学校管理不善,学生学业荒废;有人说,这是“严师益友,相责相勉”;还有人说是同性恋。那么,“子矜”到底是谁?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在歌唱?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范文第5篇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它的基本职能,充当了别的词类的语法现象。活用只是一种临时性的功能,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这种临时性的功能就不存在了。如《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水”受助动词“能”修饰,作谓语,由名词活用为动词,它的基本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定语、宾语,而在本句中功能改变,成了别的词类。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形容词的活用。

一、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原本词性为形容词,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词性发生改变,充当动词使用。例如:

1.邻之厚,君之薄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2.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史记・鸿门宴》)

例1中的“厚”“薄”本是形容词,在这里“厚”用作动词,变雄厚;“薄”用作动词,变薄弱。例2中的“近”本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接触、沾染。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判断方法: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二、形容词用作名词

原本词性为形容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充当名词使用。例如: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2.丹不忍以己之私。(《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例1中的“乏困”本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名词,缺少的东西。例2中的“私”本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名词,私心。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的判断方法:形容词一般出现在句中宾语的位置上,翻译时可补出中心词,这时形容词为定语。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说形容词产生了使宾语发生某个动作的意思,宾语成了动作的主体,这个形容词就有了使动意义。例如:

1.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2.断其左股。(《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例1中的“阙”本是形容词,在这里它使宾语“秦”减少,所以这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减少。例2中的“断”本是形容词,在这里它使宾语“股”断,所以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断。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的判断方法:如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而此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这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四、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就是“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活用形容词的性状,宾语本身并不一定真的具有这种性状,只是一种主观的认为。例如:

1.顷之未发,太子迟之。(《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例1中的“迟”本是形容词,在这里是认为宾语“之”延迟的意思,所以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为迟。例2中的“怪”本是形容词,在这里是认为宾语“之”奇怪的意思,所以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的判断方法:形容词带宾语,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一般可以翻译成“以……为……”“认为……是……”“把……当做……”。

【专项训练】

1.下面黑体字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C.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2.下面黑体字使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

A.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滕王阁序》)

B.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谏太宗十思疏》)

C.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阅读下面的语段,解释文中的黑体字。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1)衣

答:

(2)全

答:

4.解释下列句中的黑体词的用法及意义。

(1)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答:

(2)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答:

(3)三岁食贫(《诗经》两首)

答:

(4)何方圜之能周兮(《离骚》)

答:

(5)固前圣之所厚(《离骚》)

答:

(6)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答:

(7)足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

答:

(8)便利此月内(《孔雀东南飞》)

答:

(9)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答:

(10)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答:

(11)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

答:

(12)入之甚寒,问其深(《游褒禅山记》)

答:

(1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

答:

(1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

答:

(15)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答:

(16)故木受绳则直(《劝学》)

答:

(1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

答:

相关期刊更多

金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玉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文化交流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委宣传部

上海文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作家协会